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议论文专题复习制作:初二语文组制作:初二语文组
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1.论点的提取或概括。2.辨识理解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3.开头的作用(引出论点或论题……,作为事实或道理论据,有力地论证中心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4.论据类型的认识、分析与补写。5.议论文语言特点的分析和体会。6.分析文章结构,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7.开放题。……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1.论点的提取或概括。读懂文章最关键!几乎每种题型的考查都涉及到梳理文章脉络层次,筛选文段关键信息,理解、把握文章内容、观点的能力。读懂文章最关键!几乎每种题型的考查都涉及1.带问题读。2.勾画关键词句、标点,承上启下的段落,理清文章思路、段落层次,从整体把握文章考场快速高效地读懂议论文的方法集聚智慧探寻妙法从题入手,论点是什么?用什么论据、什么论证方法证明论点?1.带问题读。考场快速高效地读懂议论文的方法集聚智慧探寻妙阅读时关注重要词语、句子、标点,理清层次,抓全信息:1.关键词:不但…而且、既…又、也、另外,例如,总之等;2.标点:句号,破折号,冒号,分号等;3.标题、文首尾句、段首尾句,过渡句、事例前后作者的议论性词句等。阅读时关注重要词语、句子、标点,理清层次,抓全信息:结合课内课文和课外已做文章思考议论文常见思路。课内:《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多一些宽容》总结结合课内课文和课外已做文章思考议论文常见思路。课内:《人的高《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论证思路
•首先第一段从帕斯卡名言引出“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论点;
•然后二到六段分别从名人到普通人,从不同角度举例论证,有力地论证了论点;
•最后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论点,提出美好希望。《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多一些宽容》论证思路
•首先论述提倡宽容的意义。
•然后分别从互谅、互让、互敬、互爱四个方面讲道理论述怎样才能做到宽容。
•最后补充论述宽容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对违反原则的言行不姑息。要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础之上相互理解和关爱,尽量多一些宽容。
使论证更全面、更严密《多一些宽容》
11年《唯一可以带向远方的行囊》阅读全文,请简要阐述本文的结构特点。(4分)
答案:“总分总”式的结构。第①段是总说,指出“我们必须对心灵进行修剪”的必要性;第②到⑥段是分说,具体指出“对心灵进行修剪”的内容;第⑦段是总说,总结了“修剪心灵”的意义。
11年《唯一可以带向远方的行囊》
《“此身此时此地”都读书》
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答案:首先从提出读书要忙里偷闲,抓住眼前的观点;接着从道理上论证,引用古人的话“马上、枕上、厕上”证明观点;最后举例论证:用谢晋勤奋读书的例子证明观点,举阿根廷出版“会生气”的书证明观点。《“此身此时此地”都读书》
论点:作者在一篇文章中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注意:
A、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
B、是明确的判断(不是比喻句或疑问句);
C、在形式上是完整的句子。
论点:作者在一篇文章中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论点的提取或概括:1.论点出现的形式和位置。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较完整的句子。位置:①标题、②★开头、③★篇末、④论述过程中(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⑤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2.当碰到文中没有现成的表达论点的句子时,尽管有一定难度,但也有方法可循:需要在准确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抽取文章核心,依据论题和论据,参考作者要解决的问题,准确判断和提炼作者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3.要注意的是,有些文章中表达中心论点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需要加以比较,找出最简洁、最明确的句子。题型: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如何提炼出来的?(《时间的价值》)2、阅读全文,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难得淡定》)★论点的提取或概括:答案:我们要有用心专一的精神。
⑥一生之中,能够集中精力做成一件事,就已经相当不简单了。我们要有用心专一的精神。一事当前心无旁骛,执著一点,方能滴水穿石。用心专一的人,就是在用心浇灌光阴这棵美丽的树,等到树上开花结果。也许自己享受不到自己苦心经营的树上的果实,但总有人会享用。这就是人生境界的美好。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考点:论点的提取或概括:答案:我们要有用心专一的精神。
⑥一生之中,能够集中精力做
开头如何提出论点:
1、开门见山直接提出论点。
2、用事例引出论点;
3、用名言警句引出论点;
开头如何提出论点:8、开头第一段引用孟子的话有什么作用?(4分)答:(1)引出关于“善”的论题(1分);(2)作为道理论据(1分),有力地论证了善很柔软,但有力量的中心论点(1分);(3)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议论文开头答题规则(1)引出……话题或……论点;(2)作为道理或事实论据论证中心论点;(3)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考点:议论文开头的作用:8、开头第一段引用孟子的话有什么作用?(4分)答:(1)引出答案:
①引出“敬重里子”论题;②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中心论点,增强说服力;
③从爱因斯坦的故事写起,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10年《敬重“里子”》9.文章从爱因斯坦的故事写起,有什么作用?(
3分)答案:10年《敬重“里子”》答案:①引出论点:我们应该理智清醒地对待荣誉与奖励,绝不能让它成为我们前进的阻力。
②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增强说服力;③文章从莫言获奖感言写起,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13年《莫言的清醒》
14.作者为什么从莫言两度获奖的感言写起?(
4分)13年《莫言的清醒》★辨识理解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1.回答这类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常见的几种论证方法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别,然后结合语境,具体内容具体分析。2.答题方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论证方法,()地论证了……(论点),显得……★辨识理解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熟记——熟练掌握每种论证方法各自的作用语言表述为:①举例论证:举出……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②引用论证:引用……的名言或引用格言、俗语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③对比论证:把·····与······形成对比,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突出强调地论证了……的观点。④比喻论证:把······比作······,形象生动地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被接受。
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6.第2段划线内容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否则《安娜·卡列尼娜》的摘要精华,就是一句“已婚的安娜
爱上了渥伦斯基,离开了家庭,然后卧轨自杀”,而《简·爱》的摘要就是“家庭教师简·爱在罗切斯特先生家里教书,后来嫁给了他”,
举例论证(摆事实)(1)。列举《安娜·卡列尼娜》《简·爱》的摘要精华(1),具体充分的论证了摘要“精华”是没法用在文学和哲学书上的(1),进一步证明论点:好作品是无法压缩成的精华的,真正能够回馈至生命本身的阅读必须付出时间和精力(1)。6.第2段划线内容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16.第⑤段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问题
1、审题不严谨:第⑤段、哪些2、作用回答不全面建模:论证方法+近观点(前句后)+段观点+文观点答案: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2分)举孔子坚持志向和现代人做事没有定力的例子,两者形成对比,具体有力的论证了用心专一是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
(人生苦短,应该把主要精力用在有价值的事情上。)(段观点)。(1分)从而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1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使这一观点更具有现实意义16.第⑤段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问题1《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本文第(4)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案:这是补充论证,运用举例论证,列举苻坚盲目自信败北的事例,论证了“盲目的自信是自负,要不得。”(2分)使论点更明确,论证更严谨。(2分)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论据类型的认识、分析与补写:补充论据注意点:1、补充事实论据:①找出论述的观点,做到材料与观点统一②不要随意把只有自己才知道的材料作为论据,材料缺乏“共知性”,要选择真实而典型的广为人知的事例。③议论文中的事实是为议论服务的,一定要注意高度概括。④运用时,应针对构成论点的要素作概括的叙述,不使用描写。2、补充道理论据:要引用具有权威性的名言警句、诗文名句或格言、俗语等。《语文议论文复习》课件《善很柔软但有力量
》“佛祖教人以善,基督教人以爱,孔孟教人以仁……圣贤们表达的角度尽管各有侧重,但主体理念,却大致相同……”你能举一位圣贤的事例作为事实论据吗?
示例:孔子忘却一己得失,尽己所能帮助身处困境中的人。他打破“学在官府”局面,成为开创“私学”第一人,让更多的平民享受到教育。他将善良、仁爱的思想传给他的学生,一生以仁待人,以仁教育后人。他活着,不单单考虑自己,还顾盼别人,所以仁得以传承,善得以延续。
注意点:事例语言要简洁,紧扣论点。要择范仲淹、欧阳修、杜甫、辛弃疾等圣贤的例子,不可错误地列举佛祖或当今楷模人物,如雷锋、赵小亭等。《善很柔软但有力量》1、“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锻炼人”,根据这一观点,为第⑦节补充一个典型事例,写在下面空格内。(50字以内)(4分)
①司马迁受宫刑,在痛苦的煎熬中,他凭着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史记》。②张海迪,高位截瘫,但她却靠自学掌握了四门外语,成了著名作家。1、“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锻炼人”,根据这一观点,为第⑦节★议论文语言特点的分析和体会:
结合语境揣摩品味文中关键字词、重点语句的含义和作用,要注意将有关词句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理解,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不离旨。要注意词义的范围、轻重及副词的修饰限制作用等方面进行品析,或者运用“删词法”“换词法”等方法体味其对表达效果的影响。★议论文语言特点的分析和体会:
11年《唯一可以带向远方的行囊》1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6分)(1)最值得剪去的还是多余的欲望。(2)我们必须炼就一双火眼金睛,看清欲望的内核,对它们做出合适的处置。
示例:(1)不能删去。因为“多余的”是指不必要的、过多的,并不包括所有的欲望;如果删去,句意就成了所有的欲望都要剪去,这不符合实际和写作意图。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2)不能删去。因为“炼就一双火眼金睛”形象地论述了一个人只有具有看透问题实质的能力,才能“看清欲望的内核”。删去它,则无此表达效果。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生动性。•••••••••••11年《唯一可以带向远方的行囊》•议论文语句的含义示例一:《善很柔软但有力量》“怜悯与同情,则是人精神世界里最为鲜亮的一抹翠绿。”说说这句话的含义。答案:这句话运用比喻论证,怜悯之心、同情之心是人精神世界里最美的品质(本质阐述1分);有了他们就会不计较个人得失,去帮助救助身处困境中的他人;“善”能带给人希望温暖,在自己落难之际,无数人也会向你伸出援助之手(回归原文,结合下文具体阐述最美的原因、意义和价值,2分)。《语文议论文复习》课件
答案:运用了比喻论证,(1分)生动形象的论述了只有用心专一的人,(1分)才能把握时间,用心生活,(1分)让人生走向成功。(1分)注意点:1.要紧扣句子内容,依次理解。
2.化生动为平实,扣住论点理解
3.如有手法,不可缺漏17.谈谈你对第⑥段划线句的理解(4分)
用心专一的人,就是在用心浇灌光阴这棵美丽的树,等到树上开花结果。
答案:运用了比喻论证,(1分)生动形象的论述了只有用心专一8.阅读第⑤段,你是如何理解“一粒玫瑰胶囊或许有助于皮肤保养,而“一朵盛开的红玫瑰可以召唤整个春天”这句话的?试从论证方法角度加以分析。运用了比喻论证(1),阅读压缩的精品书籍(好作品的“精华摘要”)(2)或许能获得知识(3);而付出时间和精力从容阅读经典原著(好作品)(4),还可以滋养心灵,丰富生命的内涵(或充实生命)(5)。8.阅读第⑤段,你是如何理解“一粒玫瑰胶囊或许有助于皮肤保养★结合实际谈看法:此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文章中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注意以下三点:①认真审题,吃透题目要求。②带着问题,回归材料。解答开放性试题要注意“规范”切忌随心所欲。③发散思维,选准角度。,★结合实际谈看法: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作者所说的观点的认识。答题模式:①先亮明观点:我认为:……;②然后结合文中内容:在文中,……;③接着结合生活实例:在生活中,……;④进行总结:所以,……(注意区分道理论据、事实论据)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作者所说的观点的认识。答题模式:11.结合本文及我们的现实生活说说“善在表象上,它很柔软,但其实,它却最有力量”。(5分)参考示例:一个人具有“善”的品质,他的内心是敏感和脆弱的,所以善在表面上是柔软的。而一个人的善,可以引导更多人的善,积少成多,小善就成了大善。而一个国家,拥有善,会让别国真正臣服。善能传播,能征服心灵,所以它最有力量。
记得,四川5.12大地震,全国上下每个人都进行了捐款,有的个体亲赴灾区做志愿者,虽然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是聚沙成塔,让灾区的人们看到了希望,很快重建自己的家园(2分)。所以说,善表象很柔软,但善却蕴含着无穷的力量(1分)。三步走
11.结合本文及我们的现实生活说说“善在表象上,它很柔软,但9.作者提倡怎样的读书方式?联系实际,说说你的理解(6分)。读书方式:付出时间和精力从容阅读经典原著(好作品)(2分)理解:付出时间和精力从容阅读经典原著(好作品),可以滋养心灵,丰富生命的内涵(或充实生命)。如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慢慢阅读,在阅读过程中,不仅了解了故事大意,更领会了保尔的坚强乐观的精神,让我懂得遇到艰难困苦,就应坚强乐观面对。从而滋养了心灵,丰富了生命。(4分)9.作者提倡怎样的读书方式?联系实际,说说你的理解(6分)。★仿照原文中表述论点(分论点)的句式,归纳另一分论点或提出自己的一个观点:1.回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再根据阅读文章的启示获取独特体验,最后用规定的句式表述出来,并构成一个论点(分论点)。2.这种题目既考查联想能力,又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还考查把握分论点与中心论点关系的能力。★仿照原文中表述论点(分论点)的句式,归纳另一分论点或提出自
《谈欣赏》
请你在第3段开头横线处填写一句话,表明本段的观点(4分)
答案:欣赏能让人成就一番事业。
注意点:回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再根据阅读文章的启示获取独特体验,最后用规定的句式表述出来,并构成一个论点(分论点)。《谈欣赏》7.根据语境,在第②段的横线上填写一句话。唐僧师徒四人历经艰险,到达了西天取得了真经。(2分)【解析】此题考査对文中句段的概括能力。概括时要体现人物和事件,并注意句子之间的衔接。7.根据语境,在第②段的横线上填写一句话。5文章以“玫瑰和胶囊”为题,有什么妙处?(4分)(1)运用比喻,将压缩的精品书籍,(好作品的“精华摘要”)比作胶囊,将经典原著(好作品)比作玫瑰,生动形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发思考。(2)交代了论题。(3)暗示要付出时间和精力从容阅读经典原著(好作品),以滋养心灵,丰富生命的内涵(2分)。5文章以“玫瑰和胶囊”为题,有什么妙处?(4分)议论文标题的作用1.是否点明论题2.是否点明本文的论点3.标题运用哪种修辞方法,有何作用4.看标题是否吸引读者,激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议论文标题的作用
议论文专题复习制作:初二语文组制作:初二语文组
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1.论点的提取或概括。2.辨识理解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3.开头的作用(引出论点或论题……,作为事实或道理论据,有力地论证中心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4.论据类型的认识、分析与补写。5.议论文语言特点的分析和体会。6.分析文章结构,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7.开放题。……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1.论点的提取或概括。读懂文章最关键!几乎每种题型的考查都涉及到梳理文章脉络层次,筛选文段关键信息,理解、把握文章内容、观点的能力。读懂文章最关键!几乎每种题型的考查都涉及1.带问题读。2.勾画关键词句、标点,承上启下的段落,理清文章思路、段落层次,从整体把握文章考场快速高效地读懂议论文的方法集聚智慧探寻妙法从题入手,论点是什么?用什么论据、什么论证方法证明论点?1.带问题读。考场快速高效地读懂议论文的方法集聚智慧探寻妙阅读时关注重要词语、句子、标点,理清层次,抓全信息:1.关键词:不但…而且、既…又、也、另外,例如,总之等;2.标点:句号,破折号,冒号,分号等;3.标题、文首尾句、段首尾句,过渡句、事例前后作者的议论性词句等。阅读时关注重要词语、句子、标点,理清层次,抓全信息:结合课内课文和课外已做文章思考议论文常见思路。课内:《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多一些宽容》总结结合课内课文和课外已做文章思考议论文常见思路。课内:《人的高《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论证思路
•首先第一段从帕斯卡名言引出“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论点;
•然后二到六段分别从名人到普通人,从不同角度举例论证,有力地论证了论点;
•最后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论点,提出美好希望。《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多一些宽容》论证思路
•首先论述提倡宽容的意义。
•然后分别从互谅、互让、互敬、互爱四个方面讲道理论述怎样才能做到宽容。
•最后补充论述宽容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对违反原则的言行不姑息。要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础之上相互理解和关爱,尽量多一些宽容。
使论证更全面、更严密《多一些宽容》
11年《唯一可以带向远方的行囊》阅读全文,请简要阐述本文的结构特点。(4分)
答案:“总分总”式的结构。第①段是总说,指出“我们必须对心灵进行修剪”的必要性;第②到⑥段是分说,具体指出“对心灵进行修剪”的内容;第⑦段是总说,总结了“修剪心灵”的意义。
11年《唯一可以带向远方的行囊》
《“此身此时此地”都读书》
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答案:首先从提出读书要忙里偷闲,抓住眼前的观点;接着从道理上论证,引用古人的话“马上、枕上、厕上”证明观点;最后举例论证:用谢晋勤奋读书的例子证明观点,举阿根廷出版“会生气”的书证明观点。《“此身此时此地”都读书》
论点:作者在一篇文章中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注意:
A、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
B、是明确的判断(不是比喻句或疑问句);
C、在形式上是完整的句子。
论点:作者在一篇文章中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论点的提取或概括:1.论点出现的形式和位置。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较完整的句子。位置:①标题、②★开头、③★篇末、④论述过程中(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⑤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2.当碰到文中没有现成的表达论点的句子时,尽管有一定难度,但也有方法可循:需要在准确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抽取文章核心,依据论题和论据,参考作者要解决的问题,准确判断和提炼作者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3.要注意的是,有些文章中表达中心论点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需要加以比较,找出最简洁、最明确的句子。题型: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如何提炼出来的?(《时间的价值》)2、阅读全文,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难得淡定》)★论点的提取或概括:答案:我们要有用心专一的精神。
⑥一生之中,能够集中精力做成一件事,就已经相当不简单了。我们要有用心专一的精神。一事当前心无旁骛,执著一点,方能滴水穿石。用心专一的人,就是在用心浇灌光阴这棵美丽的树,等到树上开花结果。也许自己享受不到自己苦心经营的树上的果实,但总有人会享用。这就是人生境界的美好。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考点:论点的提取或概括:答案:我们要有用心专一的精神。
⑥一生之中,能够集中精力做
开头如何提出论点:
1、开门见山直接提出论点。
2、用事例引出论点;
3、用名言警句引出论点;
开头如何提出论点:8、开头第一段引用孟子的话有什么作用?(4分)答:(1)引出关于“善”的论题(1分);(2)作为道理论据(1分),有力地论证了善很柔软,但有力量的中心论点(1分);(3)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议论文开头答题规则(1)引出……话题或……论点;(2)作为道理或事实论据论证中心论点;(3)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考点:议论文开头的作用:8、开头第一段引用孟子的话有什么作用?(4分)答:(1)引出答案:
①引出“敬重里子”论题;②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中心论点,增强说服力;
③从爱因斯坦的故事写起,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10年《敬重“里子”》9.文章从爱因斯坦的故事写起,有什么作用?(
3分)答案:10年《敬重“里子”》答案:①引出论点:我们应该理智清醒地对待荣誉与奖励,绝不能让它成为我们前进的阻力。
②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增强说服力;③文章从莫言获奖感言写起,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13年《莫言的清醒》
14.作者为什么从莫言两度获奖的感言写起?(
4分)13年《莫言的清醒》★辨识理解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1.回答这类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常见的几种论证方法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别,然后结合语境,具体内容具体分析。2.答题方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论证方法,()地论证了……(论点),显得……★辨识理解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熟记——熟练掌握每种论证方法各自的作用语言表述为:①举例论证:举出……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②引用论证:引用……的名言或引用格言、俗语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③对比论证:把·····与······形成对比,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突出强调地论证了……的观点。④比喻论证:把······比作······,形象生动地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被接受。
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6.第2段划线内容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否则《安娜·卡列尼娜》的摘要精华,就是一句“已婚的安娜
爱上了渥伦斯基,离开了家庭,然后卧轨自杀”,而《简·爱》的摘要就是“家庭教师简·爱在罗切斯特先生家里教书,后来嫁给了他”,
举例论证(摆事实)(1)。列举《安娜·卡列尼娜》《简·爱》的摘要精华(1),具体充分的论证了摘要“精华”是没法用在文学和哲学书上的(1),进一步证明论点:好作品是无法压缩成的精华的,真正能够回馈至生命本身的阅读必须付出时间和精力(1)。6.第2段划线内容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16.第⑤段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问题
1、审题不严谨:第⑤段、哪些2、作用回答不全面建模:论证方法+近观点(前句后)+段观点+文观点答案: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2分)举孔子坚持志向和现代人做事没有定力的例子,两者形成对比,具体有力的论证了用心专一是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
(人生苦短,应该把主要精力用在有价值的事情上。)(段观点)。(1分)从而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1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使这一观点更具有现实意义16.第⑤段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问题1《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本文第(4)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案:这是补充论证,运用举例论证,列举苻坚盲目自信败北的事例,论证了“盲目的自信是自负,要不得。”(2分)使论点更明确,论证更严谨。(2分)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论据类型的认识、分析与补写:补充论据注意点:1、补充事实论据:①找出论述的观点,做到材料与观点统一②不要随意把只有自己才知道的材料作为论据,材料缺乏“共知性”,要选择真实而典型的广为人知的事例。③议论文中的事实是为议论服务的,一定要注意高度概括。④运用时,应针对构成论点的要素作概括的叙述,不使用描写。2、补充道理论据:要引用具有权威性的名言警句、诗文名句或格言、俗语等。《语文议论文复习》课件《善很柔软但有力量
》“佛祖教人以善,基督教人以爱,孔孟教人以仁……圣贤们表达的角度尽管各有侧重,但主体理念,却大致相同……”你能举一位圣贤的事例作为事实论据吗?
示例:孔子忘却一己得失,尽己所能帮助身处困境中的人。他打破“学在官府”局面,成为开创“私学”第一人,让更多的平民享受到教育。他将善良、仁爱的思想传给他的学生,一生以仁待人,以仁教育后人。他活着,不单单考虑自己,还顾盼别人,所以仁得以传承,善得以延续。
注意点:事例语言要简洁,紧扣论点。要择范仲淹、欧阳修、杜甫、辛弃疾等圣贤的例子,不可错误地列举佛祖或当今楷模人物,如雷锋、赵小亭等。《善很柔软但有力量》1、“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锻炼人”,根据这一观点,为第⑦节补充一个典型事例,写在下面空格内。(50字以内)(4分)
①司马迁受宫刑,在痛苦的煎熬中,他凭着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史记》。②张海迪,高位截瘫,但她却靠自学掌握了四门外语,成了著名作家。1、“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锻炼人”,根据这一观点,为第⑦节★议论文语言特点的分析和体会:
结合语境揣摩品味文中关键字词、重点语句的含义和作用,要注意将有关词句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理解,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不离旨。要注意词义的范围、轻重及副词的修饰限制作用等方面进行品析,或者运用“删词法”“换词法”等方法体味其对表达效果的影响。★议论文语言特点的分析和体会:
11年《唯一可以带向远方的行囊》1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6分)(1)最值得剪去的还是多余的欲望。(2)我们必须炼就一双火眼金睛,看清欲望的内核,对它们做出合适的处置。
示例:(1)不能删去。因为“多余的”是指不必要的、过多的,并不包括所有的欲望;如果删去,句意就成了所有的欲望都要剪去,这不符合实际和写作意图。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2)不能删去。因为“炼就一双火眼金睛”形象地论述了一个人只有具有看透问题实质的能力,才能“看清欲望的内核”。删去它,则无此表达效果。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生动性。•••••••••••11年《唯一可以带向远方的行囊》•议论文语句的含义示例一:《善很柔软但有力量》“怜悯与同情,则是人精神世界里最为鲜亮的一抹翠绿。”说说这句话的含义。答案:这句话运用比喻论证,怜悯之心、同情之心是人精神世界里最美的品质(本质阐述1分);有了他们就会不计较个人得失,去帮助救助身处困境中的他人;“善”能带给人希望温暖,在自己落难之际,无数人也会向你伸出援助之手(回归原文,结合下文具体阐述最美的原因、意义和价值,2分)。《语文议论文复习》课件
答案:运用了比喻论证,(1分)生动形象的论述了只有用心专一的人,(1分)才能把握时间,用心生活,(1分)让人生走向成功。(1分)注意点:1.要紧扣句子内容,依次理解。
2.化生动为平实,扣住论点理解
3.如有手法,不可缺漏17.谈谈你对第⑥段划线句的理解(4分)
用心专一的人,就是在用心浇灌光阴这棵美丽的树,等到树上开花结果。
答案:运用了比喻论证,(1分)生动形象的论述了只有用心专一8.阅读第⑤段,你是如何理解“一粒玫瑰胶囊或许有助于皮肤保养,而“一朵盛开的红玫瑰可以召唤整个春天”这句话的?试从论证方法角度加以分析。运用了比喻论证(1),阅读压缩的精品书籍(好作品的“精华摘要”)(2)或许能获得知识(3);而付出时间和精力从容阅读经典原著(好作品)(4),还可以滋养心灵,丰富生命的内涵(或充实生命)(5)。8.阅读第⑤段,你是如何理解“一粒玫瑰胶囊或许有助于皮肤保养★结合实际谈看法:此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文章中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注意以下三点:①认真审题,吃透题目要求。②带着问题,回归材料。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芒果采购合同模板
- 2025上海理工大学合同专用章使用申请表
- 中药材药品采购合同范本
- 深圳土地租赁合同
- 通信技术网络建设服务合同
- 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合同
- 2025年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建筑设计中的空间规划与流线
- 2025年浙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
- 2025总部经济大楼联合投资合同
- 《疯狂动物城》全本台词中英文对照
- 中专数学(基础模块)上册课件
- 高考作文复习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73张
- 品质部经理KRA KPI考核表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推动家校共育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授课教案
- 一个28岁的漂亮小媳妇在某公司打工-被老板看上之后
- 马工程教育哲学课件第十章 教育哲学与教师发展
- GB/T 11376-2020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金属的磷化膜
- 成功源于自律 主题班会课件(共34张ppt)
- 新青岛版(五年制)五年级下册小学数学全册导学案(学前预习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