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基础知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第6讲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和文化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1页
届高考历史基础知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第6讲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和文化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2页
届高考历史基础知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第6讲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和文化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3页
届高考历史基础知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第6讲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和文化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4页
届高考历史基础知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第6讲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和文化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部分(约170万年前~1840年鸦片战争前)Part1中国古代史第1页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和文化第二单元第6讲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和封建国家分裂时期——魏晋南北朝

第2页3经济特点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________快速发展,中原发展相对迟缓士族庄园经济和________占有主要地位商品经济水平较低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江南经济寺院经济第3页4农业江南农业开发北方农业恢复和发展第4页5表现江南农业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涉及岭南和________各地发展不平衡,____地域最发达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原因:北民南迁、民族融合、统治者政策、南方相对稳定闽江流域三吴第5页6北方农业恢复和发展研制了新农具,推广了新技术兴修了水利开发了边疆地域第6页7手工业冶炼业制瓷业丝织业造纸业:魏、蜀、吴各有特色:北魏相州军刀,______技术、灌钢法:南方盛产____,北方创制出____:纸逐步取代简牍,北方造纸中心有洛阳、长安,南方有建业、扬州商业:商品经济发展迟缓,南方比北方相对活跃百炼钢青瓷白瓷第7页8二、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科技数学地理农学第8页9数学魏晋刘徽:利用极限理论提出圆周率正确计算方法南朝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著《____》缀术第9页10②系统总结了6世纪以前__________地域农牧经验、食品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利用等农学:北朝贾思勰著《________》①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农书齐民要术黄河中下游第10页11地理①西晋裴秀绘制《禹贡地域图》,提出________标准②北魏______《水经注》,以《水经》为纲,全方面系统地介绍了水道流经区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是历史、地理和文学价值都很高综合性地理著作绘制地图郦道元第11页12道教、佛教传输与反佛道教反佛佛教第12页13道教①东晋葛洪结合____思想改造道教,宣扬采药炼丹、长生不老,道教成为为统治阶级服务宗教②萧梁时经典增多,陶弘景吸收________和封建等级观念,丰富道教教义,建立起道教神仙体系儒家教义佛教第13页14佛教原因危害:灵魂不灭、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说教为百姓找到精神解脱,也适合统治者需要第14页15危害①统治者利用佛教教义,使人民甘心忍受剥削压迫,安于现实状况②统治者广修寺塔,施舍钱财,浪费了社会财富③寺院经济过分发展,广占田宅、侵夺百姓、争夺劳力和税收,农民负担加重第15页16反佛齐梁范缜《______》北魏太武帝和________从加强统治出发,先后灭佛神灭论北周武帝第16页17特点表现文学:承上启下,完成了古诗从四言、五言、骚体到七言诗过渡第17页18表现建安文学陶渊明田园诗民歌第18页19建安文学:建安时期,曹操父子等诗人写出内容充实、格调苍凉而又富有生气诗赋。代表作:曹操《蒿里行》陶渊明田园诗:向往农村生活,内容清新自然,格调朴实恬淡。《归园田居》、《桃花源诗》第19页20民歌南方:________,多描写爱情,如《采桑度》等北方:_________,有恋歌、牧歌、战歌,如《敕勒歌》、《木兰辞》等缠绵婉转慷慨激昂第20页21艺术书法绘画雕塑音乐和舞蹈:蔡邕、钟繇、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三国时曹不兴是我国______始祖,东晋顾恺以人物画著称:山西大同________、河南_____龙门石窟,是闻名世界艺术宝库佛像画云冈石窟洛阳第21页22

1.作为主要产粮区,洞庭湖、鄱阳湖流域是新出现,而成都平原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是“天府之国”了。

2.此时江南经济开发只是使南北经济趋于平衡,而不是南方已经超出北方;是为以后经济重心南移打下了基础,而不是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第22页23

3.佛教成为统治者利用工具是在东汉明帝派人到西域求佛法后,而不是西汉末年佛教刚开始传入之时;道教成为统治者利用工具是在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之后,而不是在其刚开始形成之时。第23页24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业发展特点、原因及南方经济快速发展原因

1.北方农业特点及原因(1)中原农耕规模缩小,畜牧业因少数民族内迁有所扩展,环境破坏情况有所缓解。

(2)虽屡遭破坏,但总体是在恢复和发展。破坏原因:战乱。恢复和发展原因:北方统一后政权重视、政策(如改革)、水利、农具、技术等。第24页25

2.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快速发展原因(1)中国古代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安定环境有利于经济发展。(2)历代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这是南方经济快速发展主要原因。(3)各族人民融合,共同开发南方。第25页26

(4)南方大多数统治者比较重视经济、重视农业、重视水利。(5)都城南迁、政治中心南移,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方开发。(6)南方自然环境、海外贸易也优于北方。第26页27

(·全国新课程卷)下列图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南北朝时期各地域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应出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域经济发展速度最快C.黄河流域丝织业快速发展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第27页28第28页29本题意在考查读图和对知识综合利用能力。A项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表明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A项与题干时间不符。B项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域主要使用金银作为货币,但无法表达发展速度快慢,B项缺乏足够信息支持。C项南北朝时期北方动荡影响手工业正常发展,C项不符合史实。D项南北朝时期长江流域相对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故D项为正确选项。解析第29页30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快速发展,乃至有“江南之为国盛矣”赞叹。该时期江南开发主要原因不包含()A.北方大量人口南迁B.民族融合深入加强C.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等政策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第30页31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利用知识描述事物能力。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得以快速开发原因是A、B、C三项,D项是江南经济快速发展结果而非原因。解析答案为D第31页32

二、关于佛教传输和反佛教斗争

1.佛教盛行:佛教盛行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个特殊文化现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原因:①社会动荡不安。长久战乱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为佛教流行提供了社会土壤,人民轻易接收宗教信仰。第32页33②佛教本身有很大坑骗性。佛教所宣传“生死轮回”“因果报应”思想,把人们眼光从痛苦现实转移到无法验证来世幸福上,很轻易坑骗和麻痹广大劳感人民。③统治阶级提倡。第33页34(2)表现:①信仰佛教人多,上至皇帝、王公、贵族和大臣,下至普通百姓,都信仰佛教。②佛寺遍布各地,僧尼众多。③佛教寺院多,在政治、经济上有很大势力。第34页35(3)影响:①加重广大人民思想愚昧,消磨了人民斗志,使人民安于现实状况。②没有解脱人民痛苦,反而增加了人民负担。③修建佛教寺院,花费大量财物。④佛寺广占田地、侵夺百姓,寺院经济膨胀,与封建政府争夺劳动力。第35页36⑤出现了反佛教思想(如范缜《神灭论》)和反佛教斗争(如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曾先后灭佛)。⑥同佛教相关绘画、建筑和石窟艺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使其带有显著宗教色彩和中外文化交融特征。第36页372.反佛斗争:

(1)出现了反佛教斗争,以范缜最为突出,范缜《神灭论》从理论上给佛教以沉重打击,揭穿了统治阶级利用佛教进行坑骗。

(2)当初,北方佛寺遍布,直接影响了封建国家赋役起源,所以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先后灭佛。第37页38

范缜指出:“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刃;形之于用,犹刃之于利。利之名非刃也,刃之名非利也,然而舍利无刃,舍刃无利。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这实质上说明了A.存在和意识辩证关系C.鬼神与人关系B.精神与肉体辩证关系D.刀刃与尖锐关系第38页39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唯物主义观点能力。范缜将精神和肉体比为刀刃和尖锐关系,这实际上叙述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问题。解析答案为A第39页40三、分析东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和北方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方面异同在文化上反应(1)异: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所以,北方出现描述战乱民歌《木兰辞》。②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经济恢复发展,出现总结北方劳感人民生产经验《齐民要术》和反应北方游牧民族生活及思想感情民歌,如《敕勒歌》等。第40页③江南得到深入开发,大数学家祖冲之、书圣王羲之、著名画家顾恺之此时出现在南方,反应了南方社会相对安定。东晋士族制度充分发展,政治黑暗。陶渊明《桃花源诗》和诗序《桃花源记》反应了对黑暗现实不满。41第41页

(2)同:①南北方都出现政权更替频繁局面。②佛教广泛流行,在政治、经济上势力很大。统治者为宣扬佛教,北方开凿石窟,南方修建寺院。宗教画流行,为反对佛教坑骗,范缜写《神灭论》。③南北民族融合都加强了。42第42页43

南朝秀美灵动,北朝刚健雄浑,南北文化共同孕育了唐代文化新气象。以下最能表达南方文化特征是A.初唐书法B.秦王破阵曲C.飞天壁画D.唐三彩第43页44本题考查调动和利用知识区分历史事物能力。B项反应了北方刚健雄浑艺术格调,C项飞天壁画也是北方艺术代表之一,而D项唐三彩与初唐书法相比,后者更能表达南方秀美灵动特色。解析答案为A第44页45

以下各项能反应北方游牧民族生产和生活情况有()①《齐民要术》②北方民歌③云冈石窟④顾恺之画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②③第45页46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利用知识能力。《齐民要术》是介绍黄河中下游地域农牧业情况,北方民歌中有牧歌、战歌等,①②符合题意。云冈石窟虽在北方,但反应却是佛教艺术,排除③。顾恺之是东晋人,生活在南方,其画也就难以反应北方少数民族生产和生活情况。解析答案为B第46页47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及反佛斗争史料解读

材料一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万人,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道人又有白徒(非正式僧人),尼则皆畜养女,皆不贯入籍,天下户口,几亡其半。而僧尼多非法,养女多服罗纨。皆使还俗附农,罢白徒养女,听畜奴婢。第47页48婢唯著青布衣,僧尼蔬食(种蔬菜和粮食)。如此,则法兴俗盛,国富人殷。不然,恐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