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聚落与地理环境[教学目的]了解聚落的基本内涵;了解村落的类型和村落社区的形成与发展;了解城市的划分标准与小城镇的类型、特点、功能及发展规划中的注意事项;理解和掌握城市、城市化、逆城市化的内涵、城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村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了解城市地域结构理论和城市空间分布体系。[教学重难点].聚落的产生与发展.村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城市化.城市地域结构理论,城市的空间分布与城市体系.“数字城市”[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辅助演示[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聚落概述聚落作为人类生产、居住、休息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分为城市与村落两大类型。由散村、集村、集镇,直至小城镇、城市,是聚落演变的发展方向。一、聚落概念二、聚落的产生与发展三、聚落类型第二节村落一、村落的形成与发展(一)村落的形成与发展村落是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相对于城市(或城镇)的一种聚集类型。.与城市相比较,1、村落的特征①人口、建筑密度低;②基础设施落后;③服务职能水平低;④人口构成以农业人口。在我国,村落地域是指建制镇以下的地域,村落由村庄(中心村、基层村)和集镇构成。2、村落的形成与发展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村落先于城市形成。但村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①在原始社会,人类为了生存必须建立适当的居住地,以防寒暑风雨和避免野兽袭击,但人类并没有固定的栖息地,主要利用自然洞穴藏身。原始村落多建在森林茂密的低山林区,便于狩猎和采集。止匕外,在海边、河边进行着原始的捕鱼活动。由于人们完全依靠天然食物,如兽、树果、草类等,而这些天然食物易枯竭,食物的获取具有强烈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因此人类活动经常大范围移动,居住地流动不定。原始村落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在树林丛生处利用树木捆扎而成,建筑一般呈环形布置;另一种在无树木处用石块堆砌而成,称“蜂巢居”。今天,东南亚的古亚洲族人、非洲的布须曼人仍然保持这种原始村落的居住状态。②进入奴隶、封建社会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逐渐走向饲养家畜、栽培作物、生活安定的定居生活。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为村落发展的核心动力因素。首先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农业被分离出来。这样,在耕地附近便产生了以农业为主的固定村落。6000年以前的西安半坡村氏族公社就是大型固定的农业村落。村落由居住地、制陶场和墓葬区三部分构成。山区形成固定的越冬村落和夏季村落。游牧地区由于以特定的放牧生产方式,因此建设可移动的蒙古包和帐篷式住宅。③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后,出现了一些人口相对集中,规模大小不等,以产品交换为中心的场所一集市一集镇。j-i.、rHenm百heehmfkreefp,,?mrrREEHMiue集市的特点是有固定的交换地点和交换时间,但没有形成固定的店铺、货栈及服务设施。各种集市在我国北方称“集”,在南方称“墟”、“场”、“会”。此外,还有一年一次或几次的庙会、香会、骡马会等大型集市。集市的发展促进了集镇的形成。在位置适中、交通方便、规模较大的集市上,人们为交易者的方便,开设了酒馆、客栈等服务设施,逐渐在集市内外定居经营,集市逐渐演变成为具有一定人口规模的居民点一一集镇。一集镇的出现标志着乡村经济出现了商品经济的萌芽,为城镇的形成奠定了基础。④城市的兴起加速了村落的发展进程,提高了村落的发展水平。较早出现的商业性城市对村落的发展发挥着农产品集散和物质供应中心地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乡村的经济发展及村落数目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工矿业城市的出现,带来了服务于城市的郊区农业村落的发展。加工业城市的发展,尤其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极大地促使专业性村落的出现,如棉花、麻类、蚕丝、甘蔗、茶等专业性村落,并随加工业性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发展。⑤现代村落的形态、功能、空间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村在我国,村落由过去的高度分散形态逐渐向集中形态转变,人口密度不断提高;中心村落和集镇建筑格局由过去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庭院式形成转变为集中、整体布局形态。村落职能向多样式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及其它的工业、商业、集贸、服务等职能日趋突出,单纯农业职能的中心村落已不存在。⑥村落结构体系逐渐完善。在经济发达地区,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心村落较高的人口、建筑密度,高层化的建筑格局,突出的商饮服务业,完善的内外交通道路格局和基础设施等村落特征,使村落与城镇的差异日趋减少。城乡一体化是现代村落发展的必然趋势。(二)村落社区1、村落社区的功能和类型村落社区是指在乡村地区,..具有密切亲缘关系、..共同的生亡方式、社会地位、社会认同感的人口聚居的地域。社区内部差异而形成的次级社区单元被称为邻居里。(1)村落社区功能X生产功能是社区最基础的功能社区生产包括农产品生产及非农业生产,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及社区规模的扩大,农产品加工业、商业、建筑业、交通业运输业等非农业生产所占比重逐步X生活功能是社区的另一主要功能社区为人们提供生活、居住空间,社区空间规模和社区环境影响人们生活的质量。在我国发达地区,人们愈来愈注意社区空间设计和社区环境治理问题。X社区具有服务功能社区的服务功能由商业、服务业、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行政管理等部门来履行。社区各种服务设施的配套规模和供给能力决定着社区服务功能的完善程度。(2)村落社区的类型根据社区服务范围可将社区分为:中心社区和普通社区。中心社区是服务范围不仅限于社区自身,而且是在相对较广的范围里,具有组织众多低一级层次社区的活动的中心地职能。普通社区多具有自给自足的色彩,服务活动仅限于社区本身,其服务能力要低于中心社区。根据社区的空间形态可将社区分为:集聚,型、分散型和条带号。—集聚型社区多分布在平原地区,环境条件均质性较强,规模较大,社区要素集中布局,规模效益明显。分散型社区多分布在地势复杂的山区,复杂的地形制约着社区的聚集,导致社区分布分散,规模小。条带型社区往往沿河流两侧和环山体、湖水体分布。2、村落社区的形成与变化派人类聚居行为是社区形成的内在因素。人类历史上,原始人类聚居产生的原因是为了保护财产、抵抗野兽的侵袭和其它部落的侵略。社区人口构成受家族、宗教因素制约。社区成员属于同一家族或具有同一宗教信共同的利益及共同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文化习俗。X随着社会和发展,民族构成、社会地位、职业构成、社会权力成为社区形成的主导制约因素。社会地位相近的人们往往具有相近的生活习惯、道德标准及价值观念,聚居形成社区。职业相同的人们由于生产技术的关联、经营活动的联合而形成社区,呈现出耕作业社区、养殖业社区、手工业社区等类型。派虽然社会因素在社区形成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但人们的血缘关系、宗教、民族关系仍然发挥着基础作用。村落社区与城镇社区相比较,具有相对稳定、保守性强的特点,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社区形成环境的变化,村落社区的规模、类型及性质将发生变化。城镇化是村落社区变化的重要动力之一。一方面,大城市通过近域扩展和广域扩展方式向乡村地区侵入,将城市功能直接影响到地域内的村落转变为城镇。另一方面,村落社会非农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及空间聚休,导致村落农业人口转向以非农产业人口为主,村落转变为城镇。上述两种方式的城镇化促进了区域城镇化的发展,导致区域村落、社区数量减少和规模缩小,村落社区性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区域村落社区之间矛盾运动是村落社区变化的另一动力。从历史上看,由于不同社区具有不同的利益目标,社区之间为了生存和发展必然出现争夺空间的局面。每个社区都尽可能凭借自身实力去拓展空间,扩大社区规模,竞争的结果是实力较弱的社被吞并、蚕食,成为强大社区的组成部分。通过社区之间的竞争]融合,社区分布格局不断变化,个体社区规模扩大,区域内社区数量减少,从而可以实现社区的空间优化重组。社区内部发展水平提高及产业结构变化是社区内部变化的动力。随着村落发展水平的提高,非农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导致社区非农业土地数量增加,带来社区土地利用结构转变,社区的功能也随之变化。非农产业在社区中心地域的聚集吸引区域人口、生产要素转向社区中心,促进社区中心地域的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社区空间结构的演变。二、村落的类型根据与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村落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村落职能类型(1)农业村落以从事耕作业为主,兼营动植物饲养和其它农副业。该类型多分布于平原与河谷、三角洲地带。(2)牧业村落包括固定的、半固定的、流动的三种村落类型。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牧业村落转变为固定村落为主。与农业村落相比较,牧业村落活动半径较大,规模小而分散。(3)渔业村落包括内河(湖)和沿海渔业村落两种类型。现在的渔业村落以淡水养殖和沿海滩涂养殖为主。渔村的居民点布局包括水上和陆地两部分,但以陆地居民点为主。(4)林果业村落以生产各种水果、经济林为主要经济活动。该类型多位于海拔相对较低的山地和丘陵地带。村落布局受自然环境严格限制。呈现主体村落布局景观。2.村落形态与规模类型(1)聚集型村落。该类型村落的特点是集中布局,房屋住宅连片分布,村落布局整体功能明显,有统一的道路网络和基础设施,土地利用效益较高。由于该类村落规模差异较大,可以细分为大村、中村、小村三种规模类型。我国的大村的人口规模在1000人以上,有相对完善的道路和基础设施系统,具有一定的中心地职能。大村多分布在耕地密集、地少人多的中原地区。发展、完善大村是节约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发展大村是现代村落发展的主要趋势。中村人口规模在400〜1000人之间,是我国数量较多,分布广泛的村落规模类型。中村布局的地域类型多样,但相对集中于平原和盆地。小村人口在400人以下,是我国数量最多的村落类型,但人口数量在全国所占的比例不高。规模小、布局分散、设施落后是小村的基本特点。3.村落布局类型(1)主轴型村落。村落主轴由一个带状的大村构成,伸展轴较长,人口规模大。村落房屋、商店、饮食服务设施均沿伸展轴两侧布局。(2)子母型村落。村落由一个大村和若干个小村构成。大村常是行政、服务中心,具有中心村的性质。小村围绕大村不规则分布,小村布局往往受耕作半径、地形阻隔、河流分割等因素制约。(3)用珠型村落。若干规模大体一致的村庄,由于受地形因素影响,形成申珠状分布形态,该类型常见河谷、沼泽、高地、山麓等地区。(4)均衡型村落。在某些平原地区,均衡分布一些规模相近的村庄,共同构成一个行政村,并且有一定的服务设施。(5)星点型村落。在许多山区、丘陵地带,村落由若干个分散的村庄构成,村庄之间相距较远,缺乏中心村和中心地服务职能,村庄分布无规则。该类型属于发育水平较低的类型。三、村落与地理环境.自然环境与村落各地降水量的大小影响到房屋的建筑形式。一般情况,降雨多的地区,屋顶坡度大,以利泄水。在干旱地区,可采用小坡度屋顶建筑,并可利用屋顶曝晒粮食。山区建筑房屋多采用石料砌墙,建筑门楼,甚至用板岩铺设屋顶。山区建筑往往依山就势,傍山而筑,高矮参差,错落有致,形成立体建筑景观。山区村落较分散,村落规模相对较小。平原地区村落集中布局,且规模较大。华北平原千人以上的大村到处可见。水分条件往往为村落形成与布局的关键因素。一-早期的村落诞生于河流两岸,水源地的位置、供水量决定着村落的选址和村落的规模。我国西北地区总体上人口密度较小,但绿洲却是人口高密度的地域。植被影响到村落建筑材料的选取。草原地区主要用草(小叶樟)做房屋顶铺盖材料;林区用树木捆扎叫做“马架子”的建筑;云南西双版纳地区人们多用竹木作为建筑材料;傣家竹楼是云南民族风情旅游的重要景观。.社会经济环境与村落由于受村落的职能因素的制约,土地资源,尤其耕地规模决定着村落的发展规模。人均耕地或人均土地资源占有规模是评价村落发展规模潜力的重要指标。交通条件对村落形态、功能有明显的作用。村落早期发育主要沿过境公路伸展,条带状村落是依托单一方向过境公路发展起来的;团块状村落往往依托“十字”型过境公路发育。区域性道路网络影响到宏观村落地域结构形态。交通网络的建设与村落兴衰息息相关。工商业的发展对村落建设起到十分重要的加速作用。工商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对当地资源进行深加工,提高资源转化效率,而且可以吸收大量的劳动力,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化,从而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水平和农民的实际收水平。转换剩余劳动力一发展非农业产业一非农产业地域集中一建设小城镇一实现乡村城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聚落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道路。.政治、文化环境与村落行政地位提高和加速村落发展。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发展速度显然要快于其它村落。中心村落的行政地位提高同样对村落发展起到加速作用。风俗习惯影响到村落的特色。传统观念,如乡土观念、宗族观念,对村落人口流动有明显的作用,“叶落归根”就是这种作用的表现。宗教意识影响村聚的形式。如伊斯兰教地区,清真寺是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迷信思想与村落也有一定的关系。第二节城市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出现落后于乡村,它是在原始社会的末期形成的。在原始社会,人们没有固定的居住地,当然也不可能有城市。人类最早的城市出现与三次社会大分工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新石器时代中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出现了从事农耕业生产的人类的固定居民点一一聚落。聚落的产生为城市的出现奠定了基础。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技术和工具的进步,在一些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地方,农产品逐渐有了剩余,部分人从土地上解脱出来,成为专门的手工业者,出现了人类社会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从事手工业的人们在一些交通方便的地方聚集,以手工业产品交换农牧产品,这样的集聚地便是城市的最初形态。到了奴隶社会,出现了专门从事交换的商人,形成了人类社会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的出现和聚集对于城市产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阶级的出现以及部落之间的战争,出于军事、政治、宗教等目的,人类开始在聚集区周围筑城,兴建了城市,于是出现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分为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和区域经济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首先作为人类生存环境,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区域经济地理条件如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水热资源、动植物资源的丰饶度及其组合,基础设施的状况,区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发展的历史传统,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特征,未来的开发潜力等都可以影响区域的城市发展。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它是区域的缩影,是区域的中心和焦点。.地理位置对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巴朗斯基认为,地理位置是某一地方与这个地方以外的某些客观存在的东西的总和。也就是说,城市的地理位置是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相结合的特点,有利的结合即有利的城市地理位置,必然促进城市的发展。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和长江的出口处,对内它是广阔富饶的长江流域乃至更大地域的门户,对外它是我国大陆最接近太平洋世界贸易要道的城市,这对其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国际性城市至关重要。深圳是大陆通向香港的口岸,长期以来不过是边陲小镇,现在成为一座全新的大城市,这种巨大变化与其地理位置的变化休戚相关。铁路的修筑可以促使沿线城市的诞生和兴盛,并可能带动相关城市的发展。如石家庄市原来不过是河北正定县的一个小乡村,当初京汉铁路修到正定县城时,为了不破坏正定县的风水,把车站南迁了几十千米,建在了石家庄,后来石德、石太铁路又在这里与京汉线相交,石家庄成了重要的铁路枢纽,地位迅速上升,一跃成省城,人口已超过100万,正定县城仍不过是3万人的小城。二、城市化1.城市化原理城市化概念最早由西班牙人A.Serda于1867年在其著作《城市化基本理论》一书中提出。进入20世纪,城市化概念被人们广泛接受,但不同学科对这一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社会学认为,城市化是人们从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L.沃恩认为,城市化不仅是指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还包括人们乡村思想意识行动方式、生活方式向城市转化的过程。经济学认为,城市化是乡村经济结构向城市经济结构不断转化的过程,即第一产业人口不断减少,第二、第三产业人口逐渐增加的过程。地理学认为,城市化是区域社会经济要素、人口及第二、三产业向城市聚集和乡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城市化的实质内容是人口及第二、三产业向城市的聚集所带来的聚集地的空和间结构空间形态的变化。综上所述,城市化概念可以归纳为: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域聚集和乡村地域转为城市地域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城市数量增多,每个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使城市人口的区域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2.城市化的机制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社会生产分工方式和程度,严格地制约着城市化水平及历史进程。探讨城市化机制有助于人们把握城市形成发展的客观规律,对未来城市发展趋势做出科学预测。(1)区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城市是非农产业和人口的集聚地。区域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剩余粮食生产能力是城市形成生存的第二必要前提。区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使城市的兴起和成长在经济上才成为可能。正是基于这一原因,历史上的第一批城市都诞生于农业发达地区。(2)工业化是城市形成、发展的核心动力。进入工业革命时期,工业化成为城市化的核心动力。工业化是指工业生产在城市地域形成聚集的过程。工业化对城市形成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工业革命结束了城市手工业生产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带来工业生产专业化的发展;企业为了寻求规模效益及提高竞争能力,集中布局工业企业,形成种类相对集中的工业地域。这种由于工业化带来的工业集中地域成为工业化时期城市地域分布形态和地域格局形成的核心动力。进入20世纪5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已超过第二产业,工业化对于加速城市化历史进程的作用相对减弱,第三产业的作用则日益增强。当前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仍然比较落后,工业化仍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城市形成发展的核心动力。(3)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未来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现代城市化过程,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城市地域的聚集过程。工业化客观上要求供水、供电、供气、邮电、通讯、交通运输等生产性第三产业超前发展。同时,商贸、金融、保险、房地产等服务性第三产业贯穿了整个工业化过程,教育、科研、文化、医疗等基础性第三产业在工业化过程及城市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基础作用。3.城市化发展阶段城市化是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与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紧密联系。根据全球城市化历史进程的动力因素和发展特征,可将全球城市化分为下列几个阶段。(1)中心城市化阶段。进入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社会分工日益深化,尤其是工业生产专业化与地域经济体系的形成、区域要素及人口向城市聚集,第二、第三产业成为城市的主导经济职能。城市核心区成为人口、建筑、经济高密度地域,土地利用呈现多样化特点,城市功能分区体系逐渐形成。中心城市化发展到后期阶段,往往带来城市核心区人口过于稠密、用地紧张、地价昂贵、交通堵塞、失业率上升、环境污染、投资环境恶化,使原有城市核心区的经济发展由聚集规模经济转向规模不经济,城市核心区空间地域扩散成为客观必然。(2)郊区城市化阶段。郊区城市化阶段发生在工业化后期向服务经济的结构转型中。■郊区城市化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1)城市核心区过于稠密的生产要素、人口、建筑所带来的“城市病”,为了改变规模不经济的状态,改善人们的居区环境,客观上要求城市核心区的生产要素、人口和城市职能部门向外围地域扩散。2)产业部门的土地竞租机制不断完善,商贸、金融等第三产业的土地利用效益及竞租能力明显高于其它产业部门,位于城市核心区的工业、居住业的竞租能力难以适应城市土地竞租机制,必然要向地价相对较低的城市外围地域转移。3)城市对外交通网络的形成和交通工具的完善,中心城市化阶段为郊区城市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物质基础。■郊区城市化的结果是:1)城市核心区人口向郊区迁移。房地产开发商在地价相对便宜的郊区投资开发环境优雅的新型住宅,吸引了拥有私人交通工具的中产阶层大量迁往郊区,形成新的居住区,实现城市核心区居住职能的扩散。2)郊区成为城市核心区工业扩散的理想区位。因为郊区可为工业提供大面积和廉价的土地,郊区的铁路、港口,特别是高速公路设施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3)市中心城市核心区的商业企业之间面临着强烈的竞争,部分竞争能力差的商业企业被迫迁往郊区。迁往郊区的工业企业及居民成为新的服务市场对象,吸引着中心城区的商饮业向郊区扩散,在郊区建立新的超级市场商业中心。4)郊区城市化促使城市核心区与外围地区共同构成都市化地域。如:大巴黎城市圈、伦敦大城市圈等。郊区城市化并不意味着大城市的衰落,大城市的规模仍在继续扩大,城市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城市扩展方式转为低密度蔓延。(3)逆城市化阶段。逆城市化是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但城市核心区失去了过去的繁华景象,出现城市衰退的现象。目前人们对逆城市化产生的原因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人们为了脱离大城市的居住不舒适性,追求纯粹宁静田园式的居住环境,交通和通讯技术的高度发达使工业选址的限制因素减少,工业企业为了追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低廉的土地价格,把企业布局在中小城镇。许多大企业分别在中小城镇开设子公司和分厂,形成新的企业布局空间。4.城市化的类型(1)向心型与离心型城市化。向心型城市是指城市各种商业服务设施,各种政府机构、企业、公司总部不断向城市核心区聚集,带来人口和产业向心聚集的城市发展格局。离心型城市化可分为外延型城市化和飞地型城市化两种类型。外延型城市化是指城市的建成区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和延伸,城市地域范围不断向外扩展。飞地型城市化是在城市扩展中出现了在空间上与中心城区断开,但职能上与中心城区保持密切联系的一种扩展方式。大城市周围发育的卫星城就是这种城市化的结果。(2)自力型和它力型城市化。它力型城市化是指城市周围地域的土地被城市企业、城市设施建设征用,原来的田园环境由于城市职能扩散而转变为城市地域。乡村地域由于自身非农产业的发展,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乡村地域转变为城镇地域的过程被称为自力型城市化。(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景观型城市化是指城市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这种过程直接衍生创造市区。职能型城市化是指现代城市职能在地域空间系列中发展扩散效用的过程,表现为城市地域推进的潜在意识和过渡特征,不是以外观上直接创造市区,而是从职能上间接向城市过渡。
(4)突发型城市化与渐进型城市化。突发型城市化是指城市在一定历史时期由于外部力量的刺激使城市规模迅速扩大的现象。渐进型城市化是指城市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力比较均匀,城市地域范围的扩展具有渐进性、持久性、稳定性等特点。三、城市地域结构理论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在城市地域内部,各种不同的功能区在空间上的有机联系,共同构建的城市整体。较著名的城市地域结构理论(模型)是:.同心圆理论(concentriczonetheory)1925年美国社会学家伯吉斯以芝加哥为例、提出城市地域结构呈5个同心圆带的结构模式。I是中心商务区,这是城市商业、文化和社会活动的中心地带及交通运输中心,多高层建筑。R是过渡地区,该区最初为富人居住区,后因环境质量下降,逐渐成为贫民集中,犯罪率高的地区,房屋和街道破旧。田是工人住宅区,多为工厂工人集中的住宅区,住户是由有固定收入的第R带居民移入。IV为中产阶级住宅区。以独户住宅、高级公寓为主。V为通勤带,住户在城内工作、郊外居住,收入高,多为花园式的单户住宅。该理论由于未考虑城市的地形、交通状态和产业结构等因素而受到批评,但该模式说明城市土地市场的价值区分带,并采用动态分析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的演变,宏观上反映一元结构城市的特点,为探讨城市地域结构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扇形理论(sectortheory)该理论是由美国土地经济学家霍伊特于1939年提出的。他利用美国64个中小城市)5级地区,发现高房租区沿着方便的交通线人中1向外延伸,又多建在风景优美的地区。由于离中,远,就需要方便又快速的交通,这就破坏了同心I城市地域呈现出被交通线支撑的扇形结构。
.多核心理论(multiplenucleitheory)它是由美国地理学家哈里斯(C.D.Harris)和厄尔曼(E.L.Ullman)于1945年提出的。他们认为大城市不是围绕一个核心发展起来的,而是围绕几个核心形成种种功能区而发展起来的。由于种种功能区都有自己特殊的要求和区位,从而形成多核心的地域结构。如工业区要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并与高级住宅区分隔;商业区要有方便的交通与住宅区联系;一些占地面积大的家具、汽车等的销售点为避免支付高房租和高地价而转向地价和房租便宜的边缘地区等。多核心理论考虑到城市地域发展中诸如区位、聚集、地价、房租等到多种因素及地域分化中各种职能的结节作用,以前两种理论更接近现实,但对各核心间的职能联系和不同等级的核心在城市总体发展中的地位等重视不够。工业区、商业区和居民区是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述理论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以分析这3种功能区布局为基本内容。城市地域结构结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住进,当今城市的地域结构更为复杂。所以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城市地域各构成要素间的有机联系,探索新的、更能反映现实的地域结构模式。四、城市空间分布与城市体系1、城市体系的概念及特征城市体系(也称城镇体系)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若干不同规模、职能各异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其特点是:•各城市在地域上邻近;•各城市具有自己的功能和性质,彼此之间有相对稳定的分工和联系;•各城市的规模存在不同的等级,具有层次性。城市体系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城市之间及城市与区域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在一定地域范围之内,由于不同地区城市发展的条件不同,各城市的主要职能和规模存在着差异,有的城市是商业贸易中心,有的城市是政治文化中心,有的是大型工业基地,有的是原料和产品的转运基地等等。这种职能和规模的分化,不仅使每个城市发展方向明确,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条件和优势,更主要的是使该地域内城市之间、城市与区域之间联系加强,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人员、信息的交换,形成相互依赖、比较完整的有机整体,这就是城市体系。随着城市化的进展,城市增长迅速,城市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因此,仅仅研究单一城市及其内部空间的差异,已不能揭示城市的本质和发展的规律性。必须从整体的观点、系统的角度研究城市体系,才能揭示城市体系的功能和发展规律,保证各个城市能有效地按区域系统要求组织生产和进行管理,发挥城市群体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的综合作用。2、城市职能结构(1)城市职能的概念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所承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作用。城市职能概念着重强调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城市与区域存在着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一方面,城市从周围区域得到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和生活要素;另一方面,城市各周围区域提供商品和服务,带动区域的发展。城市职能分为基本职能和非基本职能。★基本职能是城市向区域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作用,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因素。★向城市居民本身提供消费需求的作用属于城市的非基本职能和城市发展的非基本要素。(2)城市职能分类方法城市职能分类是指根据城市职能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依据一定的分类原则和指标体系,对城市进行分门划类。世界上城市职能分类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分类方法经历一般性描述、统计描述、统计分析、多变量分析等几个发展阶段。①一般描述分类方法。英国学者奥隆索首创这一方法。他将城市分为6类,每一类中又划分出若干小类。该类方法有明显的主观性和任意性,分类结果完全取决于研究者对城市职能特点的了解深度。由于一个城市只限于归入一类,因此,尽管突出了城市职能的主导性,但却掩盖了城市的其它职能。②统计描述分类方法。采用这一方法最负盛名的是哈里斯。1943年哈里斯把美国605个1万人以上的城市分成10类,给其中的8类规定了明确的数量指标。指标一般包括两部分:第一是主导职能的行业职工比重应该达到的最低临界值;第二是主导职能行业职工比重和其它行业相比所具有的某种程度的优势。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即认为是某城市的主导职能,归入相应的城市类。该方法用就业职工结构作为城市主导职能定量指标,科学性要优于一般描述方法,而且具有可操作性。但该方法的分类标准是凭经验做出的,仍然没有超脱描述性分类的性质,没有解决城市分类只能反映一个主导职能的局限性。③统计分析分类方法。20世纪50年代,人们开始使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城市职能分析。该方法用比较客观的统计参数代替人为确定的数量指标作为衡量城市主导职能的标准。使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城市职能分类的代表人物是纳包」以纳尔逊为代表的统计分析方法是建立在比较客观统计指标的基础上,一个城市可以有几个主要职能,能够反映城市的客观实际,可以反映城市主导职能的专门化程度。但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就业人数的多少不能完全反映城市的主导职能,某些职工多的部门可能是非主导部门。利用平均值几个标准差作为判断城市职能程度具有一定主观性。该方法没有考虑到城市规模的大小。④城市经济基础分类方法。阿列克山德逊认为,城市职能分类不应当以城市的整个经济结构作为分类的基础,应该扣除城市非基本部分(服务)以后,在城市基本部分的结构基础上来进行。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他对美国的864个1万人以上的城市进行了职能分类。从方法论上看,该方法判断城市主导职能的标准较高,但部门分类较粗。⑤多变量分类方法。1)在明确分类对象的基础上建立分类指标体系,形成分类指标数据阵。2)进行数据处理,通过主成分分析,形成几个具有综合性质的“因子”。3)利用主成分分析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画出聚类谱系图,对分类结果进行说明。1968年美国学者贝里利用多变量分类方法,对美国1762个城市进行了数量分析,是世界城市职能数量分类的成功范例。3、城市规模分布城市规模分布主要有以下三种主要的理论和方法:(1)城市首位度1939年马克・杰斐逊(M.Jefferson)观察到一个国家的“首位城市”总要比这个国家的第二位城市大得多,通过进一步研究,他认为这种现象已经构成了一种规律性的关系,并把这种在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定义为首位城市。目前,首位度(即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人口比值)已成为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状况的一个常用指标,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就叫首位分布。(2)城市金字塔把一个国家或地区中许多大小不等的城市按规模大小分成等级,就有一种普遍存在的规律性的现象,即城市规模越大的等级,城市的数量越少,而规模越小的城市等级,城市数量越多。把这种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而变动的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就形成了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金字塔的基础是大量的小城市,塔的顶端是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城市。不同规模等级城市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每一规模等级城市数与其上一规模等级城市数的比值(K)来表示。(3)位序一规模法则位序一规模法则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1949年捷夫(G.K.Zipf)提出了城市规模分布模型:Pr=P/R式中:Pr——第R位城市的人口;Pi——最大城市的人口;R——Pr城市的位序。这样,一个国家的第二位城市的人口是最大城市的一半,第三位城市是最大城市人口的1/3,以此类推。捷夫的模式不具有普遍意义,但作为一种理想状态,已被很多人接受。现在被广泛使用的公式实际上是罗特卡模式的一般化:Pi=p/Pq或p=Pi/Pi<式中:Pi——第i位城市的人口;n——规模最大的城市人口;R——第i位城市的位序。q常数,捷夫模式是q=1时的特例。4、城市空间分布(1)城市空间相互作用与城市体系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城市作为物质的生产者,必须把产品销往其他地区以赚取必要的收入。城市同时又是物质的消耗者,它必须每天从其他地区运进大批原料、物品、粮食等,以保障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这种相互交往的方式主要通过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而进行。这种交换的基础是各城市间的地区差异,有差异就有交换,因此,这种交换可称为空间相互作用。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才把地表上彼此分离的城市结合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2)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通过对德国南部城镇的调查,于1933年发表了《南德的中心地》一书,提出了中心地学说(CentralPlaceTheory),这是关于城市区位的一种理论。他继承杜能的《孤立国》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的理论方法,从分析城镇作为商品供应和服务中心着手,探讨城镇数量、规模、分布的原则和规律。在城市规模和数量间的关系上,克里斯塔勒提出了城镇规模大小与数量成反比的论点,认为规模最小的城镇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城镇数量最少。在提出一系列假设条件和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克里斯塔勒认为,有3个条件或原则支配中心地体系的形成,它们是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在不同的原则支配下,中心地网络呈现不同的结构,而且中心地和市场区大小的等级顺序有严格的规定,即按照K值排列成有规则的、严格的系列。在市场原则支配下(即K一3的系统内),不同规模中心地出现的等级序列是:1,2,6,18,…在交通原则支配下(即K一4的系统内),中心地数量的等级序列是:1,3,12,48,…在行政原则支配下(即K一7的系统内),中心地的等级序列是:1,6,42,294,…上述3个原则共同导致了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克里斯塔勒认为,在开放、便于通行的地区,市场原则可能是主要的;山间盆地地区客观上与外界隔绝,行政管理更为重要;年轻的国家和新开发的地区,交通是移民的先决条件。克里斯塔勒得出结论,在3个原则共同作用下,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应当形成如下的城市等级体系:A级城市1个,B级城市2个,C级城市6至12个,D级城市42个至54个,E级城市118个。中心地理论被认为是20世纪人文地理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该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地理学计量革命和计量方法的采用,促进了城镇体系区位研究和地理学系统分析的运用。五、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发展在工业化社会,世界经济由贸易组成,港口、种植园、工厂和矿山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城市只是充当工厂寄驻和商业贸易的服务中心。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增长缓慢下降,强烈的国际竞争和持续的工资增长的压力,使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和企业家认识到经济发展应该与国际条件相一致,而不是与国家的条件相一致。同时由于快速的反工业化(deindustrialization)倾向,成熟型公司开始扩散标准化的产品到发达国家内部的不发达地区,最后到发展中国家建设分厂并扩展市场。20世纪末80年代出现的弹性要素(通讯、计算机、自动化等)成为形成信息经济的基本条件。弹性生产使中心与端点间按等级体系的空间形式重新组织空间集聚与扩散格局,形成全球一地方垂直联系形式。这样,经济全球化开始对城市发展产生影响。近20年来,电讯业和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使得经济活动向全球转移成为可能。经济活动的全球化(theglobalizationofeco—nomicactivity)已经对城市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一、经济全球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已经出现,应该从全球的视野认识城市化过程和城市发展。归纳起来,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城市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全球城市体系的形成随着世界贸易的增加、新的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的逐步形成以及跨国公司对各国经济的不断渗透,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正在加快,从而使若干全球信息节点城市发展成为世界性城市或国际性城市,进一步控制着全球的经济命脉。世界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使全球城市体系出现了新的等级结构,即世界级城市、跨国级城市、国家级城市、区域级城市和地方级城市。而且城市在全球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也由于相互间联系的广泛性而愈益重要。这样,随着信息社会的确立和全球城市化的到来,城市间的经济网络开始主宰全球经济命脉,使若干世界性的节点城市成为在空间权利上超越国家的实体,全球城市体系的格局逐渐形成。(二)大都市连绵区更具发展活力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率先进入信息化社会以来,人们即开始关注信息革命可能带来的空间分散化趋势,并纷纷观察到城市边缘地带的快速增长过程,认定分散化趋势确实已经展开。但这一结论只适合于城市微观区域的情形,从更宏观区域来看,集中化趋势似乎更明显,近几十年来大都市连绵区和大都市带在世界各国的快速发展印证了这一集中化过程。城市这种“大集中、小分散”的地域发展格局在信息社会也许还会长久地持续下去,从而有可能导致“乡村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两个过程的合二为一,使全球聚落向具有良好气候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地域结构演化。(三)首位城市主宰世界经济趋势明显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重构不仅形成了全球新的经济空间结构,而且形成了新的空间权利结构,使全球经济实体多层次化,出现了诸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银行、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欧洲联盟(EU)等这样的全球经济实体或跨国经济组织。这些经济实体的所在地(即城市区域)在全球经济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其社会特征的建设中,实际上也正在一步步替代国家的某些经济作用,使国家某些经济权利空心化(hollowingout)。与此同时,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和空间分散也促进了社会经济活动最高层管理和控制的进一步集聚,这主要在于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市场一体化的运行机制需要不太多的强有力的中心来控制全球化带来的影响。更进一步说,信息产业的生产和传输需要发达的物质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又迫使一些城市成为信息网络中极度集聚的节点。一旦这样的过程开始,城市体系的极化作用加剧。一方面,在全球经济重组过程中,经济活动、公司、市场和基础设施在一些重要的城市重新发挥积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电讯业在所有发达的产业部门被广泛应用时,纽约、洛杉矶、伦敦、东京、法兰克福、圣保罗、香港、悉尼、多伦多等世界上重要的城市中心商务区和世界城市的国际商务中心(thein—ternationatbusinesscenter,旧C)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并逐步形成蔚为壮观的新城市景观。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资本和技术的全球转移,在地理空间和机构框架上带来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新空间扩散,最常见的是出口加工区(exportprocessingzones)和海夕棒艮行中心(offshorebankingcenters)。在若干城市首位度极高的国家或地区,首位城市左右和主宰该国或该地区社会经济事务的趋势已见端倪。(四)多极多层次世界城市网络体系的形成在工业社会,城市的发展潜力基本上取决于该城市的规模,而城市的规模也决定了其在中心地等级结构中的层次;而在信息社会,城市的发展潜力却取决于该城市与全球其他城市的相互作用强度和协同作用程度,并不完全取决于它的规模大小。较小的城市也可通过联系网络,利用相互作用和相互协同,在特定的更新方式中靠专业化优势来获得较大的发展活力。这种通过网络分享知识和技术的过程将最终导致多极、多层次世界城市网络体系的形成。总之,可以这样认为,在信息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全球扩散和全球一体化一方面使主要城市的功能进一步加强,形成一种新型的城市一一全球城市(globalcity);另一方面,也促进网络城市(networkcity)和边境城市体系(fron—tioruobansystem)的发育。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城市愈来愈成为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主宰,而且,随着信息社会化的形成和跨国公司的介入,城市在新的劳动地域分工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些城市由于处于枢纽地位和新的信息节点上,将发展成为国际性或全球性城市,协调和控制未来的全球经济活动;而另一些城市则会与这些城市相互作用,发挥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些城市则由于远离信息社会而沦为衰落的城市。二、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中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其中重要的内容,面临着众多的机遇和挑战。首先,随着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将成为传统制造业的接受地,从而有可能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完成工业化过程,使绝大多数地区迈人工业化社会,进而改变中国目前的城市化过程和城乡空间结构。其次,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悬殊较大,未来发展潜力难以在同一时期内发挥。因此,中国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存在着较大的发展梯度,在一定时期内,这种发展梯度还可能呈进一步扩大之势,结果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有可能出现普遍的城市繁荣,使中国的部分城市进入信息城市的行列。第三,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不可能完全依附于国际地域分工。而应保持相对独立的完整体系,这就是说,中国不仅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还要在国际经济大循环中逐步占据相对重要的地位。为此,中国有必要建立国际性城市和创新自身的中心城市,使之尽快成为联结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新节点,并把中国的各级各类城市融合到新的城市网络体系之中。信息革命为中国国际性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使中国有可能发挥后发优势,并进而抢占若干技术制高点,形成中国自己的技术扩散源,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构造新的城市网络体系。受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中国城市发展将出现以下若干趋势:(一)城市化过程空前加速,涌现出更多的新城市根据世界城市化过程的发展规律,城市化水平达到30%以后,城市化过程将加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户籍对人口迁移限制作用的减弱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涌入,未来中国城市化过程将出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导致更多设市城市的诞生,使中国城市体系步人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城市功能更加多样化,城市网络更加复杂化,城市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化。(二)大城市继续快速发展,若干大都市连绵区已开始逐步形成随着计划经济时代城市人口在就业、粮油副食补贴等方面所具有的特权逐步丧失殆尽,以及大城市经济多样化对就业人口的广泛包容性,未来中国大城市仍将面临着继续快速增长的势头,具有国际性职能的若干特大城市的发展速度还将更快。因此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将出现若干个人口规模超巨型的大都市连绵区,如辽中南城市连绵区、京津唐城市连绵区、长江三角洲城市连绵区和珠江三角洲城市连绵区等。(三)郊区与城市中心区共同繁荣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城市土地尤为珍贵,城市人口密度居高不下。受这一国情的自然制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次影响,郊区化过程将非常缓慢。其次,中国城市政府的行政职能较强,而市政府一般又位于城市中心,因此保持城市中心的发展活力是政府的优先考虑。因此,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城市的空间结构仍会呈“摊大饼”式的发展过程。(四)若干个国际性城市将进入全球城市体系网络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外向型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市场的力度增加,21世纪初至中叶,中国有可能继香港、深圳外,再出现上海和北京、天津等国际城市,从而使中国城市体系发展呈现多中心的格局。这些国际城市的职能将各有侧重:香港、深圳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和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商务人才培训中心以及消费者高新技术的生产中心,领导珠江三I角洲和东南沿海的城市发展;上海可作为中国综合性的国际城市,综合发展I经济、技术和贸易,领导整个长江流域的城市发展;北京、天津可发展成为中国政治、文化、科教中心和大型制造业中心,为中国北方城市的工业发展提供技术。六、信息化时代的城市发展我国目前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建设和发展迅速,人民生活质量飞速提高。同时我国又面临着生态恶化、土地浪费、城市扩展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不断增加、交通拥挤、运输效率低下等问题,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将对我国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恶果。因此,每个城市都应该认真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前景,选择最佳方案的规模,优化功能,提高决策水平。信息化作为提高效率、节约资源和提高决策水平的工具,可以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做出巨大贡献。面对一个计算机网络无处不在的信息社会,信息技术正伴随着因特网的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入到各行各业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多数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转移到了数字空间(cyberspace),城市的产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信息将作为重要的资源和生产力要素参与到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并对物质、资金、人才进行统一管理和配置。因此,如何快速、有效地获取城市各个方面的信息,实现信息之间的交流和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种信息进行综合管理和分析,满足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辅助决策,将成为城市现代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在这种情况下,“数字城市dig计alcity)"或称"数码城tCybercity)”应运而生。(一)“数字城市”概念1998年1月31日,美国前副总统戈尔(AlGore)在美国加尼福利亚科学中心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认识21世纪我们这颗星球(theDigitalEarth:UnderstandingOurPlanetinthe21stCentury)”的演讲,首先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戈尔认为,“数字地球”是一个以地理坐标为依据的、具有多分辨率海量数据的、立体显示的地球技术系统。这是继“信息高速公路”后美国政府计划实施的又一项旨在未来信息时代继续保持高科技、经济发展领先地位的顶尖技术系统工程。同年9月,戈尔又提出了“数字化舒适社区建设”(即数字城市建设)的倡议,引起了全球各类组织的广泛关注。尽管目前学术界对数字城市还没有形成统一概念,信息技术学者和人文学者对数字城市的技术和社会方面的分析和认识也各有侧重,但综合起来看,数字城市即城市数字化,是指充分利用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现代科学技术,对城市基础设施和与生产生活发展相关的各方面进行多主体、多层面、全方位的信息化处理和利用,具有对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诸方面进行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服务和决策功能的信息体系。其核心思想是利用数字化的手段,借助信息高速公路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整体性地解决区域和全球所面临的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数字城市提供了一种为解决全球范围内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建设性方案。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热点和前沿,“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在城市区域的具体化和扩展,也是它的主要节点之一。事实上,在知识经济时代,拥有信息资源比在工业社会中拥有自然资源更为重要。特别是在作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中心的城市,时时刻刻产生着各种信息,进行着信息的交换、融合和派生。因此,如何快速、有效地获取城市各个方面的信息,实现信息之间的交流和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对所有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化管理和分析,满足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将成为一个城市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作为信息化社会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城市将是满足信息化社会中城市信息需求的全新解决方式,成为市政府组织、各部门参与、全社会共享的一项新兴城市建设事业。数字城市建设,就是将整个城市涉及的各个方面的信息,包括地理环境、基础设施、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及人文资源等,以数字的形式进行采集和获取,通过计算机统一存储、管理和再现。在对各类信息进行专题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各种信息的交流和综合,对城市信息进行整体的综合处理和研究,为城市资源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在时间上的合理利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的现代化工具。数字城市是一个由多种高新技术支持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它不仅能在计算机上建立虚拟城市,再现城市的各种资源分布状态,更为重要的是,数字城市能促进城市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之间的信息共享、交流和综合,减少城市资源浪费和功能重叠,进而可以在宏观和全局的高度制定城市规划和发展的整体战略。(二)“数字城市”发展现状当今世界,各国已纷纷开始建立数字城市并进行了一些相关研究。在美国,“美国在线AOL)”在网上已经发展了50多个数字城市,并以城市为单元进行相关信息频道组织。每一个AOI。的数字城市上汇集了相关城市的旅游、购物、娱乐、商业和社区服务等相关内容,其主要侧重点是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AOL数字城市的成功显示出人们需要服务于日常生活的地方服务。另外,美国还有大量的地方社区网络,它们同样向人们提供大量的商务、信息及服务内容,如“下一代城市(NGC)7"敏捷城市smartcity)>“敏捷社区smartcommunity);并同时对信息社会的相关技术发展对城市和社区的影响方面有所研究。在欧洲,“欧洲数字城市”是一个持续了3年的项目,由欧洲通信应用委员会领导的远程通信应用项目(telematicsapplicationsprogramme)资助,开始于1996年1月1日,结束于1999年12月31日。项目跨越整个欧洲,主要进行在远程通讯技术支持下的环境、交通、教育、健康保健等系统的开发、建立和管理应用。欧洲数字城市会议从1994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共举行了5次会议。会议探究了有关数字城市的广泛、多样的话题,其中包括“城市在具有先进的远程信息服务解决方案的信息社会中作用”。“数字城市京者[(digitalcityKyoto)项目是一个3年的启动项目,1998年10月立项,由NTT(日本电报电话公司)赞助。项目人员主要是由来自NTT和京都大学的研究者组成,也包括其他组织的研究人员。该项目除了研究技术问题外,还研究非技术议题,如安全、隐私、知识版权等问题。他们用3DML对城市进行了虚拟仿真,将城市生活展现在国际互联网上,同时提供实时交通、天气、购物和观光等信息。此外,完成了基于Agent的旅游向导代理、对话帮助以及随机聊天的系统原型设计。并于1999年9月在京都召开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煤炭买卖合同
- 大学生兼职劳动合同
- 2024年度跨境电商平台区域代理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生物医药企业股权收购合同汇编3篇
- 淘宝找建筑课程设计
- 专题03 阅读理解之推理判断题(练习)(解析版)
- 炼钢厂部门岗位职责说明书
- 机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一)高标准农田施工方案
- 油条配方课程设计
- 无菌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 《社群运营》全套教学课件
- 儿童版画(版画基础)
- 中央2024年国家国防科工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面向应届生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车辆提档委托书样本
- 充值消费返利合同范本
- 宜宾市叙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国开政治学原理2024春期末综合练习题(附答案)
- GB/T 18488-2024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
-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预制叠合板、叠合梁识图
- 医疗科研数据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