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4讲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2.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等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3.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了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4.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知识点一工业革命一、工业革命的背景1.内涵:工业革命是由一系列的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2.兴起国家:英国。3.条件(1)前提: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2)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3)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获得了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4)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劳动分工细致,生产工具日趋专门化,工人的生产技术日益纯熟,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提供了条件。二、工业革命的进程1.第一次工业革命(1)技术革新: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市场的需求刺激了棉纺织业的发展,也催生了新的技术发明。(2)工厂出现:1771年,阿克莱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3)蒸汽机的改进①改进:1782年,瓦特试制出旋转运动的“复动式蒸汽机”。1785年经过进一步改进的瓦特蒸汽机开始在棉纺织工厂使用。②意义:能产生巨大的动力,解决了生产动力受自然条件限制的问题。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4)工业革命完成:随着生产机械化的推进,机器工业迅速成长。19世纪中期,英国的机器制造业也实现了机械化。(5)扩展: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从大西洋两岸逐步深入内陆,形成持续不断的辐射效应。2.第二次工业革命(1)条件: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为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表现: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汽车、飞机等新式快速交通工具应运而生;化学工业的兴起,石油化工业获得发展;通过新技术改造的旧产业部门,焕发出新的活力。(3)主要特点: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以及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迅速。三、工业革命的影响1.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给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农业变革也在欧美地区全面展开。2.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1)建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链接·选择性必修2·P24-25】形成随着工厂的出现,工厂制度逐渐形成内容(特点)①工人实行倒班制②规章制度严格,以罚款、体罚和解雇等方式强化纪律意识③生产流水线被广泛应用到生产过程中,各生产环节协同劳作④原料由工厂统一供应、合理调配影响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挖掘工人的劳动潜质,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扩展:中国①19世纪中后期,清朝洋务派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系列近代企业,引进了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②张謇、范旭东等一批资本家主张实业救国,也开办工厂并借鉴西方工厂的管理经验,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起来(2)生产进一步集中,出现了垄断组织。3.阶级结构(1)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2)工业资产阶级通过改革,进一步巩固了统治地位。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中间阶层的力量也开始发展。【链接·选择性必修2·P61-64,P26-28】4.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1)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工厂为中心形成了许多城市,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城市化进程开启表现工业生产逐渐向城市集中,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到1851年,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影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对城市的设施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居住条件的改善表现建筑技术革新,19世纪50年代,美国人发明了电梯;19世纪70年代,比利时首次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20世纪以来,集中供暖和制冷得到推广,私人卫生间等快速普及;生活服务更加便捷、丰富,居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娱乐生活更加多样影响各种服务设施使市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发生巨变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备表现钢铁管道用于水网建设,自来水与排水系统逐渐普及;煤气灯、电灯创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电报、电话的发明和普及便利了人们的通信联系;19世纪末,第一条地铁线在伦敦问世;柏林、纽约等城市开始把高架桥纳入交通网络;20世纪以来,电车、汽车、自行车得到普及。城市交通呈现多样化、立体化趋势影响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表现环境污染严重,如工业废气污染、汽车尾气污染等;私人汽车普及,交通拥堵严重;贫富分化,工人阶级生活条件恶劣,生活设施落后;犯罪率上升、失业者增加等影响促使各国通过社会立法来解决这些问题(2)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积极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交通运输业的进步,便利了人们的出行城乡差别逐渐缩小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时间观念空前加强;坚持守时,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渐提升消极给民众的生活带来消极影响。如劳动时间过长,工作和生活环境恶劣,传染病和职业病时常发生等5.社会问题凸现(1)表现:工人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传染病与职业病严重危害产业工人的健康。(2)结果:19世纪,欧洲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产业工人的待遇有所改善。6.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工业革命提供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继续向世界各地大肆扩张。(2)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基本形成。►知识点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1.早期工人运动(1)背景: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逐渐显现。虽然生产力不断提高、劳动产品日益丰富,但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并没有改善,政治权利也极其有限。(2)目的: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状况,维护自己的权益。(3)形式:从捣毁机器到争取政治权利的多种形式。(4)代表: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5)意义: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6)教训:相继失败,早期工人运动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2.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1)背景:早期工人运动的发展。(2)代表: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人欧文。(3)内容: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反对自由放任的竞争,主张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4)认识: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和正确有效的途径,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条件(1)思想条件: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2)社会条件:进一步探讨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变化。(3)阶级条件: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终于从无产阶级身上看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力量。2.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内容①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②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③肯定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宣告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共产主义建设者的伟大使命。④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2)意义: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国际工人运动指明了正确方向。3.发展(1)背景:1848年,欧洲普遍发生革命,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指导工人阶级进行斗争的同时,继续进行理论探索。(2)表现:1867年,马克思撰写的政治经济学巨著《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4.意义(1)马克思主义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始终站在时代前沿。(2)马克思主义成为西欧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是工人运动和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3)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和发展起来,人民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1.“第一国际”(1)背景: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2)成立: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3)意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2.巴黎公社(1)背景: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2)成立:1871年3月,法国巴黎爆发工人武装起义,起义者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3)举措①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政权机关和司法机构。②废除旧军队和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和治安委员会。③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由选举产生的公职人员,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④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⑤实行八小时工作日。(4)结果:1871年(5)意义: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1.图解历史——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可能性和必要性2.思维发散——认识圈地运动大约从15世纪开始,在英国等西欧国家,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强行占有土地和农民份地,将其变为私有的大农场或大牧场,形成所谓的“圈地运动”。“圈地运动”的实质是什么?“圈地运动”与资本主义发展有何关系?提示:实质: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代替封建经营方式。关系:圈地运动的推行,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农牧业的迅速发展,并为英国的工业革命准备了较为充足的资本、国内市场和自由劳动力。3.学术情境——工业革命发生背景分析美国当代经济学家弗兰克指出:东方的条件实际上比西方更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生,但是偶然因素的介入改变了这一状况。这一观点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提示:不正确。英国之所以发生工业革命是国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带有必然性。4.思维发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剑桥欧洲经济史》中说:“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这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什么特点?提示: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5.概念辨析——手工工场和工厂手工工场是手工业者集合在一起进行生产的场所,其特点是借助简单工具进行手工生产。工厂是直接进行工业生产活动的单位,其特点是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二者都是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生产形式,都属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范畴。6.思维发散——工业革命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英国通史》中记载:“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秒为单位……火车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工业革命是怎样改变人们的生活节奏的?提示:工业革命使人们非常重视时间,交通工具的变化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的时间观念得以加强。7.概念阐释——城市化城市化也称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8.学术情境——大城市论有学者认为应重点发展“条件较好的大中城市”“中心城市”。有学者则明确指出大城市具有远大于小城镇的规模效益。还有学者提出适合国家当前条件的100—400万人口的优化城市规模区间。也有学者认为城市规模效益仍然在发挥主要作用,需适当放宽对大城市规模上的限制。此外,还有学者认为,在落后地区,大城市必然要首先发展,形成“极核”,然后带动中小城市的发展。城市化的动力是什么?城市化进程的本质是什么?提示:动力: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市场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本质上是经济社会结构变革的过程。9.知识拓展——资本主义国家大众消费主义兴起20世纪的美国展现出一种受大众消费经济秩序控制的全新的生活方式,以更适合其效率功能的新价值观取代了传统价值观。在这一过程中,曾经主宰美国社会的传统新教主义的节俭观念受到巨大挑战,最终在来势迅猛的消费主义大潮的冲击下几乎荡然无存。“金钱万能”主宰了人们的一切活动,商业化气息更为突出,赚钱就是为了享受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基本信条。10.学习情境——工业革命的影响2003年英国历史教科书《工业、改革和帝国:1750—1900》有六章内容直接涉及工业革命,其中第三章“从农场到工厂”划分的小节主要包括“不再在家工作!”“工厂是怎样创造城镇的”“什么是‘黑金’”“一个‘血汗工厂’的终结”等。教科书实际指出了工业革命的哪些影响?提示:工厂制度建立、城市化趋势、贫富分化加剧。11.知识拓展——英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化19世纪,在英国首都和地方城市诞生了一批高等院校,这些新式大学以功利主义为导向,取消教派限制,提供职业教育与科学教育,力图面向全社会培养实用人才。新式大学的创建过程,史称19世纪英国“新大学运动”。新大学运动使得英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和职能、学科与课程等方面做出重大调整,以伦敦大学为代表的新大学,不仅加快了高等教育对象平民化、课程泛智化的进程,而且启动了英国高等教育世俗化的进程。12.思维发散——卢德运动英国工人以破坏机器为手段反对工厂主压迫和剥削的自发工人运动。相传莱斯特郡一个名叫卢德的工人,为抗议工厂主的压迫,第一个捣毁织袜机。工业革命时期,机器生产逐渐排斥手工劳动使大批手工业者破产,工人失业,工资下跌。当时工人把机器视为贫困的根源,用捣毁机器作为反对企业主、争取改善劳动条件的手段。英国早期工人斗争的卢德运动有何特点?提示:自发性;以经济斗争为目标。13.思维点拨——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主张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原因他们不能科学地阐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和正确有效的途径。这种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发展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这说明其产生不具备必要的物质基础,不能认识到社会发展的本质,因此是“空想”,而非“科学”。14.名师指津——马克思主义诞生与工业革命的关系15.史学新论——《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的关于人类解放的“新世界观”。《资本论》在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及其政治经济学的双重批判中,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的特殊的运动规律,不仅反映和表达了我们时代的时代精神,而且塑造和引导了新的时代精神,因而《资本论》既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孙正聿《〈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微点拨:《资本论》的创新思想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立提供了科学指导;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中国方案”提供了依据。16.知识拓展——马克思是第一国际的精神领袖和灵魂马克思帮助第一国际完成了用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确立性质和组织基础,并帮助第一国际更好地开展工人运动,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马克思是第一国际的缔造者,是第一国际的思想先锋、革命活动的组织者,带领第一国际完成国际工人运动史重要一环的历史使命。17.学习情境——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列宁指出,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与无产阶级的准确成熟。但是1871年的法国尚不具备这些基本条件。列宁认为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提示:法国资本主义仍然处于上升时期,社会经济还未发展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共研主题1改变世界的新生力量——两次工业革命史料实证——工业革命的影响史料一工人的工资翻了一番,住的是舒适的新房①,土地、道路和其他环境都有了令人满意的快速提高②。这种令人愉悦的改变源于何时?缘于何故?你们首先得和我一样承认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工业是这一大好变化的源头。人不分贵贱③,通过大家长期持续的辛勤奋斗,我国的面貌焕然一新④;建筑物、土地、道路,甚至居民的行为举止(个别不雅的例外),这一切都引起了以前未听说过我国的国家的注意和惊羡。——摘编自[美]托马斯·K.麦格劳《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功者》史料二1911-191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27.5%,美国9.2%,德国21.4%,法国11.8%,俄国0.6%⑤。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工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⑥。[解读]史料一①反映了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②说明当时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发展;③说明随着工业革命发展,等级观念淡化;④说明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史料二⑤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对外贸易的发展;⑥反映了工业革命推动国际分工的发展,从而导致世界联系加强。探究:(1)依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工业革命对人类生活的积极影响。(2)依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影响。提示:(1)进入“蒸汽时代”;工厂制度建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世界各地联系更加密切。(2)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了以英国等西方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客观上推动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国际分工的扩大、相互依赖程度的加强;推动了整个世界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从整体角度看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从文明角度看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从近代化角度看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进程,带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从社会角度看工业革命带来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城市化、严重集群性的社会问题及特殊人群的生活保障、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等问题从生态角度看工业革命虽然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工业革命也带来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唯物史观——工业革命中蕴含的唯物主义理论(1)工业革命前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这是工业革命的前提,这种情况反映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2)工业革命调整了生产关系,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这反映了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3)工业革命也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反映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观点。(4)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他们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这反映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历史解释——近代西方城市化对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影响(1)积极影响①道路交通设施的发展方便人们的出行,改变了城市的面貌。②通信设备的改善,密切了人们的交流,促进了信息的传播。③建筑技术的提高和生活设施的改善改变了人们的居住环境。④社区功能的完善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为居住在城市的人们提供了便利。(2)消极影响①环境污染: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导致空气污染;生活与工业废水造成水源污染;等等。②交通拥堵:私人汽车的普及,使交通拥堵成为城市的普遍问题。③社会问题:贫富分化、犯罪率上升、失业人口增加等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共研主题2人类解放的阳光大道——马克思主义和国际工人运动史料实证——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史料一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①。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产生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②。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③。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④。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⑤。——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史料二他(马克思)在1864年建立国际工人协会即通常所称的第一国际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这一团体接受了马克思关于无产者为了以社会主义方式改革社会而夺取政权的纲领。它以自己的宣传工作和参加各种罢工的行动引起了很大的注意⑥。1889年,社会党国际即第二国际在巴黎成立。俄国社会主义者即通常所说的布尔什维克,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成功地夺取政权,建立起有史以来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府⑦。此外,布尔什维克组织了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⑧,向第二国际即社会党国际挑战。——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解读]史料一中《共产党宣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①肯定了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②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③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④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史料二中⑥说明第一国际成立后,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纲领;指导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蓬勃开展;⑦说明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布尔什维克政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⑧说明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世界上被压迫民族和无产阶级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探究:(1)根据史料一,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及该使命的核心目标。(2)根据史料二,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的影响。提示:(1)使命:无产阶级以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生产力。目标:增加生产力总量。(2)马克思主义成为第一国际的革命纲领;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思想武器;指导俄国社会主义者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鼓舞世界上被压迫民族和无产阶级为争取民族解放而进行斗争。马克思主义影响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1)思想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征程。(2)工人运动:它给了国际无产阶级以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使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3)政权建设: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将社会主义最终从理论变成现实奠定了思想基础。(4)促进改革:它迫使资产阶级不得不改变统治政策,提高工人待遇,保障无产阶级的政治权利,进一步完善了资本主义制度。历史解释——多维视角认识巴黎公社爆发的偶然性巴黎公社只是一次特殊条件下的城市起义。即巴黎公社起义的爆发不是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而是具有非常强的偶然性失败的必然性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法国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还不具备,这就决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意义的深远性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标志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教训的深刻性缺乏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巴黎公社成立后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巴黎公社失败的另一个重要教训是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没有掌握足够的革命武装力量[例](2021·山东等级性考试)巴黎公社革命后,欧洲各国政府“感到有必要采取行动来对付危及秩序和文明的国际威胁。于是,警察进行国际性合作,剥夺逃亡的公社社员作为政治难民所应接受的保护地位”。这是因为()A.各国害怕与法国政府交恶B.各国工人同情和支持巴黎公社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D.巴黎公社倡导世界无产者的联合情境创设:以欧洲各国政府警察进行国际合作,对付逃亡的公社社员为学习情境,考查巴黎公社的性质,体现了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学科核心素养。核心价值:通过理解巴黎公社的性质,认识马克思主义是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思想。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增加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必备知识:巴黎公社作为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被载入史册,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关键能力: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欧洲各国政府认为巴黎公社威胁了现有的秩序和文明,所以要加强警察的国际性合作,遏制其发展,这是因为巴黎公社革命属于无产阶级革命,对资产阶级政府不利,故选C项。解题指津:巴黎公社时期的法国政府与欧洲其他国家的政府是同样性质的,巴黎公社并没有影响其关系,排除A项;题干提到的是各国政府对待巴黎公社的态度,与各国工人无关,而各国工人并没有同情和支持巴黎公社的举动,排除B项;倡导世界无产者联合的是《共产党宣言》,而不是巴黎公社,排除D项。[正确答案]C1.(2021·湖北选择性考试)1808年,一位英国人在印度孟买购买棉布时,惊讶地发现至少有一半产于英国,且价格比劳动力低廉的印度所产的便宜,而棉花却来自印度,这说明()A.印度开启工业革命进程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C.英国海上霸权初步确立D.机器化大生产更具竞争优势D[根据材料“至少有一半产于英国,且价格比劳动力低廉的印度所产的便宜,而棉花却来自印度”可知,英国此时开展工业革命,机器化大生产比印度手工生产具有价格、质量等优势,故选D项;“价格比劳动力低廉的印度所产的便宜”说明印度此时还未开启工业革命进程,仍然是手工纺织,排除A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通过国际贸易、资本输出和武力逼迫等方式,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排除B项;18世纪下半叶,英国就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排除C项。]2.(2021·山东潍坊月考)1790年前后英国开始使用打谷机,以后使用许多新的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粮食总产量1700年为3.175百万夸特,1845年为18.665百万夸特(夸特:计量单位)。对上述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A.新农机和新农技广泛使用B.英国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C.英国政府重视农业的作用D.工业革命促进了农业发展D[题干信息强调的是“新的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的使用推动了粮食产量的提高,再结合题干时间可知,此时是工业革命时期,因此材料说明工业革命促进了农业发展,故D项正确;A、B两项理解不够全面,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英国政府的作用,排除C项。]3.(2020·山东泰安期末)“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和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中世纪规章条例。……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2024-2025学年下学期教学计划及教学活动安排
- 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的健康宣教
- 孕期肠痉挛的健康宣教
- EPC项目-高压配变电工程EPC总承包项目-技术标(承包人实施计划方案、实施技术方案、管理组织方案)
- 白癜风的临床护理
- 勾股定理与函数课件
- 哺乳期乳晕水肿的健康宣教
- 课题研究与教学创新方案计划
- 课外活动与实践课程设计计划
- 辅导学生社交能力的有效措施计划
- 涉水作业安全指导手册
- 北京市道德与法治初二上学期期末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 【论电子商务对现代生活的影响(论文)3300字】
- 人教PEP版(2024)三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医院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学习培训课件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学期 期末综合模拟考试卷(沪教版)(一)
- DL∕T 939-2016 火力发电厂锅炉受热面管监督技术导则
- TDT 1083-2023 国土调查数据库更新数据规范
-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广东工业大学
- 人机工程设计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兰州理工大学
- 食品工厂虫害控制管理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