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作业指导书TOC\o"1-2"\h\u25138第一章工业废水处理概述 3173421.1工业废水来源及分类 3149981.2工业废水处理的目的与意义 3222201.3工业废水处理的基本原则 418011第二章物理处理技术 460842.1格栅与筛网过滤 4156742.2沉淀与澄清 4209872.3离心分离 5199022.4油水分离 54116第三章化学处理技术 5156493.1中和法 5232933.2氧化还原法 6201723.3沉淀法 656083.4吸附法 630956第四章生物处理技术 717944.1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7222214.2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7232864.3混合生物处理技术 737894.4生物膜法 88578第五章高级氧化技术 8207755.1Fenton氧化法 8295995.2光催化氧化法 8322365.3低温等离子体氧化法 9143575.4电催化氧化法 913277第六章废水中有害物质的处理 9249386.1重金属处理技术 9222816.1.1概述 962836.1.2常见处理方法 9218466.2染料废水处理技术 1086246.2.1概述 10246746.2.2常见处理方法 10300096.3农药废水处理技术 10203206.3.1概述 1052736.3.2常见处理方法 10125036.4有机溶剂废水处理技术 1091056.4.1概述 1149806.4.2常见处理方法 1120551第七章废水回用与资源化 1116127.1废水回用技术概述 11104867.2回用系统设计 1151807.2.1设计原则 11133927.2.2设计内容 11233757.3废水资源化技术 1225107.4回用标准与监测 12103227.4.1回用标准 12208507.4.2监测 1232762第八章工业废水处理设施运行与管理 1238008.1设施运行维护 1226358.1.1检查与维护频率 12311068.1.2维护内容 13148758.1.3维护方法 13298878.2处理效果监测 1366448.2.1监测项目 1329828.2.2监测频率 13124358.2.3监测方法 14148328.3安全生产管理 14171158.3.1安全生产制度 14206768.3.2安全生产培训 1497248.3.3安全生产检查 14324258.3.4应急预案 14112818.4节能与环保措施 14318028.4.1节能措施 14180638.4.2环保措施 1411091第九章工业废水处理工程案例 1454239.1某化工企业废水处理工程 1594249.1.1项目背景 1533969.1.2废水处理工艺 15207549.1.3项目效果 1511759.2某电镀企业废水处理工程 15189229.2.1项目背景 1510829.2.2废水处理工艺 15308749.2.3项目效果 15110049.3某食品加工企业废水处理工程 16145959.3.1项目背景 16256909.3.2废水处理工艺 16213169.3.3项目效果 1682299.4某制药企业废水处理工程 16264549.4.1项目背景 16225849.4.2废水处理工艺 166099.4.3项目效果 1723789第十章工业废水处理发展趋势与展望 17508610.1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创新 172616910.2废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 172683010.3废水处理行业政策法规 17577510.4工业废水处理市场前景 17第一章工业废水处理概述1.1工业废水来源及分类工业废水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其主要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工艺废水:这类废水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产品、半成品和副产品等物质的水解、氧化、还原等化学反应所产生的水体。(2)设备冷却水:工业生产过程中,设备运行产生的热量需要通过冷却水进行散热,这部分水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污染。(3)清洗废水:清洗设备、原料、产品等过程中产生的废水。(4)生活污水:企业内部员工生活产生的废水。根据废水中污染物性质的不同,工业废水可分为以下几类:(1)有机废水:含有大量有机物的废水,如食品加工、酿造、制药等行业产生的废水。(2)无机废水:含有大量无机物的废水,如电镀、化工、采矿等行业产生的废水。(3)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含有重金属、氰化物、酚类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4)放射性废水: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水。1.2工业废水处理的目的与意义工业废水处理的目的在于:(1)保护环境:减少工业废水对水体、土壤、空气等环境的污染。(2)资源化利用:通过处理回收废水中的有用物质,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3)保障人体健康:减少工业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4)促进可持续发展:降低工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工业废水处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减少环境污染:工业废水处理后,可以降低对水环境的污染负荷,减轻水体富营养化现象。(2)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对废水进行处理,可以回收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3)促进经济增长:废水处理后,部分企业可以实现废水零排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4)保障人体健康:减少工业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1.3工业废水处理的基本原则工业废水处理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源头减量: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废水的产生,降低废水处理负担。(2)分类处理:根据废水的性质和污染物种类,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3)全过程控制:从生产源头到末端排放,对废水处理过程进行严格监控和管理。(4)技术创新:积极研发和应用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提高处理效果。(5)循环经济:实现废水处理后资源的回收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第二章物理处理技术2.1格栅与筛网过滤物理处理技术中的格栅与筛网过滤是工业废水处理的基本手段之一,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一系列具有一定间隙的格栅或筛网,拦截、去除废水中较大颗粒的悬浮物、漂浮物和悬浮固体。格栅与筛网过滤主要应用于预处理阶段,以减轻后续处理单元的负担。格栅按形状可分为平板格栅、曲面格栅和转鼓格栅等,其拦截效果取决于格栅间隙的大小。工业废水处理中,应根据废水性质和悬浮物的粒径选择合适的格栅间隙。筛网过滤设备主要包括振动筛、滚筒筛和转鼓筛等,其过滤效果取决于筛孔尺寸和筛网材质。2.2沉淀与澄清沉淀与澄清是利用重力作用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下沉,实现固液分离的一种物理处理方法。沉淀与澄清处理主要包括沉砂池、初沉池和二沉池等。沉砂池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无机颗粒,如泥沙、煤灰等。初沉池主要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降低废水的SS(悬浮固体)浓度。二沉池则用于活性污泥法等生物处理过程中的污泥沉淀。澄清池是一种将沉淀与澄清相结合的处理设备,其结构主要包括澄清区、沉淀区和污泥浓缩区。澄清池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澄清区的水力条件,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充分碰撞、凝聚,形成絮体,然后在沉淀区下沉,实现固液分离。2.3离心分离离心分离是利用离心力实现废水中的固液分离的一种物理处理方法。离心分离设备主要包括旋流器和离心机等。旋流器是一种结构简单、处理能力强的离心分离设备,适用于处理含细小悬浮物的废水。离心机则具有较高的分离效果,适用于处理含有较高浓度悬浮物的废水。离心分离的工作原理是:废水在高速旋转的设备内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固体颗粒因密度大于水而向外壁移动,实现固液分离。离心分离具有处理速度快、占地面积小、操作简便等优点。2.4油水分离油水分离是针对废水中油类污染物的一种物理处理方法。油水分离设备主要包括隔油池、斜板分离器和油水分离器等。隔油池是一种利用油水密度差实现油水分离的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废水在隔油池内缓慢流动,油珠上浮至水面,通过收集设施将油收集起来。斜板分离器则利用斜板提高油水分离效率,适用于含油量较高的废水处理。油水分离器是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油水分离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调节废水中的pH值,使油类污染物发生凝聚,然后在分离器内实现油水分离。油水分离器具有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操作简便等优点。第三章化学处理技术3.1中和法中和法是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将工业废水中的酸性或碱性物质进行中和处理,以达到去除废水中有害物质的目的。中和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酸碱中和:将酸性废水与碱性废水按适当比例混合,通过酸碱中和反应,使废水中的pH值达到中性。(2)投加中和剂:向酸性或碱性废水中投加适量的中和剂,如石灰、氢氧化钠等,使废水中的pH值达到中性。(3)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废水中的酸性或碱性离子进行交换,达到中和的目的。3.2氧化还原法氧化还原法是通过氧化剂或还原剂与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其转变为无害物质的一种处理方法。氧化还原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化学氧化法:利用氧化剂(如氯、臭氧、过氧化氢等)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氧化为无害物质。(2)化学还原法:利用还原剂(如硫酸亚铁、亚硫酸钠等)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还原为无害物质。(3)电化学氧化还原法:通过电解作用,使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3沉淀法沉淀法是通过向废水中投加化学药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质、胶体物质和部分溶解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不溶于水的沉淀物,从而实现去除有害物质的目的。沉淀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混凝沉淀法:利用混凝剂(如硫酸铝、聚合硫酸铁等)使废水中的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聚集成较大的絮体,便于沉淀去除。(2)中和沉淀法:通过中和反应,使废水中的金属离子与药剂发生反应,不溶于水的沉淀物。(3)盐析法:通过投加盐类药剂,使废水中的蛋白质、油脂等物质发生盐析,形成沉淀。3.4吸附法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对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去除有害物质的目的。吸附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活性炭吸附法:利用活性炭的高孔隙率和表面活性,对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进行吸附。(2)离子交换吸附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废水中的有害离子进行吸附,实现去除有害物质的目的。(3)分子筛吸附法:利用分子筛的孔隙结构,对废水中的特定分子进行吸附。第四章生物处理技术4.1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在充足的溶解氧条件下,将工业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转化为无害物质的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将废水与活性污泥混合,通过曝气设备向混合液中提供充足的溶解氧,使好氧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活性污泥法具有处理效率高、适应性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生物膜法:利用生物膜上的好氧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生物膜法具有操作简便、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等优点,适用于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4.2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是在缺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厌氧消化、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和EGSB(膨胀颗粒污泥床)等工艺。厌氧消化:将废水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消化,厌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沼气、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厌氧消化具有处理效率高、产气量大等优点,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UASB和EGSB工艺:利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和膨胀颗粒污泥床,实现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在缺氧条件下的降解。这两种工艺具有处理效率高、适应性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4.3混合生物处理技术混合生物处理技术是将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和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充分发挥了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的优点,提高了处理效果和稳定性。混合生物处理技术主要包括A/O(厌氧/好氧)工艺、A2/O(厌氧/缺氧/好氧)工艺等。A/O工艺:将厌氧生物处理和好氧生物处理相结合,实现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在缺氧和好氧条件下的降解。A/O工艺具有脱氮除磷效果良好、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等优点。A2/O工艺:在A/O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缺氧区,实现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在厌氧、缺氧和好氧条件下的降解。A2/O工艺具有脱氮除磷效果更佳、适应性强等优点。4.4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利用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转化为无害物质的一种处理方法。生物膜法具有以下特点:(1)生物膜上的微生物种类丰富,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2)生物膜法抗冲击负荷能力强,适用于处理波动较大的废水;(3)生物膜法操作简便,维护成本低;(4)生物膜法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生物膜法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等工艺。这些工艺在处理工业废水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我国工业废水处理提供了有力支持。第五章高级氧化技术5.1Fenton氧化法Fenton氧化法是一种利用Fe^2和H2O2之间的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OH)的高级氧化技术。该技术在处理工业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某些无机污染物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Fenton氧化法的基本原理如下:(1)在酸性条件下,Fe^2与H2O2发生反应,Fe^3和·OH。(2)的·OH具有强烈的氧化性,能够将有机污染物氧化成CO2和H2O。(3)Fe^3在反应过程中逐渐被还原为Fe^2,从而形成一个循环。影响Fenton氧化法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有:pH值、H2O2浓度、Fe^2浓度、反应时间和温度等。5.2光催化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是一种利用光能激发催化剂,从而实现有机污染物降解的高级氧化技术。该技术具有无污染、低能耗、操作简便等优点。光催化氧化法的原理如下:(1)光催化剂在光的照射下,产生电子空穴对。(2)电子空穴对在催化剂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OH和O2·等活性氧。(3)活性氧将有机污染物氧化成CO2和H2O。目前常用的光催化剂有TiO2、ZnO、CdS等。影响光催化氧化法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光催化剂种类、光源强度、反应时间和温度等。5.3低温等离子体氧化法低温等离子体氧化法是一种利用等离子体中的高能电子、离子、自由基等活性粒子,对有机污染物进行氧化降解的高级氧化技术。该技术具有处理速度快、降解彻底、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低温等离子体氧化法的原理如下:(1)等离子体中的高能电子与气体分子发生碰撞,产生活性粒子。(2)活性粒子将有机污染物氧化成CO2和H2O。(3)等离子体中的高温有利于有机污染物的热解。影响低温等离子体氧化法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有:等离子体功率、反应时间、气体流量等。5.4电催化氧化法电催化氧化法是一种利用电极催化剂在电场作用下,对有机污染物进行氧化降解的高级氧化技术。该技术具有无污染、操作简便、降解速度快等优点。电催化氧化法的原理如下:(1)在电场作用下,电极催化剂表面的Fe^3被还原为Fe^2。(2)Fe^2与H2O2发生反应,Fe^3和·OH。(3)·OH将有机污染物氧化成CO2和H2O。影响电催化氧化法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有:电极材料、电流密度、反应时间、温度等。第六章废水中有害物质的处理6.1重金属处理技术6.1.1概述重金属废水是工业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含有汞、镉、铬、铅等有毒重金属。重金属处理技术的核心目标是降低废水中重金属的浓度,防止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6.1.2常见处理方法(1)化学沉淀法: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使重金属离子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从而实现去除。常用的化学药剂有硫酸盐、碳酸盐、氢氧化物等。(2)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再通过再生过程将其从树脂上洗脱。(3)电解法:利用电解过程使重金属离子在电极上还原或氧化,形成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从而实现去除。(4)生物法:利用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吸附、转化等作用,降低废水中的重金属浓度。6.2染料废水处理技术6.2.1概述染料废水具有色度高、毒性大、成分复杂等特点,处理难度较大。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关键是降解染料分子,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6.2.2常见处理方法(1)吸附法:利用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等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染料分子,达到去除效果。(2)化学氧化法:通过氧化剂(如臭氧、过氧化氢等)氧化染料分子,使其降解为无害物质。(3)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降解染料分子,实现废水处理。(4)光催化氧化法:利用光催化氧化技术,将染料分子氧化为无害物质。6.3农药废水处理技术6.3.1概述农药废水含有大量有机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较大危害。农药废水处理技术的关键是去除农药及其降解产物,降低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6.3.2常见处理方法(1)吸附法:利用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等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农药分子。(2)化学氧化法:通过氧化剂氧化农药分子,使其降解为无害物质。(3)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降解农药分子。(4)膜分离法:利用膜技术将废水中的农药分子分离出来。6.4有机溶剂废水处理技术6.4.1概述有机溶剂废水主要来源于化工、制药等行业,含有大量有机溶剂,具有毒性强、挥发性大等特点。有机溶剂废水处理技术的关键是回收和降解有机溶剂,降低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6.4.2常见处理方法(1)吸附法:利用活性炭、分子筛等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有机溶剂。(2)膜分离法:利用膜技术将废水中的有机溶剂分离出来。(3)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降解有机溶剂。(4)高级氧化法:利用高级氧化技术,将有机溶剂氧化为无害物质。第七章废水回用与资源化7.1废水回用技术概述废水回用技术是指将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水,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达到一定水质标准后,再次回用于生产或其他用途的过程。废水回用技术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这些技术不仅能够减少新鲜水资源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还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7.2回用系统设计7.2.1设计原则废水回用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满足生产工艺用水要求,保证回用水质达到相应标准;(2)提高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3)综合考虑废水处理技术与回用技术的匹配性;(4)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减少故障率。7.2.2设计内容废水回用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废水预处理:包括废水水质、水量调节,去除悬浮物、油脂等污染物;(2)主体处理工艺:选择合适的废水处理技术,如生物处理、膜处理等;(3)深度处理:针对特定污染物进行深度处理,如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等;(4)回用工艺:根据回用对象确定回用工艺,如循环水系统、绿化用水等;(5)监测与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废水处理效果及回用水质,保证系统稳定运行。7.3废水资源化技术废水资源化技术是指将废水中的有用资源进行回收利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资源回收:通过废水处理技术,将废水中的水资源进行回收利用;(2)能源回收:利用废水处理过程中的余热、余压等能源;(3)物质回收:将废水中的有用物质进行回收,如重金属、有机物等;(4)生物资源回收:利用废水中的微生物、植物等生物资源。7.4回用标准与监测7.4.1回用标准废水回用标准是根据回用对象及用途制定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质标准:根据回用对象的水质要求,确定回用水的水质标准;(2)水量标准:根据回用对象的水量需求,确定回用水的供应量;(3)技术标准:包括废水处理技术、回用工艺等方面的标准。7.4.2监测废水回用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废水处理效果监测:实时监测废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效果,保证出水水质达到回用标准;(2)回用水质监测:定期监测回用水质,保证回用水质满足回用对象的要求;(3)系统运行状况监测:监测废水回用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发觉并处理故障。通过对废水回用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我国工业废水处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为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今后的发展中,应继续优化废水回用技术,提高废水处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作出更大贡献。第八章工业废水处理设施运行与管理8.1设施运行维护8.1.1检查与维护频率为保证工业废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应根据设施的类型、规模和使用年限,制定详细的检查与维护计划。一般情况下,每月对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对关键部件进行重点监测。8.1.2维护内容维护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清洁:定期清理设备表面的污垢、锈迹等,保证设备外观整洁,提高设备运行效率。(2)润滑保养:对设备运动部件进行润滑保养,减少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3)紧固连接:检查设备连接部位,保证紧固可靠,防止设备故障。(4)电气检查:检查电源线路、控制系统等电气部分,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5)阀门检查:检查阀门的开闭状态,保证阀门工作正常。8.1.3维护方法维护工作应按照以下方法进行:(1)制定维护计划,明确维护时间、地点、内容、方法和责任人。(2)采用专业的维护工具和设备,保证维护质量。(3)对设备进行分区管理,明确各区域维护责任。(4)对维护过程中发觉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保证设备正常运行。8.2处理效果监测8.2.1监测项目工业废水处理效果监测主要包括以下项目:(1)水质指标: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悬浮物(SS)、氨氮(NH3N)等。(2)水量:处理水量、排放水量等。(3)设备运行参数:设备负荷、能耗、运行时间等。8.2.2监测频率监测频率应根据废水处理设施的类型、规模和水质要求来确定。一般情况下,每月至少对水质指标进行一次监测,对设备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测。8.2.3监测方法监测工作应按照以下方法进行:(1)采用专业的监测设备和分析仪器,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2)制定监测计划,明确监测时间、地点、项目和方法。(3)对监测数据进行记录、分析和评价,为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提供依据。8.3安全生产管理8.3.1安全生产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8.3.2安全生产培训对废水处理设施的操作人员、维护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8.3.3安全生产检查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保证废水处理设施安全运行。8.3.4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应急措施和应急流程,提高应对突发的能力。8.4节能与环保措施8.4.1节能措施(1)优化设备选型,提高设备运行效率。(2)采用高效节能的工艺技术,降低能耗。(3)加强设备维护,减少设备故障。(4)合理调整设备运行参数,实现节能运行。8.4.2环保措施(1)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环保法规,保证废水排放达标。(2)加强废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废水处理能力。(3)加强废水处理过程中的环保监测,及时发觉和处理环保问题。(4)采用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降低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污染风险。第九章工业废水处理工程案例9.1某化工企业废水处理工程9.1.1项目背景某化工企业主要从事化工产品的生产,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具有高浓度、高毒性、难降解的特点。为了满足国家环保要求,该企业决定对废水进行处理。9.1.2废水处理工艺该企业废水处理工程采用以下工艺流程:(1)预处理:对废水进行调节、中和、絮凝、沉淀等处理,去除悬浮物、重金属等污染物;(2)生化处理:采用A2/O工艺,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3)深度处理:采用活性炭吸附、反渗透等工艺,进一步提高废水处理效果;(4)污泥处理:对产生的污泥进行浓缩、脱水、稳定处理。9.1.3项目效果经过废水处理工程的处理,该企业废水排放指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有效地减少了污染物排放。9.2某电镀企业废水处理工程9.2.1项目背景某电镀企业主要从事金属表面处理业务,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重金属、氰化物等有害物质。为了保障环境安全,该企业对废水进行了治理。9.2.2废水处理工艺该企业废水处理工程采用以下工艺流程:(1)预处理:对废水进行调节、絮凝、沉淀等处理,去除悬浮物、重金属等污染物;(2)化学处理:采用氧化、还原、中和等化学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氰化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3)生化处理:采用好氧生化工艺,进一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4)污泥处理:对产生的污泥进行浓缩、脱水、稳定处理。9.2.3项目效果经过废水处理工程的处理,该企业废水排放指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有效降低了重金属和氰化物的排放。9.3某食品加工企业废水处理工程9.3.1项目背景某食品加工企业主要从事肉类、果蔬等食品的加工,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油脂、悬浮物、有机物等污染物。为了保护环境,该企业对废水进行了治理。9.3.2废水处理工艺该企业废水处理工程采用以下工艺流程:(1)预处理:对废水进行调节、絮凝、沉淀等处理,去除悬浮物、油脂等污染物;(2)生化处理:采用UASB好氧工艺,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3)深度处理:采用活性炭吸附、反渗透等工艺,进一步提高废水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 Section B 3a~3b Self check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上学期《细胞呼吸》教学设计
- Module 10 A holiday journey Unit 3 Language in use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
- Unit 2 Travelling -study skills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牛津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 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14 母鸡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 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3课 打开窗口天地宽教学设计 粤教版
- 《京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湘艺版(2012)音乐六年级下册
- 牙科吸痰护理操作规范
- 七年级生物上册 3.2.3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2 (新版)新人教版
- 2025年第六届中小学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测试题库及答案
- 高等数学全书教案完整版电子教案整本书教案最全单元教学设计1-10章全
- Q∕GDW 12152-2021 输变电工程建设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规程
- 云南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手册
- 纯滞后控制技术
- 初中生如何与父母相处(课堂PPT)
- 液动力PPT最终版
- 单位消防安全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登记表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 二级妇产医院标准
- 坊子实验小学《学情会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