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必修三教学案 第3讲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_第1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必修三教学案 第3讲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_第2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必修三教学案 第3讲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_第3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必修三教学案 第3讲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_第4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必修三教学案 第3讲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13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必修三教学案第3讲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考纲考情】2019~2019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考纲考点卷别古代中国科技古代中国艺术古代中国文学全国卷Ⅰ2019·?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2019·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比拟2019·汉字的演变历程全国卷Ⅱ2019·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2019·古代科技文化对世界的影响2019·京剧艺术中人物脸谱2019·市民阶层扩大推动小说开展全国卷Ⅲ2019·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的公布2019·汉字的起源演变;2019·王羲之的书法全国卷2019·宋代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考情分析】从全国卷对本讲内容的考查来看,古代中国的科技侧重于以非选择题的形式综合考查,注重对中外科学家取得科技成就的社会环境及科学精神的理解运用。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那么侧重于考查文学艺术所反映的时代特征以及文学艺术成就。融会贯穿知识,打通中外关联是备考的关键所在。从已考过的内容可以看出,高考注重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科技、文学、艺术成就的识记、辨析及应用能力,从命题形式上看,试题常以古文、图片或者国内外学者、专家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评价等切入命题,但试题整体难度不大,试题答案根本都源于教材,表达了“题在书外、理在书中〞这一历史特点。【2019高考复习建议】近日中央、国务院发表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开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那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根底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因此本单元的内容应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古代科技、文艺的开展离不开当时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影响,高考不会直接考查某项具体的科技成就或文学成就,更多的是以科技成就取得的原因、文学艺术开展所反映的时代特色创设情境。备考时要把握以下几个命题角度:一是中国古代科技与当时小农经济、君主专制统治、儒家思想观念等内在的关系;二是中国古代科技与近代西方科技开展的不同特点;三是君主专制强化或主流思想对文学艺术的影响。扎牢根底知识,灵活迁移应用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核心。【主干知识落实】一、四大创造及其对世界文明开展的奉献1.造纸术(1)创造:西汉创造植物纤维纸,但纸质比拟粗糙。(2)改良:东汉蔡伦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称作“蔡侯纸〞。2.印刷术(1)雕版印刷:?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2)活字印刷:北宋毕昇创造,提高了印刷效率。3.火药(1)出现:最早记载见于唐初孙思邈著的?丹经?。(2)应用:唐朝末年火药用于战争,五代和宋朝时广泛应用。(3)传播:14世纪初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震动西方社会。4.指南针(1)源头:战国时人们创造司南,后又出现指南车、指南鱼等。(2)创造:北宋时创造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3)传播:13世纪传到西欧,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二、天文学成就1.战国时期(1)?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著作。(2)?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2.东汉:张衡(1)创造浑象仪;提出地圆说;创造地动仪。(2)关于地球为圆形的见解比西欧人早1000多年。3.唐代:僧一行(1)与梁令瓒共同创制黄道游仪,主持实测子午线的长度。(2)世界首次发现恒星位置的变动。4.元代:郭守敬制成简仪,比欧洲创造同类仪器早300多年。三、数学、农学和医学成就1.数学成就(1)春秋战国:出现九九乘法口诀,创造筹算计算法。(2)东汉时期:?九章算术?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3)南朝宋、齐之际: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达1000年之久。2.农学成就(1)南北朝时期: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2)元代:王祯的?农书?记载了冶金“水排〞、水转大纺车、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等重大创造。(3)明代: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表达了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徐光启也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3.医学成就(1)战国时期:?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根底。(2)东汉①张仲景撰写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张仲景被称为“医圣〞。②华佗创造麻醉药剂“麻沸散〞和体育保健体操“五禽戏〞。(3)明代: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药物分类法,表达了生物进化的思想。【认知深化】古代中国科技领先世界的原因1经济根底:农耕经济高度繁荣。2政治条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固和开展。3中央集权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与重视。4民族交往与对外交流频繁。5继承前代科技文明成果。6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教材补遗】1.中国古代四大农书(是古代中国农业兴旺的结果,同时也推动了农业的开展)时间著作地位西汉氾胜之?氾胜之书?我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农业科学专著。已失佚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书;包括局部手工业技术元朝王祯?农书?第一次将南北农业技术写进同一部农书中,农器图谱兼备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全面系统总结了中国传统农业科技和农业政策2.三大中医学著作时间著作地位战国问世,西汉成书?黄帝内经?中医学的奠基之作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提出了辨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理论根底;被称为“万世宝典〞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古代总结性医药学著作;被称为“东方药物巨典〞【认知深化】1.中国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特点的差异(1)中国的传统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中国传统科技严格上讲是经验科学、描述科学。西方近代科技把系统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相结合,形成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科学理论。(2)中国传统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中国传统科技善于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然而缺少揭示现象背后本质的机制;西方近代科技善于分析,从而给近代科学理论提供了有效方法和明确方向。(3)中国传统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中国传统科技大多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实用性强,但缺乏理论概括和分析。西方近代科技大都重视对事物规律和本质的探索,主要采取观察和实验方法。(4)中国传统科技主要效劳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效劳于工业。2.16~18世纪四大创造在中西方的命运不同的原因工程中国西方经济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开展商品经济开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阻碍资本主义制度确实立,为科技开展提供了保障思想文化儒家注重以社会人文问题作为论说的主题,对自然的探求未予以充分重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人们思想,推动科技开展对外政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政策阻碍先进科技的开展积极进行殖民扩张掠夺,建立世界市场四、汉字与书法1.汉字(1)起源: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出现了一些刻画符号。(2)成熟①商代的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②商周时期出现铸在青铜器上的金文。(3)统一①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文字使用出现混乱状况;秦统一六国。②统一:秦始皇以小篆为根底,统一全国文字;后又推广书写简便的隶书。③意义: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开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书法艺术的开展(1)历史条件①士人群体的形成,是书法艺术开展的主要推动力量。②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良,为书法技巧的创新提供了条件。(2)开展历程①魏晋南北朝:汉字开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②隋唐:既有张旭、怀素狂放不羁的草书,也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注重标准法度的楷书,书法理论日趋成熟。③宋代: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④明代:书法随着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3)根本特点①以笔墨的黑白空间和线条的刚柔枯润来抒情达意。②通过自由变化的线条和疏密得宜的布局,将绘画艺术的情境美和书写的内容有机融合。五、绘画艺术1.历程(1)新石器时代:我国绘画艺术的源头。(2)战国时期:出现用毛笔绘制在绢帛上的作品。(3)汉代:汉代帛画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4)魏晋时期:文人画开始出现,代表人物是顾恺之,绘画理论是“以形写神〞。(5)唐代:唐代绘画表达盛唐气象,代表人物是吴道子。(6)宋代:文人山水画从注重写实到更加注重意境;商品经济的开展促进民间风情画兴起,代表作品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7)明清时期:文人画受时代影响,出现风格奇特的画家;木刻版画成为小说的插图;出现实用性的年画、布贴画、剪纸画等。2.特点(1)既有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又有注重写意的文人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2)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认知深化】1.社会环境对古代绘画风格的影响魏晋时期社会动乱,佛教、道教的传播,引发人们对儒学的反省,一些崇尚气节的文人在政治上碰壁后形成一个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反映在绘画作品上,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开始出现隋唐时期政治统一和社会经济繁荣,对外开放,画家们追求法度,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同时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绘画风格多样,如宗教画、人物画、山水画等两宋时期政治上“重文轻武〞,文人阶层壮大;商品经济高度开展;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文人山水画兴起,使山水画开展成为独立的画种,从注重写实,变为注重意境;反映社会生活的风俗画成为当时画坛最大的亮点明清时期专制的强化,商品经济的开展,出现了许多风格奇特、个性鲜明、风格清新、狂放的绘画艺术作品和画家,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突出2.时代特征对艺术风格的影响艺术风格时代特征先秦兼容并包、宽容开放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秦汉恢弘大度国家统一,生产开展,民族联系加强,文化迅速开展隋唐兼容并蓄、全面繁荣政治稳定,经济开展,民族融合,中外交流频繁宋元平民化、世俗化商业繁荣、城市开展,市民阶层扩大明清承古萌新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到达顶峰;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六、文学成就1.?诗经?(1)地位: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2)内容:保存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500年的诗歌,分风、雅、颂三局部。(3)特点①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②以四言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句式。③语言质朴丰富,有现实主义倾向和“赋、比、兴〞的艺术手法。2.楚辞(1)概况: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2)特点:句式自由灵活,瑰丽华美,想象奇特。(3)代表作:?离骚?。(4)地位:“骚体〞(楚辞)与“风〞(?诗经?)合称“风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3.汉赋(1)出现背景: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开展。(2)特点:专重铺陈排比、文采华美的带韵散文。4.唐诗(1)背景①社会背景: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多元。②制度保障:科举取士制度推动了文学的开展。③文化条件:汉代以来五言诗、七言诗的开展。(2)代表人物①李白:人称“诗仙〞,其作品充分表达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②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人称“诗圣〞。其作品反映社会现实,被誉为“诗史〞。③白居易:其作品在批判黑暗现实中表达诗人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同情。5.宋词(1)繁荣原因①科举制度的开展和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壮大了知识分子队伍。②天下分裂、战乱频仍,一批有识之士希望振奋人心。③市井生活丰富,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2)特点:词又称“长短句〞,便于更加灵活自如地表达情感,并可配乐演唱。(3)代表人物:豪放派有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有柳永和李清照。6.元曲(1)背景①商品经济开展。②汉族文人在元朝进取无望,心情压抑,用散曲抒发愁闷情怀。(2)特点:元曲是在宋词、金元俚曲俗谣根底上经文人重新制作而形成的新诗体,大量使用白话、方言、衬字,与音乐、戏曲结合紧密。7.明清小说(1)背景①工商业城镇和市民阶层兴起。②由宋元话本脱胎而来的章回体裁小说,逐渐开展成文学的主流。(2)成就①通俗文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等“四大奇书〞。②短篇小说:?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续刻拍案惊奇?(即“三言〞“二拍〞)。③批判现实的力作:?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3)评价:在思想性和艺术成就方面到达新的顶峰,成为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轻巧识记]中国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认知深化】1.古代中国文学的开展趋势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特点由辞藻华美、对仗工整、句式严整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这说明古代中国文学的开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这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开展,为满足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而出现的。2.文学开展与时代特征的关系〔1〕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确立,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诗歌方面,出现了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和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楚辞?离骚?。〔2〕秦汉:国家统一,生产开展,各民族间政治经济联系加强。汉赋辞藻华美,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乱不安,建安文学一扫浮丽文风,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4〕唐代: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造就了诗歌的辉煌;中唐以后,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政治黑暗,出现了大量表达人民痛苦、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作品。〔5〕宋元:话本、词、戏曲、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开展。这一现象既反映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开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壮大,也反映了宋元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锋利。〔6〕明清: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到达顶峰,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文化专制、八股取士禁锢人们思想,从而出现了揭露封建制度腐朽黑暗的小说和艺术作品。充分反映了封建社会逐渐衰落、商品经济开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的时代特征。七、梨园春秋1.萌芽——傩戏:傩在原始社会是一种通过娱神来祈求神灵保佑的带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2.形成——南戏:两宋之际,在浙江温州一带流行的一种戏曲,形成了完备的戏曲形式。3.成熟——元杂剧(1)特点:多种表演形式结合,故事情节完整。(2)代表人物及作品: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者,代表作是?感天动地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4.开展——昆曲(1)特点:以载歌载舞为主要特色,唱腔婉转优雅,熔诗、乐、歌、舞、戏于一炉。(2)代表作:汤显祖的?牡丹亭?。5.顶峰——京剧(1)背景:明清时期,北京作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戏曲舞台非常活泼,成为各种剧种竞争的场所。(2)形成过程①起源:清乾隆年间,徽戏剧团三庆班等相继进京演出。②形成:徽班吸取了湖北汉调以及昆曲、秦腔、梆子腔等剧种的腔调和表演形式,字韵上受京城文化的熏陶浸染,经不断融合吸收形成新的剧种——京剧。③艺术特点:集古代戏曲艺术之大成,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运用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用锣鼓和京胡、二胡、笛子等管弦控制节奏,唱腔“字正腔圆〞。(3)地位:将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的顶峰,被誉为“国粹〞,在人类文化艺术的殿堂上放射着奇光异彩。【认知提升】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学艺术的开展历程工程科技文学艺术先秦时期开始形成具有东方特色的实用科技?诗经?和楚辞分别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书法、绘画等出现萌芽秦汉时期出现四大创造之一的造纸术;在数学等其他科学领域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出现反映时代特色的文学形式——汉赋,书法艺术初步开展魏晋时期数学、农学成就特别突出,出现祖冲之等数学家和?齐民要术?等农学巨著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形成,推动了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的开展隋唐时期医学成就比拟突出,出现药物学巨著?千金方?,火药和雕版印刷术创造科举制度扩大了知识分子队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唐诗代表了这一时期文学的最高水平宋元时期知识分子地位提高、市民阶层队伍扩大,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开展,宋词代表了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开展,市民文化兴起,文学、绘画、戏剧等领域出现了新的成就,小说代表了这一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高考真题再现】1.(2019·全国卷Ⅰ)?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A.聚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表达了贵族阶层的旨趣2.(2019·全国卷Ⅱ)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说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3.(2019·全国卷Ⅲ)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开展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4.(2019·全国卷Ⅲ)如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5.(2019·全国卷Ⅰ)右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6.(2019·全国卷Ⅲ)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确实立,是因为()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7.(2019·全国卷Ⅱ)“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群众的历史认知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8.(2019·全国卷Ⅱ)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说明()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开展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9.(2019·全国卷)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10.〔2019海南卷〕以下汉字字体中,得名缘于书写材质的是()A.隶书

B.金文

C.小篆

D.草书11.〔2019江苏卷〕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A.贴近生活,易受欢送B.寄情山水,意境悠远C.句式整齐,语言精炼D.内容丰富,包罗万象12.(2019·课标全国Ⅱ,41)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示意图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尽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模拟稳固训练】1.古代中国科技著作往往以“经〞命名,如医药学的?黄帝内经??难经??本草经?,数学的?算经十书?,还有天文经、星经、茶经、水经等,在编写方式上也往往模拟经学的注解方式。这反映了古代科技开展()A.具有儒学化特征B.追求人与自然和谐C.为封建统治效劳D.受益于儒学的推动2.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刘徽在?九章算术注?提出“以盈补虚〞与“出入相补〞原理贯穿各公式间的关联,从而将?九章算术?中的几何知识构成一个理论体系;南朝祖冲之父子推算圆周率获得巨大成功。这说明此时期()A.科学研究注重总结B.科学研究重心南移C.科技指导农业生产D.科学研究有非实用的趋向3.明朝小说?西游记?中的诸天神佛、取经僧人师徒及各路妖怪,均被赋予了鲜明的人物性格。神佛妖魔,他们或娇憨,或城府,或温吞,或火爆,或欲望,或牵绊,他们也都生存在“神〞际或“妖〞际关系复杂的世间。这反映出()A.“三教合一〞的社会趋向B.该神魔小说折射的是世俗百态C.宗教逐步庸俗化文学化D.人文主义在古代中国的缘起4.汉字独特的象形、表意等功能,使它可以成为各方言区的人群及各民族用来交际的共同工具。汉字把广阔地域内的居民拉近,从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主要表达了()A.汉字重意境的特征B.各地文字完全一致C.中国语言的多样性D.中华文化的内聚性5.明代小说?说唐?、?杨家将传?中,樊梨花与穆桂英以武艺压倒夫婿,并挂帅出征;清代小说?再生缘?中,女主角易钗而弁,文武双全。这反映出()A.明清时期小说创作的繁荣B.文字狱影响到思想文化的开展C.民间对正统社会秩序的抗议D.商品经济开展促进了男女平等6.清王昱在?东庄论画?中说:“学画者先贵立品。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那么,画虽可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跃毫端。文如其人,画亦有然。〞该绘画理论()A.深受理学观念影响 B.说明文人画彰显人性追求C.说明画家品德高尚 D.说明绘画与文学地位一致7.学术界公认中国山水画所蕴含的独特境界在宋代的山水画中表达得最为纯粹、充分,这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境界正是中国山水画区别于西方风景画的根本所在。这说明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A.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B.意在笔先,以形写神C.笔意奔放,体势连绵 D.真景实现,返璞归真8.英国学者李约瑟指出:“到明朝末年的1644年,中国和欧洲的数学、天文和物理学已经没有明显差异,它们已完全融合,浑然一体了。〞这说明当时()A.中国的科学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B.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开展C.东学西传影响到西方科技开展方向D.中国知识界深受西方进步思想影响9.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中国文明有许多方面在唐宋几个世纪中到达顶峰,……科学技术取得了至今才得到充分理解的非凡的进展。〞这一“顶峰〞的存在印证了()A.理学注重自然的探究 B.封建经济的根本特征C.商贸的创新驱动效应 D.科举制度的选才功能10.考古学家在新疆和田出土的唐代于阗文书中发现了三件?兰亭序?抄本。以下推断合理的是()A.楷书是唐代官方文书的标准字体B.于阗成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C.中原文化在西域地区进一步传播D.临摹王羲之的行书在唐代成为时尚11.在中国古代,一代一代的诗人们用磅礴的气势,有力的语言,唱出了无数振奋人心的黄钟大吕之声。“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这是鲍照的决心和誓言。“大鹏一日从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李白的宏伟之志。对于这类诗词所创造的意境,唐代诗僧皎然用“忠〞、“志〞、“力〞去标举它。这反映了()A.道德观念开始依附于政治B.儒学精神融入社会生活C.儒学发挥了经世致用作用D.儒家思想受到普遍认同12.以下是清代的观台楹联:“乐备礼明真富贵,臣忠子孝大文章〞、“奸雄百计得廉价难免当场唾骂,忠贞一时受困苦须知后世称扬〞等。这主要表达出古代戏曲的()A.教化功能 B.娱乐功能C.程式化特点 D.虚拟性特征13.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以京剧和话剧为代表的中西方戏剧艺术,是当今世界戏剧体系中重要的两局部。材料一京剧起源于安徽。作为“程朱桑梓〞,徽州文化促成了历代徽州人对传统道德的尊重?将相和?的爱国和谦让精神,?铡美案?中包公的正义等,正是其中最为典型的反映。在徽商的运作下,徽班的伶人抛弃门户之见。道光年间,徽班演员程长庚,以唱微调二黄著称。汉调演员余三胜等参加徽班,带来了湖北的西皮调。……徽调与汉调合流,1840年前后,京剧作为一个新的剧种在北京诞生。——摘编自邱崇丙?京剧的开展和思考?民国前期〔抗日战争以前〕,是京剧开展的全盛时期.京剧表演重在唱念做打,不像西方话剧那样注重剧本和台词的文学性。新文化运动的粗暴攻击,促使其后几代京剧人都把提高剧本的文学质量作为重要的着力点。在与话剧的碰撞与交流中,京剧抽象意味的优势日渐明显。……京剧大师们认识到,假设刻意向西方戏剧的写实化靠拢,因分散和削弱了写意传神的功能,往往事与愿违。……“九一八〞事变后,梅兰芳在上海排演?抗金兵??生死恨?等剧,宣扬爱国主义。京剧迎来了新的开展。——摘编自丁汝芹?徽文化·徽商·京剧的形成?材料二雅典最早的戏剧传统起源于祭奠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宗教活动。戏剧是一种群众的艺术,雅典城邦民主政治、政府对戏剧的重视以及戏剧所宣扬的人文精神,使得古希腊悲剧和喜剧延续了300年。罗马帝国在逐渐吞并从地中海到中亚的广阔地域的同时,也将悲剧和喜剧演出带去。整体上,欧美戏剧开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阶段特征古希腊戏剧和古罗马戏剧朴素与奢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宗教至上和人的开展17世纪至19世纪上半期的戏剧理性与情感的对决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现实主义戏剧舞台幻觉的推崇与社会生活的逼真再现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的现代主义戏剧对传统的反叛与颠覆——摘编自潘薇?欧美戏剧开展史?〔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京剧和雅典戏剧产生时的不同点。〔2〕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20世纪上半期中国京剧和西方戏剧获得新开展的原因。14.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文学作品往往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表3卖炭翁作者:白居易(唐)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震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复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望海潮作者:柳永(宋)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为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矶,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音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提取表3中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可以从唯物史观角度,也可以从其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对两个时期城市经济或文学开展状况加以说明。第3讲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参考答案【高考真题再现】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子?中的“圆〞“直线〞“正方形〞“倍〞等定义和农业有关,杠杆原理、机械制造等和手工业有关,这是先秦时期劳动人民在农业、手工业等领域总结的劳动成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反映,故C项正确;墨子的科技成就是墨家独有的,没有吸收其他各家的思想,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传统科技一直就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B项错误;墨家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其成就表达不出贵族阶层的旨趣,故D项错误。2.【答案】D【解析】由“官腔〞“雅乐〞“盛世元音〞等词汇,可以看出昆曲被官府和贵族所重视,所以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官府和宫廷主要代表了封建士大夫的欣赏层次和品味,江南地区郡邑大夫的活动也以昆曲显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说明昆曲流行的原因是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位,这表达了社会等级清楚。应选D而排除C;心学强调本心体悟和致良知,主张内心反省和自我领悟,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京剧形成于道光年间,而昆曲在明朝就流行了,所以排除B.3.【答案】B。【解析】由材料“?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可知,古代中国药物学著作大都是由国家或者朝廷制定或颁行的,由此得出,古代药学的开展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B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对药学开展的支持,没有表达政治制度的影响,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商品经济开展的相关信息,C不正确;药学的开展与宋明理学没有必然联系,D不正确。4.解析:选A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私学的兴起和开展,士阶层崛起,文字的使用更加频繁,由此促进汉字由繁向简转变,故A项正确。从西周到战国时期,书写材料变化不大,排除B项;各国变法与文字的变化关系不大,排除C项;D项发生在秦灭六国之后。5.解析:选B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提取、解读材料信息。题干中的时间是曹魏时期,内容是?三体石经?,它由先秦古文、小篆、隶书三体书写。三体皆工整精能,丝丝入扣,书法清新挺秀,成为习作者之范本,于此亦可见汉字书法嬗递演变的痕迹,应选B项。秦始皇时统一了文字,故排除A项。小篆流行于秦朝,隶书流行于汉朝,故排除C项;商朝时,汉字已形成完整的体系,故排除D项。6.解析:选C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文学艺术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皇帝好恶和朝代更替都是影响社会对艺术评判的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故排除A、D两项;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B项;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确实立,既与王羲之的艺术成就有关,也与社会环境和时代选择分不开,故C项符合题意。7.解析:选B此题考查京剧对人们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根据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可知,京剧中的历史人物都有一个固定的脸谱,每种脸谱又表达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认识,所以,京剧固化了群众的历史认知,B项符合题意。京剧是一种戏剧艺术,并不能真实再现客观历史,正确评判历史人物,也与提升历史人物的价值无关,故A、C、D三项错误。8.解析:选C此题考查明清时期文学开展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准确全面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明清时期,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开展繁荣,市民阶层的队伍壮大,为适应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小说创作繁荣起来。题目材料反映了小说受到市民阶层的欢送,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并未涉及小说传播宗教的内容,也没有反映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冲击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A、B、D三项错误。9.解析:选D材料以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及济公的故事切入,反映了市民阶层的兴起和开展,这些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民的心态与价值取向,故答案为D。10.【答案】B。【解析】隶书作为小篆的辅助字体而得名,解决篆书书写不方便的问题,与书写材质无关,故A项错误;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得名缘于书写材质,故B项正确;小篆就是官书,是秦朝官方文书通用字体,与书写材质无关,故C项错误;草书得名表达出其书写奔放跃动的特点,与书写材质无关,故D项错误。11.【答案】A。【解析】“少引圣籍,多发天然〞“雅俗共赏〞说明元曲风格以俗为尚,具有口语化的特点,比拟接近民众,贴近生活,人们容易接受,故A项正确;“寄情山水,意境悠远〞属于山水画的特点,故B项错误;元曲的句式灵活多变、伸缩自如,“句式整齐,语言精炼〞是唐诗的特色,故C项错误;“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是明清小说的特点,故D项错误。点睛:优秀传统文化中,常表达出明显的民族性、地理性、时代性等特征,是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只有具备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发扬下去,此题契合弘扬古代传统文化的热点,考查考生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等核心素养。知识层面上考查到了唐诗、文人画、元曲、明清小说等;能力层面考查到了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少引圣籍,多发天然〞“雅俗共赏〞等信息。12.【审题步骤】(1)审材料:图片材料提供了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路线示意图;文字材料介绍了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艰辛历程与文化成果。(2)审设问:试题要求:①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②结合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③论述要求:有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3)提炼观点: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中外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国和世界文明的开展。玄奘西游是学习外来文化,促进中国文明的开展。鉴真东渡是中国对外传播中华文化,推动世界文明的传播。所以观点要紧扣中外文化交流或中国对世界文明的推动作用。(4)调动史实:要选取中国古代史的史实,要围绕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5)合理论证:逻辑要符合答题标准的要求。【参考答案】例如: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开展做出奉献。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创造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这一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开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开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开展,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模拟稳固训练】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据材料“在编写方式上也往往模拟经学的注解方式〞可知,用经学的注解方式编写科技著作,说明古代科技开展具有儒学化特征,故A项正确。2.解析根据材料“以盈补虚〞、“出入相补〞、“几何……理论〞、“圆周率〞,都具有一定的非实用倾向,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理论知识的逻辑性和创新性,故A项错误;仅凭借个例,缺乏以认定科研重心南移,故B项错误;材料不涉及科技与农业的关系,故C项错误。答案D3.答案B。解析“诸天神佛、取经僧人师徒及各路妖怪,均被赋予了鲜明的人物性格〞不能表达儒释道合一的趋向,故A项错误;由“均被赋予了鲜明的人物性格。神佛妖魔,他们或娇憨,或城府,或温吞,或火爆,或欲望,或牵绊,他们也都生存在‘神’际或‘妖’际关系复杂的世间〞可见这些神魔与世间百态相关,故B项正确;“诸天神佛、取经僧人师徒及各路妖怪,均被赋予了鲜明的人物性格〞可理解为文学世俗化,但不能说明宗教庸俗化,故C项错误;“人文主义〞更强调人的重要性,?西游记?那么以表达神魔为主,故D项错误。4.答案D。解析材料表达汉字的文化凝聚力,故A项错误;各地文字并非完全一致,故B项错误;材料并非强调语言的多样性而是文字的凝聚力,故C项错误;以汉字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