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_第1页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_第2页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_第3页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_第4页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普通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规定,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分为: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和生产标准(或试拌试铺)配合比三个阶段进行。(一)目标配合比设计

1、矿料配合比设计

A、条件:a、混合料类型

b、各种矿料筛分结果

B、方法:a、图解法

b、电算法

C、矿料配合比调整的原则:

a、粗、细类型:沥青混凝土按关键筛孔的通过量分为粗型(C型)和细型(X型)(见规范表5.3.2-1)夏季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重载交通量大的道路宜采用粗型。

AC—25C4.75mm筛上的通过量小于40。

ATB—30也称沥青稳定碎石,本身就粗。b、使合成级配曲线呈为S形

●减少最大公称粒径附近粗集料的用量(最大公称粒径筛孔的通过量应小,规范规定范围为90-100%,细则为95-100%,应为90-95%)。

●减少0.6nn附近筛孔细料的用量

●适当提高石粉用量c、曲线应顺畅,避免出现锯齿形或犬牙形

●方法:马歇尔法●做法:保持矿料配合比例不变,改变沥青用量,制作至少5个油石比的马歇尔试件,测定试件的体积指标和稳定度、流值,结合技术标准,按规定的方法确定沥青用量。●步骤:(1)、确定拌和温度及击实温度

a、用粘度-温度曲线确定(见下)

b、查表:拌和温度:140—160℃

击实温度:130—150℃

改性沥青比普通沥青高10—20℃2、确定沥青用量(2)、试件成型

a、配料:按每次拌和一个试件配料,一般矿料为1200g。

b、烘料:矿料烘干,并加热至比拌和温度高出10-20度

c、拌和:矿料+沥青→拌匀+矿粉→拌匀,拌和时间3min,设定90s

拌和温度150—160度

d、装模:通过漏斗一次装入,插上温度计,接近击实温度时,沿周边插捣15次,中间均匀插捣10次。

e、击实:温度140—150度,两面各击75次,高度误差±1.3mm。f、脱模编号:次日。

(3)、测试

a、测高:画十字,取4个高度的平均值

b、称空气中质量

c、称表干质量

d、称水中质量

e、测稳定度、流值

f、实测最大毛体积相对密度(4)、计算(程序)

a、毛体积相对密度

b、空隙率

c、矿料间隙率

d、饱和度(5)、确定沥青用量

A、绘制沥青用量与马歇尔指标关系图。以沥青用量为横坐标,以密度、空隙率、矿料间隙率、饱和度、稳定度和流值分别为纵坐标,按试验结果绘制成沥青用量与各项指标的关系曲线(如图)。

B、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初始值(OAC1)

从图中分别取对应于稳定度最大值的沥青用量a1,对应于密度最大值的沥青用量a2,对应于设计空隙率中值的沥青用量a3,对应于沥青设计饱和度中值的沥青用量a4,

OAC1=(a1+a2+a3+a4)/3

如果在所选择的沥青用量范围未能函盖沥青饱和度的要求范围,按下式计算初始值OAC1。

OAC1=(a1+a2+a3)/3

对所选择的沥青用量范围,密度和稳定度没有出现峰值(最大值经常出现在曲线的两端)时,可直接以目标空隙率所对应的沥青用量a3作为OAC1,但OAC1必须界OACmin+OACmax的范围内,否则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C、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中值(OAC2)①按沥青混合料技术标准对稳定度、流值、空隙率和饱和度的要求,分别确定满足各单个指标要求的沥青用量范围(见图)。②画综合图,将满足各单个指标要求的沥青用量范围,等比例移到同一坐标图上,确定满足稳定度、流值、空隙率和饱度要求的共同沥青用量范围OACmin~OACmax,其中值为OAC2

OAC2=(OACmin+OACmax)/2D、确定沥青最佳用量(OAC)

OAC=(OAC1+OAC2)/2E、检查

从关系图中反查出OAC对应的各项指标值,检查各项指标是否满足技术标准的要求,OAC宜位于矿料间隙率曲线凹形最小值的贫油一侧。

对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确定后,还应进行有关验证试验,如果验证试验结果达不到技术标准的要求,应调整配矿料配合比或更换材料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试验。验证试验项目包括:

1)动稳定度检验

2)水稳性检验(1)残留稳定度(2)残留强度比

3)低温抗裂性能检验

4)渗水系数检验3、配合比检验

为高温稳定性检验指标

试件尺寸:300×300×50mm

试验温度:60℃

橡胶轮着地压力:0.7MPa(等同后轴100KN汽车轮胎的着地压力)橡胶轮速度:往返42次/min

试验时间:1h,测45min-60min的变形

①动稳定度检验

a、残留稳定度:最佳沥青用量下,浸水(60℃

)48h的稳定度与标准稳定度之比。

b冻融劈裂强度比:是将马歇尔试件在规定条件下真空度饱水,在负温下快速冻结,在高温下溶解并恒温一定时间后进行劈裂抗拉试验,称为冻融劈裂。劈裂温度为25℃,加载速率为50mm/min。其劈裂强度与未经冻融试件的劈裂强度比称为冻融劈裂强度比。

②水稳定性能检验

意义:

本方法名为冻融劈裂,其真正含义是检验沥青混合料的抗水害能力,不过条件比一般的浸水更苛刻一些,比残留稳定度更难满足。它不同于抗冻性试验,抗冻性试验的冻融循环次数多达几十次,甚至数百次。所以它虽然是冻融循环试验,由于是评价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对南方非冰冻地区也是适用的。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能应符合要求。

③.低温性能检验(对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方法概要:将车辙试板加工成棱柱体试件在,在-10℃的试验温度下,以50mm/min的速率加载进行弯曲试验,测定破坏强度、应变、劲度模量,综合评价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

技术标准:低温弯曲破坏应变应符合下表的要求。改性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曲破坏应变技术要求表3

气候条件与技术指标相应于下列气候分区所要求的破坏应变()年极端最低气温(℃)及气候分区<-37.0℃-21.5℃~-37.0℃-9.0℃-21.5℃>-9.0℃1.冬严寒区2.冬寒区3.冬冷区4.冬温区1-12-11-22-23-21-32-31-42-4改性沥青混合料,不小于300035002500300035002000250015002000④.渗水性能检验混合料渗水系数(ml/min)要求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不大于1204.配合比修正与材料更换

1)矿料配合比修正

当不能确定共同范围时,可以通过调整VMA来解决,即通过调整矿料配合比例,在规定的级配范围内修正合成级配。对VMA小的情况,通过使合成级配曲线向级配范围的下限移动的方法来处理;对VMA大的情况,通过使合成级配曲线向级配范围的上限移动的方法来处理。另外,还可以通过增加砂(尤其细砂)用量增加VMA;减小石粉用量减小VMA的方法来处理。

2).更换材料矿料配合比修正是在限定的合成级配范围内,在矿料品种、规格、级配不变的前提下的比例调整,对混合料的空隙率略偏大或偏小,能够奏效。如果问题比较严重,如空隙率过大或过小,很难奏效,此时必须考虑更换材料。在配合比修正或更换材料时,要明确影响沥青混合料性能的相关因素及影响结果,结合配合比存在的实际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使问题得以解决。影响混合料性能的因素见规范。(二)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