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群营养需要课件_第1页
不同人群营养需要课件_第2页
不同人群营养需要课件_第3页
不同人群营养需要课件_第4页
不同人群营养需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不同人群的营养第三章不同人群营养孕妇营养乳母营养婴幼儿营养学龄前、学龄与青少年营养老年营养高温、低温环境人群营养职业接触有毒(害)物质人群的营养第三章第三章不同人群营养孕妇营养1第一节孕妇营养第一节孕妇营养第一节第一节孕妇营养2一、孕期营养生理特点孕期一般按280d计(一)代谢改变(二)消化系统功能改变(三)肾功能改变(四)血容量及血液动力学变化1.血容量和红细胞量2.血液动力学胎盘生化阀(biochemicalvalve)作用**一、孕期营养生理

(一)代谢改变一、孕期营养生理特点一、孕期营养生理

(一)代谢改变3(五)体重增长孕早期(1-3m)增重较少,孕中期(4-6m)和孕后期(7-9m)则每周稳定增重350-400g。整个孕期共增重约10-12.5kg(平均11kg)11kg=7kg水分+3kgFat+1kgPro增长过少或过多均不利以身体质量指数(BMI)作为指标来判断(五)体重增长(五)体重增长(五)体重增长4二、孕期的营养需要*(一)热能用于胎儿生长+(胎盘、母体组织增长)+代谢耗能一般根据定期测量体重的增长判断热能摄入4个月起热能↑0.84MJ(200kcal)(二)蛋白质用于胎儿生长+(胎盘、母体组织增长)孕中期↑15g/d,孕后期↑25g/d。优质Pro应占1/3以上二、孕期营养需要*二、孕期的营养需要*二、孕期营养需要*5不同人群营养需要[课件]6不同人群营养需要[课件]7(四)Vit主要考虑VitA、D、B族Vit1.VitA(1000ug/d)不可过量中毒、先天畸形(尤其在孕早期)2.VitD(10ug/d)也应注意过量问题3.VitB12(2.6ug/d)缺乏神经系统损害、叶酸利用障碍(巨幼红细胞贫血)、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四)Vit84.叶酸缺乏胎儿神经管畸形(妊娠头28d内为神经管形成的闭合期,此时多数孕妇可能尚未意识到已怀孕)叶酸补充应在孕前至少一个月至怀孕后3个月(400ug/d)过量可能掩盖VitB12缺乏的早期表现导致神经系统损害应控制在1mg/d以下5.B族Vit和VitCVitB1、VitB2、烟酸、VitB6、VitC但如果膳食正常额外补充维生素可能没有必要4.叶酸9三、孕期营养不良对胎儿影响*(一)低出生体重低出生体重新生儿体重<2500g影响因素1.母亲孕前体重或孕期体重增长低者2.孕期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低者3.贫血患者4.热能摄入低者5.其它:吸烟(≥20支/d)者、酗酒者三、营养不良与胎儿*三、孕期营养不良对胎儿影响*三、营养不良与胎儿*10(二)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早产儿:妊娠期<37周小于胎龄儿:胎儿大小与妊娠月份不符。新生儿体重在该孕周应有体重的10th%位数/<平均体重2SD者营养不良尤其是热能、Pro缺乏是造成宫内发育迟缓(intrauterinegrowthretardation,IUGR)的主要原因孕前体重<40kg,孕期增重<12kg时IUGR危险性↑(二)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11(三)围产期新生儿死亡率增高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正常体重儿(四)脑发育受损胎儿细胞数的快速增长期:孕30周出生后1年脑细胞数量不增加体积增大2岁左右(五)先天畸形营养素缺乏/过多先天畸形Zn、VitA、叶酸等(三)围产期新生儿死亡率增高12第二节乳母营养第二节乳母营养第二节第二节乳母营养13一、泌乳生理与内分泌、哺乳期母亲营养状况、情绪状态有关(一)内分泌婴儿吸吮乳头时刺激垂体产生两个反射产奶反射:催乳素乳腺腺泡分泌乳汁下奶反射:催产素腺泡周围肌肉收缩促使乳汁沿乳腺导管乳头下奶反射易受疲劳、紧张、乳头破裂所致疼痛等情绪影响。催产素子宫肌肉收缩停止产后出血促进子宫复原一、泌乳生理

(一)内分泌一、泌乳生理一、泌乳生理

(一)内分泌14(二)营养对泌乳量的影响*正常情况下产后2th天约分泌100ml,至2th周500ml,产后12-14d至1个月时650ml,3个月时达750-850ml存在个体差异泌乳量少是母亲营养不良的一个指征。甚至可以完全停止泌乳通常可根据婴儿体重的增长率作为奶量是否足够的指标(二)营养-泌乳量*(二)营养对泌乳量的影响*(二)营养-泌乳量*15二、乳母营养需要*保证自身需要+乳汁正常分泌、量的维持乳母营养不良动用体内贮备维持乳汁成分恒定长期营养泌乳量↓(除Pro可↓外,其余成分基本保持恒定)二、乳母营养需要*二、乳母营养需要*二、乳母营养需要*16(一)热能乳母膳食热能转换为乳汁热能的有效转换率为80%100ml乳汁产生需365kJ按乳汁750ml/d计需2670kJ(643kcal)/d(二)蛋白质乳母膳食Pro转换为乳汁Pro的有效转换率为70%100ml乳汁含9gPro按乳汁750ml/d计需13g/d如Pro质量差转换效率更低乳母Pro营养不良↓乳汁分泌量(一)热能17(三)Fat人乳Fat量在一天之内和每次哺乳期间均有变化,每次哺乳临近结束时Fat含量↑控制婴儿食欲(四)钙——“生一子,落一齿”人乳钙含量34mg/100ml,按750ml/d计乳汁钙损失约255mg膳食钙不足消耗母体钙乳汁钙恒定(五)铁人乳铁含量极少,为0.05mg/100ml每日乳汁铁损失约0.3-0.4mg(三)Fat18(六)Vit人乳中Vit量取决于膳食Vit摄入量及体内贮存量1.脂溶性Vit1)VitA可少量通过乳腺,受膳食摄入量影响2)VitD几乎不能通过乳腺母乳中含量很低必须保证母亲每日有足够的补充10µg/d(400IU)+婴儿日晒(六)Vit192.水溶性Vit多数Vit均可通过乳腺乳腺可控制调节其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再↑1)VitC有季节性波动(膳食影响)最高约8mg/100ml2)VitB1可促进乳腺分泌膳食中VitB1转变为乳汁中VitB1的有效率仅50%应↑摄入量3)VitB2、烟酸、叶酸的情况有与VitB1相似(七)水分膳食中应↑流汁食物及汤类保证乳汁充足2.水溶性Vit20第三节婴幼儿营养第三节婴幼儿营养第三节第三节婴幼儿营养21一、婴儿生长发育特点婴儿(infant)期出生-满1周岁前1.母体母体外的过渡期完全依赖母乳营养依赖母乳外食物营养过渡期2.一生中生长发育的1th高峰期12月龄时,W为出生时的3倍,H为1.5倍一、生长发育特点一、婴儿生长发育特点一、生长发育特点223.出生后头6m脑细胞数目持续↑6月龄时脑重为出生时的2倍(600-700g)后6m脑细胞体积↑、树突增多和延长,神经髓鞘形成并进一步发育1yr时脑重(900-1000g)接近成人的2/34.婴儿消化器官幼稚,功能不完善不适当的喂养易致消化功能紊乱、营养不良3.出生后头6m脑细胞数目持续↑6月龄时脑重为出生时的23婴儿喂养Infantfeeding婴儿喂养Infantfeeding24喂养方法母乳喂养部分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喂养方法母乳喂养25二、母乳喂养**母乳喂养(breastfeeding)母乳(breastmilk)初乳产后5d内过渡乳6-14d内成熟乳15d-15m内二、母乳喂养**二、母乳喂养**二、母乳喂养**26母乳分期

时间量特征

初乳4-5天内15-45ml/天稠黄色含脂肪较少蛋白质较多维生素A和牛磺酸和矿物质含量丰富抗感染能力强促进生长发肓过渡乳5-14天500ml/天含脂肪高,蛋白质矿物质逐步↓成熟乳14天以后700-1000ml/天蛋白质含量↓↓各种成份均有

母乳分期时间27哺乳过程乳汁成分变化第一部分:脂肪↓,蛋白质↑第二部分:脂肪↑,蛋白质↓第三部分:脂肪↑↑哺乳过程乳汁成分变化第一部分:脂肪↓,蛋白质↑28

蛋白质乳清蛋白:β-酪蛋白(6:4)脂肪脂肪酶、长链脂肪酸、亚油酸碳水化合物以乙型乳糖为主维生素VitA、C、E较多,但VitK、D较少矿物质钙:磷(2:1),钙、铁、锌吸收率高免疫成分SIgA、巨噬细胞、乳铁蛋白、溶菌酶、双歧因子生长调节因子牛磺酸、上皮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干扰素母乳的成份蛋白质乳清蛋白:β-酪蛋白(629

成分母乳牛乳酪蛋白:乳清蛋白1∶44∶1牛磺酸10~30倍脂肪颗粒小,含有脂肪酶,长链短链脂肪酸较多脂肪酸为主,含亚油酸、易挥发,不饱和脂亚麻酸多,胆固醇含量高,肪酸仅占34%不饱和脂肪酸占51%糖乙型乳糖,低聚糖甲型乳糖维生素A、C、E较多,K较少K较多矿物质钙磷较低,钙:磷为2:1钙含量较高酶较多的淀粉酶和脂肪酶酶少免疫因子较多较少母乳与牛乳的主要区别成分30(一)母乳优点1.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蛋白质量虽少,但白蛋白多,酪蛋白少,胃内凝块小不饱和脂肪酸较多,颗粒小,含较多脂肪酶,有利消化吸收乳糖含量多且以乙型乳糖为主,促进肠道乳酸杆菌生长含微量元素锌、铜、铁、碘较多,尤在初乳中铁吸收率高钙、磷比例适宜(2:1)易于吸收,且矿物质总量低,肾脏负担小母乳喂养的优点

(一)母乳优点1.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母乳喂养的优点312.母乳缓冲力小,对胃酸中和作用弱,有利于食物消化,胃内停留时间短3.促进神经系统发育母乳含优质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及乳糖较多,有利于婴儿脑的发育。卵磷脂、鞘磷脂、不饱和脂肪酸、乳糖、生长调节因子如牛磺酸母乳喂养的优点

2.母乳缓冲力小,对胃酸中和作用弱,有利于食物消化,胃内停留324.能够增进婴儿免疫力SIgA:尤其初乳中多,不受酸碱度影响,不被消化,可结合肠道中的病原、过敏原。免疫活性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可调节免疫乳铁蛋白:可抑制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生长。双歧因子、溶菌酶、补体、低聚糖等:可促进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生长,抑制大肠杆菌,减少和预防全身、肠道感染母乳喂养的优点

4.能够增进婴儿免疫力母乳喂养的优点33母乳喂养的优点

降低婴儿死亡率降低婴儿患病率(25%、非73%)减少营养不良的危险性经济、方便、省时、省力、温度适宜增进母婴感情其它促进产后乳母子宫复员,减少母亲患乳腺癌和卵巢肿瘤的可能性母乳喂养的优点降低婴儿死亡率34(二)几个具体问题(二)母乳喂养成功的因素在产前做好哺乳准备。防治乳头、乳房疾患。早开奶,生后15min-2h。母婴同室,按需哺乳。供给乳母足够的营养和休息,精神愉快。(二)几个具体问题(二)母乳喂养成功的因素在产前做好哺乳准备353.断奶过渡期1)通常4-6m开始婴儿消化系统协调性逐渐成熟+消化酶逐渐活跃母乳+其它食物持续6-8m或更长2)断奶过渡期营养早于4m添加其它食物↑婴儿肠道感染机率食物添加顺序先单纯后复杂、先液体后固体铁丰富/强化食物为第一个断奶食物配方奶(含Pro、钙及其它丰富营养素)作为补充可咀嚼食物6-8月龄以上婴儿促进牙齿萌出1yr前避免含盐量高/调味品多食物适应肾溶质负荷3.断奶过渡期363)断奶食物及添加断奶食物及添加顺序月龄添加食物4-5米糊粥水果泥菜泥蛋黄鱼泥豆腐动物血6-9饼干面条水果泥菜泥全蛋肝泥肉糜10-12稠粥烂饭面包馒头碎菜肉沫3)断奶食物及添加断奶食物及添加顺序月龄添加食物4-5米糊37食物转换月龄食物性状种类餐数进食技能主餐辅餐4~6月泥状食物菜泥、水果泥、含铁配方米粉、配方奶6次奶(断夜间奶)逐渐加至1次用勺喂7~9月末状食物软饭(面)、肉末、菜末、蛋、鱼泥.豆腐.配方米粉、水果

4次奶1餐饭1次水果学用杯10~12月

碎食物

软饭(面)、碎肉、碎菜、蛋、鱼肉、豆制品、水果

2餐饭2~3次奶1次水果抓食断奶瓶自用勺食物转换月龄食物性状种类餐数进食技能主餐辅38部分母乳喂养

补授法母乳哺喂次数一般不变先哺母乳,再补充乳品或代乳品

代授法乳品或代乳品代替一至数次母乳喂养部分母乳喂养补授法母乳哺喂次数一般不变先哺母乳,再补39人工喂养(二)使用bottle-fed

人工喂养(二)使用bottle-fed40定义

指4个月内小儿缺乏母乳或因种种原因不能哺乳时,完全采用配方奶或牛、羊乳等喂哺婴儿,称为人工喂养。定义

指4个月内小儿缺乏母乳或因种种原因不能哺乳时,完全采41牛乳:加热,加糖,加水羊乳:叶酸含量少配方乳营养成份接近母乳,是人工喂养的最佳选择。按年龄段选用4.4g奶粉专用小勺加温开水30ml

乳品的种类

牛乳:加热,加糖,加水乳品的种类42乳糖含量低,甲型乳糖为主,利于大肠杆菌生长。宏量营养素比例不当:酪蛋白多(凝块大),不饱和脂肪酸少肾负荷重:矿物质含量多缺乏免疫因子:患感染性疾病机会多。牛乳的缺点乳糖含量低,甲型乳糖为主,利于大肠杆菌生长。牛乳的缺点43成分与牛奶相似,蛋白质与脂肪稍多,尤以白蛋白为高,凝块细,脂肪球也小,易消化。叶酸、VB12少,易致巨幼红贫血羊奶成分与牛奶相似,蛋白质与脂肪稍多,尤以白蛋白为高,凝块细,脂44全脂奶粉经改变成分使之接近人乳,减少酪蛋白,增加白蛋白、乳糖,强化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锌、铜、铁、碘等,以植物油替代牛乳脂肪(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易于小儿吸收)配方奶全脂奶粉经改变成分使之接近人乳,减少酪蛋白,增加白蛋白、乳糖45三、婴儿配方奶粉(infantformula)基本要求参照母乳营养素含量和组成模式调配牛奶1.↑脱盐乳清蛋白粉乳清蛋白∶酪蛋白=8∶22.↑与母乳同型的活性顺式亚油酸,适当↑α-亚麻酸3.α-与β-乳糖按4∶6添加7%4.脱去部分Ca、P、Na盐,将K/Na2.5-3.0、Ca/P25.强化VitA、D、适量其它Vit6.强化其它牛磺酸、核酸、肉碱等7.大豆蛋白添加避免对牛奶过敏三、婴儿配方奶粉

(一)基本要求三、婴儿配方奶粉(infantformula)三、婴儿配方46四、幼儿营养与膳食(一)幼儿期(youngchild)生长发育与营养需要1-3yr之前1.W↑2kg/yr,H↑11-13cm/1thyr,↑8-9cm/2thyr2.胃容量200ml300ml,消化酶分泌及蠕动能力仍然较成人差3.牙齿数目有限四、幼儿营养/膳食

(一)生长发育/营养四、幼儿营养与膳食四、幼儿营养/膳食

(一)生长发育/营养47(二)膳食(二)幼儿期的膳食1.从奶类为主谷类为主2.奶类、蛋、鱼、禽、肉、蔬菜、水果为辅3.烹调方法与成人有区别4.膳食制度要合理安排(二)膳食48第四节学龄前、学龄与青少年营养第四节学龄前-青少年营养第四节第四节学龄前-青少年营养49一、学龄前儿童(pre-schoolchildren)营养(一)生理及营养特点1.H、W稳步↑,神经分化基本完成脑细胞体积↑及神经纤维髓鞘化仍在进行2.咀嚼、消化能力仍有限3.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尚未形成4.主要营养问题PEM(农村)、IDA、VitA缺乏、Zn缺乏(二)膳食一、学龄前营养

(一)生理/营养特点

(二)膳食一、学龄前儿童(pre-schoolchildren)营养50二、学龄儿童(schoolchildren)营养(一)生理及营养特点1.H、W稳步↑,2.青春期生殖系统发育(10yr开始,女12yr月经初潮,男13-14yr首次遗精)3.主要营养问题PEM(农村)、IDA、VitA缺乏、Zn缺乏营养不良学习、智力变化(二)膳食二、学龄儿童营养

(一)生理/营养特点

(二)膳食二、学龄儿童(schoolchildren)营养二、学龄儿51三、青少年(juvenile/adolescence)营养(一)生理及营养特点1.青春期生长突增开始(女9-10yr,男11-13yr开始)10-18yrH↑28-30cm,W↑20-30kg2.青春期生殖系统继续发育趋于成熟3.主要营养问题PEM(农村)、IDA、VitA缺乏、Zn缺乏青春期延迟(1-2yr)、生长发育↓补充营养赶上生长营养不良学习、智力变化(二)膳食三、青少年营养

(一)生理/营养特点

(二)膳食三、青少年(juvenile/adolescence)营52第五节老年营养第五节老年营养第五节老年营养第五节老年营养53一、老年人(agingpeople)生理代谢特点(一)代谢功能↓1.基础代谢↓较中年人↓15-20%2.合成代谢↓、分解代谢↑细胞功能↓一、老年人(agingpeople)生理代谢特点54(A)身体重要器官的生理功能降低胃、肠、胰的消化酶分泌趋于减少,消化功能降低;味觉功能减退、味蕾减少;胃肠运动功能减退引起老年性便秘;老年人易出现精神活动能力降低,记忆力减退,易疲劳,动作缓慢等。不同人群营养需要[课件]55(B)生化代谢方面:蛋白质的分解代谢高于合成代谢,使蛋白质的合成率降低;体内酶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物增多。肌肉组织中肌细胞水分减少,肌肉萎缩,组织失去弹性。(C)免疫功能下降

老年人随年龄的增加免疫功能也逐渐下降,抵抗能力下降,体液免疫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均下降,血中的抗体减少。(B)生化代谢方面:56骨矿物质↓(尤其是钙↓)*骨密度:单位体积(面积)骨骼内骨组织的重量30-35yr达高峰70yr时可↓20-30%绝经妇女雌激素↓更多↓10yr内可↓10-15%骨密度*↓骨质疏松骨折体水分↓(主要是细胞内液↓)细胞量↓瘦体组织↓体脂↑肌肉组织重量↓肌肉萎缩(二)体成分改变骨矿物质↓*骨密度:单位体积(面积)骨骼内骨组织57心脏功能↓血管逐渐硬化消化系统牙齿脱落胃酸↓消化液↓消化酶↓胃扩张能力↓肠蠕动↓排空速度↓脑细胞数↓肾细胞数↓肾单位再生力↓肾小球滤过率↓肝代谢能力↓糖耐量↓便秘消化↓食物咀嚼差功能↓(三)器官功能改变心脏功能↓血管逐渐硬化消化系统牙齿脱落胃酸↓消化液↓消化酶↓58二、膳食营养-衰老*

(一)自由基损害*二、膳食营养因素与衰老*(一)自由基(freeradicals,O2ˉ·)损害*自由基:外层轨道上带有一个或以上未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或分子。特点为活性高,不稳定人体组织的氧化反应可产生自由基自由基对细胞的主要损害主要表现为对细胞膜的损害,尤其是亚细胞器如线粒体、微粒体、溶酶体的膜还可使一些酶蛋白质变性酶失活二、膳食营养-衰老*

(一)自由基损害*二、膳食营养因素与衰59(二)营养-抗过氧化*(二)膳食营养因素与抗脂质过氧化*人体正常情况下存在两种抗氧化系统1.非酶防御系统1)VitE细胞膜中在超氧自由基(Roo·)对线粒体膜的PUFA起作用之前将自由基捕获清除阻止过氧化物(RooH)生成保护细胞免受损害2)VitC在细胞外防止自由基损害能捕获过氧化作用最强的氢氧自由基(OH·),且具有明显↑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作用(二)营养-抗过氧化*(二)膳食营养因素与抗脂质过氧化*602.酶防御系统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使超氧自由基(O2ˉ·)过氧化氢(H2O2)过氧化氢酶水消除自由基的损害SOD含有Zn、Cu、Mn等微量元素SOD随年龄增长活力↓细胞内含Zn、Cu的SOD在老年前期已明显↓细胞外含Mn的SOD在老年期也明显↓2.酶防御系统61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GSH-PX使已形成的过氧化物还原为醇+水防止细胞受过氧化损害GSH-PX可防止过氧化物进一步水解为有害物质丙二醛Se是GSH-PX的活性中心主要成分(4gSe/molGSH-PX)Se缺乏GSH-PX活力↓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62GSH-PX+VitE协同作用抗氧化VitE主要阻止过氧化物产生GSH-PX则加速过氧化物还原为无毒性的羟基化合物GSH-PX+VitE协同作用抗氧化63三、营养需要*

(一)热能三、老年期营养需要*(一)热能BM↓E需要↓60yr后应较青年时期↓20%70yr↓30%热能摄入量=消耗量维持正常体重1)正常体重(kg)=H-105±10%均属正常>10-20%超重,>30%肥胖<10-20%消瘦,<20%为严重消瘦三、营养需要*

(一)热能三、老年期营养需要*642)身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目前应用较多衡量体重理想/正常BMI<18.5消瘦18.5-25正常>25超重2)身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65(二)Pr(二)蛋白质Pro利用率↓分解代谢>合成代谢Pro合成能力↓血清白蛋白↓,易出现负氮平衡摄入Pro应质优量足(二)Pr(二)蛋白质66(三)Fat(三)Fat胆汁酸↓,酯酶活性↓Fat消化能力↓限制Fat控制SFA↑PUFA多不饱和FA∶单不饱和FA∶饱和FA的比值PUFA∶MFA∶SFA

=1∶1∶1(三)Fat(三)Fat67(四)CHO

(五)矿物质(四)CHO胰岛素分泌↓对血糖调节能力↓糖耐量↓血糖↑少蔗糖,多果糖(不易Fat),多膳食纤维↓便秘(五)矿物质1.胃肠、肾脏功能↓Ca吸收↓(<20%,青年为35-40%)户外活动↓日照↓VitD↓Ca缺乏↑骨质疏松↑骨折↑(四)CHO

(五)矿物质(四)CHO682.胃肠等功能↓Fe吸收利用能力↓造血功能↓IDA(国内老年人IDA50%)3.Se(六)Vit1.食量↓、生理个功能↓易出现VitA缺乏2.户外活动↓日照↓VitD↓缺乏3.其它Vit

VitE、VitB1、VitB2、VitC2.胃肠等功能↓Fe吸收利用能力↓69不同人群营养需要[课件]70特定环境人群营养特定环境人群营养71特殊环境人群:处于特殊生活、工作环境和从事特殊职业的各种人群习服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特殊环境人群:处于特殊生活、工作环境和从事特殊职业的各种人群72高温环境:自然热源和人工热源引起的35℃以上的生活环境和32℃以上(或气温在30℃、相对湿度超过80%)的劳动作业环境高温环境人群的营养高温环境:自然热源和人工热源引起的35℃以上的生活环境和3273消化系统1.对胃肠运动和消化功能的影响①胃肠运动减弱②消化腺功能减退、消化液分泌减少③胃液中游离盐酸减少④胃排空加速2.对食欲的影响高温环境人群的营养消化系统高温环境人群的营养74高温环境与营养代谢1.能量代谢①机体代谢率增加②心率加快、大量出汗使能量消耗增加高温环境人群的营养高温环境与营养代谢1.能量代谢高温环境人群的营养752.蛋白质代谢3.脂肪和碳水化合物4.水和矿物质5.维生素代谢高温环境人群的营养2.蛋白质代谢高温环境人群的营养76热应激期蛋白质高分解状态蛋白质需要量↑热适应期蛋白质合成分解趋于平衡蛋白质需要量↓热应激期蛋白质高分解状态771ml0.2%GS对照组葡萄糖↑血胆固醇、磷脂、总脂正常葡萄糖↓血胆固醇、磷脂、总脂↓不安、水的摄入增加行为正常大鼠实验1ml0.2%GS对照组葡萄糖↑血胆固醇、磷脂、总脂正常葡萄78汗液:低渗性99%水分0.3-0.8%固体成分(氯化钠),25g2-4%:口渴、头昏、办事效率低5-10%:口渴、皮肤干燥、声音嘶哑>10%:烦躁、精神恍惚、甚至昏迷水脱水汗液:低渗性99%水分0.3-0.8%固体成分(氯化钠),279矿物质钠:只补水不补钠→肌肉痉挛钾:血钾↓钙、镁丢失↑矿物质钠:只补水不补钠→肌肉痉挛钾:血钾↓钙、镁丢失↑80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B1(硫胺素)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维生素C81高温环境下人群的营养需要能量:30-40℃的环境温度中,每增加1℃,增加能量0.5%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①蛋白质推荐摄入量稍高于常温,不宜过高,避免加重肾脏负担蛋白质供应量占总能量12%②脂肪不超过总能量30%③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比不低于58%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锌、铁、钾、钠摄入量增加;钙推荐摄入量稍高,800mg/人.天维生素:水溶性和脂溶性维生素供给量增加高温环境人群的营养高温环境下人群的营养需要能量:30-40℃的环境温度中,每增82高温环境下人群的膳食原则①平衡膳食、全面补充营养②精心烹调③供给充足维生素④补充水和矿物质高温环境人群的营养高温环境下人群的膳食原则①平衡膳食、全面补充营养高温环境83水的补充量:保持体内水的总平衡,勿多勿少什么时候补充食盐:刚进入高温环境的前几天,食盐饮料中氯化钠浓度0.1%为宜水的补充量:保持体内水的总平衡,勿多勿少84低温环境:环境温度在10℃以下的外界环境低温作业环境:生产劳动过程中,其工作地点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的作业低温环境人群的营养低温环境:环境温度在10℃以下的外界环境低温环境人群的营养85低温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低温环境与各个系统

1.消化系统2.心血管系统3.呼吸系统4.神经系统5.内分泌免疫系统低温环境人群的营养低温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低温环境与各个系统低温环境人群的营养86低温环境与营养物质代谢

1.能量代谢基础代谢水平增加寒战穿笨重的衣服额外耗能甲状腺分泌增加以热形式发散能量消耗能耗↑低温环境人群的营养低温环境与营养物质代谢基础代谢水平增加能耗↑低温环境人群的营872.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早期:优先利用碳水化合物持续低温:利用脂肪低温环境人群的营养2.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早期:优先利用碳水化合物持续低温:利883.蛋白质代谢4.水和电解质动物冷暴露10天血清矿物质↓动物冷暴露20天血清矿物质↑动物冷暴露30天血清矿物质正常钙、镁、锌↓5.维生素低温环境人群的营养3.蛋白质代谢动物冷暴露10天血清矿物质↓动物冷暴露20天血89能量需要增加蛋白质、脂肪、糖供给比例维生素矿物质低温环境下人群的营养需要低温环境人群的营养能量需要增加低温环境下人群的营养需要低温环境人群的营养90低温环境下的膳食原则平衡合理膳食膳食新鲜供应低温环境人群的营养低温环境下的膳食原则平衡合理膳食低温环境人群的营养91高原缺氧无反应区(3000m以下):血氧饱和度90%以上,无症状代偿区(3000-4500m):血氧饱和度90%,呼吸循环代偿,无症状障碍区(4500-600m):血氧饱和度80-70%,组织缺氧,工作能力下降危险区(6000-7000m):血氧饱和度70-60%,严重缺氧,未经历缺氧锻炼者可昏迷休克致死区(7000以上):血氧饱和度低于60%,意识丧失、死亡高原缺氧无反应区(3000m以下):血氧饱和度90%以上,无92急性缺氧:初进高原两周内。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晕、昏迷;心悸、气促、胃肠症状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周身无力慢性缺氧:进入高原数周或长期居住。血压异常、红细胞增多症、心脏肥大急性缺氧:初进高原两周内。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晕、慢性缺氧:93对生理功能1.肺通气↑,肺血管收缩,心功能改变,红细胞增多2.脑组织能量代谢3.消化吸收初期营养素代谢变化1.碳水化合物2.蛋白质3.脂肪4.水盐缺氧环境下人群的营养缺氧对人体代谢的影响对生理功能缺氧环境下人群的营养缺氧对人体代谢的影响94高原缺氧习服的营养需要高原缺氧初期以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适量优质蛋白膳食维生素矿物质水增强缺氧适应力的特殊营养物质高原缺氧习服的营养需要高原缺氧初期以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适95增强耐缺氧能力的膳食措施维持正常食欲、消化功能能量比平原环境工作者增加10%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适宜供能比:10-15%、25-30%、55-65%补充多种维生素增强耐缺氧能力的膳食措施维持正常食欲、消化功能96铅作业人员营养接触作业:蓄电池、印刷、冶金、油漆进入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其次是消化道毒性:

神经系统衰弱综合征消化系统:食欲不振、恶心、便秘抑制血红蛋白合成过程中的酶;改变红细胞渗透性,使溶血有毒物质作业人群营养铅作业人员营养接触作业:蓄电池、印刷、冶金、油漆有毒物质作业97铅作业人员营养需要和膳食原则供给充足维生素C补充优质蛋白补充保护神经系统和促进血红蛋白合成的营养素适当限制脂肪摄入适当补铁、钙、锌多食水果、蔬菜有毒物质作业人群营养铅作业人员营养需要和膳食原则供给充足维生素C有毒物质作业人群98苯作业人员的营养接触作业:制革、橡胶、合成洗涤剂、香料、油漆进入途径:呼吸道、皮肤接触毒性:

急性苯中毒---亲脂性、抑制细胞氧化还原、细胞活性降低、ATP合成减少,不能形成乙酰胆碱,麻醉、酒醉状态慢性苯中毒---再障贫血、白血病有毒物质作业人群营养苯作业人员的营养接触作业:制革、橡胶、合成洗涤剂、香料、油漆99苯作业人员的膳食原则增加优质蛋白膳食脂肪含量不宜高适当提高碳水化合物增加维生素摄入有毒物质作业人群营养苯作业人员的膳食原则增加优质蛋白有毒物质作业人群营养100生产性噪声、生活性噪声、交通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1.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增加对心血管影响2.听力噪声环境作业人员的营养生产性噪声、生活性噪声、交通噪声噪声环境作业人员的营养101听觉适应短时间接触听力有所下降听阈提高10dB离开数分钟恢复听觉疲劳较长时间接触听力下降明显听阈提高离开数小时或15dB以上十数小时恢复听力损伤长久接触日常语言交流困难噪声性聋不能恢复听力反应过程接触时间听力下降程度恢复情况听觉适应短时间接触听力有所下降102噪声对营养素代谢的影响1.氨基酸代谢:谷氨酸↓2.脂类代谢:血脂↑3.维生素代谢:水溶性维生素消耗增加4.矿物质代谢:噪声环境作业人员的营养噪声对营养素代谢的影响噪声环境作业人员的营养103噪声作业人员的营养

1.能量充足、优质蛋白、富含硫氨基酸2.维生素3.矿物质噪声环境作业人员的营养噪声作业人员的营养噪声环境作业人员的营养104辐射作业:铀矿、放射科、核电站放射的危害作用及机理

①慢性放射病:人体受到长时间的超过最大允许量的照射,达到一定累积剂量后,引起以造血组织损伤为主的全身性疾病②急性放射病:一次或短时间内(数日)遭受体外大剂量强穿透力射线均匀或比较均匀地全身照射引起的损伤放射性损伤人员的营养辐射作业:铀矿、放射科、核电站放射性损伤人员的营养105

放射对人体的影响

1.能量代谢酶活性降低2.蛋白质净合成下降3.脂质过氧化、高脂血症4.碳水化合物5.维生素6.矿物质放射性损伤人员的营养放射对人体的影响放射性损伤人员的营养106放射性工作人员营养需要和膳食原则1.适当增加能量、营养素供给2.蛋白质:优质蛋白,蛋氨酸、胱氨酸、组氨酸3.脂肪:必需脂肪酸和油酸4.碳水化合物:果糖5.维生素:VitC、VitE、ß-胡萝卜素6.保护性膳食:乳、蛋、卷心菜、马铃薯、海藻、香菇等放射性损伤人员的营养放射性工作人员营养需要和膳食原则放射性损伤人员的营养107从事放射作业的人员营养素供给量如下:能量2500kcal蛋白质80-100g(动物性蛋白质占30%)脂肪50g钙1g、铁15mg、碘150-200ugVitA660ugRE、硫胺素2mg、核黄素2mg、VitB62.5mg、烟酸20mg、叶酸0.5mg、VitB12

3ug、VitC100mg从事放射作业的人员营养素供给量如下:108合理营养与科学训练结合运动员的营养+合理营养与科学训练结合运动员的营养+109运动员营养代谢特点1.能量:强度大消耗高伴有不同程度氧债运动员的营养运动员营养代谢特点运动员的营养1102.不同运动持续时间的主要供能系统运动时间供能系统<30s30s-1.5min1.5-3min>3min磷酸原磷酸原和糖酵解糖酵解和有氧氧化糖和脂肪有氧氧化运动员的营养2.不同运动持续时间的主要供能系统运动时间供能系统<30s磷1113.蛋白质4.脂肪5.碳水化合物6.维生素7.矿物质运动员的营养3.蛋白质运动员的营养1128.水大量出汗呼吸道丢失水分合理及时补充水分运动员的营养8.水合理及时补充水分运动员的营养113运动员的营养需要1.能量①运动强度达到最大需氧量75%以上,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增加运动强度降为最大需氧量65%以下,脂肪供能比例增加

②运动开始阶段,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大运动时间延长,脂肪供能比例增加运动员的营养运动员的营养需要运动员的营养1142.蛋白质3.脂肪、碳水化合物4.维生素、矿物质5.水运动员的营养2.蛋白质运动员的营养115运动员的营养保障1.注意事项①食物质量、数量满足要求②食物多样化③食物应当浓缩、体积重量小④三餐能量分配合理⑤进食时间考虑消化功能和运动员饮食习惯运动员的营养运动员的营养保障运动员的营养1162.膳食原则①蛋白质适量增加②脂肪:25-30%,某些项目适当增加③碳水化合物:55-65%,耐力项目增加到70%④维生素:视觉要求高:维生素A神经系统紧张:维生素B⑤矿物质:运动饮料运动员的营养2.膳食原则运动员的营养117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营养重点项目运动特点营养重点耐力1.运动时间长、强度小、有氧代谢供能2.能量消耗大,出汗多1.提供充足能量2.及时补液3.注意钙、铁营养,尤其女运动员4.膳食脂肪稍高于其他项目,可达35%力量1.运动有间歇,运动强度大,无氧供能2.氧债量大1.丰富蛋白质2.多食水果、蔬菜,含糖、电解质的运动饮料3.避免蛋白质过量4.合理增减体重灵敏技巧1.神经活动紧张2.协调、速率、技巧并举1.选择营养密度高食品2.丰富蛋白质,维生素B3.控制体重团体1.运动强度大且多变,总时间长2.能量转换率高1.以碳水化合物为中心2.运动前、中、后补液、补糖运动员的营养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营养重点项目运动特点营养重点耐力1.运动时间118脑力劳动者:长期专门从事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写作、创作、编辑出版等工作人员工作特点:少动多静,夜间工作多于白天,饮食起居无规律脑力劳动者的营养脑力劳动者:长期专门从事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写作、创作、编119脑力劳动者容易出现的健康问题

眼睛颈腰椎高脂血症高血压肥胖脑力劳动者的营养脑力劳动者容易出现的健康问题脑力劳动者的营养120大脑营养代谢的特点:

代谢率比体内其他组织高,血供占心输出的20%,葡萄糖消耗占65%大脑的营养需要:

1.能量需求2.蛋白质3.脂肪:脑磷脂、卵磷脂4.碳水化合物5.矿物质:磷、铁、锌、钙、碘6.维生素脑力劳动者的营养大脑营养代谢的特点:脑力劳动者的营养121脑力劳动者的营养需要充足的能量优质蛋白质,适当增加蛋白质增加磷脂食物供应供应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控制总能量和脂肪脑力劳动者的营养脑力劳动者的营养需要脑力劳动者的营养122祝君

健康100分事業100分祝君

健康100分事業100分123第三章不同人群的营养第三章不同人群营养孕妇营养乳母营养婴幼儿营养学龄前、学龄与青少年营养老年营养高温、低温环境人群营养职业接触有毒(害)物质人群的营养第三章第三章不同人群营养孕妇营养124第一节孕妇营养第一节孕妇营养第一节第一节孕妇营养125一、孕期营养生理特点孕期一般按280d计(一)代谢改变(二)消化系统功能改变(三)肾功能改变(四)血容量及血液动力学变化1.血容量和红细胞量2.血液动力学胎盘生化阀(biochemicalvalve)作用**一、孕期营养生理

(一)代谢改变一、孕期营养生理特点一、孕期营养生理

(一)代谢改变126(五)体重增长孕早期(1-3m)增重较少,孕中期(4-6m)和孕后期(7-9m)则每周稳定增重350-400g。整个孕期共增重约10-12.5kg(平均11kg)11kg=7kg水分+3kgFat+1kgPro增长过少或过多均不利以身体质量指数(BMI)作为指标来判断(五)体重增长(五)体重增长(五)体重增长127二、孕期的营养需要*(一)热能用于胎儿生长+(胎盘、母体组织增长)+代谢耗能一般根据定期测量体重的增长判断热能摄入4个月起热能↑0.84MJ(200kcal)(二)蛋白质用于胎儿生长+(胎盘、母体组织增长)孕中期↑15g/d,孕后期↑25g/d。优质Pro应占1/3以上二、孕期营养需要*二、孕期的营养需要*二、孕期营养需要*128不同人群营养需要[课件]129不同人群营养需要[课件]130(四)Vit主要考虑VitA、D、B族Vit1.VitA(1000ug/d)不可过量中毒、先天畸形(尤其在孕早期)2.VitD(10ug/d)也应注意过量问题3.VitB12(2.6ug/d)缺乏神经系统损害、叶酸利用障碍(巨幼红细胞贫血)、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四)Vit1314.叶酸缺乏胎儿神经管畸形(妊娠头28d内为神经管形成的闭合期,此时多数孕妇可能尚未意识到已怀孕)叶酸补充应在孕前至少一个月至怀孕后3个月(400ug/d)过量可能掩盖VitB12缺乏的早期表现导致神经系统损害应控制在1mg/d以下5.B族Vit和VitCVitB1、VitB2、烟酸、VitB6、VitC但如果膳食正常额外补充维生素可能没有必要4.叶酸132三、孕期营养不良对胎儿影响*(一)低出生体重低出生体重新生儿体重<2500g影响因素1.母亲孕前体重或孕期体重增长低者2.孕期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低者3.贫血患者4.热能摄入低者5.其它:吸烟(≥20支/d)者、酗酒者三、营养不良与胎儿*三、孕期营养不良对胎儿影响*三、营养不良与胎儿*133(二)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早产儿:妊娠期<37周小于胎龄儿:胎儿大小与妊娠月份不符。新生儿体重在该孕周应有体重的10th%位数/<平均体重2SD者营养不良尤其是热能、Pro缺乏是造成宫内发育迟缓(intrauterinegrowthretardation,IUGR)的主要原因孕前体重<40kg,孕期增重<12kg时IUGR危险性↑(二)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134(三)围产期新生儿死亡率增高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正常体重儿(四)脑发育受损胎儿细胞数的快速增长期:孕30周出生后1年脑细胞数量不增加体积增大2岁左右(五)先天畸形营养素缺乏/过多先天畸形Zn、VitA、叶酸等(三)围产期新生儿死亡率增高135第二节乳母营养第二节乳母营养第二节第二节乳母营养136一、泌乳生理与内分泌、哺乳期母亲营养状况、情绪状态有关(一)内分泌婴儿吸吮乳头时刺激垂体产生两个反射产奶反射:催乳素乳腺腺泡分泌乳汁下奶反射:催产素腺泡周围肌肉收缩促使乳汁沿乳腺导管乳头下奶反射易受疲劳、紧张、乳头破裂所致疼痛等情绪影响。催产素子宫肌肉收缩停止产后出血促进子宫复原一、泌乳生理

(一)内分泌一、泌乳生理一、泌乳生理

(一)内分泌137(二)营养对泌乳量的影响*正常情况下产后2th天约分泌100ml,至2th周500ml,产后12-14d至1个月时650ml,3个月时达750-850ml存在个体差异泌乳量少是母亲营养不良的一个指征。甚至可以完全停止泌乳通常可根据婴儿体重的增长率作为奶量是否足够的指标(二)营养-泌乳量*(二)营养对泌乳量的影响*(二)营养-泌乳量*138二、乳母营养需要*保证自身需要+乳汁正常分泌、量的维持乳母营养不良动用体内贮备维持乳汁成分恒定长期营养泌乳量↓(除Pro可↓外,其余成分基本保持恒定)二、乳母营养需要*二、乳母营养需要*二、乳母营养需要*139(一)热能乳母膳食热能转换为乳汁热能的有效转换率为80%100ml乳汁产生需365kJ按乳汁750ml/d计需2670kJ(643kcal)/d(二)蛋白质乳母膳食Pro转换为乳汁Pro的有效转换率为70%100ml乳汁含9gPro按乳汁750ml/d计需13g/d如Pro质量差转换效率更低乳母Pro营养不良↓乳汁分泌量(一)热能140(三)Fat人乳Fat量在一天之内和每次哺乳期间均有变化,每次哺乳临近结束时Fat含量↑控制婴儿食欲(四)钙——“生一子,落一齿”人乳钙含量34mg/100ml,按750ml/d计乳汁钙损失约255mg膳食钙不足消耗母体钙乳汁钙恒定(五)铁人乳铁含量极少,为0.05mg/100ml每日乳汁铁损失约0.3-0.4mg(三)Fat141(六)Vit人乳中Vit量取决于膳食Vit摄入量及体内贮存量1.脂溶性Vit1)VitA可少量通过乳腺,受膳食摄入量影响2)VitD几乎不能通过乳腺母乳中含量很低必须保证母亲每日有足够的补充10µg/d(400IU)+婴儿日晒(六)Vit1422.水溶性Vit多数Vit均可通过乳腺乳腺可控制调节其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再↑1)VitC有季节性波动(膳食影响)最高约8mg/100ml2)VitB1可促进乳腺分泌膳食中VitB1转变为乳汁中VitB1的有效率仅50%应↑摄入量3)VitB2、烟酸、叶酸的情况有与VitB1相似(七)水分膳食中应↑流汁食物及汤类保证乳汁充足2.水溶性Vit143第三节婴幼儿营养第三节婴幼儿营养第三节第三节婴幼儿营养144一、婴儿生长发育特点婴儿(infant)期出生-满1周岁前1.母体母体外的过渡期完全依赖母乳营养依赖母乳外食物营养过渡期2.一生中生长发育的1th高峰期12月龄时,W为出生时的3倍,H为1.5倍一、生长发育特点一、婴儿生长发育特点一、生长发育特点1453.出生后头6m脑细胞数目持续↑6月龄时脑重为出生时的2倍(600-700g)后6m脑细胞体积↑、树突增多和延长,神经髓鞘形成并进一步发育1yr时脑重(900-1000g)接近成人的2/34.婴儿消化器官幼稚,功能不完善不适当的喂养易致消化功能紊乱、营养不良3.出生后头6m脑细胞数目持续↑6月龄时脑重为出生时的146婴儿喂养Infantfeeding婴儿喂养Infantfeeding147喂养方法母乳喂养部分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喂养方法母乳喂养148二、母乳喂养**母乳喂养(breastfeeding)母乳(breastmilk)初乳产后5d内过渡乳6-14d内成熟乳15d-15m内二、母乳喂养**二、母乳喂养**二、母乳喂养**149母乳分期

时间量特征

初乳4-5天内15-45ml/天稠黄色含脂肪较少蛋白质较多维生素A和牛磺酸和矿物质含量丰富抗感染能力强促进生长发肓过渡乳5-14天500ml/天含脂肪高,蛋白质矿物质逐步↓成熟乳14天以后700-1000ml/天蛋白质含量↓↓各种成份均有

母乳分期时间150哺乳过程乳汁成分变化第一部分:脂肪↓,蛋白质↑第二部分:脂肪↑,蛋白质↓第三部分:脂肪↑↑哺乳过程乳汁成分变化第一部分:脂肪↓,蛋白质↑151

蛋白质乳清蛋白:β-酪蛋白(6:4)脂肪脂肪酶、长链脂肪酸、亚油酸碳水化合物以乙型乳糖为主维生素VitA、C、E较多,但VitK、D较少矿物质钙:磷(2:1),钙、铁、锌吸收率高免疫成分SIgA、巨噬细胞、乳铁蛋白、溶菌酶、双歧因子生长调节因子牛磺酸、上皮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干扰素母乳的成份蛋白质乳清蛋白:β-酪蛋白(6152

成分母乳牛乳酪蛋白:乳清蛋白1∶44∶1牛磺酸10~30倍脂肪颗粒小,含有脂肪酶,长链短链脂肪酸较多脂肪酸为主,含亚油酸、易挥发,不饱和脂亚麻酸多,胆固醇含量高,肪酸仅占34%不饱和脂肪酸占51%糖乙型乳糖,低聚糖甲型乳糖维生素A、C、E较多,K较少K较多矿物质钙磷较低,钙:磷为2:1钙含量较高酶较多的淀粉酶和脂肪酶酶少免疫因子较多较少母乳与牛乳的主要区别成分153(一)母乳优点1.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蛋白质量虽少,但白蛋白多,酪蛋白少,胃内凝块小不饱和脂肪酸较多,颗粒小,含较多脂肪酶,有利消化吸收乳糖含量多且以乙型乳糖为主,促进肠道乳酸杆菌生长含微量元素锌、铜、铁、碘较多,尤在初乳中铁吸收率高钙、磷比例适宜(2:1)易于吸收,且矿物质总量低,肾脏负担小母乳喂养的优点

(一)母乳优点1.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母乳喂养的优点1542.母乳缓冲力小,对胃酸中和作用弱,有利于食物消化,胃内停留时间短3.促进神经系统发育母乳含优质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及乳糖较多,有利于婴儿脑的发育。卵磷脂、鞘磷脂、不饱和脂肪酸、乳糖、生长调节因子如牛磺酸母乳喂养的优点

2.母乳缓冲力小,对胃酸中和作用弱,有利于食物消化,胃内停留1554.能够增进婴儿免疫力SIgA:尤其初乳中多,不受酸碱度影响,不被消化,可结合肠道中的病原、过敏原。免疫活性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可调节免疫乳铁蛋白:可抑制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生长。双歧因子、溶菌酶、补体、低聚糖等:可促进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生长,抑制大肠杆菌,减少和预防全身、肠道感染母乳喂养的优点

4.能够增进婴儿免疫力母乳喂养的优点156母乳喂养的优点

降低婴儿死亡率降低婴儿患病率(25%、非73%)减少营养不良的危险性经济、方便、省时、省力、温度适宜增进母婴感情其它促进产后乳母子宫复员,减少母亲患乳腺癌和卵巢肿瘤的可能性母乳喂养的优点降低婴儿死亡率157(二)几个具体问题(二)母乳喂养成功的因素在产前做好哺乳准备。防治乳头、乳房疾患。早开奶,生后15min-2h。母婴同室,按需哺乳。供给乳母足够的营养和休息,精神愉快。(二)几个具体问题(二)母乳喂养成功的因素在产前做好哺乳准备1583.断奶过渡期1)通常4-6m开始婴儿消化系统协调性逐渐成熟+消化酶逐渐活跃母乳+其它食物持续6-8m或更长2)断奶过渡期营养早于4m添加其它食物↑婴儿肠道感染机率食物添加顺序先单纯后复杂、先液体后固体铁丰富/强化食物为第一个断奶食物配方奶(含Pro、钙及其它丰富营养素)作为补充可咀嚼食物6-8月龄以上婴儿促进牙齿萌出1yr前避免含盐量高/调味品多食物适应肾溶质负荷3.断奶过渡期1593)断奶食物及添加断奶食物及添加顺序月龄添加食物4-5米糊粥水果泥菜泥蛋黄鱼泥豆腐动物血6-9饼干面条水果泥菜泥全蛋肝泥肉糜10-12稠粥烂饭面包馒头碎菜肉沫3)断奶食物及添加断奶食物及添加顺序月龄添加食物4-5米糊160食物转换月龄食物性状种类餐数进食技能主餐辅餐4~6月泥状食物菜泥、水果泥、含铁配方米粉、配方奶6次奶(断夜间奶)逐渐加至1次用勺喂7~9月末状食物软饭(面)、肉末、菜末、蛋、鱼泥.豆腐.配方米粉、水果

4次奶1餐饭1次水果学用杯10~12月

碎食物

软饭(面)、碎肉、碎菜、蛋、鱼肉、豆制品、水果

2餐饭2~3次奶1次水果抓食断奶瓶自用勺食物转换月龄食物性状种类餐数进食技能主餐辅161部分母乳喂养

补授法母乳哺喂次数一般不变先哺母乳,再补充乳品或代乳品

代授法乳品或代乳品代替一至数次母乳喂养部分母乳喂养补授法母乳哺喂次数一般不变先哺母乳,再补162人工喂养(二)使用bottle-fed

人工喂养(二)使用bottle-fed163定义

指4个月内小儿缺乏母乳或因种种原因不能哺乳时,完全采用配方奶或牛、羊乳等喂哺婴儿,称为人工喂养。定义

指4个月内小儿缺乏母乳或因种种原因不能哺乳时,完全采164牛乳:加热,加糖,加水羊乳:叶酸含量少配方乳营养成份接近母乳,是人工喂养的最佳选择。按年龄段选用4.4g奶粉专用小勺加温开水30ml

乳品的种类

牛乳:加热,加糖,加水乳品的种类165乳糖含量低,甲型乳糖为主,利于大肠杆菌生长。宏量营养素比例不当:酪蛋白多(凝块大),不饱和脂肪酸少肾负荷重:矿物质含量多缺乏免疫因子:患感染性疾病机会多。牛乳的缺点乳糖含量低,甲型乳糖为主,利于大肠杆菌生长。牛乳的缺点166成分与牛奶相似,蛋白质与脂肪稍多,尤以白蛋白为高,凝块细,脂肪球也小,易消化。叶酸、VB12少,易致巨幼红贫血羊奶成分与牛奶相似,蛋白质与脂肪稍多,尤以白蛋白为高,凝块细,脂167全脂奶粉经改变成分使之接近人乳,减少酪蛋白,增加白蛋白、乳糖,强化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锌、铜、铁、碘等,以植物油替代牛乳脂肪(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易于小儿吸收)配方奶全脂奶粉经改变成分使之接近人乳,减少酪蛋白,增加白蛋白、乳糖168三、婴儿配方奶粉(infantformula)基本要求参照母乳营养素含量和组成模式调配牛奶1.↑脱盐乳清蛋白粉乳清蛋白∶酪蛋白=8∶22.↑与母乳同型的活性顺式亚油酸,适当↑α-亚麻酸3.α-与β-乳糖按4∶6添加7%4.脱去部分Ca、P、Na盐,将K/Na2.5-3.0、Ca/P25.强化VitA、D、适量其它Vit6.强化其它牛磺酸、核酸、肉碱等7.大豆蛋白添加避免对牛奶过敏三、婴儿配方奶粉

(一)基本要求三、婴儿配方奶粉(infantformula)三、婴儿配方169四、幼儿营养与膳食(一)幼儿期(youngchild)生长发育与营养需要1-3yr之前1.W↑2kg/yr,H↑11-13cm/1thyr,↑8-9cm/2thyr2.胃容量200ml300ml,消化酶分泌及蠕动能力仍然较成人差3.牙齿数目有限四、幼儿营养/膳食

(一)生长发育/营养四、幼儿营养与膳食四、幼儿营养/膳食

(一)生长发育/营养170(二)膳食(二)幼儿期的膳食1.从奶类为主谷类为主2.奶类、蛋、鱼、禽、肉、蔬菜、水果为辅3.烹调方法与成人有区别4.膳食制度要合理安排(二)膳食171第四节学龄前、学龄与青少年营养第四节学龄前-青少年营养第四节第四节学龄前-青少年营养172一、学龄前儿童(pre-schoolchildren)营养(一)生理及营养特点1.H、W稳步↑,神经分化基本完成脑细胞体积↑及神经纤维髓鞘化仍在进行2.咀嚼、消化能力仍有限3.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尚未形成4.主要营养问题PEM(农村)、IDA、VitA缺乏、Zn缺乏(二)膳食一、学龄前营养

(一)生理/营养特点

(二)膳食一、学龄前儿童(pre-schoolchildren)营养173二、学龄儿童(schoolchildren)营养(一)生理及营养特点1.H、W稳步↑,2.青春期生殖系统发育(10yr开始,女12yr月经初潮,男13-14yr首次遗精)3.主要营养问题PEM(农村)、IDA、VitA缺乏、Zn缺乏营养不良学习、智力变化(二)膳食二、学龄儿童营养

(一)生理/营养特点

(二)膳食二、学龄儿童(schoolchildren)营养二、学龄儿174三、青少年(juvenile/adolescence)营养(一)生理及营养特点1.青春期生长突增开始(女9-10yr,男11-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