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木兰诗》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9课《木兰诗》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9课《木兰诗》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9课《木兰诗》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
第9课《木兰诗》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新课花木兰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千百年来一直广为流传。时至今日,现代人以它为题材打造了各种版本的文学或影视作品,有少儿版的动画片,有成人版的电视剧,塑造出风格各异的花木兰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木兰诗》,去见识见识最原始版的花木兰形象。木兰诗1.识记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背诵这首诗;理清全诗的故事情节,理解木兰的形象。2.引导学生领会故事情节富有戏剧性、生动性的特点。3.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4.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的向往。学习目标第一课时《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河南虞城花木兰祠资料链接乐府双璧《木兰诗》《孔雀东南飞》乐府

汉朝的音乐机构,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其职责为训练乐工,制谱度曲,采集民间歌谣等。后人将乐府中收集编录的诗称为“汉乐府诗”,简称汉乐府。六朝时,乐府乃由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课文导入资料链接花木兰其人

花木兰是古代时河南省虞城县营廓人。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屡立战功。凯归,帝封官嘉奖,木兰不受,欲纳宫中,以死拒之。唐初,追封为孝烈将军。人们为纪念她,于唐代修建花木兰祠,祠内现存元代立《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和清立《孝烈将军祠辨误正名记》石碑,详细记载了花木兰的身世、籍贯、业绩及历代修祠情况。近年来,又修复了木兰祠大殿等一大批景点。花木兰祠已收入《中国名胜词典》。课文导入资料链接

据碑文、《归德府志》和唐朝以来的有关文献分析,花木兰不姓花,而是姓魏,名木兰,生于北周,死于隋代。故里在虞城营郭北魏庄(今废)。北周时可汉募兵,本是木兰父被征招,但他年老体弱,难以应征。而唯一的能代替他的木兰胞弟又年轻。无奈,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十二年,屡立战功。自边防归来时,北周已亡,拜见了隋朝文帝。文帝封她为尚书,她坚辞不授。归家后,脱去戎装,换上旧时衣裳,又现女儿真面目。后朝廷闻之,召她人京,欲纳她为妃,木兰以死拒之。据今人尚起兴考证,流传千古、家喻户晓的《木兰诗》,系木兰根据其自身经历写成。唐代追封木兰为将军,谥孝烈,并在其故居建祠纪念。课文导入资料链接唧唧

机杼

军帖

可汗

鞍鞯

辔头鸣溅溅

燕山

鸣啾啾

戎机

朔气

金柝红妆

帖花黄

傍姊妹

云鬓

zhù

tiě

kèhán

ānjiān

pèi

jiān

yān

jīu

róng

shuò

tuò

zhuāng

zhuó

tiē

bàng

bìn自学展示朗读节奏

这首诗是五字句,读法是二字三字停顿,而后三字之中又可根据意思又有二字一字停顿,或一字二字停顿。朗读训练大声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来读准字音。听录音朗读,注意体会朗读的语调、语速、节奏等,尤其应注意朗读节奏的把握。朗读训练请同学们再读诗歌,圈出诗中押韵的字,体会诗歌的韵律感。“唧”“息”“思”“忆”;“声”“兵”“名”“征”;“鞯”“鞭”“边”“溅”;“头”“啾”;“飞”“归”;“堂”“郎”“乡”;“将”“妆”“羊”“床”“裳”“黄”“忙”“郎”押韵。七个韵朗读训练根据诗歌各段落内容的不同,读出不同段落的语气强弱变化。第1、2段第3段平缓、忧愁、坚定;紧张、缓慢,思亲柔肠与征战豪情并具;悲壮、缓慢;欢快、热烈、亲切;自豪、俏皮。第4段第5、6段第7段朗读训练读懂诗意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以小组为单位,互动合作,讨论交流,理解句意。如果小组内无法解决,可以提出来,全班共同商讨解决。最后以接龙形式,一人一句依次翻译全诗。疏通文意唧唧:织布机的声音。复:又。当:对着。户:门。机杼:指织布机。杼:织布梭子。惟:只。唧唧复唧唧,

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

惟闻女叹息。疏通文意唧唧声又是唧唧声,木兰当门把布织。听不见织机上的梭子响,只听到木兰在叹息。何所思:想什么。忆:思念。何所忆,意思是“思念的是谁”。无所思:没有思念什么。军帖:军中的文告。可汗:我国古代一些少数民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点兵:征兵。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疏通文意

问女儿想什么,问女儿思念谁。女儿我没有想什么,女儿我也没有思念谁。昨夜已见军中文告,可汗正在大规模地征兵。军书:指征兵的名册。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爷:与下文“阿爷”,均指父亲。长兄:兄长。愿为:“愿为(之)”的省略,意思是愿意为此。市:“买”。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疏通文意

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卷卷都有父亲的姓名。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长兄,女儿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今后替父出征。鞯:马鞍下的垫子。辔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旦:早晨。但:只。溅溅:水流声。胡:古代对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骑:此指战马。啾啾:马叫的声音。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疏通文意译文到东市买好战马,到西市买好马鞍,到南市买来辔头,到北市买来长鞭。清晨告别父母出征,傍晚住宿在黄河岸边,听不到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到黄河奔腾的水声。清晨辞别黄河上路,傍晚来到黑山之巅,听不到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啾啾嘶鸣。疏通文意戎机:战争。戎,军事。度:过。朔气:北方的寒气。金柝: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的器具。此指打更的声音。铁衣:铠甲,古代军人穿的护身服装。百战死:多次战斗出生入死。壮士:指木兰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疏通文意译文万里迢迢奔赴战场,飞一样越过道道险关、重重山峰。北风传送着击柝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映照着铠甲征衣。将士们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征战十年凯旋而归。疏通文意明堂: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朝堂。策:本义为竹简,此处用为动词,“记下”。十二转:指多次。赐:赏给。百千强:百千有余。不用:不做。尚书郎:尚书省的官。尚书省是古代朝廷中管理国家政事的机关。千里足:千里马。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疏通文意译文归来后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朝廷大堂。给木兰记下屡屡战功,千次百次受到奖赏。君王询问木兰希望得到什么,木兰不愿做尚书郎,只愿骑上千里马,送我早早回到故乡。疏通文意郭:外城。扶将:扶持。将:扶。霍霍:模拟磨刀的声音。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疏通文意阁:指闺房。著:穿。云鬓:象云那样的鬓发。帖:同“贴”。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火:同“伙”。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疏通文意译文

爹娘听说女儿归来,互相搀扶迎出城外。姐姐听说妹妹回来,高兴地对门整理容妆。弟弟听说姐姐回来,磨刀霍霍杀猪宰羊。(木兰)打开东房的门,坐在西房的床上,脱下征战时的战袍,换上昔日的女儿装,对着窗子梳理鬓发,照着明镜贴上花黄。走出门外看看伙伴,伙伴们惊奇地不能相识,朝夕征战十几年,竟不知木兰是个姑娘。扑朔:动弹。迷离:眯着眼。傍地走:并排跑。安:“怎么”。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疏通文意译文雄兔前脚常不停地爬动,雌兔双眼常细细眯起,雄雌两兔一起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我是雄是雌?疏通文意请同学们仔细分析“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句,思考这两句的确切意思,并说说在语意表达形式上有何特点?又该如何去翻译这两句呢?课文赏析思考探究

翻译: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有的不幸战死了,有的转战数载胜利回来了。上下两句看似各说两件事,其实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即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地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种手法叫互文。课文赏析思考探究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文中运用互文手法描写的句子还有哪些?找出来并解释。意思:跑遍了许多市集,购齐了出征所需之物,而不是在某一个集市上只买某一样东西。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意思:打开每间房门,进去看看,坐坐。意思:当着窗子,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3.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课文赏析思考探究请同学们看看下列句子划线部分各有什么句式特点,从诗中再找些类似的句子出来。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2.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4.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课文赏析思考探究1.这两句是复沓句。两句文字基本相同,只更换少数词语。“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以及“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节八句,也是复沓。2.这两句是顶真句,又称“联珠”,后一句开头的词语与前一句末尾的词语相同,首尾相连。“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也是顶真。3.这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句。此外,“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也是很工整的对偶句。另有“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等不是很工整的对偶句。4.这几句是排比句。“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一节四句,也是排比句。课文赏析思考探究“二一二”节拍“二三”节拍“二二一”节拍请同学们根据语意及句式划分节奏。唧唧复唧唧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万里赴戎机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课文赏析跟踪检测第二课时主要情节复述要求停机叹息叹息缘由准备出征十年征战奔赴战场还朝辞官亲人团聚较为准确完整注意抓住重点清晰流畅有条理1.抓住重点复述故事,力求清晰、流畅、有条理地表达。温故知新2.按照下面的主题词背诵相关句子。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木兰积极做从军准备木兰晓行夜宿赶赴边关,无限思念家乡亲人战争旷日持久、伤亡惨重木兰战功卓著全家人欢天喜地迎接木兰回家木兰回家后无比欢喜、恢复女儿装温故知新自由朗读诗歌,小组内交流讨论,说说木兰的传奇形象体现在哪些地方。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她奇在作为一名女子,在家庭、国家危难之时,能承担起家庭和国家的责任,不顾传统观念的约束,乔装打扮,义无反顾地替父从军。她的家国情怀,她的勇敢担当让人称奇。人物形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她奇在作为女子,却英勇善战、矫健勇敢,还立下赫赫战功,她虽是女儿身却胜似男儿,让人敬佩称奇。人物形象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她从军十余年,居然能巧妙掩饰女儿身份,不被发现,且同男子一样上阵杀敌。她的聪明、机智、谨慎让人称奇。人物形象木兰不仅是一位骁勇善战的英雄,还是一位淳朴的劳动女子。诗中许多情节都有所体现,请同学们继续探讨、品析。人物形象辞别家人奔赴战场细致描写了她离家越远思亲越切的心理,真实再现了一个初次离家、孤单思念亲人的女子形象。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人物形象辞官还家她虽然立了大功,却辞官不就,只想回到故乡,享受家庭的欢乐,体现出她不爱功名、热爱田园生活、至情至性的品质和特点。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人物形象归家时恢复女儿身她急切地脱掉战袍、穿上红装来恢复女儿身,俨然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人物形象诗歌是如何刻画出木兰这种传奇形象的?排比、夸张的手法,诗歌的第3、4段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奔赴战场的勇敢、军营的艰苦、战斗的激烈,生动表现出木兰英勇善战的英雄气概。写法探究形象的人物描写,诗歌的第1、2、6段对木兰的心理、神态、行为、动作进行了细致描绘,刻画出木兰孝顺、勤劳、有担当而又温柔、娇羞的女儿形象。写法探究详写木兰当户织时的心事重重、准备行装时的活动、奔赴战场时的思乡心理、回家后家人的欢乐以及恢复女儿装的欣喜。略写木兰征战沙场时的细节。突出木兰的孝敬父母、勇于担当、娇美温柔、热爱亲人的女儿形象。写法探究1、开篇写“唯闻女叹息”的作用是什么?从下文看,木兰叹息的内容是什么?设置悬念,引出下文故事情节。国家征兵,父亲年迈,弟弟幼小。合作探究2、怎样理解“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句话?木兰真的分别到四个集市准备这些出征用品吗?诗中运用了排比、互文的手法,写出了木兰紧张而有序地购买战马和马具。东南西北是虚指,并非实指。合作探究3、如何理解诗句中表示时间的“旦”“暮”二字?“旦”“暮”是虚指,极言时间的短促。这反映了当时战事紧迫,木兰早行夜宿,急速行军的情况。合作探究4、不断强调木兰在从军路上“不闻爷娘唤女声”的思亲之情,这样写会有损木兰的英雄形象吗?为什么?

不会。从军之急和思亲之深。看似矛盾,实际上这样的描述使得木兰的形象有血有肉,令人信服,也更能表现木兰舍家为国的英雄形象。合作探究5、本文有些数词,如“十二”“十年”等,这些数词的用法有什么特点?你还能再举出一些例子吗?

诗中“十二”“十年”等是虚指,不是实指,以确定的数字表示不确定的含义,又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同行十二年”与“壮士十年归”两句中的“十二年”与“十年”都是说十多年的意思,如作实数理解,前后便矛盾不可解了。“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旨在强调木兰的父亲这次非出征不可。合作探究6、本文在写法上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剪裁得当,重点突出。诗中详写和略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这样安排?诗中详写了木兰从军的动机,途中怀念爷娘的心理活动及回家后与亲人欢聚热闹的场面。略写了木兰多年的战争生活。因为主题和塑造人物的需要,文章不在于表现木兰驰骋沙场、杀敌立功,而重在表现她深明大义、不慕荣利,热爱家乡亲人和对和平的向往。合作探究7、你认为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千百年来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原因是什么?木兰是一个普通的纺织女郎,在国家危难之际,她能冲破种种阻挠,毅然代父从军,这种精神令人敬佩。她既有女性的情怀,又有英雄的气概;既有为国家献身的精神,又有不慕名利的纯洁品格。她的形象光彩照人,这正是这个故事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原因。合作探究再读诗歌,根据提示,体会诗歌语言的北方民歌特点,并找出相关语句进行品析。提示:可从选择的事物来品评。可从运用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排比)的效果来品评。可以从运用民歌写法(设问、铺排、复沓、对偶)的作用来品评。合作探究选取的事物:选取了“黄河”“胡骑”“戎机”“关山”“朔气”“金柝”“铁衣”等富有北方特点和战争特点的事物,写出了北方景物的粗犷、雄浑、有气魄的特点和有关战争事物的刚健、豪迈的特点,体现出北方民歌刚健豪迈的语言特点。合作探究修辞手法:(1)“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运用排比、互文的修辞手法,层次分明地铺陈出木兰紧张而又周密地准备戎装的情形,语言十分灵活和简洁。(2)“雄兔脚扑朔……安能辨我是雄雌?”运用诙谐俏皮的比喻的修辞手法,解答了木兰女扮男装的奥秘,使故事在欢快喜庆的气氛中结束,语言诙谐、幽默。合作探究民歌的手法:(1)“问女何所思……女亦无所忆……从此替爷征”,运用设问手法,一问一答,生动地刻画了木兰的心理,口语化的问答使语言质朴清新,体现了民歌特色。(2)“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运用复沓的手法,通过两个句式相同、音节相对、反复咏叹的诗句,渲染出悲壮的气氛,语言生动,富于变化。(3)“爷娘闻女来……对镜帖花黄”,运用铺排的手法,生动描绘出家人和木兰重逢后的行为、情态,渲染了欢快的场景和欢乐气氛。语言质朴、活泼、富有生活气息。合作探究通过学习,你对《木兰诗》的主题有什么认识?1.诗歌记述了木兰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替父从军,驰骋沙场,英勇奋战,立下汗马功劳的故事;表达了对木兰的忠和孝精神的赞美颂扬,对古代女性的才能智慧、胆略见识不输于男子的赞叹。2.诗歌对木兰的女儿情态进行了细致描绘,来赞美她的孝顺、善良、体贴的美好品质,而对残酷的战争,则一笔带过。这样的安排表达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战争的憎恶。课堂小结写作特色1.民歌风格。《木兰诗》具有乐府民歌的独特风格,开篇一问一答,是民歌中常见的。语言生动质朴,极少雕饰斧凿。“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流传千百年,至今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口语。而且语言丰富多彩,有朴素自然的口语,也有字句谐适的排比。排比如“东市”“西市”“南市”“北市”等句子,渲染了木兰从军准备工作的繁忙与有条不紊,表达了木兰的乐观精神。还有新奇幽默的比喻,如最后四句,体现了作者对女英雄的赞美之意。还有非常工整的对偶,如“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形象地写出了北方的苦寒,极言战地生活的艰辛,用环境来烘托木兰勇敢顽强的性格。

课堂小结2.详略得当。本诗是一首叙事诗,有集中完整的故事情节,在叙事上有详有略,详略得当。诗歌对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离别、辞官还乡、家人团聚的内容写得较详细,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几十年的征战内容则写得较简略。这样处理详略不只是为了求得行文的变化,使结构疏密有致,更重要的是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课文赏析课堂小结木兰诗代父从军踏上征途征战沙场凯旋辞官返家团聚深明大义不畏艰难英勇善战不慕功名热爱和平爱国爱家课堂小结准确默写这首诗。课外延读民歌《敕勒歌》《采桑度》,感受民歌的特点。完成小练笔:以《我心目中的木兰》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说说自己对木兰的认识和思考。课后作业大破天门阵的穆桂英拓展延伸击鼓退金兵的梁红玉拓展延伸明末农民起义女英雄红娘子拓展延伸还有:中国隋末唐初女英雄平阳公主中国太平天国女英雄洪宣娇明代农民起义女英雄唐赛儿清代农民起义女英雄王聪儿近代民主革命女英雄秋瑾抗日女英雄赵一曼铡刀下的女英雄刘胡兰

……拓展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