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阴脾经 重点穴位课件_第1页
足太阴脾经 重点穴位课件_第2页
足太阴脾经 重点穴位课件_第3页
足太阴脾经 重点穴位课件_第4页
足太阴脾经 重点穴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足太阴脾经经脉循行:《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後,上内踝前廉,上腨内,循胫骨後,交出厥阴之前,上循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脾之大絡,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1、隐白

(井穴)

[定位]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

【主治】1、本经病:运化失司,气机不畅:腹胀、暴泄、善呕;脾失健运,统摄无权:崩漏、吐血、衄血、尿

血、便血,尤以“功

血”效好,宜灸。

2、特殊:开窍醒神、泻热清神:昏厥、惊风、神志病、

癫狂、多梦

【操作】

点剌/艾灸;浅剌。

3、太白

(输穴;原穴)

[定位]

在足内侧缘,第一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处.[主治]近治:关节疼痛、脚气远治:胃痛、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痢疾、便秘。

[刺灸法]

直刺0.3~0.5寸;可灸。《针灸甲乙经》:胸胁胀,肠鸣切痛,太白主之;身重骨酸,不相知,太白主之。

4、公孙(络穴八脉交会穴通冲脉)[定位]

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前下方。[主治]近治:足痛远治:胃痛、呕吐、消化不良、泄泻、痢疾、肠风下血。特殊:公孙与内关——主治胃、胸、心部病(公孙冲脉胃心胸)[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标幽赋》:脾冷胃疼,泻公孙而立愈。

6、三阴交(足三阴经交会穴

[定位]

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主治]

近治:下肢痿痹、脚气

远治:脾病脾虚所致肠鸣、泄泻、便秘。

特殊:痛经、月经不调、崩漏、经闭、不孕、滞产、遗精、阳痿、疝气、遗尿、小便不利、水肿。

[刺灸法]

直刺1~1.5寸;可灸。孕妇禁针。孕妇禁穴:合谷、足三里、三阴交、肩井。

配伍:配血海、气海、关元、支沟治月经不调、痛经。

10、血海

[定位]

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简便取穴法)

[主治]

1、近治:膝痛、股内侧痛。

2、远治:脾失统摄崩漏、月经不调、痛经;

3、特殊:

A、血证要穴:以活血化瘀为主

B、皮肤病:丹毒、神经性皮炎等。

[刺灸法]

直刺0.8~1寸;可灸。

21、大包

(脾之大络)

[定位]

在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六肋间隙处。

[主治](1)胸胁胀满,胁肋痛。(2)咳嗽,气喘。(3)全身疼痛,四肢无力。

[刺灸法]

斜刺0.5~0.8寸;可灸。经验:针刺大包穴,针尖斜向病位,治疗急性扭伤有较好的效果。主治要点

脾胃病:腹胀,腹痛,泄泻,便秘,肠鸣,胃脘痛。前阴病:月经不调,崩漏,小便不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