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修订及影响专题讲座课件_第1页
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修订及影响专题讲座课件_第2页
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修订及影响专题讲座课件_第3页
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修订及影响专题讲座课件_第4页
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修订及影响专题讲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修订及影响汇报人:XXX新规修订背景01新规修订原则02新规主要内容03新规影响及应对04目录新规修订背景01第一部分新规修订背景012024年3月28日发改委等六部门正式发布《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新规将于2024年5月1日生效。新规修订背景01修订后的新规厘清了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与地方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关系,即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是基于使用者付费的PPP模式;进一步强调了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的经营者排他性权利、项目产出的公益属性,以及不新设行政许可、不得擅自增设行政许可并借此向特许经营者收费。新规修订背景01

修订后的新规将特许经营最长期限延长到40年。鼓励民企通过直接投资或者独资、控股、参股等方式参与特许经营项目。明确实施机构应当根据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制定的支持民企参与的新建及改扩建特许经营项目清单,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确定民企参与的具体方式。明确特许经营者在保障项目质量和产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通过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积极创新等方式产生的效益,除协议另有约定外,归特许经营者所有。新规修订背景01

修订后的新规进一步明确了特许经营项目范围,商业特许经营项目和不涉及产权移交的公建民营、公办民营不属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禁止地方借特许经营名义新设行政许可并收费,杜绝“天价特许经营转让费”现象,回归特许经营公益属性。新规修订原则及要点02第二部分修规原则(1)仅可适用使用者付费项目。a.项目经营收入能够覆盖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具备一定投资回报,不因采用地方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额外新增地方未来支出责任。b.如需地方资金支持的,项目建设期可提供地方投资;运营期可给予地方补贴。c.不得提供建设期地方补贴,不得通过可行性缺口补助、承诺保底收益率、可用性付费等任何方式,使用资金弥补项目建设和运营成本。1.基本制度规定修规原则(2)全部采取特许经营模式。a.可采用建设—运营—移交(BOT)、转让—运营—移交(TOT)、改建—运营—移交(ROT)、建设—拥有—运营—移交(BOOT)、设计—建设—融资—运营—移交(DBFOT)等多种具体实施方式。b.合同中明确约定建设和运营期间的资产权属,清晰界定各方权责利关系。1.基本制度规定修规原则(3)仅限于有经营性收益的项目。可具体适用的领域,包括:a.公路、铁路、民航基础设施和交通枢纽等交通项目。b.物流枢纽、物流园区项目。c.城镇供水、供气、供热、停车场等市政项目。d.城镇污垃收集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等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项目。e.具有发电功能的水利项目,体育、旅游公共服务等社会项目。f.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农业等新型基础设施项目。g.城市更新、综合交通枢纽改造等盘活存量和改扩建有机结合的项目。1.基本制度规定修规原则(4)特许经营期限。特许经营期限原则上不超过40年,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的特许经营项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1.基本制度规定修规原则(5)管理职责分工。a.牵头及政策制定、指导部门:发改委。b.具体项目协调及监管机构:地方各级发改部门。c.预算管理机构:各级部门d.项目实施机构:地方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事业单位等作为项目实施机构,负责特许经营方案编制、特许经营者选择、特许经营协议签订、项目实施监管、合作期满移交接收等工作。此外,地方负主体责任,规范推进本级事权范围内的特许经营项目。1.基本制度规定修规原则(6)新旧机制衔接。2023年2月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清理核查前未完成招标采购程序的项目,以及后续新实施的合作项目,均按新规执行。1.基本制度规定修规原则(1)项目特许经营方案审核及特许经营模式可行性论证。项目实施机构参照可行性研究报告负责编写特许经营方案,并比照投资项目审批权限和要求,申请相关部门审核项目特许经营方案,同时开展特许经营模式可行性论证。(2)遴选特许经营者。通过公开竞争方式依法依规选择特许经营者(含特许经营者联合体),选定的特许经营者及其投融资、建设责任原则上不得调整,确需调整的应重新履行特许经营者选择程序。2.项目实施主要规定修规原则(3)签订协议。由项目实施机构与特许经营者签订特许经营协议。需成立项目公司的,项目实施机构应当与特许经营者签订协议,约定其在规定期限内成立项目公司,并与项目公司签订特许经营协议。(4)项目运营评价。项目实施机构会同有关方面对项目运营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开展运营评价,应将社会公众意见作为项目监测分析和运营评价的重要内容,按照有关规定开展绩效评价。2.项目实施主要规定修规原则(5)特许经营协议变更和项目移交。在特许经营协议有效期内,如确需变更协议内容,协议当事人应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依法签订补充协议。特许经营期限内因改扩建等原因需重新选择特许经营者的,同等条件下可优先选择原特许经营者。特许经营期限届满或提前终止的,应按协议约定依法依规做好移交或退出工作,严禁以提前终止为由将特许经营转变为通过建设—移交(BT)模式变相举债;拟继续采取特许经营模式的,应按规定重新选择特许经营者,同等条件下可优先选择原特许经营者。2.项目实施主要规定修规原则(6)建立常态化信息披露机制。项目实施机构应将项目非涉密信息,依托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开。特许经营者应将项目每季度运营情况、经审计的年度财务报表等信息,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2.项目实施主要规定修规原则

新规列出了民企参与PPP项目的领域清单,包括应由民企独资或控股的项目领域、民企股权占比原则上不低于35%的项目、支持民企参与的项目,根据各领域市场化程度及公共属性的强弱,对民企施行不同的开放程度,经营性强的领域逐步向民企倾斜。

清单所列领域以外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可积极鼓励民企参与。

未来国企和民企的互补地位也将更为明晰,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产业及公益性强的产业主要是国企经营,经营性产业、竞争性产业将全面开放,主要由民企经营。特许经营将是民企参与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主要的合规渠道。3.优先选择民企参与PPP项目新规主要内容03第三部分1.基本规定

a.采用公开竞争方式选择境内外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为特许经营者,双方签署协议,约定特许经营者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投资建设运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提供公共产品或者公共服务,并获取收益。

b.适用于境内的交通运输、市政工程、生态保护、环境治理、水利、能源、体育、旅游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

c.不包括商业特许经营以及不涉及产权移交环节的公建民营、公办民营等。(1)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定义、适用范围及基本原则1.基本规定

d.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为PPP各种模式中的一种,仅指使用者付费的PPP。项目经营收入具备覆盖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并获取一定投资回报的条件,使用者付费,包括特许经营者直接向用户收费,以及代为向用户收费。不因采取特许经营而额外新增地方未来支出责任。

e.特许经营者在协议约定期限内对特定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进行投资建设运营并取得收益的排他性权利。

f.不新设行政许可,且禁止无法律法规依据擅自增设行政许可事项以及通过增设的行政许可事项向特许经营者收费。

g.地方依法依规授权本级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事业单位等作为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实施机构,负责特许经营项目的具体实施。(1)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定义、适用范围及基本原则1.基本规定(2)可采用的实施方式有:新建/改扩建—运营—移交(BOT)”、“新建/改扩建—拥有并运营—移交(BOOT)”、“转让—运营—移交(TOT)”等。禁止在建设工程完成后直接将项目移交,或者通过提前终止协议等方式变相逃避运营义务。(3)特许经营期限原则上不超过40年,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的特许经营项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2.特许经营协议订立流程

(1)编制特许经营方案。特许经营方案中最关键的是要对项目可行性及特许经营可行性进行论证,评估项目是否有必要建设及是否适合采用特许经营模式。

(2)特许经营方案按照投资项目审批权限和要求,报投资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审核。采用资本金注入方式参与投资的特许经营项目,应当按照

投资条例

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企业投资的特许经营项目,应当按照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条例有关规定,履行核准或者备案手续。2.特许经营协议订立流程

(3)特许经营方案经审定后,实施机构通过招标、谈判等公开竞争方式选择特许经营者。依法选定的特许经营者,应当向社会公示。

优先鼓励民企通过直接投资或者独资、控股、参股等方式积极参与特许经营项目。实施机构应当根据发改委制定的支持民企参与的新建及改扩建特许经营项目清单,确定民企参与的具体方式,对清单所列领域以外符合条件的传统及新型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可以参照清单鼓励民企参与。

(4)实施机构与依法选定的特许经营者签订特许经营协议,需要成立项目公司的,实施机构与项目公司签订特许经营协议。3.特许经营协议履行、变更和终止

(1)特许经营协议各方当事人是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按照约定全面履行义务。任何一方不履行特许经营协议约定义务或者履行义务不符合约定要求的,应当根据协议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

(2)依法保护特许经营者合法权益。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办法规定,干涉特许经营者合法经营活动。

(3)因法律、行政法规修改,或者调整损害特许经营者预期利益,或者根据公共利益需要,要求特许经营者提供协议约定以外的产品或服务的,应当依据特许经营协议约定或者协商达成补充协议,给予特许经营者公平合理补偿。特许经营协议履行、变更和终止3.特许经营协议履行、变更和终止

(4)在特许经营协议有效期内,协议内容确需变更的,协议当事人应当在协商一致基础上签订补充协议。如协议变更可能对特许经营项目的存续债务产生重大影响的,应当事先征求债权人同意。

(5)在特许经营期限内,因特许经营协议一方严重违约或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特许经营者无法继续履行协议约定义务,或者出现特许经营协议约定的提前终止协议情形的,在与债权人协商一致后,可以提前终止协议。特许经营协议履行、变更和终止3.特许经营协议履行、变更和终止

(6)特许经营期限届满终止或者提前终止,对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继续采用特许经营方式的,实施机构应当根据本办法规定重新选择特许经营者,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选择原特许经营者。特许经营期限内因确需改扩建等原因需要重新选择特许经营者的,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选择原特许经营者。

新的特许经营者选定之前,实施机构和原特许经营者应当制定预案,保障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持续稳定提供。特许经营协议履行、变更和终止4.职责分工和公共利益保障职责分工和公共利益保障4.职责分工和公共利益保障职责分工和公共利益保障4.职责分工和公共利益保障职责分工和公共利益保障5.争议解决争议解决

(1)调解。特许经营协议中的专业技术问题发生争议的,可以共同聘请专家或第三方机构进行调解。调解达成一致的,应当签订补充协议并遵照执行。

(2)复议或诉讼。特许经营者认为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者诉讼。

(3)仲裁或诉讼。特许经营项目相关协议各方因协议约定的权利义务产生的民商事争议,可以仲裁或者诉讼。6.其他规定其他规定

(1)选定的特许经营者及其投融资、建设责任不得调整。确需调整的,应当重新履行特许经营者选择程序。

完成审批、核准或备案手续的项目如发生变更建设地点、调整主要建设内容、调整建设标准等重大情形,应当重新履行审批、核准、备案程序。

特许经营项目涉及运营主体实质性变更、股权移交等事项的,应当及时书面告知相关行业主管部门。6.其他规定其他规定

(2)合规资金支持包括两种:a.在项目建设期对项目给予投资支持;b.在项目运营期按规定进行运营补贴。不能在项目建设期补贴建设成本。而且除上述两种情况之外,不得通过可行性缺口补助、承诺保底收益率、可用性付费等任何方式使用资金弥补项目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6.其他规定其他规定

(3)特许经营项目价格或收费应当依据规定和特许经营协议约定予以确定和调整,实行定价的价格或者收费,应当执行有关定价部门制定的价格或者收费标准。

(4)特许经营项目可以依法合规利用预期收益质押贷款,将项目相关收益作为还款来源,但不得承诺以各类资金或者作为还款来源。新规影响及应对04第四部分1.建立特许经营常态化信息披露系统(1)项目填报

2023年2月前未完成招标采购程序的项目,以及后续新实施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均需在信息系统内填报信息。2023年2月至信息系统上线前已开展的项目,如属于清理整改范围的,应经有关部门确认符合资本合作新机制相关要求后再行填报;其他项目应于2024年6月30日前完成补充填报。分阶段填报特许经营方案、特许经营者选择、投资管理程序、项目建设实施、项目运营管理、项目终止和移交等信息。特许经营方案审核通过、实施机构启动特许经营者选择程序后,将通过信息系统向社会公开项目名称、建设内容等项目基本信息,特许经营中标结果、特许经营期限等特许经营信息,项目每季度运营情况、经审计的年度财务数据、定期运营考核结果等运营管理信息,以及项目终止或移交信息等,便于社会公众对项目进行监督。1.建立特许经营常态化信息披露系统(2)项目审查

将对项目填报内容是否符合资本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