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马铃薯行业发展比较_第1页
中美马铃薯行业发展比较_第2页
中美马铃薯行业发展比较_第3页
中美马铃薯行业发展比较_第4页
中美马铃薯行业发展比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 T—'I'MT—英国声撐卡申护声斎斎斎护聲代声声罰新掙甘妒护斥阳I中羌两国码桂舊产世变话悄况(1963-2006)

様料皋源:联0国亀农胡创堆计散滋搏摘要:中国和美国都是马铃薯生产和消费大国,但两国在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上却存在着很大不同。从成本投入上看,中国的马铃薯生产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单产水平较低、缺乏专用加工型品种以及加工马铃薯产品种类少等问题成为主要制约因素,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借鉴美国经验,从科研投入、加工及行业标准等方面采取措施。作为仅次于小麦、玉米和水稻的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是一种宜菜、宜粮的作物,由于其良好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用途,马铃薯被广泛运用于食品、饲料、医药等领域。目前,全世界主要种植马铃薯的国家多达148个,总种植面积超过1800万hm2,总产量超过3亿t。中国和美国都是马铃薯生产和消费大国,但中国马铃薯产业起步较晚,马铃薯加工比例和消费结构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一、中美两国马铃薯的生产对比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马铃薯产量约占世界马铃薯总产量的1/4。中国的马铃薯生产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马铃薯种植面积由300万hm2扩大到500万hm2,产量则由3000万t提高到7600万t。美国长期保持世界马铃薯主产国地位,马铃薯生产基本保持稳定发展,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hm2左右,产量基本维持在2000万t,占世界马枯薯总产量的6%左右(图1)。中国马铃薯生产按照南北气候和生活条件的差异,其种植区域可划分为北方一季作区、中原二季作区、南方冬作区和西南一二季作垂直分布区四大区域。其中北方一季作区主要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省、自治区;中原二季作区主要包括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四省的南部和河南、山东、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等省;南方冬作区主要包括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省、自治区;西南一二季作垂直分布区主要包括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等省、自治区及湖北、湖南的南部。2006年中国马铃薯总种植面积501.6万hm2,总产量达到74355万t,平均单产水平14.8t/hm2,其中北方一季作区和西南一二季作垂直分布区是中国主要的马铃薯产区,2006年两区马铃薯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49.1%和39.8%,种植面积分别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53.9%和36.5%。但北方一作区的马铃薯单产水平较低,仅为13.5t/h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美国马铃薯的生产可分为春、夏、秋、冬四季,以秋季为主。2006年美国秋季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当年美国马铃薯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90.4%和87.6%。美国春季马铃薯生产主要集中在亚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北卡罗来纳州和得克萨斯州;夏季马铃薯主要分布在加利福尼亚州、科罗拉多州、伊利诺伊州、堪萨斯州、密苏里州、得克萨斯州和弗吉尼亚等州;冬季马铃薯则主要分布在加利福尼亚和佛罗里达两州。秋季马铃薯按生产区域又可分为西部、中部和东部,西部主要包括加利福尼亚州、科罗拉多州、爱达荷州、蒙大拿州、俄勒冈州以及华盛顿州等地;中部主要包括密歇根州、明尼苏达州、内布拉斯加州、北达科他州和威斯康星州等地;东部主要包括缅因州、纽约和宾夕法尼亚州等地。其中西部地区是美国马铃薯的主产区,2006年两部秋季马铃薯种植面积24.9万hm2,产量1235.9万t,分别占全美马铃薯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55%和62%。从中美两国马铃薯的生产对比来看,由于受到气候条件、土壤肥沃程度、种植传统等因素影响,中美两国的马铃薯生产都比较集中。中国的贵州、内蒙古、甘肃、云南、四川、重庆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在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上都位居前列,美国的爱达荷州、华盛顿州、北达科他州、威斯康星州、科罗拉多州及缅因州都是主要的马铃薯产区。2006年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分别高达501.6万hm2,是美国的11倍,中国马铃薯总产量7435.5万t,仅为美国的3.7倍。由此可见,中国的马铃薯总产量虽高,但却是以扩大种植面积为主的粗放经营,2006年中国马铃薯的平均单产水平14.8t/hm2,远远低于美国44.It/hm2的平均水平,仅为美国的34%。二、中国马铃薯比较优势的测算虽然中国马铃薯的单产水平很低,但由于种植规模很大,总产量较高,基本能够满足国内鲜食需求。中国的马铃薯鲜薯贸易以出口为主,进口量很小,说明中国马铃薯在鲜薯贸易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从1998-2006年,中国马铃薯鲜薯出口逐年递增,由4万t增加到35万t;美国的马铃薯鲜薯进出口贸易基本保持平衡,每年进出口总量保持在50万t左右,进出口金额维持在2亿美元(表1)。在中国马铃薯国际比较优势的测算方面,我们采用国内资源成本法皮尔逊.1976)进行测算,该方法由社会净收益(NSP)、国内资源成本(DRC)以及有效保护率(ERP)三项指标构成。社会净收益(NSP)衡量生产活动所产生的社会利益,包括直接效用和外部效果,以考察生产的社会有利性。NSP>0表示该国该生产活动具有利益,NSPV0表示该国该生产活动没有利益,NSP=0表示该国该生产活动利益均衡。国内资源成本(DRC)计算的是国内资源参与生产活动,每一边际单位的资源投入可获取或节省多少单位的外汇,以观察国内生产活动的有利性,作为国内生产的国际间利益比较之用。若DRCC>1表示该国该生产与出口处于比较劣势,DRCC有效保护率(ERP)则衡量了由于保护作用下国内生产的附加值,比在自由贸易情况下所产生的附加价值,增加多少百分率,以确定国内生产活动的保护水平和保护效果。ERP>0表示该国该农产品有正保护,即现有的比较优势高于真实的比较优势,ERP<0表示该国该农产品有负保护,即现有的比较优势低于真实的比较优势,ERP=0表示该国该农产品没有保护,即现有的比较优势反映了真实的比较优势。运用以上三项指标结合2000-2006年相关统计资料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中国马铃薯生产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如表2所示,中国马铃薯的社会净收益NSP基本保持在400-800元/亩之间,表现出较高的社会利益;国内资源成本系数DRCC基本在0.5左右,说明中国马铃薯的生产和出口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有效保护率ERP维持在-0.5左右,表明中国对马铃薯基本没有保护。三、中美两国马铃薯的产业结构对比虽然中国在马铃薯鲜薯生产和贸易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从马铃薯产业的整体发展来看,中国同美国等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马铃薯绝大部分用于鲜食或饲料,而马铃薯商品化程度和加工比例都严重偏低。受传统种植和饮食习惯的影响,中国80%以上的马铃薯都作为蔬菜或主食直接食用和留种,但近年来鲜食比重在下降。目前,中国马铃薯加工还局限于马铃薯淀粉和马铃薯食品,且加工技术落后,加工深度也不够。导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中国每年还进口大量的马铃薯加工制品(表3),1998-2006年中国进口的马铃薯淀粉和马铃薯细粉的数量和金额远远超过出口,2006年中国马铃薯淀粉和马铃薯细粉的进口量分别是出口量的6倍和3倍。与中国薄弱的马铃薯加工业形成鲜明对照,美国的马铃薯产业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形成了完备的生产、加工和消费体系。美国鲜食马铃薯占比例很小,马铃薯制品占其总产量的76%,加上淀粉、饲料和酒精等加工品占85%以上。如图2所示,以冷冻炸薯条、冷冻马铃薯、薯条、脱水马铃薯、罐装马铃薯和马铃薯淀粉为代表的马铃薯加工制品构成了美国马铃薯消费的主体。2006年美国鲜食马铃薯仅占25%,加工比例69%,种用及饲料占6%,其中冷冻马铃薯加工33%,薯条加工16%,脱水马铃薯加工13%,其他加工7%。从2006年马铃薯的消费结构来看,美国马铃薯人均消费量高达56kg,其中人均鲜食消费19kg,加工消费37kg。在加工消费中,人均冷冻马铃薯消费24kg,薯条消费7.3kg,脱水马铃薯消费5.4kg。先进的加工工艺和完善的马铃薯加工体系为美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为美国马铃薯产品开拓了广阔的市场。四、中国马铃薯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并在鲜薯贸易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从马铃薯产业的整体发展来看,同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单产水平较低长期以来,中国马铃薯生产基本采取传统留种方式,进行粗放种植,并且在很多地方是将马铃薯作为救灾作物进行种植。虽然经过多年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中国马铃薯单产水平还维持在14t/hm2,仅相当于美国的1/3。传统留种方式仍高达70%,优质种薯的推广进程十分缓慢。缺乏健全的脱毒种薯检测体系中国马铃薯种植规模很大,但种薯质量较差,由于缺少权威的种薯检测、认证、监督和管理机构,加上脱毒马铃薯的检测方法和手段有限,导致脱毒种薯的应用比例很低,全面影响种薯质量。同欧美国家90%的脱毒种薯应用率相比,差距很大。脱毒马铃薯推广不力造成中国马铃薯受各种病毒病危害严重,品质无法得到保证。加工型品种明显不足就马铃薯的用途而言,从世界范围来看,加工增值是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马铃薯加工需要特定的品种,而中国不是马铃薯原产国,马铃薯种植历史较短,马铃薯品种资源相对匮乏。在品种品质改良方面还比较落后,且由于人口众多,中国马铃薯育种发展的方向长期定位于鲜食为主,缺乏专用加工型马铃薯品种。保鲜储藏技术落后马铃薯是季节性很强的农产品,收获时间相对较短,进一步深加工和精加工对马铃薯的保鲜储藏要求很高。虽然中国马铃薯产量居世界首位,但由于保鲜储藏技术相对比较落后,基本依靠农户通过简陋的方式进行小规模分散储藏,致使每年有大量的马铃薯因不良方式储藏而腐烂、发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马铃薯产业化水平不高中国马铃薯的加工产品主要是马铃薯淀粉和粉丝等,加工途径有限,附加值不高,每年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加工马铃薯制品。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马铃薯产业链。如除烘焙、蒸煮或土豆泥等新鲜马铃薯产品外,还包括冷冻薯条在内的冷冻马铃薯产品,如马铃薯片、脱水马铃薯、马铃薯淀粉以及罐装马铃薯等。法规及行业标准不健全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建立有关马铃薯及其制品的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商品薯与种薯也没有严格的区分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对马铃薯及其制品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和法规,从种薯到鲜薯、从储存到加工,都要经过检测和认证,且所有操作都必须符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及美同农业部的规定。五、对策建议针对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延长马铃薯产业链,提高马铃薯生产的经济效益,可以从加大品种改良的科研力度、促进深加工以及规范行业标准三个方面入手:加大科研力度,改良品种,改善品质加快脱毒种薯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单产水平。明确优质脱毒种薯对提高马铃薯品质和产量的重要性,以提高马铃薯单产水平为目标,建立和完善包括种薯繁育、脱毒、种薯质量标准、质量监督检测在内的脱毒种薯体系,不断提高种薯的质量,发挥其增产潜力。加强马铃薯品种资源研究,重点开发优质加工专用型品种。加大科技投入,广泛开展马铃薯基础性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马铃薯基因库,同时加强马铃薯新品引进、评价和选育工作,根据市场需求特点,重点选育优质加工专用型马铃薯新品种。推广运用保鲜储运技术,开马铃薯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加强马铃薯储运保鲜技术的研究。针对新鲜马铃薯收获期短、易腐烂变质的特点,开发并推广应用马铃薯储藏和运输的保鲜技术和设施,延长新鲜马铃薯的供应期。通过改进的简易储藏技术有效控制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将腐烂损失降到最低。开发马铃薯加工新产品,延长业链。分析消费者对马铃薯制品需求偏好的变化特点,不断推出新的马铃薯加工产品,将目前的以鲜食为主的马铃薯消费方式转变为以休闲食品和快餐食品为主,通过加工增值,延长马铃薯产业链,提高马薯种植者的收益。建立健全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