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未成年人隐私权的保护分析研究 法学专业_第1页
论未成年人隐私权的保护分析研究 法学专业_第2页
论未成年人隐私权的保护分析研究 法学专业_第3页
论未成年人隐私权的保护分析研究 法学专业_第4页
论未成年人隐私权的保护分析研究 法学专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未成年人隐私权的保护目录诚信承诺书 1毕业论文 2-11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2一、未成年人隐私权概述 2(一)隐私权的概念和特点 2(二)未成年人隐私权的概念和特点 3(三)未成年人隐私权的内容 4二、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立法及存在的问题 5(一)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的现行法律规定 5(二)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6三、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的完善 7(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未成年人隐私权的保护 8(二)明确对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行为的认定 8(三)加强对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的监督 9参考文献 11开题报告表 12中期检查表 17答辩记录表 18成绩评定表 20论未成年人隐私权的保护[摘要]隐私权是重要的人身权利,是自然人人格尊严的重要内容。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具有特殊性,需要给予特殊保护。然而,实践中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不断受到来自社会、学校以及家长的侵犯。我国现有法律规定对未成年人隐私权的保护内容过于原则化,缺乏监督机制。因此,应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对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行为的认定,加强对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的监督。[关键词]隐私权;未成年人隐私权;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Abstract]Privacyisanimportantpersonalrightanditisalsoasignificantpartofthenaturalhumandignity.Theprivacyofminorsisspecialanditneedtobegivenspecialprotection.However,theprivacyofminorsisalwaysinfringedfromsociety,schoolandparentsinpractice.Ourcountryexistinglawontheprotectionoftheminors'rightofprivacyistooprincipledanditislackingsupervisionmechanism.Therefore,weshouldperfectrelevantlawsandregulations.Wecancleartheminors'rightofprivacyinfringementbehaviorandstrengthenthesupervisionofminors'rightofprivacyprotection.[Keywords]RightofPrivacy;PrivacyofMinors;Minors’RightofPrivacyProtection在江苏某一小康家庭,父亲王某、母亲丁某对10岁的儿子小杰期望颇高,除了对他的各科学习成绩有着高要求之外,还很注重小杰身心的成长,各方面都严加管教。父亲王某总是想了解儿子的一切动向,常常趁小杰不在家时偷看他的日记,翻阅他的信件,事后发现不妥就会教育儿子;除此之外,父亲王某还偷偷在小杰房间里安装针孔摄像头,随时观察监督儿子。后来被小杰发现这一切后,小杰与父亲争吵不已,父亲说做这些都是为了他好,但是小杰认为父亲这种行为严重侵犯其隐私权,甚至心生自杀念头。这一案例充分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未成年人隐私权受到了侵犯,然而实际生活中总被忽视,这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已经造成了极大影响。因此,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颇具现实意义。一、未成年人隐私权概述(一)隐私权的概念和特点1.隐私的含义要研究隐私权,理应然要对隐私的概念进行一定的理解。何为隐私呢?隐私作为一种秘密,它不愿为他人知晓,包括私生活、日记、照相簿、生活习惯、储蓄、通讯秘密等[1],这种秘密是客观存在的,是自然人维护自己人格尊严和精神权益的意识。由于计算机、网络、传播等各种科技的快速发展[2],隐私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个人隐私、信息隐私、网络隐私等多种隐私类型相应出现。2.隐私权的含义和特点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生活信息依法受到保护[3],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4]。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二条规定将隐私权作为一项民事权益受到法律保护;另外,我国最新《民法总则》第一百一十条也已将隐私权规定为一项民事权利并受保护。隐私权的特点包括: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5],具有唯一性,不包括法人和其他组织[6];客体包含私领域、私事和个人信息三个方面,但是并不排除其向更广范围发展的趋势。隐私权保护的是自然人的私领域和个人信息,因此其必然是隐秘的,并且隐私权保护的均是客观事实,真实性也是其特点。隐私权在保护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和信息时,必须注意要与公共利益区分开,不可违反法律规定、损害公共利益、他人利益以及违背公共道德。隐私权是可支配的,对于拥有隐私权的任何人来说,均可在合理情况下放弃支配。(二)未成年人隐私权的概念和特点1.未成年人隐私权的概念未成年人隐私权是指未成年人的私人生活和信息受我国法律保护而不被非法侵犯的权利。由于自然人作为主体享有隐私权,那么未成年人作为自然人也理应享有隐私权。2.未成年人隐私权的特点未成年人由于其年龄小、心智还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等因素,属于民事行为能力受限制的一类人,也正是因此而具有其特殊性,具体说来包含以下:(1)隐私权客体范围的有限性第一,未成年人主体的特殊性决定了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客体范围较窄。未成年人年龄较小,心理和生理都处于不成熟的阶段,社会经验等等都缺乏,种种因素都可看出未成年人的客体范围较窄。此外,未成年人往往缺乏对隐私的理解,很多情况下不知道何为隐私,也就不存在怎样去保护其隐私了。第二,未成年人与监护人拥有共同的隐私,且隐私权受到监护权的限制。未成年人一般与监护人生活在一起,监护人对未成年人有抚养、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多数情况下未成年人的隐私会与监护人的隐私有着紧密关系,因而有着很大的重合性。重合性体现在如下方面: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个人空间与监护人的相重合,未成年人对个人事务的自主决定权受到监护人的限制。第三,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到学校及教师的教育管理权的限制。《教育法》规定表示,学校享有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权利,学校及教师在教学和管理活动中不可避免地要获取、收集学生的个人信息,以教育管理为目的而合理涉足学生的个人空间等。学校及教师在实行教育管理权时,必然与学生行使隐私权形成冲突。此时,学生所拥有的隐私权就要让位于学校及教师的教育管理权。然而,教育管理权的行使不是无限的,应当控制在合理限度内。(2)隐私权随年龄增长而阶段性扩张未成年人的隐私在其成长的不同阶段有所不同。未成年人年龄幼小的时候主要是客观性隐私,主要包括未成年人本人的身体身份信息和家庭信息,如姓名、身高、体重、年龄、过往病史、遗传病史、遗传基因、收养或过继情况、籍贯、家庭住址、联系电话、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的姓名、工作单位及职务、经济情况、宗教信仰、婚姻状况、社会关系等客观情况,隐瞒的范围主要是监护人以外的一般他人。随着未成年人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自我的认识、对周围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便产生了对隐私权的心理追求,对隐私的范围也随之扩大,富有个人特质的主观性隐私出现,如生理心理变化、情绪情感起伏、思想认识波动、个人交往活动等。未成年人主观性隐私增多,使得监护人成为他们刻意隐瞒隐私的对象。(3)隐私权行使依赖于监护人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一般会依赖于监护人代为行使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未成年人选择自己行使。监护人代为行使权利时必须以监督和保护未成年人人身和财产安全为目的,使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来说,监护人在代行权利时还须征求其意见,结合其意见行使权利并且尽量不违背其意愿。(三)未成年人隐私权的内容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因其特殊性需要对其特殊保护,在实施特殊保护之前,知悉未成年人隐私权的具体内容是必要的,笔者认为内容包括以下:第一,未成年人的私生活。包括未成年人在家与家人相处的生活和在校与师长同学相处的生活,当然还包括未成年人自己独处的空间。与家人相处的私生活中,比如家长不可以随意拆翻未成年人的信件,偷看未成年人的秘密;与师长同学相处的私生活中,比如说学校内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专属的课桌,比如说老师不可随意对外公布学生的成绩及排名情况等等。第二,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包含的内容相对于私生活来说是多样的,常常视情况而定。比如说,未成年人的亲属关系一般是不纳入隐私权范围的,周围人或多或少都是可以知道的,而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像是家中父亲或母亲有前科的未成年人,这种情况或许他们就不愿他人知道自己的亲属关系。这时候的亲属关系也会赋予隐私的性质,因为可能这些信息被他人知晓后会对未成年人的心理抹上阴影,而未成年人心理不够成熟,可能会造成极端、自杀等比较严重的后果。第三,未成年人的身体情况、身心健康。主要指未成年人不愿意将自己的身心健康、身体情况公开给他人,这其中的原因多多,可能是因为先天疾病、身体缺陷、心理问题,另外身体上的隐私除了对于自己的身体部位不愿对外展现之外,还会包括暴露自己身体的照片。之所以身心健康会构成未成年人隐私权的内容之一,是因为很多时候未成年人会认为,一旦自己身体上的缺陷或身心上的疾病被他人知道了,一定会受到他人的差别待遇甚至是排斥,这对未成年人来说是人格尊严的打击。第四,未成年人所拥有的资金情况、通讯信息等内容。在拥有的资金情况方面,一般情况下,未成年人尚未就业,没有经济来源,不能形成所谓的经济独立,然而,未成年人形成自己的财产的方式和情况还是很多的,比如继承、接受他人的赠与等等,这些情况会使未成年人拥有自己的资金,而这笔资金在未成年人隐私权所保护的范围内;在通讯信息方面,在《宪法》包括的前提范围下,具体包括电话、电子邮件、日记等等,新媒体中还包括QQ、微信等,这些都属于未成年人自己的隐私,未成年人享有完全自主权利,如果没有得到其允许,是不可以非法侵犯的。二、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立法及存在的问题(一)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的现行法律规定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包括以下:第一,《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隐私权作为一种人格权,也属于保护范围。第二,最新《民法总则》第一百一十条已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这一民事权利,而未成年人作为自然人理应然享有隐私权保护。第三,《侵权责任法》第二条中将隐私权作为民事权益的一类进行的保护,是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对公民隐私权的具体人格权地位予以确认[7],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当然也被保护。第四,《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对于涉及个人隐私的证据,实行不公开出示;《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对于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对于被告人是未成年人的案件,实行不公开审理。都是出于对隐私权的保护。第五,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揭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除特殊情况)。(二)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存在的问题1.立法规定不完善在我国,有关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的法律散见在《宪法》、《民法总则》、三大诉讼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多部法律规定中,但仍然没有形成价值趋向明确的体系[8],彼此之间内容上不能相互衔接,因此缺乏可操作性[9]。再者,未成年人作为特殊群体,其生理和心理都尚不成熟,隐私权较成年人更容易受到侵犯,而且未成年人本身对于自己的隐私权遭到侵犯缺乏完备的法律保护意识,无法及时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因而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的特殊性显得尤为突出。因此,我国立法上还需就未成年人隐私权的特殊性进行法律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不仅是用来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更是对其依法享有权益的保护。但是目前而言,我国对未成年人隐私权的保护是不完整且软弱的。该法只有原则性规定和部分侵权行为的列举,缺少其他典型侵权行为的具体规定。该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原则性地规定了“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第二款则是对通信秘密和自由进行了特别规定。第五十八条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对犯罪的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给予了特别保护。除以上两种典型侵权行为外,该法没有规定未成年人隐私权的其他内容,其立法局限性显而易见。另外,我国虽然推出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但是里面的内容大部分是泛泛而谈,起不到什么实质的作用,在对未成年人保护方面起不到什么关键的作用。2.行为认定模糊我国的法律,关于隐私权的具体侵权行为的内容散见于多部法律及司法解释中,不仅重复,还缺乏全面性和体系性。也正因为如此,法院在处理隐私权侵权案件时总是缺乏具体而明确的法律依据,使得隐私权得不到全面的法律保护。由于未成年人隐私权受到监护人的监护权和学校及教师的管理教育权的合理限制,因此监护人在行使监护权,学校及教师在行使管理教育权时会对未成年人的隐私权进行限制,限制行为一旦超出合理限度就可能转变为侵权行为,实践中这样的侵权行为时有发生。对未成年人隐私权的行为认定的模糊,使得未成年人在隐私权受侵害时,难以找到相应的法律去获得帮助。我国现行法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里面并没有明确列举未成年人所受到侵害情况以及受到侵害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利益,比如具体哪些内容属于未成年人的隐私。这些都使得该法律在实际操作中形式性、原则性的东西占大多数,内容较空泛,这使得未成年人隐私权的保护在实践中很难落实。除此之外,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虽然也有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但对未成年人受到侵害后,该如何惩罚侵权人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这就形成了只说“不准侵犯”,而“侵犯之后会怎样”却没有下文的局面,导致侵害未成年人隐私权的诸多行为得不到应有的处罚,许多侵犯隐私权但不损及名誉的行为无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3.监督机制缺乏若要法律真正发挥其作用,除其本身须被严格执行外,还需相应的社会监督。我国虽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如何得到真正的保障还有待进一步的商榷。比如比较常见的就是未成年人的父母不尊重未成年人的隐私权,替未成年人做决定等。很多人都认为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对孩子进行管教是理所当然的,丝毫没有想过是否这种所谓的理所当然伤害了孩子、违反了法律,更别提社会监督了。再说说学校里,学生在校的所有行为都是由老师来管理、教育,在实施这一行为的过程中,一般是没有其他学生在场的,属于私人性的行为。从被管理、教育的角度来看,我们知道学生基本都属于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一类人。这一类人由于其特殊性,在行使和维护其权利方面的意识不太强,还有天生对老师莫名的信任,也就使老师在管理教育学生的时候,因没有监督而为所欲为,这样往往容易导致老师对学生采取过激行为的发生,但是学生事后就很少和家长讲。另外,我国没有设立专门机构来保护未成人。未成年人保护法涉及范围较广,除了涉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之外,还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组织等,笔者认为,应该在此基础上设置一个统一的专门机构来就未成年人的特殊性进行调解和保护,以全社会的力量来保护未成年人。当然,也不否认有的省、市、自治区自己设立了未成年人保护的专门机构,但是那也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缺乏设立专门保护机构的,选择将这一保护工作划归教育行政部门、共青团、妇联主管,这样容易造成像踢皮球一样,谁都应该管,谁都不去管,一个丢给一个。即使建立了专门机构的,也是不受重视,里面无论是人员安排、经费项目,都是徒有一个空名。三、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的完善通过以上论述不难发现,我国多部法律都已经规定将未成年人的隐私权纳入保护范围,美中不足的是,在保护的力度和方式上还没有落实到位;学校、家长对未成年人隐私权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谈不上保护;未成年人作为这一权利的主角,不仅缺乏对未成年人隐私权的认识,维权意识也不强烈。由此可知,必须完善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措施。(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未成年人隐私权的保护当代社会,隐私权观念日趋受到重视,以往对隐私权采取的间接保护方式,早已不合时宜,所以完善隐私权保护制度很有必要。首先,完善未成年人隐私权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其实际操作性。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其他法律制度都以其为基础而存在。目前我国宪法仅仅是隐约有着保护隐私权的精神,并没有将隐私权明确规定为自然人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但是要对隐私权进行更好的保护,就必须顺应潮流,在宪法中明确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这一基本人权,正式在宪法中确立隐私权的地位。如此,未成年人作为自然人其隐私权也得到保障。其次,在民法中应明确就未成年人隐私权的特殊性进行保护。可以对以隐私权为主的人身权作出具体规定并加以列举,同时就特殊群体例如未成年人,使其隐私权单独成篇,即就未成年人隐私权的特殊性进行的保护。对于行为认定标准等具体内容,可以在地方性立法及其他涉及未成年人隐私权的立法中分层级,分类予以规定[10] 。再者,明确就未成年人隐私权的侵犯规定保护方法。未成年人隐私权一旦被侵犯,根据实际情况,制止侵权、道歉、赔偿损失等的责任就必须有由侵权人承担,赔偿损失不仅包括经济上的损失,还有精神上的损失。精神上的损失赔偿要起到对造成精神损害的未成年人的心灵予以抚慰的作用,并要有效地消除对其未来的发展有不利因素的可能性。此外,明确对未成年人隐私权概念的定义,扩充其性质和内容,具体包括:未成年人的隐私权是什么,有哪些内容,若有人侵犯,又应当承担怎样的责任、接受怎样的处罚,怎样消除这一侵害对未成年人造成的严重影响等等。唯有如此,才能使得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二)明确对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行为的认定在我国,公民作为自然人依法享有隐私权,而未成年人由于其在年龄、心智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在保护其隐私权时也应当有相应的特殊保护,此外,在法律适用上,未成年人隐私权的详细内容缺乏具体的规定,因此鉴于这两点,可以采取以下几点:第一,对未成年人隐私权的主体、内容与客体予以科学界定。只有权利合理界定了,对其采取的合理保护才能得以进行。所以说,如果未成年人的隐私权没有被科学界定,那么与其有关的保护和监督制度就难以制定出。对隐私权的内容深度理解,应该以其主体、内容与客体为重点。隐私权作为一种人格权,是存在于权利人自身人格上的权利。隐私权会使人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和私人领域,这是其他人不可侵犯的,因此,隐私权的主体是唯一的,即单一主体——自然人。美国成文法中,也规定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取其精华,我国应结合实际情况在今后的立法完善过程中,以法律形式确认隐私权主体的唯一性即自然人,从而达到真正保护隐私权的价值目的。第二,对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的具体行为通过列举式确定。隐私权的特殊性使得其与其他人格权之间存在着质的差异,相应的,侵犯隐私权的行为与侵犯其他人格权的行为也是不同的,所以确定侵犯隐私权的具体行为有利于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若用概括式的方式对隐私权侵权行为进行法律表述,不利于对侵权行为的准确把握。参考国外立法的经验会发现,确定隐私权的侵权行为基本都是通过列举表述,实效都不错,因此我国在完善立法过程中也可以借鉴此方式表述出来,具体描述出每种违反未成年人隐私权的行为,从而达到对不同侵权行为采取不同制裁措施的良好效果。未成年人隐私权遭受侵犯的具体行为大致包含以下:其一,未经允许擅自公开未成年人的生活和个人资料;其二,未经允许贸然闯入、窥探未成年人的私人空间;其三,监控未成年人活动;其四,非法搜集并利用未成年人隐私。种种侵权行为实际生活中已经司空见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的进步,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的行为将不断多样化,层次化和科技化,也相应的出现更多样的侵权行为,这就需要法律进行实时修补,便于法律适用(三)加强对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的监督一项好的法律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得到理想的效果,除了得益于本身制定得合理之外,还得力于实施过程中的保障机制。严厉打击执法违法行为,是法律保障机制中重要的一环。先前过多的失败经验告诉我们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这种违法犯罪行为,不可忽视,应当坚决惩治,以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为了加强对未成年人隐私权的监督,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首先,在立法中以要以法律形式确立未成年人的保护机构。我国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国家机构更是要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未成年人保护机构是国家机构中的重中之重,是政府工作的依据,更是体现了法治理念。唯有这样才能明确该机构的性质、地位、职权职责等方面的内容,使得该机构以后的工作顺利而有力地开展下去。其次,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需要改革,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能得到充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