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第六章 近代的伦理思想.课件电子教案_第1页
06第六章 近代的伦理思想.课件电子教案_第2页
06第六章 近代的伦理思想.课件电子教案_第3页
06第六章 近代的伦理思想.课件电子教案_第4页
06第六章 近代的伦理思想.课件电子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伦理思想史第六章近代的伦理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伦理思想史教材编写课题组高等教育出版社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2《中国伦理思想史》

主编张锡勤副主编杨明张怀承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第六章近代的伦理思想第一节近代的中国社会和伦理思想概述

一、近代的中国社会

二、近代伦理思想概述 第二节严复的伦理思想

一、对西方近代伦理思想的译介

二、批判道德不变论,提倡自由

三、对提高国民素质的高度关注 第三节康有为的伦理思想

一、“求乐免苦”的人性论和“天欲人理”的理欲观

二、提倡平等、博爱,批判三纲

三、大同世界的道德理想 第四节谭嗣同的伦理思想

一、“仁——通——平等”的道德原则

二、“冲决网罗”的时代强音

三、以“朋友之道”改造其他四伦的主张 3

第六章近代的伦理思想第五节梁启超的伦理思想

一、“利群”的伦理观

二、改造国民性的“新民说”

三、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 第六节章太炎的伦理思想

一、“革命之道德”论

二、善恶苦乐的“俱分进化”说 第七节孙中山的伦理思想

一、对“心性文明”建设、道德建设的高度重视

二、对中国“固有道德”的继承和改造

三、提倡“替众人服务”的精神 第八节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道德革命”

一、对以“三纲”为核心的旧道德的猛烈批判

二、提倡“自利利他”和“个人本位”主义

三、五四“道德革命”的理想目标 4第一节近代的中国社会和伦理思想概述一、近代的中国社会中国近代是指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那个历史时期,始于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但是,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界,以领导权的转移为标志,又分为新旧两个时期。本书所讲的近代,系指1919年前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际上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的前半期。5第一节近代的中国社会和伦理思想概述一、近代的中国社会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1900年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三次规模最大的武装斗争。它们程度不同地撼动了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唤起了中国民众不断觉醒,反映了中华民族不甘屈辱的顽强斗争意志。6第一节近代的中国社会和伦理思想概述一、近代的中国社会19世纪末、20世纪初诸多文化领域的所谓“革命”。先后提出的有“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史界革命”、“道德革命”以至于“圣贤革命”。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则集中为“道德革命”和“文学革命”,成为这场思想文化运动的两大焦点。7第一节近代的中国社会和伦理思想概述二、近代伦理思想概述中国近代伦理道德的转型,突出的标志是长期来被视为绝对神圣的三纲遭到正面的抨击、批判、否定,与之相应,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等基本价值观念和伦理学说开始传入中国,并逐渐在青年知识分子中普及。待梁启超提出“道德革命”的口号后,批判旧道德、建立新道德成为那时变革者们的共同呼声。发端于戊戌的“道德革命”,在辛亥革命时期继续深化,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到高潮。由于陈独秀把“伦理的觉悟”看作是“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在五四时期,以三纲为核心的旧道德、旧礼教遭到猛烈批判、沉重打击,“合理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在青年知识分子中影响也更大。随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传入中国,于是,中国伦理思想史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代。8第二节严复的伦理思想严复(1854—1921),初名传初,曾改名宗光,字又陵,又字幾道,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早年留学英国普茨茅斯大学、格林威治海军学院,回国后翻译介绍了大量西方社会科学名著,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者”。91对西方近代伦理思想的译介。认为,中国要救亡图存,必须向西方学习。“开明自营”,“社会有机体”2批判道德不变论,提倡自由。西方之富强在于有“自由”故所急者,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3对提高国民素质的高度关注。必须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濬智慧、练体力、厉德行三者必须有机结合第二节严复的伦理思想11第三节康有为的伦理思想

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广东南海人,世称南海先生。我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领袖,也是当时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的先进人物之一。一生著述宏富,今编为《康有为全集》。第三节康有为的伦理思想一、“求乐免苦”的人性论和“天欲人理”的理欲观康有为认为,“求乐免苦”是人的本性,这一理论是他整个伦理思想的一块基石,也是他改造社会、追求“大同”理想的立论出发点。在康有为看来,人和动物一样是一种有生命的自然存在。他说:“万物之生皆本于元气,人于元气中,但动物之一种耳。”(《大同书》第二)人性是人的一种先天的自然本质,没有善恶,“性者,气质所发”(《康子内外篇•爱恶篇》),“性者,生之质也,未有善恶”(《万木草堂口说·中庸》)。因此,康有为不同意儒家各种人性理论。他说:“孟子言性善,荀子言性恶,扬子言善恶混,韩子强为之说曰三品,程、朱则以为性本善,其恶者情也,皆不知性情者也。”(《康子内外篇•爱恶篇》)又说:“程子、张子、朱子分性为二,有气质,有义理。……实则性全是气质,所谓义理,自气质出,不得强分也。”(《长兴学记》)也就是说,人性就是人的形体、血肉之躯的自然本质,气质之性乃是人的惟一本性,故康有为认同告子的观点:“告子生之谓性,自是确论,与孔子说合。”(同上)12第三节康有为的伦理思想一、“求乐免苦”的人性论和“天欲人理”的理欲观康有为不但肯定有节制的欲望之合德性,还认为“求乐免苦”既是判断善与不善的标准,又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他说:“能令生人乐益加乐、苦益少苦者,是进化者也,其道善。其于生人乐无所加而苦尤甚者,是退化者也,其道不善。”(《大同书》卷八)正是人们不断地求乐、求善,为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而奋斗,才使社会不断进化。他写道:“当生民之初,以饥为苦,则求草木之实、鸟兽之肉以果腹焉,不得肉食则忧,得而食之、饱之、饫之则乐;……以虫蛇猛兽为苦,则橧巢土窟以避之,不得则忧,得而居之则乐。……居则为之堂室、楼阁、园囿、亭沼、雕墙、画栋,杂以花鸟,则益乐。”(同上)人类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状态到现在饮食居住等物质文明的进步,都是不断“求乐免苦”的结果。人类历史的发展,就是人们不断“求乐免苦”的奋斗过程。13第三节康有为的伦理思想

二、提倡平等、博爱,批判三纲康有为从自然人性论出发,不仅认为避苦求乐的欲望是天生的,而且认为自由、平等乃是人人的天然权利。他说:人人有天授之体,即人人有天授自由之权。(《大同书》第二)夫男女平等,各有独立之权。天之生人也,使形体魄知各各完成也,各各自立也。(《大同书》第六)这些观念显然是受了西方近代天赋人权论的影响,但也带有儒家的烙印。他说:性必不远,故孔子曰:“性相近也。”夫相近,则平等之谓,故有性无学,人人相等,同是食味、别声、被色,无所谓小人,无所谓大人也。(《长兴学记》)凡此体肤才智,等是人也,孔子所谓人非人能为,天所生也。……故谓之“母之子也可,天之子也可”。同是天子,实为同胞。(《大同书》第一)14第三节康有为的伦理思想

二、提倡平等、博爱,批判三纲相比之下,康有为更为重视的是博爱,所以梁启超曾将其师康有为的学说概括为“博爱派哲学”。其实,康讲博爱是为了释仁:“仁也以博爱为本,故为善之长。”(《论语注》卷三)康有为在多数情况下用仁爱来表达博爱,并以此重新诠释了孔子之仁爱:“孔子之道有三,先曰亲亲,次曰仁民,终曰爱物。其仁虽不若佛,而道在可行,必有次第。”这“次第”代表了三大历史发展阶段:“乱世亲亲,升平仁民,太平爱物。”这是“自然之次序,无由躐等也。”(《大同书》第二)因此,由据乱世超越升平世(小康之道)而直接进入太平世(大同之道)是不可能的。在他看来,当时中国处于“据乱世”阶段,西方已进入“升平世”阶段,故应效其法而进行维新变法,吸纳其博爱观念以仁民。当然,升平世只能做到爱人,还不能做到爱物、戒杀生。只有进入大同之世,才能将爱推致万物,才可以戒杀生。15第三节康有为的伦理思想三、大同世界的道德理想值得我们重视的是,康有为对大同世界的道德作了颇为具体的描述。除已提到的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等以外,最值得关注的。一是去私立公。依据他的规划,大同世界“人无私家,无私室,无私产,无私店”,一切归之于公。在他看来,一旦人无私心,“必无侵盗之心,自无侵盗之事”(《大同书》第三),故道德纯美。反之,若有私产,则必有私心,便会“以私坏公”,资性日坏,所以他一再呼吁去私。这种对私产与私心、公产与性美内在联系的揭示,包含着利益是道德基础的思想,不失为真知灼见。二是劳动崇高,工作快乐。康有为肯定劳动的价值,认为“‘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此大同之公理。”(同上)16第三节康有为的伦理思想三、大同世界的道德理想三是充分发挥道德的社会功能,奖仁奖智。按照康有为的设想,大同世界“无律”、“无刑”(同上),因此道德乃是维系社会秩序,增进社会文明的唯一手段。大同世界不是靠法律的强制,而是通过荣辱奖戒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勉人向善的。将懒惰视之为耻,将“禁懒惰”列为大同的“四大禁”之首,所体现的是耻辱惩戒,而奖仁奖智所体现的则是荣誉褒扬。康有为说,在太平之世,“人皆平等,亦不以爵位为荣,所奖励者惟智与仁而已。智以开物成务、利用前民,仁以博施济众、爱人利物,自智、仁以外无以为荣。”(同上)这是道德荣誉,是催人不断多作贡献的推进器,是防止社会退化、促使社会继续进化的直接动力。。1718第四节谭嗣同的伦理思想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是戊戌维新运动中著名的激进派。1898年“百日维新”期间,他被光绪皇帝召到北京,参与新政筹划,是著名的“军机四卿”之一。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后,他决心以身报国,最后为变法维新事业壮烈牺牲。在他走上变法维新道路后,对封建纲常礼教作了空前猛烈的批判,其激烈程度远超过同时代的其他思想家。他的伦理思想,特别是他要求“冲决网罗”的呐喊在中国近代曾产生过重大影响。谭嗣同的著作今编为《谭嗣同全集》。19第四节谭嗣同的伦理思想

一、“仁——通——平等”的道德原则

“仁”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范畴,也是谭嗣同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他的代表作便叫《仁学》。在他看来,“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是宇宙间的普遍法则。谭嗣同所以一再强调“天地间亦仁而已矣”,试图用别具新义的仁去囊括一切传统道德规范,目的是要将博爱、平等、自由作为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唯一的、最高的准则。这是谭嗣同伦理思想的根本出发点。依据“天地间亦仁而已矣”的理论,谭嗣同对人性作了自己的解释。他认为,仁既是天地万物之源,无疑也是人之性,因此人的本性是善。而且,由于人性无不同,因此人人生来是平等的。他又进而认为,不仅性善而且情亦善,不仅天理为善而且人欲亦善。20第四节谭嗣同的伦理思想

二、“冲决网罗”的时代强音

谭嗣同对封建纲常名教作了猛烈抨击。他指出,“天地间亦仁而已矣”,历代统治者另列忠、孝、节等名完全是出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谭嗣同指出,忠原本是“共辞”,其要求是相互的,而不是单方面的,下对上应当忠实,上对下也当忠实。后来统治者把忠变成了“专责之臣下”的道德,对这种片面的、单方面的忠必须否定。谭嗣同又强调,忠要看对象,对于那种不看对象的愚忠,他更是反对。他说:“君为独夫民贼,而犹以忠事之,是辅桀也,是助纣也,其心中乎不中乎?呜呼,三代以下之忠臣,其不辅桀助纣者几希”!(《仁学•自叙》),谭嗣同认为,中国旧式家庭关系的最大弊病是“强遏天然之乐,尽失自主之权利”,要改造旧式家庭,就必须批判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恢复人人“自主之权利”。21第四节谭嗣同的伦理思想

三、以“朋友之道”改造其他四伦的主张

对于中国的旧道德,谭嗣同的基本态度是:三纲必须彻底废除,而五伦中唯朋友一伦有益,其余四伦当按“朋友之道”的精神予改造、充实。他说:五伦中于人生最无弊而有益,无纤毫之苦,有淡水之乐,其惟朋友乎!顾择交何如耳。所以者何?一曰平等,二曰自由,三曰节宣惟意。总括其义,曰不失自主之权而已矣。(《仁学》三十八)谭嗣同要求以新道德取代旧道德,其理论依据是他的“道随器变”的道德可变论。依据王夫之的唯物主义道器观,谭嗣同认为,在道器这对范畴中,器为“体”,道为“用”,道寓于器,是随器的变化而变化的。22第五节梁启超的伦理思想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杰出的启蒙思想家,维新派重要领袖。青年时师从康有为,并在1895年共同发动“公车上书”。戊戌变法失败后先后主编《清议报》、《新民丛报》,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经济学说与伦理思想。晚年在清华等校讲学,对当时的知识界有重大影响。他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著述颇丰,后收录于《饮冰室合集》。23第五节梁启超的伦理思想二、改造国民性的“新民说”

梁启超的伦理思想以“利群”为基础与核心,认为道德起源于“利群”的需要。“利群”是梁启超倡导的新伦理观念的总纲。与传统伦理相比,这种以“利群”为核心的新伦理更加关注“公德”。梁启超说:“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新民说•论公德》)

梁启超他使用了“猛进”、“竞争”、“希望”、“进步”、“志”、“敢”、“毅力”、“不懈”、“进取冒险”、“责任”、“英雄”、“豪杰”等概念来表达其对生死、忧乐、进退、成败等人生重大问题的看法。如在论及进取冒险精神时说:人生与忧患俱来,苟畏难斯落险矣。(《新民说•论进取冒险》)三、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一、“利群”的伦理观

强调“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

24第六节章太炎的伦理思想

章太炎(1869——1936),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更名绛,号太炎,最后改名炳麟,浙江余杭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和著名学者。1895年加入康有为主持的强学会,开始从事政治活动。1900年摒弃改良主义而走上革命道路。章氏的许多著述,对于推动反清革命多有贡献。辛亥革命后主要埋头学术,有《章氏丛书》、《章氏丛书续编》、《章氏丛书三编》,今辑为《章太炎全集》。25第六节章太炎的伦理思想

一、“革命之道德”论

章太炎认为,革命是极为艰巨的事业,要想取得成功,革命党人就必须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千万不可“夹杂一点富贵利禄之心”;就必须保持革命队伍内部的精诚团结,切不可“彼此互为猜防”。这就需要提倡、发扬、坚守革命的道德。他总结说:“戊戌之变,戊戌党人之不道德致之也”;“庚子之变,庚子党人之不道德致之也”。他的结论是:“无道德者不能革命”,“道德堕废者,革命不成之原”,要想取得革命的成功,就必须大力提倡、培养革命党人的道德。(以上引文均见《革命道德说》)26第六节章太炎的伦理思想

二、善恶苦乐的“俱分进化”说章太炎在《俱分进化论》中认为,只有智识是一直进化的。虽然随着智识的提高,人类的善会越来越强,但为恶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大;追求幸福的能力增大了,造成的痛苦却也更深了。从生物的进化讲,人比其他任何生命都高级,人和动物相比,其善大于动物,同时其恶亦大于动物。人与动物相比,无爪牙而能御患,无鳞毛而能御寒,无羽毛而能日驰千里,智识远高于动物。在章太炎看来,苦乐同善恶一样,也是“俱分进化”的。人类进化程度最高,智识最发达,因而产生了无限的欲望,也导致了无穷的痛苦。27“天下为公”

第七节孙中山的伦理思想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后遂以中山为号,广东香山(今中山)人。他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所提出的“三民主义”政治纲领为当时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指明了方向。在他引领下,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他的著作今编为《孙中山全集》。28第七节孙中山的伦理思想

一、对“心性文明”建设、道德建设的高度重视

孙中山明确主张当从两大方面着手。他说:“所谓建设者,有精神之建设,有物质之建设”(《在济南各团体欢迎会的演说》)。孙中山认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道德建设。强调了革命党人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孙中山认为,革命和建设事业要靠革命党去发动、组织、领导,孙中山曾一再强调“党德”的重要,指出“无党德之政党,声誉必堕地以尽”。一再告诫国民党员要“立志做大事”,切不可“立心做大官”,不要沾染旧官场的种种恶习,要消除暮气、焕发朝气。29第七节孙中山的伦理思想

二、对中国“固有道德”的继承和改造

孙中山强调:“虽经纬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主张:我们现在要恢复民族的地位,除了大家联合起来做成一个国族团体以外,就要把固有的旧道德先恢复起来。有了固有道德,然后固有的民族地位才可以图恢复。(《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第六讲)孙中山主张恢复中国“固有道德”,并不是要全盘肯定以三纲为核心的旧道德,否定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于他所肯定的中国“固有道德”,他作了这样的具体说明:讲到中国固有的道德,中国人至今不能忘记的,首是忠孝,次是仁爱,其次是信义,其次是和平。(同上)30第七节孙中山的伦理思想

三、提倡“替众人服务”的精神

孙中山说“人人当去其自私自利之心,同心协力,共同缔造”。孙中山对利己主义的否定,并未停留于对互助精神和公共心的提倡,进而他又更鲜明地提出了“替众人服务”的思想。孙中山不赞同天赋人权论。“人为的不平等”(《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三讲)。人为的不平等是可以打破也必须打破的。孙中山将努力实现人类全面、真正的平等视为“道德之最高目的”,这就赋予道德以新的崇高的使命。那么,如何实现这一最高目的?孙中山明确认为这个途径便是人人都发扬“替众人服务”的道德心。第八节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道德革命”一、对以“三纲”为核心的旧道德的猛烈批判在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参与者们对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作了更为全面、深入的剖析、批判。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参与者们继续严厉谴责那种视女性为“奴婢牛马”的旧道德,呼吁把“男尊女卑”、“扶阳抑阴”、“三从四德”等谬说“一扫而空”。他们还深入探讨了女子教育、女子经济独立、男女社交公开、废娼废婢等具体问题。这些都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深入。31第八节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道德革命”一、对以“三纲”为核心的旧道德的猛烈批判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从一开始便正确指出,三纲乃是封建等级制度的必然产物,因此它所维护的自然是封建等级秩序。陈独秀说:“尊卑贵贱之所由分,即三纲之说之所由起也。”(《宪法与孔教》)。他们对孝道在中国旧道德中的特殊地位和影响作了较为深入的理论说明。吴虞、李大钊等先后指出,中国古代社会乃是一种“以宗族为本位”的宗法社会。吴虞指出,由宗法社会的结构所决定,在中国古代,“君与父无异”,“家与国无分”;君主“治天下也,所取法者原无异于一家”,君主便是全国的大家长。32第八节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道德革命”一、对以“三纲”为核心的旧道德的猛烈批判

近代的“道德革命”从一开始便把矛头直指三纲。但在五四之前,批判者们都将三纲看作是统治者们所制造的统治工具。这种人为制造说否定了三纲的神圣,在当时无疑具有巨大的启蒙意义,但在理论上则显肤浅。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从一开始便正确指出,三纲乃是封建等级制度的必然产物,因此它所维护的自然是封建等级秩序。陈独秀说:“尊卑贵贱之所由分,即三纲之说之所由起也。”(《宪法与孔教》)“三纲之根本义,阶级制度是也。所谓名教,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制度者也。”(《吾人最后之觉悟》)这就决定了它的本质特征是“不平等之道德”,所规定的义务乃是“片面的义务”。它势必使臣、子、妻、卑、幼成为君、父、夫、尊、长的附属品,丧失独立自主的人格。“率天下之男女,为臣、为子、为妻,而不见有一独立自主之人者,三纲之说为之也。”(《一九一六年》)正是这种“奴隶道德”酿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种种惨剧。33第八节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道德革命”二、提倡“自利利他”和“个人本位”主义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所以发动“道德革命”,是要推翻以三纲为核心的“以己属人之奴隶道德”,建立一种“推己及人之主人道德”,恢复独立自主的人格。他们所向往的那种新的“主人道德”,核心乃是个人本位主义。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便是胡适所宣传的“健全的个人主义”。胡适所提倡的“健全的个人主义”的特色是,在强调、提升个人地位、价值的同时,又多方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胡适引杜威的话说,“真的个人主义”就是“个性主义”。五四“道德革命”的倡导者们对社会责任的关注。所以如此,首先是出于他们对人的社会性的深刻体悟。其次,则是对中国古代士大夫中优秀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的继承,以及对某些西方思想家反思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所获理论成果的吸取。此外,也反映了救亡、变革、振兴始终是几代中国先进分子魂萦梦绕、念兹在兹的头等大事。34第八节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道德革命”二、提倡“自利利他”和“个人本位”主义在五四时期,陈独秀等人所以在肯定利己的同时批判纯粹、极端的利己主义,而提倡“自利利他”的“合理利己”主义,是基于他们对人的社会性的深刻体悟。他们曾一再指出,人是社会的动物,随着人类文明日进,社会分工日细,个人对社会的依赖则愈大。人们只有在从事“公共事业”,谋求社会利益的过程中,“遂其一己生活”。同时,各人皆以正当、合理的方式手段谋求自身利益,才能“致社会之发达”。有人比喻说,“人在人类中,正如森林中的一棵树木。森林盛了,各树也都茂盛;但要森林茂盛,却仍靠各树各自茂盛不可”。(周作人:《人的文学》,新青年5卷6号)既然个人与社会、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如此紧密,具有一致性,因此,一个富有理性精神的人,应深明“群己相维”之理,在谋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必须兼顾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