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l的重要化合物一、学习内容分析《铝的重要化合物》是第三章第二节第二个框题,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以后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学习该知识,不仅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离子反应等基本概念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也可以为必修2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因此,本部分内容实质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高中阶段的重点内容之一。二、学生情况分析学习内容符合学生现阶段认知;符合教材编排顺序。三、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实验探究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以氧化铝和氢氧化铝为代表掌握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和化学性质;(2)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氧化铝、氢氧化铝的性质及制备氢氧化铝的较优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用类比的方法认识事物和全面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深化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五、教学重、难点重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Al(OH)3的制备难点: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概念的形成六、教学过程本节课教学流程图如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分析课题引入氧化铝的性质氧化铝性质小结氢氧化铝的性质氢氧化铝性质小结总结课后作业课件展示:展示红宝石、蓝宝石。【问题】同学们知道如何清洗这些珍贵的宝石吗?课件展示:宝石的清洗宝石的清洗应浸泡在稀释的中性清洁剂中,以软毛刷轻擦,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追问】宝石的清洗为何要浸泡在稀释的中性清洁剂中呢?(停顿)【问题】下面我们本节课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一起来探究一下红宝石、蓝宝石为何要用中性的清洁剂清洗?红宝石、蓝宝石的主要化学成分是Al2O3。大家面前的化学试剂里有Al2O3。请同学们首先根据氧化铝所属物质类别推测其可能原因,并用所给药品进行验证。(现有试剂:氧化铝、浓盐酸,10%盐酸、浓氢氧化钠溶液,6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实验探究1】宝石的清洗为何浸泡在中性清洁剂中呢?【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操作,强调10%盐酸,氢氧化钠取用注意事项。【汇报交流】请各小组发言,汇报实验现象及结论。实验结论:蒸馏水与氧化铝不反应。盐酸和氢氧化钠与氧化铝反应。【评定反馈】肯定实验结论,讲解学生实验中出现的细节性问题与今后注意事项。【板书】一、氧化铝的性质a.与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b.与强碱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问题】Na2O、CaO、CO2各属于哪类氧化物?【问题】Al2O3属于哪一类氧化物?【讲述】根据上面的探究实验和酸碱氧化物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Al2O3既能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我们将Al2O3这类的氧化物称为两性氧化物。【板书】两性氧化物: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之为两性氧化物。【自学】氧化铝的物理性质以及用途。【问题】前几天,小王同学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吃酸菜鱼火锅。一走进火锅店,那铝锅上炖着的酸菜鱼正散发着浓郁的香味……这时,小王突然想起了……他心里打起了退堂鼓,这火锅是吃还是不吃呢?【教师】大家讨论的好极了。【过渡】同学们,我们再来共同看一个生活情景【图片展示】明矾净水。同学们知道明矾为何能净水吗?因为明矾与水反应生成了另一铝的重要的化合物--氢氧化铝。氢氧化铝是净水的功臣。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净水功臣——氢氧化铝的有关知识。【实验探究2】氢氧化铝是否具有两性?氧化铝和氢氧化铝同属铝的化合物,那氢氧化铝是否具有两性呢?请同学们设计实验并用所给药品进行实验探究?①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铝是否反应②探究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铝是否反应仪器:同实验探究1。药品:氢氧化铝(提前制备)、10%盐酸、6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氨水要求:(同实验探究1)【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操作,解答学生的问题。【汇报交流】各小组发言,汇报实验现象及结论。【问题】根据上面的探究实验我们得出:Al(OH)3既能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类比Al2O3如何把Al(OH)3归类呢?【板书】两性氢氧化物的定义: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称之为两性氢氧化物。【板书】二、氢氧化物的性质a.与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b.与强碱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强调:Al(OH)3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是铝盐和水,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实验探究3】如何制备氢氧化铝?我们一起来完成本节课的第三个任务:如何制备氢氧化铝。所需仪器:试管,药匙,玻璃棒,酒精灯胶头滴管等药品:氧化铝、Al2(SO4)3溶液、10%盐酸、6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氨水【巡视与指导】学生实验,并提出具体要求;学生实验中,进行巡视,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操作,解答学生的问题。【汇报与交流】请各小组发言,汇报设计方案,及实验结果【结论】用可溶性铝盐与氨水(弱碱)反应制备【板书】三、氢氧化铝的制备:Al3++3NH3·H2O==Al(OH)3↓+3NH4+(Al(OH)3易溶于强碱,难溶于弱碱:氨水)【练习】写出硫酸铝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自学】氢氧化铝的物理性质与用途:⑴医学上的应用⑵净水【总结】在这节课上大家表现得很好。我们这节课学习了铝的重要化合物:氧化铝和氢氧化铝。学会了两性物质的性质和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对我们今后的学习非常有用。【问题】胃舒平(复方氢氧化铝片)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它能缓解因胃酸过多而出现的胃痛,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为什么?研究性学习:铝的许多化合物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请大家回去(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并与同学们交流。回答思考【实验探究1】学生实验探究:①盐酸与氧化铝是否反应②氢氧化钠与氧化铝是否反应③蒸馏水与氧化铝是否反应仪器:试管,药匙,玻璃棒,酒精灯胶头滴管等。药品:氧化铝、浓盐酸、10%盐酸、浓氢氧化钠溶液,6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学生动手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书写离子方程式回答产生认知冲突理解定义,思维升华【阅读】课本58页第一自然段,归纳氧化铝的物理性质与用途。交流讨论观看图片【实验探究2】学生分小组氢氧化铝的性质探究:学生动手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实验结论:Al(OH)3既能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回答】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书写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实验探究3】学生分小组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得出可能的实验方案:方案一:可以通过氧化铝和水反应来制备。方案二:用Al2(SO4)3溶液和NaOH溶液来制备方案三:用Al2(SO4)3溶液和氨水来制备。各小组学生互相讨论,提出假设,大胆动手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总结结论。准确描述实验现象,书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离子方程式【阅读】课本58页第三、五自然段,归纳氧化铝的物理性质与用途。归纳总结完成交流把生活中的事物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探究,提高问题解决能力,训练学生基本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追问促进思维连续性及时归纳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回归生活学以致用,激发兴趣。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过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准确描述现象得出结论的表述能力,促使学生养成及时归纳整理知识的学习习惯。启发性问题巩固旧知鼓励学生在前两次探究的基础上,独自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修正假设。得出结论。初步体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巩固旧知自学能力锻炼归纳总结,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回归生活理论在实践延续扩展学生知识面,体现学科价值学习效果评价设计物质的量教案1.教材分析物质的量是宏观和微观的“桥梁”,前一节宏观的“桥头”是质量,这节课是气体体积,由于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所以学生会觉得理解困难。教材的电解水实验教形象地给出体积和物质的量的关系,计算表格可以真实地反映相同粒子数的不同物质的体积大小。对于微观理解,教材上是直接解释,课堂上通过模型和动画帮助学生理解。2.学情分析在知识方面:摩尔质量的学习使得学生对物质的量的“桥梁”作用有一定的体会和认识;学生能够用物质的质量、密度来计算物质的体积;对气体分子间距离大,能够压缩,而固、液体不能压缩有所了解。在能力方面:高一的孩子们具有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小组交流合作的模式已经初步形成。学生的不足:分析问题的习惯没有养成、方法比较单一、能力很有限;对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认识不够深刻,对已经学过的两个公式还不能灵活应用;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待继续培养。三、教学目标化学课程标准要求: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同时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设计符合自己学生的三维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①能说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②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说出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③能进行气体摩尔体积的简单判断和计算。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已有知识的迁移理解气体摩尔体积;②通过制作模型和动画演示理解各因素如何。影响气体体积;③当堂达标检测使学生能学以致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进一步体会物质的量的“桥梁”作用;②培养分析推理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建立;影响气体体积大小的因素。2.教学难点: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在宏观和微观之间的思维转化。五、教学方法和手段1.方法:问题导学引导小组内讨论。2.手段:实验、模型、动画、多媒体等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板书引入】【以旧带新问题一】大家根据摩尔质量的知识从理论上试着说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单位和计算公式,小组内讨论交流。并在ppt上给出摩尔质量的相关知识。【问题二】评价学生回答,并从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引出新问题。【师】引导学生对课前计算结果和课上的实验的观察。【ppt展示】计算和实验的结论。同温同压时,lmol的气体——体积大,不同气体体积大致相同。固、液体——体积小,不同物质体积各不相同。对于气体,同温同压时:物质的量相同时体积也相同。【问题三】为什么会有以上这样的结果?宏观表象的微观解释是什么?依据公式“温故”,再一次明确物质的量的桥梁作用,同时考虑另外一个宏观物理量——体积。如何建立V与n之间的关系呢?想要“知新一”:什么是气体摩尔体积?依据老师提示展开思考和讨论。小组代表说出讨论结果,并互相改正、补充。想要“知新二”:lmol气体的体积是多少?①观察课前对lmol物质体积的计算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②通过课前对电解一定量水得到氢气和氧气的物质的量比,结合课堂上对实验的观察,能得出什么结论。小组代表说出讨论结果,并互相改正、补充。想要知新三:为什么在同温同压时,相同物质的量的不同气体,体积却大致不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已有知识学习,让学生在心理上降低本节课的难度。通过两种宏观手段得出结论,带领学生解决他们在本节课最关注的问题。【板书讲解】依据学生总结板书,并做适当讲解。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①粒子数目(相同)②紧密排列时取决于粒子大小(固体和液体)③离子间距离很大时取决于粒子间距(气体)并及时强调,气体分子间距离取决于外界的温度和压强,所以才会出现,分子数相同(即物质的量相同)时体积也相同。【板书】气体摩尔体积O℃,101kPa(标准状况),l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即此时,气体摩尔体积Vm=22.4L。【师】提示学生从微观粒子角度考虑,并将模型中的小球换成大小不一的,进行展示。【师】指导学生进行当堂训练。依据课前各组做的模型和老师展示的动画,小组内总结,从微观粒子角度考虑,决定体积的因素有哪些?倾听,理解。形成结论,并依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