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构建_第1页
问题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构建_第2页
问题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构建_第3页
问题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构建_第4页
问题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构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问题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构建摘要:传统模式的“授课式”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从各高校的研讨式教学法的实践应用效果看,该方法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适应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悬应用型大学培养了学习型、创新型和实践型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取得良好的效果。研讨式教学是以学生自主型、主动型学习为主,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学会如何学习,它以学生的认识水平为基础,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课程教学实现教学和研究、探讨的结合,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也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一、研讨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关于研讨式教学模式的定义,目前还存在争议。德国著名的教育家洪堡认为,“席明纳”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公布的研讨议题中选择一个或几个独立完成专题研究报告,然后在教师主持下向全班同学陈述报告,并进行讨论交流的一种教学方法[1]。郭汉民、曾宪皆等则认为研讨式教学法不是如何上好一堂课的方法,而是将“‘讨论’与‘研究’贯穿于一门课程始终的方法”[2,3]。而张为民、刘伟等则认为研讨式教学是在系列问题引导下,通过大量阅读,在教师主导下的以生生讨论、师生讨论为主要教学推进手段的模式[4,5]。教学模式一般包括理念、主题、目标、程序和评价等要素,笔者认为,研讨式教学就是在教师主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按教学步骤开展“研究”和“讨论”,采取以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和任课教师评价为教学评价体系的一种教学模式。二、研讨式教学模式的特征(一)互动性、探讨性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研讨式教学是教师通过启发式的设立问题情景,学生在教师的不断帮助和指导下,通过师生、生生^的沟通、讨论,采取查资料、实验等方式来实现解决实际的问题。互动性表现在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需不断的与教师、同学的沟通交流、研讨、资源共享,甚至与教师、同学们相互讨论、争辩,实现相应课题研究的完成,这一过程既提高了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也促进思辨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探讨性表现在学生的探索体验占用整个教学过程的大部分时间,包含课前阅读教材和有关参考书籍时的思考,课堂教学过程的提问和讲解,以及课后的阅读和科研训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通过学校资源查索引、查文献而获得充足的课题资料,自主思索并提出独特的观点,它虽然没有科学研究那么严谨和规范,但学生通过探究过程中的学以致用,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二)自主性、实践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呈现出教师讲、学生被动听的状态,忽视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培养,而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依赖于主体自主性的发挥,研讨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到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研究方法的自由选择、观点的总结、研究报告的撰写、教学课程的评价、小组的讨论,以及对同学的课堂评议,甚至整个教学过程的实践。通过研讨过程的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实践,实现了学生从过去的被动接受向主动型、自主型学习的转变,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三、研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西方高校研讨式教学研究与实施得早,发展也成熟,德国高校的“研讨式”或“研讨会”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组成专题研究小组,定期集中讨论,了解多种学术观点,探索新的知识领域或研究方向。新西兰高校则采用灵活机动的研讨式教学方式,研讨方式和具体内容建立于若干topic之上,每一个topic是一个针对若干知识点的任务设计模块,整个一门课程的内容将通过若干topic进行有效串联。美国密歇根大学采用的研讨式教学模式分为四个步骤,即教师创造一个实际课题-学生课前阅读材料、提问-分组讨论-分享讨论结果和教师总结。国内高校如湖南师范大学郭汉民教授、曾宪皆教授提出了“研讨式教学法”五个程序,即教师示范与布置任务-学生查找资料、撰写讲稿-小组讨论-学生参与讲课、师生共同讨论-教学总结、评价[4,5]。东北大学闫学军副教授提出了研讨式教学的五个环节,即备课-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补充-课后评价,其实质是以问题为基轴,通过课堂讨论、辩难、撰写论文、撰写调查报告、实践教学、引入形成性评价方法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6]。国内外研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主要还是按教学步骤进行,以4-5个步骤为主,笔者根据研讨式教学法的设计原则、整体思路、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也将研讨式教学分为五个步骤,即教师布置任务: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模块的设计、研讨议题的确定;课前准备:讨论时间的安排、班级学生的分组、讨论时间的分配,以及学生进行资料的查找;课堂讨论:小组的讨论、学生的课堂讲解、课堂评议;课后补充:布置课程作业,要求学生撰写成果报告、进行教学效果评价与反馈;教学评价和总结:开展教学反思、课程评价和考核。四、研讨式教学模式的考核任何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都需要依托一套相匹配的考评方式,考核方式的合理设置直接影响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影响到教学效果。对研讨式教学而言,强调的是学生教学过程的参与,研讨的结果或许存有差异也是具有积极的意义。新西兰高校的考核方式采用教考联动,期末考试成绩只占总成绩比例30%左右,平时的3〜4次测试成绩则每次各占20%左右。湘潭大学贺鉴等学者也指出,学生成绩考核应取消“一张试卷定高下”的评价方法,提出研讨式教学的五项指标,即讲稿、研究资料或著作或论文的分类索引、小组报告或课堂讲课、评课和课堂讨论、评学议教论文[7]。从适用性看,该考核方式主要适用于文科类专业课程。对于理工科课程,目前,一般课程的成绩评定根据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综合评定(平时成绩、期末卷面成绩的分数比重一般为20:80)。在理工科开展研讨式教学,尤其对于基础课程,由于课时的限制,并不是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很好地通过研究、讨论实施,因此,建议采用教考联动的考核方式,兼顾学生参与教学研讨过程,把常规考核方式卷面考试成绩比重降低,平时成绩20%,卷面成绩40%,教学研讨40%。研讨式教学则更要注重学生创新成果的评价、研讨过程的评价,对于课堂讨论的评价可采取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和同学之间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评价,各衡量指标如下:写一篇100字左右的讲稿占教学研讨成绩的10%,编制一份有关研究资料和参考资料的分类索引10%,在小组内报告研讨或代表小组上台讲课50%(其中自我评价20%,同学评价20%,教师评价10%),参与评课和课堂讨论25%,撰写评学议教的文章或推导出结论或成果5%,一般课程开展5次左右的研讨,每一次所占比重相同。五、结束语传统模式的“授课式”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从各高校的研讨式教学法的实践应用效果看,该方法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适应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悬应用型大学培养了学习型、创新型和实践型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取得良好的效果。参考文献[1]李俊霞.洪堡教育思想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学术交流,2007(7):179-182.[2]郭汉民.探索研讨式教学的若干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2):108-111.[3]曾宪皆.试析郭汉民教授的研讨式五步教学[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5):121-126.[4]张为民.谈“讨论式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1(2):40-4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