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800字三篇_第1页
新闻评论800字三篇_第2页
新闻评论800字三篇_第3页
新闻评论800字三篇_第4页
新闻评论800字三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新闻评论800字三篇

新闻评论800字一篇我国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省今年遭遇严重春涝,记者采访省气象局欲了解实时情况,一位工作人员神秘表示,对今春涝情及土壤墒情,气象部门已监测到非常详细的情况,但是不敢给记者,怕受到有关领导和部门的责难。

这样的神秘遮掩并非个例。近年来,记者采访了解旱情、涝情、汛情及森林防火形势等信息时,屡屡遭遇推脱搪塞,即使最终提供,也往往寥寥数语、惜字如金,甚至使用一些被处理过的数据或情况敷衍了事。

气象信息如此,一些地方政务信息不愿公开更不待言。桥梁垮塌、事故处理、三公经费、疾病疫情屡屡成为不能说的秘密。凡此种种,不仅使信息公开的相关条例束之高阁,更侵犯和损害了公众的知情权。

权威信息通常来自科学的监测和统计,不仅是领导的决策参考资料,更是百姓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参照数据。将本该公开的信息百般遮掩,欲说还休,其中的奥妙耐人寻味。以气象信息为例,明明掌握信息却秘而不宣,是否就可以根据需要总结工作,甚至对上申请帮助?是否就可以免除决策有误、工作不力的担忧?是否就可以免除社会监督?坦诚公开与多方遮掩之间,折射的其实是一种态度和作风。

推动政府政务信息公开,需要的不仅是口号,更要实实在在的观念转变和行动。将重要信息准确、及时公开,理应成为各地政府、部门及负责人的重要认识。遮掩、推搪、躲避的习惯性做法不转变,就难以从根本上改进工作作风,也难以打造服务型政府形象和提高政府公信力。

新闻评论800字二篇备受关注的PM2.5(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标准征求意见日前结束.环保部收到了1500多条反馈意见,普遍赞成将PM2.5作为一般评价项目纳入空气质量标准,有的还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应提前实施.环保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结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吸取和采纳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完善标准草案,争取尽快正式发布.

今年10月以来,北京、南京等地连续出现灰霾天气,北京儿童医院一号难求,各大医院呼吸科人满为患.多年研究灰霾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广东省气象局首席专家吴兑表示,灰霾很可能取代吸烟,成为肺癌头号致病杀手,这番话更是让大家对灰霾的危害格外关注.长期以来,人们只知道吸烟是导致肺癌的罪魁祸首,却对灰霾的危害知之甚少.专家的研究发现,PM2.5超标引发的灰霾天气,会伤害人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灰霾与肺癌有着七年之痒,即出现灰霾严重的年份后,相隔7年就会出现肺癌高发期.

灰霾天气是如何形成的?空气中这些肉眼看不到的超细灰尘到底来自哪里?经过研究,北京大学唐孝炎院士发现,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这意味着,越是人口密集、经济繁荣的地区,越容易遭到灰霾的困扰.因此,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也就屡屡成为灰霾的重灾区.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灰霾的受害者,同时也可能是灰霾的制造者.由于空气质量的恶化与每一个人的健康和福利密切相关,治理灰霾就成为当务之急.一方面,要从生命权高于一切的高度出发下决心治理.过去社会各方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关注不够,治理空气污染的决心不大.现在的科研结果表明,灰霾已伤害到生命权,而且人人逃不脱灰霾的威胁,对此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危机意识.

另一方面,在呼吁__对空气质量严密监测、加强灰霾治理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如果我们能像抵制在公共场合吸烟那样,逐渐把减少灰霾变成一种人人自觉的社会公德,那么,治理灰霾就有希望.虽说,个人一点微小的努力看似微不足道,但唯有所有人都真正行动起来,空气质量才有彻底好转的可能.

美国学者威利斯哈曼博士曾发出这样的警示:我们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我们却迷失了方向.来自世界银行和自然之友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GDP年均增长率是发达国家的2到3倍,但单位能耗却是发达国家的8至10倍.可以说,灰霾天气的增多正是这种粗放式发展方式带来的烦恼,更是我们几十年来重经济、轻环境的掠夺式发展带来的恶果.

其实,生命健康居于人类需求的首位.没有人的健康发展,看起来再光鲜亮丽的GDP,也只能是一片苍白.灰霾天气的频发提醒我们:为了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改变发展方式,坚定地走低碳、环保的绿色之路.这才是治理灰霾的根本之策。

新闻评论800字三篇腹有诗书气自华,用来形容《中国诗词大会》的参赛选手再合适不过。观众为武亦姝、陈更、彭敏等选手的才华所折服,也为白茹云等普通参赛者的励志故事所感动。古诗词虽然曲高,但和者众,从50后、60后到00后,都有着咿呀学诗的共同经历和共同记忆。正是这共同的文化记忆,构成了文化传承的大众基础,所以《中国诗词大会》能够靠着熟悉的陌生题,大面积地唤起观众的参与感。尤其是在春节这个全家人围炉夜话、共享团圆的节日里,跟随节目一起回味那些年背过的唐诗宋词,让团聚别增了思接千载的文化韵味。

很少有哪个民族,能像我们这样,拥有灿若星汉的经典诗篇;也很少有哪个国度,能像我们这样,无论童叟都能念诵几句古典诗词。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歌缘起,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再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革命情怀,《中国诗词大会》以其纵横捭阖的集纳,让观众不禁发出对传统文化的由衷钦佩。铜雀台是谁修的?谢公屐的谢公是谁?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看怎么读?类似日用而不知的知识,在丰富观众眼界学识的同时,也激发起不少人学习传统文化的自觉。既有丰富多彩的内涵,也注重切身感、共同性,正是《中国诗词大会》触发传统文化热带给我们的启示。

诗词是小众的,但在某些家庭、某个人的心灵岛屿里,诗词却是千山万水,是他们的主旋律。一位观众的感触,引来许多人同声感慨。农民大姐白茹云曾患淋巴癌,诗词给了她用朴实乐观直面清贫家境和病痛煎熬的力量,也让人看到了文化滋养如何对抗命途多舛。65岁农民王海军,一边摆着修车摊,一边和众人推敲诗词语句,如果有人帮他改一个字,他就请对方喝一瓶啤酒。生活的平凡,挡不住内心里对诗意远方的向往。而古典诗词的力量,正在于穿越千年而与普通个体的人生和命运发生关联,并在个体面对生活的惊涛骇浪时给予他们平静的力量。诗心是个人的,而诗意是共同的,诗歌里有的是古今一脉的文化印记,有的是慰藉人生的精神给养,有的是耐人寻味的审美趣味。正像一位参赛者所说,热爱古诗词,只因其中有太多现代人完全给不了你的这种感觉。

有人疑问,古诗文默写在高考语文中占比不多,为什么要让学生花那么多时间去背?以应试心态对待传统文化,难免会产生划不划算的困惑。一位大学生如此回应:背诵的许多内容已经忘记,但在诵读经典时,心灵受到的触动、激发的思考和从中汲取的养分,将受益终身。我们重温那些代代相传的诗词文本,不是因为它们行将消失、即将毁灭,也不是因为我们忧思古人、恋旧复古,而是因为它们记述着我们民族所特有的精神追求、人文精神和智慧力量,是我们生生不息的文化滋养,是我们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在今天这个文化多元、选择多样的时代,我们应有视通万里、贯通中西的容纳胸怀,也要激发返本开新、别开生面的时代创新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