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开题报告(含提纲)》_第1页
《动物医学开题报告(含提纲)》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题目猪源大肠杆菌的血清型鉴定及耐药性监测一、立题依据(一)研究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肉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绿色健康和营养的饮食成为人们的生活追求,现在的消费趋势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健康和绿色来发展,因此生猪产业的发展加剧,而猪源大肠杆菌疾病风险也不断加大,传播也不断加快,致病率不断上升。而在过去的40年内,较为严重的致泻性大肠杆菌感染事件均是通过食物传播引起的。例如,美国多次暴发的与肉有关的食物中毒事件,日本1996年暴发的与进食牛肉有关的大肠杆菌疫情,2020年我国贵州省一所学校发生的200多名学生大肠杆菌食物中毒事件。可见,致泻性大肠杆菌在食源性疾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已成为各国畜禽产品致病微生物监测和控制的重点。(二)理论依据大肠杆菌是各种动物的肠道内常驻菌,分布非常广泛。但直到20世纪中叶,人们才认识到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有致病性,尤其易引起婴儿和幼畜的严重腹泻和败血症。目前,猪源大肠杆菌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养猪业较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其猪源大肠杆菌的发病率为20%左右,死亡率为15.5%,荷兰猪源大肠杆菌的发病率为16.5%左右,死亡率为11.5%。台湾每年猪源大肠杆菌发病率为15%-25%,直接损失3.6亿元。有资料显示我国华东地区部分规模化猪场,猪源大肠杆菌平均发病率为29%,平均死亡率为20.4%,如果猪源大肠杆菌病与其他猪病混合感染,死亡率可达60%以上,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随着养猪业的发展,由猪源大肠杆菌引起的感染有明显上升趋势,仔猪死亡率增高,成活率降低,断奶窝重降低,严重制约了养猪业发展。但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对猪源大肠杆菌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耐药性监测积累了翔实的资料,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的传播规律,这些研究对现所在地区猪源大肠杆菌的防治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根据研究的需要,通过学术期刊网、互联网和图书馆的馆藏资料等方式,系统地获取与猪源大肠杆菌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动态。查阅各种学术期刊、书籍等等相关论著和文献,从中获取所需要的文献素材,了解与本选题有关的基本知识,为本选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三)立题意义虽然通过改善养殖条件及使用针对性的疫苗可以减少猪源大肠杆菌的发生,但在现在生产中,通常用K88、K99双价苗,K88、K99、K987P三价苗对猪大肠杆菌病进行免疫,采用多价灭活苗免疫较单价苗而言对仔猪黄痢具有较高的保护率;但是基因工程苗仅针对当前大范围内流行的大肠杆菌,因大肠杆菌抗原血清型存在地域差异,因此采用基因工程苗对小区域内大肠杆菌的预防效果差异较大,相比而言采用自家灭活苗免疫能有针对性和目标性的预防该地区猪源大肠杆菌病的发生。但长期以来,人们对仔猪黄白痢的防治仍然以药物控制为主要手段。常用于治疗猪源大肠杆菌病的药物主要是青霉素类、氯霉素类、磺胺类、氨基糖昔类等抗菌药物。在临床上使用抗菌药物,常常是先喜后忧,一方面可以及时地解决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困扰,另一方面,由于使用抗菌药物,给大肠杆菌耐药株的产生形成压力,促使大肠杆菌产生耐药性,这使得抗菌药的使用效果变得越来越差,临床上越易出现抗菌药的不合理和超量使用,进而形成更大选择压力,因此把用药物治疗猪源大肠杆菌的效果陷入恶性循环。目前,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凡乎所有大肠杆菌都获得耐药基因,几乎每一种抗菌药物都能被大肠杆菌中某些物质抵抗或破坏。由于大肠杆菌复杂的血清型以及全国各地区存在的大肠杆菌耐药性的差异导致其防治越来越困难。鉴于此。本文对猪源大肠杆菌的血清型鉴定及耐药性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给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二、研究内容及方案(一)研究目标猪源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传染病,是导致猪发病率、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发生猪源大肠杆菌的地区对猪肠道内容物及粪便检样,进行血清型鉴定。免疫学血清检测技术的原理是基于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通过标记反应物上的示踪物,对抗原抗体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检测技术。目前用于检测大肠杆菌的免疫测方法主要有酶附法、荧光免疫测定、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等。伴随着抗生素在疾病防治和饲料添加中的广泛使用,猪源大肠杆菌对其抗生素耐药性日益严重。菌株可感染生猪、污染猪肉而进一步通过食物链将其耐药性传播至人类,造成严重的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问题。由于耐药基因转移进入食物链的可能性,抗生素耐药性往往会限制养殖业的治疗选择范围,并且会增加公共卫生危险。本文将针对猪源大肠杆菌的血清型鉴定以及耐药性检测进行比较法分析,系统地分析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并将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共性和个性问题,总结研究成果,并作为理论依据。再从文章出发,通过相关著论和文献,相互借鉴、相互融合,进行全面地分析论述。(二)预期达到的研究结果和创新点如今中兽医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中草药对猪源大肠杆菌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杨廷桂对主要由白头翁、鱼腥草、车前草、金银花等研制的“仔猪腹泻康”研究发现,“仔猪腹泻康”对猪源大肠杆杆菌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谢家声报道穿心莲、博落回和鱼腥草等的注射液对猪源大肠杆杆菌也有显著的治疗效果,通过对猪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检测研究得出,微生态制剂可以调控肠道微生物稳态和机体免疫系统,并产生抑菌物质,抑制有害菌的生长。进行血清型鉴定试验后发现采用工程苗或者灭活苗对妊娠母猪进行免疫可显著降低仔猪患黄白痢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并且较工程苗而言,灭活苗对仔猪黄白痢的发生率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表明灭活苗对仔猪黄白痢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更好的为临床上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三)完成论文需具备的条件1.在实事求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能深入分析,并有独到见解;要观点明确、材料详实、结构合理严谨、语言通顺。2.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研究内容科学合理,研究计划方案可行;理论联系实际,对实际工作或学术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3.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不得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四)论文提纲1.摘要2.目录3.研究内容2.1猪源大肠杆菌概述2.2猪源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病学2.3大肠杆菌抗原特性2.4抗生素防治研究进展2.5本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4.研究方法4.1猪源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4.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4.3研究材料及动物4.4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检测4.5研究材料及动物4.6研究的目的与意义4.7总结5.猪源大肠杆菌灭活疫苗的制备及免疫保护效力评价5.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5.2试验方法及材料5.3灭活苗的研制及检验6.结论参考文献(五)参考文献[1]仔猪水肿病防治方法[J].和光林.畜牧业环境.2020(05)[2]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治[J].田和江.今日畜牧兽医.2019(12)[3]猪沙门氏菌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J].孔玲.农家参谋.2019(16)[4]浅析猪大肠杆菌病诊断及防治[J].周香锦,王英利.山西农经.2018(16)[5]仔猪腹泻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血清型与耐药性分析[J].吴利军,周丹娜,邵志勇,金尔光,姚艳丰,王富国,陈夏冰,何斌,杨文海,刘武,童伟文,夏瑜,陈洁.湖北农业科学.2018(06)[6]杨廷桂,王冬梅,周根来等.“仔猪腹泻康”对仔猪黄痢瀹疗效果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1:208-209,212)[7]谢家声,李锦宇,王贵波等.三种兽用中药注射液后海穴注射治疗仔猪黄痢的效果[J].中兽医医药杂志,2014(4:48-49)三、进度安排(一)完成时间及撰写阶段计划2020.10.21—2020.11.18明确论文【选题】,制定写作大纲2020.12.01—2020.12.02接受【论文任务书】,阅读收集写作材料2020.12.10—2020.12.11完成论题论证,填写【开题报告】2020.12.12—2021.01.15完成论文【初稿】及【查重】2020.1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