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范文5篇_第1页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范文5篇_第2页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范文5篇_第3页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范文5篇_第4页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范文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1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范文5篇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范文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5篇,欢送大家分享。小学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简单了解计算工具的开展,包括结绳计事等远古计数方法、算筹的简单知识、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器、和现代计算机的开展史。展示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体会到人们为了方便在计算工具方面的探索和努力,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的教育。2.使学生知道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的作用。【重点难点】利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正确使用存储运算键。【教学策略】1.计算工具的介绍可以结合第25页的阅读材料进行,使学生对计算工具的开展有一个比拟全面的了解。2.算盘的介绍具有丰富的文化传统教育因素,学生可事先查阅资料,介绍算盘的开展过程和曾经广泛使用、对亚洲国家的影响等辉煌历史。3.介绍电子计算器时,重点在向学生介绍常用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时,可利用学生手中的计算器,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各个功能键的作用。在弄清如何计算,和存储键如何使用等重难点时可运用电脑课件进行实际的演示。【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师:这节课我们来上一节数学课。同学们都知道,数学总是离不开计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计算工具。〔板书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二、自主探究计算工具你都知道哪些计算的工具?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介绍?生可能会答:计算器、算盘……设计意图:学生课前通过预习,查找资料。课一开始即让学生展示自己所了解的计算工具,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习兴趣。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有重点的请学生介绍如绳结、算筹等使用的方法,从而进一步使学生体会计算工具开展的过程。1.远古计数:师:看来同学们的知识都非常丰富,但有关计算工具的知识还远不止这些,计算工具从古到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过了漫长的开展过程。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人们就用什么来计数?〔板书:远古计数〕生回忆:手指、石子、结绳或在木棒上刻痕来计数。2.算筹:师:这种方法只能计数,而不能清楚的表示出计数级是什么事情,人们开始想一些新的方法来计数。这就出现了这样一种计数方法——算筹。〔出示课件〕〔板书:算筹〕师:介绍算筹:我国古代人用算筹计算。算筹是用271根木棍或竹子制成。在多媒体白板上展示。算筹是如何用来计数的。有数位,哪一位表示几就用小棍来表示。一个竖棍就是1,二个就是2,五个就用一个横棍来表示……空格表示零。3.算盘:师:后来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算盘作为计算工具。七八百年前,算盘已经在我国广泛使用。出示实物。展示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下面每颗珠子表示1。一档共表示多少?表示15。因为我国古代是15进制。现在是满十进一。所以算盘后来游船到日本、朝鲜等国。进行了改良。就是老师手里的这个算盘。上面是1颗珠子。一档表示多少?一档表示10。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特别实用。他计算数目较大和数目较多的加减法,更为简便。4.计算器:师:我们现在最常用的计算工具是哪一个?生:计算器。师:你在哪里见过计算器?生可能答复:菜市场、早市计算菜的价钱。超市计算物品的价钱。……〔学生介绍〕师:拿出你手中的计算器,同学们可以互相看一看,你们的计算器各部相同?因为根据各种不同的需要,所以有科学专用的计算器,有最简洁的计算器……但他们的功能都大致相同。设计意图:展示学生手中的计算器,让学生对计算器的大小、模样、作用有初步的了解,为下一步具体学习计算器的使用打下根底。并引起探索的兴趣。5.电子计算机:师:接下来科技又向前推进,人们又创造了什么?生:电脑。微机。师:电子计算机。〔出示课件〕生看课件: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师:随着科技的开展,人类计算工具会更加先进。就等着在座的各位,你们这一代人去实现。设计意图:通过了解计算工具开展的演变史,认识算筹、各种算盘,了解算盘计数,让学生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中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课件的展示快捷,而且本身它就是电子计算机,展示现代科技的兴旺。并引导学生,科技不会停滞,未来更先进的计算工具就等着你去发现,创造。三、计算器的认识和使用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使用计算器。拿出你们的计算器。你认识哪些功能键?他们都是干什么的?自己按按试试,琢磨琢磨。生摸索,尝试各个键子的作用,发现了就说出来。师根据学生的发现,引导全体学生学习。跟着老师的指示尝试。师:还有date表示日期,老师刚刚听见有的计算器有声音,你知道如何去掉音乐和声音吗?自己琢磨琢磨。师:电脑展示各个功能键的名称。边出示,边讲解。师:现在我们就来用你手中的计算器进行计算。尝试一道加法:4468+1792=生进行操作。然后说出结果,并说明输入过程。先输入4468,再输入加号,输入1792,再输入等号。结果就出现了。〔师可用电脑课件实际演示计算过程。〕师:尝试减法、乘法、除法和小数计算。32023-8925=126×39=312÷8=6.34-4.7=生进行操作,输入数据,并说出计算结果。师:计算综合算式。复习运算顺序。当计算6396÷〔520-438〕时,怎么办?生讨论方法。可以用纸记录下来,再接着算。可以……师:我们来学习存储运算键的使用。M+表示存储数据,m-表示删除数据,mr表示提取数据。我们来尝试一下。输入520-438,算出结果,输入m+进行存储,然后输入6396÷,再输入mr进行提取,输入等号。师:重新演示一遍,以稳固。出示一道题目,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计算,并找一名同学到电脑上来演示。边演示边讲解过程。设计意图:认识计算器,我选用自主探究法,让学生自主了解计算器各个功能键的作用,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运用计算器进行四那么计算,探究计算规律,尤其是存储功能键的使用更是有趣又有难度。既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也可以端正学生对待计算器的正确态度,懂得合理地利用它。四、练习应用:师:看来同学们都会使用计算器,那我们就借助计算器来做一个游戏好不好?1.闯关游戏:〔游戏规那么:1、以小组为单位,共闯两关,两关都过即为获胜。2、每关开始以老师口令为准。〕2.寻找方法速算:25×4×8=13897×16×0=99+199=155555÷5=五、拓展延伸: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计算工具,你还想了解哪些有关的知识?课下同学们可以到网页中继续去了解计算器的相关知识。【板书设计】计算工具的认识1.远古计数2.筹算3.算盘4.计算器:m+存储m-删除mr提取5.计算机新课标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三篇小学数学教案篇2【二年级】课内知识:368-199等于多少呢?课外趣题:按数字规律填出下列图中空缺的数:【三年级】课内知识:操场上的学生们进行队列表演,他们排成了8行8列的正方形队列,如果去掉一行一列,请问要去掉多少人?还剩多少人?课外趣题:有7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18。去掉一个数后,剩下6个数的平均数是19;再去掉一个数后,剩下5个数的平均数是20。求去掉的两个数的乘积。【四年级】课内知识:〔1686+1683+1689+1681+1691+1685+1687+1678〕÷8等于多少?课外趣题:假设在等差数列2,5,8,…的每相邻两项中间插入三项,使它构成一个新的等差数列,那么原数列的第10项,是新数列的第〔〕项。【五年级】课内知识:求4018和7257的最大公约数。课外趣题:把一个自然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码相加,所得的和假设不是一位数,那么再把它的各个数位上的数码相加,直到和是一位数为止。将1—20xx这20xx个自然数都经过上述方法处理后,所得到的20xx个数中,2和3哪个多?【二年级】1.368-199等于多少呢?解答:原式=368-200+1=168+1=1692.按数字规律填出下列图中空缺的数:解答:此题的规律为上面两个数的和等于下面两个数的乘积,因此应该填7。【三年级】1.操场上的学生们进行队列表演,他们排成了8行8列的正方形队列,如果去掉一行一列,请问要去掉多少人?还剩多少人?解答:每行每列都有8个人,而这一行一列必有一个人是重复的,所以减少的人数是8×2-1=15〔人〕,8×8-15=49〔人〕2.有7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18。去掉一个数后,剩下6个数的平均数是19;再去掉一个数后,剩下5个数的平均数是20。求去掉的两个数的乘积。解答:第一个去掉的数是18×7-19×6=12,第二个去掉的数是19×6-20×5=14,这两个数的乘积为12×14=168还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18-(19-18)×6=1219-(20-19)×5=1412×14=168【四年级】1.〔1686+1683+1689+1681+1691+1685+1687+1678〕÷8解答:原式=〔1680×8+6+3+9+1+11+5+7-2〕÷8=1680×8÷8+〔6+3+9+1+11+5+7-2〕÷8=1680+40÷8=16852.假设在等差数列2,5,8,…的每相邻两项中间插入三项,使它构成一个新的等差数列,那么原数列的第10项,是新数列的第〔〕项。解答:在每相邻两项中间插入三项,那么原数列的第10项之前共插入了3×9=27项,故原数列的第10项是新数列的第10+27=37项。【五年级】1.求4018和7257的最大公约数。解答:〔7257,4018〕=〔3239,4018〕=〔3239,779〕=〔123,779〕=〔123,41〕=412.把一个自然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码相加,所得的和假设不是一位数,那么再把它的各个数位上的数码相加,直到和是一位数为止。将1—20xx这20xx个自然数都经过上述方法处理后,所得到的20xx个数中,2和3哪个多?解答:一个数除以9的余数就是它数字和除以9的余数,因此按照题目中的操作方法,每个数最后都会变成它除以9的余数。连续9个自然数除以9的余数都互不相同,20xx÷9=223……2,说明这20xx个数中除以9余2的.有224个,余3的有223个,所以在最后得到的20xx个数中,2比3多。小学数学教案篇3计算题专项练习÷7+7÷6-(÷2+3)×88+÷[1-(+)]×99%+91×(-1/7)16÷4+23×++++×+×0.8×4×1.25×2.5×+×4.18×3.8+4.18×5.2+4.18小学数学教案篇4一、认识毫升1、前面二节课,我们学习了容量的单位升,根据同学们的了解,在一般的容器上,除了用升做单位之外,还用什么做单位?2、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毫升"(板书课题)3、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展示一下你找到的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4、大家觉得,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和前面我们学习的用升做单位的容器有什么不同?5、毫升也可以用"mL"或"ml"来表示。(板书:mL,ml)6、师拿出装有1毫升水的量杯。这个量杯里的水大约是1毫升,谁来形容一下1毫升的水大约有多少?7、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我用滴管向量杯里滴水,大家数一数,几滴水大约是1毫升。8、通过这个实验,你对毫升有了什么认识?二、升与毫升的进率1、请每个组长拿出课前老师发的量杯。请小组里的同学仔细观察量杯上的刻度,并依次指一指,100毫升,150毫升,250毫升,400毫升和500毫升各在什么地方。2、接下来,请同学们将自制量器中的1升水倒入量杯中,看看可以倒几杯。(提醒学生注意倒入量杯时到500毫升是就算一杯)3、通过实验,请小组里的同学讨论,1升等于多少毫升。4、指名答复后板书:1升=1000毫升。三、想想做做想想做做11、指名读题后指名口答。全班集体订正。2、再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容器,以毫升做单位。想想做做31、指名分别说一说三种饮料的容量。2、说一说,每一种饮料分别需要多少瓶才正好是1升?为什么?想想做做41、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2、指名:为什么20xx毫升是2升?想想做做5课前完成,课上汇报结果。四、你知道吗?生自由阅读后交流感想。五、学生活动可见,毫升是在讲师比拟少的液体时常用的单位。同学们总结说明升与毫升的进率是1000,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教案(二)》。同学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们的容量各是多少。小学数学教案篇5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19~21页例3,课堂活动第1~2题和练习四第2~6题和思考题。教学目标⒈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运用这两个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⒉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⒊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经历克服学习困难的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就感。教学重、难点灵活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回忆上节课中所学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达。2.填空。我们学习了乘法运算律,这节课我们一起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计算。二、探索新知学习例3。出例如3,算一算,议一议。61×25×48×9×125教师: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因数之间有什么特点?可以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吗?(学生观察思考,独立计算)全班汇报,教师板书:(1)①61×25×4②61×25×4③……=61×100=1525×4=6100=6100(2)①8×9×125②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