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考历史大题答题与重难点汇总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33999cd78cfa96b5555a5e75ca58730/533999cd78cfa96b5555a5e75ca587301.gif)
![广东高考历史大题答题与重难点汇总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33999cd78cfa96b5555a5e75ca58730/533999cd78cfa96b5555a5e75ca587302.gif)
![广东高考历史大题答题与重难点汇总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33999cd78cfa96b5555a5e75ca58730/533999cd78cfa96b5555a5e75ca587303.gif)
![广东高考历史大题答题与重难点汇总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33999cd78cfa96b5555a5e75ca58730/533999cd78cfa96b5555a5e75ca587304.gif)
![广东高考历史大题答题与重难点汇总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33999cd78cfa96b5555a5e75ca58730/533999cd78cfa96b5555a5e75ca5873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高考历史大题答题与重难点汇总中国古代史(一)先秦时期'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混战,分封制崩溃,郡县制实行,经济:铁犁牛耕出现,私田出现,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形成、思想: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小农经济】特征: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具有脆弱性。(二)秦汉时期'政治上: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察举制),经济上:小农经济发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思想上:思想专制,儒学确立正统地位(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郡县制与分封制】说明:郡县制长官由皇帝任免,有利于中央集权;体现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重农抑商政策】特征:轻视商业、鄙视商人。影响:封建社会前期有利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后期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儒学正统地位】儒学政治化: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皇权理论化:董仲舒一天人合一、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思想。(三)隋唐时期'政治上: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V经济上:商业管理完善,城市中市坊分工明确,采用日中为市的制度、思想上:实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儒道佛相互融合【三省六部制与三公九卿制】说明:①三省分工明确,有利于加强行政效率;分割相权,加强皇权。②六部取代九卿意味着家国分离,体现政治制度的成熟。【科举制】内容: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标准'①相对公平公正,有利于人才的选拔②提供不同阶层向上流动的途径,有利于社会进步影响]③选官权力集中于中央,有利于中央集权④形成统一的政权向心力,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稳定⑤有利于文化思想的进步(四)宋元时期政治上:民族政权并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发展,科举制发展。(行省制)经济上:商品经济繁荣,城市繁荣社会上:市民阶层壮大思想上:思想活跃,理学兴起文化上:世俗文学兴起(宋词元曲),风俗画兴起(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科技上:科学技术领先世界,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的运用【北宋特征】特征:北宋重文轻武,科技文化发达,海外交流频繁,领先于世界;大题重点【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异同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世界观“天理”是万物的本源,三纲五常即是天理,“存天理、灭人欲”方法论格物致知反省内心,诚意正心,致良知特征:吸收佛道思想,形成新儒学;儒学的理论化、系统化、思辨化。(五)明清时期'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并达到顶峰。(明一内阁制,清一军机处)经济上:封建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外交上:奉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实行朝贡外交,形成“天朝上国”心态< 思想上:理学占统治地位,出现早期启蒙思想文化上:世俗文学进一步发展(明清小说)、科技上:总结性的科学巨著出现【内阁与军机处】组成:由皇帝亲信组成,秉承皇帝旨意,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性质:内阁一一咨询顾问机构;军机处一一跪受笔录,执行机构。【资本主义萌芽】表现:江南地区手工工场出现雇佣关系。【全面认识闭关锁国政策】认识:意味着中国与世界的主动隔绝,表现为“广州十三行”官方贸易和珠三角贸易仍在。注意:由于新航路开辟,中西方直接贸易往来,明清时期对外贸易范围和总量仍在扩大,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白银大量流入。广州作为唯一通商口岸,垄断中西方贸易,经济发展较快。影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与西方隔绝,落后世界潮流。二、近代以来中西方对比(一)16〜18世纪中:西方现代化的开始阶段思想:文艺复兴(14〜16世纪)、宗教改革(16世纪)、启蒙运动(17、18世纪)【核心一人文主义】经济:新航路开辟,“商业革命”、“价格革命”,殖民扩张<一 .政治:早期资本主义代议制建立(英一1689年君主立宪制,美一1787年民主共和制)科技:(17世纪)牛顿力学体系建立,自然科学诞生、世界影响:殖民掠夺(西、荷、英),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初现中国影响:中西方开始直接联系,贸易范围扩张,中国仍是世界贸易中心,在世界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白银流入中国。【人文主义的阶段特征】文艺复兴T宗教改革T启蒙运动反神学,主张个性解放-反教会,主张信仰自由-反对一切外在权威,理性衡量【四国政体的比较】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政体君主立宪制(虚君制)总统制共和制议会制共和制君主立宪制(实君制)国家元首国王总统总统皇帝产生方式世袭民众选举议会选举世袭权力中心议会总统议会皇帝行政权首相(内阁)总统总统宰相(皇帝任命)立法权议会国会(参议院+众议院)议会(参议院+众议院)议会(联邦议会+帝国议会)行政与立法关系首相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相互制衡总统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宰相对皇帝负责,不会议会负责议会两院关系下议院相互制衡参议院大于众议院联邦议会大于帝国议会特征议会中心注重分权与制衡君主派与共和派相互妥协的产物“议会装饰门面”的君主专制(二)18世纪中〜19世纪中后期西方的现代化与中国的对比西方现代化经济上: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政治上:资本主义代议制政体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并完善(法一1875年议会制共和制;德一1871(法一1875年议会制共和制;德一1871年实君制君主立宪;英一1832年议会改革)〈思想上:启蒙思想、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政治上:城市化兴起,世俗观念与习惯转变军事上:拥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世界影响:商品输出,殖民扩张,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中国对比'政治上: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封建社会衰落经济上: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一思想上:理学思想占统治地位,思想专制;早期启蒙思想出现科技上:传统科学进入总结阶段,自然科学尚未产生外交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广州十三行),朝贡外交,形成“天朝上国”心态总结:中西方差距出现,中国逐渐落后,为获得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开始现代化进程。19世纪40〜70年代:中国现代化的开始一一器物阶段西方:工业革命,商品输出,西方掠夺中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经济:中国经济结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耕织分离),民族资本主义产量年代)引进西方技术,兴起洋务运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逐渐沦为半殖半封社会,农民太平天国运动兴起西学东渐(自然科学),林、“魏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早期维新思想城市化(通商口岸),西方风俗文化传入,传统观念受冲击近代外交兴起中国:政治思想社会外交【自然经济解体】特征:耕织分离,纺织分离表现:①中国沿海地区解体快,内地仍然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②农产品出口增加,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被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传统手工业受冲击。(三)19世纪80、90年代〜20世纪初: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与中国的现代化•西方'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西方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政治:资本主义代议制成为时代潮流<「 . 一思想: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深入发展对世界:资本输出,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中国政治:民族危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兴起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政治运动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 思想:西学东渐(社会科学),维新思想,三民主义、社会:社会风俗观念剧烈变化,自大心态向自卑转变,崇洋媚外现象【西方工业化道路与经济体制】工业化道路:资本积累(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轻工业(工业革命)-重工业(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工业革命时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战后、二战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低关税)-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高关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发展历程】(1)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1848年《共产党宣言》,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2)从理论到实践:1870年巴黎公社,马克思主义政权尝试,引发欧洲无产阶级革命潮流。(3)从理想到现实:1917年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四)一战期间的中西方:20世纪10年代国际:一战导致西欧文明的没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政治:军阀混战,中日矛盾尖锐,民族危机深重中国:1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1912〜1919),无产阶级力量壮大、思想:新文化运动(1915〜1919年),马克思主义传播,实业救国思潮【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原因:①一战导致西欧文明的没落。②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五)20世纪20年代国际J一战结束后,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建立,西方社会经济虚假繁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中国J政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诞生,国民革命运动(国共合作)【思想:新三民主义(反帝反军阀)【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前者特征:简单粗暴,采取强制措施过渡到共产主义。后者特征:利用市场与货币关系,将市场经济与国家控制相结合,“国家资本主义”。【新三民主义】内容:明确提出反帝反军阀;明确与共产党和苏联合作。(六)20世纪30年代国际1929〜1933年西方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苏联斯大林模式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工业化成就突出中国'政治上:内忧外患(国共对峙,日本侵华)〈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思想上:毛泽东思想形成【斯大林模式】特征: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影响:积极一一短期内工业化成就突出。消极一一剥削农民,压抑地方和企业自主权,导致生产积极性低。造成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成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苏联工业化的资金来源】'①农业集体化、企业国有化<②计划经济体制、③厉行节约、艰苦奋斗【经济危机与斯大林模式】1928年苏联进行工业化,西方出现经济危机生产过剩,苏联低价购进大量技术和设备;斯大林模式工业化的巨大成就为西方国家干预经济提供借鉴。【罗斯福新政】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胡佛自由放任政策失败;凯恩斯主义影响;斯大林模式的巨大成效。特征:国家干预经济。评价:未能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但减缓了危机造成的伤害,避免美国走向法西斯道路;开辟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扩大政府职能。实质:在未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全面认识“货币贬值”】'①放弃金本位,实行货币贬值,有利扩大出口,减轻债务,缓解经济危机造成的生产过剩<②各国大打“货币战”、“贸易战”,造成国际局势紧张、③二战后各国开始重建战后金融和货币体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原因】原因:南京国民政府鼓励和支持: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币制改革【1927〜1937年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主工口 [革命道路一城市中心(苏联道路)到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表现:《[革命理论一马克思主义到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左倾与右倾】左倾:自大、激进 右倾:自卑、保守妥协(七)20世纪40年代(二战结束前)•国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美苏中等国形成同盟关系,美国支持中国抗战;•中国"政治上:抗日战争,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济上:民族经济萎缩【理解抗日战争】①抗日战争是国共第二次合作,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战。②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一部分,受到美国、苏联支持。(八)20世纪40、50、60年代(二战后)国际'两极格局,美苏争霸,冷战局面形成美国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霸主地位确立,. 一一 一 一 战后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建设福利国家,经济出现“黄金时代”、战后苏联斯大林模式弊端暴露,赫鲁晓夫改革中国'政治上: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初步建立。经济上:照搬苏联,实行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为工业化奠定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进行“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衡。一思想上:“左”倾思想出现,“双百”方针(1956年)外交上:50年代,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加入社会主义阵营,美国敌视、封锁中国,中美对峙;针对新兴国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对峙,确立“三个世界”理论。【冷战】表现:美国苏联政治杜鲁门主义经济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北约华约【马歇尔计划的影响】'①帮助西欧复兴经济,从而在经济、政治上控制西欧〈②稳定资本主义阵营,遏制苏联扩张③增加美国出口,西欧成为美国市场,促进战后繁荣【战后以美国为中心的经济体系一一两大体系三大组织】两大体系内容特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金本位,“两挂钩一固定”,美元中心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贸易体系关税与贸易体系重建贸易规则,促进贸易自由化评价:①确立了美国的世界经济中心地位,成为世界霸主②使世界经济走向体系化、制度化,促进经济全球化【凯恩斯主义一一国家干预经济】'①国有化表现:{②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增加社会支出、增加社会福利、③货币政策:超发货币,适度“通货膨胀”【斯大林模式对中国的影响】积极:照搬苏联,中国实行计划经济;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为工业化奠定基础;进行三大改造,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956年)。消极:1958年,进行“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衡和经济困难。【50、60年代的中美对峙】原因: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加入社会主义阵营;美国敌视、包围、封锁中国;苏联援助中国。表现: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台湾问题。(九)20世纪70年代国际'美国霸主地位动摇,西欧、日本崛起,多极化出现;美苏争霸,苏联扩张〈西方经济出现“滞胀”,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混合经济”、苏联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发展重工业,军事实力增长,但经济逐渐停滞中国J政治上:文化大革命,阶级斗争,“左”倾思想发展[外交上:中美关系正常化,恢复联合国席位,外交取得重大突破【美国霸主地位动摇的表现】'①美国经济“滞胀”,经济实力下降②欧共体、日本崛起,与美国三足鼎立,冲击美国霸主地位<③布雷顿森林体系动摇④陷入越南战争泥潭、⑤美苏争霸,苏联扩张带来威胁【“混合经济”】表现:国家减少干预,将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私有化、减少财政支出、缩减社会福利、降低税收、货币紧缩)【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原因:美国霸主地位衰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中苏关系恶化,”共同的敌人”。标志: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影响: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各国与中国建交,外交空间增加。(十)20世纪80年代国际J美苏争霸,苏联全面收缩[美国经济恢复发展;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政治上:重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经济上: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特区建立)一思想上:“双百”方针恢复教育上:高考恢复,“科教兴国”战略社会上:计划生育政策,户籍制度改革【80年代改革和苏联新经济政策的相似点】'①所有制:从单一公有制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相结合②经营制:从国家控制到扩大企业和个人的自主权③分配制:从平均主义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向相结合(十一)20世纪90年代至今国际J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全球化趋势加强;190年代美国出现“新经济”,经济繁荣国内改革开放深化,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90年代浦东开发,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一一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所有制度、经营制度和分配制度上进行变革。90年代: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三、历史史观一、全球史观: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历程(如世界市场形成)二、文明史观:人类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如工业革命);文明的交流与碰撞三、社会史观: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群体的变化(如中华民国时期崇洋媚外)
四、近代化(现代化)史观:’政治上: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工业化、机械化思想上:民主、理性、科学四、近代化(现代化)史观:、社会上:城市化实践运用1.(2014年广一模)(24分)书籍史是研究、揭示书籍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专门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50年〜1956年全国图书出版统计表[种数:种;印数:万册(张);印张数:千印张]年份种数印数印张数合计其中:新出195012153704927463590988195118300137257033012625861952136927940785661698351195317819992575421213434719541776010685939132509035195521071131871079142798277195628773188041784374316681——据彭俊玲、曾辉《从版本图书看中国五十年代的图书出版业》(1)宋代是我国书籍印刷史上的极盛时期,为后世书籍印刷树立了楷模风范。简要说明宋代书籍印刷发展的原因。(4分)(2)晚清时期是中国书籍印刷走向近代化的重要时期。简述这一时期中国书籍印刷走向近代化的条件。说明这一时期书籍印刷发展对社会的影响。(10分)10(3)根据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图书出版发展的总体趋势,并分析这一趋势出现的原因。(6分)2.(2010年)(28分)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社会群体的兴衰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市民群体在宋代有较大发展,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史实,简述市民群体的发展对宋代文学艺术的影响。(6分)(2)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早期的留学生主要前往欧美,20世纪初兴起留日热潮。为何日本此时成为中国人留学的主要目的地?(8分)(3)近代中国工人群体产生于19世纪中期。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工人阶级为何能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20世纪50年代中国工人地位大幅提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9分)11(4)中国“农民工”群体在1978年后迅速扩大,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2013年广一模)(26分)在中美两国长期交往的历史中,两种对立的中国观在美国曾交替出现。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784年以前,美国与中国没有直接的往来。尽管美国人对中国非常陌生,但也还大致形成了对中国的初步印象,把中国看成一个文明礼仪之邦,表现出尊敬和羡慕,这一时期美国的中国形象是积极和美好的。1784年“中国皇后号”来华后,美国人开始有机会亲眼目睹中国的“庐山真面目”,他们发现眼见的中国与耳闻的中国相去甚远,顿令第一批美国商人产生一种失望感。材料二“我们有像中国那样忠诚的战友,它有着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中国依靠其吃苦耐劳、足智多谋的人民,将十倍地报偿我们以前给它的援助。”长期以来一直备受美国蔑视和施舍的中国人迎来了最佳时光……其影响至今仍清晰可见。材料三伴随着朝鲜战场烽烟四起,成吉思汗的好战形象重新在美国人脑海中浮起,中国被视为莫斯科的“傀儡”和忘恩负义的“侵略者”。中国在美国的形象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皆据王立新《试论美国人中国观的演变(18世纪一1950)》(1)阅读材料一,指出1784年以前美国人可能通过哪些渠道了解中国。“中国皇后号”来华后,中国社会的哪些现象可能“令第一批美国商人产生一种失望感”?(8分)(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观?简要分析这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观形成的原因。(6分)12(3)阅读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中美国人的中国观,并简述其形成背景。(8分)(4)谈谈你对“美国人中国观”的认识。(4分)(2011年)(27分)在探讨“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问题时,某同学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计划经济思潮,并摘录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探究。材料许多人“对苏俄表示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事鼓吹,以为苏俄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据《东方杂志》(1933年)“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据《申报月报》(1933年)“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据《独立评论》(1934年)(1)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20世纪30年代计划经济思潮在中国兴起的原因。(6分)13(2)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并简述这一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影响。(10分)(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经济调整之风。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8分)(4)通过上述探究学习,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3分)5.(2014年广一模)(28分)二战后,“现代化研究”在西方产生。学者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涉及到经济领域的工业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以及价值观念领域的理性化的互动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以现代化为主题的体系下,世界近现代史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4〜15世纪,现代化的准备或酝酿阶14段;16〜18世纪,现代化的启动阶段,即现代化过程在西方国家发起;18世纪晚期以后,现代化在西方国家的成熟与发展阶段;19世纪,现代化的全球扩张阶段;20世纪中叶以后,现代社会出现新的转型迹象。——据钱乘旦《以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近现代史新的学科体系》(1)指出16〜18世纪,英国现代化启动的具体表现。(6分)20世纪20〜30年代,苏联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概括其在经济领域的主要特点,分析其对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影响。(10分)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新的变化,分析新变化出现的原因。(6分)20世纪80年代,我国史学界掀起“现代化研究”的高潮,指出其历史背景。(6分)(2013)(27分)有学者在研究世界经济贸易关系时提出了以下论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说课稿(1)新人教版必修1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 第4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 第1节 微专题6 多角度认识原电池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2024-2025年高中化学 专题4 微专题3 常见气体制备装置说课稿 苏教版必修1
- 2024-2025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科学的长足进步说课稿 华东师大版
- 4同学相伴 第二课时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 10 爱心的传递者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 枣庄高新区合作协议纠纷
- 污水处理厂运营监管协议书(2篇)
- 2025模具租赁合同范本(含模具设计定制服务)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建筑产业借款合同
-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压轴题练习
- 【人教版化学】必修1 知识点默写小纸条(答案背诵版)
- 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原卷版)
- 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无人机驾驶(植保)项目)选拔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卷(10)-江西省(解析版)
- 《奥特莱斯业态浅析》课件
- 2022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县乡卷)及答案解析
- 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教学大纲分享
- 养殖场兽医服务合同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HR六大板块+三支柱体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