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食用菌质量控制措施_第1页
无公害食用菌质量控制措施_第2页
无公害食用菌质量控制措施_第3页
无公害食用菌质量控制措施_第4页
无公害食用菌质量控制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无公害食用菌质量控制措施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的生产环境、菌种、原辅材料、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食用菌的生产。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99-2002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16号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基本要求生产环境要求生产场地选择生态环境良好,水质优良,无有毒有害污染源,诸环境要素综合指标较好的场所作为生产场地。环境空气质量、灌溉水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 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条件的规定。生产区的布局生产区与生活区应分离,且生产区的堆料场、制种、发菌及出菇区、产品加工区、仓库区合理分区。菇场卫生要求每季栽培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残料或废菌棒,并对菇场进行消毒。菌种应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以上农作物品种认定或推荐,并经当地适应性栽培示范成功的食用菌品种,菌种生产单位具有《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原辅材料原辅材料应符合 NY5099-2002的要求。主辅材料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主辅材料,如杂木屑、秸秆及农林下脚料、棉子壳、麸皮等,力求新鲜、干净、干燥、无虫、无霉、无异味,无有害污染物污染。秸秆、棉子壳等作食用菌生产主辅材料的,作物在收获前1个月不能施高残毒农药。某些食用菌如姬松茸类具有富集重金属镉的特性,对主辅材料的选用要慎重。覆土材料采用覆土栽培的可用天然的、未受污染的河土、泥炭土、草炭土、稻壳、林地腐殖土及农田耕作层以下的土壤,应符合 GB15618中二级标准的要求。对具有富集某些重金属特性的食用菌,选择其覆土材料时,其中易富集的重金属含量必须控制在使该食用菌产品不超标的范围内。覆土材料不能用高残毒农药处理。用水管理用水包括培养料配制用水和出菇管理用水,可用泉水、山水等,水质应达NY5010—2002的规定,培养料添加剂应根据不同食用菌种类而定,可选用作物生产的肥料,如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铵、氰氨化钙 (石灰氮 )、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石灰、石膏、碳酸钙等,不允许添加含有植物激素、生长调节剂或成分不明的混合型培养料添加剂。培养料添加剂按 GB2760及附录A中的规定,要求无有害污染物。不使用未经有关部门作安全性评价的任何添加剂和原辅材料代用品。栽培管理栽培季节根据所选择栽培的食用菌种类、品种特性,合理安排接种、栽培时间。菌种要求要求母种做过出菇试验,菌龄正常,无杂菌、无虫害,菌丝色泽符合该种属性,长势良好。菌种制作菌种制作场地要清洁卫生、无虫、鼠害。制种过程应严把灭菌关,栽培基质经灭菌处理后应达到无菌无虫状态。菌种制作应符合 NY/T528的要求,建立菌种生产档案。栽培料灭菌)蒸汽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应在锅内蒸汽压力达 0.15Mpa、料温126℃下,保持1.5h〜2h;常压蒸汽灭菌则应在料温达到 98C〜100 C温度下保持10h〜12h。2)发醉灭菌:培养料在堆制发醉过程中堆内温度应达到 65C〜70c以上,并按各不同食用菌培养料堆制发酵要求的时间间隔和次数,进行翻堆,使培养料腐熟一致;菇培养料应严格按二次发酵工艺要求进行二次发酵,杀死培养料中的各种病原生物。接种接种过程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接种工具、设备、菌种外表及接种者双手均要严格消毒,可选用附录B所列的化学药剂进行消毒。发菌与出菇管理发菌与出菇场所:应选择生态环境良好,严格控制环境病虫害污染的场所。发菌与出菇管理要点:应根据所选择栽培的食用菌种类特性和要求进行管理,通过调节温、水、气营造适宜食用菌生长的环境条件。栽培期严格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出菇期虫害,可采用光源、食饵诱杀;栽培期严格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必要时,可选用已登记的可在食用菌生产上使用的农药进行防治。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必要时辅以化学防治。农业防治选用抗性强的品种,避免使用老化菌种。净化生产环境 ,菌种保藏室、接种室、发菌室、培养室应严格消毒,周围环境应定期消毒。出菇场地要保持清洁卫生。受杂菌严重污染的菌棒应远离菇场填埋。栽培结束后的残料应及时清理出栽培场地,并及时进行菇场消毒。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农药,通过以虫(天敌)治虫、以菌(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治虫、以菌素(阿维菌素、多抗灵等抗生素)治虫杀菌等,利用生物不同特性控制病虫害发生,不用有毒化学农药,确保食用菌生产达到安全、优质、高产。物理防治利用防虫网、遮阳网等功能网隔离培养室、菇棚等场所,阻隔害虫侵入。利用空气过滤、紫外线和75%的酒精、臭氧等装置进行接种器具和栽培场所的消毒处理,禁止使用未经批准的消毒剂。化学防治农药使用:针对已经发生侵染性病毒和虫害时,在十分必要的情况下才可考虑化学防治,而且必须有选择地使用一些低毒低残留的药剂,杜绝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16号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及2001年11月2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农药管理条例〉的决定》中的规定,不得使用剧毒和高毒农药。可选用目前已在国家登记的可在食用菌生产上使用的农药防治(附录C)。不得在出菇期间和仓储期间向菇体施用任何药物。防治虫害:通常采用拒避、毒饵诱杀等措施防治虫害。防治杂菌:培菌阶段对受杂菌污染的菌棒可用低毒低残留药剂进行表面药物处理,防治杂菌。采收要求采收后尽快整理分级,鲜菇预冷后进冷库保存、冷链运输,干菇应采用脱水机烘干,保鲜及烘干的材料和方法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安全卫生标准,以免产品受到二次污染。无公害金针菇栽培生产操作规程本合作社栽培金针菇的方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根据菇类的生物学特性,在菇房里和人为控制的温、湿、气、光等条件下进行季节性程序化栽培。一、栽培季节:秋天9月起至春季 3月初,周期 6个月。二、栽培场所:产地符合NY/T391要求。菇房结构、面积、生产通道、机械、配套设施与生产流程、生产规模相适应,各生产工艺之间的流程、设备相配套,布局全理。栽培全场分为有菌区和无菌区。有菌区包括拌料、制袋区和设置在北面、西北面的下风口处的原料仓库、堆料场;无菌区包括冷却室、接种室、培养室;灭菌区采用双门灭菌锅,一边连结有菌区,一边连结无菌区。栽培区设有三区:菌袋培养区、催蕾区、子实体生长区。每区内具有相应的菌丝生长温度、催蕾温度、子实体生长抑制温度,子实体生长温度的控制功能。三、原料配比:棉籽壳 35%、甘蔗渣 30%、麦麸 30%、玉米粉 3.5%、碳酸钙 1.5%含水量60%、ph=5.5--6.5。各种原料要求新鲜、干净、无霉变。按比例称量好各源料、拌搅均匀,再闷 2--4小时,即可装袋。四、装袋灭菌:选用聚丙烯塑料袋,规格为17cmx35cm的塑料袋(一头出菇)。塑料袋宽度不易过大 ,否则易感染杂菌 ,菌柄易倒伏。装袋时,先把少量培养料装到袋中 ,用手指沿袋底两端的边角向内压进并压紧培养料使之能直立站稳 ,然后继续装料 ,边装料边压实, 袋子上端可留15厘米以上的长度供菌柄生长之用 ;也可留 5厘米长 ,另套袋子。装袋后套上塑料环 ,用牛皮纸或棉塞封口或者装好后开口用绳子作活结绑牢。装袋后进行高压灭菌(压力10.4X105Pa,温度127C,菌时间1.5h--2h)。塑料袋的体积大 ,装料多 ,灭菌时间比瓶子要长些 ,一般常压灭菌 100摄氏度维持8--10小时。无论是高压灭菌或者是常压灭菌,塑料袋最好直立排放锅内。灭菌后的栽培袋移放到预先消毒的冷却室或接种室中待冷却至30℃以下接种。五、接种培菌:接种箱按每立方米用甲醛 10毫升,高锰酸钾5克进行灭菌30分钟。接种时严格操作规程,塑料袋口要接近酒精灯火焰处 ,但要注意不能碰到火焰,以免把塑料袋烧熔。接种量稍多些 ,一般每袋接 3匙的菌种。接种时,把少量的菌种接入洞中 ,大部分菌种分布在培养基表面 ,有利于整齐出菇。 采用两端接种,每瓶种(750克/瓶),可接 25--30袋。接种后及时将袋移到培养室。培养室温度以20摄氏度为宜 ,气温低时 ,室内门窗关闭 ,但也应注意通风透气。发菌期间定期翻袋 ,调换菌袋位置 ,即上往下翻 ,下往上翻 ,左右调换,使之发菌均匀。经过 25--30天左右,菌丝才能满菌袋。在培养过程中要防止老鼠和蟑螂危害,造成杂菌污染。同时 ,在操作过程中 ,不要刺破塑料袋。六、菌丝培养管理 :培养场所使用前应进行预先消毒。20℃左右的气温条件下,层架式培养室每1000袋菌袋必须拥有 5M2以上的培养面积, 25℃左右气温条件下,每1000袋菌袋必须拥有 10M2以上的培养面积,并有辅助降温设备,采取有效降温措施。菌袋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室温18℃~20℃,空气相对湿室60%~70%,适量通风,避免直射光)培养 28d~32d可即进入出菇管理。七、出菇管理 :出菇立地条件是室内相对湿度保持 80%~85%,保持光照度 30lx~40lx,水质符合GB5749标准的要求,温度控制分阶段进行,菌丝生长阶段 18℃~20℃,催蕾阶段 6℃~8℃, 抑制阶段 3℃~4℃, 字实体生长阶段 14℃~16℃。并根据不同生长阶段适量通风。)催蕾在栽培室内 ,先把棉塞或套环或绳子去掉 ,再把塑料袋完全撑开在袋口覆盖一层报纸 ,每天喷水于报纸上 ,可喷 2--3次,保持报纸湿润。几天之后 ,培养基上就会形成琥珀色的洙 ,有时还会形成一层白色棉状物 ,这是现蕾前兆,再过13--15天就会出现菇蕾 ;喷水过程中 ,不能把水喷在菇蕾上 ,否则菌柄基部就会变成黄棕色至咖啡色 ,影响出菇的质量 ,同时会产生根腐病。 菇蕾出现后不要急于拿掉报纸 ,但也不能让菌盖接触报纸 ,等菌柄长至10厘米左右时去掉报纸。催蕾期温度控制在 12--13摄氏度,湿度 85--90%之间 ,每天通风 3--4次,每次5分钟左右,并给微弱的散射光。)抑菇现蕾后 2--3天,菌柄伸长到 3--5厘米 ,菌盖米粒大时 ,就应抑制生长快的,促使生长慢的赶上来 ,以便菌株整齐一致 ,在5--7天内 ,减少喷水或停水,相对湿度控制在 75%,温度控制在 5摄氏度左右。)吹风又称压风,当菇蕾冒出袋时 ,应轻轻吹风 ,可使菇蕾长得更好 ,发生更整齐。4)套筒套筒是防止金针菇下垂散乱 ,减少氧气供应 ,抑制菇盖生长 ,促进菌柄伸长的措施。可用20厘米塑料袋或牛皮纸 ,高度35厘米作筒。当金针菇伸出袋口 2--3厘米时套筒。套筒后每天可在纸筒上喷少量水 ,保持湿度90%左右 ,早晚通风 15--20分钟 ,温度保持在 6--8摄氏度之间。主要工艺流程:栽培菌袋一去套环棉塞一搔菌一拉直塑料袋一覆盖保湿一低温差刺激催蕾一通风控湿管理一套袋一随子实体生长拉高袋口一采取八、采菇与保鲜:.采收规格金针菇菌柄长 13--14厘米,菌盖直径1厘米以内,半球形,边缘内卷,开伞3分时 ,为加工菇的最适采收期 ,菌盖 6--7分开时 ,为鲜菇的采收期。.采收方法手握菌柄 ,轻轻地整丛拔出 ,勿折断菌柄。收完第一茬菇后 ,除去腐根和老菌膜 ,并保持料面平整 ,少喷水 ,再盖上塑料薄膜 ,经12天左右,又能长出新的子实体 ,18天左右可采收第2茬菇,再按上述方法管理 ,一般可采收 3—4茬。.保鲜采收后 ,扎成把 ,趁鲜供应市场,也可采用低温黑暗保存 ,即把鲜菇成丛装入塑料袋,抽气封闭 ,放在暗处 ,能在短时间保鲜 ,放在 0— 2摄氏度低温下可保存 20天左右的时间。要进行鲜菇分检,预冷(0℃~1℃),排湿,分级内包装,抽真空,入塑料筐,入冷库保鲜或直接销运。无公害金针菇、茶树菇质量控制措施为保证产品符合无公害产品要求,特制定如下质量控制措施。一、组织措施:加强人员管理,按生产区域实行栽培车间员工划分,统一设置出入消毒设施,进入各菇房、车间前人员消毒,实行科学严格的出入菇房的制度。二、技术措施:、厂房选址科学布局合理硬件工程质量可靠厂房周边没有污染源。、生产过程严格按照无公害金针菇生产规范DB/35进行、栽培场所使用前采用甲醛 +高锰酸钾熏蒸消毒。4、严格按菇类各个生长期所需控制好温度,湿度,光度,空气。5、及时清理受污染的瓶、袋,绝不在菇房里挖瓶或掏袋。6、每批产品收获后,栽培室必须重新清洁,熏蒸消毒。7、栽培管理用水全部使用经过检测后的天然山泉水。三、投入品购买和使用控制管理:与福建省南安市华兴面粉有限公司签订购销合同,使购进的麦麸、玉米粉、甘蔗渣等原料达到国家相关产品标准 ,塑料膜符合 DB/T4456标准。按棉籽壳 35%、甘庶渣 30%、麦麸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