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资源配置的效率与福利2资源配置的效率与福利大纲资源配置的效率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计划经济中的资源配置社会福利:市场与计划的比较大纲资源配置的效率一、资源配置的效率有效率的经济是一个以最低成本生产人们所需要的产品的经济。一、资源配置的效率
资源配置的效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马克思的理论框架中,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资源可概括为社会劳动(过去劳动和现在劳动),任何社会的总劳动时间是有限的量,社会只可能将社会总劳动时间的必要部分分配到各个生产部门。因此,资源配置的效率便归结为在每个生产部门分配的劳动时间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调节资源配置的目标便是要求各个部门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进行生产。
资源配置的效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资源配置的效率西方经济学:“帕累托最优状态”。假定一种资源可用于A用途和B用途。如果资源配置的一种变动至少潜在地使某些社会成员(如A用途)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社会成员(如B用途)的境况变坏,那么,这种变动就是有效率的。而当资源配置达到这样的一种状态,资源配置的任何改变都不可能在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的同时又不使其他人的境况变坏,就是说,进入这种状态后,资源配置的任何改变都是无效率的,则称这种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根据定义,如果资源可以重新加以配置以达到使人们“境况变好”的目的,那么就应该重新配置资源。
资源配置的效率西方经济学:
帕累托效率埃奇沃斯框图的长度为Os,表示经济中现有的苹果数,Or表示无花果叶的总数。在v点,亚当消费Ou量的无花果叶和Ox量的苹果,夏娃消费O’y量的苹果和O’w量的无花果叶。埃奇沃斯框图内的任意一点,表示苹果和无花果叶在亚当和夏娃之间的某种配置。纯交换经济
帕累托效率埃奇沃斯框图的长度为Os,表示经济中现有的苹果数帕累托最优OA1A2A3E3E2E11每年无花果叶每年苹果亚当O′
夏娃亚当的无差异曲线用A表示,夏娃的无差异曲线用E表示。数越大的无差异曲线,表明效用水平(幸福程度)越高。例如,亚当处在A3比处在A2和A1更幸福,夏娃处在E3比处在E2和E1更幸福。一般而言,夏娃的效用随着其位置向左下方移动而提高,亚当的效用随着其位置向右上方移动而提高。帕累托最优OA1A2A3E3E2E11每每年苹果亚当O′夏帕累托最优1亚当rOOBO’夏娃s每年苹果EgghpAgAhAp帕累托效率配置帕累托改进:对在不使其他任何人的情况变坏的情况下使某人的情况变好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例如,从g点移动到h点,从h点移动到p点,都属于帕累托改进
与g点相比,在h点,亚当的境况变好而夏娃的境况不会变坏,这是因为Ah代表的效用水平高于Ag代表的效用水平,另一方面,夏娃的境况没有变坏,因为h点仍在她原来的无差异曲线Eg上。在不伤害夏娃的情况下,亚当的福利还能进一步提高吗?只要使亚当的无差异曲线进一步向右上方移动而夏娃仍停留在Eg上,这是可能的,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亚当的无差异曲线与Eg相切为止,该切点是图3-3中的p点。p点所代表的配置是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最优1亚当rOOBO’夏娃s每年苹果EgghpAgA两个人的效率从g点开始,p点并不是代表帕累托效率配置的唯一的点。如图3-4,在使亚当的资源配置保持Ag上的同时,使夏娃的无差异曲线进一步向左下方位移。这样出现了类似P1的点。在P1点,要提高夏娃的福利,惟一办法是降低亚当的无差异曲线。于是,根据定义,P1也是帕累托效率配置。两个人的效率从g点开始,p点并不是代表帕累托效率配置的唯两个人的效率从g点开始,我们考察使亚当和夏娃的境况都变好的重新配置情况。例如,在P2点亚当的境况比在g点更好(Ap2比Ag更靠近右上方,夏娃也是如此(Ep2比Eg更靠近左下方)。P2点就代表帕累托效率。两个人的效率从g点开始,我们考察使亚当和夏娃的境况都变好假定图3-6中的k点是初始配置点,可以找到P3和P4这样的帕累托效率点。契约曲线:所有帕累托效率点的轨迹。如图3-7的mm线。假定图3-6中的k点是初始配置点,可以找到P3和P4这样的帕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指的是一个人愿意以一种商品换取另一种商品额外数量的比率,即边际替代率(MRS)。帕累托效率要求所有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MRSaf亚当=MRSaf夏娃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指的是一个人愿意以一种商品换取另一种商有生产的经济生产可能性边界是展示某一经济在给定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技术条件下可能生产出的产量的不同组合。在苹果的生产量既定的情况下所能生产出来的无花果的最大数量。有生产的经济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ABC汽车的最大可能产量2,2006001,00030007002,0003,0001,000计算机的最大可能产量D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ABC汽车的最大可能产量2有生产的经济生产可变情况下的效率条件公式
有生产的经济生产可变情况下的效率条件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定理福利经济学的第一基本定理
亚当效用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夏娃效用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帕累托效率的必要条件: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定理福利经济学的第一基本定理
第一定理的表达
至于生产方面,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其产量定在边际成本等于价格的点上。也就是说
Pa=MCa,Pf=MCf;Mca/MCf正是边际转换率,因此因此,帕累托效率的必要条件是;用边际成本写出的帕累托效率要求;第一定理的表达至于生产方面,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福利经济学的第二定理问题:p5点与q点相比,哪个配置“比较好”?帕累托效率本身不足以对各种资源配置进行排序。相反,关于效用的分配是否公平,需要明确的价值判断。福利经济学的第二定理问题:p5点与q点相比,哪个配置“比较好效用可能性曲线:由契约曲线推导出来。例如,UU曲线。它表明,在一个人的效用水平既定时,另一个人的效用水平达到最大。社会福利函数:表达的是社会福利和社会成员的福利之间的关系。效用可能性曲线:由契约曲线推导出来。例如,UU曲线。它表明,社会无差异曲线:向下倾向向右上方位移,表明社会福利水平提高社会无差异曲线:i点是帕累托效率点与i点相比,ii点更加“公平”的分配iii点既有效率又“公平”i点是帕累托效率点对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的理解第二福利定理至少在理论上说效率和分配公平可以分开为了使经济达到福利最大化,政府必须要直接干预市场吗?否,根据第二福利定理,社会通过作出初始资源禀赋的适当安排,然后让人们在埃奇沃斯框图模型内彼此自由地交易,就能获得帕累托效率资源配置。对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的理解第二福利定理至少在理论上说效率和分接上
政府可以安全地把资源配置以及物品和服务的生产全部交给市场,即交给市场经济中的私人部门。就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职能而言,它被限定在对资源所有权和收入的再分配上。这样,政府就可以带来帕累托最优状态,即在个人当中进行最合意的福利分配。接上政府可以安全地把资源配置以及物品和服务的生产全部生产可能性边界由
生产可能性边界所展示出的概念效率
权衡取舍机会成本经济增长生产可能性边界由生产可能性边界所展示出的概念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移动E小汽车的最大可能产量2,0007002,10075004,0003,0001,000计算机的最大可能产量A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移动E小汽车二、经济体制在任何国家,组织安排起着经济决策框架的作用。一般地说,这些组织安排确定由谁决定用国家的稀缺资源生产什么,以及谁从好的决策中受益和谁从不好的决策中受损。国家在多大程度上干预经济是由经济体制的选择决定的,而经济体制可被认为是纯粹市场经济和纯粹计划经济两种极端情况不同程度的混合。二、经济体制在任何国家,组织安排起着经济决策框架的作用。纯粹市场经济纯粹市场经济是以资源的私人所有和控制既所谓私人产权为基础,并通过市场来协调资源使用的决策。纯粹市场经济有两个基本要素:经济资源的私人所有制,称为私人产权;通过市场对分散的决策进行协调。个人、企业或其组合在少量干预的情况下,从事他们认为可以使其福利最大化的任何自愿性交易。纯粹市场经济纯粹市场经济是以资源的私人所有和控制既所谓私人产纯粹的计划经济与纯粹市场经济相反的就是纯粹计划经济。特点:资源由国家所有和控制以及中央集权化的资源使用决策。纯粹的计划经济与纯粹市场经济相反的就是纯粹计划经济。混合经济体制
把纯粹市场经济和纯粹计划经济的成分结合在一起的经济称为混合经济体制。今天绝大多数经济都处在这两种极端情况之间。混合经济体制把纯粹市场经济和纯粹计划经济的成分结合在一起三、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
计划方式:由政府通过计划来安排其结果是牺牲资源配置的效率,也没有真正实现国民经济的有计划发展。市场方式:以市场调节的价格支配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企业决策在竞争性市场上自主作出。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基本目标是要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三、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计划方式:由政府通过计划来安排
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机制市场经济在配置资源时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的调节机制来实现效率目标:
(1)生产什么东西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选票,即消费者购买东西的决策。只有在“消费者为皇帝”的场合,生产者才能真正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
(2)如何生产取决于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竞争会使最便宜的生产方式代替费用较高的生产方法。
(3)为谁生产即生产成果的分配,取决于生产要素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取决于工资率、地租、利息和利润。这里指的是市场机制调节总产品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社会成员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等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他们根据市场上形成的工资率、利息、地租和利润获得相应的产品。只要在市场上形成的工资率、利息、地租、利润准确地反映各种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并能调节要素的需求,各类要素便能得到有效的配置。
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机制市场经济在配置资源时可以通过以下三方(一)市场结构1、纯粹竞争市场。2、纯粹垄断市场。3、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一)市场结构1、纯粹竞争市场。纯粹竞争市场纯粹竞争市场必须具备五个重要特征:第一,产品必须有足够多的买主和卖主,使得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单独影响价格。第二,每个卖主必须提供标准化的产品(产品无差异)。第三,产品价格必须要在没有任何干预的情况下自由浮动。第四,买主和卖主必须不是固定的。第五,企业进出市场没有障碍。(农业)纯粹竞争市场纯粹竞争市场必须具备五个重要特征:纯粹垄断市场特征:一种产品只有一个卖主。垄断者对价格有很强的控制能力,而且经常能够阻止潜在的卖主进入这个市场。垄断的存在会损伤消费者的利益,使市场经济达不到社会福利的最优水平。垄断者只是在高价少销和低价多销之间做抉择。纯粹垄断市场特征:不完全竞争市场介于纯粹竞争市场和纯粹垄断市场之间的市场。具有某种或两种极端类型的特征。不完全竞争市场介于纯粹竞争市场和纯粹垄断市场之间的市场。(二)市场力量(市场机制)需求供给价格竞争与风险(二)市场力量(市场机制)需求力量一:需求对一种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是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消费者在不同价格下愿意购买的数量。其他相同的条件是:1)消费者的收入;2)消费中相关产品的价格;3)消费者的偏好;4)消费者的预期;5)消费者的数量。力量一:需求对一种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是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
某大学对可口可乐的需求量价格(美元)数量(箱/周)1.501,5002.001,0002.50500某大学对可口可乐的需求量价格(美元)数量(箱/周)1.50.501.001.502.002.503.0051015DD数量(100箱/周)20某大学对可口可乐的需求曲线0.501.001.502.002.503.0051015D对需求的理解第一,把上述任何单个价格—数量组合当作需求是不正确的。消费者在某个价格下愿意购买的产品数量,表现为需求曲线上的一个点,它可以称为在那个价格下的需求数量。而需求是一条线,是指所有的价格—数量组合。第二,需求是指在不同价格下消费者真正愿意购买的产品数量,而不是指消费者想要消费的数量。第三,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愿意购买的产品数量第四,需求规律:消费者在产品价格较低时愿意消费更多的产品。对需求的理解第一,把上述任何单个价格—数量组合当作需求是不正进一步的解释需求规律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的情况下,产品价格越低则需求数量越多;价格越高则需求数量越少。其他相同的条件是:1)消费者的收入;2)消费中相关产品的价格;3)消费者的偏好;4)消费者的预期;5)消费者的数量。进一步的解释需求规律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的情况下,产品价格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由产品价格变动引起的、沿着一条需求曲线的移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动。由一个或多个假定保持不变因素的变动引起的、向一条全新需求曲线的移动,称为需求的变动。请看下页图: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需求量变动与需求的变动曲线0.501.001.502.002.503.0051015DD数量(100箱/周)20D1D1D2D2需求量变动与需求的变动曲线0.501.001.502.002变动因素消费者的收入变化。可能导致需求的变化。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在收入提高时增加,而在收入下降时减少,则这种产品叫做正常品。相反,如果一种产品的需求在收入提高时减少,而在收入下降时增加,则这种产品就叫做低档品。在消费中相关产品价格的变化。考察某种产品的需求时,两类相关产品的价格是重要的。第一,替代品。两种产品中,如果一种产品价格提高导致另一种产品需求增加,则这两种产品就叫做替代品。(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第二,互补品。两种产品中,如果一种产品价格提高导致另一种产品的需求下降,则这两种产品就叫做互补品(汽车和汽油)。变动因素消费者的收入变化。可能导致需求的变化。如果一种商品的继续消费者的偏好变化。当偏好改变,消费者更加喜爱某种产品时,它的需求将增加,否则需求减少。偏好可以因为多种原因而发生改变,如广告和对这种产品或其替代品了解的增加。消费者的预期变化。如果消费者认为某种商品价格在未来会提高,则会增加近期的需求。相反,则会减少需求。消费者数量的变化。(开学、放假)继续消费者的偏好变化。当偏好改变,消费者更加喜爱某种产品时,力量二:供给一种产品的供给是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卖主在不同价格下愿意出售的最大产品数量。其他必须保持不变的条件是:1)生产成本;2)生产中相关产品的价格;3)卖主的预期;4)卖主的数量。力量二:供给一种产品的供给是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卖主价格(美元)数量(辆/年)5,000250,00010,000500,00015,000750,000美国汽车的供给表价格(美元)数量(辆/年)5,000250,00010,0051015250500750价格(千美元)数量(千辆/年)SS美国汽车的供给曲线51015250500750价格(千美元)数量(千辆/年)S供给的特征与规律第一,列在供给表和供给曲线SS中的每个价格—数量组合是指在某个价格下的供给量(是一个点)。并不表示汽车的供给。汽车的供给由所有这些价格—数量组合的加总来表示。是一条线。第二,供给是指卖主在不同价格下,某一特定时期愿意出售的产品数量。第三,供给曲线SS的斜率为正,表明随汽车价格的上涨可供销售的汽车的数量也增加。这就是供给规律。供给的特征与规律第一,列在供给表和供给曲线SS中的每个价格—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由产品价格变化引起的、沿着一条供给曲线的运动,称为供给量的变动。由假定保持不变的四个因素发生变动引起的、向一条全新供给曲线的移动,称为供给的变动。请参见下页图: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51015250500750价格(千美元)数量(千辆/年)SSS1S1S2S2供给量变动和供给的变动曲线51015250500750价格(千美元)数量(千辆/年)S供给变动因素分析生产的成本变动。成本的提高会带来供给的减少。生产成本的变动有多种方式,其中有两种方式需要特别注意。第一,生产成本经常由于技术变化而变动(降低)。第二,导致生产成本变动的另一常见原因是原料价格的变化。比如,当钢铁、塑料或劳动力的价格上涨时,生产汽车的成本将上升,而且会引起供给下降。生产相关产品的价格变动。可能导致供给的变动(电动汽车和传统轿车。反向作用)。电动车价格的下降将导致汽车供给的减少。卖主的预期变动。汽车价格上升…,汽车价格下降…卖主的数量变动。增加,减少供给变动因素分析生产的成本变动。成本的提高会带来供给的减少。竞争性市场均衡与社会福利均衡价格与购买数量。在一个竞争性市场中,产品价格是由买主和卖主的相互作用决定的。均衡价格:一种产品的卖主愿意出售的数量正好等于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时的价格。均衡价格说明此时消费者认为经济中适当部分的稀缺资源被用于该产品的生产。均衡数量:在均衡价格下实际交换的产品数量。竞争性市场均衡与社会福利均衡价格与购买数量。在一个竞争性市场1DDSSP1P2Q1Q2Q3Q4Q0P0价格竞争性市场的价格决定价格高于均衡水平的效应。如果价格不是处于均衡水平上,那么市场力量将推动价格向均衡水平变动。价格低于均衡水平的效应。将出现短缺。这时,市场力量将立即作出反应,使得短缺产品的价格升高,直到短缺被消除为止。恢复均衡价格。数量1DDSSP1P2Q1Q2Q3Q4Q0P0价格竞争性市场的价
力量三:价格
市场制度为什么能把追求各自目标的个人自由同经济领域里生产我们的衣、食、住所必需的广泛合作结合起来?原因是,在市场制度中存在使卖者和买者通过自愿的交易都能得到好处(即双赢)的机制力量三:价格市场制度为什么能把追求各自目标的个人自由价格价格提供信息-稀缺程度价格是一种激励-竞争手段价格执行着分配职能-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产品量的拥有
总产品如何在人们之间分配,取决于他们在出售他们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时得到的报酬(工资、地租、利润)。要素提供者依据由市场决定的生产要素价格对投入要素进行成本和收益的比较,以最低的成本提供生产要素。弗里德曼说:“价格制度使人们在他们生活的某个方面和平地合作,而每个人在所有其他方面则是各行其是。”价格竞争稀缺-竞争-约束条件(准则和规则)买者间的、卖者间的、买卖双方间的讨价还价,形成市场风险竞争与风险紧密相联经济行为者对自己的行为承担风险
力量四:竞争与风险竞争力量四:竞争与风险四、计划经济中的资源配置方式(一)苏联模式1917—1918年,列宁建立了战时共产主义体制(1917--1920)。这种体制的一个关键经济特征就是,雄心勃勃地试图消除所有市场配置的痕迹,对重要产业实行国有化,对农业产品强行征用。试图消灭市场经济的基础要素—私人产权和市场。这个过程使幼年的苏维埃政权在1920年几乎处于经济崩溃的边缘。1920—1928年,新经济政策阶段。通过在某些产业允许私人产权的收益和重新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机制,从而在许多方面建立了我们今天可以称为混合型计划经济的经济体制。经济形势好转。四、计划经济中的资源配置方式接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本来可以使苏联领导人得出结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不能通过脱离市场运作的激进式道路来得到保证。但事实并非如此。相反,苏联领导人从这个阶段得出的教训是:只要能实施替代市场的资源配置方式就可以消除市场原则。也就是说,战时共产主义之所以失败,并不是因为它消灭了私人产权和市场,而是因为它没有提供生产配置资源的其他替代方式。接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本来可以使苏联领导人得出结论:经济的稳定接上斯大林在1928年将这种“新认识”付诸实践,起做法是建立一种巨大的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和控制体制,这种体制一直运行到苏联解体(1991年)。苏维埃体制中的计划和控制是通过结构僵化的许多部门进行的。到1990年,每年有将近100个这样的部委机构对2,400万种以上的产品生产和分配制定将近14,000页的计划。通过这种方式,资源配置计划按年度和跨年度的形式编制。而且计划具有法律效力。接上斯大林在1928年将这种“新认识”付诸实践,起做法是建立五、社会福利:市场与计划的比较假使一开始,美国和苏联的公民都能以10,000美元的价格购买一辆汽车,而且在这个价格下,起初市场没有明显的短缺或剩余。现在假设,不管由于什么原因,两国的公众在现有价格下都想购买更多的汽车。不同经济体制对汽车需求的增加会作出什么反应呢?五、社会福利:市场与计划的比较假使一开始,美国和苏联的公民都(一)市场经济对需求变动的反应如下图所示:一开始对汽车的需求为DD,供给为SS。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为均衡点A。在这个均衡点上,生产Q0辆汽车,而每辆车的售价为10,000美元。现在假设也许由于消费者收入的提高,对汽车的需求增加到更高的水平如D1D1。(一)市场经济对需求变动的反应如下图所示:市场经济对需求变动的反应
2468101213SSS1S1DDD1D1ABCQ1Q2Q3Q0价格(千美元)数量(辆/年)1在现有的每辆车10,000美元的价格上,产生的汽车的短缺为Q0Q1辆。市场经济对需求变动的反应
2468101213SSS1S1D进一步的思考短缺说明了什么?当公众感到现有的资源配置能使他们的福利最大化时,就可以说存在均衡。因此,短缺说明公众感到如果经济中更多的资源被用于短缺产品的生产过程时,他们的满意程度将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经济将对短缺作何反映?短期内,每个潜在的购买者都将买价抬高一点以增加他买车的机会。每个供给者都发现增加汽车产量是有利可图的。供给量在短期内增加到新的均衡水平Q2。结论:市场带来了消费者想有的东西—更多的汽车。进一步的思考短缺说明了什么?战火蔓延,硝烟弥漫市场所做的还不止这些。新均衡实际上只是生产的短期反应。在长期中,新企业将进入汽车市场从而导致供给增加到S1S1一个新的和最终的均衡在C点确立。战火蔓延,硝烟弥漫市场所做的还不止这些。总结总之,对汽车需求的增加说明公众想让经济中更多的稀缺资源用于汽车生产。而市场按其自身的运作方式,使得资源重新配置于汽车生产上。从这个意义上说,随着对汽车需求的增加,市场运作确保了社会福利能再次实现最大化。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汽车生产中的自由再配置是在没有政府或任何政党的干预下发生的。总结总之,对汽车需求的增加说明公众想让经济中更多的稀缺资源(二)计划经济对需求变动的反应如下图所示
在计划经济(苏联经济)中,需求曲线基本上和市场经济中的情况相同。但是供给曲线SS和市场经济在的供给曲线不一样。生产水平Q0是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的。一旦被制定,这个生产水平就将在计划期内保持不变。最后计划制定者选择一个他们认为可以使市场出清的价格。在10,000美元的价格上,计划制定者认为既不会发生短缺也不会发生剩余,所以10,000美元就被选择为汽车的初始价格(二)计划经济对需求变动的反应如下图所示DDD1D1SSSQ0Q1价格(千美元)数量(每年汽车)1013计划经济对需求变动的反应DDD1D1SSSQ0Q1价格(千美元)数量(每年汽车)10进一步的分析当苏联经济中出现了产品或服务的短缺时,通常通过附加周转税或提高周转税形式抬高价格,吸收超额储蓄。短缺—排队—涨价—涨价收入国家拿走,并没有给企业用以扩大再生产。所以短缺现象会长期存在。因此,在计划经济中,在作出资源配置的决策时,公众的意愿不大可能被纳入考虑范围。这些决策由中央计划制定者认为什么东西最重要而决定。重工业、轻工业。进一步的分析当苏联经济中出现了产品或服务的短缺时,通常通过附2资源配置的效率与福利2资源配置的效率与福利大纲资源配置的效率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计划经济中的资源配置社会福利:市场与计划的比较大纲资源配置的效率一、资源配置的效率有效率的经济是一个以最低成本生产人们所需要的产品的经济。一、资源配置的效率
资源配置的效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马克思的理论框架中,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资源可概括为社会劳动(过去劳动和现在劳动),任何社会的总劳动时间是有限的量,社会只可能将社会总劳动时间的必要部分分配到各个生产部门。因此,资源配置的效率便归结为在每个生产部门分配的劳动时间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调节资源配置的目标便是要求各个部门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进行生产。
资源配置的效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资源配置的效率西方经济学:“帕累托最优状态”。假定一种资源可用于A用途和B用途。如果资源配置的一种变动至少潜在地使某些社会成员(如A用途)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社会成员(如B用途)的境况变坏,那么,这种变动就是有效率的。而当资源配置达到这样的一种状态,资源配置的任何改变都不可能在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的同时又不使其他人的境况变坏,就是说,进入这种状态后,资源配置的任何改变都是无效率的,则称这种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根据定义,如果资源可以重新加以配置以达到使人们“境况变好”的目的,那么就应该重新配置资源。
资源配置的效率西方经济学:
帕累托效率埃奇沃斯框图的长度为Os,表示经济中现有的苹果数,Or表示无花果叶的总数。在v点,亚当消费Ou量的无花果叶和Ox量的苹果,夏娃消费O’y量的苹果和O’w量的无花果叶。埃奇沃斯框图内的任意一点,表示苹果和无花果叶在亚当和夏娃之间的某种配置。纯交换经济
帕累托效率埃奇沃斯框图的长度为Os,表示经济中现有的苹果数帕累托最优OA1A2A3E3E2E11每年无花果叶每年苹果亚当O′
夏娃亚当的无差异曲线用A表示,夏娃的无差异曲线用E表示。数越大的无差异曲线,表明效用水平(幸福程度)越高。例如,亚当处在A3比处在A2和A1更幸福,夏娃处在E3比处在E2和E1更幸福。一般而言,夏娃的效用随着其位置向左下方移动而提高,亚当的效用随着其位置向右上方移动而提高。帕累托最优OA1A2A3E3E2E11每每年苹果亚当O′夏帕累托最优1亚当rOOBO’夏娃s每年苹果EgghpAgAhAp帕累托效率配置帕累托改进:对在不使其他任何人的情况变坏的情况下使某人的情况变好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例如,从g点移动到h点,从h点移动到p点,都属于帕累托改进
与g点相比,在h点,亚当的境况变好而夏娃的境况不会变坏,这是因为Ah代表的效用水平高于Ag代表的效用水平,另一方面,夏娃的境况没有变坏,因为h点仍在她原来的无差异曲线Eg上。在不伤害夏娃的情况下,亚当的福利还能进一步提高吗?只要使亚当的无差异曲线进一步向右上方移动而夏娃仍停留在Eg上,这是可能的,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亚当的无差异曲线与Eg相切为止,该切点是图3-3中的p点。p点所代表的配置是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最优1亚当rOOBO’夏娃s每年苹果EgghpAgA两个人的效率从g点开始,p点并不是代表帕累托效率配置的唯一的点。如图3-4,在使亚当的资源配置保持Ag上的同时,使夏娃的无差异曲线进一步向左下方位移。这样出现了类似P1的点。在P1点,要提高夏娃的福利,惟一办法是降低亚当的无差异曲线。于是,根据定义,P1也是帕累托效率配置。两个人的效率从g点开始,p点并不是代表帕累托效率配置的唯两个人的效率从g点开始,我们考察使亚当和夏娃的境况都变好的重新配置情况。例如,在P2点亚当的境况比在g点更好(Ap2比Ag更靠近右上方,夏娃也是如此(Ep2比Eg更靠近左下方)。P2点就代表帕累托效率。两个人的效率从g点开始,我们考察使亚当和夏娃的境况都变好假定图3-6中的k点是初始配置点,可以找到P3和P4这样的帕累托效率点。契约曲线:所有帕累托效率点的轨迹。如图3-7的mm线。假定图3-6中的k点是初始配置点,可以找到P3和P4这样的帕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指的是一个人愿意以一种商品换取另一种商品额外数量的比率,即边际替代率(MRS)。帕累托效率要求所有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MRSaf亚当=MRSaf夏娃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指的是一个人愿意以一种商品换取另一种商有生产的经济生产可能性边界是展示某一经济在给定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技术条件下可能生产出的产量的不同组合。在苹果的生产量既定的情况下所能生产出来的无花果的最大数量。有生产的经济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ABC汽车的最大可能产量2,2006001,00030007002,0003,0001,000计算机的最大可能产量D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ABC汽车的最大可能产量2有生产的经济生产可变情况下的效率条件公式
有生产的经济生产可变情况下的效率条件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定理福利经济学的第一基本定理
亚当效用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夏娃效用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帕累托效率的必要条件: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定理福利经济学的第一基本定理
第一定理的表达
至于生产方面,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其产量定在边际成本等于价格的点上。也就是说
Pa=MCa,Pf=MCf;Mca/MCf正是边际转换率,因此因此,帕累托效率的必要条件是;用边际成本写出的帕累托效率要求;第一定理的表达至于生产方面,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福利经济学的第二定理问题:p5点与q点相比,哪个配置“比较好”?帕累托效率本身不足以对各种资源配置进行排序。相反,关于效用的分配是否公平,需要明确的价值判断。福利经济学的第二定理问题:p5点与q点相比,哪个配置“比较好效用可能性曲线:由契约曲线推导出来。例如,UU曲线。它表明,在一个人的效用水平既定时,另一个人的效用水平达到最大。社会福利函数:表达的是社会福利和社会成员的福利之间的关系。效用可能性曲线:由契约曲线推导出来。例如,UU曲线。它表明,社会无差异曲线:向下倾向向右上方位移,表明社会福利水平提高社会无差异曲线:i点是帕累托效率点与i点相比,ii点更加“公平”的分配iii点既有效率又“公平”i点是帕累托效率点对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的理解第二福利定理至少在理论上说效率和分配公平可以分开为了使经济达到福利最大化,政府必须要直接干预市场吗?否,根据第二福利定理,社会通过作出初始资源禀赋的适当安排,然后让人们在埃奇沃斯框图模型内彼此自由地交易,就能获得帕累托效率资源配置。对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的理解第二福利定理至少在理论上说效率和分接上
政府可以安全地把资源配置以及物品和服务的生产全部交给市场,即交给市场经济中的私人部门。就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职能而言,它被限定在对资源所有权和收入的再分配上。这样,政府就可以带来帕累托最优状态,即在个人当中进行最合意的福利分配。接上政府可以安全地把资源配置以及物品和服务的生产全部生产可能性边界由
生产可能性边界所展示出的概念效率
权衡取舍机会成本经济增长生产可能性边界由生产可能性边界所展示出的概念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移动E小汽车的最大可能产量2,0007002,10075004,0003,0001,000计算机的最大可能产量A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移动E小汽车二、经济体制在任何国家,组织安排起着经济决策框架的作用。一般地说,这些组织安排确定由谁决定用国家的稀缺资源生产什么,以及谁从好的决策中受益和谁从不好的决策中受损。国家在多大程度上干预经济是由经济体制的选择决定的,而经济体制可被认为是纯粹市场经济和纯粹计划经济两种极端情况不同程度的混合。二、经济体制在任何国家,组织安排起着经济决策框架的作用。纯粹市场经济纯粹市场经济是以资源的私人所有和控制既所谓私人产权为基础,并通过市场来协调资源使用的决策。纯粹市场经济有两个基本要素:经济资源的私人所有制,称为私人产权;通过市场对分散的决策进行协调。个人、企业或其组合在少量干预的情况下,从事他们认为可以使其福利最大化的任何自愿性交易。纯粹市场经济纯粹市场经济是以资源的私人所有和控制既所谓私人产纯粹的计划经济与纯粹市场经济相反的就是纯粹计划经济。特点:资源由国家所有和控制以及中央集权化的资源使用决策。纯粹的计划经济与纯粹市场经济相反的就是纯粹计划经济。混合经济体制
把纯粹市场经济和纯粹计划经济的成分结合在一起的经济称为混合经济体制。今天绝大多数经济都处在这两种极端情况之间。混合经济体制把纯粹市场经济和纯粹计划经济的成分结合在一起三、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
计划方式:由政府通过计划来安排其结果是牺牲资源配置的效率,也没有真正实现国民经济的有计划发展。市场方式:以市场调节的价格支配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企业决策在竞争性市场上自主作出。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基本目标是要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三、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计划方式:由政府通过计划来安排
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机制市场经济在配置资源时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的调节机制来实现效率目标:
(1)生产什么东西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选票,即消费者购买东西的决策。只有在“消费者为皇帝”的场合,生产者才能真正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
(2)如何生产取决于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竞争会使最便宜的生产方式代替费用较高的生产方法。
(3)为谁生产即生产成果的分配,取决于生产要素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取决于工资率、地租、利息和利润。这里指的是市场机制调节总产品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社会成员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等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他们根据市场上形成的工资率、利息、地租和利润获得相应的产品。只要在市场上形成的工资率、利息、地租、利润准确地反映各种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并能调节要素的需求,各类要素便能得到有效的配置。
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机制市场经济在配置资源时可以通过以下三方(一)市场结构1、纯粹竞争市场。2、纯粹垄断市场。3、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一)市场结构1、纯粹竞争市场。纯粹竞争市场纯粹竞争市场必须具备五个重要特征:第一,产品必须有足够多的买主和卖主,使得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单独影响价格。第二,每个卖主必须提供标准化的产品(产品无差异)。第三,产品价格必须要在没有任何干预的情况下自由浮动。第四,买主和卖主必须不是固定的。第五,企业进出市场没有障碍。(农业)纯粹竞争市场纯粹竞争市场必须具备五个重要特征:纯粹垄断市场特征:一种产品只有一个卖主。垄断者对价格有很强的控制能力,而且经常能够阻止潜在的卖主进入这个市场。垄断的存在会损伤消费者的利益,使市场经济达不到社会福利的最优水平。垄断者只是在高价少销和低价多销之间做抉择。纯粹垄断市场特征:不完全竞争市场介于纯粹竞争市场和纯粹垄断市场之间的市场。具有某种或两种极端类型的特征。不完全竞争市场介于纯粹竞争市场和纯粹垄断市场之间的市场。(二)市场力量(市场机制)需求供给价格竞争与风险(二)市场力量(市场机制)需求力量一:需求对一种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是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消费者在不同价格下愿意购买的数量。其他相同的条件是:1)消费者的收入;2)消费中相关产品的价格;3)消费者的偏好;4)消费者的预期;5)消费者的数量。力量一:需求对一种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是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
某大学对可口可乐的需求量价格(美元)数量(箱/周)1.501,5002.001,0002.50500某大学对可口可乐的需求量价格(美元)数量(箱/周)1.50.501.001.502.002.503.0051015DD数量(100箱/周)20某大学对可口可乐的需求曲线0.501.001.502.002.503.0051015D对需求的理解第一,把上述任何单个价格—数量组合当作需求是不正确的。消费者在某个价格下愿意购买的产品数量,表现为需求曲线上的一个点,它可以称为在那个价格下的需求数量。而需求是一条线,是指所有的价格—数量组合。第二,需求是指在不同价格下消费者真正愿意购买的产品数量,而不是指消费者想要消费的数量。第三,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愿意购买的产品数量第四,需求规律:消费者在产品价格较低时愿意消费更多的产品。对需求的理解第一,把上述任何单个价格—数量组合当作需求是不正进一步的解释需求规律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的情况下,产品价格越低则需求数量越多;价格越高则需求数量越少。其他相同的条件是:1)消费者的收入;2)消费中相关产品的价格;3)消费者的偏好;4)消费者的预期;5)消费者的数量。进一步的解释需求规律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的情况下,产品价格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由产品价格变动引起的、沿着一条需求曲线的移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动。由一个或多个假定保持不变因素的变动引起的、向一条全新需求曲线的移动,称为需求的变动。请看下页图: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需求量变动与需求的变动曲线0.501.001.502.002.503.0051015DD数量(100箱/周)20D1D1D2D2需求量变动与需求的变动曲线0.501.001.502.002变动因素消费者的收入变化。可能导致需求的变化。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在收入提高时增加,而在收入下降时减少,则这种产品叫做正常品。相反,如果一种产品的需求在收入提高时减少,而在收入下降时增加,则这种产品就叫做低档品。在消费中相关产品价格的变化。考察某种产品的需求时,两类相关产品的价格是重要的。第一,替代品。两种产品中,如果一种产品价格提高导致另一种产品需求增加,则这两种产品就叫做替代品。(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第二,互补品。两种产品中,如果一种产品价格提高导致另一种产品的需求下降,则这两种产品就叫做互补品(汽车和汽油)。变动因素消费者的收入变化。可能导致需求的变化。如果一种商品的继续消费者的偏好变化。当偏好改变,消费者更加喜爱某种产品时,它的需求将增加,否则需求减少。偏好可以因为多种原因而发生改变,如广告和对这种产品或其替代品了解的增加。消费者的预期变化。如果消费者认为某种商品价格在未来会提高,则会增加近期的需求。相反,则会减少需求。消费者数量的变化。(开学、放假)继续消费者的偏好变化。当偏好改变,消费者更加喜爱某种产品时,力量二:供给一种产品的供给是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卖主在不同价格下愿意出售的最大产品数量。其他必须保持不变的条件是:1)生产成本;2)生产中相关产品的价格;3)卖主的预期;4)卖主的数量。力量二:供给一种产品的供给是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卖主价格(美元)数量(辆/年)5,000250,00010,000500,00015,000750,000美国汽车的供给表价格(美元)数量(辆/年)5,000250,00010,0051015250500750价格(千美元)数量(千辆/年)SS美国汽车的供给曲线51015250500750价格(千美元)数量(千辆/年)S供给的特征与规律第一,列在供给表和供给曲线SS中的每个价格—数量组合是指在某个价格下的供给量(是一个点)。并不表示汽车的供给。汽车的供给由所有这些价格—数量组合的加总来表示。是一条线。第二,供给是指卖主在不同价格下,某一特定时期愿意出售的产品数量。第三,供给曲线SS的斜率为正,表明随汽车价格的上涨可供销售的汽车的数量也增加。这就是供给规律。供给的特征与规律第一,列在供给表和供给曲线SS中的每个价格—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由产品价格变化引起的、沿着一条供给曲线的运动,称为供给量的变动。由假定保持不变的四个因素发生变动引起的、向一条全新供给曲线的移动,称为供给的变动。请参见下页图: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51015250500750价格(千美元)数量(千辆/年)SSS1S1S2S2供给量变动和供给的变动曲线51015250500750价格(千美元)数量(千辆/年)S供给变动因素分析生产的成本变动。成本的提高会带来供给的减少。生产成本的变动有多种方式,其中有两种方式需要特别注意。第一,生产成本经常由于技术变化而变动(降低)。第二,导致生产成本变动的另一常见原因是原料价格的变化。比如,当钢铁、塑料或劳动力的价格上涨时,生产汽车的成本将上升,而且会引起供给下降。生产相关产品的价格变动。可能导致供给的变动(电动汽车和传统轿车。反向作用)。电动车价格的下降将导致汽车供给的减少。卖主的预期变动。汽车价格上升…,汽车价格下降…卖主的数量变动。增加,减少供给变动因素分析生产的成本变动。成本的提高会带来供给的减少。竞争性市场均衡与社会福利均衡价格与购买数量。在一个竞争性市场中,产品价格是由买主和卖主的相互作用决定的。均衡价格:一种产品的卖主愿意出售的数量正好等于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时的价格。均衡价格说明此时消费者认为经济中适当部分的稀缺资源被用于该产品的生产。均衡数量:在均衡价格下实际交换的产品数量。竞争性市场均衡与社会福利均衡价格与购买数量。在一个竞争性市场1DDSSP1P2Q1Q2Q3Q4Q0P0价格竞争性市场的价格决定价格高于均衡水平的效应。如果价格不是处于均衡水平上,那么市场力量将推动价格向均衡水平变动。价格低于均衡水平的效应。将出现短缺。这时,市场力量将立即作出反应,使得短缺产品的价格升高,直到短缺被消除为止。恢复均衡价格。数量1DDSSP1P2Q1Q2Q3Q4Q0P0价格竞争性市场的价
力量三:价格
市场制度为什么能把追求各自目标的个人自由同经济领域里生产我们的衣、食、住所必需的广泛合作结合起来?原因是,在市场制度中存在使卖者和买者通过自愿的交易都能得到好处(即双赢)的机制力量三:价格市场制度为什么能把追求各自目标的个人自由价格价格提供信息-稀缺程度价格是一种激励-竞争手段价格执行着分配职能-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产品量的拥有
总产品如何在人们之间分配,取决于他们在出售他们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时得到的报酬(工资、地租、利润)。要素提供者依据由市场决定的生产要素价格对投入要素进行成本和收益的比较,以最低的成本提供生产要素。弗里德曼说:“价格制度使人们在他们生活的某个方面和平地合作,而每个人在所有其他方面则是各行其是。”价格竞争稀缺-竞争-约束条件(准则和规则)买者间的、卖者间的、买卖双方间的讨价还价,形成市场风险竞争与风险紧密相联经济行为者对自己的行为承担风险
力量四:竞争与风险竞争力量四:竞争与风险四、计划经济中的资源配置方式(一)苏联模式1917—1918年,列宁建立了战时共产主义体制(1917--1920)。这种体制的一个关键经济特征就是,雄心勃勃地试图消除所有市场配置的痕迹,对重要产业实行国有化,对农业产品强行征用。试图消灭市场经济的基础要素—私人产权和市场。这个过程使幼年的苏维埃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秋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4 My Neighbourhood Lesson 20 No Stopping教学设计 (新版)冀教版
-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赵州桥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Module3 Unit2 Writing(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英语九年级上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教学设计 人民版必修1
- 2023六年级数学上册 五 数据处理练习四配套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和平与发展 18 梦想成真的时代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 Module 12 Unit 2 Reading and vocabulary-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14《刷子李》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8《灯光》(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Unit 3 My Friends Lesson 1(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二年级上册
- 12zg003多层和高层混凝土房屋结构抗震构造图集
- 《婴幼儿健康管理》课件-任务一 家庭对婴幼儿健康的影响
- 工商业储能技术规范及并网流程
- DL-T-5438-2019输变电工程经济评价导则
- CJJ89-2012 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 《包装结构设计》完整课件
- 股权转让通知函协议书
- 抽样调查典型案例分析报告
- 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危大安全管理措施
- 从电影《第二十条》中学习刑法
- 2024年河南省许昌市九年级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