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人版 九年级思品一轮复习 第二课融入民族文化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4ccf5105d0098d83046d533dadfef7a/44ccf5105d0098d83046d533dadfef7a1.gif)
![苏人版 九年级思品一轮复习 第二课融入民族文化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4ccf5105d0098d83046d533dadfef7a/44ccf5105d0098d83046d533dadfef7a2.gif)
![苏人版 九年级思品一轮复习 第二课融入民族文化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4ccf5105d0098d83046d533dadfef7a/44ccf5105d0098d83046d533dadfef7a3.gif)
![苏人版 九年级思品一轮复习 第二课融入民族文化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4ccf5105d0098d83046d533dadfef7a/44ccf5105d0098d83046d533dadfef7a4.gif)
![苏人版 九年级思品一轮复习 第二课融入民族文化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4ccf5105d0098d83046d533dadfef7a/44ccf5105d0098d83046d533dadfef7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思品一轮复习融入民族文化九年级思品一轮复习融入民族文化1一、中考要求1.理解文化的重要性;2.知道汉字的特点及作用;3.把握中华文化的形成特点以及世界文化的关系;4.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明确自己承担保护文化遗产的义务和责任;5.懂得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性及其具体要求;6.正确对待处来文化和传统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7.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丰富和发展,懂得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自觉践行中华民族精神。一、中考要求2二、知识点梳理(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1、文化的重要性:文化形成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力量,是民族和国家生存的前提条件,文化积淀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全部文明成果,是这个民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富贵精神财富。2、汉字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3、中华文化的形成:它是中国各族人民在改造自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共同创造的。4、中华文化的特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二、知识点梳理35、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1)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闪烁着我国各族人民勤劳和智慧的光芒。(2)在经济全球的背景下,中华文化在与世界文化交流中,将会成为具有全球意义的文化资源,为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同时,中华文化也将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中,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5、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46、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7、非物质文化遗产:a.口头传统和表述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6、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包58、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①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②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③有利于弘扬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④有利于增强热爱祖国情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9、怎样保护文化遗产:(国家)①应完善立法,健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的法规②国家执法部门应严格执法③推动科技创新,增强保护能力。④进一步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个人)①认真学习法律法规,树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②向他人、社会宣传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性③同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作斗争④为保护文化遗产向有关部门提建议。8、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6(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1、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含义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就是要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就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2、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责任心,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3、我们如何对待外来文化?怎样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4、我们如何对待中华民族的文化?①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②注意防止和剔除传统文化中消极和落后成分(去其糟粕);③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7(三)做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1、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2、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民族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3、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派中形成的民族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奥运精神等。4、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①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的脊梁,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战胜困难和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精神动力和重要保证。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青少年学生应怎么做?①增强爱国情感,热爱祖国和集体;②树立远大理想,明确社会责任;③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④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于承担振兴中华的使命;⑤勇于实践和创新;⑥生活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三)做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8三、考点预测1、2011年5月,第七届两岸经贸论坛在成都举行。与会人士在深化两岸文化交流方面达成共识。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文化基础是()A、维护两岸经济利益B、认同中华民族文化C、确保两岸和平发展D、传承一切传统文化2、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热”世界各地不断升温,新一轮“汉语热”在全球掀起,全球已有近百个国家的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很多三、考点预测9外国人士都把具有良好的汉语水平作为今后生存竞争的优势。这表明()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很强的吸引力②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与日俱增③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④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3、“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感动了无数海内外中国人,它表达了中华儿女()外国人士都把具有良好的汉语水平作为今后10①对祖国的热爱②对民族文化的认同③对外来文化的否定④强烈的民族自豪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中国传统文化中“民为贵”的思想仍彰显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各级政府的行为中。这表明传统文化()A、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B.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C.与时代相结合,在实践中发展D.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①对祖国的热爱②对民族文化的认同③对115、诗歌《一个民族的荣光》中写道:“一次又一次,我们一起受挫,一起流泪,一起欢笑。因为一种力量、一种精神,总能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让我们共同沐浴一个民族的荣光。”这种精神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爱好和平B、团结统一C、爱国主义D、自强不息5、诗歌《一个民族的荣光》中写道:“一次126、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全国各地开展唱“红歌”、诵“红诗”等系列庆祝活动。开展这些“红色”活动有利于()①传承中华民族精神②促进中外文化的相互融合③培养爱国、爱党的情感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全国137、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定于一”“尚同一”“一天下”,这直接体现中华民族精神中的()A、自强不息B、艰苦创业C、勤劳勇敢D、团结统一8、设立“文化遗产日”,有利于()①进一步加强我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②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④保持我国传统文化的优越性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7、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定于一”“尚同一”“一天149、中宣部、教育部将每年的9月确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之所以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要因为()A、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B、培育民族精神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C、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D、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9、中宣部、教育部将每年的9月确定为“中小1510、只要弘扬民族精神就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①这个观点是片面的②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的脊梁,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战胜困难和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精神动力和重要保证。③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仅仅依靠弘扬民族精神是不够的,还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等等。10、只要弘扬民族精神就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6九年级思品一轮复习融入民族文化九年级思品一轮复习融入民族文化17一、中考要求1.理解文化的重要性;2.知道汉字的特点及作用;3.把握中华文化的形成特点以及世界文化的关系;4.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明确自己承担保护文化遗产的义务和责任;5.懂得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性及其具体要求;6.正确对待处来文化和传统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7.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丰富和发展,懂得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自觉践行中华民族精神。一、中考要求18二、知识点梳理(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1、文化的重要性:文化形成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力量,是民族和国家生存的前提条件,文化积淀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全部文明成果,是这个民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富贵精神财富。2、汉字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3、中华文化的形成:它是中国各族人民在改造自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共同创造的。4、中华文化的特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二、知识点梳理195、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1)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闪烁着我国各族人民勤劳和智慧的光芒。(2)在经济全球的背景下,中华文化在与世界文化交流中,将会成为具有全球意义的文化资源,为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同时,中华文化也将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中,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5、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206、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7、非物质文化遗产:a.口头传统和表述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6、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包218、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①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②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③有利于弘扬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④有利于增强热爱祖国情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9、怎样保护文化遗产:(国家)①应完善立法,健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的法规②国家执法部门应严格执法③推动科技创新,增强保护能力。④进一步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个人)①认真学习法律法规,树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②向他人、社会宣传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性③同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作斗争④为保护文化遗产向有关部门提建议。8、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22(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1、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含义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就是要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就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2、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责任心,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3、我们如何对待外来文化?怎样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4、我们如何对待中华民族的文化?①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②注意防止和剔除传统文化中消极和落后成分(去其糟粕);③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23(三)做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1、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2、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民族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3、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派中形成的民族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奥运精神等。4、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①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的脊梁,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战胜困难和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精神动力和重要保证。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青少年学生应怎么做?①增强爱国情感,热爱祖国和集体;②树立远大理想,明确社会责任;③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④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于承担振兴中华的使命;⑤勇于实践和创新;⑥生活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三)做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24三、考点预测1、2011年5月,第七届两岸经贸论坛在成都举行。与会人士在深化两岸文化交流方面达成共识。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文化基础是()A、维护两岸经济利益B、认同中华民族文化C、确保两岸和平发展D、传承一切传统文化2、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热”世界各地不断升温,新一轮“汉语热”在全球掀起,全球已有近百个国家的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很多三、考点预测25外国人士都把具有良好的汉语水平作为今后生存竞争的优势。这表明()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很强的吸引力②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与日俱增③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④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3、“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感动了无数海内外中国人,它表达了中华儿女()外国人士都把具有良好的汉语水平作为今后26①对祖国的热爱②对民族文化的认同③对外来文化的否定④强烈的民族自豪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中国传统文化中“民为贵”的思想仍彰显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各级政府的行为中。这表明传统文化()A、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B.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C.与时代相结合,在实践中发展D.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①对祖国的热爱②对民族文化的认同③对275、诗歌《一个民族的荣光》中写道:“一次又一次,我们一起受挫,一起流泪,一起欢笑。因为一种力量、一种精神,总能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让我们共同沐浴一个民族的荣光。”这种精神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爱好和平B、团结统一C、爱国主义D、自强不息5、诗歌《一个民族的荣光》中写道:“一次286、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全国各地开展唱“红歌”、诵“红诗”等系列庆祝活动。开展这些“红色”活动有利于()①传承中华民族精神②促进中外文化的相互融合③培养爱国、爱党的情感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A、①②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泸县高三三诊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
- 中职班主任选手备赛七部曲汇报人王秀芳讲解
- 职业沟通与礼仪健康管理系施怡宁讲解
- 2025商铺租房的合同范本
- 简单聘用合同范本
- 2025抵押物的借款合同范本「标准版」
- 实习生用人合同协议书
- 2025三方工程合同
- 提高沟通技巧的职业培训方案
- 安防监控工程施工合同范本
- 江苏省盐城市鹿鸣路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简单的数量关系(一)》教案(共2课时)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数学 含答案
- GA/T 2146-2024法庭科学涉火案件物证检验移动实验室建设通用要求
-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课件】跨学科实践制作微型密度计++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 杜邦公司十大安全理念
- 广联达2024算量软件操作步骤详解
- 2025年新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五) (含答案解析)
- 教育部《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专题培训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