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天津市蓟县邦均中学高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天津市蓟县邦均中学高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天津市蓟县邦均中学高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届天津市蓟县邦均中学高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图为马蛔虫受精卵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示意图,某同学在观察马蛔虫受精卵有丝分裂永久装片后,结合该图做出以下判断,其中错误是()A.能观察到染色体的细胞都属于b→c时期B.细胞两极之间的“赤道面”上出现环沟发生在b→c过程中C.a→b和c→d表示细胞周期的两个间隙期D.d→a结束后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2.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圈是地球表面不连续的一个薄层B.酸雨中所含的酸主要是硫酸和硝酸C.全球气候变暖使我国永冻土将融化,北方干燥地区将会变湿润D.控制人口数量的关键是控制出生率3.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合品系,甲、乙不抗矮黄病,丙抗矮黄病。图中Ⅰ、Ⅱ表示染色体,A为矮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B位于Ⅰ或Ⅱ染色体上)。乙品系Ⅰ染色体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与小麦的Ⅰ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减数分裂中配对异常的染色体会随机分配,不影响子代的存活,不考虑基因突变)A.甲和乙杂交所得的F1,可能产生4种基因型的配子B.若丙Ⅰ染色体片段缺失,其自交后代出现不抗矮黄病植株,则基因B位于Ⅰ染色体上C.若甲与丙杂交,F1中的Ⅱ号三体与乙杂交,F2中抗矮黄病:不抗矮黄病=5∶1,则基因B位于Ⅱ染色体上D.若基因型为AaBb的品系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则B基因一定位于Ⅰ染色体上4.下列关于物质检测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检测脂肪实验常用蒸馏水洗去浮色B.检测还原糖时不能用有色的西瓜汁,应选用无色的蔗糖溶液作为实验材料C.检测蛋白质时应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以后再加入待测样液D.鉴定DNA时应在酸性条件下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处理后呈蓝色5.果蝇的性别及育性如右表所示。用白眼雌果蝇(XrXr)和红眼雄果蝇(XRY)进行杂交实验,发现每2000个子代个体中,总出现一个白眼雌蝇和一个红眼雄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对这种例外的分析,最合理的是()性染色体组成性别及育性XXXXY♀可育XYXYY♂可育X♂不育XXXYYY胚胎期死亡A.亲代红眼雄蝇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B.亲代白眼雌蝇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C.亲代红眼雄蝇产生配子时X与Y染色体不分离D.亲代白眼雌蝇产生配子时两个X染色体不分离6.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为2.8~2.2g/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血糖升高,会影响内环境的水平衡调节B.低血糖时,胰岛素不再分泌且不发挥生理作用C.血糖浓度升高只能通过下丘脑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D.用斐林试剂检测某人尿液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其患有糖尿病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研究人员发现某野生稻品种甲7号染色体上具有抗病基因H,12号染色体上具有耐缺氮基因T,而华南籼稻优良品种乙染色体相应位置均为隐性基因。将甲、乙杂交,F1自交,用PCR方法检测F2群体中不同植株的基因型,发现不同基因型个体数如表。HHHhhhTTTttt127160549749(1)耐缺氮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定律,判断的依据是_____。(2)F2群体中HH、Hh、hh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总是1:6:5,_____(选填“符合”或“不符合”)典型的孟德尔遗传比例。研究人员推测“F1产生的雌配子育性正常,而带有H基因的花粉成活率很低。”请设计杂交实验检验上述推测,并写出支持上述推测的子代性状及数量比_____。(3)进一步研究发现品种乙7号染色体上有两个紧密连锁在一起的基因P1和P2(如图),P1编码抑制花粉发育的毒性蛋白,P2编码能解除该毒性蛋白作用的保护性蛋白。品种甲7号染色体上无基因P1和P2。①据此可知,F1带有H基因花粉成活率低的原因是P1在_____分裂过程中表达,而P2在_____细胞中表达。②P1和P2被称为自私基因,其“自私性”的意义是使_____更多地传递给子代,“自私”地维持了物种自身的稳定性。8.(10分)回答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问题。(1)家庭酿制葡萄酒时,采摘的葡萄一般只需冲洗,晾干,不需要接种相应菌种,原因是_________。果醋的制作往往在果酒制作基础上进行,请用相关反应式表示:_________。(2)腐乳“闻着臭,吃着香”且易于消化吸收,腐乳易被人体吸收是因为豆腐中的成分发生了如下变化:_______;腐乳的发酵过程中能起到防腐作用的物质有_________三类。毛霉能在豆腐块上生长,是因为豆腐块能为其提供无机盐、水______等四大类基本营养物质。(3)在腌制泡菜过程中,需要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_________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_色物质。亚硝酸盐在定条件下还会转变为致癌物质_________。若制作的泡菜特别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9.(10分)某探险小队在北极无人小岛上探险时,遇到寒冷、饥饿、缺水等恶劣情况,体内的一些生理变化如图所示,图中甲、乙、丙、丁表示激素,序号表示促进或抑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寒冷时,探险队员感觉冷,但体温保持相对稳定,产生冷觉的中枢是__________。在“寒冷→下丘脑→甲→垂体→乙→甲状腺→丙”调节过程中,作用①是_________;当丙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②是_____________,体现了激素调节的________调节;丙发挥作用后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继续发挥作用。(2)饥饿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丁增加,通过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生理过程),从而升高血糖。在调节血糖含量上,激素丁与胰岛素表现为__________作用。(3)探险队员缺水,饮水不足,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使位于________________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从而使相关激素分泌增加,其靶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探险队员的一名队员脚掌被一根很长的树枝扎入,队医担心会得“破伤风”,所以为他注射了破伤风抗毒素血清进行紧急预防。在免疫学上,破伤风抗毒素血清属于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调定点学说认为,人体存在体温调定点。假如人的体温调定点是37℃,当体温高于或低于37℃时,机体能通过相关调节使体温恢复到37℃左右。人体的体温调定点并非一成不变,如病菌、病毒感染等不利因素能引起人体产生致热原(EP),EP会引起体温调定点改变进而导致发热。(1)维持人体体温的热量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2)某人受病毒感染引起发烧,下图是他的体温测量记录,请结合调定点学说回答:①AB段病人常表现为皮肤血管收缩、骨骼肌颤栗等表现,并常伴有“害冷”的感觉,结合资料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图甲中BC段人体产热量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基本等于”)散热量。③CD段机体通过_____________细胞对病毒感染细胞发起攻击,并通过__________细胞产生的_____________快速消灭EP,使体温调定点恢复到正常体温。综上所述,体温调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机制。11.(15分)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新药物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是—种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不易挥发,60℃以上容易分解,主要从黄花蒿中提取。近年来又发现青蒿素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某科研小组按如下步骤进行了相关实验:①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②将等量癌细胞分别接种到4组培养瓶中,适宜条件下培养24h后除去上清液;③向4组培养瓶中分别加入等量含2、4、8、16μmol/L青蒿素的培养液,适宜条件下继续培养;④72h后统计并计算各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回答下列问题:(1)提取青蒿素时不宜使用水蒸气蒸馏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青蒿素_________的特点,可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现有四氯化碳(沸点1.5℃)和乙醚(沸点2.5℃),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__作为萃取剂,不选用另外一种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3)萃取青蒿素的过程应采___________加热;加热时常在加热瓶口安装回流冷凝装置,目的是__________。(4)科研小组进行上述②-④步骤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步骤③中需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答案解析】

有丝分裂是指一种真核细胞分裂产生体细胞的过程。有丝分裂分裂具有周期性,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从形成子细胞开始到再一次形成子细胞结束为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间期和分裂期。有丝分裂间期分为G1(DNA合成前期)、S(DNA合成期)、G2(DNA合成后期)三个阶段,G1期主要是合成复制所需的蛋白质及核糖体在增生;S期进行DNA的复制,染色体复制形成染色单体,一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两个DNA分子;G2期主要是细胞分裂期有关酶与纺锤丝蛋白质的合成。分裂期分为前、中、后、末,前期: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后期:着丝粒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末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核膜核仁重新形成,纺锤体消失,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题目详解】A、b→c属于M期,能观察到染色体,A正确;B、b→c属于M期,细胞两极之间的“赤道面”上出现环沟发生M期的后期,B正确;C、a→b为G2期,c→d为G1期,表示细胞周期的两个间隙期,C正确;D、d→a结束后染色单体形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不变,D错误。故选D。2、C【答案解析】

A、生物圈是地球表面不连续的一个薄层,A正确;B、酸雨中所含的酸主要是硫酸和硝酸,B正确;C、全球气候变暖使我国永冻土将融化,北方干燥地区将会进一步干旱,C错误;D、控制人口数量的关键是控制出生率,D正确。故选C。3、D【答案解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题目详解】A、甲和乙杂交所得的F1减数分裂时,来自甲、乙的Ⅰ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随机移向细胞的一极,可能产生4种基因型的配子,A正确;B、若丙Ⅰ染色体片段缺失,其自交后代出现不抗矮黄病植株,说明缺失片段包含B基因,即基因B位于Ⅰ染色体上,B正确;C、若基因B位于Ⅱ染色体上,甲与丙杂交,F1中的Ⅱ号三体BBb可产生B、BB、Bb、b四种配子,且比例为2∶1∶2∶1,与乙bb杂交,F2中抗矮黄病∶不抗矮黄病=5∶1,C正确;D、基因型为AaBb的品系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则B基因一定位于Ⅱ染色体上,D错误。故选C。【答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甲和乙杂交所得的F1减数分裂时,来自甲、乙的Ⅰ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随机移向细胞的一极,因此可能产生4种基因型的配子。(2)明确甲、乙、丙均为纯合品系,若基因B位于Ⅱ染色体上,则丙的基因型为BBB,甲与丙杂交,F1中的Ⅱ号三体应为BBb,减数分裂时,两条Ⅱ号染色体配对,不配对的Ⅱ号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的一极,可产生B、BB、Bb、b四种配子,且比例为2∶1∶2∶1。4、D【答案解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实验材料选择颜色较浅的,如苹果和梨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双缩脲试剂使用时应先加入A液造成碱性环境,再加入B液,肽键与铜离子反应生成紫色的络合物。(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实验过程需要用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4)DNA在酸性条件下沸水浴与二苯胺试剂反应会变成蓝色。【题目详解】A、检测脂肪实验常用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A错误;B、检测还原糖时不能用有色的西瓜汁,应选用无色的葡萄糖或者麦芽糖溶液作为实验材料,B错误;C、检测蛋白质时应向组织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B液,碱性条件下肽键与铜离子反应生成紫色的络合物,C错误;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鉴定DNA时应在酸性条件下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处理后呈蓝色,D正确。故选D。5、D【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了减数分裂、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用白眼雌果蝇(XrXr)和红眼雄果蝇(XRY)进行杂交实验,在正常性况下所得到的后代中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RXr,性状表现为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rY,表现型为白眼。但发现每2000个子代个体中,总出现一个白眼雌蝇和一个红眼雄蝇,说明后代中有的个体发生了变异。结合题干所给定的表格及选项进行解答。【题目详解】亲代红眼雄果蝇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即XR变为Xr那么后代中就会出现白眼雌果蝇,但再考虑基因突变的低频性,这种可能性不大,A错误;同理分析B选项也是错误的;亲代红眼雄蝇产生配子时X与Y染色体不分离,那么其配子为XRY和O,则后代的基因型为XRXrY和XrO,性状及性别表现分别为红眼雌性个体和白眼雄性个体,与事实矛盾,C错误;亲代白眼雌蝇产生配子时两个X染色体不分离,那么其配子为XrXr和O,则后代的基因型为XrXrY和XRO,性状及性别表现分别为白眼雌性个体和红眼雄性个体,与事实吻合,D正确;因此选D。【答案点睛】在有些问题不是能够直接从题干中获得足够多的信息时,结合题干信息和选项逐项分析,采用排除法做题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6、A【答案解析】

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如下: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的合成并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某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的活动,使胰岛B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素,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从而使血糖下降;当血糖下降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另一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的活动,使胰高血糖素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上升,并且下丘脑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发出神经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强,肾上腺素也能促进血糖上升。【题目详解】A、血糖升高,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进而会影响内环境的水平衡调节,A正确;B、低血糖时,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而且胰岛素也继续发挥生理作用,B错误;C、血糖浓度升高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还能通过下丘脑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C错误;D、用斐林试剂检测某人尿液出现砖红色沉淀,未必就能说明该人患有糖尿病,还需要进一步检查才能断定,D错误。故选A。【答案点睛】熟知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以及相关激素的生理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明确血糖平衡和水盐平衡调节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基因分离F2中TT、Tt、tt的比例为1:2:1(F2耐缺氮:不耐缺氮=3:1)不符合以F1为母本,品种乙为父本,子代抗病:不抗病=1:1;以F1为父本,品种乙为母本,子代抗病:不抗病=1:5减数精细胞(花粉)亲本遗传信息(亲本遗传物质、亲本DNA)【答案解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题目详解】(1)分析表格信息可知,子一代自交后代T_∶tt≈3∶1,因此遵循分离定律。(2)由表格信息可知,F2群体中HH、Hh、hh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总是1∶6∶5,如果按照基因分离定律,正常的分离比是1∶2∶1,因此不是典型的孟德尔遗传比例;如果基因型偏离是由于含有H基因的花粉成活率很低造成的,假设成活率是X,则具有活力的花粉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H∶h=X∶1,H花粉的比例是X/(1+X),子二代HH比例是1/2X/(1+X)=1/12,解得X=1/5,父本产生的可育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H∶h=1∶5,为验证上述假设,设计测交实验,以子一代为父本,以品种乙(hh)为母本进行测交实验,若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比例是Hh(抗病)∶hh(不抗病)=1∶5,则上述假设正确,反之有误;或者以子一代为母本,以品种乙(hh)为父本进行测交实验,若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比例是Hh(抗病)∶hh(不抗病)=1∶1,则上述假设正确,反之有误。(3)①P1编码抑制花粉发育的毒性蛋白,P2编码能解除该毒性蛋白作用的保护性蛋白,花粉是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因此F1带有H基因花粉成活率低的原因是P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表达,因而含有H基因的花粉成活率很低,而P2在精细胞或花粉细胞中表达。②由题意知,P1编码抑制花粉发育的毒性蛋白,使含有H的精子的成活率低,P2编码能解除该毒性蛋白作用的保护性蛋白,意义是使亲本遗传信息(亲本遗传物质、亲本DNA)更多地传递给子代。【答案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学会根据子代的表现型比例推测是否遵循分离定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根据自交后代的性状偏离比现象推测性状偏离比产生的原因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学会演绎推理的方法设计遗传实验验证提出的假设、预期结果、获取结论也是本题的考查点。8、发酵用的酵母菌是葡萄皮上附着的野生型酵母菌蛋白质水解为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酒、香辛料、盐碳源、氮源对氨基苯磺酸玫瑰红亚硝胺盐过多抑制了乳酸菌发酵【答案解析】

1、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2、腐乳的制作过程主要是: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3、泡菜的制作原理:(1)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2)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对比,可以大致估算出亚硝酸盐的含量。【题目详解】(1)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是附着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不需要接种相应菌种。在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乙酸,反应式为:。(2)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各种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眆酸,小分子更易被人体吸收;酒、香辛料、盐在腐乳的发酵过程都能起到防腐作用;毛霉能在豆腐块上生长,是因为豆腐块能为其提供无机盐、水、碳源、氮源等四大类基本营养物质。(3)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需要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物质。亚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还会转变为致癌物质亚硝胺。若制作的泡菜特别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盐过多抑制了乳酸菌发酵。【答案点睛】本题考查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9、大脑皮层促进抑制负反馈不能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拮抗下丘脑肾小管和集合管抗体【答案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水盐调节、体温调节、血糖调节、体液免疫的相关知识。据图分析:图中甲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乙为促甲状腺激素,丙为甲状腺激素,丁为胰高血糖素。图中①②分别是促进和抑制作用,表现为负反馈调节。【题目详解】(1)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下丘脑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产生促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甲状腺产生甲状腺激素,故作用①是促进。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体现了激素调节的负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了,不能继续发挥作用。(2)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从而升高血糖。胰岛素降低血糖,故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表现为拮抗作用。(3)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使位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水分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从而使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强,使渗透压下降,以维持水分的平衡。(4)在免疫学上,破伤风抗毒素血清属于抗体,能快速与抗原发生抗原抗体免疫反应。【答案点睛】反馈是指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负反馈调节就是指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反作用,使得输出的信息减弱。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是正反馈调节。10、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下丘脑病毒感染产生的致热源(EP)使人体体温调定点升高至40℃左右,低于调定点的体温刺激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一方面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冷觉,另一方面传至下丘脑再经传出神经引起皮肤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和骨骼肌颤栗以增加产热使体温迅速升高基本等于效应T细胞浆细胞(效应B细胞)抗体神经—体液—免疫【答案解析】

体温调节的过程:2、识图分析可知,图中AB段表示由于细菌感染导致体温调定点上移,BC段病人的体温调定点水平约为40℃,此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CD段病人大量出汗导致体温调定点下移。【题目详解】(1)体温调节过程中的产热器官主要是骨骼肌和肝脏,通过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其中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对于恒温动物来讲,热能用于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2)①根据题意可知,病毒感染产生的致热源(EP)使人体体温调定点升高至40℃左右,图中AB段是由于细菌感染导致体温调定点上移的过程,使正常体温相当于寒冷刺激,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一方面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冷觉,另一方面传至下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