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课件_第1页
参与式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课件_第2页
参与式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课件_第3页
参与式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课件_第4页
参与式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参与式教学

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吴忠市教研室胡明

参与式教学

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吴忠市教研室胡明

专题一:关于“参与”……看到“参与”我们想到了什么?什么是参与?

参与是民主意识的体现;

参与需要群体内个体之间的“互动”;

参与就是介入、投入、卷入、融入在……的状态之中,是主体对活动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过程;

参与应该是民主、平等的意识;交往、互动的过程;积极、主动的态度。专题一:关于“参与”……看到“参与”我们想到了什么?什么是活动一:相互熟悉

活动过程:1.组内成员分别介绍自己的情况;2.选出组长,在组长的召集下分工;3.由组长介绍本组的成员。

6人小组即为一个合作团体,小组内每个成员都必须担当一个角色,并明确各自职责。1.主持人(负责本组活动组织工作——即组长,要注意调动每一位组员积极发言)2.记录员(负责将本组讨论或活动结果记录下来)3.计时员(负责计时,及时提醒有的人说得太长,有的人没有机会发言)4.噪音控制员(注意控制本组发言人的声音不要过大,影响其他组的活动)5.汇报员(负责向全班报告本组讨论或活动结果)6.材料保管员(负责本组完成特定工作所必要的材料等)活动一:相互熟悉活动过程:6人小组即为一个合作团体,小活动二:摸棋子活动二:摸棋子活动目标1.在小组活动中,使参与者通过亲自动手试验,体验、感受随机事件(摸棋子)的不确定性。(随机性)认识、理解频率的稳定性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关系。2.经历参与式数学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思考、领悟参与式教学的理念、方法及策略。3.结合“频率与概率”参与式学习活动,深化《课标》和新教材对“概率”领域内容要求的理解和实践,引发大家对自己教学方式的重新审视。活动材料两种颜色的棋子(每组10个),小布袋(每组1个),大白纸,彩笔。活动目标活动过程1.给每组发装有两种不同颜色(黑、白)的10个棋子的布袋一个。(每袋中黑白棋子的个数不尽相同)

参与者不准打开看活动过程

2.各组成员依次从袋中摸棋子。

每人每次摸出一个观察颜色后,放回袋中搅匀,连续摸两次,下一个人再摸。将小组各成员摸到黑子总次数及其频率记录在下表中,重复上面的活动,连续摸3轮,将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可根据需要增加摸球次数)第三轮记录第二轮记录第一轮记录摸到黑子的频率m/n小组成员摸到黑子的次数m小组成员摸棋子的总次数n(表自制在纸上)2.各组成员依次从袋中摸棋子。第三轮记录第二轮记录第一轮

3.根据上表的记录,推断布袋中黑白棋子的个数,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做出这种推断的理由。3.根据上表的记录,推断布袋中黑白棋子的个数,并在小组内4.打开布袋,观察不同颜色棋子的个数,验证前面的推断,在小组内思考讨论交流下列问题:直接观察到的结果与你前面做出的推断是否一致?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若不一致,你估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在什么条件下,你会比较准确地猜出各色棋子的个数?4.打开布袋,观察不同颜色棋子的个数,验证前面的推断,在小组5.讨论下列问题。

(记录在大白纸上,各组报告人向全班展示本组讨论结果。不重复,言简意赅,相互补充,质疑、辩论)

(1)在3轮摸子记录中得到的m/n的3个值的变化情况与你后面观察到的(黑子个数)/(总数)数值之间有何关系?

(2)这个活动对理解频率的稳定性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关系有什么帮助?

(3)你是怎样理解频率、概率及其关系的?5.讨论下列问题。(1)在3轮摸子记录中得到的m/n的3个值的变化情况与你后面观察到的(黑子个数)/(总数)数值之间有何关系?

概率是概率论中最基本的概念,它的统计定义是利用频率来刻画的。事件的频率是指将一随机试验重复n次,如果某事件共发生m次,则m/n称为该事件的频率。一个随机事件的发生既有随机性(对单次试验来说),又存在着统计规律性(对大量重复试验来说)。随机事件的统计规律性表现在:随机事件的频率——即此事件发生的次数与试验总次数的比值(m/n)具有稳定性,即总是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且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多,这种摆动幅度越来越小。我们给这个常数取一个名字,叫做这个随机事件的概率。而概率是随机事件中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度量,是随机事件自身的一个属性,是先于试验而存在的,如,本活动中观察到的(黑子总数)/(总次数)是先于摸球而存在的。(1)在3轮摸子记录中得到的m/n的3个值的变化情况与你后面(2)这个活动对理解频率的稳定性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关系有什么帮助?

本活动中,各组布袋中黑子的数量不尽相等,所以,三轮摸子记录也不尽相同(即使黑子数量相等,各组的记录也可能不同)。根据摸出黑子的频率,推断袋中黑子的个数,其准确性依赖于摸子的随机性和摸子的次数。摸子的次数越多,黑子出现的频率就越稳定,依此做出的推断就越准确。(2)这个活动对理解频率的稳定性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关系有什么帮(3)你是怎样理解频率、概率及其关系的?

在相同条件下做大量的重复试验,当试验次数增多时,该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总是稳定于某一数值附近,而且偏离的幅度很小,频率的稳定值反映了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所以我们又可以借助频率的稳定性去刻画概率。概率可以看作频率在理论上的期望值,它从数量上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上述关于概率的定义,通常称为概率的统计定义。在实际问题中,频率的稳定值往往难以确定,因为我们不可能无穷地重复做实验,所以人们常常用频率近似估计概率。(3)你是怎样理解频率、概率及其关系的?在相同条件下请思考——(小组讨论并汇报)1.在“频率与概率”的数学活动中大家参与学习的主要方式有哪些?效果如何?2.在你的教学中是否可以(更多地)尝试这些?请思考——(小组讨论并汇报)1.《课标》和新教材新增了“概率”内容。2.新课程强调《概率》教学过程性目标的达成。

对随机现象的理解,必须在实验的过程中,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与频率的关系。1.《课标》和新教材新增了“概率”内容。第一学段

学段总目标——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第一学段对“概率”的学习应该侧重于初步的感受和体会,力求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充分体验这部分内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概念的表达方式要以描述性为主,避免出现过多的专业术语,避免把这部分内容处理成单纯计算而不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活动。

教学时要采取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有所体验。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教师应抓住机会促进学生学会合作,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通过大家分工合作,信息共享,提高效率。第一学段第二学段

学段总目标——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含义,并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中应继续采取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

第二学段活动三:对参与式教学的初步认识1.独立思考并将自己对参与式教学的初步理解写下来。2.组内交流并形成较完整的意见。3.班内交流并补充。4.总结。活动三:对参与式教学的初步认识1.独立思考并将自己对参与式教参与式教学是指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同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强化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习者能够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参与式教学要求让学习者有自由思考、运用自己智慧的时间和机会,让学习者有选择上课方式、安排学习进度的权利,除了班级教学外,还可以采用小组教学、课堂讨论、个别化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参与式教学是指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参与式教学的原理参与式教学通过强化学生的内在激励,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来自教师和同伴的表扬和鼓励,使得外在的激励增强;学生在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都得到加强的情况下,学习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参与式教学的原理参与式教学通过强化学生的内在激励,提高学生学

关于课堂教学中“参与式方法”

“参与式方法”是能够使个体参与到群体活动中、与其他个体合作学习的方法。这些方法并没有固定、单一的形式,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当时当地的条件即兴创造。关于课堂教学中“参与式方法”

“参与式方法”是能够

活动四:列举参与式方法

活动过程:

1.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参与式方法有哪些?

2.整理并表达;

3.全班范围内的交流与评价。活动四:列举参与式方法

活动过程:

学生参与学习的方式有……参与式教学一般采用的活动方法有:分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操作、实验、戏剧、模拟、填表、画图、访谈、座谈、观察、辩论、排序、打分、小讲座、游戏、练习等活动,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元素,可以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式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的机会,参与式教学通常采用“做中学”的方式,是学生能够体会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喜悦和困惑,以达到自身观念、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并能将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于自己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参与学习的方式有……参与式教学一般采用的活动方

专题二:参与式教学活动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纲,纲举目张。●教学目标是教学开始之前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教学目标有指导测量与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评定)、指导教学策略的运用和指引学生学习三大功能。专题二:参与式教学活动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活动五:思考、研讨

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教学目标制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哪些?针对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活动过程:1.先独立思考,同时将思考的结果写在笔记本上。2.组内交流并形成意见。3.全班交流。■活动五:思考、研讨

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教学目研究、确定教学目标●在研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制订与教材要求适宜、与教学内容贴切、落实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关键。确定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制订教学目标,还要关注学生的经历和体验,关注学生方法的获得,并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研究、确定教学目标●在研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制订与教研究、确定教学目标—对照《课程标准》有关内容标准,分析教材内容,明确学习内容。(学什么?)—针对学习内容具体要求,分析学生学习的知识与经验的基础。(学生学习的起点是什么?经验是什么?)—结合《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基础,预设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结果。(学到什么程度?)—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围绕知识与技能),合理的确定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的目标。(怎么学?)研究、确定教学目标—对照《课程标准》有关内容标准,分析教材内◆确定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主线、具体线路,将知识点串联●要准确、明确(具体)

所谓“准确”,就是严格对照课程标准和教材,既不能任意拔高要求,也不能随意降低标准。所谓“明确”,就是指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具有可操作性(便于检测)。◆确定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主线、具体线路,将知识点串联●要

通过多种活动,初步认识到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时,其中的一份就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会认、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通过多种活动,初步认识到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时,其

能从一组图形中找出轴对称图形并能用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加以说明,会设计、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能从一组图形中找出轴对称图形并能用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能描述角的基本特征,能正确的辨认角,能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制作角”(角的初步认识)能描述角的基本特征,能正确的辨认角,能说出角的各部分名◆明确的行为目标,要包括下列四个要素。

行为主体、行为动词、情境或条件、表现水平或标准。行为主体应该是学习者。行为动词用以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学生应该……”,诸如,“使学生…….”或“教给学生……”都是不妥的。分为含糊的和明确的动词。含糊的动词有:知道、了解、掌握等等。明确的动词有;写出、背出、列出、选出、认出、辨别、设计、对比等等。◆明确的行为目标,要包括下列四个要素。

行为主体、行为动词、

情境或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

如,“借助计算器,探索……”“给出一条直线和直线外的一个点,能画出点到直线的垂线”

“在实际情境中,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的方式,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等。表现水平或标准: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衡量学生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至少说出解决问题的三个主要步骤”“三分钟内完成20道百以内的加法计算题,90%的题都能算对”等等。情境或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制订教学目标,还要关注学生的经历和体验,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获得,并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关注学生的经验、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围绕知识与技能的目标),结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有所侧重地确定某一方面的目标。●知识与技能的目标---力求实现(抓落实)●过程、方法的目标以及情感、态度的目标---力求体现(有侧重、不堆砌)◆制订教学目标,还要关注学生的经历和体验,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

比如:(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一课的教学目标:

1.能说出除了时和分以外,时间单位还有秒,知道60秒=1分,能举出秒在生活中使用的例子。

2.通过观察、体验的数学活动,初步建立1秒、1分等的时间观念。3.在学习中,体会珍惜时间的意义。

比如:(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一课的教学目标:

关注每一个教学活动目标的确定

每一节课都有多个教学活动,每个教学活动都有其目标,多个教学活动(或环节)的目标就构成了整节课的教学目标,要关注每个教学活动目标的实现。关注每一个教学活动目标的确定

—每节课都有一个或几个侧重的内容,这些内容需要学生重点把握。需要教师特别关注。

—根据《课程标准》中有关内容标准的学习要求,确定学生本节课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主要学习什么?)

专题三:参与式教学活动内容的设计—每节课都有一个或几个侧重的内容,这些内容需—受学生的知识与经验的制约,许多内容学生理解上比较吃力,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引导的方法。—结合学生知识水平和经验,确定学生学习中难以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障碍在哪儿?需要什么样的指导?)—受学生的知识与经验的制约,许多内容学生理解上比较吃力,需要

参与式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注意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对象分析)以确保每一个学生平等受益;正确的理解、处理教材和活动内容的关系(增强关联);要考虑学校的硬件设施及其他条件(活动实施的保证条件)。

参与式教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和组织强调生动、活泼,强调非模式化,强调多向联系,强调给学生适当的空间。

参与式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注意教学内容的基础性;

活动材料的准备是上呈教学目标,下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参与式教学活动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活动材料的设计。为了使设计的参与式教学活动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就必须因地制宜,制作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材料,进而使活动能够借助于材料的帮助有意义的进行。专题四:参与式教学活动材料的准备活动材料的准备是上呈教学目标,下启教学过程的重

借助材料进行教学有多方面的意义: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利于帮助学生在科学实践和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形成科学概念;可以使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不断地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材料可以使教学更加富有生气和活力,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活动材料经过师生共同的设计与制作,赋予了师生双方的智慧,实现“互动”中的“生成”;在教学活动进行中,通过对材料的应用,能够帮助师生弄清一些原理的来龙去脉,使抽象的问题、原理变得容易理解。借助材料进行教学有多方面的意义:专题五:参与式教学活动过程的设计在设计参与式活动时,首先要考虑所设计的活动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达到什么目标;通过活动,学生能学到什么知识技能,获得哪些发展;然后再考虑活动用多长时间,活动需要哪些材料;还应考虑儿童能否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活动中应该有一些什么规则;活动能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等等。专题五:参与式教学活动过程的设计在设计参与式活动时,首先设计参与式教学活动时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研究、确定教学内容的呈现、资源的利用、教学手段的运用);关注学生的经历和体验,关注学生的观察、思考和探究(研究、确定操作活动,研究、确定需要提出的问题,);关注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面参与(研究、确定落实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方式);关注教学重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研究、确定教学环节以及时间分配方案)。关注教学的难点(研究、确定引导、点拨的方式和时机);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及知识的巩固(研究、确定练习的设计)。设计参与式教学活动时要:■活动过程:思考、研讨(30分)1.在《角的度量》一课教学中,教师在开展“问题情境创设—合作探究新知—反馈巩固应用”等参与式学习活动中有哪些创新的教学行为?2.组内研讨,组间交流,形成共识。■活动六:教学观摩(40分)1.播放教学录像:《角的度量》2.观课、记录。■活动过程:思考、研讨(30分)■活动六:教学观摩(40分)

参与式教学

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吴忠市教研室胡明

参与式教学

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吴忠市教研室胡明

专题一:关于“参与”……看到“参与”我们想到了什么?什么是参与?

参与是民主意识的体现;

参与需要群体内个体之间的“互动”;

参与就是介入、投入、卷入、融入在……的状态之中,是主体对活动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过程;

参与应该是民主、平等的意识;交往、互动的过程;积极、主动的态度。专题一:关于“参与”……看到“参与”我们想到了什么?什么是活动一:相互熟悉

活动过程:1.组内成员分别介绍自己的情况;2.选出组长,在组长的召集下分工;3.由组长介绍本组的成员。

6人小组即为一个合作团体,小组内每个成员都必须担当一个角色,并明确各自职责。1.主持人(负责本组活动组织工作——即组长,要注意调动每一位组员积极发言)2.记录员(负责将本组讨论或活动结果记录下来)3.计时员(负责计时,及时提醒有的人说得太长,有的人没有机会发言)4.噪音控制员(注意控制本组发言人的声音不要过大,影响其他组的活动)5.汇报员(负责向全班报告本组讨论或活动结果)6.材料保管员(负责本组完成特定工作所必要的材料等)活动一:相互熟悉活动过程:6人小组即为一个合作团体,小活动二:摸棋子活动二:摸棋子活动目标1.在小组活动中,使参与者通过亲自动手试验,体验、感受随机事件(摸棋子)的不确定性。(随机性)认识、理解频率的稳定性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关系。2.经历参与式数学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思考、领悟参与式教学的理念、方法及策略。3.结合“频率与概率”参与式学习活动,深化《课标》和新教材对“概率”领域内容要求的理解和实践,引发大家对自己教学方式的重新审视。活动材料两种颜色的棋子(每组10个),小布袋(每组1个),大白纸,彩笔。活动目标活动过程1.给每组发装有两种不同颜色(黑、白)的10个棋子的布袋一个。(每袋中黑白棋子的个数不尽相同)

参与者不准打开看活动过程

2.各组成员依次从袋中摸棋子。

每人每次摸出一个观察颜色后,放回袋中搅匀,连续摸两次,下一个人再摸。将小组各成员摸到黑子总次数及其频率记录在下表中,重复上面的活动,连续摸3轮,将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可根据需要增加摸球次数)第三轮记录第二轮记录第一轮记录摸到黑子的频率m/n小组成员摸到黑子的次数m小组成员摸棋子的总次数n(表自制在纸上)2.各组成员依次从袋中摸棋子。第三轮记录第二轮记录第一轮

3.根据上表的记录,推断布袋中黑白棋子的个数,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做出这种推断的理由。3.根据上表的记录,推断布袋中黑白棋子的个数,并在小组内4.打开布袋,观察不同颜色棋子的个数,验证前面的推断,在小组内思考讨论交流下列问题:直接观察到的结果与你前面做出的推断是否一致?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若不一致,你估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在什么条件下,你会比较准确地猜出各色棋子的个数?4.打开布袋,观察不同颜色棋子的个数,验证前面的推断,在小组5.讨论下列问题。

(记录在大白纸上,各组报告人向全班展示本组讨论结果。不重复,言简意赅,相互补充,质疑、辩论)

(1)在3轮摸子记录中得到的m/n的3个值的变化情况与你后面观察到的(黑子个数)/(总数)数值之间有何关系?

(2)这个活动对理解频率的稳定性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关系有什么帮助?

(3)你是怎样理解频率、概率及其关系的?5.讨论下列问题。(1)在3轮摸子记录中得到的m/n的3个值的变化情况与你后面观察到的(黑子个数)/(总数)数值之间有何关系?

概率是概率论中最基本的概念,它的统计定义是利用频率来刻画的。事件的频率是指将一随机试验重复n次,如果某事件共发生m次,则m/n称为该事件的频率。一个随机事件的发生既有随机性(对单次试验来说),又存在着统计规律性(对大量重复试验来说)。随机事件的统计规律性表现在:随机事件的频率——即此事件发生的次数与试验总次数的比值(m/n)具有稳定性,即总是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且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多,这种摆动幅度越来越小。我们给这个常数取一个名字,叫做这个随机事件的概率。而概率是随机事件中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度量,是随机事件自身的一个属性,是先于试验而存在的,如,本活动中观察到的(黑子总数)/(总次数)是先于摸球而存在的。(1)在3轮摸子记录中得到的m/n的3个值的变化情况与你后面(2)这个活动对理解频率的稳定性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关系有什么帮助?

本活动中,各组布袋中黑子的数量不尽相等,所以,三轮摸子记录也不尽相同(即使黑子数量相等,各组的记录也可能不同)。根据摸出黑子的频率,推断袋中黑子的个数,其准确性依赖于摸子的随机性和摸子的次数。摸子的次数越多,黑子出现的频率就越稳定,依此做出的推断就越准确。(2)这个活动对理解频率的稳定性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关系有什么帮(3)你是怎样理解频率、概率及其关系的?

在相同条件下做大量的重复试验,当试验次数增多时,该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总是稳定于某一数值附近,而且偏离的幅度很小,频率的稳定值反映了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所以我们又可以借助频率的稳定性去刻画概率。概率可以看作频率在理论上的期望值,它从数量上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上述关于概率的定义,通常称为概率的统计定义。在实际问题中,频率的稳定值往往难以确定,因为我们不可能无穷地重复做实验,所以人们常常用频率近似估计概率。(3)你是怎样理解频率、概率及其关系的?在相同条件下请思考——(小组讨论并汇报)1.在“频率与概率”的数学活动中大家参与学习的主要方式有哪些?效果如何?2.在你的教学中是否可以(更多地)尝试这些?请思考——(小组讨论并汇报)1.《课标》和新教材新增了“概率”内容。2.新课程强调《概率》教学过程性目标的达成。

对随机现象的理解,必须在实验的过程中,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与频率的关系。1.《课标》和新教材新增了“概率”内容。第一学段

学段总目标——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第一学段对“概率”的学习应该侧重于初步的感受和体会,力求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充分体验这部分内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概念的表达方式要以描述性为主,避免出现过多的专业术语,避免把这部分内容处理成单纯计算而不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活动。

教学时要采取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有所体验。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教师应抓住机会促进学生学会合作,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通过大家分工合作,信息共享,提高效率。第一学段第二学段

学段总目标——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含义,并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中应继续采取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

第二学段活动三:对参与式教学的初步认识1.独立思考并将自己对参与式教学的初步理解写下来。2.组内交流并形成较完整的意见。3.班内交流并补充。4.总结。活动三:对参与式教学的初步认识1.独立思考并将自己对参与式教参与式教学是指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同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强化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习者能够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参与式教学要求让学习者有自由思考、运用自己智慧的时间和机会,让学习者有选择上课方式、安排学习进度的权利,除了班级教学外,还可以采用小组教学、课堂讨论、个别化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参与式教学是指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参与式教学的原理参与式教学通过强化学生的内在激励,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来自教师和同伴的表扬和鼓励,使得外在的激励增强;学生在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都得到加强的情况下,学习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参与式教学的原理参与式教学通过强化学生的内在激励,提高学生学

关于课堂教学中“参与式方法”

“参与式方法”是能够使个体参与到群体活动中、与其他个体合作学习的方法。这些方法并没有固定、单一的形式,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当时当地的条件即兴创造。关于课堂教学中“参与式方法”

“参与式方法”是能够

活动四:列举参与式方法

活动过程:

1.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参与式方法有哪些?

2.整理并表达;

3.全班范围内的交流与评价。活动四:列举参与式方法

活动过程:

学生参与学习的方式有……参与式教学一般采用的活动方法有:分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操作、实验、戏剧、模拟、填表、画图、访谈、座谈、观察、辩论、排序、打分、小讲座、游戏、练习等活动,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元素,可以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式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的机会,参与式教学通常采用“做中学”的方式,是学生能够体会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喜悦和困惑,以达到自身观念、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并能将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于自己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参与学习的方式有……参与式教学一般采用的活动方

专题二:参与式教学活动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纲,纲举目张。●教学目标是教学开始之前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教学目标有指导测量与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评定)、指导教学策略的运用和指引学生学习三大功能。专题二:参与式教学活动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活动五:思考、研讨

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教学目标制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哪些?针对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活动过程:1.先独立思考,同时将思考的结果写在笔记本上。2.组内交流并形成意见。3.全班交流。■活动五:思考、研讨

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教学目研究、确定教学目标●在研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制订与教材要求适宜、与教学内容贴切、落实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关键。确定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制订教学目标,还要关注学生的经历和体验,关注学生方法的获得,并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研究、确定教学目标●在研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制订与教研究、确定教学目标—对照《课程标准》有关内容标准,分析教材内容,明确学习内容。(学什么?)—针对学习内容具体要求,分析学生学习的知识与经验的基础。(学生学习的起点是什么?经验是什么?)—结合《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基础,预设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结果。(学到什么程度?)—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围绕知识与技能),合理的确定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的目标。(怎么学?)研究、确定教学目标—对照《课程标准》有关内容标准,分析教材内◆确定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主线、具体线路,将知识点串联●要准确、明确(具体)

所谓“准确”,就是严格对照课程标准和教材,既不能任意拔高要求,也不能随意降低标准。所谓“明确”,就是指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具有可操作性(便于检测)。◆确定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主线、具体线路,将知识点串联●要

通过多种活动,初步认识到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时,其中的一份就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会认、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通过多种活动,初步认识到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时,其

能从一组图形中找出轴对称图形并能用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加以说明,会设计、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能从一组图形中找出轴对称图形并能用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能描述角的基本特征,能正确的辨认角,能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制作角”(角的初步认识)能描述角的基本特征,能正确的辨认角,能说出角的各部分名◆明确的行为目标,要包括下列四个要素。

行为主体、行为动词、情境或条件、表现水平或标准。行为主体应该是学习者。行为动词用以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学生应该……”,诸如,“使学生…….”或“教给学生……”都是不妥的。分为含糊的和明确的动词。含糊的动词有:知道、了解、掌握等等。明确的动词有;写出、背出、列出、选出、认出、辨别、设计、对比等等。◆明确的行为目标,要包括下列四个要素。

行为主体、行为动词、

情境或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

如,“借助计算器,探索……”“给出一条直线和直线外的一个点,能画出点到直线的垂线”

“在实际情境中,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的方式,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等。表现水平或标准: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衡量学生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至少说出解决问题的三个主要步骤”“三分钟内完成20道百以内的加法计算题,90%的题都能算对”等等。情境或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制订教学目标,还要关注学生的经历和体验,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获得,并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关注学生的经验、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围绕知识与技能的目标),结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有所侧重地确定某一方面的目标。●知识与技能的目标---力求实现(抓落实)●过程、方法的目标以及情感、态度的目标---力求体现(有侧重、不堆砌)◆制订教学目标,还要关注学生的经历和体验,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

比如:(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一课的教学目标:

1.能说出除了时和分以外,时间单位还有秒,知道60秒=1分,能举出秒在生活中使用的例子。

2.通过观察、体验的数学活动,初步建立1秒、1分等的时间观念。3.在学习中,体会珍惜时间的意义。

比如:(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一课的教学目标:

关注每一个教学活动目标的确定

每一节课都有多个教学活动,每个教学活动都有其目标,多个教学活动(或环节)的目标就构成了整节课的教学目标,要关注每个教学活动目标的实现。关注每一个教学活动目标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