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寒假阶段性网课学习质量监测(一)九年级语文考试时间:3月14日上午总分:100分(书写3分)时间:80分钟说明:亲爱的同学们,请按照中考要求独立完成,做完后请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提交,不得延后或者提前提交,未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老师可以拒绝批改。班级:学号:姓名: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关隘(ai)拘泥(ni)庖丁解牛(pdo)勤能补拙(zhuo)B.缝隙(xi)耕耘(yun)参差不齐(ci)恍然大悟(huang)C.感慨(kdi)搓捻(nian)哑口无言(ya)混为一谈(hun)D.啄食(zhuo)贮:畜(zhu)忍俊不禁(jin)逝者如斯(sh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催残烂漫两鬓斑白呼朋引伴B.朗润静谧花枝招展漂泼大雨C.缥缈竦峙神米奕奕翻来覆去D.踌告遮蔽披蓑戴笠各得其所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每年节,我家里总是人头济济,老家的亲戚们都来了,大家凑在一起,可热闹了。B、这是我们的秘密,你怎么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宣扬呢?C、我们不要把精力全放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而要从大局出发,大处着眼,统筹规划。D、数学课上,我解出了一道极其复杂的几何题,老师对我夸赞有加,同学们也对我连声诺诺。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多年教学实践表现: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节课成功的重要标准B、这次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据有关部门保守估计,应该在四千万元以上。C、通过这次农场参观活动,使每一个同学都学会了如何培土、如何饲养家禽。D、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版计算机软件,否则,拿不出新软件,就难于抵制不健康的盗版软件。《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衣食所安安:指安身B.小信未孚孚:俘获C.公将驰之驰:驱车追赶D.惧有伏焉伏:埋伏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乃入见亚夫乃传言开壁门战则.请从则.题名其上战于.长勺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再而.衰而.计其长曾不盈寸7、对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我发现他们前进的方向混乱,军旗也破碎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我发现他们前进的方向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放逐他们。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破碎了,所以才下令放逐他们。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8、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曹刿的论战体现出为国为民思想。他以“肉食者鄙”为由主动进谏,表现出对国事的关切,与鲁庄公的对话中,他始终以百姓利益为主,表现出对民众的关怀。曹刿指挥作战冷静果断。面对实力强大的齐国军队,曹刿没有贸然行事,当齐军三次击鼓,才建议出击,一鼓作气,战胜齐军,这次战争也成为以弱胜强的典范。本文善用对比手法。通过鲁庄公和曹刿战前、战中和战后的对话描写,在对比中反衬出曹刿的深谋远虑、从容镇静。文章结构严谨,详略得当。文章按照“公将战”“战于长勺”“既克”的先后次序来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重点写战争起因、曹刿分析备战条件、作战取胜原因。阅读综合训练(一)眼睛能掩盖住谎言?(10分)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据此推理,如果一个人撒谎,那么他的眼睛就注定掩盖不了谎言,所以撒谎是注定要失败的。但这种推理有科学依据吗?经验告诉人们,儿童撒谎,通过眼睛是能看出一二的。因为当儿童说谎的时候,说谎者会尽量避免自己的眼光和别人眼光接触。而且因为心虚,脸庞会发红,也会增加眨眼次数,眼神也飘忽不定,会经常往下看。这些特征通常都比较明显,很难让眼睛掩盖住谎言。但如果是成年人说谎,眼睛能否将谎言掩盖住呢?一般来说,成年人说谎后,就很少出现儿童说谎者的那些明显特征,说谎者可以盯着对方的眼睛,甚至伪装出一副坦诚无比的样子目不转睛地盯着你,脸不红心不跳地说谎话。那这是否意味着成年人的眼睛能掩盖住谎言呢?美国科学家发现,对大多数人来说,当人们的大脑进入记忆搜索状态,也就是回忆某件真实存在的事情时,眼睛会先向上、再向左转动。而如果当一个人尝试去“虚构”一个画面或者场景,也就是撒谎时,眼球的运动恰恰相反,会先向上、再向右转动。因此,如果你想检测一个人是否说谎,就不要问他“你吃早饭了吗”这类不需要回忆的简单问题,你应该问一些必须依靠回忆才能想起来的细节问题,比如“那天你上街碰到了哪些熟人”等问题。这是如果对方的眼睛先向上、再向左转动,说明他在回忆真实的情况;如果眼睛先向上、后向右转动,说明他在正在编造谎言、准备骗你。由此看来,眼睛想掩盖住谎言,还真的是很难很难。不过,最新研究显示,依靠眼睛来判断是否说谎,很容易误判,因此不能全信。英国一个研究团队就专门组织自愿者进行了眼睛是否能够暴露谎言的专门测试。研究人员先拍摄记录下了第一组志愿者说谎和说真话时的眼睛转动情况,然后让第二组志愿者观看录像,通过观察眼部转动情况来判断谁在撒谎。结果显示,判断的准确率只有50%,跟判断投硬币的正反面的概率差不多了。为了帮助自愿者掌握眼睛转动判断谎言的有关规则,研究人员还事先对第三组自愿者进行了专门培训,然后再让他们观看第一组志愿者说谎和说真话时的眼睛转动情况,结果判断的准确率还是只有50%。这表明,撒谎和眼睛没有什么关系。接下来,研究人员让第三组自愿者分析一些受瞩目的新闻发布会录像。录像中有的是人们为寻找失散亲属寻求帮助,有的是人们声称自己是罪案的受害者。其中一些人是在讲真话,另一些人则是在撒谎。但自愿者们的分析结果,还是正误各半。研究人员认为,人们之所以不能正确判断眼睛是否真正能掩盖谎言,那是因为人们的复杂心理变化是无法通过眼睛自然流露的。儿童的眼睛之所以掩盖不住谎言,那是因为他们的内心相对单纯,所以眼睛能流露出来他们的谎言。但即便如此,人们也不要过分相信或者依赖对眼睛的判断。在对撒谎行为的判断上,比较直观的方法之一,是从言语上的犹豫和过度的手势去判断,因为这两种现象能够证明撒谎者的慌张,而慌张恰恰是撒谎者最难掩饰的情绪。当然,更专业的测谎方法还有许许多多。9、第⑥段在全文有什么作用?(3分)10、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具体阐述(3分)11、读完本文,你感觉通过眼睛的转动来判断一个人是否说谎科学吗?为什么?(4分)(二)故乡的标点(18分)包利民有时候回望故乡,曾经的点滴种种,就像一篇情节曲折、细节感人的小说,心就徜徉于其间,流连忘返。那份乡情浸润的记忆,如风如月,散文般动人心怀,回味悠长。那些星星点点于往事中闪烁,就如标点般,分隔着许多情节的变换,也连缀着许多细节的相互辉映。那些标点般的存在,就是故乡烙在我心上不可磨灭的符号。村西的那条小河直直地流淌,儿时遥望河流的尽头,是无尽的憧憬,如今从记忆里望去,却延长着我的思念。河流是一个破折号,一头连着故乡,一头连着我的心,完成着一句最深情的表达。最眷恋村中央的老井,多少清晨,同太阳一起涌起的喧闹,多少黄昏,烟袋点亮井台上空的第一颗星星,它沉默地陪伴,在日月流年里。圆圆的井口,装进了祖祖辈辈的目光,也装进了数不尽的星光月色、许多岁月的沧桑变迁。然后终于有一天,它静静地消失了。老井是个句号,终结了一段过往,开启了一轮想念。它把怀念封存于过去,只有回望的目光,只有心底的温暖,才能走近它的故事。那些灵动着的鸟雀,忽聚忽散,时栖时飞,就像一群不安分的逗号,调皮地更换着位置。于是村庄故事的情节被它们不停地打乱重组,生发出许多不被预料的精彩。还没有从一个情节中回过神来,逗号们已把另一个情节呈现。当年看不过来的细节,跟不上的节奏,在多年以后的回忆里,却如慢镜头般一一上演,纤.毫.毕.现.。有人说,跟着炊烟的脚步就能回到家。可是,当隔着时空的距离,即使被炊烟牵手带回的,也不再是过去的故乡。村庄的炊烟是无数的感叹号,每一天的早中晚,都在天地之间书写着一种情感。就算有风,也吹不散那一缕牵挂。炊烟下的房子,就是感叹号的一点,也是生长着所有梦与情感的地方。所以,跟着炊烟能回到家,一个所有爱恋的来处。村周围的那些林子,像一组巨大的括号,把故乡揽进温暖的怀抱。所有的荫凉洒落,所有的温暖萦绕,多少春秋冬夏,故乡都在安逸宁静与幸福中存在着,它也一直这样存在于我的心里,从不曾因世事沧桑而改变。宁静的夜里,狗的叫声就像一个个顿号,在现实和梦境中切换着情节。仿佛梦里一个短暂的停顿,狗沉默了之后,又回到梦里的故事。可是在没有犬吠的都市之夜,一梦沉沉,疲惫至极。再没有一两声狗叫,缓冲一枕的流逝。就像不停地跑了许久,依然没有能接近故乡。亲人的心是引号,我的心是引号,我们用心记取着每一句话。虽然时光走远了,那些话却一直在引号间响着,便是彼此的幸福。当亲人故去了,当时光也老了,失去了一半的引号,那些话便都散落在泪水中。我想说更多的话给他听,可是,再也没有另一颗心把这些话语留住。于是,我的思念便不可断绝。小河边的垂柳是问号,亲人弯了的腰是问号,想念时低头流泪的姿势是问号,都在问着同一句话,为什么要离开故乡?为什么宁可在终生的怀念中去爱,也不愿意守着那一方热土?所以,父亲夜里的咳嗽声,我离开家乡的足音,母亲时常的叨念,都是省略号。省略了那么多的故事那么多的心情,却使无言的种种如海一般将我淹没。走得越远,离得越近,永远不能省略的,是离家孩儿的赤子之心。12、本文的标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4分)13、第%段中的加点词语“纤毫毕现”一词,有何深意?(4分)14、“走得越远,离得越近,永远不能省略的,是离家孩儿的赤子之心。”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意蕴和情感?(4分)15、根据你的理解,说说本文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不少于3点)(6分)(三)(15分)石奢者,楚昭王相也。行县①,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②,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③。”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④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令,自刎而死。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过听⑤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⑥为长,不与吏让位⑦;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⑧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耶?”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⑨,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选自《史记•循吏列传》)【注】①行县:出行属县。②以父立政:以惩治父亲来树立政绩。③子其治事矣:你还是去治理国事吧。④惠:恩惠。⑤听:偏听,偏信。⑥居官:担当的官职。⑦不与吏让位:不曾把官位让给下属。⑧傅:推诿。⑨听微决疑:听察细微隐情,决断疑难案件。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使人言之王曰使:派遣B.不私其父,非孝子也私:偏袒C.过听杀人,自拘当死过:经过D.辞不受令辞:推托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追而不及感激而悲者B.王赦其罪其此之谓乎C.非所闻也此先汉所以兴隆也D.公以臣能听微决疑不以物喜18、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3分)(2)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耶?(3分)19、文段中石奢和李离两个人物形象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这些共同特点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四、写作(30分)根据你对最近新冠肺炎疫情的了解,你一定认识了许多美丽的逆行者,请对钟南山、李兰娟和抗击一线的医护人员任选一个人物,给他们写一段颁奖词要求:①按照颁奖词的格式写作;②字数不少于40字,不超过60字;③书写要干净工整2020年寒假阶段性网课学习质量监测(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A.关隘(di)•拘泥(山)•庖丁解牛(Pdo)•勤能补拙(zhuo)•B.缝隙(xi)•耕耘(yun)•参差不齐(ci)•恍然大悟(huang)•C.感慨(kai)•搓捻(nian)•哑口无言(ya)•混为一谈(hun)•D.啄食(zhuo)贮畜(zhd)忍俊不禁jin)逝者如斯(shi)【解析】A项中“泥”应读“nl”“拙”应读“zhu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催残烂漫两鬓斑白呼朋引伴B.朗润静谧花枝招展漂泼大雨C.缥缈竦峙神采奕奕翻来覆去D.踌告遮蔽披蓑戴笠各得其所【解析】A项中“催”应为“摧”;B项中“漂”应为“瓢”;D项中“踌”应为“祷”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D)A、每年节,我家里总是人头济济,老家的亲戚们都来了,大家凑在一起,可热闹了。••••B、这是我们的秘密,你怎么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宣扬呢?・・・・C、我们不要把精力全放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而要从大局出发,大处着眼,统筹规划。••••D、数学课上,我解出了一道极其复杂的几何题,老师对我夸赞有加,同学们也对我连声诺诺。••••(连声诺诺指没有主见)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A、多年教学实践表现: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节课成功的重要标准.B、这次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据有关部门保守估计,应该在四千万元以上。C、通过这次农场参观活动,使每一个同学都学会了如何培土、如何饲养家禽。D、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版计算机软件,否则,拿不出新软件,就难于抵制不健康的盗版软件。(A.两面对一面C.“通过……使……”无主语D.“否则,拿不出新软件”冗余)《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A.衣食所安安:指安身B.小信未孚孚:俘获••C.公将驰之驰:驱车追赶D.惧有伏焉伏:埋伏【解析】“孚”是“使信服”的意思。故选B项。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乃入见亚夫乃传言开壁门战则请从则题名其上战于长勺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再而衰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解析】A项“乃”,前者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于是”“就”“便”等;后者是副词,才,这才。B项两个“则”,都是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C项“于”,前者是介词,在,与后边的“长勺”组成介宾短语;后者是介词,对于。D项“而”,前者表顺承,相当于“就”“才”;后者表转折,相当于“却”“但是”。故选B项。7、对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D)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我发现他们前进的方向混乱,军旗也破碎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我发现他们前进的方向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放逐他们。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破碎了,所以才下令放逐他们。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解析】“辙”是“车印”的意思,“靡”是“倒下”的意思,“逐”是“追击”的意思。故选D项。8、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D)曹刿的论战体现出为国为民思想。他以“肉食者鄙”为由主动进谏,表现出对国事的关切,与鲁庄公的对话中,他始终以百姓利益为主,表现出对民众的关怀。曹刿指挥作战冷静果断。面对实力强大的齐国军队,曹刿没有贸然行事,当齐军三次击鼓,才建议出击,一鼓作气,战胜齐军,这次战争也成为以弱胜强的典范。本文善用对比手法。通过鲁庄公和曹刿战前、战中和战后的对话描写,在对比中反衬出曹刿的深谋远虑、从容镇静。文章结构严谨,详略得当。文章按照“公将战”“战于长勺”“既克”的先后次序来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重点写战争起因、曹刿分析备战条件、作战取胜原因。【解析】文中对战争起因并无介绍,D项“重点写战争起因”说法有误。故选D项。(一)眼睛能掩盖住谎言?(10分)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据此推理,如果一个人撒谎,那么他的眼睛就注定掩盖不了谎言,所以撒谎是注定要失败的。但这种推理有科学依据吗?经验告诉人们,儿童撒谎,通过眼睛是能看出一二的。因为当儿童说谎的时候,说谎者会尽量避免自己的眼光和别人眼光接触。而且因为心虚,脸庞会发红,也会增加眨眼次数,眼神也飘忽不定,会经常往下看。这些特征通常都比较明显,很难让眼睛掩盖住谎言。但如果是成年人说谎,眼睛能否将谎言掩盖住呢?一般来说,成年人说谎后,就很少出现儿童说谎者的那些明显特征,说谎者可以盯着对方的眼睛,甚至伪装出一副坦诚无比的样子目不转睛地盯着你,脸不红心不跳地说谎话。那这是否意味着成年人的眼睛能掩盖住谎言呢?美国科学家发现,对大多数人来说,当人们的大脑进入记忆搜索状态,也就是回忆某件真实存在的事情时,眼睛会先向上、再向左转动。而如果当一个人尝试去“虚构”一个画面或者场景,也就是撒谎时,眼球的运动恰恰相反,会先向上、再向右转动。因此,如果你想检测一个人是否说谎,就不要问他“你吃早饭了吗”这类不需要回忆的简单问题,你应该问一些必须依靠回忆才能想起来的细节问题,比如“那天你上街碰到了哪些熟人”等问题。这是如果对方的眼睛先向上、再向左转动,说明他在回忆真实的情况;如果眼睛先向上、后向右转动,说明他在正在编造谎言、准备骗你。由此看来,眼睛想掩盖住谎言,还真的是很难很难。不过,最新研究显示,依靠眼睛来判断是否说谎,很容易误判,因此不能全信。英国一个研究团队就专门组织自愿者进行了眼睛是否能够暴露谎言的专门测试。研究人员先拍摄记录下了第一组志愿者说谎和说真话时的眼睛转动情况,然后让第二组志愿者观看录像,通过观察眼部转动情况来判断谁在撒谎。结果显示,判断的准确率只有50%,跟判断投硬币的正反面的概率差不多了。为了帮助自愿者掌握眼睛转动判断谎言的有关规则,研究人员还事先对第三组自愿者进行了专门培训,然后再让他们观看第一组志愿者说谎和说真话时的眼睛转动情况,结果判断的准确率还是只有50%。这表明,撒谎和眼睛没有什么关系。接下来,研究人员让第三组自愿者分析一些受瞩目的新闻发布会录像。录像中有的是人们为寻找失散亲属寻求帮助,有的是人们声称自己是罪案的受害者。其中一些人是在讲真话,另一些人则是在撒谎。但自愿者们的分析结果,还是正误各半。研究人员认为,人们之所以不能正确判断眼睛是否真正能掩盖谎言,那是因为人们的复杂心理变化是无法通过眼睛自然流露的。儿童的眼睛之所以掩盖不住谎言,那是因为他们的内心相对单纯,所以眼睛能流露出来他们的谎言。但即便如此,人们也不要过分相信或者依赖对眼睛的判断。在对撒谎行为的判断上,比较直观的方法之一,是从言语上的犹豫和过度的手势去判断,因为这两种现象能够证明撒谎者的慌张,而慌张恰恰是撒谎者最难掩饰的情绪。当然,更专业的测谎方法还有许许多多。9、第⑥段在全文有什么作用?(3分)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凭借眼睛转动来判断一个人是否说谎,引出下文人们对这一论断的研究。10、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具体阐述(3分)逻辑顺序。开头讲述儿童撒谎跟成年人撒谎时眼睛的区别,接着说明美国科学家的论断,然后介绍英国研究团队的测试结果,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更容易让读者接受本文内容。11、读完本文,你感觉通过眼睛的转动来判断一个人是否说谎科学吗?为什么?(4分)不科学。儿童的内心相对单纯,撒谎时通过眼睛表现出来的特征很明显,所以通过眼睛判断他们是否撒谎;成人的内心相对成熟,可以通过伪装自己的行为来掩饰撒谎,但在回忆事情和编造事情时,眼睛的转动也会有细微的差别。所以不能通过眼睛的转动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撒谎。故乡的标点(18分)包利民有时候回望故乡,曾经的点滴种种,就像一篇情节曲折、细节感人的小说,心就徜徉于其间,流连忘返。那份乡情浸润的记忆,如风如月,散文般动人心怀,回味悠长。那些星星点点于往事中闪烁,就如标点般,分隔着许多情节的变换,也连缀着许多细节的相互辉映。那些标点般的存在,就是故乡烙在我心上不可磨灭的符号。村西的那条小河直直地流淌,儿时遥望河流的尽头,是无尽的憧憬,如今从记忆里望去,却延长着我的思念。河流是一个破折号,一头连着故乡,一头连着我的心,完成着一句最深情的表达。最眷恋村中央的老井,多少清晨,同太阳一起涌起的喧闹,多少黄昏,烟袋点亮井台上空的第一颗星星,它沉默地陪伴,在日月流年里。圆圆的井口,装进了祖祖辈辈的目光,也装进了数不尽的星光月色、许多岁月的沧桑变迁。然后终于有一天,它静静地消失了。老井是个句号,终结了一段过往,开启了一轮想念。它把怀念封存于过去,只有回望的目光,只有心底的温暖,才能走近它的故事。那些灵动着的鸟雀,忽聚忽散,时栖时飞,就像一群不安分的逗号,调皮地更换着位置。于是村庄故事的情节被它们不停地打乱重组,生发出许多不被预料的精彩。还没有从一个情节中回过神来,逗号们已把另一个情节呈现。当年看不过来的细节,跟不上的节奏,在多年以后的回忆里,却如慢镜头般一一上演,纤.毫.毕.现.。有人说,跟着炊烟的脚步就能回到家。可是,当隔着时空的距离,即使被炊烟牵手带回的,也不再是过去的故乡。村庄的炊烟是无数的感叹号,每一天的早中晚,都在天地之间书写着一种情感。就算有风,也吹不散那一缕牵挂。炊烟下的房子,就是感叹号的一点,也是生长着所有梦与情感的地方。所以,跟着炊烟能回到家,一个所有爱恋的来处。村周围的那些林子,像一组巨大的括号,把故乡揽进温暖的怀抱。所有的荫凉洒落,所有的温暖萦绕,多少春秋冬夏,故乡都在安逸宁静与幸福中存在着,它也一直这样存在于我的心里,从不曾因世事沧桑而改变。宁静的夜里,狗的叫声就像一个个顿号,在现实和梦境中切换着情节。仿佛梦里一个短暂的停顿,狗沉默了之后,又回到梦里的故事。可是在没有犬吠的都市之夜,一梦沉沉,疲惫至极。再没有一两声狗叫,缓冲一枕的流逝。就像不停地跑了许久,依然没有能接近故乡。亲人的心是引号,我的心是引号,我们用心记取着每一句话。虽然时光走远了,那些话却一直在引号间响着,便是彼此的幸福。当亲人故去了,当时光也老了,失去了一半的引号,那些话便都散落在泪水中。我想说更多的话给他听,可是,再也没有另一颗心把这些话语留住。于是,我的思念便不可断绝。小河边的垂柳是问号,亲人弯了的腰是问号,想念时低头流泪的姿势是问号,都在问着同一句话,为什么要离开故乡?为什么宁可在终生的怀念中去爱,也不愿意守着那一方热土?所以,父亲夜里的咳嗽声,我离开家乡的足音,母亲时常的叨念,都是省略号。省略了那么多的故事那么多的心情,却使无言的种种如海一般将我淹没。走得越远,离得越近,永远不能省略的,是离家孩儿的赤子之心。12、本文的标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4分)
标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标点符号传达思乡之情,形象而新颖,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点明了本文的行文线索。13、第C4段中的加点词语“纤毫毕现”一词,有何深意?(4分)“纤毫毕现”的意思是完全显现出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在作者的回忆里,故乡的往事历历在目,印象深刻,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之情。14、“走得越远,离得越近,永远不能省略的,是离家孩儿的赤子之心。”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意蕴和情感?(4分)这句话表明离家越远,对故乡的思念越强烈,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牵挂和对故乡的依恋。15、根据你的理解,说说本文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不少于3点)(6分)①借景抒情,借故乡之景抒发思乡之情。②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文辞优美,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回忆和理解。③层次清楚,描写了故乡不同的画面,抒发了作者热爱故乡的真挚情感。④以标点喻景物,写作构思新颖别致,引人入胜。(答出3点即可)三、(15分)石奢者,楚昭王相也。行县①,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②,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③。”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④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令,自刎而死。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过听⑤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⑥为长,不与吏让位⑦;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⑧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耶?”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⑨,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选自《史记•循吏列传》)【注】①行县:出行属县。②以父立政:以惩治父亲来树立政绩。③子其治事矣:你还是去治理国事吧。④惠:恩惠。⑤听:偏听,偏信。⑥居官:担当的官职。⑦不与吏让位:不曾把官位让给下属。⑧傅:推诿。⑨听微决疑:听察细微隐情,决断疑难案件。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使人言之王曰使:派遣不私其父,非孝子也私:偏袒过听杀人,自拘当死过:经过辞不受令辞:推托【解析】C项中的“过”是“犯错误”的意思。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D)A•而追而不及感极而悲者矣B•其王赦其罪A•而追而不及感极而悲者矣B•其王赦其罪其此之谓乎C•所非所闻也此先汉所以兴隆也D.以公以臣能听微决疑不以物喜【解析】A项中“而”都是连词,前者表转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轻松掌握历史教材阅读技巧
- 进口生鲜购买合同
- 远程教学服务合同范本
- 连带责任承诺书
- 配电箱联盟共赢采购协议
- 重庆地理特色解读
- 采购合同的责任分配
- 钢筋工程分包协议书范本
- 钢结构工程劳务合同
- 钢结构工程分包合同的合同价款
- 猎聘-2024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报告
- 6《观察与比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 综合实践项目(一)制作细胞模型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上册
- 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测试卷(含答案)
- 谁说职业教育没前途-中职开学第一课(奥运全红婵)-【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中职主题班会课件
- 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修订及影响专题讲座课件
- 2024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
-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杭州师范大学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月光曲》精美课件
- 4、2024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参考答案(99分)
- 2024版微生物检测技术服务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