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所见》设计市赛获奖_第1页
《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所见》设计市赛获奖_第2页
《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所见》设计市赛获奖_第3页
《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所见》设计市赛获奖_第4页
《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所见》设计市赛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所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寻隐者不遇》这首诗寥寥二十字,却写得情景俱佳,读来如同欣赏一幅白云缭绕的山水画。诗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不但写出了松下询问的场面,山中林木茂密的景色,还写出了“师”的高隐品格。全诗用语朴素,谋篇精巧,历来为人传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解释题意。

1.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贾岛(779~843),字浪仙,一作阆仙,范阳(今北京)人。早年出家为僧,法名无本。后还俗,屡试不第,被讥为科场“十恶”,是中唐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与孟郊齐名,世称“郊寒岛瘦”,对晚唐及南宋江湖诗派影响甚大。

2.理解这首诗的题目“寻隐者不遇”。

诗写的是一次寻访。“寻”,寻访。“寻隐者不遇”,意思是寻访隐者,没有见到。

3.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播放朗读录音,教师再范读。

2.学生按要求听读,要求:

(1)听准生字的音。

(2)用铅笔标出古诗的停顿。

3.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生字,读一读新词。

4.出示新词卡片,检查学生会读情况。

童子

隐者

言师

不知处

(1)指名读。先指名朗读准确的学生,再指名一般学生。

(2)打乱顺序指名读。

(3)开火车读

(4)齐读生字新词。

5.学生朗读古诗,要求读正确。

6.指名朗读,检查读正确情况,注意诗的停顿。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7.学生四人小组朗读检查。

8、初读全诗:听录音读、个人读、小组读、全班集体读

三、质疑讨论明诗意。

1.学生自学,找出不懂的地方,同桌讨论解决。

逐字逐词逐句弄懂诗的字面意思。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的方法,教师作适当的

点播。

2.学生提出问题,共同讨论解决,串讲诗意。

第一行:“松下”,在松树下面,是在山林的一棵松树下面(点明了事情发生的地点和环境)“童子”,小孩,被寻访者的徒弟(点明了人物)。

第二行:“言”,是说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寻访隐者,在松树下碰到了一个孩子,那是他的徒弟。我问他师父的去向,他说师父采药去了。

第三行:“只”,就;“此”,这。

第四行:“云深”,云雾迷蒙;“处”,地方。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师父就在这座山里,山上云雾迷蒙,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什么地方。

三、想象诵读悟诗情。

1.学生通过想像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并用语言描述出来。

(1)打出投影,出示第一张图画场景投影片,帮助学生形成画面。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合理想象,结合生活实际和看过的电影、电视剧、图书等进行想象。

学生借助投影片,根据想象描述画面。

(2)悟诗情、咏诗句。

根据你所描述的画面,体会诗人当时是怎样的感情。把体会到的感情通过读表达出来。

(3)提问题、想诗境。

出示第二张图画场景投影片,学生填充内容、描述画面。

提问:诗人虽然没没能寻到隐者,但是他并不感到失望,想到隐者的生活那样有情趣,那样逍遥自在,怀才不遇的隐者此时会是什么心情呢?他会怎样做?童子可能会怎样做呢?

播放古曲,配乐咏诗,引学生进入到广阔而幽深的山中境界,从而体会诗人对隐者这种与世隔绝,甘与大自然为伍,自得其乐的采药生活羡慕和神往之情。

2.运用这样的学习方法学习第三、四行。

四、迁移运用背诗文。

1.读,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个人读、小组读、师和生赛读、集体读

2.集体表演,用自己的“话”描绘出诗中的“画”。

想象人物说话的神情、动作、语言,同桌两人练习并指名表演。

3.配律唱诗

4.练背、试背。

五、总结全诗,说写训练。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学生四人小组相互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3.描述诗中的景象。

4.改写这首古诗。

5.学生按要求完成。

6.组织交流,选择比较优秀的作品供大家赏析。

六、书写指导

1.指名读生字。

2.齐读。

3.特别提示。

4.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

5.练写配套教材《习字册》中的相关内容。

第二课时

一、看图导入

观察课文配图:

1.图上都有什么?(儿童、牛、大树、蝉)

2.仔细观察图画,看看这个儿童是什么时候的人。是干什么的。(引导学生抓住儿童的衣着及牛和儿童手上的鞭子的联系,明白这个儿童是古时的一个放牛娃。)

3、图上的儿童在干什么?(指导观察儿童的表情,初步体会枚童看见树上的蝉时的心情。)

二、揭示课题,解释题意。

1.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袁枚(1719—1798),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诗人。著有《小仓山房文集》与《随园诗话》等。

2.理解这首诗的题目“所见”。

解释题意:枚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切给一个叫袁枚的诗人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一幅生活画面。

3.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播放朗读录音,教师再范读。

2.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3.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生字,读一读新词。

4.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检查学生会读情况。

zhèn

yuè

骑黄牛

振林樾

枚童

意欲

鸣蝉

(1)指名读,注意翘舌音,前鼻音:振蝉

先指名朗读准确的学生,再指名一般学生。

(2)打乱顺序指名读。

(3)开火车读

(4)齐读生字新词。

5.学生朗读古诗,要求读正确。

6.指名朗读,检查读正确情况,注意诗的停顿。

所见

枚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7.学生四人小组朗读检查。

8.初读全诗:听录音读、个人读、小组读、全班集体读

第二句之后要有较长的停顿。要突出“振”、“捕”、“鸣”、“闭口”、“立”等词语。要读出生活情趣。

9.指名读得好的学生读全诗。要求学生边听读,边看图,思考:起初枚童在黄牛背干什么?后来呢?

指名让学生试着回答问题。枚童开始在黄牛背上唱歌,后从牛背上下来了,站在那儿想捉蝉。

三、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理解第一句“枚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一个分句的意思。通过观察图使学生理解到“枚童”指的就是放牛的小孩。

黄牛——牛的一种,角短,皮毛黄褐色,或黑色,也有杂色的,毛短,常用来耕地或拉车,肉可以吃,皮可以制革。

(2)读整个诗句,查字典说说“振”“樾”的意思。

振——振动樾——树荫

教师补充:“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半句的意思。(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里振荡。)

(4)让学生读诗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2.理解第二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齐读第二句,并看图,说说图上的枚童在干什么,与第一句说的情景有什么不同

着重指导学生观察枚童的表情。

(2)理解前一个分句的意思。

查字典,说说“欲”“捕”在诗中的意思。(欲——想捕——捉)

用自己的话说说前半句的意思。(想要捕捉鸣叫的知了。)

(3)读全句,想一想:枚童听到广蝉的叫声后,怎样做的呢?

“闭口”在这里是停止唱歌的意思。

“立”指枚童从牛背上迅速跳下来,站在树下。

理解“忽然”一词在诗中的意思。(骑在牛背上唱歌时,忽然听到蝉叫声。)

(4)读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3.齐读全诗,引导学生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夏天,一个枚童在树林中骑着一头黄牛高声歌唱,知了在树上叫着。枚童听到了知了叫声。想去捉知了,立即停止唱歌,跳下牛背,站在树下,望着树上的知了。

四、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1.指导读第一句诗。

想象枚童在牛背上高声歌唱的心情。

指导读:枚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2.指导读第二句诗。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忽然闭口立”使我们想到了什么?(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枚童面部表情,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知了。想象枚童的动作,他踮起脚尖,身子向前倾,双手轻轻拍起,作好捕捉知了的准备。想象枚童的内心活动,他不住盘算怎样抓知了。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屏住呼吸,别惊动了知了,赶快捉住它”的感觉。)

3.感情地朗读全诗。

五、总结全诗,说写训练。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学生四人小组相互交流:学了这首诗,你觉得这个枚童怎么样?(活泼可爱,愉快、顽皮)

3.描述诗中的景象。

4.想象枚童捉蝉的样子,枚童怎样捉蝉,是否捉到了蝉?

看图联系课文编故事。

5.学生按要求完成。

组织交流,选择比较优秀的作品供大家赏析。

六、书写指导

1.指名读生字。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