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力的教案集合5篇
力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参加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积极性,使幼儿获得欢乐的情感体验。
2、熬炼幼儿的语言表达技能,增进交往技能。
活动预备:
1、小鸭、小猫的手偶各1个。
2、动物幼儿园的背景图一张,或者用积木搭成的动物园。
活动重难点:理解故事内容,体验欢乐情感。
活动过程:
一、通过认识新伙伴,激发幼儿学习爱好
1、老师仿照小鸭的叫声,并做查找声源的动作,找到小鸭后,发出“奥,是小鸭”,然后面对幼儿发出“嘎—嘎—嘎”的声音,出示小鸭宝宝和小鸭妈妈,并和幼儿打招呼,用手
偶去挠幼儿痒痒,或让幼儿抱抱小鸭的手偶。
提示:配班老师藏在桌子后方,听到仿照动物发声后,渐渐将小鸭的手偶放在桌子上。
2、老师出示“动物幼儿园”的背景图,向幼儿说明小鸭是动物幼儿园的孩子,他们在幼儿园可快乐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小鸭是怎样上幼儿园的?
二、观看小鸭上幼儿园的情景片段,体验高兴奋兴上幼儿园带来的欢乐
1、老师左手套上小鸭宝宝手偶,右手套上小鸭妈妈手偶,藏在桌子背后举起左手和右手,开始情景表演。
提示:老师表演讲解并描述:公鸡叫“喔—喔—喔”,渐渐举起小鸭妈妈,说:“鸭宝宝,起床了,妈妈要上班,鸭宝宝要上幼儿园了。”渐渐举起小鸭宝宝,对着鸭妈妈说:“妈妈,我来了,我上幼儿园了,嘎—嘎—嘎—。”鸭妈妈送鸭宝宝上幼儿园,遇到了猫宝宝,鸭宝宝说:“猫宝宝,早上好。”猫宝宝也对鸭宝宝说:“鸭宝宝,早上好。”它们一起哼着歌儿上幼儿园:“妈妈要上班,我高兴奋兴上幼儿园,嘎—嘎—嘎—,喵—喵—喵—”。到幼儿园门口了,鸭宝宝向老师问好:“老师早。”然后,向妈妈挥挥手说:“妈妈,再见!”鸭宝宝有礼貌,老师喜爱它。
注:配班老师戴上猫宝宝和猫妈妈的手偶,协作主班老师表演。
2、老师引导幼儿回想故事内容,提问:故事里,鸭妈妈去哪里了?鸭宝宝又去了哪里?谁高兴奋兴上幼儿园?路上遇到了谁和谁?它们是怎样叫的?老师为什么喜爱鸭宝宝?
3、老师和配班老师仿照鸭宝宝和猫宝宝,相遇时,相互问好,然后,哼着歌儿高兴奋兴上幼儿园,“妈妈要上班,我高兴奋兴上幼儿园,嘎—嘎—嘎—,喵—喵—喵—”。
4、引导幼儿扮演小鸭和小猫高兴奋兴上幼儿园,让幼儿获得欢乐的心情体验。
三、转移阅历,启发幼儿高兴奋兴上幼儿园
1、老师引导幼儿再次回想,小猫和小鸭是怎样上幼儿园的?今日谁像小鸭一样,高兴奋兴上幼儿园?
2、老师戴着小鸭手偶,表扬小鸭真是个好孩子,高兴奋兴上幼儿园,谁像小鸭一样高兴奋兴上幼儿园,也是个好孩子。
提示:着重引导幼儿说“我像小鸭一样,高兴奋兴上幼儿园”。
延伸活动:
1、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教育活动中,引导幼儿见人要问好,养成爱讲礼貌的好习惯。
2、老师要给幼儿制造欢乐的情感体验,让幼儿形成乐观开朗活泼的性格。
力的教案篇2
教学要求:
1.知道风力以及利用风力的实例;了解风是怎样使发电机转动起来发电的。
2.经受风怎样使发电机转动起来发电的探究过程,懂得沟通与争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3.体会到科学是不断进展的。
教学预备:
1.老师预备:分组材料:纸、铝片、小钉子〔大头针〕、小木棍、铁丝、剪刀等;演示材料:风向标、电风扇、风力发电的图片或视频资料等。
2.同学预备:制作风车的材料及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风做哪些事情?
让同学说一说放风筝的阅历,同学这时可以说出许多,比如如何放得高、如何收下来等。教材上呈现了三幅小插图,分别是放风筝、扬场、帆船竞赛,下面一幅大插图是风力也能用来发电。通过这几个例子的启发,引导同学沟通更多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利用风力的详细实例。如利用风力说明风向、利用风轮提水浇灌、利用风轮吸海水制盐等。
二.探究新知
1、制作风车。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几个不同外形的风车,材料可以选取纸、铝片、竹、木等,外形由同学自行设计。
2、制作风车后带同学到室外亲自去试验,回教室后进行沟通。
1〕要考虑的是上课当天是否有风、是否适合于本课的教学;
2〕肯定要让同学带着问题〔①我们制作的风车在风中能转动吗?②哪一种风车转动快?③怎样使风车转得更快?〕去探究,否那么,试验只能成为同学玩风车的机会。假如同学所做的风车不能转动,就应当引导同学进行调整。重点要引导同学观测比较2、3两个问题,对第3个问题,可以先在课堂上引导同学做一些猜想,如增大风力、增加与风接触的面积、使风车与风的方向垂直、减小风车与轴的摩擦力等,让同学想方法证明猜想是否正确,同时也让同学明确了去室外不是去玩,而是去观测讨论问题;
3〕回教室后不仅要求同学沟通观测讨论的结果,也要沟通观测讨论的过程,特别是在观测讨论活动中所发觉的环节问题,如怎样使风车转得更快这个问题的沟通,只要是同学亲自做过了,说得有道理,老师都要予以确定。
3.风怎样使发电机转动起来发电呢?
通过制作风车、用风车做试验、使风车按风向的改变自动调整方向和阅读资料等活动,最末期望同学通过争论,形成自己的结论。
力的教案篇3
课时:
1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调整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浮力的关系,可以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2.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的工作原理。
教具:
外形、体积相同的铁块、木块各一个,卷成一团的废牙膏皮〔底部已剪去〕,橡皮泥,玻璃水槽2个,自制潜水艇模型,潜水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演示:先让同学留意铁块、木块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然后把铁块、木块一同浸没水中,同时放手,让同学观测。
依次提出以下问题,让同学回答,老师小结。
1.浸没在水中的木块、铁块,各受到什么力的作用?为什么一个浮起,一个沉下?
2.浸没在水中的木块,铁块受到的浮力相等不相等?为什么?受到的重力相等不相等?为什么?
3.木块、铁块的体积相等,为什么受到的重力不相等?〔引导同学认识是由于密度不相等〕
小结:像铁块、木块这些实心的物体,有的密度比水大,有的密度比水小,把它们浸没在水里,密度比水大的,下沉;密度比水小的,上浮;假如物体的密度跟水一样,它将怎样呢?
二、讲新课
将橡皮泥、废牙膏皮〔铝的〕分别放在两个玻璃水槽旁。
老师讲:橡皮泥、铝的密度都比水大,能不能使密度比水大的橡皮泥、牙膏皮浮在水面上?
〔找两名同学分别做这两个试验,并让他们每个人试着说明自己采纳的方法为什么能达到要求。然后,老师就着做成船形的橡皮泥、空心的牙膏皮小结。〕
小结:密度比水大的物质,做成空心,就可以浮在水面上。这时,这个物体受到的重力虽然没变,但它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了,受到的浮力增大了。
边讲边板书:
三、浮力的应用
1、采纳“空心”的方法能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
老师讲:密度小于水的物质,像木材,做成独木舟——“空心”,能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运输更多的人和货物.密度大于水的物质,像橡皮泥、铝,做成空心,也能调整它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关系,使它下沉、悬浮或漂移.现在看看技术上怎样利用这个道理。先看看轮船。
问:轮船是钢铁做的,钢铁的密度比水大还是比水小?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呢?
〔依据同学的回答,边小结边板书。〕
2、浮力的利用
〔1〕轮船用空心方法,增大体积,增大受到的浮力。
问:假如一只轮船,它本身和装的货物总重100000N,它受到的浮力多少牛?它排开的水重多少牛?它排开的水的质量是多少吨?〔简约交代什么叫排水量〕
争论:这只船假如从河水驶入海里,它受到的浮力变不变?它排开的水的体积变不变?它是沉下一些,还是浮起一些?
〔2〕潜水艇
演示:潜水艇挂图,潜水艇模型。〔边讲解边板书〕
用转变水舱中水量的方法,使潜水艇受到的重力大于、等于或小于受到的浮力。
〔3〕气球和飞艇〔让同学看课文而后问同学〕
问:气球、飞艇采纳了什么方法使它能够受到空气的浮力而升空呢?〔依据同学的回答板书〕
用充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的方法,使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而升空。
争论:要使充了氢气、升到空中的气球落回地面,你们能想出什么方法?要使热气球落回地面,有什么方法?
三、小结〔略〕
四、布置作业〔略
力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力的单位是“牛”。
过程与方法:运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制作简易的橡皮筋测力计。
情感、立场、价值观:树立细致、有步骤工作的立场。
【教学重点】运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教学预备】弹簧测力计、钩码、橡皮筋、回形针、长条形硬纸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今日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件特别重要的测量工具,我们要比一比谁最会提出问题,发觉问题。
2、出示《我们的小缆车》的记录表,提问:在这个表格中,我们是用什么表示拉力大小的?
3、提问:那么2个、3个、5个垫圈的力究竟有多大,我们能不能测量出来?
4、揭题:测量力的大小
二、认识弹簧测力计
1、同学沟通汇报:用弹簧测力计
2、提问:弹簧测力计你见过吗?让我们一起来见见它。
3、课件出示:弹簧测力计。引导:请你认真观测,你能从弹簧测力计上获得哪些信息?
同学观测各小组的弹簧测力计:提环、指针、刻度板、挂钩
1牛=100克力
三、运用弹簧测力计
1、老师出示弹簧测力计
引导语:刚才我们通过观测认识了弹簧测力计,那你用过弹簧测力计吗?你会用它来物体的重力大小吗?
2、同学尝试运用测量一个砝码的重力大小。
3、汇报测量数据,发觉问题,引出如何运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出示:
运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因留意:
〔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在“0”位置。
〔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因此要先估量重力大小。
4、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身边物体的重力,并记录在78页表格。
5、沟通汇报
6、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动文具袋的力。
四、制作弹簧测力计
1、争论制作方法
2、如何画出测力计的刻度
五、小结
六、板书设计
七、教后记
力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转变材料的外形,可以转变材料的抗弯曲技能。
过程与方法
做纸的外形与抗弯曲技能关系的试验。
观测瓦楞纸板的结构,作出说明和提出问题。
情感、立场、价值观
意识到小组合作做试验进行探究的须要性。
乐于依据观测作出说明和提出问题。
教学预备
为小组预备:试验用的大小相同的纸假设干张、铁垫圈、胶水、包装箱瓦楞纸板。
老师自己预备:一些不同外形的钢、铝型材样品或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增加物体的厚度可以明显地加强材料的抗弯曲技能,但这样就要增加材料的用量。同学们还能为工程师想想其它的方法吗?
二、瓦楞纸的讨论
我们平常看到的许多物品的包装都用到一种纸,同学们知道这种纸的名字吗?〔这种纸叫瓦楞纸〕
1、感知瓦楞纸的特性
同学人平常也接触过这种纸,现在老师也为大家预备了这种纸。大家右以拿到手上感受一下并可以折一折,感觉一下它有多硬,抗弯曲技能如何?(分组感知纸的特性)
2、试验:
我们利用解剖的方法,观测瓦楞纸的结构是怎样的`,看看各组成部分的厚薄和软硬。(经过讨论,我们产生的什么产生了什么问题或想法?预备怎样继续讨论?)
三、外形与抗弯曲技能
通过上面的试验我们得出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估量一下,什么样的外形有好的抗弯曲技能?
1、试验要求:不转变纸的长度,把纸折成不同外形,猜测并实际测试它们的抗弯曲技能。
2、测度记录:
形状
猜测抗弯曲技能
实测抗弯曲技能
3、小黑板出示问题:
(1)与没有折的纸比较,它们的抗弯曲技能加强了吗?
(2)比较这些外形的纸抗弯曲技能的大小,试做出自己的说明。
(3)为什么有的钢材或铝材要做成“T”、“U”、“L”、“工”字或“口”字等外形?
四、总结
通过学习我们用事实证明白,哪些结构和状况下材料的抗弯曲技能可以得到明显的加强,指明同学加答老师补充完整。
板书设计:
【信息反馈】:
本课是在上一课讨论了“宽度、厚度与抗弯曲技能”的关系基础上,进一步讨论转变外形对加强抗弯曲技能的作用。本课的试验操作仍比较简约,教学重点还是应当放在对试验数据的分析上。在教学安排上,从生活现象入手,通过试验,应用结论再分析解决生活中的事物。
上课初,让同学看看生活中将各种钢材、铝材加工成各种外形的图片,最好是生活场景图,如屋顶雨篷、铁路铁轨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 腊八粥 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001
-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上册 3 小数除法7课时 循环小数配套说课稿 新人教版
- 2025工矿产品买卖合同
- 2025同村土地承包合同
- 2025学校食品供货合同简单版样本
- 2025版集体劳动合同范文
- 2025加盟经销合同范文
- 6-2《插秧歌》说课稿及反思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2023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2章 一元二次方程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2.3 因式分解法第2课时 选择合适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新版)湘教版
- 软膜天花施工方案
- 2025年常德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政治-湖北省湖部分名校(云学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1月联考试题和答案
- 行政单位会计核算职责(4篇)
-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解读
- 2025年春新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
- 2025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监管中心招聘5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私域电商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财务核算管理制度
- 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弱电智能化劳务分包合同
- 电网调度基本知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