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树木与环境的生态关系_第1页
第四章树木与环境的生态关系_第2页
第四章树木与环境的生态关系_第3页
第四章树木与环境的生态关系_第4页
第四章树木与环境的生态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树木与环境的生态关系

生态习性:某种植物长期生长在某种环境中,受到该环境条件的特定影响,通过新陈代谢,使植物在生活过程中形成了对某些生态因子的特定需要,这就是其生态习性。有相似生态习性的植物就属于同一植物生态类型。§1环境对树木的生态作用

环境中各生态因子对树木的影响是综合的;环境中的各生态因子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尽管组成环境的生态因子都是树木生长发育所必须的,但对某一树木甚至树木的某一生长发育阶段,常常有1~2个因子起决定性作用这种取决定性作用的因子就叫做“主导因子”1、不同生境中生长着不同的树木种类

棕榈科植物中绝大多数都要求生长在温度较高的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落叶松、云杉、冷杉、桦木类等则要求生活在寒冷的北方或高海拔地区;桃、梅花、木棉等喜欢阳光充足;绣球花、虎刺、紫金牛等较为喜荫;

2、不同环境影响树木体内有机物质的形成与积累

不同的环境除了能够影响树木的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之外,还影响植物体内有机物质的变化。§2温度对树木的生态作用

一、温度对植物的影响

温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生理活动。

1、温度三基点:每种植物的生长都有最高最适和最低温度,称为温度三基点。树木其种类不同,温度三基点也有所不同。

2、温度的影响

低温打破休眠:原产冷凉气候条件下的植物,每年必须经历一段时间的低温(5~8℃)才能打破休眠。

低温产生寒害或冻害:

寒害:在低纬度地区,某些植物在温度高于0℃的条件下也会产生受害,称作寒害;

冻害:而在高纬度地区的冬季会早春,当气温降到0℃以下时,导致植物受害叫作冻害。

高温可能会影响植物的质量:如高温导致一些植物的果实变小,成熟时间不一致,着色不艳等。

二、物候与园林景观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三、温度与各气候带的树木景观

1、寒温带针叶林景观包括黑龙江、内蒙古北部,植物800余种主要乔木树种有兴安落叶松、西伯利亚冷杉、云杉、樟子松、偃松、白桦、山杨和蒙古栎,林内结构比较简单,乔木-草本,中间灌木层较少。

2、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景观

黑龙江大部、吉林东部、辽宁北部等地属于此带,植物种类1900余种。主要树种有落叶松、红松、紫杉、白桦、蒙古栎、槭树属、榛子、苞叶杜鹃、牛皮杜鹃、毛毡杜鹃、越桔等。其特点是:群落结构简单,层次少。

3、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

辽宁大部、河北、山西、河南北部、陕西中部、甘肃南部、山东、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等地属于此带,著名的山脉有华山、泰山、嵩山、崂山等,地形起伏,海拔高低不均;植物种类3500余种。这一区域植被破坏严重,原始林主要是松栎混交林,其他如槭树、椴树、白蜡、杨、柳、榆、槐、香椿、栾树等。

果树较多,有杏、桃、枣、苹果、梨、柿子、葡萄、核桃、板栗等。青岛崂山南部,背面靠海,小气候条件较好,有很多本区其他地区不能生长的树木,如红楠、山茶、野茉莉、竹叶椒、金钱松等。

4、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江苏、安徽大部、河南南部、陕西南部、四川东南、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大部、台湾北部等地属于此带。名山有峨眉山、大巴山、黄山、庐山、天目山、梵净山、武夷山、衡山、苍山等。地形复杂,植物种类极为丰富,尤其西部山区是很多著名观赏植物的世界分布中心。自然植物景观中常绿阔叶林占绝对优势,其中壳斗科、山茶科、木兰科、金缕梅科、樟科、竹类资源极为丰富。孑遗植物有银杏、水杉、银杉、金钱松等。平原地区自然植被有很多次生的马尾松、枫香及杉木林。

经济植物有油桐、茶、油茶、漆树、山核桃、香樟、棕榈、乌桕、桑等。果树有柑桔、枇杷、桃、李、花红、石榴、杨梅、银杏、柿子、梅子等。

药材有杜仲、厚朴、木通、五味子等。

5、热带季雨林、雨林景观

云南、广东、广西、台湾等地南部及海南属于此带,该区没有真正意义的冬季,全年基本无霜。植物种类极为丰富:棕榈科、山榄科、紫葳科、茜草科、木棉科、楝科、无患子科、梧桐科、桑科、龙脑香科、橄榄科、大戟科、番荔枝科、肉豆蔻科、藤黄科、山龙眼科等较多。

雨林内植物种类繁多,层次结构极为复杂,少则4~5层,多则7~8层,藤本植物种类繁多,尤其是木质藤本。具有藤萝交错、老茎生花、独木成林、绞杀、板根、附生等景观,林下多极耐荫的灌木、大叶草本植物和大型蕨类植物。§3水分对树木的生态作用一、空气湿度与植物景观

在高温高湿的热带雨林中,高大的乔木上常附生有大型的蕨类,如鸟巢蕨、岩姜蕨、书带蕨、星蕨等,这些蕨类都发展了自己特有的贮水组织。

二、水与植物景观

1、湿生植物景观在自然界中,这类植物的根常没于浅水中或湿透了的土壤中,常见于水体的港湾或热带潮湿、荫蔽的森林里。这类植物抗旱能力弱,不适应空气湿度有很大的变动;多数是草本植物,木本植物较少。

在植物造景中可用的树木有落羽杉、墨西哥落羽杉、水松、水椰、红树(Rhigophorassp.)、白柳(Salixalba)、垂柳、旱柳、黑杨、枫杨、乌桕、白蜡、赤杨、楝树、三角枫、丝绵木、柽柳、夹竹桃、榕树属、千屈菜等。2、旱生植物景观如海南岛荒漠及沙滩的上的光棍树、木麻黄,其叶片都退化成了很细小的鳞片,伴随着龙血树、仙人掌等植物生长。一些肉质多浆植物,在茎和叶中贮存了大量的水分。如西非猴面包树,树干最粗可达40人合抱,可贮水40余吨;南美中部的瓶子树,树干直径粗达5m,也能贮存大量水分;§4光照对树木的生态作用

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传统上将植物分为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中性植物等三类。

阳性植物:要求较强的光照,不耐荫庇。一般需光度为全光照的70%以上的光照,在自然群落中,常为上层乔木。如木棉、桉树、木麻黄、椰子、鸡蛋花、杨、柳、桦、油松等。

阴性植物: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比在强光下生长好。一般需光度为全光照的5~20%不能忍受过强的光照。在自然群落中常居于中下层,或生长在潮湿背阴处,在群落结构中常为相对稳定的主体。如棕竹、粗榧、香榧、可可、咖啡、肉桂、茶、紫金牛、地锦、竹柏、南洋森、龟背竹。

中性植物:一般需光度在阳性和阴性植物之间,对光的适应幅度较大。在全光照下生长良好,也能忍受适当的庇荫。大多数植物属于此类。如罗汉松、虎刺梅、桂花、香樟、印度榕等。§5空气对树木的生态作用

一、空气成分树木的生态作用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的原料之一。氧气:植物生命的各个时期,都需要氧气来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氮气:空气中的氮气只有通过固氮根瘤菌才能固定成氨或铵盐。

二、大气污染对树木的影响二氧化硫:二氧化硫通过气孔进入叶片,被叶肉吸收称为亚硫酸离子,使植物受到损害,植物的新陈代谢受到干扰,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氨基酸的总量减少。对二氧化硫抗性强的树种有:夹竹桃、棕榈印度榕、盆架树、红背桂、接骨草、芒果、广玉兰、小叶榕、木槿、柳树、桧柏、侧柏、白皮松、大叶黄杨、紫薇、银杏、悬铃木、紫穗槐、黄栌、连翘、木香等;氯气:氯气对植物的伤害比二氧化硫大,能很快的破坏叶绿素,使叶片退色漂白脱落。对氯气抗性强的植物有:夹竹桃、棕榈、番石榴、银桦、人心果、木麻黄、黄槿、黄葛榕、米兰、木槿、侧柏、紫藤、合欢、乌桕、接骨木、小叶黄杨、柽柳、臭椿等;氟化氢:氟化氢进入叶片后影响酶的合成,导致叶组织发生水渍斑,后变枯成棕色。对氟化氢抗性强的植物:夹竹桃、棕榈、广玉兰、银桦、蓝桉、龙柏、构树、丁香、小叶女贞、罗汉松、木芙蓉等。烟尘:烟尘对园林植物产生间接的危害。烟尘中的微粒粉末阻塞气孔,覆盖叶面,影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进行。三、风对树木生长发育的影响风是空气流动形成,对植物有利的生态作用表现在帮助授粉和传播种子。风的有害作用表现在台风、焚风、海潮风、冬春的旱风、高山强劲的大风,沿海城市树木常受台风危害。§6土壤对树木的生态作用土壤对植物的生态作用主要表现在:提供植物生长的场所,保证植物就不能直立;提供植物需要的水分和养分等。

一、基岩与植物景观不同的岩石风化后形成不同性质的土壤,不同性质的土壤上有不同的植被,具有不同的植物景观。

1、石灰岩:主要由碳酸钙组成,属钙质岩类风化物。风化过程中,碳酸钙可受酸性水融解,大量随水流失,土壤缺乏磷和钾,多具石灰质,呈中性或碱性反应。土壤粘实,容易干燥。不宜针叶树种生长,适宜喜钙质耐旱植物生长,上层乔木则以落叶树种占优势。著名的景点有杭州烟霞洞、南京栖霞山、滁州琅玡山等。

2、砂岩:

属硅质岩类风化物,其组成中含大量石英,坚硬,难于风化,多构成陡峭的山脊,山坡、在湿润条件下,形成酸性土。土壤砂质,营养元素贫乏。如黄山。

3、流纹岩:也难于风化,在干旱条件下,多石栎或砂砾质,在温暖湿润条件下呈酸性或强酸性,形成红色粘土或砂质粘土。如杭州黄龙洞为流纹岩,植被组成中以常绿树种居多,如青冈栎、米槠、苦槠、浙江楠、紫楠、绵槠、香樟。也适合马尾松、毛竹生长,植物景观郁郁葱葱。

二、土壤质地与厚度对植物的影响土壤的质地与厚度关系着土壤肥力的高低。不同的植物对土壤肥力的要求不同:如梅花、梧桐、核桃、香樟等应栽植在土层深厚、肥沃和疏松的土壤中;而马尾松、油松等,可以在土质稍差的地点种植。

三、土壤不同酸碱度的植被生态类型土壤酸碱度影响着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以及土壤有机质和矿物质元素的分解与利用。每种植物都要求在一定的酸碱度范围内生长。根据植物对土壤酸碱度要求的高低可分为喜酸性植物、喜碱性植物和喜中性植物三大类。喜酸性植物:土壤PH值在6.5以下,植物生长良好,在碱性或钙质土上不能生长或生长不良。它们多分布在高温多雨地区,土壤中盐质如钾、钠、钙、镁被淋溶,而铝的浓度增加。另外在高海拔地区,由于气候冷凉,潮湿,在针叶树为主的森林地区,土壤中形成富里酸,含灰分较少,因此土壤也呈酸性。常见的酸性植物有:杜鹃、山茶、栀子花、白兰、八仙花、热带兰花和棕榈科植物。喜碱性植物:PH值在7.5以上时,植物生长良好,如侧柏、紫穗槐、木麻黄等;喜中性植物:土壤PH值在6.5~7.5之间时,植物才能生长良好,如雪松、杨树和柳树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