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航天模型的设计、制作与比赛第一部分航天模型与航天模型运动FAI运动规则对航天模型、
模型火箭发动机的明确定义航天模型(模型火箭)是指不利用空气动力产生的升力去克服重力,而是依靠模型火箭发动机推进升空的一种航空模型,它带有能够使之安全返回地面以便再次飞行的回收装置;它必须由非金属部件组成。模型火箭发动机,即固体推进剂火箭反作用式发动机,其中所有带燃烧性质的化学成分均已预先混合好,并可立即使用。模型火箭运动史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模型火箭运动在美国和前捷克斯洛伐克兴起并得到发展。1957年美国成立了国家火箭技术学会(NAR,NationalAssociationofRocketry),负责模型火箭技术的交流和管理。1959年国际航空联合会(FAI审议并通过国际模型火箭竞赛规则(1984年以后执行的规则为《FAI运动规则,4d部分,航天模型》),模型火箭运动正式列入国际航联所属的国际性比赛项目。1966年5月在前捷克斯洛伐克举行了首届模型火箭国际赛。1972年9月在南斯拉夫举行了第一届世界航天模型锦标赛。中国模型火箭运动史20世纪50~60年代,我国曾在小范围内开展过模型火箭运动,主要是用作表演。(模型火箭发动机的安全问题)1990年5月,国家体委、中国宇航学会和中国科协联合委托四十一所开发模型火箭技术。1991年四十一所研制成功系列模型火箭发动机并成立西安四凯模型火箭公司,1994年我国代表队首次参加第10届世界航天模型锦标赛,取得高度项目亚军的好成绩。1998年7月11日至18日在罗马尼亚举行的第12届世界锦标赛上,我国选手获得降落伞留空项目的团体冠军(首枚金牌)。1995年国家体委正式将航天模型运动列入全国青少年航空模型锦标赛比赛项目;1997年又将其作为全国航空模型锦标赛比赛项目。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科协和国防科工委联合举办首届“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天模型专项比赛。开展模型火箭运动的意义理想的教学工具培养未来航天人才活跃人民文化生活
场面壮观的火箭表演2003年深圳高交会开幕式表演四凯模型历史沿革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一研究所西安四凯模型火箭公司陕西中天火箭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四凯模型产品四凯模型产品第二部分航天概论太空与人类的飞天梦想太空又称宇宙空间或外层空间,由无数个星系组成,银河系仅是其中之一,太阳系又是银河系的一部分,而地球只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
“嫦娥奔月”是人类最古老的登月幻想。航天与航空航空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中的航行活动。航空活动的范围主要限于离地面30公里的大气层内。在大气层中航行的飞行器(航空器),只要克服自身的重力就能升空。航空离不开地球的大气圈,也摆脱不了地球的引力作用。航天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太空的航行活动,也叫做空间飞行或宇宙航行。航天活动的范围要比航空活动的范围大得多,包括环绕地球的运行、飞往月球或其它星球的航行、行星际空间的航行及飞出太阳系的航行。航天不同于航空,航天首先必须有不依赖空气,且具有巨大推力的运载工具--火箭。(最根本的区别)三大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是物体摆脱地球引力的速度,即物体环绕地球自由旋转而不会落回地面的速度。7.91km/s第二宇宙速度是地球上物体脱离地球引力成为环绕太阳运行的人造行星所需要的最小速度。11.19km/s
第三宇宙速度是地球上物体飞出太阳系的最小速度。16.63km/s 火箭和导弹火箭是依靠火箭发动机喷射工质产生反作用力向前推进的飞行器,火箭自身携带全部推进剂,不依靠外界工质产生推力,可在大气层内和大气层外飞行,是实现航天飞行的运载工具。运载火箭是由多级火箭组成的航天运载工具,其用途是把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或空间探测器等有效载荷送入预定轨道。导弹是依靠制导系统来控制飞行轨迹的火箭式或无人驾驶飞机式武器。导弹由战斗部、动力装置、制导和控制系统,以及弹体结构组成。火箭式导弹就是有效载荷为战斗部的火箭。导弹是导弹武器系统的一部分,整个导弹武器系统包括导弹、地面(机载和舰载)设备、发射系统及指挥、通讯、控制系统等。
导弹分类按发射地点和攻击目标分有地-地、地-空、岸-舰(反舰或反潜)、舰-舰、舰-地、空-空、空-地、空-舰等导弹。按攻击目标的性质分有战略导弹(包括远程弹道导弹、远程巡航导弹、潜-地导弹、反弹道导弹导弹)和战术导弹(其特点是射程远、飞行速度快、威力大和命中精度高,如反坦克、近程地-地、战术巡航、地-空、空-空、空-地、岸-舰、舰-舰、舰-空等导弹)。导弹分类按飞行方式分有弹道导弹(如巨型炮弹,飞行时除了一小段为有动力飞行并进行控制外,其余全部沿着只受地球重力作用的椭圆弹道飞行,主要战术技术指标有射程、战斗部重量、命中精度、反应时间、基地生存能力、弹头突防能力、使用环境条件及可靠性等)巡航导弹(形似飞机的一种导弹,也叫做飞航导弹,其飞行轨迹由气动升力、喷气发动机推力和重力确定)。导弹与火箭的区别
部分导弹就是有效载荷为战斗部的火箭,它们都是依靠火箭发动机产生的推力前进的。无人驾驶飞机式的导弹,不一定全部采用火箭发动机推进,这类导弹常采用固体火箭助推,而以涡轮喷气或涡轮风扇发动机续航,也有采用冲压发动机的。火箭的动力装置只能是火箭发动机。因此,火箭可以用作导弹,但导弹不都是火箭。火箭推进原理火箭能在大气中,也能在真空状态的太空中飞行,这是因为它带有不依赖周围介质而完全依靠自身携带的推进剂进行工作的喷气推进系统——火箭发动机。单级火箭在发动机熄火后达到的速度为发动机的有效排气速度乘以火箭起飞质量与发动机熄火时的火箭质量之比的自然对数。多级火箭的最终速度是按上述方法计算的各单级火箭在发动机熄火后能达到的速度和。火箭发动机的基本结构1-推进剂药柱,2-燃烧室,3-喷管,4-点火装置固体火箭发动机简图
液体火箭发动机外形及供应系统简图航天器分类中国古代航天1232年守卫汴京的金军曾以“震天雷”和“飞火枪”抵抗蒙古兵的进攻。明史记载的火箭有飞刀箭、燕尾箭、二虎追羊箭;一窝蜂、五虎箭、九龙箭、49矢飞廉箭、百虎齐奔箭;飞空击贼震天雷,神火飞鸦;火龙出水,飞空砂筒。明永乐年间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位试图应用火箭飞行的人,为了纪念他,在月球表面东方海附近的一个环形山以万胡命名。中国古代航天1161年的“霹雳炮”中国古代航天震天雷炮
神火飞鸦火龙出水(上为二级启动,下为一级启动)现代中国航天1960年2月19日,第1枚探空火箭发射成功;1960年11月5日第1枚运载火箭发射成功;1970年4月24日发射了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后第5个用自制运载火箭发射卫星的国家;1975年11月26日成功地发射了返回式卫星,从而成为世界上继美、苏后第3个掌握回收技术的国家;1981年9月20日一箭三星发射成功;1982年10月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功;1984年4月8日第2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1999年10月14日成功发射了中国-巴西联合研制的资源-1号卫星;1999年11月20日我国“神舟”载人试验飞船首次发射成功;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5号”载人飞船首次载人飞行成功,成为世界上继美、俄后第3个具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6年中国将完成绕月卫星的发射(嫦娥工程)。长征系列火箭群星灿烂世界航天概况20世纪初,俄-齐奥尔可夫斯基、德-奥伯特(Oberth)、美-戈达德(Goddard)创立利用火箭航天的基本理论。1926年戈达德首先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枚液体火箭。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研制出V-2导弹。1957年8月12日,前苏联和美国分别发射了洲际导弹;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人类航天活动进入新纪元。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飞船进入太空,实现了人类飞往太空的理想。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飞船登上月球,创造了人类涉足地球以外天体的记录。80年代出现了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工具--航天飞机,从而为降低航天成本作出了贡献。载人航天技术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人类第一次太空行走现代载人航天第一人第一座空间试验站-前苏联礼炮号和平号空间站携带人类名片的先驱者号航天器阿波罗登月航天与科学技术现代化航天工业的发达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和技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航天活动大大开阔了人类的视野;航天技术的发展与其它技术互动发展,航天技术与其它科学技术相结合,产生了许多新的技术途径,也为其他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航天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第三部分航天模型设计、制作与发射模型火箭的外形设计
与气动阻力气动阻力是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所引起的阻碍物体向前运动的力。作用在火箭上的气动阻力包括一个是由于空气压强不平衡而产生的“压强阻力”,另一个是空气流过火箭的外表面而产生的“摩擦阻力”。F=0.5CDv2A
其中CD为阻力系数,它与箭体形状及表面光滑程度有很大关系。各种形状头锥与平头头锥的阻力比较火箭飞行时的流线图模型火箭飞行的稳定性飞行中的模型火箭如果受到扰动而破坏其平衡状态后,应具有自动恢复到原来平衡状态的能力,这种能力就叫做稳定性。稳定性与质心和压心有关,质心即模型火箭的质量中心;压心即压力中心,是与空气压强有关的作用力在模型火箭上的作用点;压心向后移动可以增加火箭的稳定性。压心位置的确定估算公式:XCM=∑MiXi/
∑MiXCP=∑AiXi/∑AiXCM和XCP分别为模型火箭质心和压心距头锥尖点的距离,Mi、Ai和xi分别为模型零部件的质量、水平投影面积和质心或压心距头锥尖点的距离。质心测量法压心测量法抡动试验箭体的几种回收方式常见的箭体回收方式有降落伞、飘带、自动旋转翼和柔性翼几种。飘带回收S6降落伞回收S3自动旋转翼回收S9柔性翼回收S10长征三号我国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三号”的1:95仿真缩比模型。箭体直径:35mm全箭高度:440mm飞行高度:80-140m推荐使用发动机型号:B6-3,C6-4“长征三号”仿真模型制作安装卡钩、尾段按图示位置,用刀在发动机套管上开一小口。卡钩一端插入小口中,然后在两者贴合面处点胶固定。贴透明胶带,插入尾段,齐平两者后端面,缝隙中点胶,固定套管。尾段插入箭体筒段,点胶固定。粘接导向管
按图示位置粘接导向管。注意:导向管应与尾段上的燕尾槽错开,确保两个导向管同轴,且其轴线与箭体筒段轴线平行。“长征三号”仿真模型制作制作降落伞
将伞沿虚线剪成六边形,伞绳连接相邻两角。方法:伞绳一端打钩后粘于不干胶圆片上,再粘于伞角正面位置。注意:要粘接牢靠。手捏伞绳上端处,调整伞绳,使之在手捏处以下部分等长,且相互不缠绕,在手捏处打节。连接降落伞
将弹性绳的一端系在头锥上,再将伞绳系在弹性绳上,位置尽量靠近头锥(伞绳也可系在头锥上)。剪出2.54cm的医用胶布,用订书钉将弹性绳另一端订在胶布上,将胶布紧贴在箭体筒段内侧。注意:胶布粘在筒段内的深度约4cm,以便头锥完全的插入。
“长征三号”仿真模型制作折叠降落伞
拉直伞绳,使其相互不缠绕。用手理平降落伞,排出空气。将伞绳打折后埋入伞布中。上下折叠降落伞。左右折叠降落伞,使其成为柱状,且小于筒段直径。合拢头锥
将折叠好的降落伞塞入箭体筒段内,再依次将弹性绳、头锥塞入至箭体筒段。“长征三号”仿真模型制作安装尾翼、喷管
插入四片尾翼至燕尾槽内。(如果配合较松,则用胶点滴逢隙,使其固定)在尾段的底平面上,用剪刀的尖端扩出四个小圆,将喷管塞入其中,再用胶点滴固定。(该喷管仅起仿真装饰之用)美化装饰
飓风导弹特点:变直径舰体设计;回旋式发动机锁紧装置。火箭直径:30/40mm全箭高度:730mm飞行高度:70-80m推荐使用发动机型号:B6-4,C6-4“飓风”导弹模型制作箭体下筒段与尾段、底盖装配
装配前,先将箭体下筒段(φ40筒段)与尾段试装配;尾段插入箭体下筒段的一端,然后在两者配合面处点快干胶固定;注意:安装一定要到位,且要保证筒段与尾段同轴;将底盖的凸台插入尾段的方槽内,逆时针旋转到转不动为止。装配锥段、箭体上筒段
将箭体下筒段(φ40筒段)的另一端装在与锥段相同尺寸的一端上,如下图所示,注意锥段不能装反;把弹性绳的一端栓系在锥段的十字架上,确保栓系牢靠,在用医用胶布保护绳结;再将箭体上筒段(φ30筒段)装入锥段上,弹性绳从筒段内穿过,箭体上、下筒段应保持同轴,图案文字应在用一直线上,在确定无误后,在锥段与箭体上、下筒段的缝隙中点快干胶固定。“飓风”导弹模型制作粘接导向管
按图示位置尺寸,粘接导向管于箭体筒段无文字的一面上。注意:导向管应与尾段上的燕尾槽错开,确保两个导向管同轴,且其轴线与箭体筒段轴线平行。制作降落伞
将伞沿虚线剪成六边形,伞绳连接相邻两角。方法:伞绳一端打钩后粘于不干胶圆片上,再粘于伞角正面位置。注意:要粘接牢靠。手捏伞绳上端处,调整伞绳,使之在手捏处以下部分等长,且相互不缠绕,在手捏处打节。“飓风”导弹模型制作连接降落伞
将弹性绳的一端系在头锥上,再将伞绳系在弹性绳上,位置尽量靠近头锥(伞绳也可系在头锥上)。剪出2.54cm的医用胶布,用订书钉将弹性绳另一端订在胶布上,将胶布紧贴在箭体筒段内侧。注意:胶布粘在筒段内的深度约4cm,以便头锥完全的插入。
折叠降落伞
拉直伞绳,使其相互不缠绕。用手理平降落伞,排出空气。将伞绳打折后埋入伞布中。上下折叠降落伞。左右折叠降落伞,使其成为柱状,且小于筒段直径。“飓风”导弹模型制作合拢头锥
将折叠好的降落伞塞入箭体筒段内,再依次将弹性绳、头锥塞入至箭体筒段。
将三片尾翼插入尾段的燕尾槽内。(如果配合较松,则用胶点滴缝隙,使其固定;如果配合较紧,则用砂纸打磨尾翼配合面。)安装尾翼飘带的折叠与箭体悬挂锯齿型叠法弓形叠法模型火箭发动机模型火箭发动机几个基本概念
推力:推动飞行器运动的力,是火箭发动机工作时作用在发动机内、外表面上的各力的合力。总冲:对发动机的推力在整个工作时间内的积分,或者说,是发动机的平均推力与工作时间的乘积(单位:牛顿·秒)。工作时间:指发动机的推进剂从点火引燃到燃烧完毕的全部时间(单位:秒)。比冲:单位质量推进剂所产生的冲量(单位:牛顿·秒/千克,
米/秒)。模型火箭发动机结构及工作过程
发动机结构简图发动机典型工作曲线发动机工作过程及其
对应的火箭飞行阶段模型火箭发动机分类表5.1模型火箭发动机分类表发动机类别(型号)总
冲A0~2.50N·sB2.51~5.00N·sC5.01~10.00N·sD10.01~20.00N·sE20.01~40.00N·sF40.01~80.00N·s四凯模型火箭公司生产的A、B和C型发动机的标准外形尺寸为1870毫米(直径长度)。模型火箭发动机标识点火头的基本结构模型火箭发动机使用的点火装置,实际上是一个电点火头,由导线、桥丝、热敏药组成。电点火头通常经过喷管插入推进剂药柱内孔中。发动机的安全注意事项购进的发动机和点火头应原封不动地存放在避光的阴凉干燥处,远离火源和电源;在临使用前开启发动机及电点火头的包封,对未使用的发动机和电点火头仍然放进包装内,电点火头应以软纸包裹好;严禁解剖发动机和将其投入火中;12岁以下儿童必需在成人指导下使用发动机。模型火箭发动机的可靠性
模型火箭发动机和其它火工品一样,都存在点火可靠性和工作可靠性检测采取抽样检验方法的问题,因而出厂产品也存在点火可靠性和工作可靠性的问题。(四凯模型发动机产品的可靠性为98%)发动机和电点火头的安装和使用将电点火头通过发动机的喷管孔插入推进剂药柱孔内(点火头必须接触到药柱)。用小棉纸团塞住喷管孔,以固定电点火头,防止松动脱开。将装有电点火头的发动机从箭体尾部放入。注意:必须以卡钩固定,以防发动机在飞行过程中脱落。将装好发动机的模型火箭置于发射架上;
检查电点火头是否固定牢靠,其两根导线是否分开,是否与发射架的导流盘绝缘。将电点火头的两根导线与点火控制器的两个接线夹相连接。注意:连接时必须切断电源,切勿短路!插上安全销,点火控制器上红色指示灯亮,所有人员退到离发射架5米(适用于D型以内发动机,当使用E型以上发动机时为9米)以外的地方,按下点火控制器的按钮,进行发射。模型火箭的发射发射场地标准的模型火箭国际赛场A-标准发射架;B-控制台;C-预埋电线;D-安全审核;E-成绩统计;F-准备区;G-观众席;H-发射场办公室;I-机房;J-中心电台发射系统普通发射架笼式发射架(导轨)点火装置发射前的准备发射器材:发动机(按推荐型号)、点火头、发射架、滑石粉、点火控制器、棉纸(或卫生纸)回收系统的装配:a.打开头锥,取出降落伞。b.堵纸:将卫生纸(棉纸)撕成略大于筒段直径的纸片数层,顶入筒段内(注意:纸团防止降落伞被烧,其松紧度要适中且不能有间隙。可在纸团和降落伞上加适量的滑石粉,以便其顺利打开。)c.折叠降落伞,并裹纸塞入筒段:将降落伞抖开,按要求重新折叠,然后在伞头上包手掌大小的棉纸两层,塞入箭体内。d.合拢头锥。
发射前的准备安装发动机
对“飓风”导弹模型a.将火箭尾部的底盖旋下,再将发动机装入尾段中,盖上底盖旋紧;b.点火头插入发动机喷管至底部,并用棉纸团堵住以固定点火头。对“长征三号”仿真模型a.将点火头插入发动机喷管至尽头,并用棉纸团堵住以固定点火头。b.轻轻掰开卡钩,将发动机推入尾段中,直至卡钩将其卡住。安全检查模型火箭发射前的各种准备工作做完以后,还要对发射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在确信发射不会对人员或周围的环境造成任何危害时,才能进行发射。检查项目包括发动机、发射架、回收装置、模型的可飞性、点火系统及发射场地(发射场地应该足够大,而且周围无易燃、易爆物品,无高架电线、大树、高大建筑物等)等几个方面。
模型火箭的发射程序选择发射场地。发射场地应符合《模型火箭安全规则》有关的规定和要求。安置发射架。发射架应平稳地放置于地面,导向杆和发射架组合牢固、发射方向调整适当。安全检查。按上一节所述安全事项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组装模型火箭。按照要求组装回收装置、电点火头和发动机将组装好的模型火箭平稳地安装在发射架上。连接点火线。拔下点火控制器的安全键,所有人员撤离到5米以外后,再接通点火线。点火发射。待所有人员撤离到安全区以后,插入安全键,这时通路指示灯亮,按指挥员的点火口令进行点火发射。发射完毕,应立即拔出安全键,以免造成下次使用时意外点火。回收模型火箭。模型火箭在回收装置的作用下安全落地后,由回收人员将箭体回收,以备再次使用。发射现场故障处理线路原因造成的故障处理安装原因造成的故障处理产品本身原因造成的故障处理飞行不稳定检查尾翼安装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头锥和箭体的配合是否过松降落伞安装位置调整检查其降落伞是否正确折叠绵纸团是否堵得过紧或过松
不正常开伞点火失败第四部分航天模型比赛FAI运动规则对航天模型的分类
S1 高度模型
S2 载荷模型
S3 降落伞留空模型
S4 (火箭)助推/滑翔机留空模型
S5 仿真高度模型
S6 飘带留空模型
S7 仿真模型FAI运动规则对航天模型的分类S8 火箭/滑翔机留空模型
S9 自转旋翼留空模型
S10柔性翼留空模型除S7(仿真高度模型)类外,每个项目均按发动机总冲大小分级。目前S1B、S3A、S4A、S5C、S6A、S7、S8E为世界航天模型锦标赛正式比赛项目。国际比赛模型火箭技术要求
质(重)量:模型火箭的总质量,包括模型火箭发动机(1个或多个)在内,不得超过500克,
S7类总质量不得超过1000克。
推进剂质量:模型火箭所带模型火箭发动机(1个或多个)的推进剂总质量不得超过125克。
工作级:模型火箭工作级不得超过3级,国际比赛模型火箭的结构要求应具有不止一次飞行的能力,并有一套能够减缓其下降速度的回收装置。在飞行过程中不得抛出模型火箭发动机或模型火箭发动机燃烧后的壳体,除非这些发动机包含在一个箭体内,并能按照上一要求下降。对于助推/滑翔机,
其发动机壳体不在箭体或发动机舱内,
则在下降时必须带有一条展开尺寸不小于25300毫米的飘带或面积不小于400厘米2的降落伞。多级模型火箭的下面级采用滚翻下降时,如果下面级有3个以上的尾翼、长度不超过发动机长度的1.5倍、并得到负责场地安全的人员认可,则允许没有回收装置。国际比赛模型火箭的结构要求航天模型必须采用木材、纸张、橡胶、塑料、玻璃钢等轻质非金属材料制作,禁止采用金属制作模型火箭的结构部件。国际航天模型比赛的S1、S2、S3、S6、S9和S10类模型火箭必须带有最小直径为30毫米,长度最少为箭体全长50%的封闭外壳(即箭体筒段)。S5类模型火箭必须带有最小直径为40毫米,长度最少为箭体全长20%的封闭外壳(箭体筒段)。S1、S2、S3、S6、S9和S10类箭体最小长度为350毫米,S5类箭体最小长度为500毫米。对于S1类,最小箭体直径为18毫米。国际比赛模型火箭的结构要求模型火箭应有附加的安定面,以便产生保持正确的预定飞行轨迹所必须的气动平衡力和恢复力。S4、S8、S10类模型依靠产生的气动升力克服重力,并能以稳定的滑翔飞行返回地面,他们的最小发射总质量(包括发动机和/或发动机舱体)不得小于各有关级别规定的最大质量的30%。
航天模型比赛总则
航天模型世界锦标赛项目模型数量发射正式报名正式飞行记时和成绩评定(留空项目)高度数据(高度项目)航天模型世界锦标赛项目
从1988年起,国际航空联合会认可下列项目为航天模型世界锦标赛项目:高度模型-S1B级载荷模型-S2B级降落伞留空模型-S3A级助推/滑翔机留空模型-S4B级仿真高度模型-S5C级飘带留空模型-S6A级仿真模型-S7火箭滑翔机留空模型-S8E级模型数量除仿真高度模型(S5)和仿真模型(S7)限用1枚模型外,其余各项目限用2枚模型;在S3、S4、S6、S8、S9和S10类比赛中,如出现第一名得分相同的情况,运动员可增补一枚模型,并在第三轮之后飞行。发射组织:在模型火箭发射和飞行的操作期间,飞行场地上的一切有关安全和实施过程的权力,都授予场地安全指挥员。他必须是年满18周岁以上的国际航联内某国家航空俱乐部的成员。场地安全指挥员,可任命合乎上述条件的人员担任他的副手。飞行许可:场地安全指挥员或他的副手,可根据待飞模型的安全程度,有权对飞行场地上所有航天模型做出同意或不同意飞行的判断。发射装置:必须使用能够限制模型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的发射装置或机构,使模型获得足够的速度,达到安全和预定的飞行。以水平线为准,发射角必须大于60度。发射架不得使模型产生加速或改变模型动量,只能由模型自身装载的发动机达到这个目的,不允许使用带有机械装置的发射架。发射发射程序:发射和点火动作必须由距离模型5米以外的点火控制器进行控制,而且必须全部由模型放飞者掌握。点火控制器必须带有安全键,用以控制模型的点火和发射,只有当安全键插入点火控制器后,才能有效地点火。安全键由场地安全指挥员或他的副手掌握。当场地安全指挥员或他的副手确认模型满足安全要求可以进行发射时,他才将安全键插入点火控制器以允许点火和发射。在模型火箭即将点火和发射前,必须将发射已临近的情况通知发射点附近的人员。在模型火箭点火和发射前,必须给出至少5秒钟的倒计时口令。气象条件及气流:在模型火箭点火和发射时,风速应小于35公里/小时,能见度必须大于500米。不允许用机械或被动方法制造热气流,如挥动外衣、散布反射片、热空气吹风机、利用摩托车尾气等方法。正式报名报名:在任何项目比赛中,对所有要飞行的模型,均需由裁判员在模型第一次飞行前进行检查并做出标记。同一模型不得同时参加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的比赛。模型标记和识别:参赛模型必须在外表面或尾翼上作出标记,标明运动员的FAI执照号码,包括字母和数字,字高约10毫米。另外,还应标上运动员的国名、国徽或国际标识。模型上必须有一块最小尺寸为1030毫米的浅色表面,供组织者做审核标记用。正式飞行一次正式飞行的定义:模型火箭点火后,模型或模型的任何部分离开发射架,不再与发射架接触,或已升入空中,这就被认为是一次正式飞行。飞行次数:除仿真模型(S7)外,只要时间和气象条件许可,每名运动员在各种比赛中,应有机会完成3次正式飞行。仿真模型(S7)比赛时,如时间和气象条件许可,可完成两次正式飞行。
记时和成绩评定飞行记时,应根据不同项目和使用不同型号模型火箭发动机,
来确定最大测定时间;总的飞行时间从模型在发射架上第一个动作开始,直到模型任何一部分接触地面为止。3次飞行时间的总和为运动员的最后成绩。如出现第一名同分,应在该项目最后一次飞行后,立即进行决赛飞行。每次决赛飞行的最大测定时间应比上一轮飞行增加2分钟。每次决赛飞行只允许试飞一次。决赛飞行的成绩只用来排定比赛名次,不得用以计算团体成绩。用以决定冠军的决赛不得超过两轮。决赛第二轮的飞行记时,应记到该飞行终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磅!杭州公积金贷款合同政策调整来了
- 房地产买卖合同书
-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入股合同协议书
- 植物模拟考试题+答案
- 租赁合同担保书范文
- 砖厂人力资源合同新政策
-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长期劳动合同
-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合同
- 建筑合同工程设计补充协议模板
- 智慧城市建设:大数据共享框架合同
- 孝感市云梦县楚云粮食储备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农业部2031号公告-1-2013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环境安全检测 耐除草剂大豆 第1部分:除草剂耐受性
- 《骆驼祥子》读书分享
- DB15T+3517-2024长距离输水管线复合式空气阀应用技术规程
- 品质提升计划改善报告课件
- DL-T-5161.8-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质量检验
- 桥梁设计手册箱梁
- 2024-2030年中国中低温耦合剂行业现状规模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三年级数学乘法除法竖式计算题100道
- SYT 7628-2021 油气田及管道工程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规范-PDF解密
- 《旅游规划与开发》复习备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