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公共课程《心理学》教学大纲_第1页
教师教育公共课程《心理学》教学大纲_第2页
教师教育公共课程《心理学》教学大纲_第3页
教师教育公共课程《心理学》教学大纲_第4页
教师教育公共课程《心理学》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教育公共课程《心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及代码:《心理学》

(17JS1001)课程学分与学时:4分/

64学时(课堂讲授64学时)先修课程:专业导论适用专业:全校师范教育专业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一)课程性质心理学课程是为师范类专业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也称为公共心理学课程。心理学主要研究正常人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既探讨心理的发生机制,又探讨心理的社会制约性,既概括心理学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总结出心理学的一般规律,为心理学各分支提供理论基础,又涉及心理学应用问题,特别是将心理学基础理论在教育教学和实际生活中进行推广和应用,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心理学依据。因而,本课程兼具基础性和应用性特征。(二)课程目的和任务心理学是一门基础必修课,它为学生提供作为教师职业所需要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同时,为师范生开设的教育课程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通过对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了解心理学的对象、性质和基本研究方法;明确学习心理学的意义,正确理解人的心理的实质,认识心理现象发生、发展以及相互作用的规律;初步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生活和学习中,尤其是在将来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的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教育理论课和更高阶段的心理学理论打好基础。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

心理学与教育(4学时)第一节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二、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三、心理学的内容与基本结构第二节

心理学的任务及其与教育的关系一、心理学的基本任务二、心理学分支的发展及其意义(一)心理学研究的细化(二)心理学的边缘性研究三、心理学与教育的密切关系第三节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一、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论原则二、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第二章

心理及其发展与学习(4学时)第一节

心理的实质一、心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二、心理是脑的机能三、意识的能动性第二节

个体心理的发展一、心理发展的规律与年龄特点二、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三、成熟与学习对准备的影响四、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第三节

关于学习的基本看法一、学习的概念二、学习的特点与分类三、学习的过程第三章

动机与学习(5学时)第一节

动机的概述一、动机与学习动机二、动机与目的、效果的关系三、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第二节

动机过程的驱力模式一、驱力说二、需要层次说第三节

动机过程的认知模式一、成就动机二、动机归因的动力模式第四节

学习动机的激发与鉴别一、学习动机的激发二、学习动机的鉴别与测定第四章

注意(3学时)第一节

注意的概述一、注意的定义二、注意的理论第二节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一、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二、怎样保持有意注意三、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关系第三节

注意的特征一、注意的指向性二、注意的集中性第四节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一、注意力的主要表现二、组织学生的注意力第五章

感觉和知觉(4学时)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的概述一、感知觉定义二、感知觉生理机制三、感知觉种类第二节

感觉的一般规律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二、感觉的相互作用第三节

知觉的特性和影响知觉的因素一、知觉的特性二、影响知觉的心理因素第四节

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一、直观教具的制作和使用二、师生间的第一印象及对待三、学生观察力的培养第六章

记忆(5学时)第一节

记忆的概述一、记忆的定义及分类二、记忆的生理机制三、记忆表象第二节

记忆的过程一、识记二、保持三、再现第三节

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一、合理地组织识记二、有效地组织复述与复习三、合理运用记忆技术和方法四、培养学生元记忆的能力五、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第七章

思维与想象(6学时)第一节

思维的概述一、思维的定义二、思维的种类第二节

思维与语言一、言语及其作用二、思维与言语的关系第三节

概念及其形成一、概念的定义及形成二、在教学条件下对概念的掌握第四节

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一、解决问题的步骤与策略二、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第五节

想象一、想象的定义二、想象的种类三、想象活动中的认知加工第六节

思维与教学一、教材的选择和合理使用二、改进教学发方法三、注意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第八章

知识技能的掌握与教学(4学时)第一节

知识的掌握一、知识的理解二、知识的迁移三、知识的应用第二节

技能的掌握一、动作技能二、智力技能第三节

教学与心理卫生一

、疲劳二、成绩评定第九章

学习策略的掌握与创造力的培养(4学时)第一节

“学会学习”能力的培养一、什么是“学会学习”二、自学能力的培养第二节

掌握学习策略一、学习策略的训练二、元认知第三节

创造力的培养一、创造力及其结构二、创造力的培养第十章

态度与情感(5学时)第一节

态度的概述一、什么是态度二、态度的功能三、态度的形成和态度发改变四、态度对学习的影响第二节

情绪与情感的概述一、情绪情感的定义、机体变化和外部表现二、情绪于情感的整理机制三、情绪表现的模式与规则的识别第三节

情绪与情感的种类一、情绪的种类二、情感的种类第四节

情绪和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一、教师的感染力及其作用二、情绪与学习效率三、对学生情绪的识别与教会学生调节情绪四、情绪智力与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第十一章

意志(3学时)第一节

意志的概述一、什么是意志二、人的意志是不是自由的三、意志和认识、情绪的关系第二节

意志过程与结构一、意志过程二、意志的心理结构第三节

压力的应对与指导一、应对及其方式二、不良的应对方式三、对中学生应对的指导第十二章

品德及其形成(3学时)第一节

品德的概述一、什么是品德与道德二、道德的心理结构第二节

学生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一、学生态度定势与心理准备二、道德信念的形成三、道德感和“良心”的培育四、抗诱惑和道德意志力的培养五、道德行为技能与习惯的养成第三节

国内外道德性的研究和理论一、道德性发展的研究二、道德性形成内外条件的研究三、我国当前品德心理的研究第四节

价值观及其教育一、什么是价值观二、价值观作用的研究三、价值观的培养第五节

过错行为的矫正一、过错行为及其产生的原因二、过错行为矫正的方法第十三章

学校中的群体心理(3学时)第一节

群体心理的概述一、个体与群体、集体二、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三、研究学校群体心理的意义第二节

群体对个人活动的影响一、社会助长作用二、社会惰化作用三、从众现象四、去个性化五、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第三节

学校中的人际关系及其了解方法一、学校中的人际关系与交往二、学生在关系结构中的地位及其心理三、了解人际关系的方法第四节

班级体中的社会心理第十四章

心理的个别差异(3学时)第一节

性格及其个别差异一、什么是性格二、性格的特征和结构三、性格与气质四、性格的形成五、性格的类型机及其鉴定第二节

能力及其个别差异一、能力的种类与结构二、能力的形成三、能力的个别差异四、能力的测量第三节

因材施教一、教学中的个别对待二、教育中的个别对待第十五章

青少年心理与教育(3学时)第一节

少年的心理特点与教育一、少年期心理的主要特点二、少年心理发展的矛盾与教育三、少年期心理发展诊断中的两个问题第二节

青年初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一、青年初期心理的主要特点二、青年初期心理发展的矛盾与教育三、青年初期心理发展诊断中的几个问题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心理学》是体现师范性,培养合格师资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教育学、学科教育及教材教法、教育实习等其他教育系列课程的基础。学习心理学对于了解人的心理发生发展规律,尤其是如何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水平进行教育教学、优化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心理学还肩负着提高师范生心理素质的重任。本课程在内容组织的线索上大致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两条主线”。“一个中心”指教学围绕“教书育人”的中心,“两条主线”中一条指完善学生人格,使师范生成为一个具有完善人格的人,另一条指塑造未来教师,掌握成为教师所需的知识。教材内容中人格、人格发展、行为的动力机制、自我意识、认知学习、问题解决与创造、智力及智力开发、道德品质的形成等章节均围绕完善学生人格展开,学校群体心理、学校的人际关系、教学心理、课堂学习管理、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各章围绕未来教师所需的心理知识展开。而所有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均突出一个中心——培养师范生“教书育人”的素质。这两部分相互联系,不能截然分开,因为现在的学生即是将来的教师,而好教师本身就是完善人格的代表。通过教学,首先要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及发展趋势,理解心理的实质,树立正确的心理学观点,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其次要掌握未来教师必备的心理学知识,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树立人格毕生发展的观点,理解个体动力系统的结构,掌握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和心理辅导的原则与方法,为走上教学工作岗位作好准备。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一)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根据课程具体内容及学生实际需要,配合其他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演示法、讨论法、阅读法和实践法等;教学中辅之讨论、实验、心理测验、心理训练、案例分析、自学等方式来进行。精讲知识点,结合国考真题进行课堂练习、单元测试和课后辅导。(二)教研室要开展专题教研活动研究教学内容,理清重点、难点。加强任课教师集体备课。(三)媒体要求:多媒体教室四、课程考核方式课程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考查。课程成绩中加大平时练习和单元测验成绩考核的比重,建议平时成绩占50%(其中平时考勤与课堂表现占10%,发展心理单元测验10%,学习心理单元测验10%,半期考试占20%),期末闭卷笔试2小时,占50%。五、其他(一)讨论课: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与教育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二)作业:平时作业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实践动手能力为主安排活动。由学生自主参与,通过分组合作完成一个心理学调查报告(或其他相关作业),并现场演示,集体观摩点评等,让学生有意识地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协作精神与实践运用能力。(三)课程资源1、建议教材《中学生发展与学习》,王立新

杨扉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年2月第1次版。2、主要参考书(1)《学与教的心理学》(第三版)皮连生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12月版(2)《心理学》黄希庭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年7月出版(3)《教育心理学》张春兴著台北东华书局

1996年出版(4)《学习与发展》林崇德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5)《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刘万伦田学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年2月版(6)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指导教材《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洪明张锦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年9月版(7)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指导教材《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练习册

洪明张锦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年9月版(8)《心理学》,但菲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第7次版。(9)《普通心理学(第4版)》,彭聃龄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05月版(10)《心理学(第3版)》,姚本先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02-01版(11)《心理学导引》,田媛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05-3版(12)《心理学(第3版)》,郑雪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08-03版(13)《心理学(第3版)》,蔡笑岳编,高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