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基坑降水课件_第1页
第1讲.基坑降水课件_第2页
第1讲.基坑降水课件_第3页
第1讲.基坑降水课件_第4页
第1讲.基坑降水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木工程施工主讲:柯龙QQ:2452828968TEL南交大希望学院土木工程系施工教研室第1章土方工程第1讲基坑降水第2讲机械化施工及填土压实

第3讲土方工程施工要点

【教学要求】了解土方工程特点;了解施工排、降水方法及流砂防治措施;熟悉常用土方机械的性能和使用范围;掌握土方的填筑与压实的要求和方法。

【教学重点】轻型井点降水;土方的填筑与压实。

【教学难点】轻型井点降水;影响填土压实的因素。

【时间安排】本章共3讲、6学时。第1讲基坑降水基坑降水方法集水井降水法井点降水法管井井点降水法喷射井点降水法电渗井点降水法轻型井点降水法

基坑开挖时,流入坑内的地下水和地表水如不及时排除,会使施工条件恶化、造成土壁塌方,亦会降低地基的承载力。1明排水法一般采用截、疏、抽的方法。

截:在现场周围设临时或永久性排水沟、防洪沟或挡水堤,以拦截雨水、潜水流入施工区域;

疏:在施工范围内设置纵横排水沟,疏通、排干场内地表积水;

抽:在低洼地段设置集水、排水设施,然后用抽水机抽走。施工排水可分为明排水法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两种。1.1明沟与集水井排水在基坑的一侧或四周设置排水明沟,在四角或每隔20~30m设一集水井,排水沟始终比开挖面低0.4~0.5m,集水井比排水沟低0.5~1m,在集水井内设水泵将水抽排出基坑。适用于土质情况较好、地下水量不大的基坑排水普通明沟与集水井排水法共60页

第38页1.2分层明沟排水

当基坑开挖土层由多种土层组成,中部夹有透水性强的砂类土时,为防止上层地下水冲刷基坑下部边坡,宜在基坑边坡上分层设置明沟及相应的集水井。适用于深度较大、地下水位较高、上部有透水性强的土层的基坑排水点击动画明沟与集水井排水分层明沟排水法1.3深层明沟排水

当地下基坑相连,土层渗水量和排水面积大,为减少大量设置排水沟的复杂性,可在基坑内的深基础或合适部位设置一条纵、长、深的主沟,其余部位设置

边沟或支沟与主沟连通,通过基础部位用碎石或砂子作盲沟。适用于深度大的大面积地下室、箱基的基坑施工排水深层明沟排水法2

施工降水

在含水丰富的土层中开挖大面积基坑时,明沟排水法难以排干大量的地下涌水,当遇粉细砂层时,还会出现严重的翻浆、冒泥、涌砂现象,不仅基坑无法挖深,还可能造成大量水土流失、边坡失稳、地面塌陷,严重者危及邻近建筑物的安全。遇有此种情况时应采用井点降水的人工降水方法施工。地下室电梯井局部二次降水全基坑轻型井点降水2.1井点降水的作用防止地下水涌入坑内防止边坡由于地下水的渗流而引起的塌方使坑底的土层消除了地下水位差引起的压力,因此防止了坑底的管涌降水后,使板桩减少了横向荷载消除了地下水的渗流,也就防止了流砂现象降低地下水位后,还能使土壤固结,增加地基土的承载能力2.2井点降水的种类轻型井点是沿基坑四周将井点管埋入蓄水层内,利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井点管内不断抽出,将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以下。⑴轻型井点适用于渗透系数为0.1~50m/d的土层中。降水深度为:单级井点3~6m,多级井点6~12m轻型井点降水动画⑵喷射井点

是在井点管内设特制的喷射器,用高压水泵或空气压缩机向喷射器输入高压水或压缩空气,形成水气射流,将地下水抽出排走。其降水深度可达8~20m。适用于开挖深度较深、降水深度大于8m,土渗透系数为3~50m/d的砂土或渗透系数为0.1~3m/d的粉砂、淤泥质土、粉质粘土。⑶电渗井点

电渗井点以井点管作负极,打入的钢筋作正极,通入直流电后,土颗粒自负极向正极移动,水则自正极向负极移动而被集中排出。本法常与轻型井点或喷射井点结合使用。适用于渗透系数很小的饱和粘性土、淤泥或淤泥质土中的施工降水⑷管井井点

管井井点由滤水井管、吸水管和抽水机组成。管井埋设的深度和距离根据需降水面积、深度及渗透系数确定,一般间距10~50m,最大埋深可达10m,管井距基坑边缘距离不小于1.5m(冲击钻成孔)或3m(钻孔法成孔),适用于降水深度3~5m、渗透系数为20~200m/d的基坑中施工降水。管井井点设备简单、排水量大、易于维护、经济实用。管井填充滤料管井抽排水PVC简易管井

如需降水深度较大,可采用深井井点,适用于降水深度>15m、渗透系数为10~250m/d的基坑。故称为“深井泵法”。管井井点降水2.3

轻型井点降水点击井点降水动画⑴轻型井点的设备

由管路系统(滤管、井点管、弯联管及总管)和抽水设备(真空泵、离心泵和水气分离器)组成。轻型井点工作原理及滤管构造见图:

⑵轻型井点的平面布置

①单排布置:当基坑(槽)宽度<6m、降水深度≯5m时可采用单排布置。井点管应布置在地下水的上游一侧,两端的延伸长度不宜小于坑槽的宽度B。

②双排布置:当基坑(槽)宽度>6m时应采用。

③环型或U型布置:当基坑面积较大时,应采用环型布置(考虑施工机械进出基坑时宜采用U型布置)。

●采用双排、环型或U型布置时,位于地下水上游一排的井点间距应小些,下游井点的间距可大些。●如采用U形布置,则井点管不封闭的一段应在地下水的下游方向。⑶轻型井点的高程布置轻型井点降水深度一般不大于6m。井点管埋置深度H(不包括滤管),可按下式计算:

●如H值小于降水深度6m时,则可用一级井点;●当H值稍大于6m时,如降低井点管的埋置面可满足降水深度要求时,仍可用一级井点降水;

●在确定井点管埋置深度时,还应考虑井点管露出地面0.2~0.3m,滤管必须埋在透水层内。●当一级井点达不到降水深度要求时,则可采用二级井点(见右图)。地下室三级井点降水⑷轻型井点的设计及计算井点系统的设计应掌握施工现场地形图、水文地质勘察资料、基坑的施工图设计等资料。设计内容除进行井点系统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外,尚应进行涌水量的计算,确定井管数量及井距,选择抽水设备等工作。⑸轻型井点的埋设程序

排放总管→埋设井点管→用弯联管将井点与总管接通→安装抽水设备。

井点管埋设动画⑹防范井点降水不利影响的措施

井点降水必然会形成降水漏斗,从而导致周围土壤固结并引起地面沉陷,为减少井点降水对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造成影响,可考虑在井点设置线外4~5m处设置回灌井点,将井点中抽出水经沉淀后用压力注入回灌井中,形成一道水墙。

设置挡土帷幕也可减少井点降水引起的不利影响。3流砂的防治在细砂或粉砂土层的基坑开挖时,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在动水压力的推动下极易失去稳定,随着地下水涌入基坑。称为流砂现象。流砂发生后,土完全丧失承载力,土体边挖边冒,施工条件极端恶化,基坑难以达到设计深度。严重时会引起基坑边坡塌方,临近建筑物出现下沉、倾斜甚至倒塌。3.1流砂现象广佛地铁桂城站基坑出现流砂,地面下沉约1.5m图为砂包封堵抢险现场

产生流砂现象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

内因:取决于土的性质,当土的孔隙比大、含水量大、粘粒含量少、粉粒多、渗透系数小、排水性能差等均容易产生流砂现象。因此,流砂现象极易发生在细砂、粉砂和亚粘土中,但是否发生流砂现象,还取决于一定的外因条件。3.2

产生流砂的原因流砂-基坑满目狼籍流砂支挡强行施工

外因:是地下水在土中渗流所产生的动水压力的大小,动水压力GD为:

式中:

I——水力坡度(I=(h1-h2)/L);

h1-h2——水位差;

γW——水的重度。

当地下水位较高、基坑内排水所形成的水位差较大时,动水压力也愈大,当GD≥γ(土的浮重)时,就会推动土壤失去稳定,形成流砂现象。3.3

流砂的防治

⑴防治原则:“治流砂必先治水”。流砂防治的主要途径一是减小或平衡动水压力;二是截住地下水流;三是改变动水压力的方向。⑵防治方法:

①枯水期施工法:枯水期地下水位较低,基坑内外水位差小,动水压力小,就不易产生流砂。

②打板桩:将板桩沿基坑打入不透水层或打入坑底面一定深度,可以截住水流或增加渗流长度、改变动水压力方向,从而达到减小动水压力的目的。

③水中挖土:即不排水施工,使坑内外的水压相平衡,不致形成动水压力。如沉井施工,不排水下沉、进行水中挖土、水下浇筑砼。④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即采用井点降水法截住水流,不让地下水流入基坑,不仅可防治流砂和土壁塌方,还可改善施工条件。

⑤抢挖并抛大石块法:分段抢挖土方,使挖土速度超过冒砂速度,在挖至标高后立即铺竹、芦席,并抛大石块,以平衡动水压力,将流砂压住。此法适用于治理局部的或轻微的流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