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检测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检测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检测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检测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7-期末综合检测(120分钟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蕴藏(yùn) 停滞(zhì) 恍然大悟(huǎnɡ)B.笃志(dǔ) 绽开(zàn) 花团锦簇(cù)C.酝酿(niànɡ) 聒噪(ɡuā) 小心翼翼(yì)D.颤栗(chàn) 纳罕(hǎn) 撩起一角(liāo)【解析】选A。B项中“绽”应读zhàn,C项中“聒”应读ɡuō,D项中“颤”应读zhàn。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A.收敛 铭记 一字不露 蛛丝马迹B.辉皇 劝慰 一丝不苟 洗耳恭听C.徒手 荣耀 头晕目眩 独具慧眼D.轮翻 丑陋 仙露琼浆 喜出望外【解析】选C。A.露—漏,B.皇—煌,D.翻—番。3.下面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看到四岁小侄女模仿《甄嬛传》中人物的表演,全家人都忍俊不禁地笑了。B.他上课经常迟到,老师批评了好几次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C.阳春三月,微风还带着寒意。西湖边的垂柳却花枝招展,嫩叶满枝,翩翩起舞,仿佛在迎候来自远方的早春客人。D.学习知识,不仅需要勤奋刻苦的态度,更需要一丝不苟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解析】选D。A项中“忍俊不禁”含有“笑”的意思,不能再与“笑了”搭配;B项中“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不能与“迟到”搭配;C项中“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4.(2014·广州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通过使用“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自助通关,使旅客大大缩短了排队等候过关的时间。B.新建的广州儿童公园为小朋友提供了观鱼池、转盘、滑梯、迷宫、超市等游乐设施。C.有的宠物狗因其事迹和照片在网上传播而成为明星,这样的宠物狗被称为“汪星人”。D.如果考生考前吃得太饱或者太油腻,就会延长消化时间,降低复习效率和考试状态。【解析】选C。选项A的“通过……使……”导致句子没有主语。选项B“超市”不是“游乐设施”,属于归类不当。选项D中的“降低……考试状态”属于搭配不当。5.(2014·厦门中考)名著阅读。(2分)下面这首诗选自________(作者)的作品《繁星》《春水》,它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孩,卧在宇宙的摇篮里。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冰心(或者谢婉莹)示例:它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之情。(大意相近即可。)6.名句默写。(7分)(1)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3)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4)日中不至,________________;对子骂父,______________。(5)杜牧的《泊秦淮》中讽刺当时达官贵人不顾国家安危,依然醉生梦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青山郭外斜(2)我寄愁心与明月(3)禅房花木深(4)则是无信则是无礼(5)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7.综合性学习。(7分)2015年2月27日(1)以下是两位“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的事迹,写出他们身上分别有哪些值得我们感动的品质。(3分)材料一:1987年,江阴祝塘镇政府收到一笔用于敬老院建设的捐款,捐款人署名“炎黄”,1000元的捐款金额几近于当时一个人一年的工资。此后27年间,贫困学生、希望小学、敬老院、地震灾区都陆续收到了署名“炎黄”的捐款。2014年11月,有位叫张纪清的老人在邮局汇款时突然晕倒,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人们发现,他就是江阴人寻找了27年的“炎黄”!材料二:2014年4月,木拉提获得重要情报,一伙隐藏在和田农村的暴恐分子,正在秘密制造大批炸弹,准备实施多点连环袭击。秘密侦查发现,暴恐分子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布置了大量机关,还在制爆窝点的内部和周边预埋了遥控启爆的炸药,事情一旦败露,就打算和警察同归于尽。情况紧急,新疆和田地区公安民警木拉提和战友们没有犹豫,在摸清位置、确定时机后,果断行动,击毙了歹徒。当场搜出了200多枚自制炸弹的成品和半成品,其中包括杀伤力巨大的汽油炸弹和人体炸弹。①材料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材料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得知此次感动中国人物在群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于是你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了几位居民,请根据下面确定的采访对象,拟写两个问题。(2分)采访社区老大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访一名中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班上举行了一次“向感动中国人物学习”的班会,主持人孙凤凤同学写了一则结束感言,但仍差一句。请你仿照句式续写一句以表达心中的感慨。(2分)爱心是一把金钥匙,能打开所有上锁的灵魂;爱心是一道清泉,能传递给人源源不断的甘甜与温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1)①仁爱善良、助人为乐。②勇于担当、勇敢果断。(2)采访社区老大爷:大爷,您好!您喜欢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这个栏目吗?采访一名中学生:你好!你觉得感动中国人物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3)示例:爱心是一片冬阳能融化孤独的人们内心的冰块爱心是一座灯塔能指引迷茫的心灵找到温馨的港湾二、阅读品悟(45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12分)论语(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②,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③,敏以求之者也。” (《述而》)子曰:“学如不及④,犹恐失之。” (《泰伯》)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⑤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罕》)子夏曰:“日知其所亡⑥,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注】①识:记住。②厌:满足。③好古:爱好古代文化。④及:赶上,追上。⑤鄙夫:鄙陋浅薄的人。⑥亡:指自己没有的知识、技能、才能等。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人不知而不愠 ()(2)不逾矩 ()(3)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4)勿施于人 ()答案:(1)生气,发怒(2)规矩,规范(3)正反两个方面(4)施加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通“悦”,愉快)B.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站立)C.人不堪其忧 (忍受)D.其“恕”乎 (大概,也许)【解析】选B。“立”在这里应理解为独立做事情。10.翻译下列句子。(2分)(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学习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很愉快吗?(2)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历来就被奉为虚心好学的格言,但在今天看来是否太虚伪了?是否对自己的能力太不自信了?请联系实际谈谈。(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不虚伪,也不是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而身边随处都有值得学习的人或物。在学习中,只有拥有谦虚的态度,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更加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附后六则【译文】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感觉到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这些对我来说,有哪一点是我所具备的呢?”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懂得知识,只不过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地去探求它罢了。”孔子说:“我做学问的急迫感,就像追赶什么东西唯恐赶不上那样,而赶上了还又怕失去。”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我没有知识。有一个乡下人向我提了个问题,我原本是一点也不知道的。我从他那个问题的正反两方面加以盘问,得出答案,再尽量告诉他。”子夏说:“每天都能懂得以前不懂的知识,每月都能不忘掉已经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二)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17分)扇动的翅膀从脸上轻轻擦过李良旭母亲在院子里搓洗着衣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水泥地上湿了一片,像画上了地图。我从外面回到家,推开院门,一脚将院子里的一只小凳子踢翻,发出了很大的响声,吓得几只鸡乱飞起来,并发出尖利地叫声。母亲诧异地抬起头望着我,满脸疑惑地问道,怎么,一到家就想发火,好像心情不太好?我阴沉着脸,郁闷地说道,村头王嫂太不自觉了,刚才将一盆水泼洒到她家门口的小巷里,我从那走,鞋子上都黏上了烂泥,这种人太没有素质了。我边说边将脚上的鞋脱下,让母亲拿一双干净的鞋来。母亲没有应答,只是用手在额前轻轻挥动了几下,好像在驱赶着什么。我疑惑地问道,妈,您怎么啦?母亲淡淡地回答道,刚才有一只蝴蝶从我面前飞过,它的翅膀从我脸上轻轻擦过。我问道,一只蝴蝶?我怎么没有看见?母亲回答道,你没看见,我也没看见,不过我感觉到有蝴蝶扇动的翅膀从我脸上轻轻擦过,那从脸上擦过的翅膀真让人不舒服。我对母亲的举动感到很可笑,我在说王嫂,她却在驱赶那只看不见的蝴蝶,真让人哭笑不得。我又在数落着王嫂,母亲又在额前轻轻挥动了几下,又好像在驱赶着什么。我停下话,母亲就停止了驱赶。如此反复几下,我感到很不可思议,问道,妈,您这是怎么啦?母亲似乎看出我的疑惑,对我说道,你刚才说的话就是那只蝴蝶的翅膀,是你那只翅膀从我脸上轻轻擦过。我扑哧一下笑出声来,说道,妈,您说话可真逗,我怎么成了蝴蝶的翅膀了?母亲看着我,严肃地说道,生活中,我们不应该总是要求别人去做什么,而应该认真地反省下我们应该去做什么。王嫂将水泼洒到门口,使你鞋上黏上了烂泥,当时你脸上的表情一定很难看。如果王嫂看到了,那一刻,她的心里也一定郁闷。而你回来后,不停地数落着王嫂,那口气好像要把王嫂吃掉,你的这种表情和言语,和王嫂泼水的性质没有什么两样。母亲的一席话吓了我一大跳。我的表情和言语怎么会和王嫂泼水一个样?我带着哭腔说道,妈,您说的这是什么话呀?母亲放下手中的衣裳,理了理额前的发丝,说道,你不要总是看不惯别人的行为,如果因为别人的行为给你造成了不便,你不应把怒火发泄到别的地方去,你的这种恶劣的情绪,对别人同样是一种伤害,你所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走自己的路,如果因为你的良好习惯潜移默化给别人带来一些影响,这也是一种进步。母亲的一番话,像一缕柔和的春风,吹进我郁闷的心灵,沁人心脾。是啊,生活中,我似乎总是有许多地方看不惯,于是常常牢骚满腹,怨声载道,有时莫名其妙地就会发一顿牢骚,让人避之不及。就像母亲说的,我就像扇动着翅膀,在人家脸上轻轻擦过。这不仅不公平,对别人也是一种伤害。母亲的话,在我耳旁久久回荡着。停顿了片刻,我拿起一把铁铲转身走出门去了。母亲在后面喊道,儿子,你到哪里去?我头也不回地回答道,我将王嫂家的屋前培点新土。(选自《阅读与作文(初中版)2015年2期》)12.请你谈谈对小说题目的理解。(3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标题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从表面含义和内在含义两方面来理解。答案:①题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恶劣的情绪就像蝴蝶的翅膀从脸上擦过一样,给人造成伤害。②提醒我们要宽容待人。③形象新颖,设下了悬念,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13.第3段画线部分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对记叙方法的分析。我们可以从内容与结构两个角度结合上下文来回答。“我”说的话是之前发生的事,属于插叙。答案:插叙。交代了“我”发火的原因,突出了“我”气愤的心情,为下文写“我”去王嫂屋前培点新土做铺垫。14.为什么母亲说“我”的表情和言语,“和王嫂泼水一个样”?(2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结合下文母亲的话可以概括出来。答案:因为“我”和王嫂的行为都给别人造成了伤害。15.说说下面这句话好在哪里。(4分)母亲的一番话,像一缕柔和的春风,吹进我郁闷的心灵,沁人心脾。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对语言的赏析能力。分析其作用时,要点明其含义,同时还要注意与上下文的关系。答案: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这番话对“我”的教育意义,让“我”明白了宽容待人的道理,与蝴蝶翅膀擦过脸形成鲜明对比。16.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本文给了你什么启示。(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解答本题,要结合前文的情节理解母亲的话,同时要反思自己的生活实际。答案(示例):文中母亲的话使我认识到对待别人的错误要宽容,不能把自己恶劣的情绪发泄到他人身上,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三)(2014·滨州中考)阅读下文,回答17~21题。(16分)奶奶的粽子①“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的歌谣是清晨的布谷鸟起得调,脆生,清亮,故乡从仲夏夜的梦中醒来,惺忪中瞅见阶前的青草里,缀满昨夜露珠的清香。②奶奶细碎的步伐,踩一地晨露的湿润,粗糙的手掌摩挲着我绒软的头发,我想在清凉的晨风中再赖会儿床,可端午的歌谣已在奶奶的厨房里吟唱,睡意便在那芬芳之中忽而散去。③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清香,墨绿的叶子有竹叶可爱的形状和艾草气味的清爽,奶奶将两束叶子散乱地铺在白瓷的盆里,再浇一壶滚烫的水,水汽升起,携裹着袅袅清香,如同沸水冲茶,将叶里蕴含着的香气点染出来,那香气就像活了一般,在奶奶手里,清香原来可以生长。④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一粒粒透亮饱满,此时都相互倚着,慵懒得沉甸甸,像是饮了一夜的琼浆,浓睡不消残酒。奶奶的粽子简单至极,只放红枣和糯米,青翠的叶裹红白的馅,不腻不甜,原始、纯粹,却有着独特的甘醇,令我的童年深深迷恋。⑤我着迷的是奶奶包粽子的过程,三层粽叶错落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轻轻一弯,便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一撮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三颗红枣点在米中,再一撮米盖在上面。奶奶不会让枣露出米外,于是红枣的汁液不会流出,全都浸在米里,不放糖,却更香更甜。奶奶的大手紧紧捏着盛满馅的粽叶,一根线绳紧紧绕过,缠两圈,系住,便成了一个精巧的四个角的粽子。我赶紧捧过来,细细地看,满心满眼地喜欢。我也试图包一个,铺好粽叶,弯成小圆锥,放米和枣,却总是捏不住粽叶,缠不紧线,总是漏了米,或者包成了三个角的平面。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端午的阳光照在奶奶的背上,我坐在奶奶投下的影子里想,享一辈子福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奶奶包的粽子……⑥粽子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响,是端午的歌谣最贴切的唱腔,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在整个院子上空,我不住地在门口张望,奶奶说:“妮儿不急,越煮越香。”奶奶把火烧得细长,我在过午的温热中睡去……醒来时,粽子便已煮好,奶奶已经凉在盘里。我轻轻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轻轻拉一下,线绳便解落,展开粽叶,精致的四个角的粽子煮得透亮,微微地染了青绿,第一口是叶的清香,第二口是米的甜糯,我不爱吃红枣,奶奶用筷子轻轻划出,只留下那被枣浸得微红甜香的米。奶奶说小孩儿吃了肚胀,便用那粗粗硬硬的手轻轻揉着我吃得圆滚滚的肚子……⑦我在端午的歌谣中成长,门前的小树隔年盈尺,奶奶却在我的鲜嫩反衬下日渐白头。我后来吃过八宝粽、蛋黄粽、鲜肉粽,却都不及奶奶的粽子有着最纯粹的清香;我后来见过长长的竹筒粽、缠着五彩线的迷你粽,却都不及奶奶那裹着错落搭开的三层粽叶。奶奶的粽子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⑧端午的歌谣又响起,奶奶的粽子隔着时光和故乡,与我相思凝望。17.本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围绕这个线索,作者依次写了奶奶为包粽子做精心准备、奶奶包粽子的灵活、煮粽子的漫长、“我”睡醒后吃粽子和__。(2分)答案:奶奶的粽子(或:粽子)“我”对奶奶的思念18.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文章开头先用歌谣点明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与结尾相互呼应;然后用环境描写渲染了故乡端午节清晨的美好景象,自然引出下文对童年的怀念,为奶奶早起包粽子做铺垫。19.阅读文章,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1)联系语境,揣摩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我轻轻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字词在句中的作用。解答时,必须结合文本内容和具体语境来理解词语的表达效果,不能单纯解释词语的含义。答案:一个“捧”字,细致传神地写出了“我”对奶奶的粽子的喜爱和珍惜之情。(意思对即可)(2)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2分)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朴实的语言描写,体现了奶奶的慈爱和对孙女的疼爱,表达了奶奶希望孙女过上幸福日子的美好愿望。20.奶奶的粽子无论配料还是做工都“简单至极”,为什么却会“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3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作者情感的理解。解答此题,必须通读文本,在基本了解文章内容及感情的基础上,从“简单至极”“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出发,结合重点词句,如第④段、第⑦段、文末一段“端午的歌谣又响起,奶奶的粽子隔着时光和故乡,与我相思凝望”中的“又”“相思凝望”去理解。答案:因为奶奶的粽子是“我”儿时最美好、最温馨的回忆,一直伴随着“我”长大;奶奶的粽子有着独特的甘醇,那种纯粹的清香沉淀在心里,让“我”留恋难忘;奶奶的粽子包含着浓浓的温暖和关爱,也寄托着“我”对奶奶的思念。21.在作者心里,故乡是奶奶手中一只只香甜的粽子。对于青春年少的你来说,故乡又是什么呢?请用一段话描述你对故乡的理解。(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少于40字)(3分)答:

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