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场兽医卫生保课件_第1页
奶牛场兽医卫生保课件_第2页
奶牛场兽医卫生保课件_第3页
奶牛场兽医卫生保课件_第4页
奶牛场兽医卫生保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奶牛场兽医卫生保健技术体系概述剡根强一、奶牛场兽医卫生保健的目的与对象目的:①提高与维持产奶总量(a.可泌乳奶牛比例;b.泌乳奶牛平均产乳量);②保证乳品质及卫生质量(乳蛋白;乳脂率;体细胞、细菌总数、药物残留)③提高犊牛成活率;④减少死淘率;⑤控制重大疫病发生。最终目的是让奶牛发挥最大生产性能,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对象:①围产期奶牛:乳酸性酸中毒、产科病(难产、产后瘫痪、胎衣不下);②干奶期奶牛:健康检查与治疗(乳房炎、卵巢炎症);③初生犊牛:下痢、肺炎、钙缺乏;④泌乳高峰期奶牛:乳房炎;二.影响高产奶牛健康的主要因素1.环境因素:①高温-热应激,超过35℃;②低温-冷应激,低于5℃;③高湿-蹄病;④低湿-异物性肺炎。2.营养性因素:①蛋白质缺乏:负氮平衡(免疫功能下降、乳蛋白下降);②能量缺乏:能量负平衡(脂肪肝、酮病);③钙缺乏或钙磷比例不当(生产瘫痪、躺卧母牛综合症);④能量过高:肥胖综合症、酸中毒;3.管理因素:①分群管理;②分阶段饲养:围产期、哺乳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干乳期;③饲喂技术:④粗细饲料搭配:⑤饲料调制技术:4.奶牛自身的生理因素:围产期奶牛生理变化:①摄取干物质量下降;②瘤胃微生物菌群发生改变:产乳酸细菌增多,pH下降;③内分泌变化:雌激素水平、肾上腺素皮质激素水平升高;④应激反应性提高:分娩⑤免疫功能下降。三、高产奶牛发病特点1.多因素联合致病:环境、营养、管理、病原体;2.发病机制复杂:内分泌、免疫、代谢障碍;3.高产与发病成正比:高产奶量:真胃变位、乳房炎、酸中毒。2.卫生管理:①隔离与分群管理;②牛舍内环境调控;③消毒技术;对象、药物、方法、程序及消毒效果检测。④挤奶间卫生与消毒⑤粪便处理。目的:①减少不良环境因素应激;②减少环境中病原微生物数量。4.疾病控制:①健康检查:蹄、乳房、直肠、尿、血;②免疫接种:③检疫:④治疗与淘汰:5.技术管理:①技术规程:②规章制度:③责任制:④设施管理。五、奶牛场防疫、检疫、检测、消毒程序1.免疫接种:①口蹄疫:O型+亚洲I型二价灭活苗。犊牛:六月龄,注射一次,以后每隔4个月注射1次;成年母牛:配种前接种1次,产前一个月接种1次;育成牛:每年春秋两次。②焦虫病:牛焦虫细胞苗,每年4月份注射1次。③牛出血性败血症:灭活菌苗,每年春秋季各注射一次。④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可疑有本病发生的地区,可用猪瘟疫苗接种,按8-10个猪头分量免疫1次。2.检疫:①布病:每年对6月龄以上牛全部进行一次检查,阳性牛严格淘汰处理-试管凝集;②结核病:每年对所有牛只进行两次检疫,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③副结核病:可疑牛群中副结核感染时,可采用禽结核菌素进行检疫。3.检测:①口蹄疫疫苗抗体检测;②口蹄疫感染检测;③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感染检测。4.消毒:见《奶牛场消毒技术指南》(三)调查方法:1.现场调查:询问、查阅记录、病历,发病牛群基本情况,隔离、免疫、消毒情况,药物防治情况;2.现场观察:症状、病变、饲料、饮水、圈舍;3.实验室检验:针对性采样、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细菌学、病毒学、免疫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四)调查提纲的拟定、程序及结果表述1.确定调查题目:提出调查的目的、意义与必要性。2.拟定调查提纲:调查对象、内容、方法;制作调查用各类表格;3.现场调查与实验室检验;4.数据统计学处理与原始资料整理;5.完成调查结论,并对相关重要问题进行分析讨论;6.提出自己的建议;7.提交调查报告或投稿发表。产品质量增提高疾病发生减少饲料成本降降低健康正常生产性能药物成本下降福利八、几种奶牛疾病防治研究进展1.奶牛乳房炎的病原学及其免疫防治2、犊牛巴氏杆菌性肺炎的发生与防治3、犊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诊断及防治免疫防治:至今无公认的有效菌苗原因:①病原种类多,难以制苗;②致病菌免疫原性弱,免疫保护率不高;③各地引发奶牛乳房炎的致病菌差异较大;措施:①制备自家菌苗;②牛舍环境卫生与消毒;③营养调控、补Ca、维生素A/E、补硒;④挤奶卫生与消毒;⑤奶牛福利(卧床、运动、平衡产奶量)⑥管理、不要过分强调产奶量;2.犊牛大肠杆菌性败血症病原:产毒素大肠杆菌、O78为主;主要临床特征:1周内犊牛多发,腹泻带血,2-3天死亡,病死率高,小肠出血,肠淋巴结水肿;引发因素:①初乳Ig含量低(IgG);②奶桶污染;诊断:肠淋巴结涂片、镜检大肠杆菌或分离培养鉴定;控制:①营养调控:产前补充Ca、Mg、VE、VA、及时人工哺乳初乳;②卫生控制:奶桶卫生、温乳哺乳;③免疫防治:A、采用自家大肠杆菌菌苗,产前一个月免疫怀孕牛,收集初乳或初乳清用于犊牛口服,以获得高水平的γ-球蛋白;B、菌苗免疫后备牛两次,间隔10-14天,采血分离血清,用于犊牛肌注或口服;④抗菌疗法:恩诺沙星、新霉素;⑤对症疗法:补液:10%葡萄糖、生理盐水、Vc、VB1;3.犊牛巴氏杆菌性肺炎病原:多杀性巴氏杆菌,来源不清,经16SrDNA全序列测定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多杀亚种;主要临床特征:1日龄至1月龄均发,败血型多发于3周龄内、高热、呼吸困难、肌肉震颤,3周龄以上多为肺炎症状,剖检可见出血性肺炎及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心包炎,脾不肿大。流行概况:2007年-2009年在北疆多数牛场发生,呈地方性流行,预计死亡犊牛200余头。以5-8月多发,性控精液所产犊牛发病率高。诱发因素不清。防治:①自家菌苗:用从发病犊牛体内分离株制备灭活佐剂菌苗,用于产前1个月怀孕母牛注射免疫,或犊牛出生后1-7周注射,应用证明可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②商品化牛出血性败血症灭活菌苗:用于产前怀孕牛免疫,效果不清楚。③抗菌疗法:土霉素、卡那霉素、红霉素。4.犊牛肺炎链球菌性脑炎病原:肺炎链球菌,来源不清,经对分离株鉴定为α-溶血致死小白鼠,生化反应符合肺炎链球菌。主要临床特征:1周龄内多发,致死率100%,表现高热,低头呆立,共济失调,死前呈四肢划动,角弓反张。后躯瘫痪。剖检脾肿大,全身淋巴结水肿、肾水肿、肺充血、出血呈大理石样,个别出现纤维素性炎症。脑膜高度充血、切面呈出血斑,小肠出血。防治:①.防止患病饲养员与犊牛接触,减少感染;②.做好脐带消毒及奶桶消毒;③.早期用青霉素、磺胺静注可控制病情;④.自家菌苗和高免血清防治;用分离株制备灭活菌苗免疫产前母牛,犊牛通过初乳获得抗感染力,也可免疫后备或低产牛制备高免血清,用于犊牛的人工被动免疫。5.犊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原:病毒,属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成员,与猪瘟病毒具有相同的抗原。主要临床特征:多发于1月龄以上犊牛,高热、眼结膜粘连,口、鼻黏膜潮红,后期呈溃疡,流口水、腹泻、粪便带有肠粘膜,病程5-9天。剖检肠粘膜脱落,后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