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教案 教学设计_第1页
10教案 教学设计_第2页
10教案 教学设计_第3页
10教案 教学设计_第4页
10教案 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端午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立字旁()”和“米字旁(米)”。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过程与方法在朗读中感悟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传统民俗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立字旁()”和“米字旁(米)”。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教学难点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感受传统民俗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端午节吧?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着吃粽子、赛龙舟、挂香囊、喝雄黄酒等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还有那清香美味的粽子,谁能不喜欢呢?今天,我们就将学习这篇关于端午节吃粽子的文章,快去看看作者是怎样度过端午节的吧!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教师范读生字。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平舌音“粽、总”,翘舌音“真、知”和鼻音“念”。2.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叶、米、分、豆”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节”时,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学习“午、真”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谜语示例:卫字脚没了,头上长满草。意为纪念日,欢乐气氛好。(谜底:节)形近字歌示例:午:牛儿肥又壮,午后耕地忙。秋来大丰收,生活奔小康。(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书写指导:“午”的第三笔横要长些,竖要写在竖中线上。“节”上宽下窄,最后一笔悬针竖要直。“叶”的“口”小且偏上,“十”的横略向右上倾斜。“米”的点、撇写时相对,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舒展些。“分”的“八”的撇捺舒展,“刀”的横折钩向内收。“豆”中间的“口”扁平,封口横写在横中线上。易错提示:“午”最后一笔竖不要向上写出头。“真”的中间是三横,不要多写或少写。“分”上面撇捺不相连,不要写成“人”。(3)归类识字。归类示例:十—叶(叶子)—计(计算)—什(什么)真—填(填空)—镇(城镇)—慎(谨慎)(4)多音字辨析。分eq\b\lc\{\rc\(\a\vs4\al\co1(fēn:分开入木三分,fèn:分外恰如其分))间eq\b\lc\{\rc\(\a\vs4\al\co1(jiān:时间间不容发,jiàn:间接亲密无间))辨析:“分”在表示“分开”“分配”“分支,部分”“分数”等意思时,读fēn;在表示“成分”“职责、权利等的限度”“情分,情谊”等意思时,读fèn。(5)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老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认真倾听。2.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主朗读课文,圈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给课文标出自然段,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第1自然段:写每到端午节,外婆都会煮好粽子盼着家人团聚。第2自然段:介绍粽子的做法、原料和味道。第3自然段:写外婆包的粽子不仅好吃,花样还多,外婆还会让“我”们回去分给邻居吃。第4自然段:写“我”长大后知道了端午节吃粽子的原因。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知道作者每逢端午节都要到外婆家吃粽子。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看看外婆都包了什么样的粽子。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上午节日叶子大米真好十分红豆2.复习: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每逢端午节,“我”都会到外婆家吃粽子。3.导入:既然粽子这么好吃,那我们就再一次走进课文去“尝尝”吧!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1.学习第1自然段。(1)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想想:你从这一自然段中的“总会”和“盼着”两个中词体会到了什么?明确:从“总会”中可以看出粽子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事物。“盼着”这个词则体现了外婆期望在传统节日中与亲人团聚。(2)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句话,但表现出了外婆对亲人团聚的期盼,因此要在朗读中把这种感情读出来。“总”“盼”两个字要重读,强调端午节煮粽子已经是一种习惯。(3)全班齐读,注意读出感情。(4)思考:开头为什么不直接写“端午节是要吃粽子的”?明确:“端午节是要吃粽子的”,这样直接开头本来是可以的,但是没有本文的开头好。本文由外婆煮好粽子盼着“我们”回去,表现了外婆对一家团聚的期盼和对“我们”的牵挂和爱,自然而然地引出对粽子的介绍。2.学习第2自然段。(1)指名学生朗读,读完后想一想: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粽子的?明确:共有三句话。这三句话分别是从眼睛看外形、鼻子闻味道、嘴巴尝口感这三个方面来描写粽子的。教师点拨:描写一件事物时,需要按照一定的写作顺序,才能把事物描写得清楚明白。同学们以后在描写一种食物时,也可以学习课文中的描写顺序。(2)指导学生读好这三句话:①读第一句话时要抓住“青青”“白白”和“红红”这三个词,这些词要读得重一些。②读第二句话时,要抓住“一……就……”这个关联词语,以及“掀”和“飘”这两个动词,读出句子的连贯性。③读第三句话时,要读好“剥”和“咬”这两个动词以及“又黏又甜”这个词,体会ABAC式的词对粽子美味的准确表达。(3)全班齐读。3.学习第3自然段。(1)朗读指导:“十分”重读,强调粽子好吃。“还会”重读,读出外婆的无私、大方。(2)学生自由则读,读后想一想:文中讲了几种粽子?分别是什么?明确:文中讲了三种粽子,分别是红枣粽、红豆粽和鲜肉粽。(3)文中讲了三种粽子,叙述时作者用了这样一组关联词语:“除了……还有……”,你也来用这个关联词语讲一句话吧。明确:这座果园里除了杏树、苹果树,还有几颗桃树。(4)思考:第一句话是个什么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这是一个过渡句。承接或总结上文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文的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4.学习第4自然段。(1)朗读指导:“长大”重读,突出小时候只是吃粽子,却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吃粽子。(2)同学们都知道了端午节我们要吃粽子,可大家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吃粽子吗?请你们从第4自然段中找找答案吧。明确: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3)请知道的同学来讲一讲屈原投江的故事。(4)思考:最后一个自然段能删掉吗?为什么?明确:不能。因为这段话简单介绍了端午节的来历,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呼应了前文。如果删掉,我们可能就不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了。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1.设置试题,引导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1)按照课文内容填空:粽子是用__________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__________的糯米,中间有一颗__________的枣。外婆包的粽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青青白白红红十分好吃花样也多(2)拓展:写一写你还知道哪些节日习俗。明确:清明节:踏青、郊游、扫墓。中秋节:吃月饼、赏月。重阳节:登高、敬老。春节:贴窗花、贴春联、吃饺子。2.总结。同学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也通过文字感受到了粽子的色、香、味。课后可以尝一尝粽子,或是和家人一起包一包粽子。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五、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