2021-2022学年陕西省咸阳市彬县范公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陕西省咸阳市彬县范公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陕西省咸阳市彬县范公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陕西省咸阳市彬县范公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陕西省咸阳市彬县范公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陕西省咸阳市彬县范公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1958年,苏共中央计划三到五年内,将拖拉机等农业机器卖给集体农庄。但在赫鲁晓夫的要求下,不到一年就完成了。结果,大多数集体农庄由于要花费大笔钱财购买机械设备,不得不取消或推迟许多计划内的项目;由于缺乏技术人员,许多拖拉机处于闲置状态,这项改革最终不了了之。由此可见,“拖拉机改革”失败的直接原因是A.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旧模式B.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C.操之过急,缺乏科学规划D.未能调动农民积极性参考答案:C赫鲁晓夫改革明显不切合苏联的实际,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操之过急,缺乏科学规划,C正确;A是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根源;C属于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原因;D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2.根据1933年经济法,罗斯福颁布了第6166号行政命令,改组、合并和取消了一些行政机构,并加强了预算局的领导作用。1939年4月,国会通过了《新政机构改组法》,规定许多小机构合并为大机构。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A新政违背了三权分立的原则B以机构调整保障新政推行C加强了对国家经济的干预D总统行政权得到加强

参考答案:B3.公元前4世纪中叶,秦国颁行“分异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即分家)者,倍其赋”。也就是说,“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实行“诸子有份”。此规定:A.是分封制影响的产物

B.推动了郡县制的建立C.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制

D.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参考答案:C宗法制。“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和“诸子有份”等信息说明,“分异”不仅要分家而且还要分割家产,这与传统宗法制下由嫡长子继承家庭中的政治地位(贵族家庭)和主要财产相悖,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制;A项与题干无关,分封制是地方制度,而材料体现的是家庭问题;B项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君主专制是秦统一后,确立了皇帝制后出现的。4.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000份,一年后达到13000份,最多时销达17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记录。这一现象说明(

)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 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C.维新派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 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量极大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根据题目所给材料,未体现出通俗性报纸较其他报刊更受民众欢迎,并且《时务报》是维新派宣传政见的机关报,非通俗性报纸,故A项错误;19世纪70年代,王韬和郑观应等改良派人物逐渐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河,并非《时务报》,故B项错误;《时务报》是维新运动时期著名的维新派报纸,是当时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根据题目中信息,《时务报》销量不断扩大说明维新派的思想传播面不断变广,故C项正确;《时务报》虽为国人所办但并不能代表所有国人所办的报纸,故D错误。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宣传方式5.中国近现代史专家杨奎松说:“历史的吊诡就在于,莫斯科既制造了失败,也孕育了成功”这一论断比较适用于(

)A.遵义会议

B.国民大革命

C.重庆和谈

D.社会主义改造参考答案:A6.1839年,英国皇家委员会的一项报告指出:“我们调查发现,大面积的犯罪,其根源在于财产问题,这是一个共性问题……任何可考虑到的抢劫财物的犯罪,其根源在于万恶的贫困和匮乏。”又据英国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从1805年到1848年,英格兰因盗窃和抢劫财产等犯罪交付法庭审判的人数从4605人增加至27816人。有历史学家说,19世纪上半叶是英格兰一个盗匪肆虐的“黄金”时代。导致当时英国犯罪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拜金主义盛行

B.工业革命迅速推进

C.法律制度不健全

D.城市化进程加速参考答案:B7.“光荣革命确定了最后的政治安排,议会获得了高于王权的基本统治权。”确定这种政治安排"的文件是A.《独立宣言》B.《权利法案》C.《1787年宪法》D.《人权宣言》参考答案:B【详解】从材料“议会获得了高于王权的基本统治权”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就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答案为B。《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是美国的,排除AC。《人权宣言》是法国的,排除D。8.敦煌壁画中,魏晋南北朝时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与无奈;隋唐时则更多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时世俗场景大量渗人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

)A.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B.中外艺术的交融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佛教的中国化参考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归纳概括以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社会比较混乱,战争相对频繁,因而佛教宣传现实的悲苦;唐朝社会经济繁荣,因而佛教宣传享受、娱乐;宋朝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故佛教融入大量世俗社会的场景,体现了艺术对时代的反映,故选择A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外文化交流的信息,排除B项;艺术形式包括诗歌、绘画、书法、音乐等等,C项与题意不符;材信息涉及的是佛教反映内容的变化,D项不正确。9.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B.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D.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规律参考答案:B相对论未得到科学实验验证,A项不适合爱因斯坦;“日心说”未推动技术的重大突破,C项不适合哥白尼;哥白尼的“日心说”有缺限,不能算科学地概括出物质的规律,排除D项;B项强调这三人的天文学和物理学贡献对人类认知的推动作用。10.在罗马,拟定遗嘱是罗马市民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但若遗嘱监护或遗嘱中关于继承的规定不符合法律,将会导致遗嘱无效,因而必须使二者有效以保障遗嘱之效力。这反映了罗马法A.灵活性与原则性结合B.遗嘱继承权优先原则C.确立了社会行为规范D.重视法律的权威效力参考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只有在遗嘱监护和遗嘱中关于继承的规定符合法律时遗嘱才有效,这说明罗马法重视法律的权威效力,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灵活性与原则性的结合;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遗嘱继承权优先的原则;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罗马法确立了社会行为规范。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11.“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天人合一

B.皇权至上

C.大一统

D.法治参考答案:B12.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在任仅八十余日的彭泽县令;李白傲睨权贵,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声,他一生狂放不羁,隐逸行乐。二人的人生价值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A.孔孟之道的影响

B.老庄哲学的影响C.韩非思想的影响

D.墨家学说的影响参考答案:B13.20世纪90年代初,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出土了480多件青铜工具,其中犁、铲、斧等11种青铜农具共有53件。材料说明商代A.中原农业发展迅速

B.青铜铸造业较为发达C.农业发展自成体系

D.青铜农具的广泛使用参考答案:根据材料“商墓出土了480多件青铜工具,其中犁、铲、斧等11种青铜农具共有53件”可知商代青铜铸造业较为发达,B项正确;中原农业发展迅速与材料主旨青铜铸造业发达无关,A项排除;农业发展自成体系与材料主旨青铜铸造业发达无关,C项排除;材料中“青铜农具共有53件”不能说明青铜农具的广泛使用,商周时期,青铜制品广泛存在,但是制作农具的主要材料还是木石骨蚌等,排除D项。所以选B项。B14.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是A.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已被革除

B.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繁荣C.英美苏中等大国间的合作仍在维持

D.美国霸主地位动摇参考答案:C15.它是颐和园全园中的最高处,它虽极像木结构,但实际上没有一根木料,全部用石砖拱券砌成的,没有枋梁承重,又称“无梁殿”。这座建筑是A.佛香阁B.智慧海C.排云殿D.德辉殿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A佛香阁位于在万寿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建筑,是颐和园里最大的工程。阁内供奉着“接引佛”,供皇室在此烧香。C排云殿是慈禧在园内居住和过生日时接受朝拜的地方。智慧海是万寿山顶最高处一座宗教建筑,是一座完全由砖石砌成的无梁佛殿,由纵横相间的拱券结构组成。B“智慧海”一词为佛教用语,本意是赞扬佛的智慧如海,佛法无边。该建筑虽极像木结构,但实际上没有一根木料,全部用石砖发券砌成的,没有枋檩承重,所以称为“无梁殿”。长廊又因殿内供奉了无量寿佛,所以也称它为“无量殿”。“排云”二字取自郭璞诗神仙排云山,但见金银台”,比喻似在云雾缭绕的仙山琼阁中,神仙即将露面。D德辉殿,原为清漪园时期大报恩延寿寺多宝殿,是帝后到佛香阁礼佛时更衣休息的场所。故答案选B。考点: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颐和园16.有一近代学者指出:“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他还主张“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该学者是A.林则徐B.康有为C.严复D.陈独秀参考答案:C材料的大意是君不是救世主,而是窃国大盗。国家是人民的公产,王侯将相都是人民的公仆。揭露君对民的苛求与残暴,强调国家主权在民,体现了维新派代表人物抑君权、张民权的主张,这段话出自严复的《辟韩》,故B项错误,C项正确。林则徐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与题干不相符,故A排除。陈独秀是资产阶级激进派的代表,他主张民主共和,故D错误。17.史学家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导致这一历史性变革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确立

B.工业革命迅速扩展C.各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D.争夺世界霸权加剧参考答案:B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18.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下面这段文字中属于史料解释的是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②即主张民贵君轻;又说③“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④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⑤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A.①③

B.②④

C.②⑤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B19.美国原国务卿赖斯认为,这个世界不应再分为众多的“极”,在全球政治中只有一个“极”,那就是“自由、和平与正义之极”。对赖斯的意图解释最准确是A.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B.综合国力决定世界格局C.多极化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必然趋势

D.倡导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参考答案:A考察现代世界格局。美国企图在全世界推行自己所倡导的资本主义价值观、世界观“自由、和平与正义”,即美国是“自由、和平与正义之极”,暴露了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20.白之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尊严的部分”“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A.君主制和议会制B.君主制和共和制C.立宪制和共和制D.

立宪制和议会制参考答案:A21.在一次签约仪式上,英方谈判代表认为:“条约所取得的最重要的东西是北京驻使,没有这一项,这个条约是一文不值的,”而清政府认为:“准夷西之伪饮差驻京,动受挟制”,此条“为患最剧,断难允行”。这表明A.中英两国进行了平等协商B.英国试图在外交上控制中国C.清政府竭力维护国家主权D.中英分岐巨大导致签约流产参考答案:B【详解】《天津条约》是在英法联军武力侵略的基础上签订的,体现不出“平等协商”的特点,故A错误;材料中英国代表表示该条约最有价值的是关于公使权的规定,而清政府表示该条款使政府被列强“动受挟制”,表明英国试图在外交上控制中国,故B正确;尽管中英双方有很大的分歧,但《天津条约》还是签订了,“签约流产”的说法不成立,故D错误;清政府反对公使权的规定着眼于政府将受到列强的要挟,有违于传统的外交体制,并非突出维护国家主权问题,故C错误。22.战国某学派提出:“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剖斗折衡,而民不争”。这一思想在当时A.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B.推动了各国的变法运动C.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D.维护了社会的等级秩序参考答案:C材料认为大盗的窃国就是接过了儒家圣人所鼓吹的那套仁义道德、治国方法来达到目的的,所以他主张杜绝圣人,抛弃才智,指对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的反思,属于庄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故选C;道家思想主张社会倒退,排除A;法家思想动了各国的变法运动,排除B;道家思想蔑视当时复杂的社会等级秩序,排除D.23.史料记载:从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开始,外邦人在雅典要缴纳人头税,男人每年12德拉克马(陶工日收入1德拉克马),女人每年6德拉克马,雅典人此举的用意是(

)A.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B.凸显雅典公民优越感C.排挤外邦人离开雅典

D.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参考答案:B24.明朝张翰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A.农业仅赖百工

B.百工亦为本业C.农工比重适当

D.农工任其消长参考答案:C25.“明明是海军学校,却要叫水师学堂。这不是一个称谓的问题,背后,体现的是一个特别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新的东西,每每要被旧的压着,戴一顶旧帽子才能存活。”其体现的是A.欣然接受器物层面的西化B.讽刺“中体西用”的局限C.反对洋务派的变革尝试D.认识到了中国落后的根源参考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对洋务运动的认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及理解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所述“新的东西,每每要被旧的压着,戴一顶旧帽子才能存活”,这表明洋务运动中,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但是不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和思想,讽刺了洋务运动中“中体西用”的局限,B项正确;材料是体现“中体西用”的局限,A项错误;材料不是反对变革,是反对只学技术的变革,C项错误;中国落后的根源是封建制度的腐朽和小农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形态,D项错误。故选B。26.下图所示情景出现在

A.民国33年B.民国34年C.民国44年D.民国45年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图片中的信息“台湾光复”,可知这一情景发生在1945年,即民国34年,本题正确答案应该为选项B;选项ACD错误。27.1978年,中美双方发表《联合公报》:“美国政府声明,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平,它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这一公报的发表A.说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B.给祖国统一大业提供较好契机C.促成了中日两国关系的正常化D.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重要砝码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是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期,与题干中时间“1978年”不符,排除A。中日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也是在1972年,排除C。题干涉及的是中美两国在台湾问题上达成协议,有利于台湾问题解决和祖国统一大业,排除D,故选B。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关系正常化。28.唐中期以后江南一些地方性城市逐渐上升为全国性城市,当时广为流行的“扬一益二”之说就是较好的证明,广州也在为全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材料现象说明()A.南北政治局面的不同B.城市区域分工日益深化C.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D.城市经济属性不断增强参考答案:考点:商业的发展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唐代城市工商业的发展。扬州、益州、广州城市地位的上升均是由于自身工商业经济的繁荣,D项正确;A项表述与材料无关;B项中“区域分工深化”材料体现不出来;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应在宋代以后。故选D。答案:D29.学者们认为,从世界范围内看,英国最早确立了现代的国家制度,如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政府对议会负责等等。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等制度所体现的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是

A.对权力的监控

B.对君主的制约

C.突出法治

D.强调主权在民参考答案:A30.参加费城制宪会议的代表们对“共和”的认同远甚于“民主”,因为“民主”常常等同于混乱甚至“暴民专政”,但同时也相信国家管理中抑制政府暴政必须有人民的存在。为此,他们当时选择了A.联邦制B.政党制C.代议制D.普选制参考答案:C根据材料可知,参加费城制宪会议的代表们赞成“共和”的理念,但政府管理由人民选派代表组织,这是代议制的体现,C项正确;联邦制的目的是组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维护州和人民的利益,排除A;政党制是分权制衡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排除B;普选制是在国家管理中抑制政府暴政的,排除D。所以选C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下面分别是战国时期中国的《法经》与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结构与内容归纳表。内容说明《盗》“盗”是指窃取财货《贼》“贼”是指对人身的侵犯,也包括犯上作乱《网》“网”

即“断狱”,是审断罪案的法律《捕》“捕”即“捕兴”,是有关追捕逃亡的法律《杂》“杂”是对“轻狡、越城、博戏、假借、不廉、淫侈、逾制”等七种违法行为的惩罚《具》“具”是根据犯罪情节和年龄情况,对判罪定刑加重或减轻的规定,相当于现代刑法典的总则部分

标题主要内容备注第三表:执行有关裁决执行的规定主要是有关债务的执行第四表家长权有关家内身份的规定

第五表:继承和监护有关遗产继承和债务继承及监护的规定

第六表所有权和占有有关所有权的转移、占有,纠纷裁定、债权占有等规定出现了“现金借赁”“要式买卖”等契约第七表土地和房屋有关相邻关系的规定

第八表私犯有关伤害、盗窃、诈骗等规定但以刑罚制裁的共有10条,其余作民事处罚第十条宗教法有关丧葬方面的宗教仪式和习俗的规定

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

写明论题,史论结合,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参考答案:示例一:论题:

不同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不同的阶级目的。阐述:

《法经》建立在封建自然经济基础上,是通过统治者自身政治变革形成的,必然要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维护以君主为代表的阶级利益;

从内容看,《法经》将“盗”“贼”放在法典之首,《杂法》中亦有诸多有关“逾制”罪名的规定,显现出《法经》积极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和等级秩序。

而《十二铜表法》是平民与贵族斗争妥协的产物,它既反映贵族的意志,实质仍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但也必然反映了一些平民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利益诉求。

同时,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奴隶制商品经济之上,必然要服务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保护私有财产及债权人的利益。总之,"

产方式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阶级目的。示例二:论题:

不同的经济基础和文化传统影响了不同的价值取向。阐述:

二者建立的经济基础不同,对于公私法内容的比重安排不同。《法经》建立在封建自然经济基础上,更注重于对封建等级制度和统治秩序的维护,因而公法的比重远大于私法,而《十二铜表法》由于建立在发达的奴隶制商品经济上,私法的比重远大于公法。二者的文化传统不同,影响法律观念的不同。中国古代的法与刑是相通的,人们从法律体系中,所感受到的是强制性和义务性要求,体现法礼结合的理念。而罗马法往重保护私有财产及债权人的利益,尊重个人,更加体现自然法的精神。总之,不同的经济基础和文化传统影响了不同的价值取向。(“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本题据表格“战国时期中国的《法经》与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结构与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表格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例如:不同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不同的阶级目的。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基础、新兴地主的阶级利益;罗马高度发达的奴隶制商品经济基础、奴隶主阶级和平民的利益诉求等方面予以阐述。注意史论结合。点睛: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学生应该紧扣题干关键词“提取……信息,自拟论题……予以阐述”,再结合材料关键信息及战国时期和古罗马时期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史实特征,即可从经济基础、阶级利益等方面进行阐述。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问,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精神导师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信燃起火焰。自此以后,情况就是这样,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田忆,或曰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力量。”——摘编自卡尔·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论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或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点,阐述史论结合,12分)参考答案:示例l:论点:春秋战国时期,儒、道、法等思想流派的兴起,构成中华文明的精华和基础。(轴心时代构筑了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对各民族产生了深远影响)(2分)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着深刻而急剧的变化,一大批思想家面对着社会的变革,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对社会的变革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形成了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学派的“仁”、“仁政”,“礼”及道德教化等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对后世中国人的心理、观念、习惯、行为方式及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如答法家思想,则应体现法治观念和改革精神;如答道家思想,则应反映道家思想构筑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其它言之成理即可,10分)示例2:论点:宋明儒学“复兴”,程朱理学顺势而生。(轴心时代思想的苏醒或复兴,为人类文化发展提供了精神源泉)(2分)阐述:魏晋隋唐时期,佛教盛行,道教厂为传播,儒学遭遇困境;两宋时期,二程、朱熹,汲取和消化佛、道文化,把儒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构建起新儒学体系—程朱理学;程朱理学在南宋以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流传到朝鲜、越南、日本,“儒学文化圈”形成。(10分)说明:也可选择“西汉董仲舒复兴儒学”“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人性复苏,文艺复兴崛起”“启蒙运动的兴起”等论点。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董子谓“道之大原出于天”,“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董子又谓“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长居大夏而以生育长养为事,阴长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刑者不可以治世,犹阴之不可任以成岁也”。董子《举贤良对策》谓“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摘编白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材料二周敦颐、张载用太极或太虚的气一元论,结合易传的宇宙论模式,建立起抗衡佛老的本体宇宙论。二程用“天者理也”、“性即理也”、“格物即穷理”重新解释经典的内涵,从本体论、人性论、知识论三个方面真正建立起了理学。朱熹把这一理学发展为以“理气”、“心性”、“格致”问题为中心的“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全面体系。陆九渊以及明代的王守仁提倡“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认为人心即是道德主体,心能自身决定道德规范,突出了道德实践中的主体性原则。理学和心学的互动、论争贯穿并促进了理学的发展。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复兴的运动具有崇高的理想,典型地表达在张载的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摘编自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1)根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思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明理学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发展的原因。

参考答案:(1)特点:强调君权神授,神化君主的权威;把阴阳五行学说、法家思想引入儒家思想;主张治国刑德并用,重德远刑(或答“德主刑辅”);宣扬天人感应,限制君主权力。影响:继承、发展了儒家思想,推动其最终成为古代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君权,构建大一统的政治局面;有利于制约皇权。(2)趋势:不断发展完善(或答“体系化”);哲学化(或答“思辨化”);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更加注重责任感、使命感。学科@网原因:唐宋时期政局变动,社会动荡;儒学受到来自佛、道的冲击(或答“三教合一”);理学家个人的主观努力;理学与心学各派别之间的论争。本题考查董仲舒思想的特点和影响、宋明理学的发展趋势和原因,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