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进度知识点_第1页
初三物理进度知识点_第2页
初三物理进度知识点_第3页
初三物理进度知识点_第4页
初三物理进度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oodisgood,butbettercarriesit.

精益求精,善益求善。Goodisgood,butbettercarriesit.

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初三物理进度知识点初三物理进度知识点初三物理进度知识点PAGEPAGE10初三物理进度知识点PAGE天材教育学科部第一部分物理的兴趣:中学物理主要分为五大部分:声学、光学、力学、电磁学、热学。其实,生活中的好多例子都与物理息息相关,能不能举出来几个例子来。听说过马德堡半球实验吗?对此有所了解吗?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道理?这个东西有多重?为什么不同的物体,重量一般是不同的?在日常生活中,一杯水中,放入一片纸片和一块铁,知道谁会浮上来?有些谁会沉下去?为什么?万吨巨轮可以在水面上航行,为什么?水在纸制的“锅”里烧开,水烧开了,而纸没烧着。一怀热水冒“白气”,冰棍也冒“白气”。冬天能看到口中吐出的“白气”,夏天却看不到。物理并不难,做生活得有心人,并且多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注意分析。物理一点都不抽象,很形象的。第二部分学习物理的作用考好试!(当然了,不考试好试老师要批评,家长要责怪的):可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声,光,电,磁,热,原子等等:利用物理知识为人类服务:利用物理知识预防灾难:第三部分怎样才能学好物理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天材教育学科部2.联系生活,多思考:3.理解教材知识,认真听讲,做好笔记:4.多做题,熟能生巧:第四部分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停止。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传声。声波:发声体振动会使传声的空气的疏密发生变化而产生声波。声速:声音的传播快慢。决定声速快慢的因素:1、介质种类。2、介质温度(空气温度越高,速度越快)。记住:15℃速度340m/s。几种物质中的声速几种物质中的声速空气(15℃)

340空气(25℃)

346软木

500煤油(25℃)

1324蒸馏水(25℃)

1497海水(25℃)

1531铜(棒)

3750大理石

3810铝(棒)

5000铁(棒)

5200分析:通过分析上表,可得到以下与声相关的结论:①不同的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相同.②气体传播速度<液体传播速度<固体传播速度.③对同种介质而言,温度越高声音传越播快,如空气.1.鼓、锣、钟、琴等物体,正在说话的喉头,都能发现它们在振动。声音由振动的物体发出的不振动的物体是不会发出声音的。天材教育学科部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注意:物体振动不一定发声)并不是所有声音我们人都能听到(20-20000Hz)超声波,次声波2.常见物体的发声原理人发声——利用声带的振动笛子发声——空气柱振动蜜蜂、蚊子——利用翅膀的振动古琴、二胡等——利用琴弦振动发声3.声波在界面的反射声音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较大的障碍物时,会被障碍物的界面反射,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特别注意:人耳只能区分相隔0.1s以上时间的两个声音。人耳要将原声和回声区别开来,人耳到障碍物的距离为:4.回声测距的原理其中t为发声到听到回声的时间。记下发声时刻和听到回声时刻,就可计算发声处到障碍物的距离。注意v声在不同介质中是不同的。二、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的学习使同学们知道声音的高低用音调表示。女高音就是音调高男低音就是音调低。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声源1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它反映振动的快慢,频率高,物体振动快。频率高,音调高。空气柱越短,声调越高,反之越低琴弦越紧,发出的音调越高反之越低细弦比粗弦发出的音调高反之越低2、响度反映声音的大小响度的大小与振幅有关,还与离声源距离有关,越远声音越弱。天材教育学科部3、音色也叫音品,是发声体的不同而造成的,我们可以根据音色不同,从而区别不同的声音。(二)、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声音的传播条件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我们将会听到闹钟声音逐渐减小,最后消失。若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则闹钟的声音又会逐渐增大。以上现象说明了闹钟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事实表明,声音必须通过一定的物质(如空气)才能传播出去。不仅仅空气能传播声音,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真空不能传声。例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切正在振动的物体都能发声并被人所听到B.人讲话是由于空气振动而发出声音C.钓鱼时,说话声和脚步声都会吓跑鱼,这表明水能传声D.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2、人怎样听到声音发声物体的振动使它附近的空气时而变密、时而变疏,就在空气中形成了疏密相间的状态,并且不断地向远方扩展,这就叫做声波。声波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过其他组织刺激听神经,把这种信号传递给大脑,就产生了听觉。3、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快慢不同。声音的传播还会受到温度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气体中的声速小于液体和固体中的声速。4、声波在界面的反射声音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较大的障碍物时,会被障碍物的界面反射,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天材教育学科部特别注意:人耳只能区分相隔0.1s以上时间的两个声音。人耳要将原声和回声区别开来,人耳到障碍物的距离为:5、回声测距的原理其中t为发声到听到回声的时间。记下发声时刻和听到回声时刻,就可计算发声处到障碍物的距离。注意v声在不同介质中是不同的。例2、站在空教室里讲话,声音为什么特别响?教室内坐满同学时这种感觉减弱,为什么?乐音和噪音:超声波的应用:医学上诊断:三、噪音天材教育学科部凡是妨碍人们学习、工作、生活和其它正常活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物理学上,凡是发声时振动无规律的声音都是噪声,噪声的计量涉及到声强的单位-分贝了解噪声的危害,减弱噪声可以下方面着手:1、在声源处减弱—消声2、在传播过程处减弱吸声3、在耳朵处减弱隔声习题一、选择题:1.在音乐会上,男中音在放声高唱,女高音在小声伴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男中音的音调高,响度大; B男中音的音调高,响度小;C男中音的音调低,响度大; D男中音的音调低,响度小。2.人耳能听到的声音范围主要取决于声音的()A响度 B频率 C音调 D音色3.成语“掩耳盗铃”是在那个过程中减弱噪声()A声源处 B传播过程中 C接收处 D)无法判断4.音调不同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A低音传播速度比高音快; B高音传播速度比低音快;C高音传播速度和低音传播速度相同;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5.如图所示,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A.减弱声音的反射B.增强声音的反射C.提高声音的音调D.为了美观好看7.用一软橡胶棒以不同的力轻敲同一个音又,所产生的声音将有不同的是A.频率B.音调C.响度D.音色8.医生用听诊器能够清楚地听到病人胸腔内的声音,是因为听诊器可以A.提高声音的音调B.减少声音的分散,提高响度C.降低声音的音调D.增强音色9.要想提高二胡的音调,胡琴的弦应当A.松一些B.紧一些C.松紧不变,但用力拉弦D.松紧不变,快速拉弦10.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的是[]A.用光将鱼吸引到渔网中B.鱼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走C.在岸上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D.在岸上听到波浪拍击岸上的岩石发出的轰鸣声11.声音在以下几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大的是A空气 B水 C酒精 D钢管12.在雷雨天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光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A.雷声晚发生B.闪电离人近C.闪电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大得多D都不正确13.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入耳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声学和光学小结声学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停止。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传声。声波:发声体振动会使传声的空气的疏密发生变化而产生声波。声速:声音的传播快慢。决定声速快慢的因素:1、介质种类。2、介质温度(空气温度越高,速度越快)。记:声音在15℃的空气中速度于:340m/s。结论:①不同的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相同.②气体传播速度<液体传播速度<固体传播速度.③对同种介质而言,温度越高声音传越播快,如空气.声波在界面的反射声音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较大的障碍物时,会被障碍物的界面反射,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特别注意:人耳只能区分相隔0.1s以上时间的两个声音。人耳要将原声和回声区别开来,人耳到障碍物的距离为:回声测距的原理:记下发声时刻和听到回声时刻,就可计算发声处到障碍物的距离。注意v声在不同介质中是不同的。二、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用音调表示。女高音就是音调高男低音就是音调低。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声源1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它反映振动的快慢,频率高,物体振动快。频率高,音调高。空气柱越短,声调越高,反之越低琴弦越紧,发出的音调越高反之越低细弦比粗弦发出的音调高反之越低2、响度反映声音的大小响度的大小与振幅有关,还与离声源距离有关,越远声音越弱。3、音色也叫音品,是发声体的不同而造成的,我们可以根据音色不同,从而区别不同的声音。三、噪音凡是妨碍人们学习、工作、生活和其它正常活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物理学上,凡是发声时振动无规律的声音都是噪声,噪声的计量涉及到声强的单位-分贝。减弱噪声可以下方面着手:在声源处减弱—消声;在传播过程处减弱吸声;在耳朵处减弱隔声光学基础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能够在其中传播的透明物质(例如:空气、水、玻璃等),叫光的介质。实验证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只有在真空或同一种均匀媒质里传播的路线才是直的。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的特点,我们在研究光的行为的时候,用一条直线来代表一束光的传播,这样的直线叫光线。在作图时给光线标上箭头来表示它的传播方向。2.光速一般取光速c=3.00×1083.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媒质中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它成像在光屏上,是倒立的实像。小孔成像所成物体的像根小孔的形状无关。成像的大小跟物体、光屏到小孔的远近有关。物体离小孔越近、光屏离小孔越远,所成的像就越大。成像的清晰度跟孔径、物距、像距的大小有关。孔径较小、物离孔较远、屏离孔较近的时候,光凭上成的像比较清晰;反之,像不太清晰,甚至十分模糊。4.日食与月食日食和月食就是光沿直线传播所造成的现象。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它的影子投射到地球表面上,在该区域就发生了日食;若月球运行到地球背后,进入地球的本影里,就发生了月食。二.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1.什么叫光的色散?复色光分解成单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白光是由其中其中单色光混合而成,是复色光,白光通过棱镜发生色散,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2.什么是色光三原色?红、绿、蓝三种色光点叫做色光的三原色。3.混合颜料的颜色是怎样决定的?颜料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光学——透镜成像一、透镜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分类:1、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2、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两个焦距立、一个光心。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二、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