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课程改革的现状问题与展望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张新海)_第1页
《农村课程改革的现状问题与展望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张新海)_第2页
《农村课程改革的现状问题与展望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张新海)_第3页
《农村课程改革的现状问题与展望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张新海)_第4页
《农村课程改革的现状问题与展望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张新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莅临指导研究工作热烈欢迎各位专家和同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DHA100253)开题报告会农村新课程改革的现状、问题与展望研究

开题报告

报告人:张新海开封·2010.12.4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DHA100253)

汇报内容文献述评2引言1研究设计345研究突破与创新研究保障

一、引言引言(一)问题的提出1、新课程改革遭遇了空前的挑战一方面,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在实践层面得到了体现;由传统的知识性教学转向现代的发展性教学;新课程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余文森,2003;石鸥,2005)。

引言另一方面,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到微观层面都遇到了问题:宏观层面,从观念到体制、机制都不能适应,课程改革面临重重困难(钟启泉,2005);中观层面(学校改革层面),总体虽有进展,但差异却很大,且步履艰难,与期望目标的距离尚远(叶澜,2004);

引言微观层面,课程改革还远未深入到最基本的教育活动核心领域——课堂教学中,致使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有些改革实践确实丢了精神而流于形式。如把“对话”变成“问答”;为夸奖而夸奖;把“自主”变成“自流”;有活动没体验;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探究的“泛化”与“神化”;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余文森,2003;石鸥,2005)。引言2、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成败也在农村。3、农村课程改革对于农村教育发展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难得的机遇。引言(二)研究问题和核心概念的界定本课题的研究宗旨为:深入了解近十年农村课程改革的现实情况,分析农村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影响农村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为中央和地方政府进一步推进农村课程改革,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农村教育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的建议和对策。引言本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为:1、真实了解农村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现状。2、了解农村课程改革的外部支持状况。3、了解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师资状况。4、探明农村教师知识的真实状态。5、探明农村教师教学信念的真实状态。引言6、探明农村学校文化的真实状态。7、探询教师知识、教师信念、学校文化、教学条件和社会环境等主客观因素与农村课程改革亲疏关系和贡献程度,寻找影响农村课程的主要因素。8、通过以上分析和研究,为中央和地方政府进一步推进农村课程改革,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提供建议和对策。引言本课题涉及到的核心概念主要有:1、新课程改革2、新课程实施程度3、教师知识4、教师信念5、学校文化引言(三)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现实意义

2、理论意义二、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一)课程改革理论研究1、课程实施的内涵

2、课程实施的取向研究

3、课程实施程度及其层次

4、课程实施的模式与策略

5、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6、课程改革的研究方法文献综述(二)农村新课程的实施情况

1、学科内容或教学材料的变化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实施来看,农村中小学基本上使用了依据国家新课程标准编制的新教材,但是由于“小升初”和中考制度改革的滞后,有的地方和初中学校为了应付中考,竟然采用新旧两种版本的教材进行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陆岳新2005)。

文献综述由于农村中小学师资缺乏、课程资源不足等原因,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困难重重,大多数地方和学校还未开发和使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黄辰华2008)。文献综述2、教学组织结构的变化有些教师尚未能准确把握好这次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和真谛,只求其形,不求其神,出现了许多形式化的东西(陆岳新2005)。

文献综述3、教师角色关系或行为的转变文献综述4、知识及理解教师的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乏,能够勉强适应新课程的发展要求(黄辰华2008)。

教师的课程意识水平不高。

文献综述5、教育价值观念内化文献综述(三)农村课程改革存在问题的归因

1、社会方面(1)传统农村文化的乡土性、封闭性、保守性、贫困性等基本特征严重地阻隔着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之陷入相应的文化困境(肖正德2009)。(2)农村社会供给需求的“匮乏与错位”

(白中军2008)。

文献综述(3)新课程实施的非均衡化和“断层”现象,导致新课改存在明显的城市化倾向,与农村实际脱离(余丽红2009)。(4)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政府责任缺失(王智超2009)。(5)社会性支持缺失(赵鹏2006;裴永全2001;李荣华2005;邢思珍2008)。(6)外在社会支持系统的“缺失与形式化”(白中军2008)。

文献综述(7)领导重视不够,课改经费严重不足,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赵鹏2006;王嘉毅王利2007)。(8)教育观念陈旧,应试教育根深蒂固(裴永全2001)。文献综述2、学校方面(1)农村中小学校布局不合理(裴永全2001;王嘉毅王利2007

)

。(2)农村中小学教师“超编”和“缺编”问题共存(朱亚娟2007)。(3)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老龄化问题严重(朱亚娟2007)。(4)农村学校文化落后,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文献综述(5)农村学校教学资源存在问题。文献综述3、教师方面(1)农村教师文化存在非教育性、封闭性、依附性、孤立性、庸俗性等弱点(方信文2008)。(2)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低,进修学习和培训机会缺乏。

(3)一些中小学教师缺乏且不够稳定(余丽红2009)。文献综述(4)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更新机制欠缺,农村教师队伍主体呈现“老龄贫病与边缘倦怠”状态(白中军2008)。(5)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保障不足,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生存环境较差,工资不能足额发放,待遇不高(王智超2009)。(6)农村教师发展动力不足(余丽红2009)。文献综述(7)专业情意缺失,职业理想不高(刘阳2008)。(8)职业道德状况不尽人意,专业精神有待加强(刘阳2008)。(9)教育教学科研意识与能力都有待于提高。文献综述4、学生方面生源分布失衡,留守儿童增加,缺乏良好的学生基础(刘志军2008)

文献综述5、课程改革方案(1)忽视城乡教育失衡的现实,新课程与农村教育现实的脱节(洪俊,刘焕君2010)。(2)忽视农村学生发展的多元需求,课程目标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村学生的需求(李泽宇2007)。文献综述(3)忽视农村教师工作与生活的实然状态(范亮2006)。(4)教学内容的城市化倾向(范亮2006)。三、研究设计研究设计(一)研究思路

1、通过文献综述,清晰界定新课程实施程度、外部支持、教学条件、教师知识、教师信念和学校文化等核心概念(研究变量),明确其本质内涵。

2、通过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确定研究变量的指标构成(测量纬度),明晰研究变量的构成要素。研究设计3、探寻新课程实施程度、外部支持、教学条件、教师知识、教师信念和学校文化等每一变量的观测指标和方法;为新课程实施程度、外部支持、教学条件、教师知识、教师信念和学校文化等变量的观测奠定坚实的基础。4、寻找和编制适宜研究变量的测量工具。研究设计5、利用测量工具对农村新课程改革现状进行准确的测量,分析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差距)。6、对外部支持、教学条件、教师知识、教师信念和学校文化的现状进行测量,分析它们与新课程改革要求之间的差距。研究设计

7、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究外部支持、教学条件、教师知识、教师信念和学校文化等研究变量与农村新课程实施程度的亲疏关系和贡献大小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研究设计(二)研究方法的确定

1.问卷调查

2.开放式访谈

3、课堂观察

4.文件分析研究设计(三)测量工具的设计与检验

1、预调查问卷的编制

2、预调查问卷的检验与修改研究设计(四)研究对象的选取本研究计划在浙江、江苏、山东、河南、山西、内蒙、甘肃、宁夏等省市抽取4000名农村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在河南选择40名农村教师、教育行政人员和教研员进行访谈,对10农村学校进行课堂观察。研究设计(五)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在本研究中,对于问卷调查所得到的资料,主要采用SPSS程序进行分析。分析分两个方面:其一,进行描述统计;其二,进行推断统计,进行变量之间的回归分析。对于开放式访谈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登录、编码,然后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尽量保持“原汁原味”。研究设计(六)研究步骤

1、2010年10月—2010年12月进行研究课题的总体设计,编制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2、2011年1月—2011年3月对问卷调查和访谈提纲等测量工具的修改。

研究设计3、2011年3月—2011年8月进行新课程实施程度、外部支持、教学条件、教师知识、教师信念、学校文化等方面的问卷调查和访谈。4、2011年9月—2011年12月进行调查问卷的录入和访谈资料的分析。5、2012年1月—2012年7月进行研究报告的撰写。研究设计(七)预期研究成果主要阶段性成果序号研究阶段(起止时间)阶段成果名称成果形式负责人12010.9—2010.11研究课题总体设计课题规划张新海22010.11—2011.2调查问卷编制和修改问卷张新海32011.6—2011.12农村教师知识现状调查研究报告张新海42011.6—2011.12农村学校教学条件调查研究论文张新海52011.6—2011.12农村教师的教学信念现状调查研究报告晋银峰62011.6—2011.12农村学校文化现状调查研究报告王德如7

2011.12—2012.6农村新课程改革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论文张新海82011.12—2012.6农村新课程改革与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论文张新海最终研究成果序号完成时间最终成果名称成果形式负责人12012.9农村课程改革与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论文张新海22012.9农村新课程改革的现状、困难于对策的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张新海研究设计(八)经费预算序号经费开支科目金额(元)序号经费开支科目金额(元)1资料费30007专家咨询费50002数据采集费50008劳务费50003差旅费50009印刷费20004会议费300010管理费20005国际合作与交流11其他6设备费合计年度预算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50001500010000四、研究保障研究保障(一)人力资源优势

课题组主要成员一览表姓

名出生年月专业职务研究专长学历学位工

位张新海1964.10副教授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设计研究生博士河南大学刘志军1968.11教授课程与教学论教育评价研究生博士河南大学王德如1966.1研究员基础教育研究生博士河南省教育厅晋银锋1973.2副教授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博士洛阳师范学院李

婕1963.6实验员问卷测量分析本科生学士河南大学王

利1970.9副教授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博士内蒙古师范大学杨

晓1971.9副教授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博士山西师范大学吕晓娟1972.9副教授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博士西北师范大学研究保障本课题成员以博士为主,参与和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实验学、教育评价学、教育统计学、教育研究方法等教材的编写和教学工作。课题组成员或为高校教学、科研骨干,或为高校的管理者,或为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者,他们当中既有年富力强的中年人,又有富有活力的青年人。研究保障(二)扎实的研究功底1、课题组成员参与编写的《教育实验学》、《教育统计学》教材被国内部分高校作为主讲教材,反映效果良好,分别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和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2、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育学刊》、《教育发展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研究与实验》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3、多篇研究论文被转载张新海的“农村成人教育应对入世的基本方略”、“论心理实验效度”和王德如的“试论课程文化的自觉与创新”以及刘志军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初探”、“论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概念”、“关于教育评价方法论的思考”等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4、具有主持和参与大型课题的经验课题组成员主持或参与了国家教育科学规划及教育部研究课题,参与了新课程改革的实际研究和评价工作;研究保障(三)具有丰富的与课题相关的前期成果成果名称著作者成果形式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发表出版时间课程文化自觉论王德如著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