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陌南镇第二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题_第1页
2022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陌南镇第二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题_第2页
2022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陌南镇第二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题_第3页
2022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陌南镇第二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题_第4页
2022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陌南镇第二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陌南镇第二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青山行季宇①初秋的一天,我们乘车来到马鞍山,开始向青山进发。车窗外,江南的景色一一掠过,青青的山,绿绿的水,安静的集市,宁静的原野,就连秋日的阳光也暖洋洋的,飘浮着令人向往的闲适。当涂的秋天是富有诗意的,可就在这一片安宁恬淡之中却充满了令人心动的喧哗。②这都是因为李白啊!③这位“千古一诗人”与这块土地有着不解之缘。据考证,李白一生七次到过当涂,并终老此地,埋骨青山。可以说,当涂的山山水水印满了李白的足迹,也一次次激荡起诗人奔放的情怀和灵感。正因为如此,今天的当涂才使我们备感不同寻常,踏上这块土地,就连我们的呼吸也充满了浓郁的诗情。④渐渐地,青山出现在了眼前。秋天的青山是丰盈的,也是朴素的。这是一个绿的世界,到处草木盛开,一片葱茏。据说,以前这里曾经长满了枫树和野菊,每到秋天,漫山红遍,野菊怒放,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一千多年前,伟大的诗人李白就常来这里,登高望远,饮酒作诗,消磨他人生的最后岁月。⑤今天的青山墓园掩映在一片松柏苍翠之中,显得古朴而肃穆。屹立于墓前的石碑,高五尺有余,上刻“唐名贤李太白之墓”,据说出自杜甫之手笔。山风轻拂着,仿佛在轻声诉说;墓园上芳草萋萋,树影婆娑;远处偶有鸟鸣传来,四周一片宁静。置身在这样的幽静中,极目远眺,李白笔下的山水宛如一幅水彩画缓缓展开——呵,山与水,水与天,紧紧相连,融为一体,迷迷蒙蒙的景色,带着些许梦幻。在这梦幻之中,历史仿佛向我们走来……⑥青年李白第一次踏上当涂的土地,只有25岁,这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年纪。那时的诗人气宇轩昂,踌躇满志,抱着“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和“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的梦想,“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一路上,他飘飘若仙,豪情万丈,南下江陵,游洞庭,溯湘江,之后抵江夏,继而登庐山,下金陵,并来到了当涂。那也是一个秋天啊,艳阳高照,或清风明月,诗人沿着长江,泛舟而下,一路上美景如画,诗酒当歌。⑦天宝六年,这是李白政治上最失意的时期。长安三年,他屡遭谗毁,饱受打击。离开长安后,他带着满身伤痕,再次来到了当涂。⑧此时的李白,内心充满了太多的苦闷!他不理解为什么“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而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苦难更使他忧心如焚。天宝六年正是安史之乱的前夜。李白很想为国家出力,可满腔热血,却报国无门,只能寄情于山水与诗酒,并从中得到些许慰藉,以抚慰自己痛苦的心灵。⑨至德二年,李白一生中最严重的政治打击降临了。就在这一年,隐居于庐山的李白不幸卷入了永王李璘事件。他原本抱着一片救国热忱,没想到却卷入了一场宫廷之争,流放夜郎。这是李白生命中最灰暗的时期。“夜郎万里道,西去令人老”、“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⑩晚年的李白再次滞留于当涂。此时的他已是贫病交加,穷困潦倒。在致其族叔李阳冰的信中,当年“散金三十万”、一向豪放潇洒的李白只能徒唤无奈,发出“英雄气短”的哀叹:“赠微所费广,斗水浇长鲸。弹剑歌苦寒,严风起前楹。”宝应元年,一代大诗人李白在当涂寓所离开了人世。⑾雨果在巴尔扎克追悼会上曾说过,一个伟大的死会给我们带来宗教上的震撼。“那不是黑夜,而是光明;那不是虚无,而是永恒;那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我想李白的死也是如此。在青山凭吊时,我们的心情一直很沉重。李白一生以诗闻名,他的诗登峰造极,不可逾越。所谓“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有人说,有诗歌相伴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从这一点说,李白是幸福的,但他又是不幸的。中国知识分子向来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看作人生的最高理想。李白的不幸就在于时运不济,报国无门。这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大悲痛。在这大悲痛的深处,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国家对人民的伟大忠诚,是一个民族源远流长的不朽的伟大精神。(选自2008年第6期《散文选刊》,文章有删改)注:青山,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境内,是国家级旅游风景区,享誉中外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墓园位于景区内。18.作者为什么说“充满了令人心动的喧哗”?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6分)19.文章第⑤段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20.联系全文,谈一下你对“李白是幸福的,但他又是不幸的”这句话的理解。(4分)21.试具体分析本文虚实结合的手法。(4分)参考答案:18.这是因为宁静的青山埋葬着千古诗人,这里留下了诗人众多的足迹,并激起了诗人奔放的情怀与灵感,所以作者内心“充满了令人心动的喧哗”,(4分)这表达了对李白仰慕和敬挽。(2分)19.第五段中“青山墓园”是作者青山行的主要目的地,表达了作者的瞻仰之情,此承接上文;(2分)由对青山墓园景物及太白墓的描写引发了下文对李白多次来到当涂生活创作情况的叙述。(2分)20.李白的诗歌成就登峰造极不可逾越,他的一生是与诗歌相伴的一生,所以他是幸福的;(2分)李白虽才高出众,但时运不济,没有实现人生的最高理想,所以他又是不幸的。(2分)(言之成理即可)21.本文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由现实中的眼前景(当涂之景)展开联想,追寻李白曲折而丰富的一生,虚实相应,使人物形象真实而丰满,内容充实而意蕴丰厚。(4分)2.传记阅读(15分)爱因斯坦最后的日子周国忠(1)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南部乌尔姆。希特勒上台后,犹太人的日子就很不安宁了,作为名人的爱因斯坦也难逃厄运,柏林街头巷尾随处可见以5万马克之价悬赏爱因斯坦头颅的告示。(2)“我一点也没想到我的脑袋能值那么多钱!”他很调侃地对他妻子说。在比利时国王卫兵的保护下,他到美国避难,在普林斯顿度过他生命的最后22年。(3)1955年4月11日,爱因斯坦最后一次在和平主义宣言上签名,宣言由罗素起草,宣言号召一切国家放弃核武器。(4)4月13日下午,爱因斯坦在家中病倒了。他的私人医生迪安立即被请来了。随后纽约医院最有名的心脏和主动脉外科专家也前来会诊。爱因斯坦问迪安医生,临终时是否会很痛。医生告诉他说,或许没有什么痛苦,或许要痛苦几分钟,或许几小时,也可能几天。几天以后,医生说“病痛折磨时,他十分坚忍”。在这期间,他常常不让注射吗啡,坚决拒绝一切外科手术。“我想去的时候就去了,用人工的方法延长寿命实在没有意思;我已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是我去的时候了,我将平静地等待死神。”(5)4月18日凌晨1点10分,助理护士发现他呼吸困难。她想请医生来,便向房门走去,但听到爱因斯坦用德语说了几句话,护士没听懂,便走近床前。就在这一瞬间,他深深地呼吸了两下,便溘然长逝了。时值凌晨1点15分。上午8点,消息对外公布。那天早晨,尸体解剖的结果表明,死因是“主动脉大破裂,它像一根用旧了的内部管道,终于爆破了”。下午3点半,尸体被悄悄火化,骨灰撒在一个未透露地名的地方。火化前,遗嘱执行人那坦教授直到棺椁前,说了几句话,轻轻地吟诵了一首《席勒丧钟之跋》中为悼念挚友席勒而写的诗:我们全都获益不浅,全世界都感谢他的教诲;那专属于他个人的东西,早已传遍了人类。他像行将陨灭的彗星,光华四射,把无限的光芒撒向四方。(6)一颗巨星陨落了。仪式之简单,葬礼之朴素,如同他逝世前一样安详平静。这非常符合他生前遗愿。他的遗嘱要求不举行宗教仪式,也不举行任何官方仪式。按照他的愿望,甚至下葬的时间和地点除护送爱因斯坦遗体去火葬场的少数几位最亲近的朋友外,一概没有通知。他希望,除了他的科学理想和社会理想,他的一切都将随着他一同死去。(7)爱因斯坦本想安安静静而去,但他走后,世人却不容他“平静”。许多国家的报纸,在头版登出大幅的讣告和悼词。各国的学术刊物,出版纪念爱因斯坦的专号。中国科学院的机关报《科学通报》发表了爱因斯坦的学生、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周培源教授写的纪念文章。到处都是悼词,“世界失去了最伟大的科学家”,“人类失去了最伟大的儿子”;到处也都是颂词,“爱因斯坦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爱因斯坦改变了人类对世界和宇宙的认识”。当时正在印尼万隆召开的第一次亚非会议临时增加了程序:举行了特别追悼仪式,哀悼他的去世。(8)不错,没有一个人不会意识到他的伟大之处,但我们何不以平静的心去默默注视这位隐藏在历史深处,不愿被喧闹所打扰的老人呢?惟一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此时此刻,地球上会有十几甚至几十亿人同时想到他和他的好。(节选自《爱因斯坦:伟大的平凡——写在爱因斯坦诞生120周年之际》)16、本文记述了爱因斯坦在最后日子里的哪些事情?这些事情表现了爱因斯坦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6分)答:17、文章第五段中“就在这一瞬间,他深深地呼吸了两下,便溘然长逝了”,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体现在哪几个词语上?(4分)答:18.爱因斯坦去世后,世人为什么“不容他‘平静’”?我们应该怎样纪念这位伟人?(5分)答:参考答案:16.(1)最后一次在和平宣言上签字;病中坦然面对死亡的情景;去世时的情景;简单朴素的葬礼。(2)热爱和平;坦然面对死亡,坚忍无惧;追求平凡安静的生活。17.(1)这句话表现对爱因斯坦突然逝世无限惋惜的感情。(2)这种无限惋惜的感情集中体现在“就”、“一瞬间”、“便”和“溘然长逝”几个词语上。18.(1)因为人们都意识到爱因斯坦的伟大之处,所以纷纷纪念他,使他死后得不到“平静”。(2)我们应该继承他热爱和平的情怀;应该学习他不居功自傲的谦逊作风;学习他为全人类的进步奉献自己的才华。3.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各题。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地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王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1.“气派”在文中的含义是(

)A.指人的态度作风B.指人的精神与面色C.指人做事的魄力D.指人的风度仪表2.对画横线的话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她的话一举两得,既恭维了黛玉,又讨得贾母的欢心。B.她的话一箭三雕,既讨得贾母的欢心,又不得罪在场的三位小姑,更主要的是恭维了黛玉。C.她的话一箭三雕,表面上恭维了林黛玉,更主要的是讨得贾母的欢心,也不忘讨好在场的三位小姑。D.她的话一举两得,表面上恭维林黛玉,实为讨贾母欢心。3.文中写王熙凤“拭泪”后又“忙转悲为喜”,刻画出王熙凤怎样的性格特点?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A.多情善感B.逢迎机变。C.圆滑玲珑D.见风使舵参考答案:1.D

2.C

3.B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的题目,注意结合语境具体的分析,这句话是王熙凤初见林黛玉时的话语,“态度作风”“做事的魄力”不可能,“精神与面色”和林黛玉当时的状况肯定不符,因此选D项“风度仪表”。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中的句子的表现力的题目,要求分析文中的句子的多重含义,“外祖母”讨得贾母的欢心,“嫡亲的孙女”讨好在场的三位小姑,整个句子恭维林黛玉。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的题目,要求回答王熙凤“拭泪”后又“忙转悲为喜”这一动作描写反应其什么性格特征,“拭泪”反应其“逢迎”,“忙转悲为喜”反应其“机变”。点睛:这是一道考核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的题目,考核的重点是性格特征,答题时根据文中对该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和他人的评价等概括,答题时先答出性格特征,后面列出文中的依据,注意答主要的形象特征,各项之间不要包含。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②羔豚者弗饰贾①;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文马三十驷,遗鲁君,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季桓子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孔子遂行。桓子喟然叹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五年后)季桓子病,辇而见鲁城,喟然叹曰:“昔此国几兴矣,以吾获罪于孔子,故不兴也。”顾谓其嗣康子曰:“我即死,若必相鲁;相鲁,必召仲尼。”后数日,桓子卒,康子代立。已葬,欲召仲尼。公之鱼曰:“昔吾先君用之不终,终为诸侯笑。今又用之,不能终,是再为诸侯笑。”康子曰:“则谁召而可?”曰:“必召冉求③。”于是使使召冉求。冉求将行,孔子曰:“鲁人召求,非小用之,将大用之也。”是日,孔子曰:“归乎!归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吾不知所以裁之。”子赣知孔子思归,送冉求,因戒曰“即用,以孔子为招”云。

选摘自《孔子世家》(有删节)【注】①贾:同“价”,价格。②粥:通“鬻”,卖。

③冉求:与后面的子赣同为孔子的学生。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由大司寇行摄相事

摄:代理B.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

下:谦虚地对待C.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

好:美丽D.送冉求,因戒曰

戒:勉励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是:(

)(3分)A.我之为先并矣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B.季桓子乃语鲁君为周道游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C.以吾获罪于孔子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D.吾不知所以裁之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孔子为政有方,鲁国上下知礼守序,齐人闻风恐惧。B.齐人献女乐文马迷惑鲁国君臣,终致孔子离开鲁国。C.桓子在病重将死时承认当初没有重用孔子是个错误。D.康子未遵“必召仲尼”的遗训,舍孔子而改召冉求。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

(2分)

(2)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

(2分)(3)昔吾先君用之不终,终为诸侯笑。(3分)参考答案:4.D(这里的“诫”是“叮嘱”的意思。勉励与“以孔子为招”意思不附。)5.C(因为,A项前者表被动,后者动词,给予;B项前者于是,后者才;D项前者代词,后者结构助词,的)6.C(不是“没有重用”,而是“用之不终”。)7.(1)在路上出行的男人和女人各走一边,掉在路上的东西没有人捡拾。(2)阻止不成,再送给它土地,哪能算迟吗?(3)从前我们先君任用他没有善始善终,最后被诸侯耻笑。参考译文:定公十四年,(前946年)孔子五十六岁,他由大司寇代理相国职务,脸上流露出喜悦的神色。弟子说:“听说君子大祸临头不恐惧,大福来到不喜形于色。”孔子说:“有这个话。但不是还说‘(人生的)乐趣在于能凭借显贵的地位仍谦虚地对待别人’吗?”于是就把扰乱政治的鲁国大夫少正卯杀了。孔子参与国政三个月,贩卖猪、羊的商人不敢哄抬物价;男女有别,在路上各走一边;掉在路上的东西没有人捡拾;四方的旅客来到鲁国的都邑,不必向管事的官吏求情送礼,都能给予他们接待和照顾,直到他们满意而归。

齐国听到这个消息感到害怕,有人说:“孔子主持政治,鲁国一定会称霸,一旦称霸,我国离它最近,我们会先被吞并。何不先送给它一些土地呢?”黎鉏说:“请先试着阻止它强大,如果阻止不成,再送给它土地,难道算迟吗?”于是从齐国挑选了八十名漂亮的少女,又挑选一百二十匹毛色光鲜的马,一并送给鲁君,这些女乐文马陈列在鲁国都城南面高门这个地方。季桓子建议鲁君假装外出环游,暗中去看女乐文马。鲁国君臣整日前去观看,对国事就懈怠了。孔子于是离开鲁国。季桓子叹息道:“先生是因为接受齐国那一队女乐的缘故怪罪我啊!”Ks5u

到了(前941年)秋天,季桓子病重,乘辇车望见鲁城,长叹一声说:“过去这个国家差一点儿兴盛起来,因为我得罪了孔子,所以没有兴盛。”回头对他的继承人季康子说:“我要是死了,你必然会当鲁国的相国。当了相国后,一定要召回孔子。”几天后,季桓子去世,季康子继承了他的职位。办完丧事,季康子想召孔子回来。公之鱼说:“从前我们先君任用他没有善始善终,最后招致诸侯耻笑,现在又任用他,如果仍然半途而废,这样会再次被诸侯耻笑的。”康子说:“那么召谁合适呢?”公之鱼说:“一定召冉求。”于是派人去召冉求。冉求准备前往,孔子说:“鲁国派人召回冉求,不是一般的使用他,将会重用他。”就在这一天,孔子说:“回去吧!回去吧!我们家乡的弟子志向高远而行事疏于谋略,他们富于文采,我真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教育他们。”子赣知道孔子想回鲁国,送冉求时,叮嘱过“你如果被重用了,设法把孔子招回去”的话。5.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韦表微,字子明,隋郿城公元礼七世孙。羁丱①能属文。母训谕稍厉,辄不敢食,以是未尝让责。韦皋镇西川,王纬、司空曙、独孤良弼、裴涚居幕府,皆厚相推挹。涚尝谓表微似卫玠,自以不能及也。擢进士第,数辟诸使府。久之,入授监察御史里行,不乐,曰:“爵禄譬滋味也,人皆欲之。吾年五十,拭镜揃②白,冒游少年间,取一班一级③,不见其味也。将为松菊主人,不愧陶渊明”云。俄为翰林学士。是时,李绅忤宰相,贬端州,庞严、蒋防皆谪去,学士缺,人人争荐丞相所善者,表微独荐韦处厚,人服其公。进知制诰。后与处厚议增选学士,复荐路隋。处厚以诸父④事表微,因曰:“隋位崇,入且翁右,奈何?”答曰:“选德进贤,初不计私也。”久之,迁中书舍人。敬宗尝语左右,欲相二韦,会崩。文宗立,独相处厚,进表微户部侍郎。兀志沼叛,诏李听率师讨之,次河上。天子忧无成功,表微曰:“以听军势,不十五日必破贼。”及捷书上,止浃日⑤。志沼残兵六千奔昭义,宰相请推处首恶者诛之,归胁从者于魏。表微上言:“逆子降,又杀之,非好生也。请以听代史宪诚于魏,志沼之徒,可使招纳。”不听。以病痼罢学士。卒,年六十,赠礼部尚书。始,被病,医药不能具,所居堂寝隘陋,既没,吊客咨嗟。笃故旧,虽庸下,与携手语笑无间然。尤好《春秋》,病诸儒执一概,是非纷然,著《三传总例》,完会经趣。又以学者薄师道,不如声乐贱工能尊其师,著《九经师授谱》诋其违。(节选自《新庸书·卷一百七十七》)[注]①羁丱(guàn):借指童年。②揃:剪下。③一班一级:犹言一官半职,泛指官职。④诸父:此犹言“父辈”“父亲”。⑤浃日:十日。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李绅忤宰相,贬端州

忤:违逆B.诏李听率师讨之,次河上

次:驻扎C.与携手语笑无间然

间:隔阂D.又以学者薄师道

薄:接近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韦表微为人处事公允的一组是(

)(3分)①拭镜揃白,冒游少年间

②表微独荐韦处厚③后与处厚议增选学士,复荐路隋

④独相处厚,进表微户部侍郎⑤逆子降,又杀之,非好生也

⑥医药不能具,所居堂寝隘陋A.①③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韦表微为人自律恭谨。母亲教诲开导他稍微严厉一些,他就不敢吃饭,但也因此不曾受到责备;裴涚曾说他像卫玠,他自己认为比不上。B.韦表微淡泊高雅。朝廷授他为“监察御史里行”,他说自己已到知天命之年品尝不到加官进爵的滋味,而要像陶渊明那样去做松树、菊花的主人。C.韦表微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兀志沼叛乱,天子担忧李听不能取胜,韦表微分析认为李听不出十五天就能打败贼军,果然,捷报送到朝廷只用了十天。D.韦表微富有文才。他童年时就能写文章;后来,针对儒士人们对《春秋》争论不止,他撰写了《三传总例》;又撰写了《九经师授谱》批评不尊师现象。7.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庞严、蒋防皆谪去,学士缺,人人争荐丞相所善者,表微独荐韦处厚,人服其公。(5分)(2)始,被病,医药不能具,所居堂寝隘陋,既没,吊客咨嗟。(5分)参考答案: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留侯论苏

轼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①,无所获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②。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迎。庄王曰:“其主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帝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选自《古文观止》)【注】①贲、育:古代两位著名的勇士。②张良为韩国贵族,秦灭韩后,良倾家产收买刺客,始皇巡游武阳,良与能使120斤铁椎的力士在路上狙击。1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卒然临之而不惊

卒:通“猝”,突然B.子房不忍忿忿之心

忿忿:愤怒、怨恨C.非有平生之素

素:朴素D.不称其志气

称:相当18.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无故加之而不怒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B.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C.非子房其谁全之

日月忽其不淹兮D.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

帝高阳之苗裔兮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分析了留侯张良能够成就大业,是因为他能够忍住小小的愤怒。第一句“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为全文的中心论点。B.桥上那位老人用傲慢无礼的态度狠狠教训张良一次,是因为张良虽才能有余,却脾气暴躁,不能忍耐。C.文章认为汉高祖的胜利和楚霸王的失败,原因就在于忍与不忍之间的差别。而汉高祖能忍耐,正是实施了张良的计策。D.本文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从“忍”与“不忍”两个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并通过列举事例指出了“忍”与“不忍”的两种不同的结局。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21.把下列两个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2)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参考答案:17.C

18.B

19.B

20.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21.(1)秦王政用刀锯、油锅、汤镬一类的刑具(严刑酷法)来对付天下的人,那些平白无故被抓去杀头灭族的人,数也数不清。(2)老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罪过,是年成不好造成的。’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却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区别?【17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本题中,C项,“非有平生之素”中“素”如解释为“朴素”,在语法上讲不通,且与语境不合,句中“有”是动词,“平生之素”是偏正短语做宾语,“素”应是名词,即素交,即老交情。故选C项。【18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这是考查虚词的用法,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本题中,B项,两个“所以”意思都是“用来……的”。A项,“无故加之而不怒”中“而”表转折,却;“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中“而”表递进。C项,“非子房其谁全之”中“其”表反问,难道;“日月忽其不淹兮”中“其”是人称代词,它。D项,“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中“之”是结构助词,取独;“帝高阳之苗裔兮”中“之”,结构助词,的。故选B项。【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B项,“却脾气暴躁,不能忍耐”错误,文中看不出张良“脾气暴躁”,这属于无中生有;“不能忍耐”错误,从文中来看,老人是希望张良他能够忍住小小的愤怒而成就大业。故选B项。【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这段话是说“项羽不能忍耐,因此战争中是百战百胜,但是随随便便使用他的刀锋(不懂得珍惜和保存自己的实力)。汉高祖能忍耐,保持自己完整的锋锐的战斗力,等到对方疲敝。这是张良教他的。当淮阴侯韩信攻破齐国要自立为王,高祖为此发怒了,语气脸色都显露出来”,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项籍”“其锋”“高祖”“之”“此”“子房”“淮阴”“高祖”“词色”等,然后根据句式、句意和语法进行排除,如“是以”意思是“因此”,一般放在句首,断开一处;“轻用”的宾语是“其锋”,且下一句的主语是“高祖”,这是两个完整的句子,应在“锋”和“高祖”之间断开;“忍”是动词,宾语是“之”,结构完整,在“之”后断开;“此……也”是判断句,这就可以断开两处;“破齐而欲自王”的主语是“淮阴侯”,而“发怒”的主语是“高祖”,这是两个完整的句子,应在“自王”和“高祖”之间断开,“见于词色”的应是高祖发怒的情形,应在“发怒”和“见”之间断开。【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句首添加主语“秦王”,“以”,介词,用;“其”,代词,那些;“平居”,平素;“夷灭”,消灭,杀尽;“数”,动词,计算;“不可胜数”,无法计算,数也数不清。第二句中,“则”,就;“非……也,……也”,判断句;“岁”,古今异义,年成(不好);“是”,这;“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状语后置句,应为“是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何异”,“于”,和。【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词性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虚词断句法。①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②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③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④有些复音虚词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⑤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⑥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对话标志断句法。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语序句式断句法.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对文言文句读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有着一般人在常情下所无法忍受的度量。普通人受到侮辱,拔剑而起,挺身上前搏斗,这不值得算作勇敢。天下有一种真正勇敢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无缘无故地对他施加侮辱也不动怒。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胸怀大志,目标高远的缘故啊。张良被桥上老人授给兵书,这件事很古怪。但是,又怎么知道那不是秦代的一位隐居君子出来考验张良呢?看那老人用以含蓄地表达他的意见的方式,都具有圣贤相互提醒告诫的意义,一般人不明白,把那老人当作神仙,也太荒谬了。再说桥上老人的真正用意并不在于授给张良兵书,(而在于使张良能有所忍,以就大事)。在韩国灭亡、秦朝正强盛时,秦王政用刀锯、油锅、汤镬(严刑酷法)对付天下的志士,那些平白无故被抓去杀头灭族的人数也数不清。即使有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也没有施展本领的机会。那执法过分严厉的君王,他的刀锋是不好硬碰的,他在锋芒之势上,而他的气势是不可以凭借的。张良压不住他对秦王愤怒的情感,以他个人的力量,在一次狙击中求得一时的痛快。在那时他没有被捕被杀,那间隙连一根头发也容纳不下的情形,也太危险了!富贵人家的子弟,是不肯死在盗贼手里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生命可贵,死在盗贼手里不值得。张良有超过世上一切人的才能,不去作伊尹、姜尚那样深谋远虑的事,反只学荆轲、聂政行刺的下策,侥幸没有死掉,这必定是桥上老人为他深深感到惋惜的地方。所以那老人故意态度傲慢无理、言语粗恶地深深羞辱他,他如果能忍受得住,方才可以凭藉这点而成就大功业,所以最后老人说:“这个年青人可以教育了。”楚庄王攻打郑国,郑襄公脱去上衣裸露身体、牵了羊来迎接。庄王说:“国君能够对人谦下,一定能得到自己老百姓的信任和效力。”就此放弃对郑国的进攻。越王勾践在会稽陷于困境,他到吴国去做奴仆,好几年都不懈怠。再说,有向人报仇的心愿,却不能做下人的事,是普通人的刚强而已。那老人,认为张良才智有余,而担心他的度量不够,因此深深挫折他年轻人刚强锐利的脾气,使他能忍得住小怨愤去成就远大的谋略。为什么这样说呢?老人和张良没有一直以来的交情,突然在郊野之间相遇,却拿奴仆的低贱之事来让张良做,张良很自然而不觉得怪异,这自然是秦始皇不能使他惊恐,项羽不能使他发怒的原因啊。看那汉高祖之所以成功,项羽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一个能忍耐、一个不能忍耐罢了。项羽不能忍耐,因此战争中是百战百胜,但是随随便便使用他的刀锋(不懂得珍惜和保存自己的实力)。汉高祖能忍耐,保持自己完整的锋锐的战斗力,等到对方疲敝。这是张良教他的。当淮阴侯韩信攻破齐国要自立为王,高祖为此发怒了,语气脸色都显露出来,从此可看出,他还有刚强不能忍耐的气度,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司马迁本来猜想张良的形貌一定是魁梧奇伟的,谁料到他的长相竟然像妇人女子,与他的志气和度量不相称。啊!外柔内刚,这就是张良之所以成为张良吧。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研究人员发现,

,而且是婴儿既想靠近又感到害怕的“纠结”心情在作怪。调查显示,虽然认生非常严重的婴儿看起来更害怕陌生人,但另一方面,与

,他们想接近对方的心情也更加强烈。这表明,婴儿同时拥有“想靠近”和“想离开”的相反心情。此外,研究人员在关注婴儿的视线时还发现,

,越愿意注视陌生人的眼睛,而且更愿意长时间观看对方的侧脸。这同样表明,婴儿已经出现了在相反情绪间动摇的“纠结”心情。参考答案:①婴儿认生不仅是因为对陌生人感到恐惧

②认生程度相对更轻的婴儿相比

③越是认生的婴儿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做这样的题,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明确段落大意,分析空格位置,以及空格前后句子之间的关系。这段话是分析婴儿认生的原因。①空后有一个关联词“而且”,说明前面一句需要填“不仅……”,这一组递进关系的复句是分析婴儿害怕的原因,由后文“婴儿看起来更怕陌生人”可知,对陌生人恐惧是婴儿认生的原因之一。②空前有一个“与”字,应该是“与……相比”。根据③空前对婴儿矛盾心情的介绍,结合③空后“越愿意注视陌生人的眼睛”,可知③空应填“越……”。8.运用下面所给的词语,发挥想象和联想,写一段兼有描写和抒情和文字,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70字。(6分)江南

小巷

悠闲

宁静参考答案:【答案示例】江南的小巷,又深又长,曲曲折折,半天走不到头,静到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足音。她是城市建筑艺术中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是城市喧嚣扰攘中的洞天幽境。小巷的动人处就是她无比的悠闲,负手行吟于小巷之中,你的心情就会变得平和而宁静。那种澄明如水的气氛,笼罩一切又净化一切,使人怡然自得,物我两忘。(参见柯灵《巷》)此题考查学生运用限定的词语按照规定的写作手法构思一个完整的文章段落的能力。写之前,应该在自己的头脑中构思一个完整的画面,有具体可感的细节,有与之相应的氛围,以及这种氛围给人的感受。构思要完整,语言要流畅,还要有意境之美。9.按照要求,从两个角度把下面的四句话改写成两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①《边城》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被誉为“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的长篇小说。②沈从文是长篇小说《边城》的作者。③小说叙述了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悲剧。④湘西秀丽的风光和质朴的人情被小说生动地描写了出来。⑴以《边城》为主语:⑵以沈从文为主语:参考答案:⑴《边城》是沈从文创作的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被誉为“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的长篇小说,它叙述了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悲剧,生动地描写了湘西秀丽的风光和质朴的人情。(或: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被誉为“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的《边城》是沈从文创作的长篇小说,它叙述了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悲剧,生动地描写了湘西秀丽的风光和质朴的人情)⑵沈从文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被誉为“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的长篇小说《边城》的作者,在小说中他讲述了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悲剧,生动地描写了湘西秀丽的风光和质朴的人情。这是典型的短句变为长句的题目。本题关键是看以什么为主语,然后再组织这四句话,把主谓宾搭配正确,再合理添加枝叶成分。注意两句话的主语要一致;不能出现语法错误,更不能更改原有信息。10.下面的句子是对黄河壶口瀑布的描写,适当调整划线部分的语序,把它改写成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的排比句。

正当平缓似锦缎的黄河得意之时,它突然以数里之阔的水面,跌入百尺之宽的峡谷。①发出了震川虎啸般的声响,②悬垂的水流如张挂的天幕,③奔涌的浊流如腾飞的巨龙,④激起的水珠如钢花四溅,使每一位风尘仆仆走近它的游客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发出的声响如虎啸震川,悬垂的水流如天幕张挂,黄色的浊流如巨龙腾飞,激起的水珠如钢花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