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体诗:唐代人把《诗经》到汉魏六朝的诗叫做古诗,或者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把到唐代才定型并盛行的严格按照一定的格律写作的诗称做近体诗或今体诗。近体诗分律诗和绝句两大类。诗歌常识近体诗:又称为诗余、长短句。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古体诗:唐代人把《诗经》到汉魏六朝的诗叫做古诗,或者古体诗。律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要求工对律诗特点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每首分别为五言、七言句,简称五律、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律诗首联要求工对律诗特点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每杜甫诗三首登高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杜甫诗三首登高秋兴八首咏怀古迹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曾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
。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篇象一面镜子,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其诗被誉为「诗史」。其人被看做一带代宗师,被奉为「诗圣」。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沉郁顿挫沉郁:思想内容。“沉”即“深”——深刻、深广、深厚“郁”即“积”——真实、凝重、含蓄顿挫:艺术形式。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情感的千回百折、节奏的徐疾相间、音调的抑扬顿挫、旋律的跌宕起落沉郁顿挫沉郁:思想内容。杜甫的创作历程(一)读书和壮游时期(二)长安十年时期(三)战乱流离时期(四)漂泊西南时期杜甫的创作历程(一)读书和壮游时期
杜甫七岁即能诗文,十五时在文坛初露头角。“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学习的自述。二十岁后,他开始漫游生活,南游吴越,北游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和李白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这个时期的创作,表现了他青年时期的气概和抱负。如:《望岳》。一读书壮游时期杜甫七岁即能诗文,十五时在文坛初露头角。“读二长安十年时期
公元746年杜甫满怀政治理想到长安考试求官,由于奸相李林甫玩弄了“野无遗贤”的骗术,参加考试的人全部落榜,杜甫也身受其害,困居长安10年之久.不幸的遭遇是他进一步认识到统治者的腐朽,创作出《兵车行》《丽人行》等杰出的现实主义诗篇。诗的风格由早期的热情奔放,乐观坦荡变的悲壮凄凉,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二长安十年时期公元746年杜甫满怀政治理想三战乱流离时期
由于安史之乱,杜甫携家和人民一道受冻挨饿,避难流亡,卷进了生活的底层。在沦陷区,山河破碎之感甚深。灾难的时代,震撼着诗人的心灵,使他写出了《春望》《北征》和“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三战乱流离时期由于安史之乱,杜甫携家和人民一
安史之乱后于公元759年由甘肃颠沛流离到了成都,靠了友人的帮助在城西浣花溪畔营建了草堂。他在这里居住了将近4年,写下了240多首诗篇。《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等就是在这里写就的。四漂泊西南时期安史之乱后于公元759年由甘肃颠沛流离到了成都秋兴八首(其一)课件秋兴八首(其一)课件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乘舟沿江东下,先是寓居夔州,在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在寓居夔州两个年头里,他日夜想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现愿望。写此《秋兴》时,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萧瑟之时,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知人论世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秋兴》,即因秋引发感慨(触景生情),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审视标题《秋兴》,即因秋引发感慨(触景生情),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diāowūsēn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yīn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xīn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cuīzhēn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通读诗歌《秋兴八首(其一)》通读诗歌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玉露凋伤枫树林,品读意象首联
共写了几种景物意象?分别有什么特点?给人什么感觉?玉露枫树林巫山巫峡寒冷火红艳丽,现被寒冷的秋露侵蚀伤残阴森萧瑟露冷枫丹,万物萧瑟品读意象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意象?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精析意象颔联
共写了几种景物意象?分别有什么特点?给人什么感觉?江间波涛塞上风云巫峡中江水波涛汹涌,大浪连天涌起巫山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接连着地面一语双关,暗示着时局的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光景暗淡,作者心情既翻卷不息又阴沉郁闷精析意象颔联共写了几种景物意象?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精析意象颈联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深意?丛菊两开泪舟故园暗示作者在这待了两年花开已两载,想起两年未曾回故乡,不免伤心落泪孤独的小船系在岸边作者就像小船,飘零在外,一颗炽热的心依旧系着故乡抒发羁旅之愁,思乡之苦。精析意象颈联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深意?丛菊两开泪舟故园暗精析意象尾联诗人将关注点转移到生活中来,写千家万户的“刀尺声”“捣衣声”,其用意何在?岁至寒冬,傍晚杜甫听到白帝城中刀尺声和捣衣声,联想到家家户户的妇女们都在准备为亲人缝制御寒衣物时引发的怀乡之情。用意:蕴凄苦、思乡之情于刀尺、捣衣声中,含蓄蕴藉,韵味绵长。精析意象尾联诗人将关注点转移到生活中来,写千家万户的“刀精析意象砧声,即捣衣声,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关心家人冷暖,为全家人缝制衣服,是古代妇女的主要职责之一。捣衣的妇女听着砧声,不由得思念远行之人,担忧他们的饥寒,逗惹出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情别绪。月下捣衣,风送砧声,漂泊的游子听到砧声,就会回想家庭的温暖,更增添心中无尽的思乡之愁。精析意象砧声,即捣衣声,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找寻技巧1、情景关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2、一语双关——颈联3、烘托——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景的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找寻技巧1、情景关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2、一语双关——颈归纳主旨
【主旨】
本诗描绘了
①巫山巫峡深秋的景色
烘托出
②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
抒发了
③忧国伤时的抑郁之情
④羁旅之愁,思乡之苦归纳主旨【主旨】
本诗描绘了
①巫山巫峡深秋的古体诗:唐代人把《诗经》到汉魏六朝的诗叫做古诗,或者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把到唐代才定型并盛行的严格按照一定的格律写作的诗称做近体诗或今体诗。近体诗分律诗和绝句两大类。诗歌常识近体诗:又称为诗余、长短句。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古体诗:唐代人把《诗经》到汉魏六朝的诗叫做古诗,或者古体诗。律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要求工对律诗特点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每首分别为五言、七言句,简称五律、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律诗首联要求工对律诗特点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每杜甫诗三首登高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杜甫诗三首登高秋兴八首咏怀古迹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曾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
。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篇象一面镜子,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其诗被誉为「诗史」。其人被看做一带代宗师,被奉为「诗圣」。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沉郁顿挫沉郁:思想内容。“沉”即“深”——深刻、深广、深厚“郁”即“积”——真实、凝重、含蓄顿挫:艺术形式。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情感的千回百折、节奏的徐疾相间、音调的抑扬顿挫、旋律的跌宕起落沉郁顿挫沉郁:思想内容。杜甫的创作历程(一)读书和壮游时期(二)长安十年时期(三)战乱流离时期(四)漂泊西南时期杜甫的创作历程(一)读书和壮游时期
杜甫七岁即能诗文,十五时在文坛初露头角。“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学习的自述。二十岁后,他开始漫游生活,南游吴越,北游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和李白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这个时期的创作,表现了他青年时期的气概和抱负。如:《望岳》。一读书壮游时期杜甫七岁即能诗文,十五时在文坛初露头角。“读二长安十年时期
公元746年杜甫满怀政治理想到长安考试求官,由于奸相李林甫玩弄了“野无遗贤”的骗术,参加考试的人全部落榜,杜甫也身受其害,困居长安10年之久.不幸的遭遇是他进一步认识到统治者的腐朽,创作出《兵车行》《丽人行》等杰出的现实主义诗篇。诗的风格由早期的热情奔放,乐观坦荡变的悲壮凄凉,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二长安十年时期公元746年杜甫满怀政治理想三战乱流离时期
由于安史之乱,杜甫携家和人民一道受冻挨饿,避难流亡,卷进了生活的底层。在沦陷区,山河破碎之感甚深。灾难的时代,震撼着诗人的心灵,使他写出了《春望》《北征》和“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三战乱流离时期由于安史之乱,杜甫携家和人民一
安史之乱后于公元759年由甘肃颠沛流离到了成都,靠了友人的帮助在城西浣花溪畔营建了草堂。他在这里居住了将近4年,写下了240多首诗篇。《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等就是在这里写就的。四漂泊西南时期安史之乱后于公元759年由甘肃颠沛流离到了成都秋兴八首(其一)课件秋兴八首(其一)课件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乘舟沿江东下,先是寓居夔州,在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在寓居夔州两个年头里,他日夜想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现愿望。写此《秋兴》时,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萧瑟之时,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知人论世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秋兴》,即因秋引发感慨(触景生情),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审视标题《秋兴》,即因秋引发感慨(触景生情),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diāowūsēn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yīn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xīn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cuīzhēn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通读诗歌《秋兴八首(其一)》通读诗歌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玉露凋伤枫树林,品读意象首联
共写了几种景物意象?分别有什么特点?给人什么感觉?玉露枫树林巫山巫峡寒冷火红艳丽,现被寒冷的秋露侵蚀伤残阴森萧瑟露冷枫丹,万物萧瑟品读意象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意象?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精析意象颔联
共写了几种景物意象?分别有什么特点?给人什么感觉?江间波涛塞上风云巫峡中江水波涛汹涌,大浪连天涌起巫山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接连着地面一语双关,暗示着时局的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光景暗淡,作者心情既翻卷不息又阴沉郁闷精析意象颔联共写了几种景物意象?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飞线充电引起火灾警示教育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教学设计
- 2.2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 5《合理消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单元 我的好习惯 4《不做小马虎》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2024年秋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件 8.2 敬畏生命
- 产后缺乳的中医护理方案
- 4.1 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 7.2 心中有数上职场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 采购合同技术保密争议仲裁重点基础知识点
- 任务1 混合动力汽车转向系统典型构造与检修
- 三维地籍解决方案白皮书
- 住院患者VTE相关评估量表课件
- 高中物理选修二第一章《安培力与洛伦兹力》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中职护理专业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 小学生卫生知识健康教育精课件
- 新目标英语初三英语总复习资料讲义
- 体育馆钢结构工程马道施工方案
- 2024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内蒙古赛区初赛试卷(解析版)
- 四川省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实施与验收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