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吉林省舒兰市第九大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33b796407c5ed73ad1e24764463a6cb/933b796407c5ed73ad1e24764463a6cb1.gif)
![2022年吉林省舒兰市第九大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33b796407c5ed73ad1e24764463a6cb/933b796407c5ed73ad1e24764463a6cb2.gif)
![2022年吉林省舒兰市第九大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33b796407c5ed73ad1e24764463a6cb/933b796407c5ed73ad1e24764463a6cb3.gif)
![2022年吉林省舒兰市第九大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33b796407c5ed73ad1e24764463a6cb/933b796407c5ed73ad1e24764463a6cb4.gif)
![2022年吉林省舒兰市第九大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33b796407c5ed73ad1e24764463a6cb/933b796407c5ed73ad1e24764463a6cb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现象用分子或原子理论解释正确的是A.温度计中水银受热膨胀,说明了原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B.矿石粉碎,说明分子可以再分C.空气能被压入足球中,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D.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水中,整杯水慢慢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进行运动2.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A.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B.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冰和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C.过氧化氢可以分解成水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D.花香四溢——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3.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C.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4.以空气等为原料台成尿素[CO(NH2)2]的流程如图,下列有关读流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N2B.分离空气的过程是物理变化C.转化过程中发生了分解反应D.合成过程中消耗NH3和CO2的质量比为17:225.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级特大地震,使福岛核电站发生了严重的核事故,一种放射性极强的名叫“碘131”的人工核素发生了泄漏。人工核素碘131属碘元素,与自然状态下的碘元素(碘127)区别如下图所示。碘131与碘127比较,区别在于()
A.质子数不同 B.原子序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 D.核外电子数不同6.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A.中子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C.质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7.在一定条件下,置于密闭容器中的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再冷却到常温,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质量比为1:9的H2和O2B.质量比为3:10的C和O2C.质量比为1:6的CH4和O2D.质量比为7:2的CO和O28.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A.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原子大小不同C.原子种类不同D.原子数目不同9.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B.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D.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10.下列四个图像分别表示四个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中的数据及处理情况,其中正确的是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B.相同质量的铝片和锌粉分别放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C.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片D.一定量的石灰石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不考虑水、氯化氢的挥发)11.下列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 B.蜡烛受热熔化 C.钢铁生锈 D.玻璃破碎12.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A.N2 B.CO2 C.O2 D.CO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实验室欲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1)仪器③、⑤的名称依次是____、____,上面的仪器中除④、⑦外,必须选用的仪器还有(填序号)_____。(2)量取所需要的水应选择____(选填“10mL”“50mL”或“100mL”)量筒。(3)④的作用是____,配制的步骤为计算、称量和量取、____、装瓶并贴标签。(4)若所配剩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原因可能有_____(填字母)A称取的氯化钠中含有水分B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C量取水时,仰视读数D装瓶时,有少量溶液酒出14.根据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2)写出实验室用A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收集较纯净氧气的装置可选_____(填字母序号)。(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置B,则B的优点是_____;若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由_____(填“a”或“b”)端进入;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满的方法是_____。15.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完成填空。(1)指出图中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小组采用高锰酸钾,用A、E装置组合制取氧气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红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鸡蛋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易溶于水的气体,其实验室制法的一种原理是据此制取氨气应该采用的发生装置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代号),若用F装置进行密封收集氨气,气流应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端(填“a”或“b”)流入气瓶。16.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_。(2)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3)要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二氧化碳气体验满的方法_________。(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氨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极易溶于水。则要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测定实验室中某黄铜(铜和锌的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他们称量了20g粉末状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量取45mL稀硫酸分三次加到其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如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加入稀硫酸的体积(mL)151515生成氢气的质量(g)0.04m0.02试求: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少?(写出计算过程)18.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获得者之一本庶佑虽然发现了PD-1(化学式为C29H33NO5)抗体推开了肿瘤免疫研究的大门,但首先迈进大门意识到PD-1能用来对付癌症的却是华人科学家陈列平,陈教授与诺贝尔奖的擦肩而过,让我们感到十分遗憾。回答问题:(1)PD-1中含有_____种元素,氮、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2)PD-1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只列计算表达式,不要求计算结果)。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4.6g酒精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已知酒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试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和水的存在_________。(2)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酒精的元素组成,并确定它的化学式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详解】A、温度计中水银受热膨胀,说明了原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B、矿石粉碎属于物理变化.C、空气能被压入足球中,说明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D、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水中,整杯水慢慢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正确.故选D.2、A【详解】A、干冰升华是由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增大,不是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故A错误;B、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是由于冰和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只有一种物质,故B正确;C、过氧化氢可以分解成水和氧气,过氧化氢分子离解成氢原子与氧原子,一部分氧原子与氢原子结合成水分子,一部分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故C正确;D、花香四溢是由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故D正确。故选A。3、D【详解】A、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C、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睛】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现象和结论的区别。4、C【解析】A、空气分离产生氧气和氮气,X为氮气,化学式为N2;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将空气降温、加压分离产生氧气和氮气,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转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D、合成过程中2NH3+CO2CO(NH2)2+H2O消耗NH3和CO2的质量比为34:44=17:22;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5、C【详解】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故碘131与碘127的质子数相同,都是53,不符合题意;B、由A可知,碘131与碘127的原子序数相同,不符合题意;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是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碘131与碘127相对原子质量不同,质子数相同,故中子数不同,符合题意;D、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碘131与碘127的核外电子数相同,都是53,不符合题意。故选C。6、C【解析】试题分析: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不同或核电荷数不同,所以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C.考点:元素的概念.点评: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7、A【详解】A、2H2+O22H2O氢气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的质量比为1:8,充分反应后,只剩余氧气,氧气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B、2C+O22CO碳和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碳和氧气质量比为3:4;C+O2CO2碳和氧气恰好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碳和氧气质量比为3:8,氧气足量,充分反应后剩余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CH4+2O2CO2+2H2O甲烷和氧气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水和二氧化碳,甲烷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4;氧气过量,充分反应后剩余氧气和二氧化碳,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2CO+O22CO2一氧化碳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7:4;一氧化碳过量,充分反应后剩余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A。8、A【解析】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元素组成,但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A。9、C【详解】A、活泼金属和酸反应有气体产生,但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B、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选项推理正确。
D、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有机物,如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C。10、D【详解】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随着时间消耗,剩余固体逐渐减小,但是不可能为零,不符合题意;B、相同质量的铝粉和锌粉分别放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铝与稀硫酸反应:,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是铝多,且铝比锌快,不符合题意;C、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片,铁与硫酸铜反应:,56份的铁置换出64份的铜,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应减少,不符合题意;D、一定量的石灰石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不考虑水、氯化氢的挥发),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氢元素的质量不变,100份的碳酸钙置换出44份二氧化碳,溶液质量增加,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减少,待完全反应后,不变,符合题意。故选D。11、C【详解】A、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蜡烛受热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玻璃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12、D【详解】N2、CO2、O2、CO中,CO易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造成生物体内缺氧,是一种有毒气体,故选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试管漏斗②⑧100mL搅拌溶解ABC【解析】(1)仪器③、⑤的名称依次是试管、漏斗;仪器中除④玻璃棒、⑦量筒外,必须选用的仪器还有:②烧杯(用于盛装液体),⑧托盘天平(用于称量固体药品)(2)实验室欲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100g-100g×10%=90g,需要水的体积为90mL,量取所需要的水应选择100mL量筒。(3)④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配制的步骤为计算、称量和量取、溶解固体药品、装瓶并贴标签。(4)若所配剩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原因可能有:A、称取的氯化钠中含有水分,则实际氯化钠质量偏小,导致质量分数偏小;B、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则实际称量氯化钠质量偏小,导致质量分数偏小;C、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量取水的体积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小;D、装瓶时,已经配置好溶液,有少量溶液酒出,质量分数不变;故选:ABC;14、试管E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试剂a燃着的木条放在导管口b处,若熄灭则集满【分析】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详解】(1)仪器①的名称是试管。(2)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实验室用A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收集较纯净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故装置可选E。(3)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置B,则B的优点是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试剂;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若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从短管进,空气从长管排出,故气体由a端进入;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燃烧,故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满的方法是燃着的木条放在导管口b处,若熄灭则集满。【点睛】氧气不易溶于水,收集较纯净氧气,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若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从短管进,空气从长管排出。15、试管高锰酸钾粉末进入水中,溶于水后使水槽中的水变红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紫色石蕊试液变红Ab【详解】(1)①为用于加热的试管;(2)高锰酸钾为粉末状固体,会随气体混入导管,然后进入水槽,高锰酸钾溶于水显红色,因此是高锰酸钾粉末进入水中,溶于水后使水槽中的水变红;在试管口增加一小团棉花,阻挡粉末进入导管,避免高锰酸钾粉末进入水中,便可达到目的;(3)盐酸是与鸡蛋壳中主要组分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紫色石蕊可以使酸性溶液变红,所以可以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4)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制取氨气采用固体加热发生装置,所以选择A;氨气密度比空气小,采用向下排空法收集,在F中应从b进气,将密度较大的空气从a排出,达到收集氨气的目的。【点睛】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为固体加热装置,如高锰酸钾、氯酸钾加热制取氧气,一类为固液不加热装置,如双氧水制取氧气、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稀盐酸与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等,根据反应物状态及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发生装置;收集气体时,根据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选择排水法收集,根据气体与空气密度的大小,选择向上或者向下排空法收集。16、酒精灯集气瓶2KClO32KCl+3O2AD或AEBD或CDCaCO3+2HCl=CaCl2+H2O+CO2将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熄灭,则收集满AF【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为酒精灯,故填写:酒精灯;仪器②的名称为集气瓶,故填写:集气瓶;(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填写:2KClO32KCl+3O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氯酸钾制氧气需要加热,因此,发生装置选择A,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所以,收集装置选择D或E,故填写:AD或AE;(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利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该反应不需要加热,因此,发生装置选择B或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只能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收集装置选择D,故填写:BD或CD;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填写: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因此,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可以采用:将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熄灭,则收集满,故填写:将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熄灭,则收集满;(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因此,发生装置选择A,氨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极易溶于水,只能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收集装置选择F,故填写:AF。【点睛】该题为实验题,解题关键是:学会气体发生装置(与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有关)和气体收集装置(与气体的密度、溶解性、是否与水或空气反应、是否污染空气有关)的选择。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67.5%(过程见解析)【详解】黄铜中锌与稀硫酸反应,铜不反应,由第一次实验数据可知,15mL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质量是0.04g,由第三次加入15mL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质量是0.02g,说明第二次稀硫酸完全反应,因此m的数值是0.04g。设20g黄铜中锌质量为x,反应生成氢气质量:0.04g+0.04g+0.02g=0.1g,解得:x=3.25g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100%=67.5%,答: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67.5%。18、(1)4;(2)【分析】化合物中各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拆迁安置房预售合同范本(2025版)
- 2025年生物科技产品采购合同范本模板
- 2025年度餐厅窗口承包及广告投放合同
- 2025年度二手商铺贷款买卖双方合作协议
- 2025年度海洋工程担保型买卖合同
- 2025年低噪声对旋式局部通风机项目建议书
- 保安工作在社区安全提升中的实例计划
- 促进社区志愿服务团队建设的方案计划
- 学习资源共享与图书管理计划
- 主管年度员工关怀任务计划
- 【高分复习笔记】陈澄《新编地理教学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 节事活动策划与组织管理 节事活动概论
- 电梯安装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及记录表符合特种设备许可规范TSG07-2019
- 肋骨骨折病人的业务学习
-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补偿费免征申请表
-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大纲
- 日本酒类消费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 GB/T 4151-1996硝酸铈
- GB/T 31586.2-2015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涂层附着力/内聚力(破坏强度)的评定和验收准则第2部分:划格试验和划叉试验
- GB/T 29594-2013可再分散性乳胶粉
- 危房鉴定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