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节:心电图测量方法和正常心电图 (2)课件_第1页
第5.6节:心电图测量方法和正常心电图 (2)课件_第2页
第5.6节:心电图测量方法和正常心电图 (2)课件_第3页
第5.6节:心电图测量方法和正常心电图 (2)课件_第4页
第5.6节:心电图测量方法和正常心电图 (2)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心电图第五篇辅助检查西诊教研室刘慧

第二节心电图的测和正常数据CompanyLogo心电图记录纸的组成1

心率的计算2一、心电图测量

心电图各波、段、间期的测量3

心电轴4

各波段的正常范围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55振幅:0.1mV时间:0.04s心电图纸的记录单位走纸速度25mm/s标准电压1mV=10mm一、心电图记录纸的组成6二、心率的计算60R-R间期(S)=心率如:600.80S=75次/min大格数11.523456心率(次/分)

300200150100756050R-R或P-P间距对应不同大格数时的心率8三、心电图各波、段、间期的测量1.各波振幅(电压)的测量P波测量以P波前水平线为基线。2.各波段时间的测量12QRS波群起点至R波顶点垂直线的间距,若R波有切迹或有R’波,则以最后的R波峰为准对诊断心室肥大和束支阻滞有一定意义V1V2<0.04s

V5V6

<0.05s(3)室壁激动时间(VAT)(R峰时间)J点60毫秒或80毫秒4.ST段移位15P5.12导联同步心电图仪记录的心电图时间、间期测量应分别从12导联同步记录中最早的P波起点测量至最晚的P波终点16PP-R间期PR间期:P波与PR段合计为PR间期,反映自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PR间期测量:应从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中最早的P波起点测量至最早的QRS波起点。17PQRSP-R间期P-R段QRS波群反映心室除极的全过程从12导联同步记录中最早的QRS波起点测量至最晚的QRS波终点18PQRSTP-R间期P-R段S-T段除极完毕后,心室的缓慢和快速复极过程形成了ST段和T波204、平均心电轴一般是指平均QRS心电轴定义:是心室除极过程中,全部瞬间综合向量进一步综合而成的总向量,借以说明心室在除极过程这一总时间内的平均电势方向和强度。平均心电轴代表心室总体除极总方向,它是投影在前额面上的心电轴,正常人左室除极向量占优势,故QRS电轴在额面朝向左下,位于0--+90之间,心电轴的方向能确定QRS波在各导联的形态和方向23(2)振幅法:测算Ⅰ、Ⅲ导联QRS波振幅代数和值,代入Ⅰ、Ⅲ导联轴坐标中画垂直线,测二线交点与0点连线方向角度平均心电轴测定方法心电轴测量—计算法30°I+III+--查表法3.心电轴的检测临床意义

determinationofaxisdeviation-30°-+90°正常范围-30°--90°电轴左偏+90°-+180°电轴右偏-90--180°极度右偏或不确定电轴平均心电轴的临床意义心脏解剖位置

横位心电轴可左偏,垂位心电轴可右偏,左右心室的对比左室肥大,电轴偏左右室肥大,电轴偏右婴幼儿右室比例大,电轴右偏

心电轴改变的临床意义电轴左偏:见于左室肥大、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电轴右偏:见于右室肥大、左后分支传导阻滞不确定电轴:正常变异、肺心病、冠心病、高血压等1.P波P波:反映心房除极过程。P波(1)形态:P波的形态在大部分导联上一般呈钝圆形,有时可能有轻度切迹。

切迹前第一波峰反映右心房除极,切迹前第二波峰反映左心房除极,中间反映左右心房共同除极34P波:

(1)形态:心脏激动起源于窦房结,因此心房除极的综合向量指向左、前、下,所以P波方向在I、Ⅱ、aVF、V4~V6导联向上,aVR导联向下,其余导联呈双向、倒置或低平均可。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2)时间:正常人P波时间一般小于0.12s。0.04s0.1mV振幅(3)振幅:P波振幅在肢体导联一般小于0.25mV,胸导联一般小于0.2mV。时间PR间期时间>0.12s左房肥大PR间期振幅>0.25mv右房肥大3.PR间期PR间期:P波+PR段,从P波起点至QRS波群起点,反映心房开始激动到心室激动开始的一段时间。41成人0.12—0.20s(心率正常)幼儿、心动过速,相应缩短老人、心动过缓,略延长,但不超过0.22sP-R间期PR间期延长,时间>0.12s,一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缩短时间<0.12s预激综合征PR间期缩短时间<0.12s交界性心率(1)PR间期延长一度房室传导阻滞(2)PR间期缩短心室预激预激综合征,短PR间期综合征(L-G-L综合征)交界心律部分正常人药物影响(阿托品等)临床意义3.QRS波群QRS波群:为左右心室除极波的总称,反映左、右心室除极过程中电位和时间变化。QRS波群QRS波群(1)时间:正常人一般不超过0.11秒,多数在0.06-0.10秒0.04s0.1mv49(2)形态:形态和振幅胸导联:

V1、V2多呈rS形,V1的R波一般不超过1.0mV,

V1的R/S<1

QRS波群V1V250形态:胸导联:

V5、V6呈qR、qRs、Rs、R形,且R波不超过2.5mV,V5的R/S>1。QRS波群V5V651形态:胸导联:

V3、V4的R和S波振幅大体相等,R/S≈1。QRS波群V4V352形态:胸导联:R波V1—V5逐渐增高,V6的R波一般低于V1的R波。S波V2—V6逐渐减小,V2的S波较深。QRS波群53(2)形态和振幅肢体导联:

、、aVF导联的QRS波群主波↑

aVR导联的QRS波群主波↓(QS、rS、rSr’、Qr型)Ⅲ、aVL导联变化较多

QRS波群54QRS波群电压肢体导联:

RI<1.5mV,RaVL<1.2mV,

RaVF<2.0mV,RaVR<0.5mV胸导联:RV1<1.0mV,RV5V6<2.5mV

55==56房室旁道

(Kent)57RV5V6>2.5mV左心室肥厚58RV1>1.0mV,右心室肥厚的其中一个条件肢导低电压6个肢体导联的QRS波群振幅(正向波与负向波振幅的绝对值相加)一般不应都小于0.5mV胸导低电压6个胸导联的QRS波群振幅(正向波与负向波振幅的绝对值相加)小于0.8mv61Q波:除aVR导联外,振幅小于同导R波1/4;时间小于0.03s超过正常范围的Q波称为异常Q波正常人V1V2导联不应出现q波,但偶可呈QS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acuteinferiorwallinfarctionC.心肌梗死发生后3wⅠⅡⅢaVFV1

V2V3V5返回4.J点64PQRSTP-R间期Q-T间期P-R段S-T段J点:QRS波群的终末与ST段起始之交接点称为J点。J点大多在等电位线上J点65J点ST段与QRS波群的连接点J点多在等电位线上,可伴随ST段的偏移而发生移位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J点上移,可能是由于心室除极尚未结束,而部分心肌开始复极,致使J点上移J点下移由于心动过速等原因,使心室除极与心房肌复极并存,心房复极波(Ta波)重叠于QRS波群的后段5.ST段67PQRSTP-R间期P-R段S-T段自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起点间的线段,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ST段正常的ST段多为一等电位线,有时亦可有轻微的偏移,但在任一导联,ST段下移一般不超过0.05mV;ST段ST段下移一般大于0.05mV;ST段ST段上抬在V2~V3导联一般可达0.2mV或更高,且男性抬高程度大于女性在V4~V6导联及肢体导联不超过0.1mV。71正常心电图72ST段抬高早期复极部分正常人(尤其是年轻人)可因局部心外膜区心肌细胞提前复极导致部分导联J点上移,ST段呈现凹面向上抬高,常出现在Ⅱ、Ⅲ、aVF及V2~V5导联。大多属于正常变异。761、下移(≥0.05mv):可有三种1)水平型下移(夹角等于90度)2)下斜型下移(夹角大于90度)3)上斜型下移(夹角小于90度)前两种对诊断心肌缺血具有意义,后一种见于心率较快时,不属于器质性病变。2、抬高1)弓背向上型(见于心梗及变异性心绞痛)2)弓背向下型(见于心包炎)

ST段的变化的几种类型ST段下移心肌缺血、心肌损伤、低血钾、洋地黄作用,也可以见心室肥厚、室内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等引起的继发性改变。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弓背向上)、变异型心绞痛、室壁瘤,也可以见急性心包炎(弓背向下)。临床意义6.T波79PQRSTP-R间期P-R段S-T段除极完毕后,心室的快速复极过程形成了T波T波(1)形态:正常T波形态两肢不对称,前半部斜度较平缓,而后半部斜度较陡。T波的方向大多与QRS主波的方向一致。81T波

I、Ⅱ、V4~V6导联向上,↑aVR导联向下,Ⅲ、aVL、aVF、V1~V3导联可以向上、双向或向下。若V1的T波方向向上,则V2~V6导联就不应再向下。(2)振幅:除Ⅲ、aVL、aVF、V1~V3导联外,其他导联T波振幅一般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T波在胸导联有时可高达1.2~1.5mV尚属正常。(1)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I如果低平、双向或倒置,多为异常现象。例如: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病、低血钾、洋地黄作用、心室肥厚、束支传导阻滞及预激综合征等。临床意义7.QT间期85PQRSTUP-R间期Q-T间期P-R段S-T段Q-T间期:代表心室除极和心室复极全过程所需时间QT间期:应是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中最早的QRS起点至最晚的T波终点的间距。QT间期QT间期长短与心率的快慢密切相关,心率越快,QT间期越短,反之则越长。心率在60~100次/分时,QT间期的正常范围为0.32~0.44s。87Q-Tc是经校正后的Q-T间期,可消除心率对Q-T间期数值的影响。相当于心率60次/分时的Q-T间期.男性Q-Tc间期≥0.45,女性Q-Tc间期≥0.46通常采用Bazett公式计算:QTc=QT/√RRQ-T间期:8.U波92PQRSTU波P-R间期Q-T间期P-R段S-T段J点U波:T波后0.02~0.04s振幅很低小代表心室后继电位方向大体与T波方向一致U波:在T波后出现,与T波方向一致,振幅低小,机制不清可能是心室肌舒张的机械作用。易出现在胸导联中。低血钾时可增高;倒置时可提示高血压和冠心病。各波段振幅的测量

单导心电图P波和QRS选择12个导联中最宽的测量P-R间期应选择12个导联中P波最宽大且有Q波的导联测量Q-T间期应取12个导联中最长的计算为什么各波段测量还要分多导和双导心电机?按一次可记录的信号导数来分,心电图分为单导及多导式(如三导、六导、十二导)。单导心电图机的心电信号放大通道只有一路,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