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工程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127eda266abeebff4b53900f21c890f/5127eda266abeebff4b53900f21c890f1.gif)
![分离工程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127eda266abeebff4b53900f21c890f/5127eda266abeebff4b53900f21c890f2.gif)
![分离工程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127eda266abeebff4b53900f21c890f/5127eda266abeebff4b53900f21c890f3.gif)
![分离工程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127eda266abeebff4b53900f21c890f/5127eda266abeebff4b53900f21c890f4.gif)
![分离工程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127eda266abeebff4b53900f21c890f/5127eda266abeebff4b53900f21c890f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离工程
SeparationEngineering高能文Telmail:nengwengao@分离工程
SeparationEngineering高能文课程任务
分离工程是化学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任务是利用相平衡热力学、动力学的微观机理,传热、传质和动量传递理论来研究化工及其它相关过程中复杂物质的分离和纯化技术,分析和解决在化工生产、设计和科研中常用的分离过程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讨论分离设备的处理能力和效率,分离过程的节能技术和分离流量的选择;简要介绍膜分离、吸附、反应精馏等其它分离技术主分离过程的选择。理想实际理想气体实际气体理想溶液实际溶液简单复杂二元精馏多元精馏二元吸收多元吸收课程任务分离工程是化学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
1、掌握各种常用的分离过程的基本理论、操作特点、简捷和严格计算方法和强化改进操作的途径。对一些新分离技术有一定的了解。2、分离过程的共性出发,通过讨论各种分离过程的特征,培养和建立工程和工艺相结合的观点,以及考虑和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注重实际的求实态度。课程设置的目标课程设置的目标1.理解重要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推导假设,掌握公式及公式的使用范围;2.掌握各种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理论、操作特点,简捷法(FUG)和严格计算法及强化改进操作的途径3.该课程应用性、技能性较强,须认真地做习题,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4.会用计算中常用到的手册和图表提高使用图表的能力。学习方法及要求1.理解重要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推导假设,掌握公式及公式的使用先修课程:物理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工原理教材:叶庆国主编.分离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参考书:叶庆国,分离工程学习指导与习题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邓修,吴俊生.化工分离工程.科学出版社,2000.刘家祺主编.分离过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JDSeeder,EJHenley.SeparationProcessPrinciples.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分离工程课件分离工程课件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4学时第二章多组分分离基础12学时第三章精馏10学时第四章气体吸收和解吸6学时第六章分离过程及设备的效率与节能4学时第七章其他分离方法4学时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课程内容的重点1)分离系统变量分析、设计变量的确定方法;2)多组分物系泡点和露点温度的计算及等温闪蒸和部分冷凝过程的计算;3)多组分多级分离过程分析及简捷计算法;4)影响汽液传质设备处理能力和级效率的因素,强化分离操作的途径;5)提高精馏热力学效率的途径;6)分离顺序和分离过程选择。课程内容的重点1)分离系统变量分析、设计变量的确定方法;总课时:
40(理论)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总评成绩:(1)平时[作业10%+考勤10%]
(2)大论文(10%)
(3)闭卷考试(70%)
总课时:40(理论)第一章绪论Introduction第一章Introduction1.1分离工程理论的形成和特征1.2分离过程的特征与分类1.3分离过程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本章小结思考题主要内容了解掌握了解1.1分离工程理论的形成和特征1.2分离过程一、分离工程理论的形成与完善分离技术是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从实验室到产业1.1分离工程理论的形成和特征Formationandfeatureofseparationprocesstheory一、分离工程理论的形成与完善分离技术是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而分离工程课件分离单元操作概念分离工程理论形成分离工程应用领域推广分离工程20世纪初20世纪中叶20世纪后期科技的发展使分离技术更趋成熟和完善1.1分离工程理论的形成和特征Formationandfeatureofseparationprocesstheory分离单元操作概念分离工程理论形成分离工程应用领域推广分离工程化学工程学科的两个基本问题过程的平衡,限度过程的速度反应过程传递过程化工热力学研究的问题化学动力学和反应工程研究的问题单元操作和传递过程研究的问题化学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规律化学反应工程研究实现过程的设备传递过程研究过程的速率与传递机理单元操作侧重过程的设备与工程问题分离工程研究应用质量传递原理实现组分分离的基本原理及工程化问题化学工程学科的两个基本问题过程的平衡,限度过程的速度反应过程二、工业生产中的分离过程1.1分离工程理论的形成和特征Formationandfeatureofseparationprocesstheory二、工业生产中的分离过程1.1分离工程理论的形成和特征●加氢重整后得到:轻油非芳烃苯甲苯二甲苯高级芳烃目的产物目的产物为对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沸点℃144.411139.104138.351熔点℃﹣25.173﹣47.87213.263●
原料:石脑油沸程120~230K●特点:●涉及到分离过程:精馏:脱丁烷塔、甲苯塔、二甲苯回收塔
萃取:萃取塔、再生塔
结晶:结晶器●加氢重整后得到:轻油非芳烃目的产物目分离工程课件三、分离技术的特性(1)分离技术的重要性原料净化中间产物分离产品提纯污染物处理原料
预处理反应分离
粗产品
精制
产品
分离工程三废处理分离贯穿化工过程,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分离技术的特性(1)分离技术的重要性原料净化原料三、分离技术的特性(2)分离技术的多样性
由于化工分离技术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决定了分离技术的多样性。按机理划分,大致可分成5类,它们的特点和设计方法有所不同:①生成新相以进行分离(如蒸馏、结晶);②加入新相进行分离(如萃取、吸收);③用隔离物进行分离(如膜分离);④用固体试剂进行分离(如吸附、离子交换);⑤用外力场和梯度进行分离(如离心萃取分离和电泳等)。三、分离技术的特性(2)分离技术的多样性由于化工分离三、分离技术的特性(3)分离技术的复杂性缺乏基础物性数据缺乏大型塔器的可靠设计方法
化工分离技术新的挑战能源,原料和环境保护三、分离技术的特性(3)分离技术的复杂性缺乏基础物性数1.2分离过程的特征与分类Classificationandfeaturesofseparationprocess一、分离过程的特征纯组分变成混合物,是熵增自发过程,反之,分离过程是一个熵减小的过程,不能自发进行,需外界对系统做功。混合物(气、液、固)分离过程产品1产品2产品n能量分离剂ESA物质分离剂MSA借助一定的分离剂,实现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级、浓缩、富集、纯化、精制与隔离等的过程称为分离过程。1.2分离过程的特征与分类一、分离过程的特征纯组分变成混合分离剂:能量分离剂
ESA
、物质分离剂
MSA
分离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如萃取精馏、共沸精馏。能量分离剂
ESA:指传入或传出系统的热及输入或输出系统的功。闪蒸、冷凝、精馏等。物质分离剂
MSA:指分离过程中所借助的物质,如吸收过程的吸收剂、萃取过程的萃取剂及吸附过程的吸附剂。分离剂:能量分离剂ESA、物质分离剂MSA分离剂可以二、分离因子二、分离因子(2)固有分离因子(2)固有分离因子一类:机械分离特点:被分离物为非均相简单的将混合物分开
如:过滤、沉降…化工原理内容二类:传质分离特点:被分离物为均相
包含:平衡分离过程;速率控制分离
三、分离过程分类按照分离过程有无物质传递现象发生一类:机械分离特点:被分离物为非均相化工原理内容二类:传质分按物理化学原理的不同分为:平衡分离过程:速率分离过程:如精馏、吸收、萃取、结晶、吸附等。如微滤、超滤、反渗透、电渗析等。传质分离按物理化学原理的不同分为:平衡分离过程:速率分离过程:如精馏平衡分离过程分离设备混合物产品分离媒介分离媒介:能量、物质、压力平衡分离过程——借助分离媒介,使均相混合物系统变成两相系统,再以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处于相平衡的两相中不等同的分配为依据而实现分配。平衡分离过程分离设备混合物产品分离媒介分离媒介:能量、物质、分离工程课件分离工程课件微孔过滤(MF):推动力:压力差(~100kPa)传递机理:筛分膜类型:多孔膜
进料(液体和气体)溶剂、水、气体颗粒、纤维目的:溶液脱离子,气体脱离子微孔过滤(MF):推动力:压力差(~100kPa)超滤(UF):推动力:压力差(100~1000kPa)传递机理:筛分膜类型:非对称性膜膜孔径:1-20nm进料溶剂、水胶体大分子目的:溶液脱大分子,大分子溶液脱小分子,大分子分级。超滤(UF):推动力:压力差(100~1000kPa)进料溶反渗透(RO):推动力:压力差(1000~10000kPa)传递机理:优先吸附毛细管流动溶解、扩散模型膜类型:非对称性膜或复合膜进料溶剂、水溶质、盐目的:溶剂脱溶质,含小分子溶质溶液浓缩。应用:海水或苦咸水的淡化和生物制品的分离和浓缩。反渗透(RO):推动力:压力差(1000~10000kPa)渗析(D):推动力:浓度差传递机理:筛分、微孔膜内的受阻扩散透过物:小分子溶质或较小的溶质截留物:截留﹥0.02um离子、截留液﹥0.005um离子膜类型:非对称性膜或离子交换膜进料接受液净化液扩散液目的:大分子溶质溶液脱小分子,小分子溶质溶液脱大分子。应用:人工肾、废酸回收、溶液脱酸和碱液精制等。渗析(D):推动力:浓度差进料接受液净化液扩散液目的:大分子热扩散:原理:
先建立稳定的温度梯度,气体中较轻的组分向热线方向飘逸,再建立稳定的浓度梯度,热线附近的气体由于密度较小流向上顶瓶;冷管壁附近的气体由于密度较大向下底瓶流动。顶瓶底瓶温度梯度冷壁热线热扩散:原理:顶瓶底瓶温度梯度冷壁热线速率分离过程特点:
■节能■环保优势■新的方法分离速率=动力学速率分离过程特点:■节能分离速率=动力学1.3分离过程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Researchcontentsandmethodsofseparationprocess1.3分离过程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分离工程课件分离工程课件分离工程课件化工分离技术发展的若干特点1)传统分离技术改造:如精馏筛板塔改造为效率更高的填料塔。2)新型分离过程开发:如膜分离、反胶团萃取、超临界萃取等。3)分离与反应耦合以及分离过程之间的耦合:如反应精馏、吸附精馏、膜精馏等。总趋势:
多样化、精细化、洁净化(环境友好)
化工分离技术发展的若干特点总趋势:开发方法
传质分离操作的开发是研究适宜分离方法的工业化途径的,以期经济合理地实现规定的分离任务。分离过程开发应达到下列目的:①适宜分离方法,流程和操作条件的选择;
②分离设备的合理选型;
③分离设备几何尺寸的确定。1.3.2开发方法开发方法
传质分离操作的开发是研究适宜分离方法的工业化途径的化工新技术开发有三个关键环节:概念形成到课题的选定、技术与经济论证(可行性)和放大技术。其中,放大技术是研究开发的核心。逐级经验放大法数学模型法
化工新技术开发有三个关键环节:概念形成到课题的选定、技术与经分离工程课件分离工程课件分离工程课件分离工程
SeparationEngineering高能文Telmail:nengwengao@分离工程
SeparationEngineering高能文课程任务
分离工程是化学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任务是利用相平衡热力学、动力学的微观机理,传热、传质和动量传递理论来研究化工及其它相关过程中复杂物质的分离和纯化技术,分析和解决在化工生产、设计和科研中常用的分离过程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讨论分离设备的处理能力和效率,分离过程的节能技术和分离流量的选择;简要介绍膜分离、吸附、反应精馏等其它分离技术主分离过程的选择。理想实际理想气体实际气体理想溶液实际溶液简单复杂二元精馏多元精馏二元吸收多元吸收课程任务分离工程是化学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
1、掌握各种常用的分离过程的基本理论、操作特点、简捷和严格计算方法和强化改进操作的途径。对一些新分离技术有一定的了解。2、分离过程的共性出发,通过讨论各种分离过程的特征,培养和建立工程和工艺相结合的观点,以及考虑和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注重实际的求实态度。课程设置的目标课程设置的目标1.理解重要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推导假设,掌握公式及公式的使用范围;2.掌握各种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理论、操作特点,简捷法(FUG)和严格计算法及强化改进操作的途径3.该课程应用性、技能性较强,须认真地做习题,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4.会用计算中常用到的手册和图表提高使用图表的能力。学习方法及要求1.理解重要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推导假设,掌握公式及公式的使用先修课程:物理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工原理教材:叶庆国主编.分离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参考书:叶庆国,分离工程学习指导与习题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邓修,吴俊生.化工分离工程.科学出版社,2000.刘家祺主编.分离过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JDSeeder,EJHenley.SeparationProcessPrinciples.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分离工程课件分离工程课件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4学时第二章多组分分离基础12学时第三章精馏10学时第四章气体吸收和解吸6学时第六章分离过程及设备的效率与节能4学时第七章其他分离方法4学时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课程内容的重点1)分离系统变量分析、设计变量的确定方法;2)多组分物系泡点和露点温度的计算及等温闪蒸和部分冷凝过程的计算;3)多组分多级分离过程分析及简捷计算法;4)影响汽液传质设备处理能力和级效率的因素,强化分离操作的途径;5)提高精馏热力学效率的途径;6)分离顺序和分离过程选择。课程内容的重点1)分离系统变量分析、设计变量的确定方法;总课时:
40(理论)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总评成绩:(1)平时[作业10%+考勤10%]
(2)大论文(10%)
(3)闭卷考试(70%)
总课时:40(理论)第一章绪论Introduction第一章Introduction1.1分离工程理论的形成和特征1.2分离过程的特征与分类1.3分离过程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本章小结思考题主要内容了解掌握了解1.1分离工程理论的形成和特征1.2分离过程一、分离工程理论的形成与完善分离技术是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从实验室到产业1.1分离工程理论的形成和特征Formationandfeatureofseparationprocesstheory一、分离工程理论的形成与完善分离技术是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而分离工程课件分离单元操作概念分离工程理论形成分离工程应用领域推广分离工程20世纪初20世纪中叶20世纪后期科技的发展使分离技术更趋成熟和完善1.1分离工程理论的形成和特征Formationandfeatureofseparationprocesstheory分离单元操作概念分离工程理论形成分离工程应用领域推广分离工程化学工程学科的两个基本问题过程的平衡,限度过程的速度反应过程传递过程化工热力学研究的问题化学动力学和反应工程研究的问题单元操作和传递过程研究的问题化学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规律化学反应工程研究实现过程的设备传递过程研究过程的速率与传递机理单元操作侧重过程的设备与工程问题分离工程研究应用质量传递原理实现组分分离的基本原理及工程化问题化学工程学科的两个基本问题过程的平衡,限度过程的速度反应过程二、工业生产中的分离过程1.1分离工程理论的形成和特征Formationandfeatureofseparationprocesstheory二、工业生产中的分离过程1.1分离工程理论的形成和特征●加氢重整后得到:轻油非芳烃苯甲苯二甲苯高级芳烃目的产物目的产物为对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沸点℃144.411139.104138.351熔点℃﹣25.173﹣47.87213.263●
原料:石脑油沸程120~230K●特点:●涉及到分离过程:精馏:脱丁烷塔、甲苯塔、二甲苯回收塔
萃取:萃取塔、再生塔
结晶:结晶器●加氢重整后得到:轻油非芳烃目的产物目分离工程课件三、分离技术的特性(1)分离技术的重要性原料净化中间产物分离产品提纯污染物处理原料
预处理反应分离
粗产品
精制
产品
分离工程三废处理分离贯穿化工过程,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分离技术的特性(1)分离技术的重要性原料净化原料三、分离技术的特性(2)分离技术的多样性
由于化工分离技术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决定了分离技术的多样性。按机理划分,大致可分成5类,它们的特点和设计方法有所不同:①生成新相以进行分离(如蒸馏、结晶);②加入新相进行分离(如萃取、吸收);③用隔离物进行分离(如膜分离);④用固体试剂进行分离(如吸附、离子交换);⑤用外力场和梯度进行分离(如离心萃取分离和电泳等)。三、分离技术的特性(2)分离技术的多样性由于化工分离三、分离技术的特性(3)分离技术的复杂性缺乏基础物性数据缺乏大型塔器的可靠设计方法
化工分离技术新的挑战能源,原料和环境保护三、分离技术的特性(3)分离技术的复杂性缺乏基础物性数1.2分离过程的特征与分类Classificationandfeaturesofseparationprocess一、分离过程的特征纯组分变成混合物,是熵增自发过程,反之,分离过程是一个熵减小的过程,不能自发进行,需外界对系统做功。混合物(气、液、固)分离过程产品1产品2产品n能量分离剂ESA物质分离剂MSA借助一定的分离剂,实现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级、浓缩、富集、纯化、精制与隔离等的过程称为分离过程。1.2分离过程的特征与分类一、分离过程的特征纯组分变成混合分离剂:能量分离剂
ESA
、物质分离剂
MSA
分离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如萃取精馏、共沸精馏。能量分离剂
ESA:指传入或传出系统的热及输入或输出系统的功。闪蒸、冷凝、精馏等。物质分离剂
MSA:指分离过程中所借助的物质,如吸收过程的吸收剂、萃取过程的萃取剂及吸附过程的吸附剂。分离剂:能量分离剂ESA、物质分离剂MSA分离剂可以二、分离因子二、分离因子(2)固有分离因子(2)固有分离因子一类:机械分离特点:被分离物为非均相简单的将混合物分开
如:过滤、沉降…化工原理内容二类:传质分离特点:被分离物为均相
包含:平衡分离过程;速率控制分离
三、分离过程分类按照分离过程有无物质传递现象发生一类:机械分离特点:被分离物为非均相化工原理内容二类:传质分按物理化学原理的不同分为:平衡分离过程:速率分离过程:如精馏、吸收、萃取、结晶、吸附等。如微滤、超滤、反渗透、电渗析等。传质分离按物理化学原理的不同分为:平衡分离过程:速率分离过程:如精馏平衡分离过程分离设备混合物产品分离媒介分离媒介:能量、物质、压力平衡分离过程——借助分离媒介,使均相混合物系统变成两相系统,再以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处于相平衡的两相中不等同的分配为依据而实现分配。平衡分离过程分离设备混合物产品分离媒介分离媒介:能量、物质、分离工程课件分离工程课件微孔过滤(MF):推动力:压力差(~100kPa)传递机理:筛分膜类型:多孔膜
进料(液体和气体)溶剂、水、气体颗粒、纤维目的:溶液脱离子,气体脱离子微孔过滤(MF):推动力:压力差(~100kPa)超滤(UF):推动力:压力差(100~1000kPa)传递机理:筛分膜类型:非对称性膜膜孔径:1-20nm进料溶剂、水胶体大分子目的:溶液脱大分子,大分子溶液脱小分子,大分子分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电动车防控器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工程硕士学位申请书
- 2025年线路金其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0-2025年中国铝合金船艇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高效光伏组件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汽车金融项目风险分析和评估报告
- 2020-2025年中国移动式破碎站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知识产权保护在商业竞争中的重要性调研
- 2024-2027年中国反光膜市场竞争格局及未来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刹车片用钢背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GB/T 11379-2008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铬电镀层
- 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申请表
- 2023年延长石油集团企业文化知识试题
- 堤防工程重点难点
- 大学有机化学(王小兰) 绪论
- 象数疗法好疗效
- A320系列飞行训练课程:电子飞行仪表系统概况
- 黄土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危害性评估
- 交际德语教程第二版A1Studio[21]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 部编版道法三下知识点汇总【需要背诵】
- 气割、电气焊作业的应急救援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