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瘦绿肥话诗情——写景诗鉴赏写景抒情诗歌的构成:景象→手法→情感
掀起红盖头——熟悉写景抒情诗歌鉴赏要点鉴赏写景类诗歌,⑴要抓住景物的特点,⑵分析所绘景物的变化(如绘形、绘声、绘色;动、静、远、近、虚、实;乐、哀),⑶表现的技巧,⑷理解凝聚在景物描写中的作者的主观感情,⑸从而进一步品味出诗歌的意境(关注带有感情色彩的词)。一、考查如何写景的题型(表现技巧)常见的问法:1、这首诗是怎样写景的?2、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何特色?3、简要分析这首诗写景的方法。常见考查题型细解热身:下面几首诗写景特点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里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煞江南。这首元曲在景物描写手法上主要有什么特点?【注释】1、一江:满江,整个江面。2、烟水:烟霭笼罩着的水面。照:倒映。3、岚:山里的雾气。4、画檐:有画饰的屋檐。5、芰(jì)荷:出水的荷叶,亦指荷花。6、秋光淡:因为成丛的荷叶挺拔茂密,以至秋光也显得淡了。7、再三:多次,不断的样子。8、卷香风十里珠帘:“十里香风卷珠帘”的倒装。珠帘,珍珠缀成或饰有珍珠的帘子。9、画船:装饰华美的游船。10、酒旗:也叫酒帘,俗称“望子”,是以布缀于竿头、高悬于店门前的酒家标帜。11、飐(zhǎn):风吹物动的样子。12、煞:非常、甚。用在动词后表示动词程度之深。在写景的层次上,作者由荷塘做中心,再写荷塘堤上起舞的沙鸥,然后又由荷香延伸到周围,进而延伸到天边,由中间到四周层层展开,一点到面连及整个江南。
前五句写景由远而近,从大到小,写家人、荷塘、水禽,第六句写远方的画船,第七句又近写村落酒店酒旗,极富条理性和层次感,表达了欢快的格调。
①写景的顺序:如低高、上下、近远、外内(俯视、仰望、远眺、近观)-空间;时间。
②写景的角度: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
③手法:表现手法(衬托、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白描、侧面描写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
④结构技巧:呼应
赏景:角度、顺序、手法、色调
技法总结鹧鸪天
苏
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本词是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被贬在黄州所作。
(1)这首词上阕写景,词人可谓一个妙手的大画家,短短几句就画出了多种景物。你认为这首词在写景上有怎样的特点?请举例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示例】这首词写景上的特点:一是词人善于从多个角度写景,有远景,如山、林;有近景,如竹、墙;有仰望,如“翻空白鸟”;有俯瞰,如“照水红蕖”;有听觉,如“乱蝉”;还有嗅觉,如“细细香”。这样多角度的写景就使景物显得很有层次,做到了诗中有画。二是在景中含情。如“乱蝉”“衰草”就不仅仅是客观的景物,而是包含了词人苦闷的心境。
从观察的角度立足点层次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
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山行》
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
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诸觉结合):视觉(形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月夕》
陆游
开户满庭雪,徐看知月明。微风入丛竹,复作雪来声。俗尘不待扫,凛然肝肺清。村深无漏鼓,鹤唳报三更。
本诗由视觉到听觉,有静到动,以动衬静,融情于景。首联从视觉角度写明月满庭院,颔联从听觉角度写风吹竹子的声音似是下雪的声音,两联共同渲染庭满落雪、月明风清的宁谧、安闲的氛围,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从分析景物的全景与特写景来考虑:粗笔勾勒与工笔细描(点面结合)。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诗人在写景状物时,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到“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可以称之为点面结合。指出一点,隐括全面。
从分析景物的色彩搭配的角度来考虑:突出景物的色彩,注重色彩的多样与谐调。古诗写景常涉及到声音与颜色,这是诗人利用感官多角度写景,让读者如临其境,收到了很高的艺术效果。《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上联是一组对仗句。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翠”是新绿,“翠柳”是初春物候,柳枝刚抽嫩芽。“两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现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态优美,自然成行。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首句还有声音的描写,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第二联两句诗,就是六个名词(即六种景物)的组合,没有任何修饰语。它集中地表现了早行的辛苦。在鸡鸣声起,残目未落之时,冒着寒霜上路,可见早行辛苦。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09年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题西溪无相院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方修芦碍月生。
(2)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4分)(2)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呼应了第一联的“清”字。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二)考查写景或抒情或景与情的关系题型常见问法:1.这首(几句)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图画)?2.抒发了什么(怎样抒发)情感?2.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3.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联)(09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1)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局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8分)菩萨蛮·宜兴作
苏庠北风振野云平屋,寒溪淅淅流冰谷。落日送归鸿,夕岚①千万重。荒陂垂斗柄②,直北乡山近。何必苦言归,石亭春满枝。【注】①岚:山林中之雾气。②斗柄:北斗七星柄部三星。(1)简要分析本首词上片营造了怎样的意境。(4分)【参考答案】(总写)开篇两句风吼云涌、寒溪冰谷的场面。(分析)以风、云、溪、谷的景物,从声、色、势、温等方面烘染出凄冷的气氛。三、四两句,写鸿雁伴随着西下的夕阳缓缓飞回栖居之地,落日映照下的重重山峦映入眼帘。此景给人以舒徐宁静的感受。(总结)词之上片,写出了风卷平野、寒凝大地的凄冷压抑意境,以寒流暗示了政坛的险恶,又从鸿雁寄寓了归心。寄寓了诗人矛盾的心理。【2011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琅琊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09重庆卷)12.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6分)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2)“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答案】(第一步总写)这几句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秋景图。(第二步分析)通过“白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白鸟绿水黄花红叶,本应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秋景图,但却“无个人瞧”,真让人感到一股彻骨的凄凉,物是人非的感慨,昔盛今衰的喟叹。(第三步总结)作者运用反衬的手法,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
1.这首(几句)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图画)?
抒发了什么情感?//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逐句展开)+一句话概括(时间、季节、地点景物)(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两个形容词)(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生机勃勃、繁华热闹等)。
③抒发的作者情感。意境鉴赏可分三步去答:
一看写了哪些景物,找出景象、物象;
二看用了哪些技巧,展开联想、想象再现画面;
三要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指明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景物:用偏正短语回答(修饰语+景物)题型三: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或者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句诗2009年江西卷14题: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注〕蔡家亲:表亲。
(2)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因表弟卢纶到家拜访有感而作。首句是写作者悲凉的境遇:年老独居荒野,近无四邻,孤苦无依,生活贫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一联写景抒情,把一位穷愁潦倒的白头老人的形象刻画得很丰满。后两句写对表弟到来的感激,这是写“喜”,但喜中仍有悲。喜的是虽然自己被贬沉沦,亲人还来探望,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微生物资源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药物化学生物学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幼儿语言活动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信息学院《建筑工程专业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烟台科技学院《细胞生物学C》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信阳艺术职业学院《人体生物力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微电影拍摄合同协议书
- 合同与协议幼儿园入园协议
- 柴油购销柴油购销合同
- 墙体广告协议合同
- 人工智能-第一章 绪论
- 超声引导下动静脉内瘘穿刺
- 柯坦镇中心小学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实施方案
- 人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 第二章活动1认识三维建模技术 教案
- 2024城市电缆线路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 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拖延的教学设计
-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单元解读-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计算题专项训练
- 2024年郑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 服务类验收单
- 声声慢三部合唱简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