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关元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关元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关元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关元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关元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关元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地气重凝①每天,我们第一件事往往是关注天气,也经常问别人“今天天气怎么样”,很少有谁问“今天地气怎么样”。人立天地间,天气有阴有晴,看得见、触得着,地气却不然。不过,小时候,记忆最深的就是跟伙伴们满地追逐、摔跤、捏泥人、弹琉璃球……小伙伴们个个壮得像小牛犊,很少生病,家长们说:“多亏吃了土、接了地气。”那个年代各家兄弟姊妹都不少,父母照顾不过来,才让孩子一个个疯跑疯玩。孩子们也不知因衣服脏了、破了,挨了多少骂。现在的孩子们就没那么幸运,想接触点泥土或玩玩我们玩过的游戏,几乎是一种奢望。衣服和手掌稍微有点脏,家长就会立马给冲洗干净,甚至还要专门消毒。②“让孩子接触地气”,现在的年轻家长也很难认同。我的一位同事,孩子经常生病,只好把孩子的奶奶从乡下接进城里照看孙子。奶奶照看孙子自然会用心尽力,这一点不容置疑。可儿媳却对老太太有些“怨言”,原因就在于老太太经常带着孙子到楼下的空地上玩耍,因而儿媳与老太太产生分歧。老太太说:“让孩子晒晒阳光、吃吃地气,就不生病了。我的几个孩子都是这样带大的。”“孩子见土长得壮”“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些老话,虽然很多人耳熟能详,可老太太说不出科学依据,只得退让作罢。③记得早些年下地劳作,长辈都要求必须先把鞋脱了,“地是通人性的,不能用鞋踏。如果踏了,地就喘不动气,庄稼就不爱长啦”。被耕种过的土地、有人住的地方,才会沉淀凝聚地气。地气旺人气,人与自然齐生共荣添灵气。地气伴随春天醒来,既让人耳目一新,还会渗入无色无形的空气,让你听到、嗅到、感觉到。她用这些方式告诉我们,她的脚步敏捷而轻盈,她的美丽无处不在。④开春的大地仿佛有一种声音,隐隐约约,丝丝传到耳畔……听不清,道不明。侧耳谛听,隐约的,不是风滑过树梢,也不是管弦丝竹的余音……噢!那分明是地气在蠕动!她从遥远的土层深处传导而来。当布谷鸟的歌声在田野上空倏然滑过,冰凌刚刚消融的土地,被地气一熏,身子松软,山冈上立刻“草色遥看近却无”。盛夏时节,悠悠的地气被正午火辣的阳光照射,愈发炎热而强烈,灼烤的大地和路面上升腾起一阵阵、一波波的热浪,清晰可见,那正是我们平日看不到的地气!稔熟的秋天,地气被丰收的声音和味道浸润着,揉搓着,搀扶着,扩散着,丰厚而饱满;冬天,地气聚敛,谦卑地覆盖起季节的浮躁,偶尔会在避风的山沟、泉旁,飘逸为白色的雾气,时隐时现几分朦胧与神秘。⑤眼下城市摊大饼般地成长,许多人反而感觉无处生存。从农村走进城市,天天奔走在宽敞平坦的柏油路上,觉不到泥土的珍贵和芳香。在城里生活久了,整天脚踏水泥路,穿梭于高楼大厦,总觉得自己无根无落、越来越轻,好像要飘浮起来一般。城市日益增高的水泥森林、鸣笛穿梭的汽车、雾霾升腾的味道,渐渐掏空人们的心灵,感到上不着天、下不触地,没了降落、抵达和栖息的地方。许多人由向往城市的繁华,转向抗拒甚至恐惧城市的繁华,喜欢鸡鸣狗吠的乡村、雨后泥土的清香、遍地庄稼的田园风光。一句话,那是怀想和留恋大自然的天然地气的纯正。⑥地气是大地母亲呼出的气息。大地厚重地载着万物,天空任我们思绪驰骋。俗话说:“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今年清明节我回到故乡沂蒙山区那个小山村时,正赶上乡亲们赶着牛、扛着农具下地耕种。我陪老父亲来到自家菜园地,脱掉皮鞋,双脚插进故乡松软潮湿的土地时,一股凉爽的气息瞬间传遍全身,身心被地气抚摸、浸润和包围,顿感缕缕慈爱与温暖,神清气爽。过去听说,长久躺在病床上的老人,需要下床走走,接接地气,才能逐渐康复。地气究竟是什么?记得我爷爷曾说过:“开春吸几口新鲜空气,炒盘第一刀韭菜,喝碗新剜野菜熬的粥,人就气血畅通,就接上地气了。”⑦说得深些,农具上没有手印,手掌上没有过血泡和老茧,对粗笨的农具就没感觉、没感情,对百姓也不会动情、不会有真情。吃着农家粗茶淡饭,熟知那一长串鲜活而简单的人和事,才理解土话里深藏的含义,才会打开内心的玄机。脚下粘过多少泥浆,心中就积淀多少真情嘛。假若韭菜、麦苗都分不清,地瓜、土豆都不认识,蒲公英、苦菜、荠菜、车前草都叫不出名,就不可能真懂民情和乡事。没有“土气”,也就接不上地气。真心话是在心窝里暖出来的、焐出来的,用情用心才会接收到地气、扛得起风雨。这与每粒种子破土之前,都先憋着劲往下扎根、先接通地气是一个理儿。⑧尊天道,守地理,就是信仰自然规律。⑨季节正在翻页,新的生命与梦想又在深厚新鲜的土壤里孕育着嫩芽苞……(取材于厉彦林《地气重凝》)20.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或在文中的意思,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耳熟能详:“详”,在此的意思是“细说”B.奢望:“奢”读shē,在此的意思是“过分的”C.倏然:“倏”读shū

在此的意思是“极快的”D.稔熟:“稔”读rěn

在此的意思是“熟悉的”2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自己小时候比现在的孩子幸运,因为那时能满地追逐,能够经常接地气。B.人与自然齐生共荣,这主要体现在被耕种过的土地、有人住的地方就会凝聚地气。C.第⑤段划线句写出久居城市的许多人太长时间没有与土地接触后的无着无落之感。D.文章结尾句用诗意化的语言描绘了土地对新生命与梦想的孕育,充满美好与希望。22.第④段分别描写了地气春夏秋冬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23.文中多次强调要“接地气”。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如何才能做到“接地气”。24.第⑦段作者说“农具上没有手印,手掌上没有过血泡和老茧,对粗笨的农具就没感觉、没感情,对百姓也不会动情、不会有真情”,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谈谈看法。参考答案:20.D

21.B

22.春天:隐约、温热(蠕动);夏天:炎热、强烈;秋天:丰厚、饱满,冬天:谦卑、朦胧(聚敛)。

23.①要和土地多接触;②耕种土地时要尊重土地、爱惜土地,让人与土地齐生共荣;③要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天然地气的纯正;④要用情用心深入农家生活,懂民情和乡事;⑤要信仰自然规律。

24.句义理解参考1:为政者,应该深入体验百姓生活,懂得百姓疾苦,心系百姓,才能更好地治国。句义理解参考2:一般人,应该深入体验农家生活,懂得民情和乡事,才能懂得生活的真谛。【20题详解】此题考核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以及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词语的含义注意根据语境分析。题中D项,“‘稔’在此的意思是‘熟悉的’”错误,第④段“稔熟的秋天,地气被丰收的声音和味道浸润”,可知,稔:庄稼成熟。另,“稔”作“熟悉”的意思,多指对人。故选D。【21题详解】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B项,“人与自然齐生共荣,这主要体现在被耕种过的土地、有人住的地方就会凝聚地气”错误,文中第③段:“被耕种过的土地、有人住的地方,才会沉淀凝聚地气。地气旺人气,人与自然齐生共荣添灵气。”故选B。【22题详解】此题考核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要求概括第④段描写的地气春夏秋冬的特点,此类试题答题时注意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根据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作答,此题可根据文中的重点句子“开春的大地仿佛有一种声音,隐隐约约……那分明是地气在蠕动……”“盛夏时节……愈发炎热而强烈……”“稔熟的秋天……丰厚而饱满”“冬天,地气聚敛,谦卑地覆盖起季节的浮躁……时隐时现几分朦胧与神秘”概括答题要点。【23题详解】此题考核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要求回答如何才能做到“接地气”。此类试题一般要根据文中的重点句子分条作答,此题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那是怀想和留恋大自然的天然地气的纯正”“开春吸几口新鲜空气,炒盘第一刀韭菜,喝碗新剜野菜熬的粥,人就气血畅通,就接上地气了”“脚下粘过多少泥浆,心中就积淀多少真情嘛”“尊天道,守地理,就是信仰自然规律”概括答题要点。【24题详解】此题考核对文章的探究能力,要求结合第⑦段作者说“农具上没有手印,手掌上没有过血泡和老茧,对粗笨的农具就没感觉、没感情,对百姓也不会动情、不会有真情”,这句话谈自己的感想,答题时要求明确句子和含义,然后找到切入点谈自己的感想,分析句子的含义要考虑句子在文中的位置,此句在文章的结尾,注意和文章的主旨联系,答题时先根据情感接分析句子的表层含义,“农具上没有手印,手掌上没有过血泡和老茧,对粗笨的农具就没感觉、没感情”意在说明应该深入体验农家生活,懂得民情和乡事,才能懂得生活的真谛;“对百姓”意在从“为政者”的角度考虑,根据“亲近土地”的内容应是告诫为政者,应该深入体验百姓生活,懂得百姓疾苦,心系百姓,才能更好地治国。【点睛】情节概括往往概括物象的特征,事情的经过、原因,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等,注意锁定文章的区位,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尤其注意文章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以及表达方式变换的句子。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5题。(20分)寒鸟刘鸿伏冷而犀利的风刮过天空。云层仿佛越积越厚的冰凌,凝重、灰暗,无有涯际。土地里微微的暖气被树尖草梢的冰凌冻住,就如冻住一个季节。一声叹息,起自渺远的空中。也许那不是叹息,是鸟翅划动空气时疲累的声音。是啊,那翅声仿佛是一声叹息,从灰暗的寒空滑落。一只鸟从远处现出飞的轮廓,如一片瑟瑟发抖的枯叶。一只鸟,又一只鸟……渐渐越聚越多,翅声越来越沉,不知名的小鸟,在天空密密地集结在一起,被风狂暴地推拥着、撕扯着,不辨东西。它们是一群疲累而且饥寒的鸟,漂泊在无路的天空,或停落在冰冷的大地。野草上一粒草籽或土地里冻住的一枚麦穗,都被空中饥饿的眼睛无限放大。天空模糊了鸟影,风声湮没了鸟声。当高楼某个窗口的某个人偶然望见几乎遮住了半个天空的鸟群,蓦地吃了一惊:怎么会有这么多流浪的鸟啊,它们能到哪里去呢?那么多的鸟,一阵阵地起落,鼓起勇气飞行。远处是结冰的河流,近处是白皑皑的丛林,天地之间只有风声。它们曾经飞过了流沙一样多的日子,飞过了树叶一样多的城镇和村舍。大地上没有巢,飞不动了,找一片树林和浅岗停落,互相挨挤着度过寒冷的黑夜。但树林外,是网罟;浅岗下,是猎枪。它们或许能挺过饥寒,但往往逃不出陷阱。谁也不知道它们从哪里来,我想有一些鸟儿,一定来自老家的某片某垛或炊烟下的屋顶。而此时,它们在寂寞中飞行。冰雪满途时寻找温暖,饥饿时寻找食物,它们是寒鸟,翅膀在天地间划出坚忍。也曾优雅地飞翔,快乐地追逐着花朵和流云。它们的啼鸣曾经是世间最悦耳的乐音。南方,北方,寒冰如铁,雪满山川。那是大片大片的寒鸟!像灰暗的云,被大风吹散又聚拢。它们分散时,让人几乎忽视了它们的存在;聚拢时,人们感到了震惊。一些最羸弱的小鸟不断坠落空中,一些孤单的鸟不断地加入队伍,它们从不同的草丛和丘冈顽强地飞上半空。那是生的阵容,或许也是死的队列。如是生便是最壮丽的生,如是死便是最悲壮的死。遮住了半个天空,起落抑扬的鸟群啊,大地白茫茫真干净。分散了抑或才有存活的希望,但那是寂寞的生吧?鸟的生存法则和人的生存法则是如此不同。读懂鸟的,只有天空。但大地被冻住的时候,天空也被冻住了,冻不住的

。会有花朵在遥远的地方开放,会有丰收在饥寒之后闪烁金黄,在视线里渐行渐远的寒鸟啊,传说在天的那边,每棵根芽都能长出一个春天。(选自《散文》2010年第5期)11.开头两节文字是环境描写,请简要分析其表达特色。(2分)

12.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横线处进行补写,要求连贯、准确,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不超过7个字)(2分)

13.阅读全文,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寒鸟面临的生存困难。(4分)

14.文章在写寒鸟的飞行过程中插入描写“高楼某个窗口的某个人”的吃惊,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15.“寒鸟”这一形象寄寓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请联系全文予以探究。(6分)

参考答案:11.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1分)描写环境,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天气的寒冷、气氛的沉重。(1分)。12.只有翅膀13.寒冷,饥饿,猎杀,无容身之所。(4分,每点1分)14.(1)表现出空中飞行的寒鸟之多;(2)通过对比或反衬,突出“人”对寒鸟飞行行为的不理解;(3)引出下文,为下文写寒鸟与人生存法则的不同埋下伏笔。(6分,每点2分)15.(1)对在自然灾难面前坚忍意志的赞美;(2)对在自然灾难面前族群集体精神的赞美;(3)对弱小者(弱势群体)生存环境(状态)的关注(同情);(4)对困境中弱小者(弱势群体)生存环境改善的美好期盼(祝愿);(5)希望人类从寒鸟的行为中汲取精神力量。(6分。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其他合乎文意、言之成理的答案正常判分)

略3.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古

渡朱以撒①这个古渡,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年头了。在我曾经过往的日子里,它总是充满生机和喧哗,如同古渡的流水一样。②那些日子,这条河上没有一座桥,靠一只木船来回渡河,终年无绝。古渡脚下的卵石,总是被那些肩头沉沉负重的农家人的草鞋磨得光亮。当船还未过来时,他们就坐在卵石上,抽着旱烟,聊着桑麻,或者说些七荤八素的话题,激起阵阵笑声。古渡是这些劳作者短暂的栖泊处,在这里他们可以坦然地放下重负,等待着对岸木船犁开涟漪,桨声缓缓而来。撑船的壮实汉子无疑是最有人缘的,候船的人远远叫着他的小名,催他撑得快些。尤其是赶墟那天,大姑娘小媳妇多,满满地坐上一船,红红绿绿,总会让他心绪舒畅,撑得又快又稳,赢得阵阵惊叹和好评。这个时候,会让人感到生活的平和和灿烂,所有的劳累和苦涩,都似流水一般远去了。可是,有几次洪峰下来的时候,浊浪滚滚漫过堤坝,河面上飘浮着枯枝败叶,打着旋儿推搡向前,这时的古渡和渡船就难免出现惊险、慌乱的情景,尤其是暮归时分。③古渡苍老,河水悠悠,连同这纯朴的生活悄悄流逝。④后来我离开了这里,由这条脱去油漆露出本色的木船送我到下游的一个渡口,不远处有一条公路,每日有车经过。⑤许多年以后途经这里,古渡犹在,人迹杳无,往日那些声响都已沉入岁月深处。肆无忌惮的葛藤遮盖了光滑的卵石,离这不远有一座彩虹般的水泥桥飞架。涨水时节,反倒有不少闲人站在桥上,看着洪波涌起惊涛拍岸。那指指点点的从容神情,全然是欣赏的样子。最后的一只渡船,静静地泊在那里,船底已浸满了水,有一只长嘴巴的翠乌立在船头,纹丝不动。一切都表明,一茬一茬的船工,结束了撑船岁月,已渐渐老去。⑥那一页的生活,已被翻了过去。⑦有多少像这样的生活场景留存在我们的记忆仓库里。一旦遇到时机,一抹颜色、一缕气味,都会使这些久远的记忆鲜明而又生动的。古渡对于宽敞平坦的长桥来说,出了新旧之别和材料迥异以外,承载了不同的生存观念,生活理想。生活在日日向前,是以告别过去的方式、情调、趣味作为标志的。有许多过去极为普通的日用品,已经成为民俗博物馆的藏品。人们要使怀旧有个引子,只好到这些地方去。可是,对于没有以往那些生活经历的人而言,这些东西并没有什么精神价值,只是物质属性,看也罢,不看也罢,没有什么两样。有人曾说过,常常想起过去就意味着心态老了,不过,要感到有味的还真不能脱高怀旧呢!⑧过去的一切在我的心目中是很带有朴素韵味的。时代的进展,使我们所见到的都变得比以前漂亮和精细。残垣断壁的古宅换成了高楼大厦,长衫对襟也剪裁成了时髦短装,再如家居用具,葫芦瓢、蓑衣、木桶,无不换成了铝合金或塑料制品。变化最多的当属人的形相、人的神情。前不久我特地坐下来,再看了一遍黑白影片《鸡毛信》。我并不注重海娃送信的艰辛过程,而是沉浸在那土得掉渣的陕北背景里——那满是沟壑的黄土高坡、愣头愣脑的群羊,还有黑不溜秋的老棉袄。那时节,人的举止表情,都是那么的朴素实在,拙得有味,土得深厚。这些情景,总是让人想起真实无华的泥土,没有一丁点儿文饰。后来,我又看了几部重拍片,黑白换成了彩色,演员队伍也换了另一拨,主要角色漂亮多了,动作也表演似的,眉宇间巧多于拙,那种能表现苦难、风霜的背景如风飘散。在我看来,拍出一些没有时代特征的片子来,让人眼睛看着,情感却无从附着。⑨向前的生活,必定以向前的状态展开,使人面向电脑,面向新奇繁杂的信息。可是,闲散下来,还是会感到传统的人格心理在变与不变、新与旧之间,有回味不变和陈旧的成分。那历史的神髓、底蕴亦如天地苍冥中来去的飞鸿,究竟难以付之提挈和把捉了,只是常常泛起,成为一种最亲近和深沉的感怀。即便是很寻常的乡间古渡,也概莫能外。

14.根据文章第二段内容,概括农家人生活的特点。(不超过10字)(3分)

15.赏析第⑤段段中的画线句。(3分)

16.第③段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17.本文标题是“古渡”,可第⑧段却有较多关于影片《鸡毛信》的描写,作者为何这样写?(6分)

18.本文借“古渡”和“水泥桥”表达了怎样的思考?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你对作者观点的思考。(7分)

参考答案:14.辛劳、平和(纯朴)、快乐15.最后一只渡船“静静地泊在那里”和翠鸟的“纹丝不动”,表现了古渡的沉寂,(1分)与文章开头处渡口的“喧哗与生机”形成对比。(1分)表达了对过去的事物、生活消逝的怅惘之情。(1分)18.(1)“水泥桥”代替“古渡”,表明“生活在日日向前”,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2)在时代发展过程中,像“水泥桥”这样的新事物再漂亮、精细,也不能替代旧事物所具有的情调和趣味。(3)新事物虽漂亮、精细,但我们的情感却无从附着,旧事物则常常能带给我们内心的慰藉,带来“最亲近和深沉的感怀”。(每点1分,共3分)结合生活经验2分,自己的思考2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参考答案:9.C.“逊”应为“退、退让”。10.A.(B.以,第一个为“凭借”,第二个为“因为”;C.而,第一个为“但是”表转折,第二个为“地”连接状语和中心词;D.第一个为代词“他的”,第二个副词,表推测“大概”;A.都解释为“于是、就”。)11.D.(①②③都不能表现““清忠履正””)12.C.(“鲁芝深得曹爽信任”有误。见第二段。)13.(10分)⑴魏明帝答应了这一请求,并且下诏嘉奖,用黄霸的美名勉励他,加封他为讨寇将军。(4分)⑵先生您处在伊周的高位,一旦获罪被罢免,即使想牵一条狗都不可以了(更不要说统领人)(3分)⑶武帝为他哀悼,并御赐大量的车马作为送葬之用,赐谥号贞,并赐墓地百亩。(3分)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②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③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本文有删节)【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③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会昌初致仕

致仕:做官。

B.居易累以忠鲠遭摈

累:屡次。C.与胡杲……李文爽燕集

燕:通“宴”,宴饮。D.弱冠,名未振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还未壮,所以称做弱冠,后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权贵有嫌其出位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B.乃放纵诗酒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与刘宾客齐名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①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②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参考答案:答案:(1)A(2)D(3)D(4)①(顾)况,是吴地人氏,自恃有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文(或诗人)。②有一年,黄河的北方发生暴乱,朝廷出兵无功,白居易又向朝廷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担任了杭州太守。【考点】文言文阅读。【分析】完成概括和分析内容要点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理清层次。在疏通字词的基础上,要梳理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的前因后果,搞清楚作者写了哪些人物,写了哪些事情,这些事情是在何时何地发生的,相关的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人物与事件之间又是什么关系,这些事情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和精神风貌。做到理清层次,化繁为简。2。切分要点。对于表述内容较多、语句较长的选项,可以根据内容对语句进行切分,分别考察。要特别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细节、事件前因后果以及人物官职、行为、评价等内容要点。【解答】(1)A项致仕,交还官职,官员退休或辞职。此题有一定难度,遇到过的同学才能答对。(2)D项与:介词,跟,同。

A项第三人称代词,他/揣测语气词;B项副词,于是就/副词,表出乎意料,竟然,却;C项介词,给/介词,表比较。(3)D项“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一说有误,从“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和“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之语看,应是先“儒”后“释”。(4)①“况,吴人”译为“况是吴地人氏”判断句,“恃”译为“自恃”,“所推可”译为“推荐认可的诗文”。②“朔”译为“北方”,“见听”译为“被采纳”,“乞外”译为“请求外调”。参考译文: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他在年近二十名声未起的时候,(有一次)去京城游玩,拜见(当时名流)顾况。顾况是南方吴地人氏,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人,于是就取笑白居易说:“长安城什么东西都贵,要想‘居’于此,是非常不容易的。”等到翻阅白居易诗卷,读到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诗时,他就又感慨道:“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想居天下都不难。老夫我之前的话是开玩笑的了。”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主持进士考试,选拔英才,白居易全都考中,被朝廷授任为校书郎。元和元年,白居易写作乐府及诗歌一百多篇,讽谏时事,流传到了宫中。皇帝读了他的诗后非常喜欢他,召见他并且授任他翰林学士一职,接着又历任了左拾遗。当时有盗贼刺杀了宰相,京城议论纷纷。白居易第一个上疏皇帝,请求紧急抓捕盗贼。有权贵厌嫌他越职行事,对他十分恼怒。不久就有传言说:“白居易的母亲落井而死,他却写了篇《新井篇》,词句十分浮夸华丽,如此品行不可重用。”后来白居易就被贬为江州司马。起初白居易只是认为不应当让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暴尸街头,其实并没有别的想法,(想不到却)触怒了奸党,于是志向受挫。但他能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借佛教的生死之说超脱形体的痛苦。很长一段时间后,又调任中书舍人,主管制定朝廷的政令。有一年,河北发生暴乱,朝廷出兵无功,白居易又向朝廷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担任了杭州太守。唐文宗即位后,下诏升任白居易为刑部侍郎。会昌初年辞职回家,最后死在家中。白居易多次因为忠诚耿直遭到排斥,于是就纵情喝酒作诗。被重新任用后,(由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在履道里购宅定居,与香山僧人如满等成立净社。每天开挖沟池,栽种树木,建造石楼,开凿八节滩,作为游玩之乐,茶壶锅子酒杯不离身。曾经有一次光着头,像箕一样张开腿盘坐着,谈论佛理,吟咏古诗,十分清静安闲。自己号称醉吟先生,并且还为此作了篇传记。白居易十分喜欢佛教,也常常几个月不吃荤,自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等人宴饮集会。这些人都是年纪大却不肯做官的人,每天互相招待邀请,当时人们很羡慕他们,有人给他们画了一幅《九老图》。白居易的诗以风雅颂赋比兴六义为主,不推崇艰涩难懂,每写成一篇,必定让他家里的老婆婆先读一读,询问老婆婆直到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后人评价白居易的诗作就像崤山以东的百姓谈论农桑之事,字字句句都是非常朴实的话。鸡林国的商人把他的诗作卖给他们的国相,每篇都是一百两银子,如果是伪造的,鸡林国相马上就能分辨出来。白居易与元稹关系十分要好,友情可谓如胶似漆,写诗追求的音韵也相同,天下人把他们并称为“元白”。元稹死后,白居易与刘禹锡齐名,并称为“刘白”。白居易喜欢神仙,曾经自己造了一双飞云鞋,点起香举起脚,好像在腾云驾雾,云雾冉冉降临。刚来九江时,居住在庐阜峰下,建了一座草堂,炼制丹药。这座草堂如今还保存着。【点评】掌握针对此类传记文的阅读步骤:初读文章。用符号勾画出文中出现的地名、人名、官名。弄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有可能的话添加出文段中部分句子省略的主语或宾语,概括了解其人其事。明确选段的梗概。再读文章。利用好文言实词解释题和句子翻译题来推断。拟出较为具体的叙事脉络,即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了一件怎样的事情,结果怎样,有何后果或影响。这些事情能够表现主人公怎样的品质或才能。结合全篇,推敲第一步中添加的省略部分是否合适。核对文章。根据设置的题目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核对,判明选项的正误。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4-28题。(11分)遗黄琼书①[东汉]李固闻已渡伊、洛,近在万岁亭,岂即事有渐,将顺王命乎?盖君子谓伯夷隘,柳下惠不恭,故《传》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间”。盖圣贤居身之所珍也。诚欲枕山栖谷,拟迹巢、由,斯则可矣。若当辅政济民,今其时也。自生民以来,善政少而乱俗多。必待尧舜之君,此为志士终无时矣。尝闻语曰:“蛲蛲②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近鲁阳樊君,被征初至,朝廷设坛席,犹待神明。虽无大异,而言行所守,亦无所缺,而毁谤布流,应时折减者,岂非观听望深、声名太盛乎?自顷征聘之士,胡元安、薛孟尝、朱仲昭、顾季鸿等,其功业皆无所采。是故俗论皆言处士纯盗虚声。愿先生宏此远谋,令众人叹服,一雪此言耳。――《后汉书·黄琼传》[注]①黄琼,东汉名士,受朝廷征召入仕,官至太尉。②峣峣:性格刚直。24.作者认为圣贤所珍视的是一种____的处世态度。(用自己的概括)(2分)25.对“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句话,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李固这句话的意思是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德才常常很难与名声相符。B.李固用这句话讽刺世间的隐士都是徒有虚名,没有真才实学和高尚德行。C.李固认为一个人想要做到名实相符,实在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D.李固认为有些名士被世人夸大了名声,但实际上他们的德才并不能达到那样的高度。26.下列各项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文章开头“岂即事有渐,将顺王命乎?”一句表现出李固对黄琼应召的期待和欣慰。B.李固认为“辅政济民,今其时也”,因为当朝皇帝乃是像尧舜那样的贤明君主。C.李固用“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这句话告诫黄琼为官后要保守自己高尚的节操。D.朝廷给予鲁阳樊君非常隆重的礼遇,是因为他的言行操守完美无缺,堪为楷模。27.文末“一雪此言”中的“此言”具体是指______。(引用原文回答)(2分)28.作者举樊君、胡元安、薛孟尝等人的例子,用意是______。(3分)

24.

参考答案:既不过于狭隘、也不过于随便(介于夷、惠之间的中庸)25.

B26.

A27.

处士纯盗虚声28.

表明征聘之士虽有盛名,却往往无所建树,以此激励黄琼辅政济民、建立功业。

略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什么故事?请简析这一情节中双方各自内心的活动及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5分)参考答案:“青梅煮酒论英雄”。(1分)内心:曹操,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1分)刘备,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饰内心恐慌。(1分)性格:曹操,目光远大、胆识过人、雄才大略;(1分)刘备,机警过人,随机应变,能屈能伸。(1分)8.填人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略读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并不等于说不需要教师的指导。略读指导与精读指导①不同,精读指导必须纤屑不遗,发挥净尽;略读指导②需提纲挈领,期其自得。③,学生读文章书籍时④摸不到门径,马马虎虎读下去,结果所得很少。⑤,纤屑不遗的方法在精读时已经训练过,现在让学生在略读时应用,这⑥是练习的好机会,其目的惟在学生习惯的养成,能够自由阅读。

①②③④⑤⑥A各有却否则可能另一方面/B/则这样就与之相反也C完全更于是/其实真D确有/不然因此同时不A.A B.B C.C D.D参考答案:A【考点】关联词语.【分析】本题考查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要分析句子间关系和关联词语的搭配.宜用排除法.【解答】③前后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