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信息、知识与文献(下-22P)课件_第1页
第01章-信息、知识与文献(下-22P)课件_第2页
第01章-信息、知识与文献(下-22P)课件_第3页
第01章-信息、知识与文献(下-22P)课件_第4页
第01章-信息、知识与文献(下-22P)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吾则能徵之矣。——《论语·八佾》

《送僧归日本》:我欲东夷访文献,归来中土校全经

——元·杨维桢

文,典籍也;献,贤也。

——宋·朱熹

《文献通考》——元·马端临第一章第三节第三节文献(document)一、文献的概念2022/11/241夏礼,吾能言之,杞《送僧归日本》:我欲文献四要素

1认知内容指文献所蕴涵和表述的思想意识、认识成果和知识情报等。用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R.Popper)的话说,是“没有认识主体的客观知识”。它是人类物化的精神财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为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第一章第三节2痕迹符号

指文献中与认知涵义相对应的一种带有人为规范的痕迹状态体系,包括表现为文字与图形的裂痕、刻痕、抹痕和印痕,表现为图形和点阵的光化学痕,表现为声频、视频与计算机编码或数据的磁痕和光痕。3承载材料指文献中痕迹符号的物理承载体。是人类专门选定或制成,用以承载文献痕迹符号的特定材料,如龟甲、兽骨、金属器皿、石碑、刻崖、印章、简册、缣帛、粘土版、贝叶、桦树皮、莎草纸、蜡版、羊皮、纸张、唱片、胶卷、相片、磁带、软盘、硬盘、光盘、计算机网络等。4记录方式指把表达文献认知内容的痕迹符号记录到载体材料上去的方式。裂痕、刻痕和抹痕只能用手工方式记录,如灼烤、雕刻、书写等;印痕可以用机械方式记录,如印刷;光化学痕、磁痕和光痕一般自动记录。记录方式趋向多样化,如激光打印、录制、复印、光电誊印、冲洗、扫描录入、电传、网络传输、下载,声控技术出现为记录方式变革带来理想的曙光。2022/11/242文献四要素1认知内容第一章第三节2痕迹符号3承载第一章第三节文献的中文本义

文献的西文本义

《文献信息术语国际标准草案》的定义

文献,目前往往指文献载体所承载的信息内容。本书对文献和文献信息两者的含义不再区分,而是混用之。文献定义:2022/11/243第一章第三节文献的中文本义

文献的西文本义

《文献信息术第一章第三节文献二、文献的类型文献类型的划分

1依载体划分:印刷型、缩微、音像、机读(电子出版物)

2依出版形式划分:图书、期刊、报纸、科技报告、专利文献、会议文献、政府出版物、学位论文、产品样本

3依文献性质和功能划分:一次、二次、三次

西雅图邮讯报停止出版纸质报纸的根本原因不是金融海啸,而是因人类已进入数字时代,我们正面临着一个全新的数字环境:无处不在的(ubiquitous,泛在)网络和无处不在的计算。可以预见,会有更多的纸质报退出历史舞台,但传媒业将更加繁荣。

我们常抱怨电脑阅读易疲劳。用电子墨水(e-ink)生产的电子纸(e-paper),将有可能改变这种情况。2022/11/244第一章第三节文献二、文献的类型文献类型的划分

1电子出版物:1定义: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编辑加工后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者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读取使用,以表达思想、普及知识和积累文化,并可复制发行的大众传播媒体。

电子出版物:2类型:磁性媒体出版物网络媒体出版物光媒体出版物电子出版物:3优点:存储容量大,体积小,密度高,节省空间

查阅便捷、快速,精确度高

传播速度快

相对价格便宜

信息资源利用频率高,使用范围广

直观生动,交互性强

电子出版物:4缺点:保存寿命有限(光盘15年,硬盘要不断复制)

技术依赖性强,直接阅读性不足

存储信息易受干扰、破坏而丢失

版权与盗版问题严重

第一章第三节文献二、文献的类型2022/11/245电子出版物:电子出版物:电子出版物:电子出版物:第一章第1生产数量大、增长快

文献的指数增长律芯片处理能力和存储密度的摩尔定律第一章第三节文献三、现代文献的特征2类型复杂、形式多样

印刷型非印刷型3时效性强平均寿命越来越短,因为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老化”文献的处理成为问题4传播速度加快网络普及,带宽加大,无线上网,流速加快网络管理成为问题:病毒、学术不端、低俗化5内容重复交叉学科之间联系在加强,界限在淡化:出现边缘、交叉、综合、相关等学科。改型出版、互译、重复发表。6所用语种在扩大,内容质量下降

一半的现代文献信息用各科专家不懂的文字出版未加证实、筛选的信息很容易进入社会传播系统2022/11/2461生产数量大、增长快第一章第三节文献三、现代文献的特第一章第三节文献四、文献的功能1存储、积累社会知识与信息2传递、扩散信息3社会教育4文化传播5娱乐欣赏2022/11/247第一章第三节文献四、文献的功能1存储、积累社会知识与第一章第三节文献五、文献的社会特性

文献作为一种构成社会环境的特殊的社会产品,有着不同于一般社会产品的地方。这些不同之处,可称之为文献的社会特性。

界定文献的社会特性,应主要从社会功效出发进行分析。因为一,人类创造文献是为了用的,特性必须在功效中才能体现。脱离功效来认识文献的社会特性,意义不大。二,特性是比较特殊的属性,一般常见的属性,不在列举之类。三,文献的社会特性源自文献的本质,并与其构成要素密切相关,确定文献的社会特性时,应紧扣这一点。八属性说:1、信息性(知识性、情报性)2、载体性3、客观实在性4、文化性5、可交流性6、智力资源性7、价值模糊性8、时效性2022/11/248第一章第三节文献五、文献的社会特性文献作为1系统的知识性

文献是社会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这类资源可分三类,一人才,二文献,三一般社会产品。三类资源虽都蕴涵大量知识,但使其所含知识处于系统揭示、整体梳理和充分解释状态的,唯有文献。文献在三类智力资源中自成系统。文献全面反映一个时代各领域人类的认知水平,也全面反映各历史阶段人类达到的认知水平。文献具有独立的知识系统意义,这是任何一类社会产品都无法比拟的。第一章第三节文献五、文献的社会特性2022/11/2491系统的知识性文献是社会智力资源的一个重2媒介的传播性

文献是一种专为传播知识的社会制品。为了优化承载、处理和传递认知信息的环境、条件和手段,人类经过数千年孜孜不倦的探索追求,在文献四构成方面,作过大量改进。纸文献是以往社会中解决人类知识传递的专门工具。其优良的媒介传播性,如跨时差、长距离、可再现、不失真、大容量等,是任何一类社会产品都无法比拟的。信息存储、处理和传输技术,使文献走向虚拟化,使文献的媒介传播性进一步提高,如轻量化承载、高密度存储、瞬时性传输、形象化显示、多角度检索、网络化利用、高速度处理等。第一章第三节文献五、文献的社会特性2022/11/24102媒介的传播性文献是一种专为传播知识的社3价值的共享性

文献的知识价值不因使用而有所损耗,相反,使用得人越多,其价值越高。文献的知识价值有独特的共享性。

文献的价值共享性,是著作权成为现代三大知识产权之一的原因。著作权侵犯者正是恶意利用了文献价值的共享性,才得以谋取私利的。读者作为公众,只能利用文献的价值共享性,去享用文献的知识价值,但对作为公物的文献外部形质,则无权独享独耗。这是图书馆文献赔偿制度的主要根据。第一章第三节文献五、文献的社会特性2022/11/24113价值的共享性文献的知识价值不因使用而有4、效用的相对性

文献效用的相对性,表现在两方面:效用发生的间接性和效用对象的专指性。

文献的知识价值须通过人才能得以实现。科技文献须通过科技人才才能转化为生产力。文献不能直接发生社会效用,文献须与有效的阅读活动相结合,才能间接地产生效用。拥有文献虽拥有认识、改造世界的可能,但不等于说就一定拥有知识,也不等于拥有文献的全部效用。文献是一种间接的社会生产力。

文献的知识内容和水平参差不齐,决定了其社会效用的产生,与阅读者文化程度和当前需求有很大关系。文献效用的专指性,与一般社会产品都可尽量作到方便每一个人使用是不同的。照相机可以“傻瓜化”,《狭义相对论》无法“傻瓜化”。第一章第三节文献五、文献的社会特性2022/11/24124、效用的相对性文献效用的相对性,表现在两方文献是存储和传递认知内容的一种最重要的工具,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是人类从必然王国攀升到自由王国的阶梯。谢拉(J.H.Shera):没有一定形式的文字记载和保存文字记载的方法,便没有持续的文化。巴特勒:所谓图书,是保存人类记忆的一种社会装置(socialmechanism)。卡尔·波普尔用“在废墟中如何重建世界的两个思想实验”,来说明包括文献在内的“客观知识”对人类发展的重大价值。他认为文献属“世界3”的哲学范畴。第一章第三节文献六、文献的意义2022/11/2413文献是存储和传递认知内容的一种谢拉(J.H.S

文献的哲学意义:

“上帝”创造了物种,人类则创造了破译这些物种基因的文献。“上帝”创造了世界,人类则创造了能够解释和构建这个世界的文献。人类是因为有了文献,才得以在“上帝”面前毫不逊色的。第一章第三节文献六、文献的意义恩格斯曾强调,劳动在从猿到人进程中的作用已重要到如此地步,以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文献显然也无愧于此类评价。

文献作用之重要,在人类战胜自然和自我的过程中,是怎么估计也不嫌高的,以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文献使人变成了“上帝”。“给我文献,我就能创造一个世界!”

——新阿基米德语录2022/11/2414文献的哲学意义:第一章第三节文献六、文献的意义1基础的认知交流意义

认知信息和材料、能源一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三大柱石,是人类最基础的社会资源。原始社会生产方式简单,生存交往范围有限,社会理念系统简单,决定了它只能产生简单的口耳相传式的交流方式。文明社会的认知信息交流环境,不可避免地提出跨时差、长距离、可再现、不失真、大容量的认知信息传递要求,因而也不可避免地产生文献这一新的认知信息传递方式。文献在转变人类认知信息的交流手段方面,有着基础性的变革意义。文献的社会意义

第一章第三节文献六、文献的意义

2深刻的身心发展意义

文献在人类个体一生的身心素质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深刻作用。文献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也是防止成人心智退化的重要条件。

文献环境,是实施终身教育的必要条件。

3巨大的文明进步意义

文明史仅占人类300万年生存史的千分之一到二。人类有过漫长的蒙昧阶段,只是到最后一刻,人类才“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文献的应用对全人类而言,太值得庆幸了!

文献是一个民族跨进文明的关键。上世纪以来发现的处于蒙昧阶段的民族,一无例外地没有应用文献。

一个文献贫乏的民族,是没有生命力的民族。一个缺乏文献利用环境和阅读习惯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4重要的战略资源意义

文献由于以下原因,已成为国际战略竞争的重要对象:

*文献技术发展可能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文献在知识经济中的价值定位不断上升

*文献是支撑国际战略竞争的“生态”要素2022/11/24151基础的认知交流意义文献的社会意义第一章第三节文献认知信息载体一个人头脑里的认知信息另一个人头脑里的认知信息间接:物理传递物化感官认知活动认知信息载体

采用一种与涵义一一对应的物理状态体系,如实物语言、口头语言、体态语言、信息符号、痕迹符号。直接:心灵感应第一章第四节第四节文献信息交流与图书馆一、文献信息交流与图书馆2022/11/2416认知信息一个人头脑里另一个人头脑里间接:物理传递物化感官认知两种人类认知信息传递的工具

利用生物自身某些禀赋条件作为传媒,如声、光、味等。

利用自然实物作为传媒,如实物、结绳、痕迹、信号等。

创造一种与涵义一一对应的物理状态体系,如音乐语言、口头语言、体态语言。

创造一种与涵义一一对应的物理状态体系,如实物语言、信息符号语言、痕迹符号语言。第一章第四节一、文献信息交流与图书馆2022/11/2417两种人类认知信息传递的工具利用生物自身

口头语言工具,形成口耳相传方式。

口头语言,是一种音、义相对应的物理状态体系。

痕迹符号语言工具,即文字工具,形成文献传承方式。

文字,是一种音、形、义相对应的痕迹状态体系。人类认知信息传递的方式一人类认知信息传递的方式二

口头语言,以其与认知涵义有完备的对应性能,符合人类身心禀赋发展特点,特别适合日常的直接面陈场合等优点,而发展成今天人类传递认知信息的有力工具之一。但它瞬间即逝的声波基础,不能适应人类一些重要认知信息跨时差、长距离、可再现、不失真、大容量传递的要求。这是以文字为基础的文献传递方式必须产生和崛起的历史逻辑。第一章第四节一、文献信息交流与图书馆2022/11/2418口头语言工具,形成口耳相传方式。痕迹符号语

认知信息跨时差、长距离、可再现、不失真、大容量传递要求的产生,取决于认知信息的重要程度。

何事最重要?关系民族和社会生存发展的重大决策,如确定领袖、农事、狩猎、征战、迁移、通婚、祭祀、丧葬等。

如何决定?请示神旨。方法:占龟和祝蓍。占龟结果,构成意义痕迹符号系统,逐步形成文字。祝蓍结果,构成意义实物系统,逐步形成一些民间问卜方法。第一章第四节一、文献信息交流与图书馆2022/11/2419认知信息跨时差、长距离、可再现、不失真、大容第一章第四节一、文献信息交流与图书馆进入人脑有幸得以传播的信息实物语言

姿态语言

口头语言

意义信号

意义符号

情报所档案馆散失延续图书馆博物馆人加工的一切实物文物信物、纪念品实物信件、烽火舞蹈、山歌、礼仪哑语、旗语祖传技艺风俗习惯日常交谈口头文学演讲广播、电视电报、邮件图画、盲文商标、广告手稿、日记、记录档案(原始文献)票据、政府文件纸型出版物多种媒体出版物数据库及其通讯网网页及网站资源单线传承型

少量传播型大量辐射型消亡图书馆:是社会记忆的外存和选择传递机构,是社会知识、信息、文化的记忆装置、扩散装置,是对文献信息进行输入、编码、存储、提取和利用的机构。

2022/11/2420第一章第四节一、文献信息交流与图书馆进入人脑有实物语言图书馆学与文献信息交流的关系:文献信息交流是人类认知交流的重要信息之一。图书馆是帮助人们利用文献、进行间接交流的中介物。社会文献信息经图书馆整序而成为有逻辑联系的集合体,并传播出去为用户所利用。图书馆工作的实质就是转换文献信息,实现文献价值。作为研究图书馆事业及其相关因素的科学,现代图书馆学应将文献信息交流现象及其内在规律,作为自身的研究对象。第一章第四节二、图书馆学与文献信息交流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事业及其相关因素的科学。

2022/11/2421图书馆学与文献信息交流的关系:第一章第四节二、图书馆学与8、文献有哪些构成要素?9、电子出版物的优缺点表现在哪些方面?10、简述文献的社会意义是怎样的?11、概念题:图书馆、图书馆学。第一章复习题(下)2022/11/24228、文献有哪些构成要素?第一章复习题(下)2022/11/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吾则能徵之矣。——《论语·八佾》

《送僧归日本》:我欲东夷访文献,归来中土校全经

——元·杨维桢

文,典籍也;献,贤也。

——宋·朱熹

《文献通考》——元·马端临第一章第三节第三节文献(document)一、文献的概念2022/11/2423夏礼,吾能言之,杞《送僧归日本》:我欲文献四要素

1认知内容指文献所蕴涵和表述的思想意识、认识成果和知识情报等。用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R.Popper)的话说,是“没有认识主体的客观知识”。它是人类物化的精神财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为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第一章第三节2痕迹符号

指文献中与认知涵义相对应的一种带有人为规范的痕迹状态体系,包括表现为文字与图形的裂痕、刻痕、抹痕和印痕,表现为图形和点阵的光化学痕,表现为声频、视频与计算机编码或数据的磁痕和光痕。3承载材料指文献中痕迹符号的物理承载体。是人类专门选定或制成,用以承载文献痕迹符号的特定材料,如龟甲、兽骨、金属器皿、石碑、刻崖、印章、简册、缣帛、粘土版、贝叶、桦树皮、莎草纸、蜡版、羊皮、纸张、唱片、胶卷、相片、磁带、软盘、硬盘、光盘、计算机网络等。4记录方式指把表达文献认知内容的痕迹符号记录到载体材料上去的方式。裂痕、刻痕和抹痕只能用手工方式记录,如灼烤、雕刻、书写等;印痕可以用机械方式记录,如印刷;光化学痕、磁痕和光痕一般自动记录。记录方式趋向多样化,如激光打印、录制、复印、光电誊印、冲洗、扫描录入、电传、网络传输、下载,声控技术出现为记录方式变革带来理想的曙光。2022/11/2424文献四要素1认知内容第一章第三节2痕迹符号3承载第一章第三节文献的中文本义

文献的西文本义

《文献信息术语国际标准草案》的定义

文献,目前往往指文献载体所承载的信息内容。本书对文献和文献信息两者的含义不再区分,而是混用之。文献定义:2022/11/2425第一章第三节文献的中文本义

文献的西文本义

《文献信息术第一章第三节文献二、文献的类型文献类型的划分

1依载体划分:印刷型、缩微、音像、机读(电子出版物)

2依出版形式划分:图书、期刊、报纸、科技报告、专利文献、会议文献、政府出版物、学位论文、产品样本

3依文献性质和功能划分:一次、二次、三次

西雅图邮讯报停止出版纸质报纸的根本原因不是金融海啸,而是因人类已进入数字时代,我们正面临着一个全新的数字环境:无处不在的(ubiquitous,泛在)网络和无处不在的计算。可以预见,会有更多的纸质报退出历史舞台,但传媒业将更加繁荣。

我们常抱怨电脑阅读易疲劳。用电子墨水(e-ink)生产的电子纸(e-paper),将有可能改变这种情况。2022/11/2426第一章第三节文献二、文献的类型文献类型的划分

1电子出版物:1定义: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编辑加工后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者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读取使用,以表达思想、普及知识和积累文化,并可复制发行的大众传播媒体。

电子出版物:2类型:磁性媒体出版物网络媒体出版物光媒体出版物电子出版物:3优点:存储容量大,体积小,密度高,节省空间

查阅便捷、快速,精确度高

传播速度快

相对价格便宜

信息资源利用频率高,使用范围广

直观生动,交互性强

电子出版物:4缺点:保存寿命有限(光盘15年,硬盘要不断复制)

技术依赖性强,直接阅读性不足

存储信息易受干扰、破坏而丢失

版权与盗版问题严重

第一章第三节文献二、文献的类型2022/11/2427电子出版物:电子出版物:电子出版物:电子出版物:第一章第1生产数量大、增长快

文献的指数增长律芯片处理能力和存储密度的摩尔定律第一章第三节文献三、现代文献的特征2类型复杂、形式多样

印刷型非印刷型3时效性强平均寿命越来越短,因为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老化”文献的处理成为问题4传播速度加快网络普及,带宽加大,无线上网,流速加快网络管理成为问题:病毒、学术不端、低俗化5内容重复交叉学科之间联系在加强,界限在淡化:出现边缘、交叉、综合、相关等学科。改型出版、互译、重复发表。6所用语种在扩大,内容质量下降

一半的现代文献信息用各科专家不懂的文字出版未加证实、筛选的信息很容易进入社会传播系统2022/11/24281生产数量大、增长快第一章第三节文献三、现代文献的特第一章第三节文献四、文献的功能1存储、积累社会知识与信息2传递、扩散信息3社会教育4文化传播5娱乐欣赏2022/11/2429第一章第三节文献四、文献的功能1存储、积累社会知识与第一章第三节文献五、文献的社会特性

文献作为一种构成社会环境的特殊的社会产品,有着不同于一般社会产品的地方。这些不同之处,可称之为文献的社会特性。

界定文献的社会特性,应主要从社会功效出发进行分析。因为一,人类创造文献是为了用的,特性必须在功效中才能体现。脱离功效来认识文献的社会特性,意义不大。二,特性是比较特殊的属性,一般常见的属性,不在列举之类。三,文献的社会特性源自文献的本质,并与其构成要素密切相关,确定文献的社会特性时,应紧扣这一点。八属性说:1、信息性(知识性、情报性)2、载体性3、客观实在性4、文化性5、可交流性6、智力资源性7、价值模糊性8、时效性2022/11/2430第一章第三节文献五、文献的社会特性文献作为1系统的知识性

文献是社会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这类资源可分三类,一人才,二文献,三一般社会产品。三类资源虽都蕴涵大量知识,但使其所含知识处于系统揭示、整体梳理和充分解释状态的,唯有文献。文献在三类智力资源中自成系统。文献全面反映一个时代各领域人类的认知水平,也全面反映各历史阶段人类达到的认知水平。文献具有独立的知识系统意义,这是任何一类社会产品都无法比拟的。第一章第三节文献五、文献的社会特性2022/11/24311系统的知识性文献是社会智力资源的一个重2媒介的传播性

文献是一种专为传播知识的社会制品。为了优化承载、处理和传递认知信息的环境、条件和手段,人类经过数千年孜孜不倦的探索追求,在文献四构成方面,作过大量改进。纸文献是以往社会中解决人类知识传递的专门工具。其优良的媒介传播性,如跨时差、长距离、可再现、不失真、大容量等,是任何一类社会产品都无法比拟的。信息存储、处理和传输技术,使文献走向虚拟化,使文献的媒介传播性进一步提高,如轻量化承载、高密度存储、瞬时性传输、形象化显示、多角度检索、网络化利用、高速度处理等。第一章第三节文献五、文献的社会特性2022/11/24322媒介的传播性文献是一种专为传播知识的社3价值的共享性

文献的知识价值不因使用而有所损耗,相反,使用得人越多,其价值越高。文献的知识价值有独特的共享性。

文献的价值共享性,是著作权成为现代三大知识产权之一的原因。著作权侵犯者正是恶意利用了文献价值的共享性,才得以谋取私利的。读者作为公众,只能利用文献的价值共享性,去享用文献的知识价值,但对作为公物的文献外部形质,则无权独享独耗。这是图书馆文献赔偿制度的主要根据。第一章第三节文献五、文献的社会特性2022/11/24333价值的共享性文献的知识价值不因使用而有4、效用的相对性

文献效用的相对性,表现在两方面:效用发生的间接性和效用对象的专指性。

文献的知识价值须通过人才能得以实现。科技文献须通过科技人才才能转化为生产力。文献不能直接发生社会效用,文献须与有效的阅读活动相结合,才能间接地产生效用。拥有文献虽拥有认识、改造世界的可能,但不等于说就一定拥有知识,也不等于拥有文献的全部效用。文献是一种间接的社会生产力。

文献的知识内容和水平参差不齐,决定了其社会效用的产生,与阅读者文化程度和当前需求有很大关系。文献效用的专指性,与一般社会产品都可尽量作到方便每一个人使用是不同的。照相机可以“傻瓜化”,《狭义相对论》无法“傻瓜化”。第一章第三节文献五、文献的社会特性2022/11/24344、效用的相对性文献效用的相对性,表现在两方文献是存储和传递认知内容的一种最重要的工具,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是人类从必然王国攀升到自由王国的阶梯。谢拉(J.H.Shera):没有一定形式的文字记载和保存文字记载的方法,便没有持续的文化。巴特勒:所谓图书,是保存人类记忆的一种社会装置(socialmechanism)。卡尔·波普尔用“在废墟中如何重建世界的两个思想实验”,来说明包括文献在内的“客观知识”对人类发展的重大价值。他认为文献属“世界3”的哲学范畴。第一章第三节文献六、文献的意义2022/11/2435文献是存储和传递认知内容的一种谢拉(J.H.S

文献的哲学意义:

“上帝”创造了物种,人类则创造了破译这些物种基因的文献。“上帝”创造了世界,人类则创造了能够解释和构建这个世界的文献。人类是因为有了文献,才得以在“上帝”面前毫不逊色的。第一章第三节文献六、文献的意义恩格斯曾强调,劳动在从猿到人进程中的作用已重要到如此地步,以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文献显然也无愧于此类评价。

文献作用之重要,在人类战胜自然和自我的过程中,是怎么估计也不嫌高的,以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文献使人变成了“上帝”。“给我文献,我就能创造一个世界!”

——新阿基米德语录2022/11/2436文献的哲学意义:第一章第三节文献六、文献的意义1基础的认知交流意义

认知信息和材料、能源一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三大柱石,是人类最基础的社会资源。原始社会生产方式简单,生存交往范围有限,社会理念系统简单,决定了它只能产生简单的口耳相传式的交流方式。文明社会的认知信息交流环境,不可避免地提出跨时差、长距离、可再现、不失真、大容量的认知信息传递要求,因而也不可避免地产生文献这一新的认知信息传递方式。文献在转变人类认知信息的交流手段方面,有着基础性的变革意义。文献的社会意义

第一章第三节文献六、文献的意义

2深刻的身心发展意义

文献在人类个体一生的身心素质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深刻作用。文献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也是防止成人心智退化的重要条件。

文献环境,是实施终身教育的必要条件。

3巨大的文明进步意义

文明史仅占人类300万年生存史的千分之一到二。人类有过漫长的蒙昧阶段,只是到最后一刻,人类才“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文献的应用对全人类而言,太值得庆幸了!

文献是一个民族跨进文明的关键。上世纪以来发现的处于蒙昧阶段的民族,一无例外地没有应用文献。

一个文献贫乏的民族,是没有生命力的民族。一个缺乏文献利用环境和阅读习惯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4重要的战略资源意义

文献由于以下原因,已成为国际战略竞争的重要对象:

*文献技术发展可能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文献在知识经济中的价值定位不断上升

*文献是支撑国际战略竞争的“生态”要素2022/11/24371基础的认知交流意义文献的社会意义第一章第三节文献认知信息载体一个人头脑里的认知信息另一个人头脑里的认知信息间接:物理传递物化感官认知活动认知信息载体

采用一种与涵义一一对应的物理状态体系,如实物语言、口头语言、体态语言、信息符号、痕迹符号。直接:心灵感应第一章第四节第四节文献信息交流与图书馆一、文献信息交流与图书馆2022/11/2438认知信息一个人头脑里另一个人头脑里间接:物理传递物化感官认知两种人类认知信息传递的工具

利用生物自身某些禀赋条件作为传媒,如声、光、味等。

利用自然实物作为传媒,如实物、结绳、痕迹、信号等。

创造一种与涵义一一对应的物理状态体系,如音乐语言、口头语言、体态语言。

创造一种与涵义一一对应的物理状态体系,如实物语言、信息符号语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