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第一节原电池[学习目标定位]1.通过铜锌原电池的分析,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2。会正确判断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3.学会书写电极反应式,掌握书写电极反应式的技巧与方法。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原电池的构造与工作原理铜锌原电池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有关的实验现象:①锌片溶解,铜片加厚变亮,硫酸铜溶液颜色变浅;②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装置中的能量变化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2)电极名称和电极反应:①锌电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是Zn-2e-=Zn2+;②铜电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是Cu2++2e-=Cu;③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Cu2+=Zn2++Cu.(3)电子流动方向和电流方向①外电路:电子由锌电极经过导线流向铜电极,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锌电极;②内电路:阳离子移向铜电极(正极),阴离子移向锌电极(负极)。(4)原电池构成的条件:具有活动性不同的两个电极,二者直接或间接地连在一起,插入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中,且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图示装置能形成原电池的是AD.
原电池原理示意图(1)原电池原理是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开进行,还原剂在负极上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通过导线流向正极,氧化剂在正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2)负极为电子流出极,相对活泼,通常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或某些还原剂,电极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3)正极为电子流入极,相对不活泼,通常是活动性较差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一般是电解质溶液中的氧化性强的离子被还原或电极上附着物本身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2.盐桥原电池(或双液原电池)按下图所示装置完成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①锌片溶解,铜片加厚变亮;②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③硫酸铜溶液的颜色变浅。(2)离子移动方向①硫酸锌溶液中:Zn2+向盐桥移动;②硫酸铜溶液中:Cu2+向铜极移动;③盐桥中:K+移向正极区(CuSO4溶液),Cl-移向负极区(ZnSO4溶液)。(3)若取出装置中的盐桥,电流表的指针是否还会发生偏转?不偏转,原因是取出盐桥,该装置不能构成闭合回路,不能形成原电池。原电池中盐桥的作用(1)构成闭合回路,形成原电池。(2)避免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直接反应,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3)盐桥中的阴、阳离子定向迁移,使溶液保持电中性,反应持续进行,能长时间稳定放电。3.由原电池相关知识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2)原电池中电流的方向是负极—导线—正极(×)(3)双液原电池中的盐桥是为了连通电路,所以也可以用金属导线代替(×)(4)在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5)铜、锌与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锌为负极,质量减少,铜为正极,质量不变(√)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判断依据判断依据正极负极电极材料不活泼金属或非金属活泼金属电子流向电子流入电子流出电极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电极常见现象电极增重或产生气体电极减轻离子移向阳离子移向阴离子移向例1关于下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从锌电极通过电流表流向铜电极B。盐桥中的阴离子向硫酸铜溶液中迁移C。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是2H++2e-=H2↑D.取出盐桥后,电流表仍会偏转,铜电极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答案A解析锌片作负极,铜片作正极,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A选项正确;盐桥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B选项错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铜电极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C选项错误;取出盐桥后不能形成原电池,电流表不偏转,铜电极在反应后质量增加,D选项错误。考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题点盐桥原电池
例2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写出下列电池的电极反应式。(1)将铁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置于稀硫酸中,形成原电池:①正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负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人用原电池原理除去银器皿表面的黑色硫化银,其处理方法:将一定浓度的食盐溶液放入一铝制容器中,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溶液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放出,银表面的黑色会褪去而银不会损失。在此形成的原电池中:①负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正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总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2H++2e-=H2↑②Fe-2e-=Fe2+③Fe+2H+=Fe2++H2↑(2)①2Al-6e-=2Al3+②3Ag2S+6e-=6Ag+3S2-③3Ag2S+2Al+6H2O=6Ag+2Al(OH)3↓+3H2S↑解析(2)要善于抓住题示信息。“黑色褪去而银不会损失”,必然发生变化:Ag2S→Ag,显然这是原电池的正极反应:3Ag2S+6e-=6Ag+3S2-,负极反应应为活泼金属发生氧化反应:2Al-6e-=2Al3+,正极生成的S2-和负极生成的Al3+在溶液中都能水解且相互促进:2Al3++3S2-+6H2O=2Al(OH)3↓+3H2S↑,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气体产生.原电池的总反应为上述三个反应式的加合:3Ag2S+2Al+6H2O=6Ag+2Al(OH)3↓+3H2S↑。考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题点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方法点拨一般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1)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即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2)结合介质的酸碱性确定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3)写出电极反应式,将两式相加得总反应式。例3根据下列原电池的总反应式,写出其电极反应式.(1)利用反应2Cu+O2+2H2SO4=2CuSO4+2H2O可制备硫酸铜,若将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原电池总反应为2FeOeq\o\al(2-,4)+3H2=Fe2O3+4OH-+H2O,在该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Cu-4e-=2Cu2+O2+4e-+4H+=2H2O(2)3H2-6e-+6OH-=6H2O2FeOeq\o\al(2-,4)+5H2O+6e-=Fe2O3+10OH-解析(1)将总方程式拆成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个半反应,还原剂在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2Cu-4e-=2Cu2+;氧化剂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O2+4e-+4H+=2H2O。(2)将总方程式拆成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个半反应,还原剂在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3H2-6e-+6OH-=6H2O;氧化剂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2FeOeq\o\al(2-,4)+5H2O+6e-=Fe2O3+10OH-。考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题点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方法点拨已知总反应式,书写电极反应式的方法(1)分析原电池总反应式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找出氧化剂及其对应的还原产物,氧化剂发生的反应即为正极反应;找出还原剂及其对应的氧化产物,还原剂发生的反应即为负极反应。(2)当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由多种元素组成时,还应注意电解质参与的反应。(3)若有一电极反应式较难书写,可先写较易写出的电极反应式,然后利用总反应式减去该电极反应式即可得到另一电极反应式。二、原电池原理的应用1.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对于酸性电解质,一般是负极金属的活动性较强,正极金属的活动性较弱。例如:a和b两种金属,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观察到a极溶解,b极上有气泡产生,则a为负极,b为正极,金属活动性a〉b.2。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构成原电池的反应速率比直接接触反应的速率快.例如:实验室制取氢气时,粗锌比纯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快;或向溶液中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产生氢气的速率加快.3。设计化学电池(1)理论上,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2)外电路: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在负极失去电子,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在正极上得到电子.(3)内电路:将两电极浸入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作定向移动。例4依据氧化还原反应:Cu+2Ag+=Cu2++2Ag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电极X的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电解质溶液Y是____________。(2)银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_______极流向________极。(4)该原电池的正极是____________,还可以选用__________________等材料。(5)如果将装置图中的两个烧杯换成一个烧杯,是否还需要硫酸铜溶液?________________.答案(1)铜硝酸银溶液(2)2Ag++2e-=2AgCu-2e-=Cu2+(3)负(或铜)正(或银)(4)银铂、石墨(5)不需要解析原电池中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盐桥起到形成闭合回路、平衡电荷的作用。由总反应方程式可知电极X的材料是Cu,发生氧化反应,电解质溶液Y是可溶性银盐溶液,常用AgNO3溶液。电极反应式如下,负极:Cu-2e-=Cu2+,正极:2Ag++2e-=2Ag,电子由负极(Cu)流出,经外电路流向正极(Ag)。考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题点设计原电池方法点拨原电池的设计方法——“两极一液一连线"(1)根据电池总反应式写出正极和负极的电极反应式。(2)电极材料的选择:电池的电极必须导电.一般电池中的负极必须能够与电解质溶液反应,容易失去电子,因此负极一般是活泼的金属材料,所以正极和负极不能用同一种材料,两个电极可以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或一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3)电解质溶液的选择:电解质溶液是为正极提供放电的物质,一般能够与负极发生反应。(4)形成闭合回路.例5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C.③④②① D.③①②④答案B解析利用原电池的形成和工作原理解决问题。在外电路中,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则①作原电池的负极,②作正极,故活动性①>②;活动性相对较弱的金属作原电池的正极,故金属的活动性①>③;有气泡产生的电极发生的反应为2H++2e-=H2↑,为原电池的正极,故活动性④>②;质量减少的电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金属离子而溶解,为负极,故活动性③>④,由此可得金属活动性:①>③>④>②。考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题点比较金属活泼性强弱
1.在如图所示的水果(柠檬)电池中,外电路上的电流从X电极流向Y电极。若X为铁,则Y可能是()A.锌 B。石墨C。银 D。铜答案A解析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反,由已知条件知电子由Y电极流向X电极,因此Y电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铁,故Y电极只能为选项中的锌。考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题点原电池的构成与工作原理2.(2017·福建四地六校高二月考)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电池工作中,盐桥中的Cl-向负极移动B.负极反应式:2H++2e-=H2↑C.工作一段时间后,两烧杯中溶液pH均不变D.Fe作正极,发生氧化反应答案A解析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盐桥的作用是构成闭+,+)减小,pH增大,故C错误;总电极反应式为Fe+2H+=Fe2++H2↑,铁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D错误。考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题点盐桥原电池3。下列有关图甲和图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均发生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B。Zn和Cu既是电极材料又是反应物C.工作过程中,电子均由Zn经导线流向CuD。相同条件下,图乙比图甲的能量利用效率高答案B解析两个装置都为原电池装置,均发生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过程,故A正确;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锌比铜活泼,锌作负极、铜作正极,铜本身不是反应物,故B错误;锌作负极,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故C正确;图乙中装置产生的电流在一段时间内变化不大,但图甲装置产生的电流在较短时间内就会衰减,故D正确。考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题点原电池的构成与工作原理4.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a不易腐蚀;将b、d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盐酸中,d比b反应剧烈;将铜浸入a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a>c〉d>b B。d〉a>b〉cC。d〉b〉a〉c D。b〉a〉d>c答案C解析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一般情况下,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上金属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腐蚀,较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a不易腐蚀,所以金属活动性:b〉a。金属和相同的酸反应时,活动性强的金属反应剧烈,将b、d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盐酸中,d比b反应剧烈,所以活动性:d〉b。金属与盐的置换反应中,较活泼的金属能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将铜浸入a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说明金属活动性:a>Cu;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中,有金属c析出,说明金属活动性:Cu〉c。所以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d>b>a>c。考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题点比较金属活泼性强弱
5。由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图进行实验。装置现象金属A不断溶解形成二价金属离子C极质量增加A上有气泡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甲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乙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丙中溶液的pH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A-2e-=A2+(2)Cu2++2e-=Cu(3)变大(4)D>A>B>C解析甲、乙、丙均为原电池装置。依据原电池原理,甲中A不断溶解,则A为负极、B为正极,活动性A>B;乙中C极增重,即析出Cu,则B为负极,活动性B>C;丙中A上有气泡即H2产生,则A为正极,活动性D>A,随着H+的消耗,pH变大。考点原电池的相关综合题点原电池的综合应用[对点训练]题组一原电池的构成及工作原理1.下列烧杯中盛放的都是稀硫酸,在铜电极上能产生气泡的是()答案A解析装置B、C中无化学反应发生;D不能形成闭合回路;只有A能形成原电池,铜电极上有氢气产生。考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题点原电池的构成与工作原理2.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①装置中锌棒逐渐变细,铜棒无变化B。在②装置中锌棒逐渐变细,铜棒逐渐变粗C。在②装置中部分化学能转化成了电能D。在①②装置中锌棒均被氧化答案B解析A项,在①装置中锌与氢离子反应生成锌离子和氢气,锌棒变细,铜不与氢离子反应,铜棒没有变化;B项,在②装置中锌棒与铜棒通过导线连接形成了闭合回路,构成了原电池,锌失去电子转化为锌离子,锌棒变细,氢离子在铜棒上得电子生成氢气,铜棒不会变粗;C项,②装置实现了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D项,在①②装置中,锌均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考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题点原电池的构成与工作原理3。如图,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X→外电路→YB.若两电极分别为铁和碳棒,则X为碳棒,Y为铁C。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D.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顺序为X〉Y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原电池外电路中电子由X极流向Y极,则X极为负极,Y极为正极。考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题点原电池的构成与工作原理4.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B.正极反应为Cu2++2e-=CuC.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D。将铜片直接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答案D解析该原电池中Cu作负极,Ag作正极,电极反应为Cu-2e-=Cu2+(负极),2Ag++2e-=2Ag(正极),盐桥起到了传导离子、形成闭合回路的作用,电子是由负极流向正极,电流的方向和电子的流向相反。D选项正确。考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题点盐桥原电池5.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电极Ⅰ上发生还原反应,作原电池的负极B。电极Ⅱ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C.该原电池的总反应:2Fe3++Cu=Cu2++2Fe2+D.盐桥中装有含氯化钾的琼脂,其作用是传递电子答案C解析该原电池所发生的反应实质是Fe3+与Cu的反应,C正确;电极Ⅰ上发生还原反应,作正极,A错;电极Ⅱ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B错;电子在负极上产生后经导线聚集在正极后被吸收掉,不可能通过溶液和盐桥,D错。考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题点盐桥原电池题组二原电池电极的判断和电极反应式书写6.对于原电池的电极名称,叙述错误的是()A。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负极B.正极为电子流入的一极C.比较不活泼的金属为负极D.电流流出的一极为正极答案C解析原电池中相对活泼的金属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相对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考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题点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判断7。锂电池是一代新型高能电池,它以质量轻、能量高而受到了普遍重视,目前已研制成功多种锂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Li+MnO2=LiM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i是正极,电极反应式为Li-e-=Li+B.Li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Li-e-=Li+C.MnO2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MnO2+e-=MnOeq\o\al(-,2)D.Li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Li-2e-=Li2+答案B解析由总反应方程式Li+MnO2=LiMnO2可知,Li元素在反应后化合价升高(0→+1),Mn元素在反应后化合价降低(+4→+3)。Li被氧化,在电池中作负极,电极反应为Li-e-=Li+,MnO2在正极上反应,电极反应为MnO2+e-=MnOeq\o\al(-,2)。考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题点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8.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Fe、Cu、FeCl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B。由金属Al、Cu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负极反应式为Al-3e-=Al3+C.由Al、Mg、NaOH溶液组成的原电池,负极反应式为Al+4OH--3e-=AlOeq\o\al(-,2)+2H2OD。由金属Al、Cu和浓硝酸组成的原电池,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答案A解析铁比铜活泼,铁作负极,负极反应式为Fe-2e-=Fe2+,故A错误;铝比铜活泼,铝作负极,负极反应式为Al-3e-=Al3+,故B正确;虽然镁比铝活泼,但镁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因此铝作负极,负极反应式为Al+4OH--3e-=AlOeq\o\al(-,2)+2H2O,故C正确;Al与浓硫酸发生钝化反应,则铜作负极,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故D正确。考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题点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题组三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9。M、N、P、E四种金属:①M+N2+=N+M2+②M、P用导线连接放入硫酸氢钠溶液中,M表面有大量气泡③N、E用导线连接放入E的硫酸盐溶液中,电极反应为E2++2e-=E,N-2e-=N2+。四种金属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P、M、N、E B。E、N、M、PC。P、N、M、E D.E、P、M、N答案A解析由①知,金属活动性M>N;M、P用导线连接放入硫酸氢钠溶液中,M表面产生气泡,M作原电池正极,活动性P>M;N、E构成的原电池N作负极,活动性N>E。考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题点比较金属活泼性强弱10。a、b两个烧杯中均盛有100mL等浓度的稀H2SO4,将足量的两份锌粉分别加入两个烧杯中,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下列产生氢气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H2SO4的物质的量相等、Zn粉过量,H2的量由H2SO4的物质的量决定。a中部分Zn与CuSO4发生反应置换出Cu并形成“Zn|H2SO4|Cu"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了,但产生H2的体积相等。考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题点判断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11。某原电池的电池反应为Fe+2Fe3+=3Fe2+,与此电池反应不符的原电池是()A.铜片、铁片、FeCl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B。石墨、铁片、Fe(NO3)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C。铁片、锌片、Fe2(SO4)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D。铜片、铁片、Fe(NO3)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答案C解析由电池反应可知,铁作负极,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项中,由于锌的活泼性大于铁,故锌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与电池反应不符。考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题点设计原电池12.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反应Zn+2FeCl3=ZnCl2+2FeCl2,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n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b电极反应式为2Fe3++2e-=2Fe2+C.电子流动方向是a电极→FeCl3溶液→b电极D.电池的正极材料可以选用石墨、铂电极,也可以用铜电极答案D解析根据Cl-的移动方向可知,b电极为负极,a电极为正极,根据电池反应式可知,Zn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即b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A、B项错误;电子流动方向是b电极→导线→a电极,C错误;正极材料的活泼性应比负极材料弱,D正确。考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题点设计原电池[综合强化]13.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化学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的二次能源,(1)下列装置中能够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______(填字母)。(2)写出该装置正极反应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装置中溶液里的阴离子移向______________(填电极的化学式)极。(4)若装置中转移了0.2mol电子,则理论上溶液增加的质量是________。答案(1)C(2)2H++2e-=H2↑(3)Zn(4)6。3g解析(1)原电池的构成条件:①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地进行氧化还原反应,C装置符合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故=H2↑,负极为锌失电子生成锌离子,反应式为Zn-2e-=Zn2+;总反应为2H++Zn=Zn2++H2↑。(3)阴离子移向负极锌;装置中转移了0.2mol电子,根据总反应:2H++Zn=Zn2++H2↑,则理论上整体质量增重0.1×65g-0。1×2g=6.3g。考点原电池的相关综合题点原电池的综合应用14.利用反应Cu+2Ag+=2Ag+Cu2+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原电池.回答下列问题:(1)该原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_________,发生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2)X是__________,Y是__________;(3)正极上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外电路中,电子从________(填写电极材料)极流向________极.答案(1)铜氧化(2)CuSO4溶液[CuCl2、Cu(NO3)2等可溶性铜盐溶液也可]AgNO3溶液(3)银棒上有银白色物质析出(4)CuAg解析在反应Cu+2Ag+=2Ag+Cu2+中,Cu作还原剂,即为原电池的负极材料,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g+作氧化剂,在原电池的正极得电子,故银棒上有银白色物质析出.左右两个烧杯中的电解质溶液依据其中的电极材料选择,在双液原电池中,电极材料中的金属元素一般与电解质溶液中的相同,故X是CuSO4溶液或其他可溶性铜盐溶液,Y是AgNO3溶液。考点原电池的相关综合题点原电池的综合应用15.某探究活动小组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有甲、乙两位同学均使用镁片与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6mol·L-1稀硫酸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6mol·L-1的NaOH溶液中,如图所示。(1)写出甲池中发生的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书法艺术研学行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药膳养生餐饮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供暖系统安装协议】工程合同书
- 2025安检亭购销合同书律师拟定版本
- 2025年中国汽车门铰链总成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影视制作团队劳动力安排措施
- 旅游公司服务流程及团队职责划分
- 小学2025春季课题研究教研工作计划
- 建筑项目外包的材料与人力资源计划
- 班队活动与团队合作计划
- 3D打印实训指导书
- 除草机器人简介
- 当代文学第一章1949-1966年的文学思潮
- 抽油井检泵作业课件
- 2022年06月2022年广东肇庆广宁县司法局招考聘用政府雇员名师点拨卷V答案详解版(3套版)
- a320飞机空调系统工作原理与使用维护分析
- 施工机具进场检查验收记录
- 《液压与气动技术项目教程》高职配套教学课件
- 民俗学概论 第一章 概述课件
- 2022年七步洗手法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过敏性紫癜的护理PPT课件(PPT 33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