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劳动纠纷研究开题报告(含提纲)2600字》_第1页
《网约车劳动纠纷研究开题报告(含提纲)2600字》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题目网约车平台劳动纠纷研究选题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一)选题意义劳动关系是劳动法中的最基本的概念,在劳动经济学也是不可缺少,必须涉及的话题。我们国家在劳动法的制定上,是采用国家的公共权力调节社会关系以及对劳动者进行倾斜型保护。在现在研究共享经济中劳动关系的文献在少数,而本文能够通过观点的阐述,而对后者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另外也希望在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中,提供一些参考。对于网约车这一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在理论上也能够更加深对于平台企业用工机理的理解。共享经济的到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在现实的生活中,很多人都在关注,在使用平台的过程中,消费者的权益要如何来进行保护,而为其提供劳动的劳动者的权益如何来进行保护关注的人却很少。共享经济使得用工模式发生了改变,而新的“平台+个人”用工模式下的劳动关系也发生了改变,劳动关系的认定也出现了很大的困难,很多的劳动纠纷也都与劳动关系认定息息相关。每个企业在随着时代的发展,本单位的规章制度也会有相应的改变来适应社会的需求。探究共享经济下的劳动关系,可以为企业平台,在进行本单位规章制度的改变和制定时,指明方向。能够对于处理现实生活中的有关劳动关系的案件中,更加清晰的界定,更好的保障劳动者群体的权益体现一定程度的参考价值。(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苏庆华(2015)认为“滴滴打车”平台与为其提供劳务的司机之间的关系不属于劳动关系,因为在劳动者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并没有受到平台的严格的管理。彭倩文、曹大友(2016)认为“滴滴打车”平台与专车的司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合作的关系,只有经济上的往来,并没有从属关系,与其说二者之间存在的是劳动关系,不如说是劳务关系更加准确。王天玉(2016)以“e代驾”在京、沪、穗三个地方法院我国三个地方审判结果作为切入点,在论述的过程中,将美国加州地区发生的Uber案件也提出来进行比较,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劳务给付方式愈加丰富灵活,针对某类劳务给付是否属于劳动法调整的讨论应当以劳动关系从属性为依归,切不可随意扩大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否则既会损害新生互联网经济形态的发展,亦将扭曲劳动法之制度功能。总而言之,在互联网发展的时代,劳动关系不应被泛化”。王阳、彭博(2015)认为互联网平台的主要业务就是对软件的开发和运营,劳动者虽然为平台提供劳务,但是并不属于平台运营的业务的一部分,所以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从属性,也就不形成劳动关系。林嘉(2016)认为对平台和司机之间的关系的判断,要从本质上看是否存在从属性,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徐虎(2017)以为与广大的司机签订劳动合同,对一个互联网公司来讲,会造成相当大的经济压力,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所以基于此,不能将二者的关系认定为劳动关系。李峰(2017)提出传统的劳动关系的三个主要的特征包括“主体性”“从属性”“工作劳动性质”,这三个特征在现在都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如果按照传统的认定方法来讲就是不存在劳动关系。选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一)研究目标研究共享经济下的互联网劳务纠纷的特点和解决对策(二)研究内容论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了在共享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关注更多的是消费者与平台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参考英国和美国处理Uber的关于劳动关系认定的劳动纠纷,来思考我国在共享经济下面临的相似的纠纷应如何处理。第三部分,互联网共享经济下的劳动关系制度探索及保护构想提出。第四部分则为全文的总结性概括以及未来的发展展望。(三)拟解决问题本文所参考的案例主要来源于具有代表性的网约车平台,首先在案例的手机上存在一定局限性,其次在收集范围上较为狭隘,再加上本身专业水平的限制,在分析问题以及提出措施方面可能会有不成熟的地方,在以后的学习之中会继续加深自己的专业素养。拟采取的研究方法、试验方案及其可行性分析(一)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的方式主要有线上和线下两种。线上是指通过网络方式,如百度学术、知网、万方、谷歌学术等对所需理论知识、相关概念、结构框架等进行搜索收集。线下主要是通过课程书籍,图书馆期刊、书籍、报刊等进行资料的收集、阅读及记录等工作。通过这些文献的搜集和阅读、记录、整理工作,获取相关知识的发展及研究动向、研究现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一定的理论基础。(二)典型案例分析法本研究方法是针对具有代表性的一类事物进行深层次而详细的分析研究,从而得出具有代表性的,能够概括总体的一种科学具有信服力的分析方法。本文以网约车为典型代表来进行分析。为了分析案例,会对企业进行深入的关注,并且收集相关的实例以及数据。(三)比较分析法主要比较英美两国在Uber案件中的解决分析思路,以及我们国家在处理相似的劳动争议时的思路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来找出我们国家对于劳动关系认定的问题所在,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同时也为我们国家在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方面提供指导。在对现有的劳动关系改革中,也参考了国外的法律措施,也属于比较分析之处。选题的创新性由于随着用工形式的越来越灵活,传统的劳动关系认定标准已经不再满足社会的基本需求,本文的观点则是从互联网视角出发,以网约车行业为对象,探讨互联网共享经济下的劳动关系。五、写作纲要引言一、共享经济与劳动关系(一)互联网共享经济的含义和特征(二)劳动关系的含义及认定标准(三)共享经济下的劳动关系现状二、网约车平台与驾驶员用工关系的认定(一)国外网约车平台劳动纠纷认定及对启示(二)国内网约车平台劳动纠纷认定的实践、问题及原因三、共享经济下的劳动关系制度探索及保护构想(一)我国对共享经济下劳动关系认定的制度探索(二)共享经济下国外新型用工关系的保护(三)新型用工关系的本土化四、结语六、参考文献[1]BauernschusterS,HenerT,RainerH.WhenLaborDisputesBringCitiestoaStandstill:TheImpactofPublicTransitStrikesonTraffic,Accidents,AirPollution,andHealth[J].CESifoWorkingPaperSeries,2015,Forthcoming(1).[2]YunWO.TheApplicationofCivilLawonLaborDisputesinthePerspectiveofCivilCodes:fromthePerspectiveofEmployees'Self-remedies[J].JournalofPoliticalScience&Law,2017.[3]DenadaKeçiçi,SemaE.Formsandcausesoflabordisputes[J].AcademicJournalofBusiness,2016.[4]周继月,廖小凤,樊宪.研究“互联网+”时代下劳资纠纷问题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J].法制博览,2016(19).[5]深圳借力“互联网+”构建劳资纠纷防控服务体系[J].领导决策信息,2016,No.997(02):22-23.[6]詹婧,李晓曼,杨涛.企业员工参与制度有助于劳资纠纷内部消解吗?——来自雇主—雇员匹配调查的证据[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18):68-76.[7]梁赟.中国企业劳资纠纷现状及管理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16):30-31.[8]龚振宇.博弈视角下的私营企业劳资纠纷研究[D].2016.[9]李保安,魏浩征,齐彬,etal.涉法焦点:群体性劳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