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班音乐教案(通用12篇)活动目标:
1、让幼儿复习并稳固固定节奏。
2、音乐嬉戏:以律动、身体节奏等方式带入歌曲《懒散虫》。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与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进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愿意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欢乐。
活动预备:
歌曲《懒散虫》,节奏卡片。
活动过程:
1、固定节奏问答。
(1)教师先排出一组节奏,再帮忙幼儿排另一组有所变化的节奏。
(2)先引导幼儿如何将名字与卡片节奏结合在一起。
(3)鼓舞幼儿自己创作并答复节奏(要会排也要会念),幼儿排节奏卡教师念出节奏。
(4)请个别幼儿排节奏卡,全体幼儿一起念出节奏。
2、音乐嬉戏。
(1)教师教唱歌曲第一段时,幼儿仿照虫子的动作扭来扭去。
(2)其次段唱到肚子痛时就摸肚子。
(3)第三段再仿照虫子的动作扭来扭去。
(4)教师拍哒哒空的节奏,让幼儿跟随,不连续的拍,教师渐渐带入歌曲。
(5)幼儿拍哒哒空,哒哒空的节奏,边拍边唱歌曲。
(6)幼儿自由选择乐器进展歌曲敲奏。
活动反思:
很久前我就曾看过一位名师上过这个音乐《懒散虫》,对我的印象很深,整个活动特别的诙谐幽默是很好的一个音乐教材。我发觉现在的自理普遍较差,一方面由于他们自己缺乏主动劳动的精神,更主要的是对孩子太过宠爱,普遍存在事事包办的现象。作为一线的,对进展地、引导是很有必要的。我发觉这个活动中蕴涵着很多的教育因素,于是我对这个活动进展了修改。我把整个活动分成两个局部,即学唱歌曲并知道做懒散虫是不好的;其次局部是创编做个“勤快人”。活动开头局部是边唱边玩“找懒散虫”的,让幼儿产生对音乐学习的和爱好。活动中我发觉孩子们对懒散虫不是很理解,于是我作出了解释,孩子们都觉得做懒散虫不好。
中班音乐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结合故事听音乐,初步感受乐曲的根本心情及节奏变化。
2、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体验嬉戏的欢乐。
3、熟识《小马运粮》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展表演。
4、仔细倾听并积极参加唱歌活动。
教学重难点:
幼儿能结合故事听音乐,并情愿参与嬉戏活动,体验嬉戏的欢乐。
初步感受乐曲的根本心情及变化。
教学预备:
小马运粮的情景图片、音乐、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配乐故事《小马运粮》。
师:小朋友,今日教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玩的故事,名字叫做《小马运粮》,一起来观赏一下吧。
提问: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呢?
2、教师出示三幅图片,结合图片提问。
提问:
(1)天气晴朗,小马驮着粮食渐渐的走在路上,发出了什么声音?(嘀哆)
(2)小马是怎么游泳的呢?(一会儿上一会儿下)
(3)上岸后,小马又是怎么跑到村子里去的?发出了什么声音?(嗒嗒嗒)
二、观赏理解音乐,感受乐曲根本心情及节奏变化
1、结合故事,初步观赏音乐
师:宝宝们知道吗?其实这个故事里面还藏着一段好听的音乐呢!我们一起来观赏一下。(完整观赏音乐一遍)
2、分段观赏音乐,感受乐曲的根本心情及节奏变化。
(1)播放第一段音乐
师:天气晴朗,小马背了一袋粮食走在公路上,它出门了。
小马背着重重的粮食,走起路来应当是什么样的?
(2)播放其次段音乐
师:前面有一条小河拦住了小马的去路,这下小马跳进了河里。它怎么样游泳的?
(3)播放第三段音乐
师:小马最终上岸了,这时候它的心情怎么样?怎么样跑进了村子里了?
(4)探究小马运粮的动作。
师:这么好听的音乐,我们再来听听看,听得时候请小朋友想一想,小马在运粮的时候,它还会做些什么动作呢?(师幼一起探究运粮的各种动作。)
3、再次完整音乐一遍,探讨动作
提出要求:宝宝们听出来了吗?这么好听的音乐,让我们一会儿再来观赏一遍。这次观赏的时候,余教师请小朋友们认真地想一想,小马在运粮的时候它还会做些什么动作?
(1)刚刚教师观察了小朋友们在做小马驮粮食的时候,他把粮食放在肩上,还有没有不同想法的小朋友,你想把粮食放在哪里呢?(背、头……)
(2)师:小马在游泳的时候,想一想小马它还会做些什么动作呢?
(3)师:小立刻岸后,它跑到了村子里,它是怎么跑的?
4、再一次完整观赏音乐
师:接下来,教师要请宝宝们听着音乐,跟着教师一起来表演小马运粮。
三、音乐嬉戏:“小马运粮”
师:小马运粮,运得可真快乐呀,我们一块儿来玩一个好玩的嬉戏,好吗?
嬉戏途径:
瞧,那里有一条小河,小马刚动身的时侯是在路上渐渐的嘀哆嘀哆的走,然后游过小河,最终小立刻岸,嗒嗒嗒的跑回村子。那我们就从这里动身,然后经过小河,最终到达村子(教师演示嬉戏路径)
嬉戏进展2-3遍。
四、活动延长
1、可在乐曲伴奏下开展小马运粮体育嬉戏活动。
2、小马最终把粮食送到了村子里,这个嬉戏好玩吗?跟教师一起到大操场,到更大的河里去游泳好吗?
活动反思
音乐是用声音来反映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的一门艺术,是依据声音的凹凸、长短、强弱、音色等特征,构成节奏、节拍、速度、力度、旋律、音区、音色、调式、和声、织体、曲式等音乐的根本表情手段和组织形式来表现人的内心情感、反映社会生活的。然而音乐又是一门很特别、很“难”的艺术。怎么样在“难”的音乐和稚嫩的孩子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怎么样将音乐和孩子沟通起来呢?我认为,只有嬉戏才能做到这一点。
在音乐嬉戏的创新教学中,我们作为创新者,本着主线要新、思路要清晰,让幼儿自己学着去发觉、归纳,把重点放在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上,步步深入下去,逐步地形成以主动参加、积极探究、主动思索、主动制造为根本学习方式的新型教学方式,为孩子将来具有肯定的创新力量打下坚决的根底。
中班音乐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说说玩玩中进展气息训练,并学唱歌曲《吹泡泡》,初步尝试分组唱歌。
2.有参加唱歌活动的兴趣,体验和朋友共同嬉戏的欢乐。
活动预备:
幼儿有过吹泡泡的阅历、课件、吹泡泡伴奏音乐
活动过程:
一.泡泡飞来了(气息训练)
——“你们吹过泡泡吗?喜爱吗?为什么?”
——“有没有听过泡泡说话的声音?听听它发出什么声音(教师示范“po”)
——“泡泡可能是在说什么?(幼儿尝试)能和我一起来学学泡泡说话的声音吗?
l教师吹一个泡泡消失---飞行---裂开(裂开同时幼儿轻声发出“po”的声响,反复几次)
l教师吹多个泡泡消失---飞行---裂开(裂开同时幼儿轻声发出“po”的声响,反复几次)
——我们把这么多美丽的泡泡吹到天空中去好吗?
教师小结:原来泡泡发出“po”的声音就是在和它的朋友打招呼呀!
二.泡泡找朋友(集体练习)
l教师示范选择一个泡泡练习“chui----po”。
——“我要把泡泡吹得远远的,看看我找哪个泡泡做朋友。”
l幼儿尝试选择一个泡泡练习“chui----po”
——“你们也来把泡泡吹得远一点,让他去找个好朋友吧!”
三.泡泡在唱歌(学唱歌曲)
l倾听前奏,听出有四个泡泡
——“教师来唱一首《吹泡泡》歌,请你听听我吹了几个泡泡?”
l师生一同跟着录音唱歌。
l分组唱前奏局部:一组唱四下“吹”,一组唱四下“po”。歌曲局部齐唱。
活动建议:
1.《吹泡泡》中的活动重点在于分组时的每句连接。在幼儿进展演唱时,教师必需辅以清楚的手势或指挥帮忙两个小组的幼儿进展唱歌之间的连接。
2.教师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用泡泡飞行的路线引导幼儿进展长音和短音的练习。
中班音乐教案篇4
设计思路:
《玩具进展曲》节奏清楚,轻快的音乐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在本次活动中将引导幼儿感受乐曲的诙谐幽默和玩具的好玩组合,学唱歌曲,通过引导,盼望幼儿在动作表现上有进一步的提升。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玩具进展曲》,感受歌曲的活泼欢快。
2、尝试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活动预备:
1、课件《玩具进展曲》。
2、各种玩具,小猫、小狗、小汽车、小娃娃。
活动过程:
一、观赏歌曲
1.教师点击【歌曲观赏】,播放歌曲《玩具进展曲》,幼儿观赏。
2.教师:歌曲好听吗?歌曲里面提到了哪些玩具呢?
3.教师点击【玩具图片】,小结:歌曲里面提到了玩具小猫、小狗、小汽车、小娃娃。
二、学唱歌曲
1.教师点击【歌曲mtv】,请幼儿再次观赏,并尝试跟着歌曲在教师的带着下拍节奏。
2.教师边演唱歌曲边引发孩子仿照各种玩具形象的动作。
*小猫怎么叫的?(喵喵)走起路来怎么样?(静静静)
*小狗的动作呢?开小汽车的样子是怎样的?
3.幼儿听歌曲,反复跟唱。
4.小结:你们唱得真好听,这么多玩具都来了,真喧闹。
三、表演歌曲
1.请幼儿尝试在音乐伴奏下,演唱歌曲并协作仿照各种玩具的形象动作进展表演。
2.活动延长
*播放课件【歌曲图谱】,帮忙幼儿记忆歌词。
*播放课件【歌词创编】,教师提问:除了歌曲中唱到的玩具之外,小朋友想想,还有哪些玩具也来了?
3.小结:小朋友们有这么多的玩具,可以组合着玩,真快乐。
中班音乐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节奏嬉戏,逐步把握×0×0×0×0、××××、××、×0的节奏,学会演唱歌曲小青蛙学唱歌”.
2、尝试创编局部歌词,体验演唱不同的象声词所带来的欢乐。
活动预备:
节奏图谱(嘴巴)X为张开的嘴巴,0合拢的嘴巴。
活动过程:
1、听音乐仿照小动物进教室。
今日的天气真好,小动物们都出来玩了,快听听有谁来啦?”
2、玩节奏嬉戏。(依据各班状况调整学习节奏的方法)
(1)出示节奏图谱,幼儿看图用不同身体动作演示节奏图谱。(幼儿自己创编拍身势)
小动物们走累了,先休息一会,我们一起来玩好玩的嬉戏吧。看看教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什么?(嘴巴)这些嘴巴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你会用身体动作拍出图谱节奏吗?”(可先学习休止,十六分音符可以最终学)
(2)尝试用嘴巴发出不同的声音演唱节奏图谱。
小朋友真厉害,能用身体的不同动作演示节奏图谱了。你们能用嘴巴发出的声音来演唱图谱吗?我们试一试吧?”
3、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出示青蛙图片。
这幅节奏图谱真好玩,能拍身体动作还能唱歌,小动物也想来和我们一起学本事了,快看看谁想学唱歌呀?(小青蛙)。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小青蛙是怎么学唱歌的?”
(2)幼儿念歌词。小青蛙学唱歌,嘴巴是怎么样?它喜爱在那里唱歌呀?怎么唱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3)幼儿学唱歌曲小青蛙学唱歌”。
4、启发幼儿创编歌词,体验演唱不同的象声词所带来的欢乐。
小青蛙学得真快,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想学唱歌呀?想一想还有什么小动物会在什么地方唱?怎么唱的?”
引导幼儿大胆创编歌词,重点唱好象声词。
5、听音乐表演,再次感受歌曲欢快的心情。我们和小动物们一起唱歌嬉戏吧。”
中班音乐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相像图的比拟培育细节观看的力量。
2、体验每次发觉后的胜利和喜悦。
活动预备:
1、猪八戒黑白轮廓图每人一张。
2、油画棒。
3、班级集体照照片3-5张,1-20数字挨次任意排列的数字图表3-5张。
4、教学挂图60-51、练习册。
活动过程:
一、比拟通过添画完成的两幅图的微小差异。
1、教师出示猪八戒黑白轮廓图。
教师:这幅图美丽吗?怎样能让它变美丽一些呢?
2、请幼儿说说想添画些什么东西。
3、教师代表添画要求(任意选择颜色涂色,最多添画三样东西),幼儿进展添画。
4、添画完成后,教师选取两张画,请幼儿比拟发觉两幅图的异同,说一说哪里不同,共有几处不同。
5、清幼儿两两比一比两幅图的异同,看谁发觉的不一样的地方多。
二、分组活动,从简单的背景中找出某一指定人或数字。
1、幼儿分组,每5-6个人一组。
2、教师为1-3组幼儿每组供应一张班级集体照片,请幼儿先找找自己在哪里,找一找自己的好朋友在哪里,或组内的每一个成员任意说一个照片上幼儿的名字,组内其他幼儿一起找找看,看谁找的快。
3、教师为其他组的幼儿每组供应一张1-20数字挨次任意排列的数字图表
请幼儿根据挨次从1-20一个一个地找一找,看谁找的快。
4、组与组之间交换数字或照片图表。
三、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进展练习。
1、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完整大图,说一说上面有什么。
2、教师再引导幼儿分别观看每一幅小图,说一说画的是什么,找一找在大图的什么位置。
3、请幼儿拿出练习册,对对本活动进展练习。
中班音乐教案篇7
嬉戏目标:
1、体验音乐嬉戏的欢乐,感受音乐的美,并制造性的表现美。
2、能听辨出mi.sol.la,并能初步理解三个音在五线谱上的关系。
3、能遵守嬉戏规章,提高合作力量。
嬉戏材料:
小鸡,小兔.小鸟头饰若干.狼头饰一个,花皮筋。
活动过程:
一、小动物找伙伴嬉戏过程
1、教师与幼儿共同争论,依据小鸡,小兔.小鸟的体型.特征,确定它们代表哪个音。
2、幼儿自选小动物的头饰,进展嬉戏。
3、教师连续弹三个音,最终停在一个音上,戴着与这个音相应头饰的小朋友找与自己同类的小伙伴抱在一起。
4、违反嬉戏规章停玩一次。
二、动物找家嬉戏过程
1、教师将花皮筋在地上拉成五线谱状,并将三个音的卡片放在相应的地方,引导幼儿观看三者之间的关系,说说:谁的家最高,谁的家在中间,谁的家最矮。
2、说明嬉戏规章:幼儿依据听到的音乐自由表现,音乐停,小动物快速站到自己的家内。
3、嬉戏进展两遍后,提高难度.由教师扮演狼,音乐一停,狼就要出动.提示幼儿快速反响,否则就会被狼抓住。
4、引导幼儿相互争论,安排角色,商定规章,教师可以供应帮忙和协作,幼儿自由嬉戏。
中班音乐教案篇8
设计背景
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了提高其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激发对音乐的喜爱,培育对音乐的感知,所以设计了这样一节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能依据乐曲旋律合拍的做老鼠走,左右观望的动作。
2、夸大的表现小老鼠拽泡泡堂表情动作,进展音乐表现力。
3、知道泡泡糖会给别人和环境带来不便利,要爱惜我们的环境。
4、熟识、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5、愿意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欢乐。
重点难点
重点:能依据乐曲旋律合拍的做老鼠走,左右观望的动作。
难点:夸大的表现小老鼠拽泡泡堂表情动作,进展音乐表现力。
活动预备
老鼠头饰、音乐磁带、老鼠图片一个、图谱、幼儿已有玩橡皮泥的阅历。
活动过程
一、将幼儿带入活动室,向客人教师问好。
师:“今日我们班还来了一位淘气得意的小客人,你们猜他是谁?他在做什么?”教师表演小老鼠和泡泡糖后提问:“小客人是谁?他在做什么?”然后教师叙述故事《小老鼠和泡泡糖》。
二、请幼儿先整首观赏音乐。
然后分段观赏,尝试合拍的做老鼠走、左右观望的动作,夸大的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动作,进展音乐表现力。
“小老鼠玩得真快乐啊!听,小老鼠来了”
1、完整观赏乐曲一遍。
师“这首好听的乐曲就表现了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间好玩的故事,你知道乐曲什么地方表现了小老鼠东跑跑西看看,什么地方表现的是小老鼠拽泡泡糖吗?我们先来听乐曲的第一段听听想想小老鼠在干什么?”
2、观赏A段乐曲,启发幼儿想象小老鼠在干什么并学一学。
教师利用图普及儿歌的形式帮忙幼儿把握乐曲的节奏,让幼儿能合拍的仿照小老鼠走及左右观望的动作。
等幼儿把握后,教师带着幼儿跟音乐练习动作两遍。“呀,小老鼠踩到泡泡糖了,快听一听其次段乐曲小老鼠在做什么?
3、观赏B段乐曲,启发幼儿想象小老鼠在干什么?并学一学。引导幼儿用夸大的表情动作来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动作,进展幼儿音乐表现力。”教师带着幼儿跟乐曲完整表演。
4、自由想象,发散思维:“泡泡糖除了粘在脚上,还能黏在哪里?”并让幼儿用夸大的表情和动作学一学小老鼠怎样拽泡泡糖。
三、“小老鼠问什么会踩到泡泡糖呢?”引导幼儿发觉泡泡糖会给别人和环境带来不便,要爱惜我们的环境。
教学反思
1、教学内容接近生活实际,幼儿也对此很感兴趣,利用图普及儿歌的形式帮忙幼儿把握乐曲的节奏,让幼儿充分想象小老鼠在干什么,并学一学,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到肯定的学问技能,
2、教学过程中,启发幼儿用夸大的手法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动作,进展音乐表现力。
3、发散幼儿思维,拓展了教学内容。知道泡泡糖会给别人和环境带来不便利,要爱惜我们的环境。
4、教学过程中的缺乏在于没能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这样课堂内容不够绘声绘色,感染力缺乏,今后在这便利还得加强讨论,实践。
中班音乐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初步感受和表现歌曲中的附点节奏。
2.借助嬉戏中的动作,进一步加深对身体各局部的熟悉,并能理解和记忆歌词挨次。
3.玩藏起来嬉戏时,努力使自己的动作与集体保持全都。
4.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进展幼儿的表现力。
5.熟识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展表演。
教学预备:
幼儿会玩指鼻子的`嬉戏、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一、嬉戏《指鼻子》
★教师任意地说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幼儿在自己的身上准时指出。
二、倾听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
★教师以较慢的速度范唱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2~3遍,同时示意幼儿指出身体的相应部位。鼓舞反响快速的幼儿,并请他们说说自己的学习方法。
★教师以常速范唱歌曲,让幼儿快速指出自己身体的相应部位。此时教师应重点关注反响慢的幼儿,鼓舞他们使用其他幼儿的学习方法,给他们必要的指导和帮忙。
三、幼儿学习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
★幼儿随伴奏学唱歌曲,必要时,教师通过指自己身体相应部位的方式给幼儿相应的歌词提示。
四、幼儿玩嬉戏《头发、肩膀、膝盖、脚》
★教师以较慢的速度边唱《头发、肩膀、膝盖、脚》,边示范嬉戏的玩法(见教学材料),请幼儿观看并说出怎么玩。
★教师带着幼儿边唱歌边玩嬉戏藏起来。
五、复习歌曲《小脚》
效果反应让幼儿边演唱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边指身体部位的动作。同时,有意不头发或其他身体局部的歌词,而只是指身体部位的动作。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为提高幼儿的留意力,我采纳动静交替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在引导幼儿思索的同时,让幼儿的肢体也动起来,不抑制他们好动的天性,因此,幼儿乐于参加活动,乐于动口动手,乐于呈现自我。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在活动中,我安排了幼儿自主表演这首歌,幼儿们都想展现所学,为了给他们一个自我展现的时机,这个活动最终显得有些长,假如重新组织这个活动,我会留意这一点的。
中班音乐教案篇10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乐器”进展演奏,体验“打鼓”的乐趣。
2、随音乐演奏,表现乐曲欢快的心情。
3、体验与爸爸妈妈们共同进展打击乐的乐趣。
4、能通过表情、动作表现诗歌内容尝试仿编诗歌的最终一句。
5、鼓舞幼儿大胆仿编儿歌,依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二、活动预备:
水桶、牛奶罐、脸盆、筷子等,《加油干》图谱、音乐《加油干》。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小朋友们今日我们的爸爸妈妈来到了我们的幼儿园,你们的心情怎么样?那我们怎么欢送他们呀?
2、引入:我有个建议今日我们用鼓声来欢送我们的爸爸妈妈们,你们说好吗?(师向幼儿介绍鼓:水桶、脸盆、筷子……)我们的“鼓”和以前打击乐里面用到的鼓一样吗?谁会用这些“鼓”敲出好听的声音呢?
3、幼儿自由打击。
(1)师示范敲击鼓,并说出欢送词:爸爸妈妈|中一班欢送|你-|(2)幼儿敲击鼓声说出欢送词。
(3)师小结:重点说出幼儿敲的方式:如敲鼓面、鼓棒和鼓边。
4、争论图谱,并尝试打击根本节奏:
(1)师出示《加油干》的图谱,引导幼儿观看,师唱改编过的歌词:欢送你呀么嗬嘿,欢送你呀么嗬嘿,我们大家欢送你,欢送你,欢送你,欢送你呀么嗬嘿!
(2)幼儿跟随《加油干》的音乐唱欢送词,表现内心的愉悦心情。
(3)我们一起来看看图谱,这么多各种各样的鼓我们要怎么样跟图谱协作起来敲击呢?(师幼共同为图谱配鼓)(4)幼儿看图谱用“鼓”演奏。
(5)请个别幼儿合作演奏。
5、幼儿与爸爸妈妈共同用“鼓”进展演奏,表达心中的欢乐。
四、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忙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珍宝们已经较好的把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肯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稳固复习,才能到达更好的效果。
中班音乐教案篇11
设计思路:
节奏乐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内容之一,并深受孩子们的宠爱,传统的节奏乐教学法是一个声部一个声部地教和学,然后再合起来演奏,而本次活动则实行故事与节奏乐相结合,意在通过简洁好玩的故事,充分发挥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制造性、自由探究乐器,并应用简洁符合故事角色特点的节奏,为故事伴奏,从而使孩子学的轻松,教师也教的轻松。
活动内容:
节奏活动《一千零一个喷嚏》
活动目的:
1、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学习快、慢两种速度敲击乐器。
2、教幼儿看指挥调整自己敲击的速度。
3、引导幼儿学习与集体保持速度全都地演奏,养成爱惜乐器的习惯。
4、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嬉戏。
5、能依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活动预备:
木鱼、小鼓、沙球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自由争论“打喷嚏”引题
(1)小朋友,你们有没有打过喷嚏呢?你们为什么打喷嚏?
(2)今日教师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是《一千零一个喷嚏》。
2、教师叙述故事,探讨故事角色特点
(1)教师叙述第一遍故事。
提问:故事的题目?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它是怎样解决的?
(2)教师与幼儿共同探讨并仿照故事中角色的特点。
小兔:刚开头走路是一蹦一跳(中速);发觉大灰狼快速奔驰(快速)搓辣椒粉(快速);小兔学大灰狼打喷嚏(从重到轻);小兔回家(中速)。
大灰狼:刚开头跟踪小兔时静静地走(中速);追逐时的脚步声(快速);大灰狼打喷嚏(从重到轻)。
3、幼儿分角色用“脚步声”为故事配上节奏
4、幼儿尝试各种乐器
(1)组织幼儿自由选择乐器。
师:今日,教师为小朋友预备了许多乐器,呆会儿,小朋友可以上来敲一敲、拍一拍、听一听各种乐器发出来的声音像谁的脚步声。
(2)幼儿自由选择乐器,教师进展启发引导。
师:刚刚你玩了什么乐器,你觉得他发出来的声音像故事里的谁在干什么?
5、幼儿持乐器为故事配节奏
(1)幼儿集体边听故事边看指挥配节奏。(师指挥,并进展实际状况指导)。
师提出要求:
①要留意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快速连接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温度风炉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度草捆生物质燃料供应合同3篇
- 2025年度绿色生态农资销售合作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农业观光休闲果园生态农业技术研发与应用合同4篇
- 三方债务合同:2024年企业互保案例版
- 二零二五年度暖气设备生产与市场拓展承包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渣土清运及环保处理承包协议4篇
- 二零二五版女方出轨离婚时子女监护权及赡养费协议范本3篇
- 2025年桨扇发动机项目风险分析和评估报告
-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题 含答案
- 硝化棉是天然纤维素硝化棉制造行业分析报告
- 央视网2025亚冬会营销方案
- 《00541语言学概论》自考复习题库(含答案)
- 《无砟轨道施工与组织》 课件 第十讲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艺
-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英语+ 含答案
- 2024新版《药品管理法》培训课件
- 《阻燃材料与技术》课件 第7讲 阻燃橡胶材料
- 爆炸物运输安全保障方案
- 借名买车的协议书范文范本
- 江苏省南京市2025届高三学业水平调研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