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课件_第1页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课件_第2页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课件_第3页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课件_第4页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

梁实秋(1903年1月6日-1987年11月3日)号均默,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杭县(今余杭)。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理论批评家、作家、英国文学史家、文学家、翻译家。主要著作有散文集《雅舍小品》(续集),文学评论集《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远东英汉大辞典》。

梁实秋的散文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对旧情往事的追述和感怀。这些“忆”、“谈”多为对缕缕往事的、旧情的追述,借对人物描写抒发对人物的感受,情真意切、直率而诚挚。以求实的精神叙写笔下的人物,而其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常常是选取几个鲜明、自己深受过感动的片段来完成,并善于抓住人物的某些精神特征予以突出的渲染。——汪莉梁任公先生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梁启超(1873——1929)学习目标※读文品人※把人物写“活”预习检测——给下面的字注音戊戌()显宦()叱咤风云()

莅校()迥乎不同()短小精悍()步履()谦逊()激亢()

箜篌()酣畅()流涕()

蓟北()阅读全文、整体感知1、标记文章段落。2、听读课文,给生字词注音。3、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感知——人物形象分析通过阅读文章,梁任公给你怎样的印象?※政治能人,学术高师;※才华横溢,博闻强记;※修养良好,开朗直爽;※认真细致,风趣幽默;※既谦逊又自负,既稳健又潇洒;1、综合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手法。神态描写

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3、综合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手法。动作描写

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1、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有机结合。侧面描写·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有机结合。侧面描写·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1、生动叙写与精要议论相结合。

·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2、生动叙写与精要议论相结合。

·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